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案例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案例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案例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案例

刘昉

教学内容: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政治常识第五课《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第一节《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的第二个框题,在第五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理解当代国际关系的变化不仅对提高学生对国际社会中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以及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更进一步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框内容的难度和容量并不大,因而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努力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并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关系的涵义、内容、基本形式,理解和掌握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对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当前国际社会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的讨论分析,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国际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去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的理解,增强对国际关系总体发展趋势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立场、原则具体表现及处理好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培养全球眼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凸现人文精神教育。

教学重点: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当代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式、讨论法

设计思想:

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对于高二学生并不十分陌生,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在了解着一些国际社会中的热点或重点问题,但是,在学生的认识当中存在着一些模糊的、感性的认识,同时也缺乏一些必要的政治理论作为支撑。在当今社会,面对我国日益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有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对国际社会中的问题有更加清醒和科学的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以及今后的社会实践也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外在、现象的东西进行深入的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讨论式、自主式等

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当前一些自身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我国在目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两幅图片

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感兴趣的国际上发生的大事。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国际关系包括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我们看到,这里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军事、文化等领域,有合作也有竞争。其中基本形式就是合作和竞争。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

讲授新课:我们刚才列举了国际关系的很多具体事例,比较感兴趣的有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回答)

在众多问题中,中美关系问题、中日关系问题、中非关系问题等一些列问题较为突出。那么,我们首先以中美关系(主要讨论经贸关系)为例来分析一下当前的国际关系的变化。[材料]1、中国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对美大量出口普通机械电器、家具玩具、鞋帽和纺织服装等产品;美国却在其外贸强项高科技产品上对华限制出口;自1993年开始,美国一直处于对华贸易逆差的状态。

2、美国商务部对进口的中国纺织品规定了新的限额,影响我20亿美元出口;美国参议院批准了一项议案,对进口的所有中国商品施加27.5%的惩罚性关税。

3、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列举具体数据说明在中美贸易关系中,中国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成为美方的四大关切。)

1、我国为什么会处于劣势地位?

2、中美之间的激烈竞争下,美国能不能放弃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及其他关系?为什么?

从材料中可看出,中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实际上是处于?(劣势地位。为什么会处于劣势,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副板书)

[我们的出口主打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以廉价劳动力为卖点。我们为什么不能是飞机、电脑软件、移动通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问题

[为什么美对我限制高科技产品?…保持己科技优势…我国学不到、没有自己的高新技术就只能帮别人加工制造…(罗技的例子)…..所以我国即使有高新科技产品出口,也只能

是利润微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科技强国、科教兴国,增强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我们有了自己的高新科技,我们才能扭转劣势。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所以,做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加要增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

教师引导: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的单极世界的梦想很难实现,而且各国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4月5日在华演讲时说的话。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基辛格博士沪上纵论中美合作在中科院上海教育基地所作的“我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发展”演讲中,反复强调一个主题:中国崛起带来的是合作共赢。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任重而道远,青年学生肩负着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

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个事情:中国向来以“与邻为善”的原则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仍和部分国家之间有冲突和摩擦。比如中日东海问题、历史问题:[材料]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近年来,我国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7个油气田。

中方立场我国的态度是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中日间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两国海洋专属经济区分界线应在冲绳。

日方说法日本一直主张采用陆地间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日方所谓“本国大陆架”勘测的范围包括中国领土钓鱼岛、日本与韩国有争议的独岛等海域,总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的1.7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战争、谈判、合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种态度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方不能让步,涉及主权问题。从日本角度讲,他也要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不会让步。怎么办?战争的方式解决?一战定胜负?我们能否打得赢….我们的经济实力、军事、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即使能赢,如果发生战争,我们就不可能安静的坐在这里学习,国家经济建设必将受到干扰;而且也不符合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

事实上我国的主张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中日双方在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双方合作进行共同开发,是有必要和可行的。

五次中日战略对话结束,双方同意于下周举行下一轮东海问题磋商,同时将尝试安排日期举行外长会晤。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冲突的最终解决也需要国家之间的对话、合作。

关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我国减免了非洲国家100多亿美元的债务。

学生讨论并回答:1、是否应该减免?

2、我们为什么要减免?

