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师大新版七年级数学辅导第一讲幂的运算

2014年北师大新版七年级数学辅导第一讲幂的运算
2014年北师大新版七年级数学辅导第一讲幂的运算

2014年春七年级数学精品班辅导第一讲:幂的运算

提供者:叶怡然

知识点1:同底数幂的乘法

⑴字母表示: ;(m ,n 都是 )

⑵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相乘, , ;

⑶条件:① 相同;② ; 结论:① ;② ; ⑷逆运用:a m+n = ;

1、底数为数字:103a ×105b

= (a ,b 都是正整数) 933)5(255-??-= 2、底数为字母:54·a a = n m m y y

+2= (m ,n 都是正整数) 3、底数为单项式:42)3()3(ab ab ?= 23)6()6(mn mn -=

4、底数为多项式:(a +b)2·(b +a)3= (2m -n)3·(n -2m)2= 知识点2:幂的乘方

⑴字母表示: ;(m ,n 都是 )

⑵语言叙述:幂的乘方, , ;

⑶条件: ; 结论:① ;② ;

⑷逆运用:a mn = = ;

1、底数为数字:()=-n m m 2125.0 (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3221???

???????? ??=

2、底数为字母:()734x x ?= n n 2)(a = (m ,n 都是正整数)

3、底数为单项式:323243???

???????? ??-z xy = ()[]4332mn = 4、底数为多项式:()

[]n m c b a 2++= (m ,n 都是正整数) ()[]n n

m b a 2363++= (m ,n 都是正整数) 知识点3:、积的乘方

⑴字母表示: ;(n 是 )

⑵语言叙述:积的乘方,等于 ;

⑶条件: ; 结论:① ;② ;

⑷逆运用:a n b n = ;

⑸拓 展:(a b c)n = ;

1、底数为数字:(6×5)7 = (0.3×7)m

= (m 是正整数)

2、底数为字母或单项式:4)3(ab = ()[]n m n m z xy

+-232= (m ,n 都是正整数) 3、底数为多项式:()[]3)2(b a b a -+-= ()[]n m b a n m --+)(2 (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知识点4:同底数幂的除法

⑴字母表示: ;(a ,m ,n 都是 ,且 。) ⑵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相除, , ;

⑶条件:① 相同;② ; 结论:① ;② ; ⑷逆运用:m n a

-= ; 1、底数为数字:10a ÷10b = (a ,b 都是正整数) 933)5(255-÷÷-=

2、底数为字母:312a a ÷= (a ≠0)

n m y y ÷2= (m ,n 都是正整数,且y ≠0)

3、底数为单项式:3

7)3()3(ab ab ÷= (ab ≠0) 3)6()6(mn mn x -÷= (mn ≠0,且x 是正整数)

4、底数为多项式:(3a +b)8·(b +3a)3= (3a+b ≠0)

(2m -n)8·(n -2m)2= (n -2m ≠0)

知识点5:零指数与负指数 0(0)a a =≠;=-n a n a 1

(0≠a ,n 是正整数); 问题:根据零指数与负指数的相关知识,请回答,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公式中,为什么m 、n 必须为正整数,而不能为整数?

1、要使(x -1)0-(x +1)-2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2、如果等式()1122=-+a a ,则a 的值为

3、已知:

()1242=--x x ,求x 的值.

注意:在幂的运算中,若不加特别说明,指数均为正整数。

知识点6:科学计数法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 n a N 10?=(1≤a <10,n 为整数)

写出科学记数法的方法:数0法。

1、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3.0厘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厘米。

2、最薄的金箔的厚度为0.000000091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小数表示=?-41014.3

4、每立方厘米的空气质量为1.239×10-3g ,用小数把它表示为

综合练习题:

1、(p -q)4÷(q -p)3·(p -q)2=

2、83a a a a m =??,则m=

3、已知x m -n ·x 2n+1=x 11,且y m -1·y 4-n =y 7

,则m=____,n=____. 4、 ()21--k x =

5、()

[]52x --= 6、()734x x ?=

7、n n 2)(-a =

8、若2,x a =则3x a = ()()

()333b a ab ab =÷ 9、=÷+22x x n ()=÷44ab ab .

