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错误与舞弊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错误与舞弊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错误与舞弊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报告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明确相关责任,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漏报。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故意行为。

第四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五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应当贯彻实施其内部控制,防止发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

第六条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第七条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

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或舞弊。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并非专为发现错误或舞弊。如果委托人要求对可能存在的错误舞弊进行专门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自身能力和审计风险,并另行签订业务约定书。

第三章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对错误与舞弊的关注

第九条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错误主要包括:

(一)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

(二)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三)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舞弊主要包括:

(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二)侵占资产;

(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第十条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存在的可能性。

除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外,下列情况会增加错误与舞弊的可能性: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品行或能力存在问题;

(二)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遭受异常压力;

(三)被审计单位存在异常交易;

(四)注册会计师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第十一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已发现的、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并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处理结果,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予以特别关注。

第十二条注册会计在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关注错误与舞弊可能存在的迹象。

第四章发现错误或舞弊迹象时的处理

第十三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错误或舞弊可能存在的迹象时,应当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

第十四条注册会计师在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有迹象存在的错误或舞弊的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第十五条注册会计师实施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后,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错误或舞弊是否存在。如果错误或舞弊确实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适当处理。

第十六条如果错误或舞弊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新评价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必要时,应当修改或追加相关实质性测试程序。

第十七条对于涉及错误或舞弊的人员,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考虑其所作陈述的可靠性。

第十八条注册会计师应以适当方式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告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错误及所有舞弊,并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九条对于涉嫌重大错误或舞弊的人员,注册会计师应当向被审计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报告。

当怀疑最高层管理人员涉及舞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必要时,应当征求律师意见,或解除业务约定。

第五章错误或舞弊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第二十条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适当披露已发现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第二十一条如果无法确定已发现的错误与舞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第二十二条如果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就可能存在的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误或舞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第二十三条如果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条件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就可能存在的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误或舞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准则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本准则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舞弊审计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舞弊审计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舞弊审计的风险识别与对策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舞弊审计是一种发现舞弊的先发制人的方法,即运用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进行分析性复核,识别出舞弊行为及其隐瞒方法。广义来说,它不仅应包括在舞弊发生之后的审计调查,还应当包括针对舞弊正在或将要发生的整个防范和监督活动。企业的舞弊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此,加强和完善舞弊审计的审计程序显得非常重要。 一、关于舞弊审计 舞弊顾名思义就是故意掩埋事实真相的行为。舞弊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企业组织的内部人员及有关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或为使本组织获得不正当经济利益而其自身也可能获得相关经济利益采用违法手段使组织经济利益受损的不正当行为,使用检查,查询等审计程序进行取证并向委托者或者授权者出具审计报告的一种监督活动。近年来,企业财务欺诈或舞弊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企业财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管理层提供虚假证据误导审计人员而导致审计失败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鉴于企业的舞弊活动性质非常恶劣,而舞弊审计只能是发现舞弊现象,而不能对舞弊现象作出论断,舞弊审计只有在查找到强有力的舞弊证据的情况下,才能确定舞弊的具体细节及舞弊行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二、舞弊审计的风险分析

舞弊审计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组织中实际存在着舞弊行为及现象,而审计未能有效发现,从而做出了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舞弊审计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审计模式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不能有效的履行舞弊审计的责任和目标,仍然存在审计风险[1]。过去的审计模型较多地重视控制风险的评估,轻视对于固有风险的测试。显然,风险导向模式的舞弊审计可以较容易地发现企业中的普通员工舞弊和财产盗窃行为。然而,众多案例显示许多大型的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都是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操作,而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不明显。这种审计模式下的风险实际上就是企业中的本文由收集整理舞弊性财务报告和财产侵吞的风险因素,而不是注册会计师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从舞弊审计的权限看,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一定的法律上的权限,使得被审计者对于舞弊审计的态度不够端正,重视度也不够高,这样就使得审计人员在实施舞弊审计时,很难有效地进行深入的审计活动,并难以界定审计的职责范围。 企业经营压力是企业高层管理的舞弊行为的动机,而舞弊动机给企业内部人员实施舞弊提供了机会,使得不被发现或逃避处罚成为可能。舞弊是企业有意隐瞒的事实,给舞弊审计带来一定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在舞弊审计中要格外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合作的时间较长,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人员对于审计人员的审计程序、审计方式、审计重点都非常了解,可能会针对舞弊审计程