材料:当非洲48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携领90多名部长以及1700多名代表汇聚北京,出席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的时候,一些西方媒体已经将“中国威胁论”上升为“新殖民主义”版本了。

师:不了解中非"同病相怜"的现代发展史,不从全球化激烈竞争中看到中非之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存在着巨大的互利双赢关系而评说今天的中非密切合作,难免偏颇误解。

教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我们与非洲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说,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我们从美国这方来看。93年开始美中贸易一直逆差,美国商务部统计05年逆差达2000多亿美元,美国人老觉得中国在他那赚了很大的便宜,[既然这样,那就不要合作好了]为什么还要和中国经贸合作呢?中国人多,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廉价劳动力,美企业巨大的制造加工地,美国在这里也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要合作

从以上两方面可看出:共同利益的存在是两国合作的基础。

但是,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以及自身利益的不同,合作中充满了竞争。

综上所述,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的依据,两国间利益矛盾会导致冲突,共同的利益产生合作,而合作中充满竞争,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结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直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仅在中日东海问题上,在朝核问题上、在区域经济合作、世界反恐、地区安全等方面我国一直是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积极促进国际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今后,我国仍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而能否在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能否在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希望----寄托在我们大家身上。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 背景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片段训练的典范。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仿课文写片段(重点是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案例 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颜色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啊!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广告学概论

广告学概论 第一讲什么是广告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主要以传播学角度出发,以广告传播的五要素为出发点,辅以营销学的相关理论,来构建本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广告信息源、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接收者、广告效果等,加上绪论、广告组织与管理,共含七大版块,力求较全面的反映广告活动的过程及规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广告知识。 2.学时数:72学时,36次课 ?3.考核形式:平时成绩(作业、考勤等)+考试成绩30%+70% 教学方法与课程要求 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现场活动相结合,强调知识结构的立体化呈现和广告思维方法的培养 ?前沿观点的介绍、最新案例的引入与教材基础理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着意营销学的衔接与互补,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 要求—— ?课堂上要多发言、多思考,让思维活跃起来 ?养成多看广告的习惯,学会欣赏和评价,实现由普通受众到专业人士的转变 ?多翻阅广告杂志及相关学科的书籍,多观察社会、把握流行,积累创意资源 ?多动脑、多动手,开发自己的创意潜能同时培养把好创意变成作品的能力 ?学会为自己做广告 参考书目与网站 ?1.张金海,姚曦.广告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何修猛.现代广告学.第六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蔡嘉清.广告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美]何伦斯.丁杰泽.当代广告学.第八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5.倪宁.广告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何辉.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一种学习和提高的新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7.陈培爱.广告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国际广告》《中国广告》《现代广告》。 9.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f11327135.html, 10.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f11327135.html, 送给诸位的三句话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问题比结论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一、关于广告 引言:无所不在的广告 1. 无法拒绝的广告 ?广告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阶段(从早到晚、从始到终)

历 史 教 学 案 例 分 析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有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都江堰和编钟都是这一课的重点。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期。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都江堰的修建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水利方面的最高成就,证明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创造力。编钟的出土充分说明我国古代音乐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并形成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具有开创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了较强的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具备了基本的分析探究能力,老师稍加引导就能够将课文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先民的智慧"一课"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这一目有关都江堰的功能和设计精巧所在符合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要求,这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可以激发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探究热情。本课第二目"神奇的编钟"需要学生展现其动手操作能力和乐理知识,这也符合这一阶段学生表现欲强,乐于动手,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心理特点。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历史课堂容易陷入照本宣科,讲授方法单一的怪圈,老师讲得没劲,学生听得无趣,所以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兴趣。实践证明,一种方法,调动学生感观越多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越愿意参与,越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理念。依据《标准》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提倡教学形式的生动活泼和别具一格。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比较。利用教学内容发掘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 教学过程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朱某某性别:男年龄:11岁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无固定工作,父亲经常酗酒. 二. 主要问题 1.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脏兮兮的。 2.人际关系不太好,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打人,。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抄袭。 三. 原因分析: 1、该生从小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经常酗酒,对他生活,学习很少关心.因而从小缺失母爱和父爱。渐渐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学习上遇到困难,得不到父亲的帮助,在学校,又不愿和同学交流.所以,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抄袭别人的作业.后来父亲经常酗酒,又因和孩子母亲一些纠纷,就动不动拿孩子出气.打骂孩子,还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上学.孩子又不敢和父亲顶撞,渐渐地,他的内心积压了许多怨气,无处倾诉,无处发泄.因而,在学校里,他想寻找到一个发泄的机会,所以,经常招惹同学,欺负周围的孩子. 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四. 辅导方法 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给他更多的关爱,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同时进行:(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他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他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他、帮助他。

