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实验室检查复习课程

常见病实验室检查复习课程
常见病实验室检查复习课程

常见病的辅助检查

一、呼吸系统:

Lab辅检:

1、普通感冒:

⑴血常规: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⑵病原学检查: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德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⑵X线胸片:多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3、肺炎:

大叶性肺炎:X线显示节段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小叶性肺炎:X线显示沿肺纹理分布的融合性斑点状阴影

间质性肺炎:X线显示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密度增高阴影。

⑴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⑵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⑶胸部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实变期: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消散期:炎症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3~4周后才完全消散。

4、肺脓肿

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在90%以上,慢性病人可稍增高或正常。

⑵胸片: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可检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

痰培养加药敏试验,需要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治疗和发现病因,还可行肺泡灌洗术,协助局部引流。

5、肺结核

⑴胸片:可确定病灶部位、范围、性质,是否典型的浸润型病灶,纤维钙化病灶及空洞等。

⑵血常规:可有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沉加快。肝功能是否正常。

⑶痰涂片、痰培养、痰聚合酶联免疫反应(PCR-TB-DNA)。痰找抗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⑷胸部CT:可发现微小或隐匿病变。

⑸支气管或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分枝杆菌。

⑹支气管或肺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

⑺PPD试验结果判断:硬结直径<5mm 阴性,5~9mm 弱阳性,10~19mm 阳性,≥20mm或水泡、硬结、坏死强阳性。

6、肺癌:

⑴胸片:发现可疑肿块阴影。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⑵痰脱落细胞

⑶肺部CT或MRI检查。

⑷支气管镜,经皮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淋巴结活检。

⑸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癌抗原(Scc-Ag),CY211,Ca125等糖类抗原。

7、支气管扩张:

⑴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

⑵痰液检查:痰涂片发现脓细胞、大量细胞碎片及致病菌。

⑶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呈卷发状,感染时可出现液平,多数小片状或斑片状模糊阴影。

⑷支气管造影或CT可见柱状或囊状扩张。

⑸支气管镜可协助诊断和治疗。

8、慢性支气管炎:

⑴胸部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段。

⑵肺功能检查:早期正常。有小气道阻塞时可有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在75%

⑶肺容量时呼气流速下降。严重时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⑷血常规检查:有感染或过敏时有意义。

⑸痰检查:细菌培养有助于指导治疗。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⑴肺功能检查:主要检查,用于诊断、程度、预后等判断。

⑵FEV1/FVC:评价气流受限指标。

⑶FEV1占预计值%:评价严重程度。

吸入舒张剂后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 <80%,表示不完全可逆。其他还有RV、TLC和RV/TLC。

⑷影像学检查: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透亮度增加,心影狭长

⑸心电图检查:低电压,但无诊断意义。

⑹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

⑺血常规和痰检查

10、胸腔积液

⑴体征:视诊肋间饱满,呼吸动度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健侧偏移。

11、气胸:

⑴体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右侧气胸肝浊音界下降,左侧气胸心界叩不清,张力性气胸可发生皮下气肿,血气胸可出现休克,发生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相应体征。

1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⑴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片。

⑵血气分析(了解呼吸衰竭情况)、血常规(感染血象)、肺功能检查(早期防治)、痰菌检查(用药)。

⑶心电图: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 ≥1.05mV,肺型P波

⑷超声心动图检查: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

?右心室内径(≥20mm)

?右心室前壁的厚度

?右心房增大

⑸胸片: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经≥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 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右心室增大征。

13、支气管哮喘

⑴血液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FEV1 、FEV1/FVC%、PEF均减少,缓解期可恢复正常。)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二、消化系统:

1、反流性食管炎

⑴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⑵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2、急性胃炎

⑴查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有呕血者应查血型,48小时内做胃镜)。

⑵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ECG。

3、慢性胃炎

⑴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⑵ESR ,ECG,胸部透视,胃镜,粘膜病理,HP检测。

⑶肝肾功能,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清电解质,B 超。

4、消化性溃疡

⑴大便隐血检查:溃疡活动期常为阳性,休息治疗后转阴。

⑵X线钡餐检查:龛影是X线诊断溃疡的直接征象,凸出鱼胃轮廓之外,有时见周围辐射状粘膜皱襞。间接征相包括压痛,激惹,变形及大弯侧痉挛性切迹等,可提示但不能肯定胃溃疡。

⑶胃镜检查与粘膜活组织检查:对诊断溃疡与鉴别良、恶性肿瘤有肯定价值。胃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2cm,边缘光滑无节结,底平整,覆有白苔或灰白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可分为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

5、上消化道出血

⑴胃镜:可直接看到出血,多数能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

⑵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1-2日内完成。

⑶必要时可选择上消化道钡餐,99Tc放射性核素显影,选择性动脉造影。

6、肝硬化

⑴肝功能检查异常:①反映肝细胞损害:GPT、GOT、r-GT、A/G、腺苷脱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②反映肝纤维化:前胶原Ⅲ肽、单胺氧化酶、玻璃酸酶增高。

⑵B超、CT;肝边界不清,光点粗细不一,左大右小,肝静脉变细,门静脉主干增宽,脾增大,有腹水。CT示肝裂增宽,尾叶增大。

⑶食管钡餐或胃镜检查见食管静脉曲张。

⑷腹腔镜或病理活组织检查有肝硬化表现。

7、肝性脑病

⑴血、尿、大便常规。

⑵肝功能,GPT,GOT,血清蛋白定量,电泳,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

⑶腹水常规及脱落细胞检查。2-3日内完成。

⑷腹部B超。病情允许时进行。

⑸血清电解质,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空腹血糖。

⑹血氨测定。血清氨基酸测定。

8、急性胰腺炎

⑴血清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CAm/CCr增高>15%。

⑵X线腹部平片可见肠麻痹;

