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选.)

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选.)
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选.)

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方案

二○一一年十月

1.专业基本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已有10余年的办学历史,本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现每年招收3个自然班,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中药现代化、药物新剂型和手性药物制备技术方面的能力;2003年获批药剂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08年全国制药工程专业办学水平及质量评比中处于前列,综合评比为B+。2010年获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420人,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0 人。办学十年来,专业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有17人(表1),由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组成,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专业教师中60%以上教师有工程实践经历,有50%教师长期从事与工程密切结合的科研课题。在专业教学中,已经形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能够为高水平工程教育提供充分知识储备和质量保障的教师队伍。

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以科研引领教学,并通过科研锻炼队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近5年来,承担了各类研究项目100项,研究经费1000万元,其中50%以上经费来自于企业。2005年以来共获授权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的奖励2项;发表研究论文120篇,其中SCI刊源论文40篇、EI刊源论文36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

本专业现培养本科生约105人/年,硕士研究生约45人/年,博士生约6人/年(挂靠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制药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分别服务于制药行业的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的制药企业,大部分成为了院所和企业的骨干力量,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专业现有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实验实训

中心、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中心等校内实践基地;有10个以协议形式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个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基地;1个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基地。这些校内和校外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支撑体系。

表1. 制药工程专业专任教师简况表

2.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2.1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制定了组织实施管理制度

按照学校“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化工学院以制药工程系为单

位组建了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组织实施管理制度,明确了建设的目标与基本思路,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与具

体措施。

2.2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拟定了工程型教师队伍的

建设方案

按照学校“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拟定了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其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业、兼职教师队伍。要求相应的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或列入培训计划参与企业实际工程实践或工程项目,同时继续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

职教师。

2.3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

根据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化工学院组织制药系的专家和教授到医药行业、企业调研,广泛听取企业对制药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和建议,为与企业共同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集团公司对武汉理工大学的一贯支持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为武汉理工大学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国有高新企业,位于武汉市汉阳区,与学校的距离非常近,合作交流非常便利。近几年,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上与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合作非常频繁。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熊富良先生是武汉理工大学

制药工程专业的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单独或者合作指导

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8名硕士研究生。该公司是武汉理工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每年均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到该集团进行生产或者毕业实习。目前,该集团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了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育的实践基地(见附件4),并与其它企业一起共同制定了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培养标准。建立了突出医药行业特色的新课程体系和企业培养方案,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近1/3,而且注重工程基础教育和学科的交叉、渗透。企业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相应的实施企业、师资配备、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等方面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制药工程专业从2009级开始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

培养,招生规模均为1个班(30人左右)。

2.4 根据校企培养方案,进行先期的试运行

制药专业都有相对稳定和长期的实习基地,为了实施“卓越计划”,与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工程经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就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实习期间的食宿等方面与相关企业进行联络和协商。

继2009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以来,制药工程专业已与中国材料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等8家单位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计划”联合培养协议,从而为企业培养方案的先期试运行提供了保障。

2010年与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订协议。2010年7月制药工程专业07级30名学生在健民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岗位实习,选派的学生采用“双导师”形式,由健民集团有限公司拟定毕业设计选题,并完成毕业设计。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专业现有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实验实训

中心、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中心等校内实践基地;有10个以协议形式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个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基地;1个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基地。这些校内和校外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支撑体系。

(1)化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

该中心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化工分离单元操作、HPLC、GC、计算机仿真等设备和系统123台(套),已经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大实验实训平台”,支持教学计划和自主选择的教学模式,可全年接受制药本科学生的专业实训和学生的创新设计实践活动。

(2)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中心

实验室拥有滴丸机、胶囊机、喷雾干燥仪等大型现代制剂实验设备,可以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药物制剂产品制造过程实践。