奔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奔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审计失败丑闻,其原因固然很复杂,但现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多变,被审单位舞弊、欺诈手段日趋隐蔽的背景下,完善现有舞弊审计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在过去20年里,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就如何提高和改进审计师揭露财务舞弊的能力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了一些统计与数值分析技术和方法。其中,奔福德定律(Benford's law)在侦查财务欺诈征兆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奔福德定律揭示了在满足特定条件情况下大量统计数据中阿拉伯数字1,9在数据首位出现的概率分布规律。笔者介绍了奔福德定律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审计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审计实践中应用奔福德定律的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奔福德定律的内涵 (一)奔福德定律经典理论奔福德定律是由美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赛蒙?纽卡姆(Simon Newcomb)在1881年首次发现的。经过对大量随机数据的统计分析,他发现这些数据都很好地符合这样的规律:以1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要比以2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出现的概率要大,而以2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要比以3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出现的概率要大,依此类推。 大约50年之后,美国通用电器的物理学家弗瑞克?奔福德(Frank Benford)又独立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得出了和Newcomb一样的结论。他收集了很多数据进行分析来验证自己的假说,这些数据包含了尽可能多的种类和范围,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花费了他7年的时间。他验证了总数为20229个的20组数字,其中包括篮球比赛的数字、河流的长度、湖泊的面积、各城市人口分布数字、在某一杂志里出现的所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08号——错误与舞弊

08号一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错误与舞弊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一一错误与舞弊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报告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 的错报与舞弊,明确相关责任,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误或漏报。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第四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 参照本准则办理。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五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 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应贯彻实施其内部控制,防止发 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 第六条按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岀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 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 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第七条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 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或舞弊。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并非专为发现错误或舞弊。如果委托人要求对 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舞弊进行专门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自身能力和审计风险,并 另行签订业务约定书。 第三章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对错误与舞弊的关注 第九条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导致会计报表 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错误主要包括: (一)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 (二)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错误与舞弊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 (1996年12月2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协字[1996]45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报告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报与舞弊,明确相关责任,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误或漏报。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第四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五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应贯彻实施其内部控制,防止发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 第六条按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第七条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或舞弊。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并非专为发现错误或舞弊。如果委托人要求对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舞弊进行专门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自身能力和审计风险,并另行签订业务约定书。 第三章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对错误与舞弊的关注 第九条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错误主要包括: (一)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 (二)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三)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舞弊主要包括: (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二)侵占资产; (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第十条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存在的可能性。除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外,下列情况会增加错误与舞弊的可能性:(一)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品行或能力存在问题;

内部审计与舞弊控制分析

内部审计与舞弊控制分析 摘要:目前,舞弊行为虽然已经引起各企业高度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企业财务报告造假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有关内部审计与舞弊行为是否相关、内部审计如何影响舞弊行为以及影响程度的问题,各界一直都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阶段。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内部审计和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入手,将内部审计与财务舞弊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分析内部审计对财务舞弊的影响机理,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企业舞弊案的发生已屡见不鲜,无论是管理舞弊还是雇员舞弊,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舞弊案的产生与企业本身的内部审计缺失相关,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是预防舞弊的关键。而想要保证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还要有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师。本文借鉴国内外内部审计及其评价的理论,为了抑制财务舞弊的发生,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舞弊控制内部控制 Abstract At present, although fraud has caused the enterpris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in certain degree and range,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however, the company's financial report fraud problem is still serious. About internal audit related to fraud, internal audit, fraud, and how to influence the extent of the impact of all walks of life, from the stay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phas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nal audit and financial fraud, internal audit and financial fraud link to these two problem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nternal audit of the financial fraud analysis,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concre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Enterprise the happening of the fraud has become common, whether management employee fraud, or fraud, resulting in business losses are considerable. Internal audit to the enterprise itself is lack of related fraud, effective internal audit system is the key

