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jscyj

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

——在“为中国未来而读·2013阅读论坛”上的演讲

曹勇军

一、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阅读是为了什么?我觉得阅读是一种思考,是一种反省,是一种探索,是一种与现实的不妥协。讲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你这个人贼心不死,想干一点事,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期待。假如没有这个大概就不读书了。简而言之,读书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生活。这是我的一个个人理解。

可是在我们今天想读书很难。今天的社会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我们很难把精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长期地深入思考。常常跳过来跳过去,似乎每天接收的东西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东西在脑海之中留下深刻印记。第二,我们的表达变得很肤浅,变得碎片化。我们喜欢看140字的博文;喜欢看那种片片断断的像小鸡拉屎一样的文章,喜欢短的小的东西,长的看不下去。第三,我们的自主记忆能力在衰退,常常是伴随着某种职业上的规条、训诫,比如领导明天要来听课,往往是在这种压迫之下被动去记忆的。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么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不大容易静下心来读书。在今天我们最需要的品质不光是读书,不过在读书上表现得特别明显。需要哪些品质?第一,可读的很多,能不能选出自己最需要的。第二,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得有定力。第三,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能力。什么叫做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有好说好,有差说差,这就叫做批判思维。可是我们今天往往受各种舆论、受各种名人、受各种社会上声音的影响,被它们裹狭着,很难对一个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这些品质的缺失可能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会造成障碍。

什么是阅读呢?阅读是一种理解。伏尔泰有一句名言说:“理解是在你之中发现我。”人的精神运动总是这样的,是在各种各样的他者之中寻找到自身的影子,进而丰富对自我的认识,投射到世界上,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可以说,理解就是在他者之中发现自我的过程,而发现自我其实是生命和心智成长的过程。所谓阅读,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和心智获得成长。

暑假我带太太一起去了湘西凤凰县城。湘西古城,沱江之畔,晨雾刚刚消散,脚下吊脚楼很可爱。我们租住在吊脚楼客栈里,带了几本沈从文的书,有很多生命的感发和启示。穿行在凤凰的大街小巷,我把我自己带来的书,也包括新买的,敲了很多图章——这些图章像生命的一种印记。沈先生有一篇文章很有名,《我读一本大书同时读一本小书》,沈先生告诉我最大的读书法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把读书和生活结合。我给自己刻了一枚闲章:阅读唤醒灵魂。什么叫做真正的阅读,我的答案就是这个。

回过头来看,我们有的时候苦读一本书,那是真的在阅读吗?它跟你的生命有联系吗?它促成了你的生命不断地由低界向高界运动和舒展了吗?没有嘛!所以真正的阅读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

二、什么是真正的教师专业阅读

说句老实话,这方面我是蛮担心的。现在这一代老师,是做试卷长大的一代人。中国知识分子真的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叫“一代不如一代”。你看梁启超先生他们那一代,他们的国学基础我们没有办法比。到了五四以后的那批人,比如说我们安徽同乡胡适之先生,他们跟五四以前的人也没办法比了。解放以后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传统的学问往后退了一大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又是一拨人。现在好了,现在这一代人叫“考试的一代”。

他们对现代文阅读的认识是这个样子的——什么叫现代文阅读呢?等于高考现代文题,等于我今天要能给学生弄的那个模拟卷上面的现代文阅读题:这个是“关键词理解”,这个叫“把握的情感”,这个叫“手法鉴赏”……全是考试卷上的东西、考试学的东西,可以说,跟真正的阅读毫无关系。

讲到这,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个我的思考。我以为测试型阅读、常态阅读和专业阅读固然有相通之处,但不一样,甚至是很不一样。测试型阅读,讲的简单一点,就是为了测试你的能力设计的考试题目。它有一种夸张放大文本细部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可能没有人这样读书。我经常在南京遇到一些家长,都是南京各高校的博导,大名鼎鼎,他们跟我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常常无奈而又尴尬地向我请教:“曹老师,孩子语文不好,现代文阅读不好,得不到什么分,你看看还有什么好办法?”我说:“你还做过试卷啦?”他说:“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指导她,她能做对,现在做一个错一个,女儿很反感:‘不要你指导,你指导的这个东西全是叉!’”

南师大教科院有一个杨启亮教授,曾经跟我讲过一句话,蛮幽默的。他说:“想不到天下竟然有一种叫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东西,想不到竟然全国的孩子都在做这种东西,想不到竟然孩子们还能做对。”这中间可能不无误解之处。你说现代文阅读不好,你能不能找出一种替代它的更好的东西?杨先生告诉我面试就很好啊。可是成本我们能负担得起吗?江苏每年高考是50万学生,50万人面试可能吗?况且面试这里面还有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

对测试型阅读,我有一个比方:测试型阅读有点像人生了病到医院去查血。你阅读能力怎么样我验证一下、考评一下。可是孩子们跟在我后面读书,把他生命最宝贵的这黄金三年交给我,他需要的是阅读能力从不强到强,一步一步发展和成长。他不需要一天到晚跑到医院“查血”。

而专业阅读又不太一样。专业阅读它更多强调的是目的,就是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所采用的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技能。理论上讲,一个人只要会读书他就有专业阅读的能力。可是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我们不少老师根本没有阅读生活。

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就是一年你买了几本书,情况非常令人悲观。当然,我理解,跟大家一样,到现在为止我教书压力大、负担重,说句老实话,能够完成手上的工作就已经不容易了。既然连书都不读,何谈什么专业阅读?可是一个老师想要发展,他必须得有专业阅读。会读书的老师才有资格教孩子读书,因为我们教来教去,教到最后我们教的是怎么把书读好。你别以为你教的是知识点,其实一个好老师他教的是生命和自我。我们凭什么教学生?我是一个读书人,我能读好这本书,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把这个书读好了——凭的是这个!

