心衰临床治疗体会89
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治疗体会

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治疗体会。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采用端坐体位、吸氧法、镇静、利尿、强心、扩张血管、消泡沫、无创正压通气等方法进行抢救,观察抢救后的效果。
结果:通过对66例患者的抢救结果显示,心衰得到纠正,用药时间到病情缓解的时间为30min-21h,平均为(60.4±14)min,用药时间到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为90min-2d,平均为(124±28)min,其中抢救成功率为93.4%,住院病死率6.54%。
结论: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抢救措施,可以提高急性左心衰抢救成功率,延续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字:急性左心衰;抢救;治疗;体会急性左心衰竭在临床中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要是由于各种心脏病导致心排血量急速下降而引起的急性淤血综合征,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心源性休克和死亡,而如果抢救及时,不仅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与救治,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其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31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4.6±6.3)岁。
其中发病原因: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心律失常、情绪过于激动、体力活动过度等。
基础心脏病:有7例冠心病,11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高血压、6例为重型病毒性心肌炎、8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7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患者采取端坐体位、吸氧法、镇静、利尿、强心、扩张血管、消泡沫、无创正压通气等方法进行抢救。
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治疗 :均 给 予 吸 氧 、 镇 静 、 洋 地 黄 制 剂 、抗感染 、对症支 持等综合治疗 的基 础
上 ,根据患 者情 况 选 用 以 下 药 物 ;丹 参 注
射液 2 0
例 ,维生素
C2 8
例
6
,
4
5
—
2
25
例,
多巴胺 4
例,硫酸镁
、
氧化钾
ATP
、
、
酚妥
拉明。
结果 2 8 例肺 炎并发 心 衰患 儿 死 亡 5 例。
的细胞能继 续顺 利进 行代谢 ,促进 受损细
胞 的修复 ,预 防多器官衰竭 的发生 。
( 7 ) 氧化钾 的应 用 :对 病 久 者 有 低 钾
的补 充钾盐 ,每千 克体重 2 0 — 10 0 n a g 加常
规液 中静滴。 重 症肺 炎 时 ,尤 其是 病久
者 , 由于 长 期大 量 输 液 ,应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于 正 常d , J L , 提示 自由基 参与 了肺 炎 的发 病过程 。 肺炎并发心 衰时心 肌缺血 缺氧 , 从而 产生 大量 自由基 作用 于 细 胞 膜 上 的
不饱和脂肪酸 , 引起脂质过氧化反 应 ,生 成脂 质过 氧化 物及 其他 自由基 , 引起 细 胞 膜 的破 坏 ,线 粒 体肿 胀 、 溶 解 破 、 解 。 应 用 大剂量维生素 C ,控制炎症细胞释放 的氧 阴离子 ,直接清除氧 自由基 , 中和 中性 细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1 . 4统计学 处理
显提高 患者术后质量 和满意度 。因此佐 辛复 合丙泊酚 应用于宫腔 镜 电 切术 中,麻醉 效果明显且安全 。
右上腹疼 痛。
梗死 ,器质 性心瓣膜功 能异常 ,乳头肌和 ( 或)腱索 断裂 ,心室 间隔 穿孔 ,室壁瘤 ,弥散性 心肌损 害如心肌病 ( 原 发性和继 发性等 ) 】 。 ②慢性有症 状心衰超 过半年 以上 ,心衰 的症状 和体征在 正规抗心 衰药
结合 患者 的生 理 、病理 以及 药物 的毒 副作 用 等综合 性 因素 ,给 予相应 的治疗措 施 。 【 关键 词】 难 治性 ;心 力衰竭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R 5 4 1 . 6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7 - 0 1 7 4 - 0 2
注 射丙? 白 酚0 . 5 mg / k g 。术 中对于 平均血压 低于6 0 mg ,心率减慢 <6 O 次/ 分 可静注阿托 品0 . 5 m g ,血氧饱和度 下 降至低于9 3 %时应面罩吸 氧治疗 口 ] 。 1 . 3观察评价 指标 通过对如 下指标进行观 察记录评 价地佐辛复 合丙泊酚 应用于官腔 镜 电切术 的麻醉效果 。包括 :手术前后及术 中的血压 ,呼吸 ,心率 , 血氧饱 和度等生命体 征指标 。记 录患者麻醉起 效时 间和 术后意识恢 复 时 间,术 中体动 ,术 后疼痛 ,恶心等不 良 情 况的发生情 况。记录 患者
【 J 】 . 医药 前沿 , 2 0 1 2 , 2 ( 5 ) : 1 0 3 - 1 0 4 .