(3)企校合作基地

已经建立了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企校合作研究基地、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包括药物制剂,药物合成、药物提取等行业的国内著名企业及设计单位如武汉医药工业设计医药集团武汉医药设计院、马应龙药业集团、武汉中联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和收集资料,同时已经与武汉医药设计院、马应龙药业集团、武汉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商谈合作人才培养、聘请兼职教师事宜。正在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筹建了“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今年的毕业生中一选派部分学生到与武汉医药设计院、马应龙药业集团、武汉中联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毕业设计和论文工作,这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3.试点规模及学制

1)专业规模

本科:25人/年;

2)学生来源

本科阶段:

(1)采用0批次招生;

(2)2、3年级由现有其他本科专业中,采用自愿和优选原则,选择部分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班学习,比例不超过卓越工程师班原有人数的20%,学籍进行相应变更。

(3)2、3年级根据实际情况,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采用自愿原则,经考核后可以进入普通班学习,比例不超过卓越工程师班的10%,学籍进行相应变更。

4.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1.武汉医药工业设计院

2.湖北化工研究设计院

3.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 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

应用型制药工程师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制药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学士,在达到见习制药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见习制药工程师技术资格。

5.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制药工程技术知识及具备初步相关技能,了解新兴技术(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2、4)

5.1.1 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基础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5.1.1.1数理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5.1.1.2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化工设计、化工原理、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5.1.1.3 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5.1.2 掌握扎实的制药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方法、技能

5.1.2.1 药学科学基础

⑴掌握药学科学基础知识;

包括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基本知识。

⑵掌握与药学科学基础知识相关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⑶了解各类药物的特性及发展

5.1.2.2 制药工程基础

⑴掌握制药工程基础知识;

包括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制剂专用设备及车间设计、化工设备及容器。

⑵掌握与药物制备与加工相关的工程研究方法及技术

⑶了解制药领域中工程理论及技术发展、趋势

5.1.3 拥有制药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

5.1.3.1合成药物、天然药物、药物制剂的制备原理及技术

⑴掌握合成药物、天然药物、药物制剂制备过程的特点、常用实验方法和技术

⑵合成药物制备、天然药物、药物制剂与加工工程原理及技术

包括原料及原料处理设备、工艺原理、制备工艺及设备、产品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产品后处理技术及设备

⑶了解新型合成药物、天然药物、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合成药物制备、天然药物、药物制剂的先进工艺、技术及其发展动态。

5.1.3.2 药品组成与性能及其分析方法

⑴掌握不同药品常用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

⑵掌握药品药理特性、性能及其分析方法

⑶掌握药品制造、加工方法与药品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理论和控制方法

5.1.3.3 药品生产工艺设计

⑴掌握药品生产工艺选用基本原则与方法;

⑵熟悉药品生产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熟练进行工艺方案选用、工艺装备选用,具有参与生产线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的能力,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工艺问题;

⑶熟悉用于药品生产的主要设备的工艺参数范围、技术经济评价指标、选用原则与程序,以及工艺装备验收的有关知识;

⑷熟悉药品生产过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掌握特定药品生产方法及技术。

5.1.3.4 计算机应用、生产过程监测与控制技术

⑴熟悉本岗位计算机应用的相关基本知识。

⑵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⑶了解计算机在制药工程应用中的常用软件,并能在生产中运

⑷熟悉生产过程控制原理、方法和仪器设备。

5.2 具有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对应国家通用标准4、5、6)

5.2.1 工程应用技能

5.2.1.1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5.2.1.2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的雄厚基础。

5.2.2工程设计及实施能力

5.2.2.1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具备编制支持药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的能力;

5.2.2.2 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

能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考虑生产工艺原材料生产成本、质量、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外形、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找出、评估和选择完成制药工程任务所需的技术、工艺和方法,确定解决方案。

5.2.2.3工程实施能力

具备参与制定实施计划的能力,并能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制药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任务,并参与相关评价。

5.2.2.4 能参与改进建议的提出,并主动从结果反馈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5.2.3 工程创新能力

5.2.3.1具有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工程推理和判断能力,能够发现、分析和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

5.2.3.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5.3 掌握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参与能力(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8、9、10)

