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上课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时代远景信息技术研究院庆怀韬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较好的国家在各自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困扰政府进一步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问题,面对挑战,各国均从实际出发,制定了

响应的对策方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给予我国一些宝贵的借鉴经验。

一、韩国和德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做法

& 韩国

(一)信息资源共享难

韩国电子政务发展初期,存在各部门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是由

于建设初期未确定统一的电子化业务标准,各部门以各自特征和采购条件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造成部门间信息系统相互交流和数据共享困难。

做法:构建能够共享各领域信息资源的行政信息网。整合各部门、各区域

内散落的行政业务,把全国连接成统一的通信网;建设数据资源中心,目

前韩国政府机构98%的行政信息保存于统一建立的大田中心和光州中心,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

(二)公务员信息化能力不足,公众缺乏网络意识

韩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初期,公务员信息化水平无法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

的速度,公民普遍缺乏网络意识,网络素质低。

做法:

首先,创造优质的互联网环境。韩国共5千万人口,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已突破4千万,每个家庭负担的使用费相对低廉。韩国的宽带网络在平均传送速率和家庭宽带覆盖量方面均居世界首位,分别达到了20.4MB/s和95%。韩国宽带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韩国政府通过促进国内融资、鼓励运营商之间的良性竞争,于2010年鼓励企业花费

34万亿韩元约合306.3亿美元完成超高速宽带计划,这个数字大致相当

于该国的年度教育预算。

其次,提升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公民的网络素质。通过配置公务员

政务网络账户,基本实现公务员适应电子政务发展要求;建设中小学教师

宽带互联网,在全国所有邮局配备互联网计算机站,面向各阶层公众开展

信息化教育。

(三)缺少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韩国电子政务发展初期设立了行政电子化总务处,负责统筹全国电子政务

工作。虽一再强调韩国行政电子化总务处的统筹职能,但由于强调各部门

分责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未能克服统筹职能的限度。

做法:

成立电子政务特委会(SCEG),明确电子政务的宗旨是服务主导,致力

于激励公共部门为民众提供更便捷更可靠的服务,为商贸活动提供最佳的

环境,从而建立起一个高效、透明、民主的政府。

更重要的是,SCEG明确了突破这一瓶颈的四项部署:一是凡是有利于民

族国家利益的举措都赋予优先权;二是将跨部门协作的电子政府连接,整

合为一个单一的大政府模式;三是使部门间的信息得到最大化的共享,消

减重复采集的负担;四是推动基于流程再造的信息技术的运用。

(四)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

韩国电子政务发展初期,缺乏全国性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一是投

资方向偏差,每年电子预算持续增加,但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缺乏信息系

统的运维费用,导致各部门自身数据库的开发和运维不足。二是电子政务

所需的人才、电子设备、运维费用、新业务电子化、技术开发投资的重复,造成共同业务的重复开发和重复运营,从而使经济效率低下。

做法:

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一是在每一项电子政务工程实施过程中,保证

一周一次的指导管理例会;二是连接不同政府部门的应用项目必须出台明

晰的标准化方案,并且在部门间共同实施;三是在基于因特网的政府服务

启动前,首先支持电子政务应用的司法和立法框架的建立。

& 德国

(一)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缺乏保障措施

德国在电子政务方面起步晚,至2001年,只有一个小城市可以通过互联

网办理车牌,其他城市的公民需去交通局排队办理。

德国当时的国情是政府业务只认签名不认印章,个人签名是唯一有效的法

律依据。关于电子签名,德国存在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两个方面的保障。

困难1:公民与政府的网上文书往来需要有签名,但在电子政务发展初期,德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电子签名相关条文。

做法1:德国政府在2001年5月16日公布了《德国电子签名框架条件法》,明确了适用范围和使用原则,使电子政务具备了法律保障。

困难2:电子签名需要有硬件设施(读卡器、电子签名卡等),绝大部分

公众没有这类设施。

做法2:德国政府为20万个岗位配置了电子签名,现已大规模展开应用,解决了电子政务业务过程中电子签名的使用和普及问题。

(二)公务员不适应电子政务带来的新型管理模式

德国电子政务发展初期,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很难使用从传统的办公模式转

变为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的新办公方式。同时,由于发展初期没有现成的

商业软件使用,电子政务的办公模式提出了要有一批既精通网络技术,又

熟悉业务流程的公务员。

做法1:德国信息安全局牵头编制《电子政务手册》,从设计思想、项目

组织、软硬件需求、人员培训等方面介绍了电子政务实施过程,提供指导

和参考。

做法2:德国信息安全局提供电子政务软件的基础平台、专用工具箱、防火墙、数据加密系统,各部门可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在共用平台设计软件解决方案。

二、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经验的共性特征

(一)以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电子政务的发展

各国电子政务的建设都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各国政府根据国家身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规划。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等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国家均设立了专职机构,由这些机构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规范各部门行为,引导政府的服务方式。

(二)将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手段

表面上,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实质则是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全方位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各国电子政务均贯彻“以公众为中心”,不能偏离为公众服务这一目的,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便于公众接受服务为理念。

二是实现互联互通,加快业务流程整合。电子政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打破传统政府的组织界限,构建纵横交错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形成四通八达甚至是超越时空的信息流。国外发达国家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后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面向公众,以公众满意为目标;以服务项目(事务)为中心,跨越部门和职能界限。

(三)通过标准化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

国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电子政务实施的一体化、标准化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它将业务环节有机的连接起来,并为业务的协同提供技术准则。

(四)顺应形势,充分应用新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