三、我们需要建立的阅读理念

我梳理了一下我这些年读过的这方面的书,给老师们做个简单介绍。第一本书是《阅读史》,第二本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后一本书艾德勒很有名,他还出过一本影响很大的书,就是《西方世界经典》。还有两本书也很好。一本书是郝明义的《越读者》。读起来很轻松,而且图文并茂,可以学到很多阅读的新理念。还有一本书,我要隆重推荐,张新颖的《读书这么好的事》。写得非常之好。

我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常看书里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我共鸣,这是我最后愿不愿意掏出银子买这本书的一个条件。我读《读书这么好的事》这本书,忽然就翻到一句话,他说:“读到好书我们都希望重读,可是常常没有重读,为什么?”我就特别觉得挠到了痒处,他说“因为你忙,更因为读完这本书你的好奇心已经被消磨殆尽。”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特别有共鸣。当时我在书店翻了几句话,觉得好多力量洒落在书的各个地方。

读书是要讲究机缘的,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它就能读一本书。说来惭愧,从青年的时候到现在我读了很多遍《战争与和平》,一直没有读完,我怎么都读不下去,没有办法。2010年我参加江苏省的高考命题,关进去40多天,我带过去一本尼采的书,也是读了好几次没有

读下去的,《查拉图是特如是说》,出来以后我非常兴奋对朋友们说,我终于把《查拉图是特如是说》看完了,认认真真的看完了。没有地方可去,没有其他的心思可想,我只认认真真在读,读一遍,再读一遍,而且做了摘录和札记。那天我到泰州中学——胡锦涛的母校——跟老师交流。我说我最近最大的收获是我终于把《理想国》草草地翻了一遍。这个书翻了好多次,就是没翻完。其实我们的生命阅读中有太多这样的书,我们好像熟悉得不得了,其实我们没有看过,不过鹦鹉学舌说几句人云亦云正确的废话而已。

读这一类书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其实阅读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就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阅读里面有广阔的天地,有丰富的内涵。

比如,读什么书的问题。你会发现有价值的书值得读、经典的书值得读。它能发现你,你能发现它,能对上眼,看它那个书我有收获,觉得充实,把我生命中那样一种经验调动起来,给我更多新鲜的东西。卡尔维诺讲过,阅读意味着接近一些将会存在的东西。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的内心是丰富的,是深刻的,在你灵魂的地表深层藏着很多的种子,可是这些种子没有阳光、没有水、没有雨露,没有办法生长。阅读把你天性中那些美好的、伟大的、深刻的、博大的力量激发出来,让大家知道生命的美好。要读这种伯乐之书、智慧之书、生命之书、经典之书。所谓经典,卡尔维诺还有一个很俏皮的说法——卡尔维诺写过一篇很出名的文章,就是《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他给经典下了十二条定义,其中有一条,大意是说读了很多遍还像读第一遍,也可以倒过来讲,读第一遍又仿佛读了很多遍的那本书。

大家不要以为天底下书很多,其实真正值得读的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有一次我们去拜见钱理群先生,讲到读书,钱先生说:“真正的原典的东西是不多的,任何一个文化里面原典的东西是不多的。”然后他掰开指头给我们算,以中国文学为例,原典就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学都是由这个东西生发出来的,它是一个根,或者是和这个东西是相呼应的,你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他说《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国人是儒道的混合体,这两家真弄通了其他书就好读了。然后是司马迁《史记》——史书乃是中国学问之母。还有唐诗——我们很好奇,为什么没有宋词?其实最能够表现一代文化精神的是唐诗,宋词也很好,可是懂得唐诗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宋词,最最原典的必不可少的还是唐诗。还有《红楼梦》,还有鲁迅。钱先生说把这几本书读好,这就是中国文学的根。我们读什么书?就读这些最源头的东西。

比如,读不大懂的书的训练价值。我们当老师的人往往有一个很愚妄的观点,我们天天教课文,教到最后我们觉得天底下所有的文章我们都应该是懂的。这是错的。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不懂的书太多了。黑格尔的很多书我年轻的时候就看,看到今天,说句老实话,绝大多数看不懂。后来我发现很多专家也承认自己没全懂。可是不懂就没有价值吗?不懂的东西仍然是一种刺激和召唤。