秃鹰之死(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_0

秃鹰之死(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李德标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复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2.复习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了解工业“三废”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工业“三废”的危害。 (2)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难点:理解工业“三废”的危害。 解决办法: (1)分析讲解法,师生互动,各讲一部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工业“三废”的危害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教学。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看图想像内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采用焦点访谈的形式,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培养学生组织全局、协调合作、汇集总结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工业“三废”危害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画面:一片小树林,树枝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树叶已失去往日的鲜绿色,两只小鸟在上空叽叽喳喳地叫,请同学们想像用一句话概括小鸟在说什么?之后,加上一幅画:远处上空滚动着的黑烟随风飘来,这时请同学们设想下面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好!同学们能展开丰富的想像,合理的讲出画面内容,突出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环保的文章。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工业“三废”对人类的危害。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名环保卫士。 (二)整体感知

1.分段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自愿读。 2.以焦点访谈的活动形式自编自演,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作者从洛杉矶的一只秃鹰之死写起,调查到其死因是汽车和化工厂排放出的许多废气,经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浅蓝色的烟雾所致,并指出这种废气对人类的危害,继而又写到废渣使人中毒,废水对海洋生物的损害。从而出现地球气候异常、氧气危机,最后指出:工业“三废”不但是杀害秃鹰的凶手,而且是杀人的凶手,是毁灭人类的和毁灭地球的凶手。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结构严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分为哪两类?各举一例。 (一般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向沙漠进军》属前者,《大自然的文字》属后者。) (2)我们前面所学四篇说明文都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我们前面所学四篇说明文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举一例。

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语文教学教例评析100例 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羚羊木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步骤一:根据课文练习二,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二:学生简说课文中的矛盾,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 1.“说”这个词是常常用的。如: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对话有时用其它的“说”。如: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进行怎样写把“说”写好的片段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 “没有卖……我送人了。”。 “送给谁了?告诉我。”。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 [评析] 这样的一节课,给学生的印象何其深刻。 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的兴趣何其盎然。 教师细心地从课文中发现了一个极有训练价值的内容——“千姿百态表示‘说’”,教师又周密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千姿百态”来表示“说”。 这就是: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教材用好、用够。这就要求我们养成细读课文的习惯,把落实语言教学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对教师来说,还须巧妙设计教学,就是要求你把最能落实基础知识、最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科学而艺术地组织起来,实施教学。 这就叫“吃透教材”,有了这一个“吃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中学语文教材,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之一。聪明的教师就知道对它的充分利用,就知道让它发挥举一反三之功效,就知道让它一以代十。谁能说,学生学习了这一课,他不会想到“千姿百态表示‘笑’”、“千姿百态表示‘想’”、“千姿百态表示……呢? 2.异彩纷呈教《背影》 ——《背影》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P20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南京送别——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广告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陈培爱)

广告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广告概论 第一节广告概念的定义 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和非经济广告: (1)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2)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社会各团体的公告、启事、申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 2、广告的定义: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终,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3、现代广告的四大特征: (1)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2)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造的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带有科学性和艺术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3)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4)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传播活动,通过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4 、广告的构成要素 (1)以广告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广告媒介),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 (2)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源(广告信息的传播者),广告信息(广告传播的核心),广告媒介,广告信宿。 第二节广告的分类 1、按诉求方式分:理性诉求、感性诉求 2、按媒介使用分:印刷媒介广告(平面媒体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 直邮媒介广告(通过邮寄途径将传单、商品目录、订购单、产品信息等形式的广告直接传递给特定 的组织或个人) 销售现场广告(也称pop广告、售点广告,就是在商场或展销会上等场所,通过实物展示、演示等 方式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 数字互连媒介广告和其他媒介广告。 2、针对目标受众的活动区域分:家中媒介广告,途中媒介广告,购买地点广告 3、按广告目的分:产品广告(商品广告),企业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广告,观念广告 4、按传播区域分:国际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区域性广告 5、按传播对象分:消费者广告,经销商广告,工业企业广告(生产资料广告),专业广告 6、按广告的最终目的: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7、按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产品导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产品衰退期 8、按广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分:经济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 第三节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性质:广告学是在许多的边缘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学科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朝时期是我国封建时期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对学生的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 三、对教学方法的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课本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信息,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与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明朝君权的加强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分析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用正确的方法来评价历史事件。 四、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2、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的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即任何事物都两面性,不能片面的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名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