5.3.1 项目及工程管理系统方案的设计

5.3.1.1具备工程项目集成的意识和初步能力,能够对系统优化提出方案和建议。

5.3.1.2 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管理计划和预算,具备组织任务、人力和资源的初步能力。

5.3.2 项目及工程管理系统方案的实施与运行

5.3.2.1具有一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按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

5.3.2.2 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发现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行动。

5.3.2.3具备参与管理、协调工作、团队,确保工作进度以及参与评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

5.4 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对应国家通用标准9、10、11)5.4.1.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5.4.1.1 具有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5.4.1.2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团队运行、成长和壮大中的各种变迁,初步具备带领团队前行的指向和能力基础。

5.4.2.人际交流及工程表达能力

5.4.2.1 能够熟练利用现代交流媒介进行工程表达,并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如: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并可进行说明与阐释。

5.4.2.2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和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5.4.2.3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5.4.2.4能够跟踪制药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5.4.3 外语交流能力

5.4.3.1熟练阅读外文材料和文献,具备较强的口语和书面交流能力。

5.4.3.2 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具有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5.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3、7、8、10)

5.5.1 职业道德规范

5.5.1.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敢于负责任,并与世界工程界保持同步。

5.5.1.2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知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制药工程领域企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5.5.2 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5.2.1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适应发展的学习能力。

5.5.2.2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跨专业、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能够参与跨专业及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

5.5.3 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5.5.3.1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承担有关健康、安全和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5.5.3.2 具有制药产品、生产过程及装置的安全可靠性、环保关联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6 培养标准实现途径

培养能力能力实现(课程名称)

掌握数学、物理学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大学物理

掌握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工学、工程制图、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等与

化工原理、化工设备与容器、工程制图、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专用设备与车间设

制药工程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计、电子电工学、制药过程自动化与仪表、

质量管理工程、制药安全工程、制药分离工

程、制药工程前沿讲座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各种化工设备及附

件工程图样表示方法,熟悉制药工程相关标准

工程图学、化工制图

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工业技术经济、中西方文化

交流、文献检索

熟练掌握英语大学英语

掌握药品生产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工程图学、化工

制图

了解药品生产中运用的新原理、新技术

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程前沿、药物制剂专用设备、、专业实践、药物制剂处方设

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如:

AutoCAD)进行药品工艺及车间设计

能力拓展训练、化工系统仿真掌握常用药物合成及制剂设备的种类、性

能,以及性能的改进方法,能够针特定药品的

生产要求对设备合理选择

药物制剂专用设备与车间设计掌握药品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熟悉药物

合成、普通药物制剂的典型制造工艺的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了解已运用的新工艺、新方

法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药剂学、专业实践、生产实习

掌握制药工程工艺方案和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生产线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的

知识药物制剂专用设备与车间设计、工程图

学、化工制图

了解药品生产的安全与环保技术的基本

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

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熟悉药品制造主要设备的工艺范围、设计

原则与程序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熟悉工艺

装备验证的有关知识

药物制剂专用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剂学掌握常用药品生产的控制技术,能够进行

常用控制设备的选择、调试和维护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掌握制药设备的电机、电器控制等原理,

具备初步分析、处理控制系统的能力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了解药品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了解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

系药品质量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专业实践、生产实习

了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基本仪

仪器分析及波谱解析掌握计算机原理和硬件基本知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进行一般制药工

程应用程序的开发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熟悉CAD、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力拓展训练、化工过程仿真熟悉制药工程领域,特别是合成药物、制

剂的技术标准

专业实践、生产实习了解药品制造行业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

专业实践、生产实习能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对制药产品的

形成过程进行策划和改进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能参与制药产品开发的工程解决方案的

制定,能考虑成本、质量、环保性、安全性、

可靠性、适应性等因素,寻找、选择和评估完

成制药产品开发任务所需的技术、工艺和方

法,具备初步的制定药品制造设计的工程解决

方案的能力

工业技术经济、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能参与制定药品研究或药品制造车间建

设的实施计划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掌握通用制药设备运行操作方法,能参与制定操作运行规范,能对设备(系统)运行过程和维护进行常规管理专业实践、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