舞弊的种类和产生原因

舞弊的种类和产生原因 作者:财务顾问网发表日期:2005-07-26 14:22:07 人气:9内容摘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会计舞弊行为可谓层出不穷,对审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企业会计报表错弊的揭示,是广大投资者,包括债权人、股东、以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会计舞弊案例和作者多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就企业会计舞弊的种类和成因谈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舞弊种类原因 舞弊通常是指为获得非法利益采用不法手段所实施的故意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八号——错误与舞弊》第3条则将“舞弊”定义为:“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自1720年在英国发生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南海公司”事件以来,会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就成为了投资人和债权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里,由此催生的现代审计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世界各国也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财务会计准则,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但是,会计舞弊问题并未如投资人和债权人所希望的那样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相反,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案件还时有发生。近年来美国就曝出了安然公司(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世界通讯公司(第三大电信公司)、阿德传播公司(第六大有线电视公司)、英克隆公司(ImClone,著名生物技术企业)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而在国内,国家审计署在2000年检查了1290户国有企业,发现了68%的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2001年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沪深两市上市的1000余家公司共被审计出应调减虚增利润189亿元,挤掉利润水分达15.9%;审计调减资产903亿元,调增资产842亿元,总体调减资产61亿元,特别是有6家上市公司资产调减幅度超过50%。同时,在上市公司中也发生了如红光股份欺诈上市案,琼民源、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猴王股份、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 在此,笔者仅就企业会计舞弊的种类和产生原因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舞弊的种类 企业会计舞弊主要表现为操纵利润,调节资产,偷逃税金三种类型。具体又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恶意造假来操纵利润 恶意造假来操纵利润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包括企业股东、经营管理者及其它相关人员),为了局部或个人利益,事前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故意以欺诈、隐瞒、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或是通过故意制造虚假的会计事项等手段,来人为操纵营业利润。最突出例子就是红光公司欺诈上市案。1996年8月,红光集团公司为了骗取上市资格,指使公司会计人员,以原本未独立核算的玻壳分厂资产为基础,以虚构收入,少计成本的方式,人为构造出一份看起来不错的会计报表,同时隐瞒了其主要生产设备系八十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已到报废年限,生产效率低下的这一关键问题。以此通过了有关部门的上市资格审查,从而于1997年6月顺利上市。但从97年开始,其报表上的业绩就出现大幅度滑坡,直到2000年被中国证件监会查处。红光股份在上市申报材料中采取虚构产品销售收入的做法就是会计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帐真算”、“假帐假算”。这种作假方法由于设计得比较慎密,一般发现起来较为困难。 2、利用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财务会计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来造假 从上世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会计制度也从原苏联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西方国家通用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事项、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在这样一个新旧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之际,会计制

财务舞弊类型与审计札记

财务舞弊类型与审计札记 一、用审计视角看财务舞弊分类 财务舞弊都是利己主义在财务会计领域膨胀、泛滥的表现。按其对财务报告的隐蔽性不同分为,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和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两种,而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又分为对财务报告的形成起点、过程、技术、判断舞弊四种。 1、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表现为通过数据替换直接对报告结果的篡改或凭空捏造行为,属于“开门见山”型的表层舞弊,审计难度较小。 2、间接对财务报告舞弊,表现为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间接影响财务报告结果的指挥行为,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型的羞羞答答舞弊。具体行为如下: ①、对财务报告的会计起点舞弊,表现为异常经济活动操纵,尤其多见于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属于预谋策划的深层舞弊,审计难度很大。 ②、对财务报告的会计过程舞弊,表现为异常会计处理操纵,属于深思熟虑的浅表层舞弊,审计难度不大。 ③、对财务报告的会计技术舞弊,表现为变更会计政策或方法操纵,属于见风使舵的浅深层舞弊,审计难度较大。 ④、对财务报告的会计判断舞弊,表现为滥用会计估计操纵,属于老谋深算的底层舞弊,审计难度最大。 二、不同类型财务舞弊的审计 (一)、虚假财务报告审计 财务报表舞弊是指企业在报表编制、汇总或合并等环节直接通过篡改、凭空捏造财务数据和报表附注信息而进行的故意作弊活动。这种舞弊形式没有复杂的中间环节,无根无据,简单易做,属于低级表层、一步登天型舞弊手法,一般容易被发现或识破。 1、审查单个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真实性:通过审阅、核对企业账簿和财务报表(账表核对),关注账簿数据与报表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常,验证①账簿数据与财务报表的直接或间接对应数据是否相符,②不符理由是否公允;如否,则认定记录企业采用直接篡改或捏造财务报表的手法,来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和数额。 2、审查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真实性:通过审阅、核对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与各分支公司和集团本部的财务报表(表表核对);关注①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汇总合并方法是否合法,②与各分支公司和集团本部的财务报表的各个项目数据之间的对应汇总关系是否正常;验证①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数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财会21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 关的责任 (2010年11月1日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在涉及识别、评估和应对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本准则是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应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的进一步扩展。 第三条财务报表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所致。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 第四条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但注册会计师关注导的是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故意错报,包括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导致的错报和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 尽管注册会计师可能怀疑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甚至在极少数情况下识别出发生的舞弊,但注册会计师并不对舞弊是否已实际发生作出法律意义上的判定。 第五条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防止或发现舞弊负有主要责任。 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高度重视对舞弊的防范和遏制是非常重要的。对舞弊进行防范可以减少舞弊发生的机会;对舞弊进行遏制,即发现和惩罚舞弊行为,能够警示被审计单位人员不要实施舞弊。对舞弊的防范和遏制需要管理层营造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文化,并且这一文化能够在治理层的有效监督下得到强化。 治理层的监督包括考虑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或对财务报告过程施加其他不当影响的可能性,例如,管理层为了影响分析师对被审计单位业绩和盈利能力的看法而操纵利润。 第六条在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恰当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 第七条在舞弊导致错报的情况下,固有限制的潜在影响尤其重大。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大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其原因是舞弊可能涉及精心策划和蓄意实施以进行隐瞒(如伪造证明或故意漏记交易),或者故意向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陈述。如果涉及串通舞弊,注册会计师可能更加难以发现蓄意隐瞒的企图。串通舞弊可能导致原本虚假的审计证据被注册会计师误认为具有说服力。