⑶腹部B超可见胰腺增大,光点增多,边缘不清。

9、慢性胰腺炎

⑴血、尿淀粉酶:增高。

⑵尿糖:阳性,空腹血糖增高,提示病人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

⑶钡餐试验:可见胰液素和促胰酶素分泌减少。

⑷B超可见胰腺增大,光点回声增强、不均匀,胰管增粗、扭曲及胰管结石、假性囊肿等。

⑸X线腹部平片可见胰管结石或钙化斑点。

三、内分泌系统:

1、甲亢

⑴T3、T4、TSH

⑵TSH受体抗体(Tr抗体)——Graves病

⑶TPO抗体、TG抗体——桥本甲亢

2、甲减

⑴T3、T4、TSH

⑵TSH受体抗体(Tr抗体)——Graves病

3 亚甲炎

⑴碘131分离试验

4、单纯甲状腺肿

⑴T3T4正常,功能正常

5、甲状腺癌

⑴冷结节

⑵穿刺活检(针吸细胞涂片)

6、原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

⑴血钙升高,骨钙下降

7、库欣综合征

⑴垂体性:垂体ACTH检查

⑶非垂体性:肾上腺皮质醇激素检查

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⑴醛固酮:增高

⑵肾素:活性减低

⑷皮质醇:正常

9、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症)

⑴血浆皮质醇检查

10、嗜铬细胞瘤

⑴尿检:香草扁桃酸

⑵血压:增高

11、糖尿病

⑴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或餐后2h,≥11.1;临床表现+随机血糖≥11.1

⑵胰岛素释放试验——a、I型:曲线地平,b、II型:峰值延迟

⑶胰岛细胞抗体——a、I型:90%,阳性,b、II型:阴性

⑸HbAIC(胰高血糖素):反应控制血糖好坏的金标准<6.5%,说明控制的好

12、低血糖

⑴清晨空腹发作

⑵发作时血糖<2.8

⑶给糖症状立即缓解

四、循环系统:

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

⑴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X线、UCG、必要腹部CT和相关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生化检查。

2、继发性高血压

【常规化验】

⑴血、尿常规。

⑵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

⑶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含量。

⑷血糖含量。

⑸血脂含量。

⑹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医学检查、普通X线检查、CT、MRI、心导管检查及血管造影。

3、肾实质性高血压

⑴腹部超声检查。

⑵静脉肾盂造影。

⑶腹部CT及MRI检查。

⑷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显像。

⑹肾穿刺及活检。

4、肾血管性高血压

⑴尿常规、血清K、Na、CL检查。

⑵X线平片。

⑶静脉肾盂造影。

⑷放射性同位素肾图。

⑸肾扫描术。

⑹肌丙抗增压素试验。

⑺血浆肾素活性(PRA)测定。

⑻分肾功能测定。

⑼肾动脉造影。

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冠心病

1、心绞痛

⑴入院后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并做18导联心电图。

⑵心绞痛持续发作1小时不愈者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排除心肌梗塞。

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2、急性心肌梗死

⑴入院后15分钟内必须完成体格检查,并做18导联心电图。

⑵发病后6小时应抽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等检查。

3、心瓣膜病

4、二尖瓣狭窄

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介质等项目必须常规检查,有关风湿活动的项目根据病情选择检查。

⑵胸部X光片(正位+侧位吞钡)根据病情尽快完成。可见左房、右室增大, 肺淤血表现。

⑶心电图:可见二尖瓣P波,右室增大,房颤及其它心律失常。

⑷超声心动图:应根据病情尽快完成。M型超声可见二尖瓣曲线呈“城垛”样改变,前后叶同向运动,左房右室增大,二维可见瓣叶增厚变形,瓣口面积减小。有无附壁血栓。

5、二尖瓣关闭不全

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介质等项目必须常规检查,有关风湿活动的项目及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根据病情选择检查。

⑵胸部X光片(正位+侧位吞钡)应根据病情尽快完成。可见左房、左室增大。

⑶心电图:入院立即完成。可见左室肥厚并劳损,电轴左偏。

⑷超声心动图:应根据病情尽快完成。可见左房左室增大,瓣膜关闭不全及左房收缩期返流。

6、主动脉瓣狭窄

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介质等项目必须常规检查,有关风湿活动的项目及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根据病情选择检查。

⑵胸部X光片(正位+侧位吞钡)应根据病情尽快完成。可见左房、左室增大,主动脉钙化,升主动脉先狭窄后扩张。

⑶心电图:入院立即完成。可见左室肥厚并劳损,电轴左偏。可见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⑷心脏超声心动图:应根据病情尽快检查。可见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变小,瓣膜钙化,左室增大以及二叶瓣、单叶瓣、四叶瓣等先天畸形。

⑸必要时可行左心导管检查。

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介质等项目必须常规检查,有关风湿活动的项目及血糖、血脂、血尿酸,梅毒血清学反应等根据病情选择检查。

⑵胸部X光片(正位+左侧吞钡):应根据病情尽快完成。可见左房、左室增大,主动脉弓突出、梅毒、马凡氏综合征可见主动脉扩张。

⑶心电图:入院立即完成。可见左室肥厚并劳损,电轴左偏。

⑷心脏超声心动图:应根据病情尽快完成。可见主动脉瓣不能闭合,或二叶瓣,四叶瓣等先天畸形。瓣叶增厚,主动脉根部扩张,及主动脉瓣区舒张期返流。

⑸必要时可行左心导管检查。

8、病毒性心肌炎

⑴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沉、抗“O”、C反应旦白、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活性增高。血清病毒抗体滴度高于正常4倍。

⑵辅助检查:

