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中国历史故事-王维为什么被称为诗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成就?

中国历史故事-王维为什么被称为诗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成就?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崇信佛教,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诗笔写爱情,如《红豆》,写亲情和友情,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他还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诗佛一称是对其诗歌成就的概括,王维的诗多山水田园的内容,他的山水田园禅意幽远、恬淡、宁静,但它的幽远、恬淡、宁静,决不尽是死寂、枯槁、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
他所醉心描画的自然美,他所追求的幽远、恬淡、宁静的禅境,是和现实生活的污浊世界、黑暗的政治环境相对立的,而非都是心灵空虚寂灭的反映。
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欣赏他的诗,着实是一种享受。
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但领略了“诗中有画”的特色、感受到了清静、优美的诗情画意,而且还欣赏到诗人的各种绘画技巧,这首诗就是各种画技的大会萃:首联像水墨画,颔联颈联像工笔画,尾联如写意画。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探究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探究苏轼评价王维:“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不仅精于写作,还善画,通音乐,所以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理趣于一体,善于运用自然而又精炼、准确、富于特色的语言,塑造出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话精辟地道出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如下:一、王维的诗歌反映自然优美景色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诗歌描绘山水田园自然优美风景,如诗如画的诗篇。
比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诗中描写新下的雨之后,天气比晚来的秋天更爽。
明月斜照在松树中间,清清的泉水在石板、石头上流过,照是从上到下,水从石上流,一下一上,描写的有诗意,又如动画。
竹林里一阵喧闹声,那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面上莲花摇动,那是渔舟从上面流下来了。
之后想到,任凭春芳凋零谢去,秋色仍然很美,王孙自可留在山中。
王孙可喻读者,读来山水诗意浓厚,真想留在其中,还有美女相伴,具有美的感受。
这首诗写山村傍晚雨后的优美景色。
二、王维的诗歌反映自然风景雄伟庄观的艺术特色王维写的《终南山》诗歌,描写终南山雄伟壮观的景色。
终南山在陕西省长安县南五十里,绵延八百里,为渭水和汉水的分水界。
开头写的很有气势,“太乙近天都,连山到还隅”(《终南山》)。
太乙即终南山,天都指长安。
这句说终南山山峰相连直达到海边,只是夸张其占地广大,终南山并不到海。
接着写“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说是回首遥望,白云便合拢在一处;青霭微茫,进入其中反又看不见。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终南山》)。
这句说终南山占地很广,不止一州,在中峰两侧,分野就变了。
各条山谷的天气也阴晴不同。
《终南山》诗歌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夫”。
把人融入自然风景之中,很有生机活力,增添了雄伟壮观风景的气势。
三、王维的诗歌反映边塞景色辽阔壮丽的艺术特色王维在开元二十五年(737)任监察御史的时候,赴河西节度府凉州时途中所作《使至塞上》,乃不朽之作,千古绝唱。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文/常笑艺术特色,是一种表现手法,通过这种手法,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具体手法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具体到某个作者,通过这些,体现出他的独到的特色。
分析艺术特色,可以由点到面,即字词、语句、修辞格等等,尤其是诗词,是艺术特色的典范表现,具体到诗词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结构、炼材、语言。
要分析王维的诗,就要了解王维这个人。
王维的人生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
“学而优则仕”,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政治报复,说到底,四书五经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跳板,最终的目的是用这个跳板达到孔夫子所谓“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孔子也为读书人提建议: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没有人天生就是要去追求隐士生活的,与王维同时期,并称为“王孟”诗派的孟浩然一开始特别羡慕隐士生活,二十几岁就隐上了,但最终那颗入世的心促使他各种各样的举荐入朝的诗,进去后不得志,最后又回来隐的,同样,王维也是,前期雄心壮志,功名利禄透出他“活国济人”的思想,这一时期代表作有《观猎》、《始至塞上》,后期经过安禄山叛乱后,人生态度消极,受佛道禅影响,转观自然,焚香静坐,这时的诗更多的是描绘了山水风光,例如《鹿柴》,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转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句描写叙述的巨大转变,透出了诗人思想的转变。
这是从人生阶段上划分。
就从山水田园诗本身划分,写田园诗有《谓川田家》等,山水诗有《山居秋冥》、《鸟鸣涧》等,王维继承发展了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诗、山水诗,加上王维自己精通画、乐,又受佛道禅影响,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音禅高度结合,风格自然淡远,清新工致这样的独特的王维诗风。
就手法分析,选材立意方面,以画家独到眼光捕捉纷繁自然景观中灵动意境的形象,画感入诗有《使至塞上》等,尤其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为后世称道,此联更有“独绝千古”的美誉(《而庵说唐山》/徐增【清】),音感入诗有《过香积寺》等,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有学者将之细分为意境美、色彩美、含蓄美、韵律美四个方面(详见《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宋新荣)结构布局,运用画法中“经营位置”,将景物排列组合后构成优美意境的整体,像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典型的景物排列后创造的独特意境,王诗里例如《渭川田家》中村落一角,牛羊、野老、牧童、雉雊、蚕、田夫的先后空间叙述,在排列组合中凸显画面感,在这画面感里,让人置身于祥和美好的遐想之中。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啊,那画面感简直绝了!就像《山居秋暝》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哇,这描述得多生动啊,你仿佛真能看到那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林间,听到那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的声音,不是吗?