舞弊审计准则比较与借鉴

舞弊审计准则比较与借鉴 1.舞弊审计的特点 1.1舞弊审计的重要性 舞弊的存有,说明被审计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存有薄弱环节,如不加以改进,将会影响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如果舞弊行为不加以制止,就会迅速蔓延,不但会危及整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侵害国家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导致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所以舞弊所涉及的金额不论有多大都被认为是重要的。 1.2舞弊审计目标明确而具体 舞弊审计的目标是揭露那些有意歪曲记录及非法占用资产的行为。在舞弊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要特别注意寻找与具体违法、违规行为相关的证据,确定舞弊的具体细节,以及舞弊行为带来的损失金额和影响范围。 1.3舞弊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风险性 在实施舞弊审计的过程中具有风险性,其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组织中实际存有着舞弊行为及现象,而审计未能有效发现,从而做出了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形成舞弊审计风险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1.3.1从审计模式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不能有效的履行舞弊审计的责任和目标,仍然存有审计风险。 1.3.2从审计权限看,因为内部审计人员没有真正的法律权力,不能使被审计者认真对待审查,在实施舞弊审计时,很难把握审计的深度和审计的职责范围,容易在审计过程中超越审计职权而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导致审计“越权”风险。 1.3.3从审计方法看,在采用抽样审计方法下,内部审计人员不可能逐一检查企业账务,而舞弊是有意的隐瞒事实,所以审计风险更大。

另外,重要业务审计的难度、关联方面的影响、控制环境的薄弱等众多因素的存有,会使内部审计实施舞弊审计有较大的风险,还有可能形成吃力不讨好的现象。 1.3.4从审计报告看,在编制舞弊审计报告时,也往往会忽视舞弊审计报告与常规审计报告程序上的差别,没有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致使因为措辞或定性不当而使审计报告有违法的风险。 2.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实务标准”的比较与借鉴 2.1舞弊定义的比较 关于舞弊的涵义,可谓众说纷纭。《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将其解释为“舞弊是一种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它以诱使他人丧失有价值的财物或法定的权力为目的。”美国《审计准则第82号》(SASNO.82)中认为舞弊是:“为了得到他人的信任,故意歪曲事实真相,并且明知是违法的或者是错误的行为,舞弊者能所以行为获得利益,而第三者却所以行为造成损失。”这是当前在美国最具权威的定义。IIA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指出,“舞弊包括以故意欺骗为特征的一系列违法违纪行为。舞弊能够是为组织谋利,也能够给组织带来损害。”我国于2003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认为,“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即使各方对舞弊定义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对舞弊特征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即:舞弊是一种具有不良动机的故意的欺骗行为,行为人具有不良的动机,采用欺骗性的手段,目的是获取不当利益,性质是违法、违规。但在舞弊结果的认定上却有所偏差。IIA没有对舞弊行为的结果实行界定,而我国准则认为舞弊的结果是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其最终结果是损人利己。这里说的“损人”包括损害本组织和其他组织,“利己”包括为本组织和自己个人谋利。 2.2舞弊识别的比较