89例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尿潴留患者护理观察论文

89例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尿潴留患者的护理观察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在常规抢救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观察发现并解除急性尿潴留对急性左心衰抢救治疗效果影响。
方法:将89例急性左心衰在常规抢救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吸氧以及常规内科抢救治疗后心衰症状好转而患者仍躁动不安,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急性尿潴留。
治疗组立即给予导尿,对照组嘱咐患者自行排尿观察30分钟躁动不安仍不好转,再给予导尿。
观察患者躁动不安等症状好转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导尿后躁动不安等症状迅速好转。
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抢救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观察发现并解除急性尿潴留,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急性尿潴留;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29-02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是严重的急危重症,多见于老年人,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和高血压病。
常见诱因为感染、心律失常、劳累等[1],若伴有前列腺肥大并急性尿潴留,常常影响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治疗效果,而文献报道较少。
我院在常规治疗过程中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护理观察发现并解除急性尿潴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元月至2010年10月选取收至急诊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的89例急性左心衰男性患者,均有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史,年龄最大91岁,最小58岁,中位年龄74.5岁。
经过抢救后心衰症状好转而患者仍躁动不安,病人排尿频繁,每次量少,老年人的病情特点:痛觉不敏感,定位能力差,症状不典型,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此为假性尿失禁,实为急性尿潴留。
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欧洲心脏学会急性左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2],而急性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急症,它的定义是突然发生的常伴有疼痛并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导致患者痛苦和烦躁不安[3]。
老年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体会

参 考文献 【l】 王满宜,吴新宝与荣国威.髋臼骨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3(2):
第85一一90页 . 【2】 常敏与苏开荣,髋白骨折的治疗 ;附36例报告.中华骨科杂志.i 996.
286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MedicalAndAskTheM edicine 2012年第 10卷 第 5期
其他 组织器 官的损 伤 合并双 跟骨骨折 1例 ,合 并股骨干骨 折1例 ,合并 胫骨 平 台骨折 2例 。 1.2 骨折 分 类 所有 患者 入科 时均 按照Letoumel的分类 方法 ,将髋 臼骨 折 分为简 单 以及复 合骨折 2个大 类 。每一大 类下 又按 照不同 的损伤 特点 进 一 步区分为10小类口】。简单骨折(简单组)即指骨盆髋臼一个壁或柱的全部 或部分骨折,即前柱 、后柱 、前壁、后壁以及横形骨折5种。本组简单骨折患 者 有 loft},其 中 ,前 柱 骨折2例 ,后柱 骨折 3例 ,前 壁骨折2例 ,后 壁骨折 1例 , 横形骨折2例。含有两个以上 简单骨折形式的骨折即归为复合骨折(复合 组 ),包括 双柱骨 折 、横 形骨折 合并 远折段 的纵 形骨折 、横 形骨折 合并 后壁 骨 折 、后柱 合并 后壁骨 折以 及前 柱或前 壁合 并后半横形骨 折5种类型 。本 组 有复合骨折患者14例,其中,双柱骨折3例 ,横形骨折合并远折段的纵形骨 折4例,横形骨折合并后壁骨折l例 ,后柱合并后壁骨折3例,前柱或前壁合 并后半 横形骨 折3例。 1.3 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方式可以分为2类:手术治 疗和非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 中,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后方Kocher— Langenbeck ̄J-J口 ^路进行手术干预治疗0I。术后患者牵引平均时间为4周, 所有患者都接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4 评 定标 准及随访 结 果 24例 患者均接 受6个月 2年的随访 。参 照美 国 矫行外科 研究 院评价髋 关节功 能方法评 定术后患 者的恢复情 况 ,评 定为 优 l6例 ,良4例 ,可4例 。 2 讨 论 2.1 骨盆髋臼的生物力学特点 正常生理情况下 ,髋关节的负重较大 ,特 别是受到的剪力较大,再加上髋臼的血供较少,因此 ,髋臼较易发生损伤。 骨盆髋臼骨折多为挤压暴力以及间接暴力引起。当人体一侧或双侧股骨大 粗隆受 到外 力时 ,股骨头可 以撞 击髋 臼造 成髋臼 内壁骨 折或髋 臼无移位 性 骨折 。当 人体 处于屈 髋屈 膝位 时 ,突然 受到沿 股骨纵 轴的作 用力 及可造 成 髋臼 的后缘骨 折 。此外 ,如果人 体下 肢处于 内收位时 ,在 突然受 到外力 的情 况下 ,除了可以引发髋臼骨折之外,还容易引发髋关节后脱位。如若受力 时 ,下肢 处于 外展 位 ,则容 易造 成髋 臼顶部 的粉碎 骨折 。 