●胸部X线片( 正侧位)。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核素心肌显影( 必要时)。

⑶特殊检查: 心肌活检( 必要时)。

9、心律失常

⑴心电图检查,危重病人需持续心电监测。

⑵必要时作Holter心脏电生理检查。

1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

⑴心电图表现:心率快而极规整,心率140~250次/分。QRS波群大多正常,

可伴有室内差异传导,而出现宽大QRS。P波可埋藏于QRS波群内,不能分辨,或在QRS前,或贴于QRS波群之后。

11、室性心动过速

⑴心电图特征:连续发生的3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为室性心动过速。QRS-T 波特征同室性早搏。常有房室分离,心室率>心房率,但也可表现为1:1的房室逆传。心室率100~250次/ 分,当心室率<140次/min时,容易见到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

12、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

⑴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时无QRS波群,表现极快的不规则心室活动,心室扑动为极快的规则心室活动,难以分辨QRS与T波,频率大于300次/分。

13病窦综合征

⑴心电图表现:窦性停搏:没有P波的长间歇,间歇长度不是正常PR间期的

倍数;窦房阻滞:长间歇无P-QRS-T波出现,长间歇为基础PP间期的倍数关系;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交界性区逸搏、过缓的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律;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14、房室阻滞

⑴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所有P波后无QRS波群,为完全性房室分离,P波频率快于QRS 波群频率,P 波一般由窦房结控制,频率60~100次/分。心室率快慢取决于阻滞和逸搏的部位,房室结阻滞时QRS频率为40~60次/分,而希氏束或分支以下阻滞时,QRS频率20~40次/分。

五、神经系统:

1、多发性神经病

常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doc

骨髓检查的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左大鹏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检验,是血液细胞形态学研究和血液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其重点是发现血液细胞量和质的异常,并结合临床和血象等资料所分析的结果,作出明确的诊断。骨髓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适应证): 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2 、诊断某些感染性疾患; 3 、协助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4 、协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 Niemann-Pick 病(可在骨髓中找到其特殊细胞)。 一、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所有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和各种造血因子作用下发育成不同类型的细胞。血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成熟一般要经过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又可人为地分为原始细胞、早幼细胞、中幼细胞和晚幼细胞四个具体阶段。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只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巨核细胞在发育中的阶段命名为原始巨核、幼稚巨核、颗粒巨核和产板巨核。 PPT4 显示的是血细胞发育示意图,可以看出造血功能干细胞最后发育成红细胞、粒细胞(包括中性、嗜酸、嗜碱)、单核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 PPT5 用图表显示骨髓血细胞的发育规律(从原始 - 幼稚 - 成熟过程)。 PPT7 显示的是红细胞发育中各阶段形态变化规律示意图。可以看到从原红到早幼红到中幼红到晚幼红、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细胞体的变化,核的变化,核仁及染色体的变化。 二、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点

(一)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点 1 、原始红细胞 直径 15- 20um ,多为圆形或微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胞核多呈圆形,约占细胞直径的 4/5 ,位于中央或稍偏于一侧,染色质为粗颗粒状,核仁 1-2 个,胞浆量少呈油墨蓝色,胞浆中不含颗粒。 PPT8 的图片显示的是原始红细胞。 2 、早幼红细胞 直径 10—18um ,细胞形态与原红相同,胞核变小,核染色质开始聚集,常出现部分的浓染区域,核仁模糊或消失,胞浆量增多,呈深蓝色,局部可有少量血红蛋白产生。 PPT9 显示的是早幼红细胞。 3 、中幼红细胞 直径 8-15 μ m ,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约占细胞体积的 1/2 。核染色质凝集成索条状或块状,其中有明显空隙。核仁消失。由于血红蛋白的形成,胞浆可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 PPT10 显示的是中幼红细胞。 4 、晚幼红细胞 直径 7-10 μ m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位,占细胞体积的 1/2 以下。核染色质聚集成数个大块或凝缩成紫黑色团块状。胞浆量多,染成浅灰或成熟红细胞色。 PPT11 显示的是晚幼红细胞。 (二)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点

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测

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现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目前,结核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痰涂片检查、痰结核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1.痰涂片检查 痰标本采集: 一般应采集3种痰标本: 即时痰:就诊即时咳出的痰 清晨痰:清晨深咳出的痰 夜间痰:就诊前夜间咳出的痰。 痰标本的要求: 痰标本采集的时间、痰标本质量好坏和是否在使用抗结核药等均直接影响结核菌的检出。痰标本应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痰量为3ml~5ml。晨痰涂片阳性率比较高。当患者痰少时,可采用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导痰。 痰涂片结果:包括:阳性、阴性 结果的意义: 涂片染色阳性只能说明抗酸杆菌存在,不能区分是结核菌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由于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较少,故检出抗酸杆菌对

诊断结核病有极重要的意义。直接涂片方法简单、快速,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涂片阴性不能排除肺结核,连续检查3次以上,可提高其检出率。 2痰结核菌培养 确定诊断: 临床怀疑肺结核,但直接痰涂片结果为阴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行痰培养。确定诊断的培养检查应采集2个合格的痰标本,即夜间痰和晨痰。 耐药监测: 以耐药监测为目的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获得分枝杆菌的纯培养物用于药敏试验,所以一般选用涂片阳性的标本进行培养。 药敏试验:这是了解抗结核药物是否对结核菌敏感、诊断耐药结核以及指导结核病治疗的有效手段。 痰培养结果:包括:阳性、阴性 痰结核菌培养的灵敏度高于痰涂片检查,可直接获得菌落,便于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未进行抗结核治疗或停药48-72小时的肺结核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检出率。痰结核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培养4-8周。

