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SWOT分析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SWOT分析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SWOT分析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5, 5(6), 127-132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journal/mm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10.12677/mm.2015.56018

A SWOT Analysis on the Logistics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Zhangning Li, Jianfeng Zhao, Qinwen Yang, Kun Chen, Wei Huang

Th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and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Nov. 24th, 2015; accepted: Dec. 11th, 2015; published: Dec. 1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Regional logistic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obviously lags behi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t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for Beijing-Tianjin-Hebei while achieving regional logistics integrati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logistics integration, then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Logistics Integration, SWOT Analysis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SWOT分析

黎张宁,赵剑峰,杨钦文,陈坤,黄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管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24日;录用日期:2015年12月11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4日

黎张宁等

摘要

区域物流不仅可以降低区域内的运行成本和提高流通效率,而且还能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步伐。本文对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等方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SWOT分析

1. 引言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共11个地级市[1]。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经济实力雄厚,商业服务业发达。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河北是华北地区的腹地,在能源、原材料、工业、港口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京津冀被称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增长极。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大物流的支持,只有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才能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2.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优势

2.1. 地理位置优越,市场需求广阔

京津冀位于我国华北,西北、中南和东北三大区域、东临渤海,是我国进入东北亚,通向太平洋重要前沿,也是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的重要起点。北京是我国首都,是重要的政治、文化、金融、教育以及对外交流的中心,天津是我国冶金、石化、机械制造发展重地,河北省是钢铁、医药、化工、建材和农业生产大省,这都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2013年,京津冀两市一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2172.13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0.93%,社会货运量占全国6.56%,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国14.7%,说明区域经济在全国占有很大优势。物流经济主要指标也说明京津冀在全国物流产业发展中比较活跃,并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北京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第三方专业物流发展迅速,每年新兴第三方物流公司业务增长量保持在30%以上。河北省中小物流企业发展迅速,2012年新增仓储、邮政、装卸搬运及其它运输服务业施工项目300多项,零担货运站、仓储面积和运输企业连续三年都有比较大的增幅。从地区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数据来看,有电子商务活动企业数占到全国企业总数比例为5.2%,而北京市和天津市高于全国水平,分别达到7.5%和5.4%,北京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到全国13.2%的份额,三地占到全国交易额17%,电子商务的发展背后必须依托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作为支撑,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交通发达,形成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

现代物流发展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是条件。京津冀区域范围内交通发达,海陆空及管道运输基础设备都比较先进[2],为区域物流发展及省级、跨区物流合作创造了良好基础。具体数据表1。

黎张宁等Table 1.Transportation data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n 2013

表1. 京津冀2013年交通运输数据

区域铁路营业里程/km 公路里程/km 高速公路/km 公路营运载货汽车拥有量(万辆) 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全国103,144.6 4,356,218 104,438 1419.48 728,098

北京1276.7 21,673 923 18.63 --

天津963.4 15,718 1103 15.98 50,063

河北6255.5 174,492 5619 131.48 88,984

全国103,144.6 4,356,218 104,438 1419.48 728,09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铁路运输在京津冀的作用比较突出,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原、京包、京承、丰沙等线路在北京汇集,同时大秦线也通过北京。汇集在天津的铁路线主要有京哈、津沪和津蓟线。河北省以石家庄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北方物流交通中心,通过河北省的有京广、京山、津浦、石太等15条铁路干线。

京津冀公路交通比较发达。高速路链接了京津冀三个行政中心,北京、天津各区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同时高速路与区内各大铁路枢纽、各大港口相通,实现了区内多式联运模式。省级公路延伸到各个县区,实现了乡乡村村通公路,并在近年逐步实现了拓宽、升级改造等工程。

在三大区域经济中,京津冀东临渤海,有秦皇岛、黄骅、唐山、京唐、曹妃甸、天津六大海港,并形成了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等港口运输系统,中外航线200多条,三地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3亿吨以上,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海港群。并且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的发展,加强了海港与内陆城市的发展,扩展了海陆多式联运的范围。京津冀区域有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邢台五个机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为三地与区域外以及海外物流运输创造了条件。

3.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劣势

3.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有待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结构及功能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明确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天津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等是北方重要的港口,2013年京津冀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19%比例,但都在向综合性港口发展。天津港和曹妃甸港区的距离只有38海里,在开发、合作方面最有互补性,天津港是百年老港、综合性大港,201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00万标准箱,再次进入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应该继续以集装箱、外贸为主,发挥综合性强的优势,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贸易大港,但仍在大力发展矿石、煤炭等运输业务;曹妃甸港是渤海海域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多个25万吨级乃至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建设大型泊位的成本相对低,应该重点发展提升大吨位的矿石、钢材和石油吞吐能力,但也要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搞综合性港口。各港口独自经营,竞争大于合作,难以形成区域整体竞争合力。2) 由于原有各自为政管理模式以及产业趋同,京津冀区域的物流中心以及货运枢纽较为分散[3],如北京动物园、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是商贸物流中心,但随着首都疏解非核心功能及产业的转移,新的物流集散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有待建立与完善。3) 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化程度不高,比如北京市得益于2008年奥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也得以快速发展,京津城际铁路等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反之河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张家口到承德间还没有高速公路,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

黎张宁等

3.2. 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 京津冀地区物流企业以及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发展不均衡,比如北京依托中关村科技园

区的大力发展和信息技术优势,有些企业实现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施,而大量科技企业在中关村集聚,带来的是资金、人才的集聚,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周边地区很多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大这方面投资,但有的还停留在手工操作来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运用,发展不均衡导致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对接;

