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科考站(5个)

合集下载

新中国科技成就(二)(讲义+笔记)

新中国科技成就(二)(讲义+笔记)

新中国科技成就(二)(讲义)新中国科技成就(二)航海科考1.“向阳红一号”——中国第一艘水文气象船2.“大洋一号”——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3.“远望一号”——中国第一艘航天远洋测量船4.“蛟龙号”——中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5.“雪龙号”——中国极地科考船新中国科技成就(二)航海科考6.中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在建)口诀:城中论泰山螺丝真题回顾1.(2019下)1979年我国第一艘航天测量船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该航天测量船的名称是()。

A.大洋一号B.远望一号C.东方红一号D.向阳红一号2.(2018上)海洋科学考察离不开考察船的建设,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各种类型的科考船。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水文气象科考船是()。

A.大洋一号B.远望一号C.东方一号D.向阳红一号新中国科技成就(三)生物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屠呦呦——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中国科技成就(三)生物3.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4.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5.人类基因组“中国卷”完成——中国为破译人类基因组“天书”做出了独特贡献一个小结新中国科技成就(四)军事1.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2.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3.中国原子核理论——于敏(氢弹之父)新中国科技成就(四)军事4.山东舰——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四大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中国北斗、欧洲的伽利略)一个小结试题回顾1.(2019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交通、减灾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两极地区【2022-2024全国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13 两极地区【2022-2024全国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13 两极地区一、选择题(2024·广东·中考真题)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

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

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1.秦岭站开站时,南极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平分D.出现极夜2.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3.乘考察船从秦岭站经中山站至长城站进行科考,依次经过的大洋为()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答案】1.B 2.B 3.D【解析】1.秦岭站开站当天是2024年2月7日,这一天的南极地区处于夏季,昼长夜短。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两站同属东经度,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东侧,同时秦岭站的纬度高于中山站,故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南极地区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

乘考察船从秦岭站经中山站至长城站进行科考,秦岭站位于太平洋,中山站位于印度洋,长城站位于大西洋,故依次经过的大洋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或旅游。

(2024·甘肃天水·中考真题)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开站。

秦岭站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个常年考察站。

秦岭站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其占比超过60%。

下图示意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秦岭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A.164°E,75°N B.164°E,75°S C.164°W,75°N D.164°W,75°S5.我国南极三个常年考察站共有的特点是()A.有极昼极夜现象B.位于南极圈内C.气候寒冷干燥D.有北极熊出没6.秦岭站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主要原因是()A.南极缺少传统能源B.风能和太阳能经济实惠C.风能和太阳能能量巨大D.更好地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答案】4.B 5.C 6.D【解析】4.读图可知,秦岭站所处位置位于东经150度以东,南极圈和南纬80度之间,由此推测,秦岭站的地理坐标大致是(75°S,164°E)。

2022-2023学年高中区域地理优质备课试题(世界地理中国地理)1.1地球基础知识

2022-2023学年高中区域地理优质备课试题(世界地理中国地理)1.1地球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基础知识课时作业某航班于2021年9月23日日出时从甲地(50°N,120°W)起飞,沿经线飞行,经过北极点飞到乙地(30°N,120°E),落地时为24日的正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飞机的飞行方向是()A.先正北后正南B.先西北后西南C.先东北后东南D.先正南后正北2.该航班共飞行了()A.10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3.飞机飞行到北极点时太阳高度约为()A.0°B.23.5°C.47°D.66.5°【答案】1.A 2.C 3.A【解析】1.由甲地沿经线飞到北极点,飞行方向为正北,由北极点飞向乙地,飞行方向为正南,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9月23日,出发时甲地日出,当地时间为6时,乙地为22时;到达乙地时为9月24日正午12时,飞行了14小时,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航班起飞时为9月23日,应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极点太阳高度角约为0°,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位置示意图,乙岛位于中纬度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飞机自乙岛沿最近航线飞往甲岛,飞行方向是()A.西南B.东北C.先西北再西南D.先东北再东南5.关于两岛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岛位于东半球B.乙岛位于西半球C.乙岛面积是甲岛面积的4倍D.乙岛东西方向长约57km【答案】4.A 5.D【解析】4.最近航线应该为大圆的劣弧段,由两岛屿经纬度可知,两地的经度值之和大于180度,故乙岛位于甲岛的东北方,飞机自乙岛沿最近航线飞往甲岛的飞行方向为西南。