10、下列4个算式

(1)()()-=-÷-24c c 2c (2) ()y -()246y y -=-÷

(3)303z z z =÷ (4)44a a a m m =÷

其中,计算错误的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1、a 5÷(-a 2 )·a =

12、(b a 2)()3ab

?2= 13、(-a 3)2·(-a 2)3

14、()m m x x

x 232÷?= 15、()1132)(--?÷?n m n m x x

x x 16、(-3a)3-(-a)·(-3a)2

17、()()()2

3675244432x x x x x x x +?++

18、32m ×9m ×27=

19、化简求值a 3·(-b 3)2+(-

21ab 2)3 ,其中a =4

1,b =4。 20、计算 ()()230

2559131-÷-+??? ??+??

? ??-- ()10-053102)(-??-2101012????? ??-

20072006522125????-? ? ????? ()5.1)32(2000?1999()19991-?

)1(1699711111-??

? ????? ??11 (7104?)()5102?÷

知识拓展延伸:

1、若32,35n m ==,则2313

m n +-= 2、已知a m =2,a n =3,求a 2m-3n 的值。

3、若2x+5y —3=0,求4x -1·32y 的值

4、已知x 3=m,x 5=n,用含有m ,n 的代数式表示x 14=

5、已知x=2m+1,y=3+4m ,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是___ __.

6、1083与1442

的大小关系是

7、如果 2a =3 ,2b =6 ,2c =12, 那么 a 、b 、c 的关系是

2014年春七年级数学精品班辅导第一讲课后作业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计算:(每小题5分,共35分)

0.25×55 0.125 2004×(-8)2005 4-(-2)-2-32÷(3.14-π)0

()()24103105??? ()()()2

23312105.0102102?÷?-÷?-

233342)(a a a a a +?+? 22442)()(2a a a ?+?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计算(-2)2007+(-2)2008的结果是( )

A .22015

B .22007

C .-2

D .-22008

2.当a<0,n 为正整数时,(-a )5·(-a )2n 的值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3、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 3)x =(a x )3

B .(a n )3=a n+3

C .(a+b )3=a 2+b 2

D .(-a )m =-a m 4.如果(9n )2=312,则n 的值是( )

A .4

B .3

C .2

D .1

5、()()b a b a b a m n n m 5321221=-++,则m+n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3

三、已知: 8·22m -1·23m =217.求m 的值.(10分)

四、设x=3m ,y=27m+2,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是__ ___. (15分)

五、已知552=a ,443=b ,335=c ,试比较a 、b 、c 的大小。(15分)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及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以新课标为准绳,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毕业水平测试的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高分段不多,低分段密集。在学习态度上,想方设法激发与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堂适当做笔记,课后复习,有问题应有勇于提问,作业要当天做、独立做、及时改正等。 三、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数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⑴、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⑵、增强上课技能,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并在课堂上适当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⑶、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⑷、狠抓作业。要求学生自觉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若发现学生抄袭作业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扼杀。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应及时、认真,分析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⑸、做好培优、托中、补差的工作,注意分层教学,要优秀生保持优秀,中等生成绩易波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多注意中等生的情况,多鼓励其学习,肯定和表扬他们,争取成绩提高一个档次。对学困生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具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习题精选.doc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C.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有公共定点且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角 2.一个锐角的余角() A.一定是钝角 B.一定是锐角 C.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若两个角互补,则() A.这两个角都是锐角 B.这两个角都是钝角 C.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 ,其推理依据是() A.同角的余角相等 B.等角的余角相等 C.同角的补角相等 D.等角的补角相等

5.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2,则这两个角分别是() A.108°和72° B.95°和85° C.100°和80° D.110°和70° 二、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____,称这两个角互余;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______; 3.同角的余角______,同角的补角______,对顶角______;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的3个角________ 5.如图,直线相交于一点O,对顶角一共有__________对; 三、判断题 (1)一个锐角的补角,总是大于这个角的余角;() (2)一个角的补角,总是大于这个角;() (3)相等的角,一定是对顶角;() (4)一个锐角的余角,总是锐角;()