2)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会对区域物流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京津冀很多企业对于

公共信息网络交流平台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使信息的价值很难得到体现;

3) 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先进适用的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有限,京津地区物流

企业能结合自身状况进行自主开发与应用,而河北等周边地区由于缺乏相应人才,许多企业难以进行自主开发,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京津冀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3.3. 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

京津冀区域物流协调程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有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三地政府制定物流政策时缺乏统筹规划,仅仅从自身利益和目标出发,缺乏地区间的协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4],这种情况下制定出的政策很难促进京津冀区域的物流一体化模式发展。同时,京津冀区域的市场机制不尽完善和缺乏健全的市场体系,导致很难建立统一公平的区域物流市场环境,进而影响京津冀地区的物流发展。

3.4. 缺乏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和合作培养

就京津冀目前的情况看,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明显。但是,这种人才优势,由于受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滞后的影响并没有在区域整体发展中显现出来,由于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自然也就没有形成整体发展合力,进而影响了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

4.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机会

4.1. 政策的支持和冬奥会的成功申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无疑为区域物流一体化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七年之后暨2022年北京携手张家口将举办冬奥会无疑为区域物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与之配套的交通路网规划实施将是“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切合京津冀区域实际,为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网络,是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迫切需要。强化交通运输主枢纽、主通道作用,统筹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区域网络化综合运输体系。

4.2. 有利于分工协作,强化物流枢纽功能

区域物流一体化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着眼于整个城市群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各自有明确分工与定位,北京市致力于城市物流、国际物流、电商物流的发展;而天津依托天津港优势重力打造北方航运中心;而河北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资源,依托传统生产制造优势及铁路、水路港口无缝连接优势,强化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承德等城市区域枢纽功能。通过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枢纽,在京津冀实现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和货物运输“无缝衔接”。深化京津冀三地联运合作,着眼于提高京津冀区域的交通效率,实现铁路客运专线的纵横连通;着眼于实现与京津的高效连接,推动北京大外

黎张宁等

环等高速公路通道建设;着眼于构建铁路货运大通道,提升河北的交通服务保障能力。

同时加快建设低成本货运物流网。以北京为中心,建设京秦、京廊沧、京衡、京石、京张、京承六条经济大通道。以经济大通道为基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加强货运场站与物流园区的规划衔接。

同时抓住首都二机场建立的契机,打造区域临空经济和空港物流,强化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5.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威胁

5.1. 经济发展差异及市场化程度不高

和“珠三角”、“长三角”相比,由于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政治中心的地位,决定了京津冀地区行政色彩较浓,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较大,市场主体活跃度不够,与物流业相关的某些垄断行业改革滞后,行政性垄断经营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妨碍了区域化物流协同发展环境的建立,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行形成一定的障碍性。同时北京市作为首都,长期形成的人文、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对于物流资金、人才等吸引程度远高于河北省,对于物流一体化要素的流动构成威胁。5.2. 地域观念、文化差异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历来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形成了很强的竞争氛围。“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越京津冀地区,很大程度是因为其背后开放,创新的思想,文化精神在起着引领作用。

而京津冀地区属于内陆地区,“京广沪”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京津冀也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协调发展观念不强,开放、创新、包容意识有待增强,区域经济目标的实现仍然受到很强的行政区目标的制约,三地当自身利益与区域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考虑更多的会是自身利益,这样对区域物流的整体规划,协同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6.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建议

6.1. 建立科学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如何有效实施面临复杂的要素资源整合、消除行政壁垒、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多层面。需要区域内各经济重心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补型财政机制,建立利于整体利益增长的决策和协商机制,最主要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6.2. 物流人才政策

再好的政策都需要人去实施与创新发展。物流业的转移和错位发展也伴随着人才的流动。随着区域交通网络的发展,首都一小时经济圈更加明显,从北京到天津及石家庄都在一小时路程左右,从物流基础条件来看未来不是问题。目前突出的是京津对物流人才的吸附效应,使得物流人才在三地不能合理流动,三地对物流人才的认证还缺乏互认,尤其是资格认证、养老及公共福利等方面还无法实现无障碍转移。如果想实现京津冀的物流协作,在人才的合作和合理流动方面是需要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人才的流动无后顾之忧。

6.3.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其标准化程度

鉴于物流信息化的标准化程度和其所带来的效益成正相关,因此,对于京津冀区域而言,要加强物

黎张宁等

流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其标准化程度[5],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从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来建立物流技术平台,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协作能力。

2) 通过出台相应财税政策,对物流企业连接不同区域服务网点的行为加以激励与引导,从而加快物

流服务平台的建立。

3) 对物流基础标准进行统一,同时还要对落后的物流基础标准予以淘汰。

基金项目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URT项目《京津冀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分析》(项目编号2015J0009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霍丽娟. 关于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的思考[J]. 中国市场, 2015(5): 14-15.

[2]赵莉琴, 刘敬严, 訾红兵.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城市群物流功能建设分析[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9): 13-19.

[3]贾浩杰, 齐红梅.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模式的建构策略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15(6): 195.

[4]陈礼丹, 张文录. 基于PEST分析的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J]. 商业经济, 2014(11): 51-53.

[5]郝玉龙, 穆岩. 以市场一体化为平台加快区域物流发展[J]. 中国流通经济, 2012(8): 18-20.