会计错误≠会计舞弊

会计错误≠会计舞弊 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正确区分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行为,对于定性处理至关重要。 1、会计错误 错误,也称之为过失、失误,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会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和偏差,这种失误和偏差当然免不了与自身专业素质、处理业务的熟练程度有关,但经验再丰富的财会人员也不会不发生任何失误和偏差。尤其是在当今财会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随时要求财会人员要学习新准则、新制度,将会计错误降低到最低点,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 会计错误主要包括: (1)原始数据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有技术性的错误,如凭证填错、借贷方向记反、小数点错位、红笔运用不当;有习惯性的错误,如数码字写得不规范,1写作或当作7, 5写作或当作6;有操作性的错误,如计算器按错键、发生笔误、眼误等。 (2)由于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而造成的错误:如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将"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有贷方余额的情况,由于理解偏差未放入报表中"预收账款"中项目,而放入"应收账款"项目。 (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而导致的错误:如在物价上涨情况下,依据谨慎性原则,对存货可采用后进先出法,而由于理解偏差用了先进先出法。 会计错误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会计错误非故意,而是一种无意的行为,会计人员是无目的的,不存在不良动机。且是行为人主观也想尽力避免而非阴谋有意而为。 (2)会计错误从客观结果上看,行为人未从中受益。 (3)会计错误一般是公开的,行为人没有进行掩饰和假装,过失无需"包装",会计错误往往易于查找和纠正,一般不具有隐蔽性。可以通过复核、试算平衡、内部审计等环节予以纠正。 (4)会计错误往往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 2、会计舞弊 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它与会计错误有相近或相同的形式,但本质却完全不一样。舞弊是不可告人的,不敢公之于众,往往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构事实或隐蔽真相等手法,让人难以发现。 会计舞弊主要有: (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舞弊的特点主要有: (1)舞弊行为人主观上是有不良动机、故意的、有预谋的。尤其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行为人由于种种目的以满足自己或企业的私欲,而作出谎报重大财务事实的不诚实行为。

舞弊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制止舞弊,防止腐败,是企业领导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尤其是舞弊审计日益受到重视。为此,谈谈内部审计部门开展舞弊审计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舞弊审计的程序 1.保持职业的警惕性。 为了组织获利而进行的舞弊行为和为了损害组织的利益而实施的舞弊两种主要形式。但不管是哪种形式,舞弊者的直接目的都是期望个人从中获利。例如,行贿、出售或转让不真实的或虚报的资产、故意做出不正当的转让价格等,都是为了使本组织获利而进行的舞弊;而行贿,把一项可能盈利的交易转移给一个雇员或外人,贪污、有意地隐瞒或虚报事项或数据等,都属于使本组织利益受损而进行的舞弊。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常规审计时,需注意发现发生上述行为的可疑迹象,及时反馈给主要的职能部门。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职业的警惕性,注重从内部控制制度分析入手,寻找薄弱环节,以协助防止舞弊;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具有足够的关于如何防止知识,以便于有能力识别舞弊行为。一旦判断有舞弊迹象,内部审计人员需要进行评价,以便做出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决定。 2.保持职业的警惕性。

内部审计人员在明确了舞弊迹象并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时,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组织内的有关部门,如纪检部门、安全部门等。这是实施舞弊审计鹅必要和程序,如果不这样做,就有可能跨越审计范围,使审计工作凌驾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之上,从而导致“审计越权”的风险。就内部审计程序来说,即使是以应有的职业谨慎的方式来进行,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检查出舞弊行为。 3.保持审计的有效性。 对舞弊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内部审计部门将舞弊的迹象通知了有关部门并获得组织允许后,即可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查,同时着手实施跟踪审计。在进行舞弊行为调查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广泛搜集审计证据,评价组织内部涉及舞弊的可能层次和舞弊人员的范围,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注意与管理人员、法律顾问和其他专家协作,同时应考虑到调查范围内犯罪人员的权利及该组织本身的信誉。一旦通过调查过程得出初步结论,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对舞弊行为进行评价,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是否应对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在此基础上,拟定新的审计方法,以便帮助减少未来的类似舞弊问题的发生,并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提高内部审计的层次,更好地体现内部审计的附加价值。 必须说明的是,调查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就是风险分析和控制,注意违背诚实的可性,了解被审计者过去的表现。在风险违背诚实的可能性,了解被审计者的过去表现。在风险分析中,评估控制风险是评估违法事项可能性的重要方法。诚然,控制系统本身局限必性,它最大的缺陷就是无法控制合伙舞弊的行为发生,这是我国当前许多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错误与舞弊(doc 4页)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错误与舞弊(doc 4页)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https://www.360docs.net/doc/cf5449253.html, | 2003-1-20 | 华安德会计师事务所 (1996年12月2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协字[1996]45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报告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报与舞弊,明确相关责任,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误或漏报。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第四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五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应贯彻实施其内部控制,防止发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 第六条按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第七条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或舞弊。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并非专为发现错误或舞弊。如果委托人要求对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舞弊进行专门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自身能力和审计风险,并另行签订业务约定书。 第三章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对错误与舞弊的关注 第九条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错误主要包括: (一)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 (二)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三)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舞弊主要包括: (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二)侵占资产; (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第十条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存在的可能性。除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外,下列情况会增加错误与舞弊的可能性:(一)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品行或能力存在问题;