(5)一个角的补角,总是钝角;() (6)锐角一定小于余角.() 四、解答题 1.台球是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你知道吗?打台球有很多技巧与角有关.如图, 现在台球桌面上有两球.那么,你知道怎样击打球 A,才能使球A依次撞击出边框,反弹后撞到球B?先想一想,再画一画,方便的话你也可亲自试一试吆!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幂的运算》同步练习题.docx

2017-2018学年(新课标)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幂的运算性质 1、下列各式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x 3+x 3=x 3+3=x 6 (B )x 3·x 3=2x 3=x 6 (C )x ·x 3·x 5=x 0+3+5=x 8 (D )x 2·(-x )3=-x 2+3=-x 5 2、化简(-x )3·(-x )2,结果正确的是( ) (A )-x 6 (B )x 6 (C )x 5 (D )-x 5 3、下列计算:①(x 5)2=x 25;②(x 5)2=x 7;③(x 2)5=x 10;④x 5·y 2=(xy )7; ⑤x 5·y 2=(xy )10;⑥x 5y 5=(xy )5;其中错误.. 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4+a 5=a 9 (B )a 3·a 3·a 3=3a 3 (C )2a 4×3a 5=6a 9 (D )(-a 3)4=a 7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1)0=-1 (B )(-1)-1=+1 (C )2a -3=321 a (D )(-a 3)÷(-a )7=41a 6、下列计算中,运算错误的式子有( ) ⑴5a 3-a 3=4a 3;⑵x m +x m =x 2m ;⑶2m ·3n =6m +n ;⑷a m +1·a =a m +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计算(a -b )2(b -a )3的结果是( ) (A )(a -b )5 (B )-(a -b )5 (C )(a -b )6 (D ) -(a -b )6 8.计算9910022)()(-+-所得的结果是( ) A .-2 B 2 C .-992 D .992 9.当n 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1)22)(m m a a = (2)m m a a )(22= (3)22)(m m a a -= (4) m m a a )(22-=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若52=m ,62=n ,则n m 22+= . 11、(2m -n)3·(n -2m)2= ; 12、要使(x -1)0-(x +1)-2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13、如果等式() 1122=-+a a ,则a 的值为 14、232324)3()(9n m n m -+ 15、422432)(3)3(a ab b a ?-? 16、已知: ()1242 =--x x ,求x 的值.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期末考试题

(A) (B) (C) (D)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检测题 卷一 一、选择题: 1.右边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 2.图1是由白色纸板拼成的立体图形,将此立体图形中的两面涂上颜色,如图2所示.下列四个图形中哪一个是图2的展开图?( ) 3.下列各式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176-=-a a (B)xy y x 523=+ (C)2 222743n m mn n m =+ (D)222109x x x =+ 4.一件衣服标价200元,若以6折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件衣服的进价是( ) (A).100元 (B).105元 (C).108元 (D).118元 5.8点47分,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 (A )180 (B )18.50 (C )190 (D )200 6.把2743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 (A ).0.2743×103 (B ). 27.43×103 (C ). 274.3×10 (D ). 2.743×104 7.多项式3x 2y 2﹣2x 3 y ﹣1是( ) (A ). 二次三项式 (B ). 三次二项式 (C ). 四次三项式 (D). 五次三项式 8.如图,在A 、B 两处观测到的C 处的方位角分别是( ) (A). 北偏东60°,北偏西40° (B). 北偏东60°,北偏西50° (C). 北偏东30°,北偏西40° (D). 北偏东30°,北偏西50° 9.阅读下列语句:①角只能用一种方法表示;②若AB AC =,则点A 为线段BC 的中点;③若点D 、E 分别在ABC ∠的两边上,则DBE ∠和ABC ∠表示同一个角;④射线的长度等于直线的一半。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10.一杯可乐售价1.8元,商家为了促销,顾客每买一杯可乐获一张奖券,每三张奖券可兑换一杯可乐,则每张奖券相当于( ) (A )0.6元 (B )0.5元 (C )0.45元 (D )0.3元 填空题 11. 多项式 与m 2+m -2的和是m 2-2m . 12.若144+n y x 与 25y x m -的和是单项式,则=+n m . 13.小明家在车站O 的北偏东18°方向300米A 处,学校B 在车站O 的南偏西10°方向200 米处,小明上学经车站O 所走的角∠AOB = .(小于平角) 图1 图2 (D ) (B ) (C ) (A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2.学生设疑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 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 说说它们的区别 二.解疑合探 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 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 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 3.课堂小结 4.作业布置 五、教后反思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 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不太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 培养很重视。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 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 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 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 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 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 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 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 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 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C ) &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D ) A .156=-a a B .422a a a =+ C .532523a a a =+ D .b a ba b a 22243-=- 3、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有(C )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无法确定 4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日食现象,据统计,观看本次日食的人数达到了258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可将其表示为( C ) - A.71058.2?人 B.710258.0?人 C.61058.2?人 D.6108.25?人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C ) A 、我校同学中间出现一位数学家; B 、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好是大王 C 、从装着九个红球、一个白球共十个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两个,其中一定有红球 … D 、未来十年内,印度洋地区不会发生海啸 6. 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 2y-21=21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 = -3 5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 C ) A 、1 B 、2 C 、3 D 、4 7.上午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的锐角为(A ) A 、 105 B 、 90 C 、 100 D 、 120 ) 8.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在直线上,若AB=5厘米,则点A 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A 、就是5厘米; 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 D 、最多为5厘米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B ) A 、120元 B 、125元 C 、135元 D 、140元 10.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球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球队胜了(C ) . 场 B. 4场 场 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飞机离地面6000米记为+6000米,现在它又下降了1600米,那么现在飞机的高度可记为_+__4400_______米.