2.2 骨盆髋 臼的诊断 传统上 ,骨盆髋臼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X线片。 — 般可以通过伤髋闭孔斜位 、伤髋前后位以及伤髋髂骨斜位片三个不同体 位 的X线片 ,对骨 盆的 髋 臼骨 折 加 【 参断 。在X线 片下 ,髋 臼骨 折 的外形 以 及髋 臼的 移位状 况可 以较为清 晰地显 示 出来 。目前 ,CT断面扫描 检查 也广 泛地 应用 于骨盆 髋 臼骨 折 的诊断 工作 当中 。同X线片相 比 ,采 用CT断面 扫 描检 查可 以更加 清楚地 了解骨 折的性 质、方 向 、程度 和复杂骨 折的形 态 。因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临床报道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徐广慧1 刘晓丽2【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3-0076-01【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已由原先禁用于心力衰竭转变为心衰治疗的适应证。
卡维地洛作为一种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第三代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兼有阻断β1、β2和α1受体及抗自由基、抗氧化损伤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卡维地洛对C 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来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Chr onic hear t fa ilur e on t he clinical tr ea tment of Xu Guanghui1 L iu X iaoli2【Abstra ct】In recent year s,with people’s under sta nding of t he pa thogenesis of hear t failure in-dept h,β-blocke rs in hear t fail2 ure ha s been banned from the original c hange s to the treat ment of congestive hear t failure indications.Car vedilol as a non-int rinsic to be sympathetic activity of t he third gener ation of non-selectiveβ-blocke r,blocked bothβ1,β2andα1recepto r a nd anti-free radi2 cal,anti-o xidation Injury.This study was t he obser vation of carvedilol in patients wit h C HF car diac f unction in,to e valuate its effect on it s mechanism.【K ey w or ds】Chronic hea rt f ailure;Clinical t reatment;Experience 慢性心力衰竭(C HF)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
抗心衰药物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探讨抗心衰药物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与体会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该病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同时,心衰也是心血管系统常见多发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衰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抗心衰药物治疗临床观察体会【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73-01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该病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同时,心衰也是心血管系统常见多发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衰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疗区,其中男13例,女7例;轻度6例,中度10例,重度14例;年龄40岁以下3例,40岁以上27例,平均年龄52岁;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17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依据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临床心脏病学》。
1.2主要标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劳累时呼吸困难或咳嗽、颈静脉扩张、湿啰音、心脏肥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静脉压升高(>16cmh.2o)(2.1kpa)、胸水。
急性心力衰竭抢救的临床体会

位、给予 电监护,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陛给予吗啡 2  ̄.m 缓 . 5 g 50 慢 静 脉 注 射,以减 轻 患 者烦 躁 、缓解 心脏 负担 。() 2 吸氧 ,将
2 %~ 0 乙醇置 于 氧气滤 瓶 中减 轻 肺水 肿,其氧 流 量保 持 在 5 6%
3 讨 论
急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进 展的严重 阶段 ,极大的增加
经 验体 会 Jn y niu 《 外 学 》 0 第2期( 第1 期)o  ̄8 ig a t i 中 医 研究 第1卷 3 总 7 21 月 h 5 2
乙肝 免 疫球 蛋 白联 合 乙肝 疫 苗 阻断 乙型 肝 炎 病 毒 母 婴传 播 的效 果 研 究
李 荣①
【 摘要 】 目的 : 探讨乙肝免疫 球蛋白 (BG 联合乙肝疫苗阻 断乙型肝 炎病毒母婴 传播 的临床效 果,并 分析免疫 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失败 对策 。 H I)