物流一体化实施方案建议

物流一体化实施方案建议 、仓储服务 1、提供全天24 小时综合物流服务:可根据客户公司企业营销及战略发展要求,提供全天候、不间断仓储服务,使客户公司在同行业的在销售物流中能够提供鲜明的个性化服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2、应用完善的仓储管理系统: 实行实时在库管理,使库存得到合理控制、为企业提供时实动态库存查询、可以对批发商及零售商的销售情况进行详细管理,并可以向客户公司提供各种数据及统计资料;同时根 据客户公司的需要,可以提供客户端仓储查询软件实时库存查询; 3、提供科学的报表系统:以仓储管理系统为基础,可在任何时间为客户公司提供精确、全面的统计分析报表,如库存报表、日/ 周/月/年进出库明细表等; 4、采用条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商品全面物流质量管理,控制商品的整个流通过程,可以做到精确到台的定位管理,实现批次管理和先进先出,可以对商品的各个流通阶段进行有效查询; 5、优化物流配送线路:以公司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对客户地址的详细了解,优化物流配送线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6、动态库存管理:可以将产品分为季节性产品和非季节性产品,并根据客户公司的库存量实行动态的库存管理,合理计算仓库费用,提高仓库利用率,降低客户公司的总体仓储费用; 7、科学设计物流中转库:通过对客户各销售点的分布状况及各点的物流量状况的分析,考虑在分布密集且物流量大的设置点物流网点(中转库),为物流配送提供时间优势及降低配送费用; 8、选派驻站物流调度员: 经过与贵公司协商,我公司可在贵公司设立驻站物流调度员,负责协调贵公司有关部门与我公司的业务联系并进行现场调度,同时可以根据贵公司的物流要求提供优化物流方案,以保证此项目能更顺利的进行。 提问:上述方案中存在那些问题? 二、运输服务 报价方式灵活 1、干线运输整车报价

阿里巴巴集团的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阿里巴巴集团的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外部环境内部条件 机会 1 .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零售品 消费总额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占社会零售 品消费总额的比例逐年攀升,但仍有较大 提升空间; 2.随着智能手机保有量和PC出货量的逐年攀 升,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大数据、云 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 3.政策的有力扶持,如“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4 .随着阿里农村化、国际化战略的提出, 农村市场、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优势 1 .阿里巴巴刚刚完成了上市融资,内部资 金发展较为充裕; 2.通过“合伙人制度” ,实现了股权与管理权 的分离,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以13.1%的持 股比例,实现了对集团的绝对控制; 3 .通过近期一系列重大的并购举措,包括: 投资魅族、苏宁云商,收购优酷土豆,入 股58 到家等,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集团的 业务范围; 4 .拥有较为完善的阿里生态圈,包括:电商领 域的淘宝、天猫;团购领域的美团、口碑; 生活服务领域的高德地图、快的打车等;传 媒领域的新浪微博、优酷土豆等;支付领域 的支付宝、余额宝等;消费金融领域的花呗、 借呗等等,几乎涉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方方 面面,近期还向个人征信业务进军(芝麻信 用);蚂蚁金服从阿里集团剥离后,阿里的 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有利于集团业务的长远发展 挑战 /威胁 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淘 宝、天猫等销售额增速逐步 放缓; 2.随着消费者层次的升级,品 质而非价格成为部分消费者选 购商品的首要参考因素,阿里 在电商领域将面临京东与腾讯 联合的强有力挑战,市场地位 面临冲击; 3.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相 关法律类法规有待完善 劣势 1.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越来 越弱,表现在:供应商内 部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商家 的规模扩张挤占小商家的 生存空间等; 2.“合伙人制度”有损股东 权益,集团发展较为依赖管理 层的决策能力; 3.假货泛滥问题有损公司形 象,与京东相比,物流环节 成本过高(不仅是金钱成 本,还有时间成本); 4.平台数据庞大而杂乱,对数 据的处理技术要求高,平台 引流能力有限 建议: 1.针对农村市场、国际市场的广阔前景,实行农村电商及向国际市场挺进,抢占市场份额; 2.针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与京东、腾讯联手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加强对假冒伪劣的惩治力度,净化网购环境;同时完善网购流程,尤其是退货、赔付流程,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并加大对物流环节的投资力度,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向农村、国际市场等新兴市场进军,抢占市场份额; 3.更进一步完善阿里集团的生态圈,同时在集团内部合理分工,明确业务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4.针对集团发展对管理层能力的依赖,在管理层内部进行改革,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持集团内部活力