练、

能对设备(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般

问题(如:工艺异常、运转状态异常、常规故

障等)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处理意见或解决

方案

岗位实习、综合能力训练

能对设备(系统)的操作、工艺改善和性

能提升提出改进建议或方案。具备进行技术改

造的初步能力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

药品生产车间的结构设计

制药工程、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能熟练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相关标准、规范

进行药品生产的操作参数、对生产设备进行结

构改进、分析和校核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能根据药品生产要求,提出电气系统和控

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具备控制设计的初步能力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能熟练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相关标准、规范

进行药品制造工艺规程的设计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能对药品质量进行测试,参与相关评价药物分析、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能对药品生产工艺的改进提出建议,并主

动从结果反馈中学习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技活动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药品制造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科技

活动

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能在项目的实施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自觉地贯彻质量标准,保证工作质量

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能在项目的实施中自觉执行环保标准,具有使用环保材料、环保技术、节能技术进行药品生产的初步能力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生产实习、毕业

设计

具有较强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能在项目

实施中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养成保证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工作习惯,具有应用人机工程和安全工程进行药品生产的初步能力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科技活动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按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

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

能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具有项目预算和药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初步能力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能运用生产管理知识,具有制定药品生产计划和进行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进行项目任务分解、人力和资源调度的初步能力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参与团队管理、协调团队工作,确保工作进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化活动

能够发现用户或市场需求的变化,并能根据变化提出变更药品生产任务书、项目实施计

划等方面的建议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活动

能够发现药品质量标准的变化,并能根据变化提出修改项目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的建

议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文献检索、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能够发现市场价格和项目预算的变化,并能根据变化提出调整预算、节省开支方面的建

议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文献检索、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能够发现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政策、行政条例、法规等方面的变化,并能根据变化提出项目变更、项目申报审批等方面的建议

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文献检索、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

参与评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科技

活动

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

沟通与表达英语、工程图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中西方文化交流

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如:可行性分

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并可进行说

明、阐释

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与制药工程技术方面

的表达、沟通和交流

英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化活动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

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化活动

能够跟踪制药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

势,了解和学习制药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知识

和技术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文献检索、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

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

知识

文献检索、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自觉遵守社会行为

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业实践、

社会实践

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业实践、

社会实践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社会

实践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公共安全、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卫生、社会秩序等方面体现对社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业实践、

社会实践

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在工作质量、工

作效率、工作纪律、职业健康安全、维护企业形象、关注企业发展等方面体现对工作、对企

业的责任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社会

实践

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能不断检查自

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

就业指导、毕业设计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制药工程领域,特别是药物合成、天然药物提取和常用药物制剂的生产实践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从事制药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现场工程师。并为培养从事制药工程项目设计与药品开发的设计开发型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其知识体系包括: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

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要求优化、设计有关工艺系统及设备,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集成制药工程中原料药和药品制备工艺过程、车间设计、药理特性、药品分析测试等四方面知识并应用于实际进行创新,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

(5)具备系统思维和工程推理能力,具有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药品生产工程的设计、实施和控制初步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价值效益意识,能够参与跨专业及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

(8)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各种变迁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及社会服务意识。因此,国家级工程教育中心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引导理论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并建立相应的有效的保障体系:

1)培养机制

创立高校与物流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2)人才培养模式

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3)师资教育及考核制度

扩大制药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6. 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行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2)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药学、化学、化学工程。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药厂专用设备与车间设计)。

特色课程: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车间设计与专用设备、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天然药物化学。

特色实践环节:能力拓展训练、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训练、生产实习、岗位实习。

3)学制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

本专业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答辩合格,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最低毕业学分规定