浅谈如何防范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

浅谈如何防范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说明会计事项是会计信息处理的基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对一个单位或部门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都是与会计信息真实性相违背,造成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事实不相符合,必然使领导决策者对会计信息产生偏差,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我们必须防范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 一、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一)、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含义 所谓会计错误,也称之为会计过失、会计失误,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中有时难免发生各类失误和偏差,这种失误和偏差当然免不了与自身专业素质,业务基本技能以及处理业务的熟练程度有关,但经验再丰富的财会人员也不会不发生任何失误和偏差。

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它与会计错误有相近或相同的形式,但本质却完全不一样。会计舞弊是有意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不可告人的,不敢公之于众,往往伴有一定形式的掩饰,通过虚构事实隐蔽真相或技术处理等手法将非法会计事项加以 合法化,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一般难以发现,这种行为是违反财经纪律法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二)、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 会计错误形式主要包括: 1.原始数据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有技术性的错误:如凭证填错、借贷方向记反、小数点错位、红笔运用不当;有习惯性的错误:如在手工记帐时,对数码字写得不规范:2写作或当作7,5写作或当作6;在操作性的错误:如计算器按错键、发生笔误、眼误等。 2.由于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而造成的错误:如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将“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有借方余额的情况,由于理解偏差未放入报表中“预付账款”中项目,而放入“应付账款”项目。 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而导致的错误:如在物价下跌情况下,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合理性,依据谨慎性原则,对存货可采用先进先出法,而由于理解偏差用了后进先出法。对于计提各种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只能在股份公司使用,而非股份制企业都采用之。

财务舞弊经典案例剖析与识别技巧

财务舞弊经典案例剖析与识别技巧 主讲老师刘志耕 课前准备 一、熟悉各类会计准则(制度)、审计准则,通晓各行各业的会计原理及会计账理; 二、具备常见行业一定的生产、经营及内控基础知识; 三、具备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企业自身及与同行或同类企业相关财务数据、指标、比率的知识和能力; 四、具备综合分析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及发现和挖掘企业异常情况、现象及信息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五、对检查财务舞弊具备必要的职业敏感、职业悟性、职业经验和职业判断。 第一节财务舞弊的概念、现状、特征及危害 一、财务舞弊的概念 美国“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 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77年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 公司或企业故意错报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同时AICPA在其《审计准则公告第82号》(SAS No.82)中再次提及财务报告舞弊,并将它界定为财务报告中的故意错报或遗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对财务报告舞弊作了恰当的描述,将舞弊的客体定义为财务报表,区分了错误和舞弊的概念,提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为此,我们可以将财务舞弊定义为: 企业管理层在编制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违背会计准则或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故意采用各种欺骗方式和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人为操纵,有意地错报或漏报重要事项,歪曲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不实陈述的行为。 二、财务舞弊的现状 1.成本低、案值大、收益高、监管弱、暴露难、处罚轻; 2.涉及面越来越广,隐蔽性越来越强,技术性越来越高,影响性越来越深,危害性越来越大; 3.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 4.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防范和打击的“天敌”。