最新 常见血液病实验室检查常规

常见血液病实验室检查常规 贫血 一、初诊患者 1.一般常规: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OB、大便虫卵、ECG、ESR 2.血液学:白细胞分类(镜下)、网织红细胞、嗜酸细胞计数、血型、骨髓涂片(Bm铁染色)、 骨髓活检、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 Coombs试验、Ham试验等 3.血生化:肝功能(包括ALP、BIL)、LDH、肾功能、尿酸、血糖、血清铁蛋白、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血铁饱和度) 4.血清学:乙肝五项、EBV抗体、输血相关病毒或微生物抗体检查 5.影象学:腹部B超(包括腹腔淋巴结、肝脾)、胸、腹CT,必要时全胃肠钡餐造影 6.骨髓(Bm)涂片、活检,细胞因子四项,纤维四项 7.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检测,必要时查各种自身抗体 8.基因检查:TCR基因重排、IgH基因重排 二、复诊患者 复查初诊时异常项目和可疑项目。 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一、初诊患者 1.常规: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叶计数。大便常规+OB、大便虫卵。 2.血液学检查:骨髓穿刺涂片、活检检查,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Coombs试验、Ham试验、NAP等。

3.生化检查:肝功能(包括ALP、BIL)、LDH、肾功能、尿酸、血糖, 4.血清学检查: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疑维生素B12缺乏时) 5.影像学检查: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 二、复诊患者 复查初诊时异常项目和可疑项目。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一、初诊患者 1.常规: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大便常规+OB、大便虫卵。2.生化检查: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必要时) ,肝、肾功能。 3.血液学:骨髓涂片及铁染色(与测定血清铁蛋白等价),红细胞铁蛋白(必要时),NAP,血红蛋白电泳,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HbF(抗血清铁蛋白碱血红蛋白)。4.影像学: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二、复诊患者 复查初诊时异常项目和可疑项目。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一、初诊患者 血常规+RBC形态、网织红细胞、WBC+DC,肝、脾、胆B超,肝肾功能、血胆红素、LDH。尿常规+镜检,尿Rous试验,血红蛋白电泳,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HbF。 血细胞CD55、CD59,溶血象,红细胞脆性试验。 骨髓涂片、活检。怀疑自免贫(AIHA)做各种自身抗体检查,如ANA、抗dsDNA、抗ENA。 二、复诊患者

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男(~)×1012/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1012/L 女110~150g/L 新生儿(~)×1012/L 新生儿170~200/L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婴幼儿、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后;高原、剧烈运动;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类型/百分数/绝对值 1.中性粒细胞(N):①杆状核(st):0~5 ~ ②分叶核(sg):50~70 2~7 2.嗜酸性粒细胞(E):~5 ~ 3.嗜碱性粒细胞(B):0~1 0~ 4.淋巴细胞(L): 20~40 ~4

5.单核细胞(M): 3~8 ~ 临床意义: ①白细胞计数增多与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妊娠、分娩、高温、严寒、饱餐、剧烈运动等;急性感染(主要原因)、严重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可作为内出血诊断指标)、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及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病毒、原虫等)、血液疾病、理化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3.核左移: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中毒/溶血反应及白血病。 4.核右移:主要见于造血功能减退。 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③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④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4~6天的婴儿至6~7岁儿童;病毒\杆菌感染、淋巴细胞性恶性组织病等。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先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⑤单核细胞增多:感染、血液病等。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总论——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教辅资料参考:内科学八年制教材第3版下册)1.一般血液检查 血液分析仪进行的血常规检测可同时测出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总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有的仪器尚可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血液分析仪虽可提供多项指标,但对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变化的分析仍需经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确立。 2.骨髓检查 (1)骨髓涂片检查 骨髓涂片检查主要用于:①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对于白血病、再障、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贫血等疾病具有确诊价值;②帮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怀疑戈谢病、尼曼—匹克病,于骨髓涂片中找到特殊细胞即可确诊;③诊断骨髓转移癌;④诊断某些原虫性传染病,如骨髓涂片中找到疟原虫、黑热病的利什曼小体;⑤骨髓也常用于病原菌的培养,有较高的阳性率。 a.骨髓增生度:以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值表示。 增生极度活跃见于白血病,尤其是慢粒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见于正常骨髓或某些贫血;增生减低见于造血功能低下;增生极度减低见于造血功能明显低下,如再障。 b.粒/红比值 粒/红比值正常见于正常骨髓象,或骨髓病变局限于其他细胞系,未累及粒红两系,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或粒、红两系平行减少,如再障。 粒/红比值增高(大于8∶1)见于粒细胞增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幼红细胞严重减少,如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红比值降低(小于2∶1)见于幼红细胞增多,如各种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或粒细胞减少,如粒细胞缺乏症。 c.原始细胞数量增多:见于各种急性白血病 d.血细胞化学染色 以血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结合化学或生物化学技术对血细胞内各种生化成分、代谢产物作定位、定性和半定量的观察,对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必不可少。 (2)骨髓组织检查 用骨髓活检术取骨髓组织作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密度、骨髓造血间质的改变、骨组织结构变化等,弥补了骨髓涂片检查的某些不足。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等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3)骨髓细胞电镜检查 对骨髓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目前该检查已不用作常规检测。 3.血液生化检查 (1)有关红细胞的生化检查 ①铁动力学测定;②叶酸、维生素B12测定;③溶血性贫血实验检查。 (2)有关白细胞的生化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3.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患者。 4.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均称为贫血,其中血红蛋白的降低值对贫血程度判断更重要。 5.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6.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7.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成人为(4.0—10.0)×1012/L。 8.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分叶核)占50%—75%。 9.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组织严重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10.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和部分格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流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电离辐射、使用某些化学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11.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不分叶核粒细胞增多(>5%)即为核左移;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患者。 12.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增多(>3%)即为核右移;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尿毒症等患者。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等。 14.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15.血小板计数(PC或PLT)正常值:(100—300)×109/L。 16.女性月经期的第1日可引起血小板生理性减少。 17.血小板病理性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患者。 18.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19.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时,标本中应加入的抗凝剂为3.8%的枸橼酸钠0.4ml。 20.血沉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种急慢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患者。 [尿液、粪便检查] 21.做尿常规检查尿标本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ml左右,但以晨尿最好。 22.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1000—2000ml;超过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 23.每升尿内含有血量超过1ml即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 24.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 25.新鲜尿液若呈白色或黄色混浊为脓尿或菌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5个以上白细胞为镜下脓尿。 26.脓尿或菌尿、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27.尿液呈深黄色且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为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患者。 28.尿液呈酱油色多见于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溶血的患者。 29.尿液呈乳白色为乳糜尿;乳糜尿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的患者。