5)理论教学进程表

卓越工程师计划院校

简要概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启动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三是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 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 启动大会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方案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方案改革 试点项目名单 [摘要]以下是教育部发布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供大家参考!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 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办)、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农业局、林业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教育部直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经研究,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有关高校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13号)的要求,提出了改革试点申请,并递交了项目申报书。根据地方教育、农业、林业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专家对提交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确定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99所,改革试点项目140项,其中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3项,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70项,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7项。具体名单见附件。 请有关高校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及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校实施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好计划的实施工作,确保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适时组织改革试点的交流和总结工作。 附件: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资料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 2010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 础理论、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系统知识,获得化工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特色,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化工过程软件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物理化学、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本专业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实验班学生培养注重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通用过程工程为主线培养,营造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良好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4)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程序设计语言(C)、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 四、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 -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2018级学员 选拔方案 为培养电子信息类拔尖人才,拟从我院电子信息类2018级学生中选拔30名学生参加由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 一、培养目标与特色 1. 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批判性思维,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优秀拔尖人才。 2. 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电子信息及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在本学科以及相关领域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组织管理能力。 3. 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有产品和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经验,具有发现、提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尤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4.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能有效的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6. 试点班本科对应的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或“通信工程”。 二、教学组织管理 1. 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按照电子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方案开展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逐步与国际接轨,教学计划兼顾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 2. 学院成立了由专业教师、教学管理和企业一线专家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 3. 该班实行动态管理,选拔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习的学生若个人提出申请,或所修课程有不及格情况,或出现其它不能达到学习要求情况的学生将退出卓越培养计划。同时,在第2或第3学期,学院可以根据具体情

卓越工程师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 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从事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及相关道路、桥梁规划、设计、施工、监 理、管养等专业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卓越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岩石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有限元法应 用、隧道工程、地下建筑结构、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隧道通风与运营管理、隧 道结构电算、结构试验、爆破工程、道路立交规划设计、工程检测与评估、工程勘察、基坑工程、地下空间 利用、土木工程安全管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测量企业学习、土木工程基础企业学习、土木工程造价 企业学习、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企业学习、隧道工程设计企业学习等(其中企业学习一年时间)。 企业工程实践:依托国内大型科研、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工程测量、土木工 程基础、土木工程造价、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隧道工程设计等企业实践和实习,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 践能力。 就业服务方向:国家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建设部各级管理部门,省市交通厅(局)、建设厅、公路局,公路、城市道路及轨道交通建设行业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隧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矿山建筑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和管理工作。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 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 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部内河航道 整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工程中心等港口、海岸及近海 工程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专门培养方案,自2012年起每年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30人组建,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校外企业实践累计不低于1年。“卓越班”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科技活动等 方面实施全面改革。 培养目标: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 导向,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路径,以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基础,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 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 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危机应对能力,了解国际工程特点、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 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部分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英语听说、科技英语、跨文化交流、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学建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水运工程施工、港口规划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航道整治、渠化工程、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企业工程实践: 依托重庆市等校内外实习基地,开展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认知实习和社会实践,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和建筑材料等基础训练,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管理实践,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水工钢结构、航道整治、水运工程施工、渠化工程和港口水工建筑物等课程综合实践。 依托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为主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工程技术、工程测量、经营管理和 质量控制等内容的毕业实习,联合企业深度参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服务方向:交通、水利、海岸开发、市政建设等各级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设计、施工、科研等企事业 单位及高等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和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及海洋工程等学科相近专业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交通运输工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方案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2)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5) 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6) 4. 培养方案 (7) 4.1 本科阶段 (7) 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7) 5.1 校内学习阶段 (18) 5.2 企业学习阶段 (20) 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9)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36) 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9) 2 2020年4月19日