新课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介绍)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例如对第12页的云图中提出的“如果一家四人,结果是否一样呢?”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按“3个大人和1个小孩”、“2个大人和2个小孩”等不同情况得出结论。 6.本章得练习、习题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如第10页的练习第1题,由于考虑得方式不一样,会发现前面的数具有各种不同的规律,这样答案自然就不同了。 7.评价时,请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利用适量的开放题,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 (3)安排调查活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写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5)开展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6)提供成果展示机会,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 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备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

初一数学幂的运算

第1讲 幂的运算 专题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 基本公式: m n m n a a a += 二、应用公式: 1、顺用公式: 问题1、计算: (1)3 5aa a (2)3 5x x -? ⑶231m m b b +? ⑷m n p a a a ?? (5)()() 7 6 33-?- (6)()() 57 a a a --- 变形练习:(1)234 aa a a (2) ()()48x x x --- 2、常用等式: ()()b a a b -=-- ()() 2 2 b a a b -=- ()()33 b a a b -=-- ()() 44 b a a b -=- () () 21 21 n n b a a b ++-=-- () () 22n n b a a b -=- 问题2、(1)()()() 3 8 b a b a b a --- (2)()() () 21 221 222n n n x y y x x y +----

(3)()()() 4 8 x y y x y x --- (4)()()() 37 x y y x y x --- 3、逆用公式: 问题3、已知64,65m n == ,求6m n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7,6m n a a == ,求m n a +的值。 (2)已知21 29,5m m a a ++==,求33 m a +的值。 4、利用指数相等解题: 问题4、已知21 11m a a +=,求m 的值; 变形练习:(1)已知31 232m -=,求m 的值; (2)已知,146m n x x x --=,求n m 22-的值。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 陕西汉中西乡三中白自宝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通过运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2、解决问题: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通过总结,归纳,获得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 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经历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难点:1. 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2. 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从理论上理解截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可能性,以及七边形的不可能性。 教法指导1、观察猜想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丰富的图片,联想这些截面图形与实际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几何直觉。2、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3、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采用操作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方法也是适应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4、说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本节课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利用一个平面对正方体进行切截,从活动中去体会空间几何体与截面的关系,寻找出截面产生的规律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首先利用实物来进行切截活动,学生会在多次的切截中得到一定的截面图形,但无法体会截面的产生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很难从实物切截活动中寻找出规律。 针对以上利用实物操作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观看多媒体课件下的切截活动,让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对正方体进行多次的切截,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截面产生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发现截面产生和变化的规律。在课件设计中利用空间图形的动画,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A C P D B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C )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D ) A .156=-a a B .4 2 2 a a a =+C .5 3 2 523a a a =+ D .b a ba b a 2 2 2 43-=- 3、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有(C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无法确定 4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日食现象,据统计,观看本次日食的人数达到了258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可将其表示为( C ) A.7 1058.2?人 B.7 10258.0?人 C.6 1058.2?人 D.6 108.25?人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C ) A 、我校同学中间出现一位数学家; B 、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好是大王 C 、从装着九个红球、一个白球共十个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两个,其中一定有红球 D 、未来十年内,印度洋地区不会发生海啸 6. 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21=21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 = -3 5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 C ) A 、1 B 、2 C 、3 D 、4 7.上午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的锐角为(A ) A 、 105 B 、 90 C 、 100 D 、 120 8.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在直线上,若AB=5厘米,则点A 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A 、就是5厘米; 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 D 、最多为5厘米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B ) A 、120元 B 、125元 C 、135元 D 、140元 10.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球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球队胜了(C ) A.3场 B. 4场 C.5场 D.6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飞机离地面6000米记为+6000米,现在它又下降了1600米,那么现在飞机的高度可记为_+__4400_______米. 12、1 5 - 的倒数是 5 .数轴上与点 3的距离为2的点是_1或5__________ 13工程队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以缩短路程,这样的理论依据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4.当=x -3 时,代数式1-x 与102+x 的值互为相反数 . 15 、若72+-n m b a 与443b a -是同类项,则n m -的值为 9 16 如图,C 、D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P 为CD 的中点, 2=CP ,则=AB _____12__________ 17掷一枚骰子,朝上的数字比5小的可能性 > 朝上的数字是奇数的可能性(添“<”“=”“>”)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