效阻断产后感染 ,宫内及产 时感染阻 断效 果欠佳 ,故笔者对乙肝 HB A e g阳性,并 持 续至 1 月龄 ; 内感 染但 免疫 成功 为 1 内 宫 年
免疫球蛋 白 ( B C 与乙肝疫苗联 合阻断母婴 传播 的临床效果进 HB A 转 阴 、抗 一 s n I) sg HB 阳性 ; 内慢 性感 染且 免疫 失败 为 1 宫 年
方法 : 取 2 0 选 0 5年 3月 一 0 9年 3月来笔者所在 医院检查和治疗 的 9 20 6例 HB A s g阳性孕妇 ,孕妇于产前第 2 、3 、3 8 2 6周肌 肉注射 HB G2 0I I 0 U及
1 g 0 的乙肝疫苗 ,新生儿于出生 后 2 、1 4h 月、6 月龄 时肌肉注 射 H I 0 ,同时在不 同部位 肌注乙肝疫苗 1 g B G2 0I U O 。所有婴儿随访至 3 岁,记 录新生儿 H s g B A 阳性率及 H V感染率及不 良反应 。 B 结果 :6 9 例新 生儿宫 内感染率为 7 9 . %,新生儿 HB A 2 s b阳性率 2 . %,1 2 2 9 年后幼儿 H V感染 B 率2 8 . %,H s b阳性率 9 . %。3 0 BA 68 8 年后 幼儿 H V感染 率为 1 4 B . %,所有幼儿 未见严重不 良反应 。 0 结论 : 用 H I 合基 因乙肝 疫 苗,可 有效 应 B G联 地阻止母婴在宫 内和生长过程 中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 效果 良好,可有效阻 断母婴垂直传播和保 护儿童健康 ,值得 临床 推广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衰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并进一步认识心力衰竭的
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特点。
方法调查对象为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
治疗的30例心衰患者,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这30例
患者中多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达90%,术后进
行4年随访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没有死亡病例。
结论冠心病以
及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对心衰患者积极进行早期的治疗预防,具
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215-02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终末期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的形成
和发展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临床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进行性扩大以及球形变话和
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
在我国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发生
在老年人群中,本文主要通过对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
如下[1]: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
心衰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5岁,以所有患者最近的
临床数据标准进行调查研究。
1.2方法: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美国心脏协会心脏衰竭”的标准相一致。
对这3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方式为:所有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药物包
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通过加强对发病
病因和治疗合并症的发生,积极进行抗感染。
术前和术后的治疗都应对心电图,
血液,尿液,血液电解质,彩色超声心动图等进行检查,进一步了解术前和术后
的安全指数。
并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心脏功能改善的程度来确
定治疗效果[2]。
1.3判定标准:
(1)显效:症状和体征完全得到改善,心功能纠正到I级。
(2)有效:症状
和体征得到改善,心功能改善I级以上而没有达到I级心功能。
(3)无效:临床
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改变,心功能没有变化,病情无好转。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
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发病率和病因:引起心力衰竭的是一个重要的
原因是高血压病,该病因在所有引起心力衰竭病因的比例占最高,达到44.5%,
其他因素多为冠心病和心肌病。
30例心力衰竭患者,25例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
竭患者中包括:左心衰20例,右心衰竭3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
治疗后,30
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随访4年发现,病
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无死亡病例。
住院的频率由原来的平均2-4次
每年,下降至0-1次,住院的频率明显下降。
具体参见表1。
表1 30例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分析表
病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5) 22 1 2
其它心脏疾病(5) 3 1 1
总有效率(%) 83 7 90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心肌损伤所造成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室泵血功能下降是其