奔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奔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奔福德定律及其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审计失败丑闻,其原因固然很复杂,但现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多变,被审单位舞弊、欺诈手段日趋隐蔽的背景下,完善现有舞弊审计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在过去20 年里,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就如何提高和改进审计师揭露财务舞弊的能力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了一些统计与数值分析技术和方法。其中,奔福德定律(Benford's law)在侦查财务欺诈征兆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奔福德定律揭示了在满足特定条件情况下大量统计数据中阿 拉伯数字1~9在数据首位出现的概率分布规律。笔者介绍了奔福德定律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审计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审计实践中应用奔福德定律的条件及应注 意的问题。 一、奔福德定律的内涵

并不是所有数据样本都服从奔福德定律。研究表明,能够用奔福德定律来进行数值分析的数据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数值即不是完全随机的,也不能过度集中;(2)数值不能有上下限,比如百分比、年龄、人的身高、田径比赛成绩、邮件的邮资等有限制的数据一般不符合奔福德 定律;(3)数值在一个很宽的范围里连续变动,不存在问断点或间断区间;(4)数字没有被特别赋值,诸如电话号码、证件号码、股票代码等按一定编码规则形成的数字一般不符合奔福德定 律分布;(5)数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城镇的人口数量。 (一)适用奔福德定律的财务数据种类Raim i和Boyle(1994)都曾指出,把来源不同的数字混合起来,或者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之后,就往往符合奔福德定律分布。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财务数据符合奔福德定律,因为财务数据具有该特点,如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类、往来款项类数据。举例来说,应收账款是销售数量和价格的乘积,而销售数量和价格分别具有不同来源,再如应付账款、销售成本等,也是同样的

郑百文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案例分析

郑百文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案例分析 一、郑百文公司简介 郑百文,全称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郑州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1989年在合并郑州市百货公司和郑州市钟表文化用品公司的基础上,并在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基础上成立郑州百货文化用品股份公司。1992年6月增资扩股后更名为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经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郑州市第一家上市企业。1996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发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997年,主营业务规模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所有商业上市公司中排第一,进入国内上市企业100强。 经营范围:汽车(不含小轿车)、服饰、绣品、鞋、机械电子设备、五金交电、建筑及装饰材料、食品、饮料、烟、生物制品(不含药品)的销售;运输、旅游、餐饮娱乐(限所属分支机构);室内外装饰施工;批准的进出口业务及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和三来一补业务。 经营的策略。疯狂扩张:1997年,郑百文司营建的营销网络已延伸到除西藏、青海、新疆、台湾以外的省份,下设20个专业分公司,120个商品经营部,经营商品31000种,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家电、日用百货批发商。三角信用销售:建设银行出面承兑,向四川长虹出具银行承兑票据,郑百文买断长虹的产品,并以赊销方式向下游零售商或批发商供应。 二、郑百文公司舞弊情况 1986--1996年的10年间,其销售收入增长45倍,利润增长36倍;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70万元,这些数字当时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按照郑百文公布的数字,1997年其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序第一,进入了国内上市企业100强。然而,衰败似乎就发生在一夜之间。在被推举为改革典型的第二年,郑百文即在中国股市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最高纪录,而上一年它还宣称每股盈利0.448元。1999年,郑百文一年亏掉9.8亿元,再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郑百文的大起大落,引起从当地决策层到社会的一片哗然。郑百文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的上市申报材料。上市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及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14390万元;且存在

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错误与舞弊情况出具的保留意见

审计报告 天职京审字[200×]第××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或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0×年度的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 如财务报表附注××所述,××公司货币资金核算较为混乱,银行对账单余额比银行日记账的记录短缺××人民币元,系出纳挪用公款炒股票亏空所致。 四、审计意见

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以广东新大地为例

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以新为例 [摘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便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财务造假事件,财务造假是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而IPO财务造假是指公司为了上市而进行的非法财务手段,其主要的手法有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隐蔽的非关联利益输送、明显的关联利益输送以及开发性支出资本化。它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财务造假危机经营主体的自身生存,重侵害了会计资料使用者利益,也直接影响了相关会计人员的信誉问题。本文以新天地为例,通过对其造假案例进行描述分析,指出其财务舞弊的手法,以及在审计阶段产生的失误,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防策略以及治理建议,希望能够作为更过公司的借鉴,使财务造假现象减少甚至消失。 [关键字] 商品经济财务造假防借鉴

Financial fraud and audit failure - in guangdong new earth, for example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more and more listed compani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series of related financial fraud, financial fraud is the enterprise leaders and accounting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 in violation of state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system, the behavior of the accounting fraud and the preparation of false accounting statements. And IPO financial fraud is refers to the illeg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