《幕的运算》提高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 (4分)(2011春?江都市期末)计算(-2)100+ (- 2)99所得的结果是( ) A. - 299 B. - 2 C. 299 D. 2 2. (4分)(2014春?肥东县校级期中)当m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1)a2m= (a。2;(2)a2n= (a2)m;(3)a2m= (-a n)2;(4)a2m= (- a2)m.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 (4分)(2012春?化州市校级期末)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x+3y=5xy B. ( - 3x2y)3=- 9x6y3 C. 4 (-*护)二—心4y4 D. (x - y)3=x3- y3 4. (4分)a与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等于0, n为正整数,则下列各组中一定 互为相反数的是() A. a n与b n B. a2n与b2n C. a2n+1与b2n+1 D. a2n-1与-b2n-1 5. (4分)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5+a5=a10;②(-a)6? (- a)3?a=a10;③-a4? (- a)5=a20;④2 5+25=26.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2009秋?丹棱县期中)计算:x2?x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3 / 3、2 (-a)+ (-a ) = ________________ . 14. (5分)(2014春?临清市期中)若2m=5, 2n=6,则2m+2= 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7小题,满分0分) 1 .已知3x (x n+5)=3x n+1+45,求x 的值. 2. (2011春?溧阳市校级月考)若1+2+3+…+n=a,求代数式(x n y)(x n- 1y2)(x n - 2y3)…(x2y n-1)(xy n)的值. 3. (2010春?高邮市月考)已知2x+5y=3,求4x?32y的值. 4. 已知25m?2?10n=57?24,求m n. 5. 已知a x=5,a x+y=25,求a x+a y的值. 6. 若x m+2=16, x n=2,求x m+n的值.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1.数怎么不够用了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有理数是由负数和0组成 D.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2.如果海平面以上200米记作+200米,则海平面以上50米应记作(). A.-50米 B.+50米 C.可能是+50米,也可能是-50米 D.以上都不对 3.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数 B.1是最小的正整数 C.0是最小的自然数D.自然数就是非负整数 二、填空题 1.如果后退10米记作-10米,则前进10米应记作________; 2.如果一袋水泥的标准重量是50千克,如果比标准重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则比标准重量多1千克应记为________; 3.车轮如果逆时针旋转一周记为+1,则顺时针旋转两周应记为______. 三、判断题 1.0是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两类.() 3.一个有理数前面加上“+”就是正数.() 4.0是最小的有理数.() 四、解答题 1.写出5个数(不许重复),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其中三个数是非正数;(2)其中三个数是非负数;(3)5个数都是有理数. 2.如果我们把海平面以上记为正,用有理数表示下面问题. 一架飞机飞行高于海平面9630米;(2)潜艇在水下60米深. 3.如果每年的12月海南岛的气温可以用正数去表示,则这时哈尔滨的气温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4.某种上市股票第一天跌0.71%,第二天涨1.25%,各应怎样表示?