[物流管理,供应链,时代]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探析

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探析 摘要:在新时期,企业不仅要依靠内部的纵向管理,还要加强横向管理,与同行企业进行友好的合作与交流,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成为利益同盟,实现共同发展。基于这种背景,供应链一体化的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供应链一体化对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企业物流管理也是如此。本文重点研究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供应链一体化;物流管理;企业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紧密和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高等速度在世界各国之间传播。自从我国加入了WTO,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出现在我国,我国企业不仅要与国内企业进行竞争,利用有限的资源,还要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能仅仅依靠单打独斗,这样是难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换言之,企业不仅要依靠内部的纵向管理,还要加强横向管理,与同行企业进行友好的合作与交流,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成为利益同盟,实现共同发展。基于这种背景,供应链一体化的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供应链一体化对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企业物流管理也是如此。本文重点研究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供应链一体化和物流管理概述 不管哪个国家,要想使经济建设获得稳定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物流。所谓物流,就是为了满足产品最终端的要求而实施的从产地向消费地移动的所有活动,旨在转移商品,将其顺利送达到消费者手中,使企业获得利润,使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现代物流的范畴更加广泛,不仅仅指商品流通,还包括人才、信息、资金等相关要素在内,是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另外,企业从购买原材料开始,一直到将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物流活动始终贯穿始终。由此可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物流。目前,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供应链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些年来,由于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跨国公司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开放,面对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使得我们迈入了供应链一体化的时代。一个企业从生产产品开始,一直到销售环节,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其中的各个环节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供应链。其中,物流对产品供应链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三、供应链一体化对物流管理形成的影响 供应链一体化将企业所有活动联结在一起,其对物流管理也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升物流管理效率。21世纪的市场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必须第一时间响应市场需求,保持敏锐的感受力,这样才能使企业物流活动降低运行成本,防范资源浪费和闲置。实现供应链一体化之后,企业通过上下游的各种信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和经济分析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和经济分析 摘要:当前经济环境下,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整体发展态势明显劣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而京津冀地区物流经济的发展缓慢成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制约障碍。而当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所带来的重大利好政策,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北京、天津“双核”对该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物流产业;区域经济 一、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物流业产业地位确立、区域投资与市场环境日益改善,区域物流一体化已成为京津冀物流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引导物流资源跨区域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不仅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京津冀广大物流企业的共同期盼。京津冀地域上的环绕性,为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天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信息中心,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北方一流的港口物流中心城市。京津冀有近700公里的海岸线,拥有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等天然不冻海港,海运条件便利,岸线资源丰富,

物流量较大;由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已基本形成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积累雄厚,信息基础设施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区域物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三地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物流界融合联动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物流一体化运作正在变为现实。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物流产业集聚区的模式受到国家发改委充分肯定,必将对京津冀大物流圈构建并形成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二、京津冀地区物流经济区域性分析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都会要求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 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在这些区位, 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市场力量通常是递增或非递减的, 从而市场力量将促使这些地球的经济活动更加聚集,导致报酬递增。由于经济的聚集,这些地区将会持续而快速地成长,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但同时也会导致发展的不均衡。美国经济学者赫希曼认为,“不均衡发展策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他认为, 经济进步并不会同时在每个地方出现,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区域经济实力中心首先呈现。然后, 经济进步一旦出现,其巨大的经济推动力, 将会使经济成长围绕最初的“增长极”而集中。因此, 不均衡是经济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但当这种不均衡所产生的“增长极”达到经

浅析一体化物流服务

浅析一体化物流服务 摘要:过去,我国传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只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但现代社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21世纪初,我国的物流业开始了理性回归。尤其是我国加人WTO以后,随着市场准人承诺期的到来,国外独资、合资的物流企业开始进人我国,我国物流业正在进人一个朝向“一体化物流”发展的新时期。 关键词:运输一体化物流整合服务 一、前言 物流企业是服务性行业,其以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交流等要素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经过处理转化,输出的是物流服务。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商品,也叫物流供给。所谓“供给”,就是一个物流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及物流信息等服务的过程。 过去,我国传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只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如运输企业只能提供一般性的货物运输;仓储企业一般只能提供简单的货物储存保管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与融合,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对现代物流市场 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右面的“需求结 构”图说明,现代社会 对物流服务需求的样 式是多种多样的。因 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便 应运而生。进一步分 析,第三方物流得以兴

起和赖以生存的条件是: 1.生产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 2.生产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的需要; 3.生产企业减少流通费用的需要; 4.生产及供销企业整合供应链的需要; 5.消费者满足自身需求的需要; 6.国际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谓第三方物流(TPL),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因为这种业务模式是供方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所以又称其为合同制物流。把用户的物流业务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管理全部承担下来,即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为其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在保证成本的条件下,使用户拥有一个高效、通畅的物流体系,正是我们物流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国的物流业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引进西方的物流理论,人们开始接受“物流”的理念。九十年代,中国的物流业进人躁动期,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几乎遍地开花、凡企皆“流”,有过激倾向。当然,躁动的同时也孕育着适应国情的我国物流业雏形。 二、一体化物流服务简介 21世纪初,我国的物流业开始了理性回归。尤其是我国加人WTO以后,随着市场准人承诺期的到来,国外独资、合资的物流企业开始进人我国,我国物流业正在进人一个朝向“一体化物流”发展的新时期。 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随着制造、零售企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期望物流企业为其提供包括方案设计和物流实际运作在内 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是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流服务,并将这些服务一体化的一种服务模式。一体化物流服务模式是许多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新科安达等。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特点如下:

阿里巴巴SWOT

阿里巴巴战略的SWOT分析 阿里1999年3月10日由中国互联网商业先驱成立,以为研究发展基地,9月10日在设立国际总部。 2000年9月9日,在成立阿里巴国总部。 阿里巴巴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淘宝网。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2012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向旗下子公司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回购价格为13.5港元。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就股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阿里巴巴用71亿美元回购20%股权。2012年7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调整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为七大事业群,组成集团CBBS大市场。 阿里巴巴(联合交易所股份代号:1688)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在1999年成立于中国市,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应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网上交易市场包括:集中服务全球进出口商的国际交易市场、集中国贸易的中国交易市场,以及透过一家联营公司经营、促进日本外销及销的日本交易市场。此外,阿里巴巴也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一个全球批发交易平台,为规模较小、需要小批量货物快速付运的买家提供服务。所有交