职业病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注1) 一、铅及其化合物 1.上岗检查项目:常规项目{内科常规检查(是指血压测定、心、肺、腹部检查,甲状腺,咽喉检查,下同),握力,肌张力,腱反射,三颤(指眼睑震颤、舌颤、双手震颤)。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胸部X 射线摄片}(下同)。 2.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握力,肌张力,腱反射,三颤,血、尿常规,尿铅和血铅,尿δ—氨基乙酰丙丙酸或红细胞锌原卟啉,尿粪卟啉,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神经肌电图。 3.体检周期:一年。 4.职业禁忌证:(1)各种精神疾病及明显的神经症(2)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3)严重的肝、肾及内分泌疾病。 二、汞及其化合物 1.上岗前检查项目:常规项目、口腔黏膜、牙龈检查。 2.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三颤,牙龈检查,尿汞定量,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尿δ—微球蛋白*,尿蛋白定量*。 3.体检周期:一年。 4.职业禁忌证:(1)神经精神疾病(2)肝、肾疾病。 三、锰及其化合物 1.上岗前检查项目:常规项目。 2.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三颤,握力,肌张力,腱反射,指鼻实验,尿锰或发锰定量,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神经肌电图。 3.体检周期:一年。 4.职业禁忌证:(1)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明显的神经官能症(3)各种精神病(4)明显的内分泌疾病。 四、镉及其化合物 1.上岗前检查项目:常规项目,肾功能。

2.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血镉或尿镉,尿β2—微球蛋白,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胸部X射线片*,骨密度测定*,尿蛋白定量及电泳*。 3.体检周期:一年。 4.职业禁忌证:(1)各种肾脏疾病(2)慢性肺部疾病(3)明显的肝脏疾病(4)明显贫血(5)Ⅱ、Ⅲ期高血压病(6)骨质软化症。 五、铍及其化合物 1.上岗前检查项目:常规项目,肺功能,皮肤检查。 2.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皮肤检查,血、尿常规,胸部X射线摄片,肝功能*,免疫指标测定*,心电图*,肝脾B超*,肺功能测定*。 3.体检周期:一年。 4.职业禁忌证:(1)哮喘、枯草热,药物或化学物质过敏等过敏性疾病(2)严重的心脏、肺部疾病(3)肝脏、肾脏疾病(4)严重的皮肤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 1.上岗前检查项目:常规项目、毛发检查。 2.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握力,肌张力,腱反射,毛发检查,视力、眼底检查,经传导速度*,神经肌电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肝脾B超,心电图*,尿铊*。 3.体检周期:一年。 4.职业禁忌证:(1)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精神病及明显神经症(3)明显的肝、肾疾病。 七、钒及其化合物 1.上岗前检查项目:常规项目,咽喉检查。 2.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项目,皮肤检查,胸部X射线摄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肺功能*。 3.体检周期:一年。 4.职业禁忌证:(1)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2)严重影响肺功能的胸廓、胸膜疾病(3)严重慢性皮肤病(4)明显的心血管疾病。 八、磷及其化合物(不含磷化氢)

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

目录页 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 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血型。 2尿常规、大便潜血、虫卵。 3肝功、肾功、必要时查各种自身抗体,如ANA、抗dsDNA、抗ENA等。 4 必要时胃肠道餐或胃镜检查 二.诊断标准 1男性:Hb﹤120g/L,RBC﹤4.0×1012/L,HCT﹤0.40 2女性:Hb﹤110g/L,RBC﹤3.5×1012/L,HCT﹤0.37 缺铁性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血清铁+转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4血清铁蛋白。 5骨髓涂片及铁染色(必要时)。 6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必要时),红细胞铁蛋白(必要时)。 7大便潜血、虫卵。 8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必要时)。 9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10肝、肾功能。 二、诊断标准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g/L 2血清铁﹤50ug /dl,总铁结合力﹥350ug /dl,运铁蛋白饱和度%﹤15%。 3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4血清铁蛋白﹤14ug /L。 5红细胞游离卟啉(FEP)﹥3.0ug/gHb。 6有明确的缺铁病因,用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上述1~6条中任2条以上者可论断。 三、治疗 1去除或治疗病因。 2铁剂补充治疗:元素铁150~200mg/天。 3疗程:血象恢复正常后,血清蛋白﹥30~50ug /L时再停药。 四、疗效标准 1治愈:Hb恢复正常,MCV﹥80fl血清铁及铁蛋白,FEP均恢复正常。贫血病因消除。 2有效:Hb增高﹥20g/L,其他指标部分恢复。 3无效:四周治疗Hb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反下降。 巨幼细胞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中性粒细胞分叶计数。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血液检查 红细胞成年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5)×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N 50~70% E 0.5~5% B0~1% L20~40% M3~8% 血小板(100~300 )×109/L 红细胞比容男0.4~0.5 女0.37~0.48 红细胞平均指数MCV82~92fl MCH27~31pg MCHC320~360g/L 出血时间Duke法 1~3min 凝血时间试管法 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11~13s 网织红细胞0.5%~1.5% 平均1%新生儿2%~6% 红细胞沉降率男0~15mm/h 末女0~20mm/h末 尿液检查 颜色淡黄色 尿量1000~2000ml/24h 平均1500ml/h 比重最大变动范围 1.003~1.030以上 一般变动范围 1.015~1.025 晨尿 1.020左右 尿沉渣检查 红细胞 0~偶见/HP 上皮细胞 0~少量/HP 白细胞<5/HP 透明管型 0~偶见/LP 12小时沉渣计数(Addis计数) 白细胞<1000000 /12h 红细胞<500000/12h 管型<5000/12h 1小时尿细胞计数 白细胞男<7×104/h女<14×104/h