故选A。

5.由两岛屿的经度可知,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A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岛所跨的经纬度多于乙岛,且纬度更低,所以甲岛面积大于乙岛,C错误;乙岛东西方向跨度约36'即为0.6°,根据同一纬线两点的距离计算公式,0.6×111km×cos30°,可以计算出东西方向长约57km。

七年级下册 _第十章 极地地区 综合测试

七年级下册 _第十章 极地地区 综合测试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综合测试一、填空题1.北极代表性动物为。

为保护北极环境,1991年制定了。

2.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二、选择题3.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B.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C.北极地区不包括格陵兰岛D.北极地区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5.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A.酷寒、干燥、烈风B.飓风、暴雨、寒潮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旱6.世界最寒冷的地区是()A.北极地区B.西伯利亚C.南极地区D.青藏高原7.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永久定居,主要是因为()①气候极其寒冷②南极地区风太大③环境污染太严重④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A.海豹B.企鹅C.海象D.海狮9.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地区都非常寒冷B.两个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两个地区都有常年定居的科学家D.两个地区都有频繁的科学考察活动10.为了保护两极的环境,对两极的考察只限于()A.经济目的B.和平目的C.旅游目的D.科学目的11.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是()A.每年11月到次年3月B.北半球的夏季C.每年的7月至9月D.9月23日前后12.为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下面做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大建居民点,向南极地区大量移民B.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C.大规模捕鲸、企鹅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三、双选题13.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高原大陆”之称B.储存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C.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周围海域生物资源相当贫乏D.11月至次年3月,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14.南极大陆的资源特征是()A.典型动物是企鹅B.石油资源储量巨大C.龙虾资源十分丰富D.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15.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B.南极地区的冰盖比北极地区厚C.南极地区的海拔比北极地区高D.南极地区的阳光比北极地区少16.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B.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C.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D.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四、填空题17.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18.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烈风.我国已在南极洲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站和中山站.19.(动物)是南极的象征,(动物)有资格代表北极.20.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皮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有该洲“主人”之称的动物是。

2020级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考试测试卷

2020级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考试测试卷

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关于我国这四个南极科考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四个科考站中,唯一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B.我国最早建立的南极科考站是长城站C.从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都位于东半球D.泰山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南方2.北极地区()A.纬度很高,接近北极圈B.北极圈横贯中部C.几乎全在北极圈内D.几乎全在北极点附近3.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A.长城站、中山站B.长城站、东方站C.和平站、中山站D.东方站、和平站4.南极洲冰雪平均厚达2000米以上的主要原因是()A.多大风B.年降水量丰富C.周围海水冻结成冰D.由于气温很低,积累了万年以上的冰雪5.关于南北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以陆地为主B.都以海洋为主C.代表性的动物都是企鹅D.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6.南极昆仑站建站的主要困难体现在()①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的巨大考验①工作人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①极夜施工需要人工照明①紫外线辐射强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7.关于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极洲几乎全部在c线以内B. 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C. c线以内属于寒带D.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8.图中表示南极洲的气温曲线,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9.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

主要原因是()A.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C.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10.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是()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11.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大约是()A. 2月到4月B. 6月到8月C. 9月到11月D. 12月到次年2月12.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A.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C.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D.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地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讲练(中图版)专题07 极地地区(原卷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讲练(中图版)专题07 极地地区(原卷版)

专题07 极地地区知识梳理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范围:南纬60度以南地区北纬66.5度以北地区(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大陆为主及附近海洋)(北冰洋为主及亚洲、北美洲、欧洲北部)气候:酷寒、干燥、烈风较南极略暖资:淡水、生物、矿产资淡水、生物、矿产资居民:无因纽特人、沙米人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中国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黄河站最佳科考时间:11月--3月 5月--9月极地独特现象:极昼、极夜极点辨方向A:以北极为例:人站极点:面对方向:南方脚踏方向:南方头顶方向:北方引申:旗帜飘向何方:南方B:规律:•极点辨方向:离南(北)极越近,越靠近南(北)极点,极点是地球上最高(北)•用地球自转方向辨东西和:在要辨别的两点画出自转方向(南极顺时针,北极逆时针。