1. 专业基本情况 发展历史: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能够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当前已经过第一轮评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 经过30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专业特色: 坚持计算机专业特色教育方向,要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与其它学科交叉多、应用面 3 2020年4月19日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报告 南昌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我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相关工科学院“卓越计划”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大计。目前,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正稳步进行,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有: 一、召开各类研讨会 为了实施好“卓越计划”,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及专家组先后多次到学院调研专业情况和教学情况。9月27日,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有关人员到机电学院调研实践教学情况,明确指示要抓好有利时机,利用专业优势,切实加强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江玲)友好合作,加快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卓越计划”打好坚实基础。10月17日,学校邀请了工科学院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代表召开了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校企双方要乘“卓越计划”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到合作双赢。同时,也只有做到合作双赢,“卓越计划”才能顺利实施。11月15日,分管副校长带领专家组和其它申报“卓越计划”的负责人,来到机电学院检查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情况。在听取和研讨了专业建设问题后,要求申报单位抓紧时间,针对各自专业在实施该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建设,特别是合作企业的选定和培养基地建设要尽快落实。

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方案

2011年5月 目录 一、前言 (2) 二、指导思想 (3) 三、培养目标 (3) 四、培养体系 (4) 1、试点范围与规模 (4) 2、选拔方式 (5) 3、培养模式 (5) 4、竞争机制 (6) 5、专业培养 (6) 6、学生管理 (6) 7、学籍管理 (6) 五、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7) 1、培养目标和要求 (7) 2、教学计划 (7) 3、课程体系 (7) 4、教学模式 (8) 5、实践环节 (8) 6、考核方式 (9)

六、校企合作模式 (9) 七、组织管理体系 (10) 1、组织结构 (10) 2、经费保障 (11) 3、资源保障 (11) 4、教学管理 (11) 5、师资队伍建设 (12) 八、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 (12) 一、前言 高等教育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种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特制订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7万余人。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成为“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地质、采矿、农业等行业的工程师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及业务骨干,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抗震救灾期间,在心理援助,建筑检测、环境监测,重大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

贵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贵州大学“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办学传统,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为己任,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 (1)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与创新,符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发展方向,体现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 (2)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工程设计与工艺研发本领、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宽阔的国际视

野与胸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一线的栋梁、输送工程领域精英的后备人才为立足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精神突出、研究潜力大、擅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和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基本要求为: 1.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相近或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形成层次清晰、模块多元、保障有力的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入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按照国家“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制定;培养标准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求;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以矩阵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根据专业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梳理与调整。贯彻“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应用设计型人才

地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地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摘要: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针对地方普通高校在具体实施中发现的课程整合、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及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卓越工程师的成功培养。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地方高校;课程;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而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重大计划。合肥学院是国家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10所地方普通高校之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四个专业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 一、“卓越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卓越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整合。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桥梁[1],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实施。虽然多数“卓越计划”试点高校从2010年开始就已着手依据卓越工程师培

养标准进行课程整合,但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打破原有课程体系,重构新的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不仅受到教师的抵触,还有来自有关规定和文件的约束。因此,课程整合的程度难以完全体现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不符。教育部针对“卓越计划”启动的首次阶段检查,即是对试点高校课程整合情况的检查,结果超过半数的专业未能合格,足以说明课程整合的难度。 2.校企联合培养。企业掌握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具有真实的工程实践条件和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就难以满足产业界对人才的要求。然而目前,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在安全生产、学生人身安全、保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顾虑,往往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 “卓越计划”的关键是企业阶段的实践学习能否取得实效。但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和利益是什么?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接收学生到企业学习?是实施“卓越计划”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此外,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组织落实、政策支撑力度、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具体程度与可操作性等,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3.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这是基本条件。然而原有的高校教师选择标准和政策不利于引导教师工程素质和