最终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上,该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造成的功能失代偿,是一种
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也是一种心脏疾病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生
存时间短,恶性程度高[3]。
研究表明:心力衰竭住院率与同期心血管相比为20%,病死率却
高达50%。
所以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和预防措施中,强调在心力衰竭发病可能性较高的高危
人群中,应尽早开始预防心肌损伤所造成的心力衰竭,在无症状阶段,尽可能阻断心脏重塑。
心力衰竭已经发生时,应延缓心脏重塑所造成的的血液循环不良,尽力改善临床症状,减少
发生死亡的死亡人数,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4]。
临床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
病的死亡率降低20%。
近年来,通过对心力衰竭中动物的神经机制以及自身免疫反应机制进
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神经内分泌的变化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率增加,导致心输出
量减少,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正常人高出3-8倍以上[5]。
如果心肌受到严重炎症损伤时,血液中PAAS会被激活,激活过多时会引起心脏衰竭的情况进一步转化为恶性。
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上述这些过度激活情况得到抑制,也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因心肌梗死
引起的心力衰竭,进一步改善左心功能的状况[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条件,主要为: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可
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剂量应遵循由少到多,循
环渐进,直到药的效果达到最佳时的最大剂量,病人的病情如为严重的心力衰竭时,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将被设置为最大耐受剂量,并建议患者持续使用。
只要肌酐正常的心力衰
竭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安全性高,无副作用[7]。
B受体阻断剂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连续使用半年到一年后,可以大大降低心室重塑以及明显改善心室形态,使治疗效果更好。
B受体阻滞剂在使用
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条件,主要为:在应用B受体阻断剂时也可以结合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剂同时使用;需要长时间大剂量应用B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检查病人是否有三高脂
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如果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需使用B受体阻滞剂时,B受体阻滞剂使用应遵
循从少开始的原则,根据身体的需要,不断增加使用剂量[8]。
通过本文的研究探讨,基本上熟悉了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病因特点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可以说在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时,应尽量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把握治
疗时间,准确掌握药用剂量,做好治疗后康复计划,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
临床医生更应该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特点,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治疗,进而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王学惠,卓小桢,倪雅娟等.Neuregulin-1β对容量超负荷心衰大鼠的治疗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2):194-198.
[2] 王玉敏,马琰岩,高俊虹等.黄芪总提物及其有效成分改善阿霉素致心衰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
剂学杂志,2012,18(7):208-212.
[3] 邰胜,刘志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6):600-602.
[4] 王燕,张洋,丛祥凤等.红细胞分布宽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老年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
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562-1565.
[5] 侯凤贞,黄晓林,宁新宝等.心率变异性多参数分析的BP网络用于心衰诊断的研究[J].中国生
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31(1):1-6.
[6] 王洪兴,张显峰,佟倩等.心衰时利钠肽的合成及其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507-508.
[7] 于胜波,崔红营,秦牧等.T波峰末间期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3):232-235.
[8] 程寅,冯媛媛.老年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7):82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