红细胞男<3×104/h女<4×104/h 中段尿培养菌落形成单位(CFU) 杆菌:>105CFU肯定为感染 球菌:>103CFU肯定为感染 尿葡萄糖定性(—)定量斑氏法 0.1~0.9g/d 尿蛋白定性(—)定量<150mg/24h 尿蛋原 稀释试验<1∶20 定量 0~5.9mol/L(0~3.5mg/d) 尿酮体试验定性(—) 尿胆红素试验定性(—) 尿妊娠试验定性乳胶法(—) 粪便检查 颜色:黄褐色量100~300g/日细胞(上皮细胞或白细胞)0~偶见/HP,食物残渣、大量植物细胞、淀粉颗粒、肌纤维等。隐血试验阴性。 血清蛋白测定 总蛋白60~80g /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比值 1.5:1~2.5:1 甲胎蛋白(α-FP,AFP)0~25μg/L (0~25ng/ml)血清C反应蛋白(CRP) 单向免疫扩散法〈8mg/L 尿素氮成人3.2~7.1 mmol/L 儿童1.8~6.5 mmol/L 尿酸119~238μmol/L 肌酐全血88.4~176μmol/L 血清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血糖(空腹) 全血(Folin-吴法)4.4~6.7(80~120 血清(邻甲苯胺法)3.9~6.4 mmol/L(70~110 mg/dl) 血钾(K+)4.1~5.6 mmol/L(4.1~5.6 mEq/L) 血钠(Na+)135~144 mmol/L(135~144 mEq/L) 血钙(Ca2+) 2.2~2.7 mmol/L

结核病临床实验室检测

结核病临床实验室检测 当前,我国结核病临床实验室检测的分类:光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微生物学检测,其中微生物学检测是结核病检测的金标准,也是我国疾控系统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光学检测包括胸透和X光片,该方法主要是临床用于肺结核的筛查,发现肺部的阴影和继发性结核的病灶,是临床上用于检测继发性结核的主要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非常差。 免疫学检测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是利用结核分支杆菌的特异性抗原对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刺激,致使患者的免疫细胞释放出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再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来间接的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该方法是最近几年比较火的一个项目,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医院,因为该项目收费高,各医院开展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体液免疫就是利用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抗原(LAM、38KD、16KD等)来检测患者体液中的lgM或lgG,灵敏度和特异性大概都在70%左右,该方法在前几年比较流行,但现在因为WHO的文章的反驳,大部分临床医院已经放弃了这种方法,还有少量的单位在使用,主要用于临床的辅助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和结核分支杆菌的药敏检测,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是通过PCR等方法来检测痰标本或胸腹水等中的DNA或RNA片段,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微生物学来说具有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缺点就是操作比较麻烦,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结核药敏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就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该方法也比较快速,但目前研究比较清楚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仅限于一线抗生素中的利福平和异烟肼等仅有的几种药,而我国是一个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比较严重的国家,仅仅有一线抗生素还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微生物学检测包括染色、培养和药敏实验,微生物学检测是结核病临床检测的金标准。染色有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两种,是目前我国结防系统进行结核病初期筛查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费用低,但阳性率比较低,据统计我国根据染色法进行结核病的筛查阳性发现率还不到10%;培养法包括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基分改良罗氏培养基和酸性罗氏培养基,两者的区别在于对标本的要求不同,改良罗氏培养基要求的是PH值中性的标本,酸性罗氏培养基要求接种碱性标本即痰标本经过消化后不经过中和直接接种,据临床统计固体培养的阳性率在10~15%之间,阳性报阳时间21~28天为多,临床收费在10~40元之间。液体培养是以7H9培养基为基础,添加生长因子和抑菌剂,目前市场上的液体培养基以进口的为主,辅以仪器,以BD、赛默飞世尔和梅里埃,国产试剂和仪器目前还没有,在进口仪器中以BD公司的MGIT960一家独大,在中国90%的疾控系统和临床单位都拥有该仪器,该仪器是以购买为主,不投放,价格在70万元左右,据临床统计液体培养的阳性率30~45%左右,平均报阳时间在14天左右,临床收费在100~180元之间。药敏实验目前在中国有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该方法是以固体罗氏培养基为基础,分别添加一线或二线抗生素,比例法的平均出结果的时间在28天,该方法无法做结核一线抗生素中的吡嗪酰胺,液体药敏的出结果时间在7~14天,结核药敏的临床收费是按每种抗生素收费的,固体法每种药的收费在7~25元/种药物,液体全自动药敏的收费在90~120元/种药物。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的范围及分类 四、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五、血液病的防治 六、环境因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重点掌握: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液的成分 血型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是指生成血细胞的组织,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胚胎及胎儿的造血组织。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人出生后,血细胞几乎都在骨髓内形成。 造血组织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骨髓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骨髓 红髓(造血组织) 黄髓(脂肪组织) 新鲜骨的构造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细胞的生成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血细胞发生 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多能造血干细胞 定向多能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 成熟非增殖血细胞 造血细胞等级结构模式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的分化经历3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骨髓 多能干细胞 第二阶段迁延 淋巴系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骨髓B细胞 第三阶段在外周分化发挥其免疫功能 脾脏具有贮存血液、阻留衰老的红细胞、产生抗体、以及参与血细胞生成与调节等作用。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血液病的特点 ①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 ②继发性血液学异常比较常见 ③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病的确诊很重要 2.血液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①贫血病理基础即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组织缺氧。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头痛、眩晕、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伴心慌、气短。 ②出血倾向 a.周身出血; b.出血程度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 c.自发性出血 ③发热由于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易合并感染。 ④黄疸如溶血性黄疸,常伴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⑤骨痛特别是胸骨、脊柱骨、盆骨、四肢骨的疼痛,常与血液病有关。 ⑥脾大见于异常细胞的浸润、恶性增生,髓外化生,脾功能亢进等。 ⑦淋巴结肿大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注意与急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⑧皮肤表现注意皮肤的颜色、皮下结节等。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1.血液病及其范围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范围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性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的疾病。 2.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①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②白细胞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 ③出凝血性疾病分为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壁异常 ④血栓性疾病如动脉、静脉和微循环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病如肺、脑、脾、肾等器官的栓塞。 贫血(anemia) 定义: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几种贫血的含义