5.如果海平面以上我们规定为正,地面的高度是否都可以用正数为表示? 6.一学生参加一次智力竞赛,其中考五个题,记分标准是这样定的,如果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都扣1分,该生得了3分,问其答对了几个题? 2.数轴 一、选择题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A.正数 B.负数 C.0 D.没有这样的数 2.数轴上有两点E和F,且E在F的左侧,则E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应在F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的() A.左侧 B.右侧 C.左侧或者右侧 D.以上都不对 3.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则这个数的相反数() A.小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B.大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C.等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D.大小不定 二、填空题 1.如果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则表示该数相反数的点一定在原点的________侧; 2.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表示; 3.与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____个,它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和_______; 4.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在数轴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是4.() 2.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的数越大.() 3.数轴就是规定了原点和正方向的直线.() 4.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解答题 1.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 (1)大于而小于1的整数; (2)大于-4的负整数; (3)大于-0.5的非正整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各数用“<”连结起来. (1)7,-3.5,0,-4.5,5,-2,3.5;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 (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 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 (5)需要记住的要点: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教案

(一)幂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幂的意义: 我们把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2)3读作-2的3次幂。 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幂的底数可以任意的有理数,也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一、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规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 m a n =a (m+n) m 和n 都是正整数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 2)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3)不能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 4)当底数互为相反数时,可以提取一个负号,让底数变得相同。 小练习: (1)()1258(8)-?-; (2)7x x ?; (3)36a a -?; (4)321m m a a -?(m 是正整数) 1. 一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是7.9310?m/s,求这颗卫星运行1h 的路程。

2. 已知a m =3, a n =21, 求a m+n 的值. 填空: (1)-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2) a 5·a 3·a 2= 10·102·104= (3)x 4·x2n-1= x m ·x ·x n-2= (4)(-2) ·(-2)2·(-2)3= (-x)·x 3·(-x)2·x 5= (x-y)·(y-x)2·(x-y)3= (5)若b m ·b n ·x=b m+n+1 (b ≠0且b ≠1),则x= . (6) -x ·( )=x 4 x m-3· ( )=x m+n 选择: 1.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 A. (-a)(-a)2=-a 3 B. –2x 2(-3x) = -6x 4 C. (-a)3 (-a)2=-a 5 D. (-a)3·(-a)3 =a 6 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 A. 3a 5-a 5=2a 5 B. 2m ·3n =6m+n C. (a-b)3 (b-a)4=(a-b) D. –a 3·(-a)5=a 8 3.a 14不可以写成 ( ) A.a 7+a 7 B. a 2·a 3·a 4·a 5 C.(-a)(-a)2·(-a)3·(-a)3 D. a 5·a 9 4.计算: (1)3x 3·x 9+x 2·x 10-2x ·x 3·x 8 (2)32 ×3×27-3×81×3 二、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1.计算: (1)62(10); (2)4()m a (m 是正整数); (3)32()y -; (4)33()x - 2.计算: (1)2432()x x x ?+; (2)3343()()a a ? 1.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a 5)2=a 7; (2)a 5·a 2=a 10;(3)(x 6)3=x 18; (4)(x n+1)2=x 2n+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本册学习内容牵涉到4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基本要求是突出发展的阶段性:所有的知识学习都是一个起步和基础。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主要特点:提倡从操作到思考、想象的学习方式 本章是“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最基础部分,它与后面有关几何部分的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知识、方法与学习资源等方面。 整体思路:围绕认识基本几何体、发展空间观念展开教材。 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及其展开图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球的概念;基本活动——观察以及各种操作性活动(展开、折叠、切与截),及其内省化(想象、转换与推理);发展空间观念——从直观到抽象、从实物操作到空间想象和转换。 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具体过程:认识几何体(形状)——分析几何体的构成——对几何体进行分解与组合——视图——若干平面图形。 知识点分析: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重点) 圆柱 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按名称分) 锥圆锥 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难点)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重点)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全集(共140页)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课时介绍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