德国的“卓越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德国的“卓越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朱佳妮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员助理教授 电子邮箱:zhujiani@https://www.360docs.net/doc/cf15457911.html, “辉煌历史”VS.“表现平庸” 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如建于1379年的埃尔福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rfurt)、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建于1388年的科隆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logne)。19世纪末,德国超越英国和法国,一举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物理、数学、化学和工程等许多科研领域都聚集了最杰出的研究人员。大量年轻人不远万里赴德国追求最高深的知识。 然而,今天当人们谈及哪所大学声望最高时,在哈佛(Harvard)、斯坦福(Stanford)、牛津(Oxford)或剑桥(Cambridge)等一列“大名鼎鼎”的院校中,可能很难会立刻想起德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德国的大学在全球排名上的表现似乎也佐证了这个现象,例如其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这三个最有影响力、最受关注的国际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并不出众。尽管三个排名指标各异,但它们呈现了相似的结果。换句话说,与英美两国的兄弟院校相比,几乎没有几所德国的大学能够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跻身百强。在过去的五年中,德国大学获得的最高名次是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第43名,而在整个百强名单中仅占六席。 “坚持平等”VS.“追求卓越” 与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模式不同,德国没有类似“常春藤”的概念。德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体制一样,所有的大学都遵循同等的教育质量的原则。因此,德国的大学之间历来仅有建校历史或规模大小的差异,不存在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同时,德国实行联邦制,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公立的,学校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因此,理论上说,这些大学是平均主义的,即所有的大学地位平等,因此应该被平等对待。然而,由于缺乏竞争,这种等量拨款的平均主义体制不能激励大学的雄心壮志,也不能让它们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大学。其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德国的大学要么缺乏额外的财政资源,要么没有足够的动力追求卓越。此外,由于上述历史原因,任何追求卓越的意图或者只资助精英大学的方式都常常被视为禁忌。鉴于此,前教育和研究部长埃德尔加德?布尔曼(Edelgard Bulmahn)在首次提出该计划的时候,曾引发了德国科学界和政治界的激烈辩论。 “卓越计划”:重构德国高等教育版图在这一背景下,德国于2005年启动了“卓越计划”(Excellence Initiative)第一期,目的是发展德国大学的卓越成就和加强科学 83

关于卓越工程师的一些探讨与感悟

关于卓越工程师的一些探讨与感悟 作者:闫仕帅22010328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从卓越工程师的角度分别讨论了卓越工程师有哪些特点,想要成为卓越工程师需要哪些准备以及作为卓越工程师需要承担哪些伦理道德方面的责任。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卓越工程师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伦理关系责任 Abstract: This passa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on the bases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which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what should we prepare to be outstanding engineers and what responsibility should we take as outstanding engineers. This article also supplies some specific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at outstanding engineer is not only a title, but also kind of responsibility. Key Word: Outstanding Engineers Ethics Connection Responsibility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而这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人才的不懈推动。可以说,人才尤其是杰出卓越的人才是组成这个高速发展世界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说把这个世界的建设比作一项浩大的工程,那么这些杰出的人才,就是卓越的工程师。 说到卓越工程师,我们不禁会问什么才是卓越工程师?如何做才能成为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的官方解释为: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的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就我个人而言,所谓卓越工程师,通俗的讲就是在一个或多个领域能够起到促进或引领行业发展的人。当前,为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我们国家也启动了“卓越工程师交与培养计划”。其“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①。从以上三点,对于如何成为卓越工程师,我们似乎也能窥知一二。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所谓深度参与就是指教育不能脱离实际,众所周知,当下的大学教育,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书本层面上,而在实际应用方面涉及较少,理论知识学得再多再精也只是纸上谈兵,真正遇到实战时恐怕难免一塌糊涂。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大学教育时,应该更多的加入实践教学,让学生多多深入企业,深入行业,在理论中感悟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取得成效。 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这或许又会再次引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当今社会到底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还是单一高精尖人才?就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综合型人才。记得有一句话令我十分印象深刻:在社会上,仅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成就的的人,通常都是没有生活能力的人,他的个性已经淹没在他的灵巧程度里。而卓越培养计划的这一特点恰好印证了这一说法。的确,当前教育的培养决不能是单一方面的培养,而应是让学生涉猎不同的领域,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左右逢源,面对问题事也能迎刃而解。 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工程能力,是指卓越人才应该具有全局观,对于一项工程,不能只抓住片面的部分,而忽视了全局的协调,比如说修建一座大桥时需要考虑资金、原材料、结构、时令等等。一项工程是由诸多细节构成的,忽视了其中任何一点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谈到创新能力,我想大家也不会感到陌生,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东华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Ⅰ培养目标 遵循立足专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相关专业学科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通信行业、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3G及各类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分析、制造、运营及管理的高级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Ⅱ培养标准 一、具备运用通信3G工程师所必需的工程技术及专业基础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1.1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基础知识,以及从事通信工程项目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基础 1.1.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 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建立通信系统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的基本能力; 1.1.3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1.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 1.2具备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通信系统工程实现过程中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分析与解决故障的基本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保障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北京科技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第一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由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 秉承我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以“实践和创新”为特色,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懂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满足国家钢铁工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 第三条 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实践潜能与兴趣,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专业范围与规模 第四条 首批选择冶金工程专业的钢铁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冶金机械、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采矿工程四个专业方向,按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钢铁冶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冶金机械三个专业方向每年分别招生60人,采矿工程专业方向每年招生20人。在培养机制体制成熟后,逐步扩大专业范围和学生规模。 三、培养模式 第五条 培养模式由本科生教育和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组成。采用“2+2+2.5”的分段统筹培养方式,根据“卓越计划”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培养。 第六条 本科生教育阶段,学生第1-2学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工程基础教育;第3-4学年,主要进行工程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第8学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以企业项目为背景的本科毕业设计(论