常见病实验室检查(精)

常见病的辅助检查 一、呼吸系统: Lab辅检: 1、普通感冒: ⑴血常规: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⑵病原学检查: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德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⑵X线胸片:多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3、肺炎: 大叶性肺炎:X线显示节段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小叶性肺炎:X线显示沿肺纹理分布的融合性斑点状阴影 间质性肺炎:X线显示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密度增高阴影。 ⑴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⑵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⑶胸部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实变期:实变 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消散期:炎症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3~4周后才完全消散。 4、肺脓肿 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在90%以上,慢性病人可稍增高或正常。 ⑵胸片: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可检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 痰培养加药敏试验,需要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治疗和发现病因,还可行肺泡灌洗术,协助局部引流。 5、肺结核 ⑴胸片:可确定病灶部位、范围、性质,是否典型的浸润型病灶,纤维钙化病灶 及空洞等。

结核病实验室要求.

一、各级各类实验室职责 (一)结防机构结核病实验室 1、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在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下,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负责全国结核病实验室工作的规划、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等技术管理,为各级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根据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的要求,组织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的工作,参与国家有关技术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制定和推行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建立可行的全国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保证系统,并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检查各省(市、自治区)结核病实验室工作。 除常规的分枝杆菌检查项目外,还应承担其它结核病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实施和基础研究,承担分枝杆菌最终的菌种鉴定工作。 开展有关的实施性研究。 培训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 接受跨国参比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2、省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在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技术指导下,负责全省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培训、督导和质量控制等技术管理。 按照国家和省结核病控制规划的要求,在国家参比实验室的统一部署下,规划本省结核病实验室工作,指导省内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组织全省各级实验室痰涂片镜检的质量保证工作,按要求对所辖的地市、县级实验室进行督导和评估,指导地市级实验室对各县级实验室的盲法复检和现场评估。 对本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所用耗材、试剂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核准,为全省统一提供抗酸

染色试剂,为省内开展分离培养的实验室统一提供培养基。 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开展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离株的初步鉴定,有条件的省参比实验室,可建立完整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体系。 开展有关科研活动和实施性研究工作。 负责组织、实施本省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接受国家参比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按有关规定上报各类表格。 3、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 在省级参比实验室的指导下,制定本地(市)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组织实施本地市痰涂片镜检的盲法复检和现场评估,并按要求向省参比实验室报告结果。 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有条件的地市可以在省参比室的核准和指导下开展分离培养工作。 对县级实验室以及乡镇卫生院查痰点提供技术支持。 培训所辖县(市)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监督辖区内检验人员培训后上岗制度。 接受省级参比室的质量控制、技术培训和现场督导。 4、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 在省、地(市)参比实验室的指导下,制定本县(市)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工作计划。 按照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做好本实验室开展检查项目的室内质控工作,承担同级间实验室(县级)第一复检者盲法复检工作,在所属地(市)级实验室的组织下,开展痰涂片镜检盲法复检。 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常规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有能力、具备条件的可以开展结核菌培养。 接受上级实验室的督导、现场评估和定期培训。 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查痰点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乡镇查痰点 乡镇查痰点在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方便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就医,增加病人发现。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乡镇查痰点。

血液病实验室质量控制

血液病实验室质量控制 血液病房实验室: 以诊断、预防、治疗血液系统以及相关疾病或评估血液系统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等检验的实验室。上述检验包括用于确定、测量或描述各种物质或微生物存在与否的操作。血液病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血液病房质量控制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一、药品、试剂的质量控制 二、卫生、安全的质量控制 三、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四、标本、报告的质量控制 五、实验室内质量控制(QC) 六、实验室间质量控制(QA) 质量控制目的: 保证检验报告质量标准,满足规定要求 消除和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及时发现纠正