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1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为了转型成为可让小企业更易建立和管理网上业务的综合平台,阿里巴巴亦直接或通过其收购的公司包括中国万网及一达通,向国贸易商提供多元化的商务管理软件、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及出口相关服务,并设有企业管理专才及电子商务专才培训服务。阿里巴巴亦拥有 Vendio 及 Auctiva,该两家公司为领先的第三方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服务网上商家。阿里巴巴在大中华地区、印度、日本、国、欧洲和美国共设有70多个办事处。 2002年5月马云荣登日本最大的《日经》杂志封面人物,《日经》杂志高度评价阿里巴巴在中日贸易领域里的贡献:“阿里巴巴已达到收支平衡,成为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骄傲。”自阿里巴巴成立之后,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家著名新闻传媒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2003年非典爆发,网络商务价值突显,阿里巴巴成为全球企业首选的商务平台,的各项指标持续高速发展。 一)S(优势) 1、阿里巴巴的做得好 (1)阿里巴巴专做信息流,汇聚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状况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状况 京津冀地区物流的总体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发展则取决于该地区交通体系的完善与京津冀大流通体系的建设。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及下属区县根据自身城市特征各自编制了物流发展规划,但缺乏京津冀区域物流体系的整体意识,尚未形成一个统筹各方的物流总体规划。 一、京津冀物流产业规划 京津冀三地各自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各省市未来几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原则及布局。 1、北京市物流产业格局 北京确立了“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三环”是指在六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基地,在五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在四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配送中心。“五带”是指积极引导各类物流资源向西南(京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正南(京开高速公路和106国道)、东南(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东北(机场高速、京密路、京承高速公路)、西北(八达岭高速、110国道)等五个方向的物流通道聚集,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基地、若干个物流中心,形成五条集聚发展、连通快捷、服务产业的物流产业带。“多中心”是指根据北京市各产业集聚和新城建设多中心分散布局的特点,相应配置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 2、天津市物流产业格局 天津现代物流业将形成“两带、三区、双环”的空间发展格局。“两带”是指以天津港为原点,构建沿海岸线形成的沿海物流发展带以及沿京津走廊形成的京津物流发展带。“三区”是指位于宝坻区、蓟县形成的服务于新型生态农业及现代商贸的北部物流聚集区;位于津南区、西青区形成的服务于新型工业产业及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南部物流聚集区;位于静海县、西青区形成服务于钢铁、冶金、建材及现代商贸的西部物流聚集区。“双环”是指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依托,在双城区周边构建支持城市生产、生活、商贸的市域物流配送环。 3、河北省物流产业格局 河北省的物流产业将形成“一带两通道”格局。以廊坊、保定等产业基地型和商贸集散型物流产业聚集区为重点,发挥环京津地区特色支撑产业对物流聚集的带动作用,打造“环京津物流产业带”;以发展唐山港、秦皇岛港物流龙头以及承德内陆港为重点,发挥装备制造、钢铁、农副产品等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打造“冀东物流通道”;以发展黄骅港及石家庄、邯郸交通枢纽物流和石家庄小商品交易市场等商贸物流为重点,发挥钢铁、煤炭、建材等地区特色支撑产业对物流聚集的带动作用,打造“冀中南物流通道”。 二、京津冀地区物流一体化的障碍因素 由于观念、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而缺少一体化的物流体系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区域物流一体化缺失是制约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瓶颈”。