教育学生成功案例

导师辅导学生典型案例 陶丽娜 在神圣的讲台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可有时心理距离却远远超过时空距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使人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每个班级都有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比较懒惰,好撒谎、消极放纵。他们往往在成绩上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已引起别人的重视,说谎、不做作业,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比如:我班李桂龙同学,其父母为双职工,文化程度均为初中毕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教育属溺爱型。经常惹事生非,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显示出其旺盛的精力。可他天资比较聪颖,接受能力也比较快,打球、跳绳、跑步样样在行,并且也为班集体争过不少荣誉,就是贪玩,不爱学习,品行也不好,爱骂人打架,做恶作剧,捣乱课堂纪律。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很差,上课经常打不起精神来,作业也常常拖拉不做。 本学期我对他专制订了学习目标:首先使他尝到成功的乐趣,从多方面入手,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他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再者不急于求成,不强迫他学习,想法设法给他以帮助给他以鼓励引导,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后还经常捕捉一切时机,不断刺激他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从多方面、多渠道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经过该生的努力,学习态度有所好转,课堂上注意力也比以前好多了,作业也能够按时完成,成绩在一点点进步,因此,针对类似该生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主备人:周绪静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教学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示话题 1.大家回忆一下,在上个学期,要求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经过大家一个学期的努力,不少同学形成了善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从你们的读书笔记上,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掌握了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要多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世界了解得更多,才能成为饱学之士,才能满腹经纶。 2.这个学期,我们还要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板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读题,解题 帮助理解:想学好语文,有更高的能力,不仅得读好多的书,还要融入大自然,多到社会生活中去“阅读”,大自然也是一本大书……作品及他所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设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应该怎样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知识? 二、观图明理,初步感知 1.独立看图,自主感知 (1)能不能看懂这些图,从这些图上,你能有些什么认识。 (2)指导学生独立有发现性地观察图。 三、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四幅图。 (1)观察第1幅图。几位六年级小学生参观天文展览馆。下面椭圆形图是老师和两位小学生参观天文台的古代天文仪器。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背景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片段训练的典范。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仿课文写片段(重点是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案例 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颜色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啊!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 学生:小花、小草、小树、小鸟、风姑娘……

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有感

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有感 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有感 [2014/1/68:09:16|by:13韦学翠] 近年来,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实践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案例,由何成刚等主编的《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遴选了30个优秀案例,这些案例交织着融会贯通的教学智慧.

为了使我们充分理解案例的精华,每个案例除完整叙述过程设计外,还提供了背景分析、史料运用解析、教学反思等.“背景分析” 着重说明教学设计的原委和作者的基本设想;“史料运用解析”重 在说明运用每段史料的目的与方法,以及史料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教学反思”则超越经验谈理性认识,或提出其他的可能,以拓展思 维的空间. 我对案例8:构建有灵魂的历史课堂——以《洋务运动》为例这 个课例非常感兴趣.这篇案例是由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袁晓 勇老师提供的.课例的设计新颖、巧妙!用了12个问题分三部分来 解读洋务运动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部分:“风雨如晦,寒气破晓”.通过分析“中国历史时期经 济发展曲线图”、“晚清大事年表”说明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大背景: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这种经济的变迁不仅是近代 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内容,也为洋务运动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被动中开始,自觉中进行.”主要说明洋务运动在经 济层面上的成就及意义,为了说明这个主题,这位老师出示相关的数 据材料:洋务运动活动内容之一:以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创建的一系列军用工业.洋务运动活动内容之二:洋务派创建的民用 工业.然后问题导引:上述材料反映出洋务运动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通过两则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通过问题的设 置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变化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最终的归结点是洋 务运动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接着继续呈现“中国历 史时期经济发展曲线图”、“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图”.问题导引:进 入近代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晚清财政税 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洋务运动所带来的近代工商业发展,成为近代经济新的推动者. 第三部分:“荣辱由战,功绩在远”主要说明甲午战争的战败并没有也不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反而促进了洋务运动的深化和发展. 为了突破本环节的教学,老师分别用了四则史料来阐述:史料1:王韬 对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的品论;史料2:甲午战 争后的李鸿章和张之洞的反思;史料3:甲午战争后洋务派经济思想