药品、试剂的质量控制 一、药品、试剂的请领 1. 科室根据诊疗需要,按规定定期请领,原则上不应该造成积压、丢失、缺损、 变质。任何人不得私自取用或借口索要;医护人员不得开搭车药。 2. 请领单必须字迹清晰。填写清楚药品试剂名称、数量、规格等填写完整,不得 随意改动,并需要科室、实验室主管人签字,上报医院设备科、药剂科。 3. 按规定时间请领,并清点数量、药名及规格后签名,一份留库房,一份交科室 作记帐凭证。 4. 请领药品应做好计划,定量领取,原则上不得借用药品。 二、麻醉、限剧药品的管理 1. 此类药品应用红处方,开单时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并签名,以便保存,按有关 管理规定,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2. 科室储备的麻醉、限剧药、试剂,仅限本科室常用和急救用的药物、试剂品种; 建立卡片,按储存条件严格执行,加强管理。 3. 麻醉、限剧药用量必须按处方限量执行,外出执行任务确需携带麻醉、限剧药 品时,须经上级同意,严格掌握使用,并登记清楚。 4. 此类药品标签有明确标记,应定位放置,标签朝外、醒目,并定期检查,以防 失效、过期。 三、有效期药品、试剂的管理 1. 有效期药品应按生物制品、生化制品、化学药品等分类,根据其性质和储藏条 件的要求,分别置于干燥、阴凉或冷藏(2—10℃)保存。 2.同类的有效期药品,应按品名、规格集中,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列,并标以明确的标记。 3. 药品在有效期内如发生变质(如沉淀、变化、潮解等)或超过有效期者,应停 止使用,并查明原因,杜绝再次发生,以保证药效和安全。 4.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试剂,原则上是不再使用,确系必需,应送药检,检查合 格后,由药检室提出延期时限,方可使用。 四、配制试剂、药品的管理 1. 配制试剂、药品的原料需经药检室检验的药品,且定质、定量、符合规格要求。 2. 严格按照配方要求制备,实验室规格符合认证、制备条件达到制备要求,限制 药品、试剂严格管理,废旧物品安全处理。 3. 配制的试剂、药品需作校正、鉴定,达到实验室应用标准后,方可使用,并且 应定时、定期检查、校正,使用时注意配制标记。 4. 配制的试剂、药品应标明标签,日期、有效期、品名且字迹清晰,按照类别、 储存条件分类摆放,特殊试剂应避光保存。 五、实验室用水的管理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 LDH 正常参考值? 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一、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共100题) 1.菌株保藏至少保存()管。 A、1 ; B、2 ; C、3; D 、4。 答案:B 2.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系由人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造成的。 A、非洲分枝杆菌; B、耻垢结核分枝杆菌; C、牛结核分枝杆菌; D、堪萨斯结核分支杆菌; 答案:C 3.Runyon分类法将非结核分支杆菌分为四群,有光产色菌;暗产色菌;()快生长菌。 A、慢生长菌; B、不产色菌; C、产色变化菌株; D、 NTM复合群。 答案: B 4.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用的培养基是()培养基和()培养基。 A、对硝基苯甲酸;

B、亚碲酸; C、芳香硫酸脂酶; D、噻吩-2-羧酸肼。 答案 A、D 5.在药敏结果()的状况下,判断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A、PNB长,TCH不长; B、 PNB不长,TCH不长; C、PNB长,TCH不长; D、 PNB不长,TCH长。 答案:D 6.利福平的耐药相关基因为()。 7.A、rpoB ; B、 pncA ; C、 katG; D、 inhA 答案:A 7.乙胺丁醇的耐药相关基因为()。 A、rpoB; B、 pncA ; C、 katG; D、 embB。 答案:D 8.结核抗体检测方法有哪几种()多选题。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B、免疫渗滤试验(DIGFA); C、免疫层析试验(DICA) D、免疫印迹试验。 答案:ABCD 9.结核抗体检测优点有哪些()多选题。 A、简便、快速; B、灵敏; C、特异; D 、应用面广。 答案:ABCD 10.抗原进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若侵入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了,只能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后者称为()多选题。 A.细胞免疫; B、特异免疫; C、非特异免疫; D、体液免疫。 答案:DA 11.前处理试剂的成分()。 A、4%NaOH; B、 2%NaOH; C、 4%HCl; D、 2%HCl。 答案:A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一、血、尿、粪常规 1. 血常规 (1)红细胞(RBC ) 12 12 12 (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 X10 /L 、成年女性:(3.5-5.0)X10 /L 、新生儿:(6.0-7.0)X10 /L 临床意义 (1) 生理性变化 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 病理性变化 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 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 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 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 血红蛋白(Hb )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 / L 、成年女性:110-150g / L 、新生儿:170— 200g /L 临床意义: 见红细胞计数。 3. 血细胞比容(HCT ) 参考值:男性: 0.428-0.506L/L 、女性:0.367-0.475L/L (医院正常值:0.350-0.510L/L ) 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4.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 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 参考值:27-3lpg (1克=10,2pg )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 参考值:320—360g /L 临床意义:MCV 、MCH 和MCHC 三项指标主要用于 (参考值) 9 9 (1)白细胞计数 成人:(4— 10)X 10 / L ;新生儿:(15~20) X 10 /L ⑵白细胞分类(DC ) …'杆状核粒细胞:0 % -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 1%、淋巴细胞:20% -40%、单核细胞: 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 增加: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 病。 9、 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0-300) X 10 /L 临床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消耗过多。如 10、 血小板比积(PCT ) 参考值:0.1 %— 0.28 % (医院正常值:0-9.98ml/L ) 临床意义:增 多: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减少: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1、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 (参考值)7 — 11fl 1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 (参考值)15%-17% 临床意义:PDW 反应性血小板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见于巨幼红细 胞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 二、尿常规. 1、 酸碱度(pH ) (参考值)4.5-8.0 临床意义:pH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 性酸中15 参考值:82-92fl(1L=10 fl) ; 12 50% -70%、嗜酸性粒细胞: 0. 5% -5 %、嗜碱粒性细 3 % -8 % 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病理性变化: 50%— 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急性感 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 、再生障 胞: ⑴ 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淋巴细胞 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 肾移植术后、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 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单核细胞 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 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q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减 O DIC 。 pH 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