2. 他的诗语言简洁明快呀!比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把那种清新的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多么厉害啊,你说呢?
3. 王维的诗充满了意境美,就如同带你走进了一个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想想“鹿柴”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意境,是不是让你感觉自己都身处那个静谧的深林之中啦?
4. 还有啊,他很擅长捕捉自然的细微之处呢!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把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写进诗里了,多神奇呀!你不觉得这很了不起吗?
5. 王维山水田园诗那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真的很能让你的心平静下来。
看看“渭川田家”里的描写,是不是让你好似忘掉了一切烦恼呀?
6. 他对色彩的运用也很独到哦!比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多彩的画面,是不是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在你眼前展开了呢?
7. 王维诗中的情感也是很真挚的哟!你想想“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里面蕴含的那种独处的惬意,是不是让你也很有感触呢?
8. 总之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那真的是艺术珍品,有独特的魅力,让人爱得不行啊!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1。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前文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赏析: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
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1)。
解析: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赏析: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景,衬出环境的幽静,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山静,人的心境更静,一种安静、闲适跃然纸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山水田园诗鉴赏

杨万里
杨万里从“师法古人”迈进到“师法自然”,建 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诗歌转变 的主要枢纽,开创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杨万 里对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敏感,独具眼光和心胸, 观察细致,领会深刻,描写别有生趣,往往在平 凡中捕捉到不平凡的情趣。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 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 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 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 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 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王维
王维写过政治诗,边塞诗,但能反映他独特成就的还是他那别有胜 景的山水田园诗。他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并且自身也体验 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骨香”功 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中年以后,即抱持了“漆园非傲吏,自 阙经世务。但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生活态度,内隐外仕, 选择了一条亦官亦隐的生活道路。他的山水田园诗,既是个人心灵 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王维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更多见清逸雅致的山水画 面。 但是,王维诗中更多是那些带有几分禅思玄意的清逸雅致的画面, 他是一位悟性极高的人,超人的才气不仅在诗、书、画多方面卓有 成就,而且在参禅悟道方面,也有大彻大悟的智慧。画家的眼光, 音乐家的听觉,诗人的感觉,佛家的心态,赋予他一种不同凡响的 艺术力量,他几乎把每一项景物都注入特有的灵魂和感觉,又把自 我消融在景物里,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庄禅境界。王维的 山水诗,以境写心,了无痕迹,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意外有意, 韵外有致,有一种悠远的意境。
简述王 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题材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山水风光、田园生活、乡村景致等多个方面。
他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细微变化,将山水的宁静、优美,田园的闲适、恬淡展现得淋漓尽致。
111 描绘山水之美王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峦的起伏、水流的蜿蜒、云雾的缭绕等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在《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明月透过松林洒下的斑驳光影,以及清澈泉水在山石间流淌的动态美。
112 展现田园之趣他的诗作常常描绘田园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如农耕、垂钓、采摘等,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像《渭川田家》中“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描绘了田园中动物和农作物的和谐景象。
12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营造王维在其山水田园诗中巧妙地营造出空灵、清幽、静谧的意境。
121 动静结合他善于将动态的景物与静态的景象相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鲜活。
比如《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桂花飘落的动态和春山的寂静形成对比,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122 色彩运用王维善于运用色彩来渲染意境,增强诗歌的画面感。
在《鹿柴》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通过落日余晖映照青苔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意境。
13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王维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清新自然。
131 简洁凝练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不堆砌辞藻,却能精准地传达出山水田园的神韵。
132 音韵和谐注重诗歌的音韵美,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14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表达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141 归隐之情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对官场喧嚣的厌倦。