一个学生成功的辅导案例.docx

一个学生成功的辅导案例 研究对象及其情况: 马涵(化名),女, 1990 年出生。据家长介绍,马涵小学时是全校知名的优秀学生,成绩突出、多才多艺,还担任 大队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帮手、家长的骄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马涵,感到生活中处处是阳光,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做任何事都果敢干脆,优越感极强。小升初,马涵进 入了市重点中学的一个科技特长生班(该年级由两个成绩更 为优秀的实验班,和其他五个班组成),马涵同学的入学成绩在班中只能算是中等,她感到老师们目光的焦点,似乎总 是落在其他一些更为优秀的同学身上,自己像是被冷落了。 成长的天空中开始堆积一片片乌云,即使偶尔几缕阳光洒下 来,更多的乌云仍令她透不过气。她渐渐开始偷偷的观察别 人对自己的态度,做事谨小慎微、犹豫不决,心中总是惴惴 不安,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她很羡慕成绩好的同学,想成为 他们中的一员,但她又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出过多的努力,以免被同伴们认为很笨。她的作业总是非常认真,这是唯一 能够证明她还是个“好学生”的途径了,但考试成绩却

怎么也提不高。和失,她开始放弃“ 秀”的追逐,自己不 可能再提高了,持状就可以了,只是心中更添了的惆。青 春期躁着她的心灵,她开始花 很多心思打扮自己、修自己的言行,但却越来越揉造作,越来越不老、同学和家的喜,她的生活圈子越来越 小。入初三,一切凭力,她已无法逃避了。分的候,她 只能以全班后十五名的身份,接受基知和基本技能的,而 她自己也感到没有勇气和力去听老更的知。她把自己的 苦母,但青春的叛逆又令她疑母的告;她想得朋友和老 的帮助,但那似乎更可能走她存的、一点儿可怜的自尊心。 她常常哭泣,但一切,无于事??(以上描述,象部分多来源 于笔者的察,被研究者的感受部分来源于家的叙述和研究 象自己写家的信) 是一个典型的由于中学入学适不良,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化 的例子。它不是一个学成的,更多的是学生心理健康的。 种象普遍而且突出,主要表在: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 曲德富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引导学生理解大自然的文字,培养学生心爱大自然的感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只是透过课文掌握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还不够。因此,在课的最后我把戴巴棣的《大自然的语言》引进了课堂教学中: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凉爽的冰川。 ……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师:同学们,大自然奇特风趣,这节课我们只是学会了读其中的几个字而已,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出示小诗,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首小诗的结尾是省略号,除了书上列举的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在大自然这本书上,还有哪些文字呢? 学生补充:(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师:你们能仿照着上面的句式来写两句吗? 学生说。 生:你看那树上的麻雀: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麻雀囤粮进巢,雪天就要来到。 生:你看那树上的蝉儿: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生:你看那地上的蚯蚓: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 节制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盛了学生的想象,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诗歌的语言富有灵性,使得原本理性的说明文教学不再没趣,。

体育教学案例评析

第五章:创新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水平四(七至九年级) 2011-11-01 06:27:23| 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创新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水平四(七至九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参考 案例1 激发学习兴趣———创新体育投掷教学 [水平目标]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参加体育课与健康课的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 2.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体验多种投掷方法,体会投掷的用力过程,进而了解或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 3.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投掷练习,促进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使上下肢得到协调发展。 4. 心理健康目标:树立自信心,勇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5. 社会适应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难点] 1. 本课重点是通过投掷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促进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 2. 难点是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用力方法。 [设计思路]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和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