储运一体化方案及管理

储运一体化方案及管理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随着国内物流行业水平的提高,制造类/贸易/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生产企业都希望将仓储、运输整体外包给物流公司。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物流公司提供更进一步的物流解决方案。然而对于仓库的建设、管理费用较大、对企业的实力、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都有很大的要求。于是广州市海森物流有限公司对储运一体化方案的分析如下: 一、海森物流对储运一体化需求分析 (一)市场需求分析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综合物流公司除了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外,还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增值服务,如分拣、延期装配和包装等,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与物流关系不大的服务,如后期加工、制造、安装等,为客户提供极大的方便。在美国,许多企业都将从质量检测、出入海关到往衬衣袖口上贴条形码的工作都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目的在于彻底摆脱配送方面的业务,把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其它方面。但是,在中国,由于条件限制,大多数物流公司目前提供的服务只是在传统的运输业务上进行改进和提高,不少人可能认为物流服务仍是一种运输服务,只不过服务范围有所扩大、服务质量有所提高而已。因此,第三方物流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 (二)行业分析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制造类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物料费用通常占制造成本50%以上的比例,因此,物料与仓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已经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企业的效益密不可分。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都希望将仓储、运输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很多都是寻找不到合适的、有实力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仓库的建设、管理费用较大,对企业的实力、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都有较大的要求。现在全国范围在不断涌现的物流园区,正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仓储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正抓住这一商机为企业提供仓储、运输、包装、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 (三)公司内部分析 前提:物流公司一般要求仓库或有寻找合适仓库的能力,这是业务开展必备条件。 软件:一般要求使用电子化管理,拥有基本的电子设备(电脑、巴枪等)和软件(WM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 人才:要求拥有整合能力的团队,包括客服、技术等。 二、储运一体化产品结构及特点 物流储运一体化,关键在于产品设计,即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运输和仓储服务。 (一)产品结构 仓储一体化服务,按不同的线路(出发地和到达地)设计不同的运输方式、时效。并提供可选择的增值服务。如下: 1、仓储管理:物流公司提供仓库保管、分拣、代理发运、代办单证等服务,按照一定单位(1-2元/日/M2)制定仓储价格。 2、运输:提供仓到站、仓到仓等服务方式及到货时间。 3、增值服务:提供了包装、流通加工(组装、剪切、打孔等)、劳务输出(装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状况 京津冀地区物流的总体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 京津冀地区物流的总体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发展则取决于该地区交通体系的完善与京津冀大流通体系的建设。 一、京津冀物流产业规划 京津冀三地间“十二五”期间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1、北京市物流产业格局 北京确立了“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三环”是指在六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基地,在五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在四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配送中心。“五带”是指积极引导各类物流资源向西南(京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正南(京开高速公路和106国道)、东南(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东北(机场高速、京密路、京承高速公路)、西北(八达岭高速、110国道)等五个方向的物流通道聚集,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基地、若干个物流中心,形成五条集聚发展、连通快捷、服务产业的物流产业带。“多中心”是指根据北京市各产业集聚和新城建设多中心分散布局的特点,相应配置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2、天津市物流产业格局 天津现代物流业将形成 “两带、三区、双环”的空 间发展格局。“两带”是指 以天津港为原点,构建沿海 岸线形成的沿海物流发展带 以及沿京津走廊形成的京津 物流发展带。“三区”是指 位于宝坻区、蓟县形成的服 务于新型生态农业及现代商 贸的北部物流聚集区;位于 津南区、西青区形成的服务 于新型工业产业及高端电子 信息产业的南部物流聚集 区;位于静海县、西青区形 成服务于钢铁、冶金、建材 及现代商贸的西部物流聚集 区。“双环”是指以中心城 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依托, 在双城区周边构建支持城市 生产、生活、商贸的市域物 流配送环。 3、河北省物流产业格局 河北省的物流产业将形 成“一带两通道”格局。以 廊坊、保定等产业基地型和 商贸集散型物流产业聚集区 为重点,发挥环京津地区特 色支撑产业对物流聚集的带 动作用,打造“环京津物流 产业带”;以发展唐山港、 秦皇岛港物流龙头以及承德 内陆港为重点,发挥装备制 造、钢铁、农副产品等产业 支撑带动作用,打造“冀东 物流通道”;以发展黄骅港 及石家庄、邯郸交通枢纽物 流和石家庄小商品交易市场 等商贸物流为重点,发挥钢 铁、煤炭、建材等地区特色 支撑产业对物流聚集的带动 作用,打造“冀中南物流通 道”。

物流一体化的特点及意义

物流一体化的特点及意义 物流一体化的特点: (1)物流一体化是以顾客为中心为满足顾客服务为导向的服务性过程 从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以看出,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动因主要源于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对顾客需要的满足。上述定义将服务物流包括在概念中,这是物流一体化概念的重要发展。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广州运输公司 (2)物流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展 物流—体化的概念包括供应商和用户的物流管理功能,强调物流整体系统的优化,其中回收物流属于物流一体化崭新的重要内容。管理范围的扩展是物流一体化概念的另一个重要扩展。 (3)物流一体化的概念吸收了循环物流的思想,强调废弃物流的管理 从宏观上看,我们提出的物流一体化概念是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整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物流的抽象和总结,它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物流观。 物流一体化的意义: (1)物流一体化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①物流活动往律是企业中劳动最密集的活动之一。物流一体化可以使开发可行的方法替代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作业成为可能。它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意义。 ②就物流成本来说,运输成本和库存保管成本在物流成本中占据绝大部分比例。通过物流一体化可以实现对供应链上物流资源的整合,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行动,能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③在物流的外部一体化管理中,发生交易关系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谈判和履约费用。

(2)有利于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顾客服务水平 ①物流一体化管理使整个产供销系统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产品得以以较低的价位销售给顾客,带给顾客较高的满意度。物流一体化管理为灵活、快速、优质的物流服务提供了保障。 ②通过对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统一管理,如采购、运输、配送、储存、包装、订单处理、库存控制等,更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③易于形成协同竞争、共同发展的价值观,有利于强化核心竞争力。 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以战略联盟或合作的形式交由外部组织承担。通过与外部组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将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从而以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④物流一体化不仅可以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而且还可以优化社会的整体经济运行环境,使市场真正活跃起来,使宏观调控更加有效和畅通。 物流一体化把生产与流通合成为经济利益共同体,可扭转生产行业与流通行业的利益对立状况,形成生产与流通的相互协调、自觉合作的利益机制,从经济利益上激发商品流通部门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环境得到优化。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 [广州到海口物流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news/2289.html [广州到三亚物流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news/2288.html [广州到上海物流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news/2260.html [广州到武汉物流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news/2277.html [广州到苏州物流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news/2271.html

阿里巴巴SWOT分析45944

阿里巴巴SWOT分析 一、S----优势 1、优秀的管理团队 (1)、马云的个人魅力功不可没。 (2)、团队之间聚合力逐渐沉淀成的固有机制和企业文化,为进一步的扩大和凝聚这个团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阿里巴巴的团队的平均资历在互联网公司中并非最高,但团队执行力是最强的,团队的认真、执着,具有责任心。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系被誉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价值体系考核与个人的薪金挂钩,真正执行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也许就是阿里巴巴能从一个小公司发展为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的根本原因。 (3)、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阿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人才,无论从宣传还是到技术,阿里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 2、阿里巴巴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网并称中国三大综合电子商务网站,但慧聪仍处于亏损状态。环球资源网在收入上可以和阿里巴巴相比,但是环球资源的三分之二业务收入来自它已经经营了三十年的商情出版物和展览,只有三分之一是在线业务收入,与阿里巴巴的收入性质大致一样。据《2012年第1季度中国B2B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慧聪网分别以%、%、%占据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份额前三甲,阿里巴巴仍占首位。 3、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在中国很难找到另外一家能有阿里巴巴那样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B2B 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以信息集散地为基本功能的B2B 商务网站来说,品牌就是价值。