142 禅意哲理在诗中融入了对人生、宇宙的思考,蕴含着深邃的禅意和哲理。
总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唐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导语:王维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同时以诗歌阐禅悟道。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王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山水派诗人,王维“文章冠世,画绝古今”。
“诗中有画”是诗人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其作品对中国古代诗歌影响深远。
本文注重从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入手,以其能与大家一起领略其诗歌的深邃、优美的意境。
王维山水诗艺术特点王维山水诗具有的艺术特色,妙在笔墨之外,韵味之中,疏写景物,遥深寄托,远韵移人,高致超俗,的确充满使人惊绝的奇趣和发人深省的理趣。
1 情景交融的境界王维精通音乐、书法、绘画,不但受传统儒学的影响,而且深得佛道理念熏染。
他把陶、谢以来的山水田园诗同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开拓了新的境界,成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集大成者。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清新自然、意境悠远,给人以空灵之美,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无承有,以静载动”,呈现出“有无相生、动静谐和”的特点。
他的诗作总是动静结合、虚实相间,那种特有的整体氛围总是暗合着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2 灵流动的禅趣禅境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与禅的关系当然是较为密切的,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有“诗佛”之称的诗人。
他的.山水诗多蕴禅理,将禅意和诗意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空寂淡远的意境和情感,以至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如:《辛夷坞》:木末辛夷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前人称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 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境界。
禅宗崇尚山水的胜景的风格,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他的《竹里馆》就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擅长将自己独特的生活情趣和佛理融入诗中,借用绘画线条、色彩技法,巧用朴实凝练的语言,采用白描等手法,创作了一首首恬淡秀美的山水田园诗,营构出寂静幽清的意境,表现诗人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
他博学多才,既擅长写诗,又通晓音律,还精通绘画、书法。
王维的诗现存四百多首,他前期的诗富于进取精神,讥讽权贵纨绔,反映边塞生活,书写游侠意气,多表现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后期由于张九龄被贬,王维对现实感到失望,加之中年丧妻和深受佛道影响,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并致力于山水田园诗写作。
其诗将诗情、画意、禅趣、和谐韵律有机地熔为一炉,意境寂静幽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寂静幽清的意境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即意境。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无论是描绘秀山丽水,还是摹写茂林修竹、村舍农事,都营构了一个远离尘嚣、空明洁净、物我神会的艺术境界,犹如世外桃源,空寂、幽静。
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黄昏美景。
一场秋雨后,秋山幽净,清爽宜人。
皎洁的月光播洒在清新、青翠的松林间,清泉在光滑洁净的溪石上缓缓流淌。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男女。
全诗融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的生活美于一体,意境清新、幽静、恬淡、优美,读来心旷神怡,令人神往。
王维山水田园诗寂静幽清的意境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
他中年丧妻未再娶,生活上清苦孤寂,张九龄罢相,政治上失去依傍而进退两难,对仕途感到厌倦,惟有将心神寄托于山水林泉。
“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王维擅长极其传神地描摹山水田园状貌,并与他闲适的生活、恬静的心境有机地契合,达到物我合一。
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描写新晴野外的秀美景色。
雨过天晴,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极目所视,没有一丝尘垢,显得特别明净清新。
遥遥望见一座小山村的门楼紧靠着溪流的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
银白的溪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
这俨然是一幅层次分明、美妙绝伦的图画,意境清幽秀丽,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王维受母亲影响从小信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因而其意境构建还源于他精通佛理。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往往显现幽寂冷清的意境,蕴含着清净、静谧、深远的禅意。
正如朱光潜所说:“(王维等三人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
”王维山水诗中常用“空”、“静”、“闲”、“清”、“寂”等字眼来显露禅意。
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傍晚时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幽静。
“空山”又“不见人”,这是何等空寂清冷!而这正是诗人要体现的大自然空静之美;后用空山人语、林中夕照衬托幽静,展现寂静幽清的意境。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意境“清幽绝俗”(《岘佣说诗》),诗人意在表现“深林”的寂静,以琴声和啸声来衬托,大有“鸟鸣山更幽”之趣,这里远离尘世“人不知”,只有清风明月幽篁相伴,这是何等的清寂!《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传达出随遇而安的自然和谐、深得物我两忘的禅趣。
《辛夷坞》“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在幽静的山谷里自开自落、悠然自得。
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寂世界,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
所以胡应麟在《诗薮》中说,《辛夷坞》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二独具匠心的技巧1 “诗中有画”王维善于用画家的眼光观察世界,能自觉不自觉地将线条、色彩等绘画技法转用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读他的诗,如展开一幅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画轴。
《河岳英灵集》赞王维“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苏轼誉之为“诗中有画”。
这些都精辟地概括了王维诗歌的特征。
“诗中有画”不惟王维独具而冠之,并成为千载定评,是因王维比其他诗人更胜一筹。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都能充分显现这一特点。