学生的自学自练、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使学生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获得对投掷知识、动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二)教学设计 本次课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为投掷实心球。教师根据少年儿童普遍喜欢玩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看谁投得远的投掷练习;第二,看谁投得准的投掷练习;第三,投远与投准相结合的“简易保龄球”投掷游戏。以“自由选择姿势,看谁投得远”为切入点,通过“运动参与”、“快乐游戏”分步分层递进,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尝试、体验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有效的启发,使整个教学过程适度有序地延伸,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导与激发阶段 首先,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小组。要求各小组成员合作协商,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图形,教师通过观察对各小组予以积极性的评价,并通过各小组间的互评,评选出本次课的“最佳图形创意小组”。接着,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通过“让我们动起来,跳起来”的健身操活动,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热身及导入到下一阶段的目的。 (二)运动参与与体验阶段 第一部分是以投远为目的的投掷练习。教师提出“可以自由选择投掷姿势,但尽量不去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独创性,看谁投得远”的要求后,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不同动作及获得的效果。几轮练习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姿势最有利于全身用力,投掷得最远?”“什么样的姿势最适合你?”然后从学生中挑选出几名姿势比较合理,投掷距离较远的学生进行示范。接下来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进行投远练习,在练习中要求同学间互相交流投掷的感受,共同探索最佳的投掷方法,体会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 第二部分是以投准为目的的投掷练习。教师先画出投掷线,摆放预先设置的投掷靶,然后同样提出“投掷方法自选,但不能犯规(不能超越投掷线),看看谁投得最准”的要求。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练习。此时,已不用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已经带着“怎样才能投得更准、哪种姿势最适合我”的问题进行练习。教师在观察和巡视指导的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予以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动手动脑能力提供空间和条件,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快乐游戏阶段 将投远与投准相结合设计“简易保龄球”游戏。以矿泉水瓶(内装沙子)做保龄球瓶,用实心球做保龄球,在场地上画出几条球道,把男女学生混编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淘汰赛。胜负以每人投掷两次,小组累计击倒的保龄球瓶的总数来定。最后决出两组进入决赛,夺取本次课的“保龄球赛”冠军。 在游戏中,教师要求各小组要根据“简易保龄球”的特点,积极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赢得比赛的胜利。通过游戏,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愉悦身心阶段 最后,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做肢体放松操,师生共同达到心理和肢体的放松,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体态,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评析]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习题解析及答案.

陈培爱《广告学概论》案例选编参考答案 案例1 统一润滑油以事件营销“打赢”战争广告 1.统一润滑油品牌传播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答:(1广告信源。品牌理念,设计合理。口号“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深入人心,表达了中国人民企盼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 (2广告信息。广告信息表达清晰明理,简单易懂一语双关。既表明了统一润滑油的用途有表达了企业呼唤和平的信念。 (3广告媒介。作为全国性的大企业与全国性的电视媒介强强联合,又是在特殊时段的播放,效果有目共睹。 (4广告信宿。“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统一润滑油最善解人意地喊出了亿万中国民众以企盼和平的心态强烈关注伊拉克战争时的心声 。 2.有人认为“统一润滑油现象”挑战了目标受众理论,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不正确。相反是很好的应用了这一理论。很多消费者通过伊拉克战争记住了统一润滑油。在伊拉克战争开战之后,统一润滑油巧妙地借用 战争话题,以“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为创意,迎合中国观众对和平的期待,并巧妙演绎统一润滑油的产品内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从而使得统一润滑油的销量大幅增长,可谓名利双收。 3.对于企业是应该先通过广告迅速提高知名度来打开市场,还是应该先发展好企业自身打造美誉度再图谋知名度的提升,你有何看法?