卓越工程师的素养

卓越工程师的素养 卓越工程师的素养: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历史和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才能有效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才能推动改革开放和 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经过学习和训练会使创造力获 得有效提高,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开发。我们认为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学习了一定基础知识后,学生首先通过模仿、模拟学习和实践,再将知识技能迁移,组合搭配,产生新的东西,然后进入更高 一级的发明创造状态。日本创造学家菊池诚博士说过:“我认为搞 发明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全新的发现,第二条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 实进行组合”。许多创造学研究者甚至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将人们 认为不能组合在一起的东西组合到一起。因此系列的创新思维、创 新能力的培养对毕业生在今后工作中取得开创性的成果极为有益。 除创造能力以外,工程师的学习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当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日益增多,如工程技术与美学 的交叉渗透,产生工业设计、机械产品艺术造型;工程技术与经济学 交叉渗透,产生技术经济与价值分析;机械工程技术与电子技术交叉 渗透,产生机电一体化等等。在美国的一些院校里已经设立双学位,学制五年,头三年在文学院学习人文学(文学、历史、哲学)和社会 科学等,后两年在工学院学习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从而获得两个学位,即文学学士和工学学士。他们认为未来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这两 个方面的知识,可见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 近年内突飞猛进的发展,都向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必 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除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 和技术知识外,还应不断充实那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其它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渐趋合理,满足工作要求和时代发展要求。 卓越工程师的素养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公布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 公布 教育部日前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石油大学等133所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提交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现批准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等362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等95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卓越计划。 请各高校在本校网站上公开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学科、领域的培养方案,按照卓越计划相关文件要求和本校培养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不断改进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加入卓越计划的各专业、学科、领域在招生、收费等方面需执行我部的统一政策。各卓越计划学校可按照我部各司局工作职责和分工,申请有关支持政策。我部将有计划地对各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中国石油大学080102石油工程中国石油大学080106Y地质工程中国石油大学0803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国石油大学08030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国石油大学081101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国地质大学080102石油工程中国地质大学080901测绘工程中国地质大学081002安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110304*土地资源管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080602自动化北京信息科技大学080604通信工程北京服装学院08020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北京服装学院081406服装设计与工程北京印刷学院080305Y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北京印刷学院081404印刷工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080701建筑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080703土木工程北方工业大学080623W数字媒体艺术中国民航大学080603电子信息工程中国民航大学081201交通运输中国民航大学081204飞行技术中国民航大学081502飞行器动力工程天津工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