箭头指向东,箭尾指向西)•同一纬度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不用辨南北•同一经度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不用辨东西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联合国的徽记是一幅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平面投影世界地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与C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B.从图中A点向东环绕北冰洋,依次是欧洲、亚洲、北美洲C.E所在的大洋是太平洋,F所在的大洋是印度洋D.D大洲全部在北半球2.下列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极地区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B.两极地区全部位于极圈以内C.两极地区都既有陆地,也有海洋D.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淡水资2019年9月,德国破冰船“极星号”从挪威特罗索姆港起航,标志着“北极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观测计划”(MOSAiC)正式拉开序幕,本计划拟将船锚泊在海冰上,在北冰洋随冰漂流。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联合北极科学考察项目,来自17个不同国家600名专家参与其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整个MOSAiC计划()A.跨越了南北半球和南北温带B.时间正好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历经当地极昼、极夜时期D.路线大体自南向东北进行4.海冰覆盖区()A.夏季比冬季更向低纬度扩张B.冬季主要集中在80°S以内C.对亚洲北部海域的影响较小D.不会蔓延到特罗姆索港附近5.科考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多种交通工具,与飞机相比,破冰船()①便于运输大型沉重科考设备②可以快速停靠海冰装卸设备③行驶时间长,可远距离运输④能够提供更宽阔的休息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对于天文学家而言,走进智利,就像走进“天文观测的奥林匹克赛场”,天文学领域大量的科研及人力资汇聚于此,在这里能够直接接触和参与许多最新的项目和科研成果。

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核心背记:七年级下册

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核心背记:七年级下册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七年级下册核心背记赢战中考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亚洲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亚洲以东:太平洋;亚洲以北:北冰洋;亚洲以南: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相连;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 亚洲水系特点:a.大河多呈辐射状向四周流。

原因: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影响b.内流域面积广大。

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5.亚洲最长河流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中国境内称澜沧江6. 亚洲气候特点a.气候复杂多样:亚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缺温带海洋性气候)b.大陆性特征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范围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c.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7.亚洲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集中地区: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人口稀少地区:亚洲西部、北部、高寒地区)欧洲1.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2.欧洲东临亚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3.欧洲最大平原:东欧平原,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4.欧洲挪威峡湾风光、芬兰湖泊、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大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5.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为主。

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南部地中海气候为主6.世界最长内流河也是欧洲最长河流伏尔加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7.欧洲河流特征: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水流平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原因: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

8.欧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出现负增长。

(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第二节非洲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2.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邻;东北隔着红海与亚洲为邻,并以苏伊士运河为亚非陆上分界线;以直布罗陀海峡为欧非陆上分界线3.非洲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4.非洲之最: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世界第一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5.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称为高原大陆6.非洲气候特征:a.气候特征1:气候普遍炎热,称为“热带大陆”b.气候特征2:自然环境特征:干旱(非洲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c.气候特征3:非洲气候分布规律:以赤道为轴,呈对称分布d.气候特征4: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高山高原气候(地形地势)7.世界最长河流是尼罗河,流向自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8.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又被称为富饶大陆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宁德市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附答案)

宁德市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附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亳州)南极洲的“主人”是指()A. 企鹅B. 磷虾C. 北极熊D. 鲸【答案】A【解析】【分析】企鹅是南极地区所特有的动物,被称为南极洲的“主人”。

故选:A【点评】南极地区的动物有:企鹅、海豹、海象、磷虾等。

本题考查的是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2.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A. 濒临大西洋B. 是纬度最高的科考站C. 位于南温带D. 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2)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时此地区()A. 北极熊悠然散步B. 昼长夜短C. 原野上鲜花盛开D. 极昼现象【答案】(1)D(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濒临太平洋,故A错误;图中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故B错误;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南,属于南寒带,故C错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的方向,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2)罗斯新站位于南极地区,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故A错误;2月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故B正确;南极地区纬度高,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巨厚的冰层,有“白色沙漠”之称,故C错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点评】(1)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2)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为66.5度,即南北极圈,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即我国的冬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极地科考站(5个)
1.长城站(62°12'59"S, 58°57'52"W) (1985年2月)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