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了三个事情,一、文,这是知名度的实现方式,对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来说,主要是靠广告;二、质,这是企业的内在品质,是企业获得 美誉度的内在依据;三、文与质的关系,文质彬彬,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相匹配的。 知名度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衡量的是企业传播自身信息的宽度。知名度不涉及信息质量,也不太顾及信息的深度,只负责传播,只是将 原来信息质量的绝对值在传播范围上予以扩大。易言之,知名度解决的只是使市场当中的潜在客户或其他相对人可以及时找到企业的问题。 美誉度体现的是信息质量问题,其内在依据是企业(或其产品的品质,外在表现为对企业的社会评价。美誉度的核心目的是赢得信赖利益, 即企业的品质和社会评价能够获得足够的信用,使更多的市场相对人(包括客户、顾客、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信赖利益。美誉度获得的信赖利 益是企业获得现实的商业利益的直接来源和根本依据。 虽然企业的外在评价与内在品质之间仍然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对于广大企业来说,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匹配问 题。 因为美誉度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知名度只是将美誉度的信息质量的绝对值予以一定系数的传播和扩大。 美誉度正性值的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赖利益,美誉度负性值的扩大可以使企业不能获得甚至彻底丧失信赖利益。而商品交换的基点就 是信用,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所以丧失了信赖利益的企业在市场中不能获得正常的交易信用,也就没有商业利益可言。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 培养研究(DOC)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韦学翠一、研究的背景、意义(一)研究的背景历史材料解析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题型,其特点是材料来源广泛、信息容量大、灵活性强、考察层次高等,在中考试题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位置。但是从学生试卷的卷面来看,历史材料解析题失分非常严重,同学们的材料解析能力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对材料解析题不知道从何入手,更有甚者弃题不答。即便通过平时的讲解练习,大多数学生每当做材料解析题时还是要么不知所措,要么答非所问。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呢?基于此,特提出此课题。通过这一课题

的研究,探索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探索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分析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失分原因,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时做到“有的放矢”。核心概念的界定 1.材料题:是一种最富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该题要求学生能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而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见解。整体上说,就是考察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题型。 2.解析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很基础很重要的能力。因此历史科的中考《考试说明》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明确列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阅读理解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整理,获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上述的三条能力要求成为了指导我们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依

辅导学生案例 (1)

个案的问题行为:1、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他人上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2、待人不友善:行为霸道,不顾他人感受,自己爱怎样就怎样,经常因一点小事就动手殴打本班或其他班较为弱小的同学。强行抢占他人物品,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发生,每次都要老师出面才肯交还。 3、逃课行为:上课时不服老师管教,尤其是被其他科任老师批评后常常跑出教室,再也不回上课,就算回来,也会在课室大吵大闹,老师根本无法上课。 4、盗窃财物:盗窃班中同学的金钱和学习用品。最多一次偷窃二千多元。 5、勒索金钱:曾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和本班同学勒索几毛钱至十几元不等。曾有一低年级女生因被其勒索威胁而不敢上学。 6、说谎:为掩饰其所犯的错误,经常编造大量谎言来欺骗老师和家长。 个案的背景资料:父母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俗,无固定职业,靠领政府救济金过日子,有时帮人干一些零散活,比较好吃懒做。案主有兄妹二人,其妹妹正上幼儿园,家境较清寒。在案主上幼儿园时,其任教老师就反映其不服管教,野性难驯,是个相当出众的人物。 父母管教情形:父母平时对孩子关心管教不够细致,对其言行缺少正确的引导,任由其发展,但每次在案主遭人投诉或犯下大错时,就会给予严重的打骂和体罚,开始案主还会有一点害怕,有所收敛,但不用几天,依旧我行我素,而且情况日益严重。 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形: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得比较老实,有时对班主任的话也能听得进去,上课时一般不会捣乱。对其他科任老师则根本不放在眼里,老师们对他敬而远之。同学们也害怕他,不敢惹他。 个案的性格特点: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 问题分析与诊断: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 辅导策略:1、归因训练,对案主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归因,发现自身优点,找出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 2、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 3、教给案主战胜困难、克服缺点的方法。 4、与任课老师联系,采取一致的适当的辅导。 5、引导结交益友,利用同伴帮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使用强制手段,约束案主的不良行为。 7、与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了解案主,配合教育。 8、灌输法制观念及法律常识。 9、尝试让案主担任班干部,为其创造服务机会,培养荣誉感,肯定自我价值。 10、尝试以书籍、音乐等的影响力来改变他。 辅导经过: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