又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诗人选择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苍翠寒山、缓缓秋水、渡头夕阳、墟里炊烟,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
《渭川田家》选取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等景象,组成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王维极善于运用色彩调配,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
如《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读之如置身阳光明媚的春天,听到了屋上春鸠叽叽喳喳的叫声,看到村边一片片洁白杏花迎春开放。
《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绘形绘色,在分别点明桃、柳后着红、绿色,使桃、柳鲜艳醒目,进而渲染,红艳的花瓣上微带隔夜的雨滴,更显柔和鲜嫩;碧绿的柳丝清晨笼罩在白茫茫的雾霭中,更袅娜迷人。
这美景让人犹置身于蓬莱仙境,真是妙不可言!《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幅由白石磷峋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绚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2 白描手法白描主要是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如《终南山》全诗采用白描手法描绘终南山三幅美景,“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写高峻绵远;“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绘云雾缭绕、变幻莫测;“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述辽阔、众壑形态万千。
王维的许多山水诗如《新晴野望》、《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都采用移步换形、一句一景的方式来描摹山水田园,寄托诗人的理想情趣。
3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可使诗的结构更紧凑,形象更鲜明,容量更丰富。
如《新晴野望》用“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虚写农事,给原本寂静清丽的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想到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与前面描绘雨过天晴野外的美景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优美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都是典型的以虚间实、虚实相生的杰作。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和静态的描写,两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如《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是写静,“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表面写动,实则巧借绿萍的“开”“合”,反衬萍池的幽静。
诗句富有生机活力,全靠这以动写静之功。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动静、视听结合,构成一幅清丽、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显得清新、优美、恬静而又有生气。
《青溪》:“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意境美。
三朴实凝练的语言1 语言朴实自然,平淡中见神奇王维极少用生字僻词,在许多朴实的诗句中用一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点化”,生动、新奇,耐人寻味,令人叹为观止。
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月光用一“照”字,活现月照松林迷离恍惚的特点,写山泉着一“流”字,活现水石相激飞花溅玉般流淌、�琮和鸣的动态。
两动词就使整个诗句妙趣无穷。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极言景物的单调,“直”表现“烟”的劲拔。
横贯大漠的黄河,给人的感受只有“长”,令人伤感的落日因其“圆”又增添几分亲切和苍茫。
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2 巧用典故,画龙点睛其诗在描摹秀丽景色后,往往引用古代故事和化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青溪》“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暗用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不仅表明诗人喜爱青溪,还表露仕途失意自甘淡泊之情,耐人寻味。
《渭川田家》“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意的反用。
这些用典都与写景浑然一体,表露诗人眷恋山水、急欲归隐田园的情怀。
3 偶用叠词和修辞,妙趣横生叠词在诗中虽用得不多,但用得高妙,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如“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栾家濑》)、“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田园乐》)。
尤为人称道的是《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描绘了广漠田畴、白鹭盘飞、夏日密林、黄鹂和唱等自然景色,“漠漠”道目力所及都是一片片水田,视野迷蒙苍茫;“阴阴”绘夏季蔚然深秀的辋川密林,两种景象互相映衬、配合,把积雨天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清沈德潜认为:“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字,乃死句也。
”(《唐诗别裁》)王维山水田园诗直接摹写山水的情状,偶尔妙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写得妙趣横生。
青苔本是无生命之物,作者用拟人化手法,将它幻化成活泼可爱的孩童,亲昵地依偎到诗人的衣襟上来。
这一看似平常实则奇崛的点睛之笔,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
四和谐独特的韵律王维通晓音律,“性闲韵律,妙能琵琶”(《集异记》)。
其诗均具音韵美,无论外在节拍还是内在韵律,都和谐优美,韵味悠长。
王维诗中有一种独特的交替押韵方式,即两联中上联的第一分句与下联的第一分句押韵,上联的第二分句与下联的第二分句押韵,这种押韵方式虽不普遍,但别具一格。
如《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前两联“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中“杖”与“响”、“头”与“流”押韵;《冬日游览》前两联:“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
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中“门”与“林”、“目”与“陆”押韵;《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直”与“骑”、“圆”与“然”押韵。
这种交替押韵方式构成回环往复的音响效果,使诗歌极富音韵美。
总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极具艺术魅力,是与他独特的生活感受、多才多艺的素养、匠心独运的艺术表现技巧分不开的,他用生花妙笔营构寂静幽清的意境,显现空寂幽深的禅意,融绘画技法于诗歌创作,“诗中有画”,读其诗犹如置身恬淡幽静的山水之中,加之极具表现力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使其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