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

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其中最大的岛,面积为1160平方千米,就分布有9个国家的9个考察站。

乔治王岛位于南极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会地带,现代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成为研究地壳构造、岩浆活动、地震成因、大气环流的变化和气候演进规律的良好场所。

建立过程:1983年6月,中国加入了《南极条约》。

在《南极条约》下,分为协商国和缔约国——后者在南极国际事务中享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和决策权。

由于并未在南极建立考察站,中国被归入了缔约国。

当年9月,第十二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

包括郭琨在内的中国代表团一行三人,首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

然而,“每当会议讨论到实质性内容和进入议程表决时,会议主席即宣布:缔约国请到会议厅外面喝咖啡。

而且事后连表决的结果也不通告。

”这在郭琨看来,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屈辱。

1984年2月,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竺可祯野外科学工作奖”会后,获奖的王富葆、孙鸿烈等32位科学家,以“向南极进军”为题,联名致信党中央和国务院,建议中国在南极洲建立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

对这封联名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相继作了批示。

领导们从国家高度出发,反复斟酌了必要性,及相关的经费问题。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也组织了有关专家,对南极考察、南极建站的总体方案和各分支的衣、食、住、行、船舶、发电、通讯、测绘、气象、施工的机械设备及后勤保障等等各方面进行了论证。

由此,中国首次南极建站的各项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展开了。

选址,是要面临的考验之一。

要在终日为冰雪覆盖的南极建立考察站,只能在短暂的夏季,也就是每年的11月中旬到翌年的3月中旬中间施工。

如果夏天完不成任务,就要延误一年。

2.中山站(69°22'24.76"S, 76°22'14.28"E) (1989年2月)
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是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

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3.昆仑站(80°25'01"S, 77°06'58"E) (2009年1月)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位置确定为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建成后的昆仑站,将成为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站。

昆仑站的建成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

昆仑站这个名字是经过网络征集的站名,一是因为“昆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长城是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中山是取孙中山先生的名字,而昆仑则是自然景观,这几个名字相得益彰。

”此外,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而“昆仑”则意味着高山,象征着制高点,因此最终入选。

从科学考察角度看,南极有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即极点、冰点(即南极气温最低点)、磁点和高点。

此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人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
磁点则是法国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只有冰盖高点冰穹A尚未建立科考站。

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从陆路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冰穹A。

同年11月,中国又首次对中山站与冰穹A之间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为期130天的科学考察活动。

由于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罗夫山区的考察,中国最终赢得了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

2008年1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再次登上冰穹A,为建站做了最后准备。

极地冰盖保存了地球气候系统波动的独特记录,钻取深冰芯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手段。

在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国南极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成功实现“零”的突破。

4.泰山站(73°51'S, 76°58'W) (2014年2月)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年平均温度-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

不仅将成为中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中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意义:南极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夏季露出的基岩地带不足5%。

人类科学考察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5%的地区,但南极更多的科学之谜埋藏在南极内陆深处。

泰山站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挺进。

泰山站建成后可实现部分设备在冬季无人值守情况下连续运行。

据了解,科考站有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

常年站全年有人开展科考工作,生活资料、科考资源储备丰富,可保障科考人员像在家一样工作生活。

而夏季站只在夏季有科考人员工作,像野外宿营一样,食用的都是快餐或航空食品,不具备烹炒条件,没有洗澡设施,住在临时的居住舱内。

我们昆仑站的科考队员去南极内陆,60天不会洗澡,洗澡是奢侈的事情。

”曲探宙说,此次在泰山站设置了简易的洗澡装置,另外,也有专门的厨房,具备开火条件,但也不像常年站一样随意烹饪食物,主要还是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功能。

作为夏季站的泰山站,主要考虑其作为枢纽站,如昆仑站的队员回来补给,可很好地缓解疲劳。

架空设置避免飞雪掩埋:从泰山站外形来看,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众多网友却称之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

对于这样的设计,曲探宙解释,环形结构视野开阔,减少风阻。

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5.黄河站 (78°55′N, 11°56′E)(2004年7月)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

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