(1)、阿里巴巴从2003 年起就开始针对全球买家进行系统的营销和推广,多年经营和推广在全球买家中建立的知名度和信誉,成为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2)、全球最大的华人论坛——以商会友,为全球的商人交流创造了极大的方便,也拉近了各处商人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网站的知名度。 (3)、它是全球最有实力的B2B平台:访问量很高、排名好。 (4)、在国内阿里巴巴是最大的网站B2B,只要一提起电子商务,就会想到阿里巴巴。另外,中国的出口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江浙地区,阿里在这两个地区尤其知名。 (5)、庞大的会员数目,知名度的提升,品牌的树立使阿里巴巴的信息覆盖面越来越大,吸引了商家的到来。 (6)、适度但比较成功的市场运作,比如福布斯评选,提升了阿里巴巴的品牌价值和融资能力。 4、阿里巴巴集团的全面布局 阿里巴巴的五大子公司:阿里巴巴、掏宝、支付宝、中国雅虎、阿里软件,已经完成了从B2B、B 2C、搜索到支付、中小企业管理等电子商务领域的全方位布局,并在从商品生产到面对消费者销售整个商品流通环节的电子商务进程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至少是在目前的中国市场),这是其他电子商务网站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掌握商家资料(阿里巴巴和淘宝)、付款机制(支付宝)、实时通讯(淘宝旺旺)、内容(雅虎中国)和广告(阿里妈妈),横跨商业、媒体和广告,等于美国互联网公司Ariba+eBay+PayPal+MSN+雅虎的综合体,如此宏伟的布局为全世界首见。 5、阿里巴巴服务做得好 (1)、在起步阶段,网站放低会员准入门槛,以免费会员制吸引企业登录平台注册用户。 (2)、阿里巴巴通过增值服务为会员提供了优越的市场服务。

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基本常识解说

绿蚂蚁物流搜索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就提出了一体化的现代理论,应用和指导其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它们的生产商、提供商和销售商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美国十几年的经济繁荣期既与该国重视物流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社会生产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是分不开的。亚太物流联盟主席指出,物流一体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合化和系统化(如图2-9所示)。它是物流业发展的成熟的阶段。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既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从物流业的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一个层次上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是数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得到迅速发展。如专业化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出现,并发展很快。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体化就进入了第三个层次。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学和物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门学科,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都很强。第三方面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美国的联邦快递和日本的佐川急便是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1995年这两家公司的营业额分别为125亿美元和57亿美元。国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近年来,各公司的营业额均在1亿元以上,营业范围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绿蚂蚁物流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cf6349886.html, 。

阿里巴巴SWOT分析

阿里巴巴SWOT分析 一、企业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导者,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自1999 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集团茁壮成长,现已拥有以下子公司: 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B2B 公司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公司,是世界领先的B2B 电子商务公司,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的中小企业。 淘宝网—中国最大的个人网络购物市场,目前与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平台阿里妈妈合并。 支付宝—中国领先的在线支付服务。 雅虎口碑—提供本地搜索和信息分类的生活服务平台。 阿里软件—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者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商务管理软件。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它们支配着员工的一切行为,是公司DNA的重要部分。在有关雇用、培训和绩效评估的公司管理系统中融入了以下六个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六脉神剑: 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企业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三大愿景: To last 102 years. 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 年的企业 To be the world's top 10 site. 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 To be an essential partner to all business people. 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未来十年目标: ▲世界3大互联网公司之一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世界最佳雇主公司之一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阿里巴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的计划。诸如“乌云计划”、“狂风计划”、“春雷计划”以及现在正在推行的“网络联保贷款”计划等。这些策略的效果已经渐渐明显,然而经济危机仍在延续,机会与威胁一直并存,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下一步的分析为它探索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策略。

京津冀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应用状况

摘要: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区域各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现代物流系统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多元化,该区域配送中心逐渐演变为物流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本文根据实际调研情况,从技术应用现状、应用难点、发展趋势及建议等多个角度对京津冀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应用做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配送中心、技术应用 一、技术应用背景 物流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而发展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它很好地解决了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因此配送中心逐渐成为现代化物流的标志。 1.京津冀配送中心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大型城市群的存在,目前京津冀地区拥有配送中心数量密度相对较高,从百度地图收集的情况来看,北京地区拥有各类配送中心数量为520个,天津市拥有各类配送中心数量为196个,河北省拥有各类配送中心数量为483个,从全国平均水平看处于中上水平,特别是北京市和天津市是国内配送中心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目前京津冀地区的配送中心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增长,已经形成了包括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等在内的配送中心集聚区域。 从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来看,京津冀区域的配送中心主要是服务电子商务、高端制造、医药、烟草等领域。该区域内特别是京津两地的配送中心规模均较大,在统计的样本企业中有超过70%以上的配送中心规模均超过了1万平方米,而且大多数是面向华北的区域物流中心节点。 2.配送中心成为物流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 由于现代物流系统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多元化,配送中心逐渐演变为物流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 从调研的情况看,京津冀区域的配送中心在物流节点中已经成为投资额度较高、技术应用程度较强的典型代表。北京烟草物流中心成立于2004年7月,是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所属专业卷烟物流配送非法人实体,负责全市4万个卷烟零售户的卷烟仓储、分拣和配送工作。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总投资1.98亿元。现在投资兴建的配送中心的技术集中程度更高,单价也变得更高。 该现象在国外也同样存在。亚马逊迄今对英国运营中心的投资多达20亿英镑,其英国履单和客服中心共有约8000名员工。亚马逊在英国共有8个履单中心,总占地面积500万平方英尺。 由于配送中心设备需求量大、集成度高,因此其自动化技术水平发展得也更为迅速,包括德马泰克、大福等世界知名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商,都将配送中心技术应用作为研发的重点。 二、技术应用现状 物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复杂物流作业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类型和内容较多。从功能视角进行分析,目前配送中心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类技术、存储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拣选技术、分拣技术等。由于配送中心作业要求高,因此其技术应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先进性等特征,京津两地的配送中心表现得尤为明显。 1.配送中心技术应用日益普遍 在调研的样本数据中,重点选取的是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基础的配送中心(样本数据集中在作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以上、作业人数超过30人以上的配送中心)。

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与对策研究

目 录 第1章导论 (1) 1.1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5) 1.3.3国内外研究述评 (7) 1.4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8) 1.4.1主要研究内容 (8) 1.4.2主要研究方法 (8) 1.5创新点 (8) 第2章物流相关概念及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9) 2.1物流相关概念界定 (9) 2.1.1物流概念 (9) 2.1.2区域物流 (9) 2.2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10) 2.2.1马克思关于协作的理论 (10) 2.2.2区域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11) 2.2.3系统论 (13) 2.2.4博弈论 (13) 2.2.5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第3章京津冀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成果与问题 (15) 3.1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成果 (15) 3.1.1物流通道的协同成果 (15)

3.1.2物流节点的协同成果 (16) 3.2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问题 (17) 3.2.1京津冀物流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 (17) 3.2.2京津冀物流业角色定位不清 (17) 3.2.3京津冀物流要素区域内流动受阻 (17) 3.2.4京津冀物流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18) 第4章京津冀物流业分地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19) 4.1京津冀物流业分地区协调度评价指标的作用及构建原则 (19) 4.2京津冀物流业分地区协调度评价指标的构建 (19) 4.3京津冀物流业分地区协调度评价模型 (20) 4.4京津冀物流业分地区协调度实证研究 (21) 4.4.1京津冀物流业各地区现状 (21) 4.4.2京津冀物流业分地区协调度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 (23) 4.5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27) 4.5.1 物流子系统发展程度不平衡 (27) 4.5.2物流子系统发展布局不合理 (28) 第5章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原则 (29) 5.1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协调原则” (29) 5.2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公平原则” (30) 5.2.1.Shapley值法的基本条件和模型 (30) 5.2.2基于Shapley值法的京津冀物流业协同收益分配 (31) 第6章国内外区域物流业协同发展经验 (34) 6.1国内区域物流业协同发展经验 (34) 6.1.1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经验 (34) 6.1.2珠三角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经验 (35) 6.1.3东北经济圈物流业协同发展经验 (35) 6.2 国际区域物流业协同发展经验 (36) 6.2.1美国物流业协同发展经验 (36)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

摘要:随着十三五规划战略的逐步实施,京津冀经济区域一体化现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仍然差距相差较大。京津冀地区的想要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以物流业先行。物流业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整合京津冀地区的现有物流资源,形成统一、多层次、快速高效、全方位的区域物流系统。本文在研究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行性的优化对策,就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区域经济;优化对策 一、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意义 首先,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其次,三个地区的协同发展,有效的带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减少交通压力,减轻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人口过多等问题。最后,整体提升京津冀区域的实力,优化经济结构,进而提升整个区域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首都,在各个领域的优势均十分突出,物流行业资源丰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天津在整个京津冀物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地处环渤海地区,具有北方第一大港,是我国从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河北是华北地区的腹地,处于环渤海中心地带,港址资源丰富,物流量大,在工业,港口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三个地区表现出物流企业规模不同,物流能力参差不齐,人才要素的不均衡,整体区域结构的规划不完善等现况。 目前京津冀地区按照“2+8+4”模式发展,分别形成京冀“6+1”,津冀“4+1”模式等多个协同发展模式,多个地区签署合作共同发展协议,共同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推进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三个地区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 三、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三个地区之间没有建立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京津冀区域物流部门和单位之间缺乏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缺乏信息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没有建立起物流产业的科学一体化发展规划,影响整个区域物流的发展和运行效率。 2.缺乏统一规范的基本设备。三个地区的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设备不统一,容易造成货物在运输、搬运、仓储等各个物流环节中的浪费,降低效率,衔接性较差。 3.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产业布局上也有差异。天津作为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在物流管理和技术上较为成熟,河北的物流商流优势,而北京被称为“政治文化中心”,其拥有资金流,信息流的优势。 4.人才要素的不均衡流动。三个地区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物流的协同发展。 5.区域交通的不完善。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是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重点。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交通总体布局存在一定的缺陷,要足够重视,建立起完善,迅速,高效,经济的交通网络体系。 四、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优化对策 1.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标志。针对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现状,进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交通圈”促进交通一体化的发展,形成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交通网路系统。 2.京津冀地区结成区域物流标准化联盟。积极推动京津冀地区物流标准化建设,实现物流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互通互联,实现标准化设施设备技术。 3.健全物流市场准入体系,促进京津冀地区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建立物流产业园区,建立物流企业的诚信协调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