天底下的书可分为三种:一种一看就懂,没有价值,你是消费者,没有任何意义,你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磨砺;还有一种书,完全不懂,看了等于白看,天书,不要读;第三种似懂非懂,有很多困惑和疑难,这样的书最有价值。不瞒大家说,我不赞成让我的学生看《读者》。道理非常简单,《读者》是以初中毕业生为基本阅读对象的一本读物。一个高中生要读一点读不大懂的书,读磨脑子的书,那才有价值。

我的孩子们读《瓦尔登湖》时,开始读不懂,苦恼。你们再琢磨琢磨,一共18章,先读前4章,尤其是前面第一章最难懂。梭罗写东西不像咱们中国人写文章那么有条理。好,开始读,慢慢学生开始静了,心静了,70天读完。孩子们再来看那种译文体的“西方汉典”,哇,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读不大懂的书是最有价值的。

我给学生上卡夫卡的《变形记》,学生开心得不得了。过两天有个丫头来了,拿了一本卡夫卡小说选,往桌子上一放:“老师,我看了一个星期,怎么看不懂啊?”谁告诉你一个高二的学生可以看懂卡夫卡啊?曹老师也有好多看不懂啊,好多卡夫卡专家也有很多不懂的

读书与教师成长

读书与教师成长 认识一个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同样认识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往往在认识别人的同时,会突然对自己有所认识,这其中有什么哲理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研究哲学的缘故吧。 有两句话我一直抄写在我最珍爱的笔记本上,时常涵咏,感受至深。一句是“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一句是“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中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伟大国度,然而在当今这个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的社会,读书渐行渐远。教育的世界,也没能脱离现实世界独展自己的高洁。现代教育赋予“师者”新的内涵,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应当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认为我们拥有文化。而事实上,扪心自问,我们谁敢自称自己为文化人我们距离文化人的要求可能太遥远了。所以,教师作为崇尚读书这个伟大国度中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最应该担负起读书的重任,让读书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让读书为我们的文化人生奠基 书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因为书籍可穿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延续文化的中介,是传承文明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伴随着读书而发展。一本好书就是尘世间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每一次细细的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常言说得好“室

无诗书使人鲁”,是讲不读书的人会变得粗俗;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饱读诗书就会有不凡的气质。如果读书蔚然成风,那么文明和高雅就会相继而至。 读书不单是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手段,更是现代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命组成部分。教师的阅读不能仅囿于自己的教学领域,而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尽可能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美学甚至自然科学。也就是具有“面广点深、动态平衡”的T形结构,底蕴也好,学养也罢,皆出于此。要知道,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不管是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那不是你的。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读教相长”,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高层次的书,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让我们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由内而外的散发光泽。在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 让思考伴随着读书闪耀智慧的光芒 读书是第一位的,而思考是第二位的。只读书不思考,往往是身入宝山空手而返。在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这样认为:读书是借鉴别人的智慧,思考才是产生自己的智慧。我在阅读《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一书后,深深感佩于漪的睿智,钱梦龙的宽厚、魏书生的卓越、宁鸿彬的渊博、蔡澄清的机敏,折服之余,我发现在他们专业成长的共性中,

最新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1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 2 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3 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4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5 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6 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7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8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9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10 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 11 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12 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13 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14 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15 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16 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17 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18 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19 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20 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21 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22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23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24 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25 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26 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27 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28 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29 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30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1)发展性:即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不成熟性。(2)差异性。(3)主动性: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4)独立性:学生是独立的权利主体;享受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安全等权利。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保尔,一个正直,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所奉持的基本观念和立场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后面的发展阶段通常比前面的阶段要成熟。教师一般是从新任教师时的彷徨恐慌缺乏经验与技巧缺乏稳固的专业地位逐渐

在现实的冲击中锻炼成长从而不断走向专业成熟的境地。有的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完全专业阶段;也有将教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过渡阶段、探索阶段、创造与试验阶段、专业教学阶段;还有一种认为教师的专业生涯包括下列五个阶段:师范生、初任教师、发展中教师、实践教师、资深教师;金树人的教师发展四段论包括入行阶段、表现阶段、中年生涯阶段、交棒阶段;蔡培村的五阶段论分为:适应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稳定期、后发展期。 归纳另外一些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可发现:从发展总趋势来看教师是能够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专业成长的人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很多教师可能会遭遇挫折、沮丧而停滞不前需要多方的帮助。例如“职业挫折阶段”。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遭受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教学理想幻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下降对教学生涯的意义和重要性感到怀疑。这时也意味着“重新估价期”的到来。年复一年单调乏味的课堂生活或者连续不断的改革后令人失望的结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产生怀疑并重新估价严重者可表现为职业生涯道路中的一场危机。在这一时期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面临着自我成就水准与现实危机冲突的情况;面临太多与专业理论及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爱弥儿》有感 谢宛臻 近期,我读了卢梭《爱弥儿》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正在为教育孩子而绞尽脑汁、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本书让我开拓了在教育方面的视野。本书具体地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他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对自然教育的观点及设想。《爱弥儿》果然是一本不平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尽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原序中,作者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从观念上就错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对待孩子,用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起结果是误入歧途。”我感受颇深。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的教育有三种来源——自然、人和事物,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卢梭主张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个性,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打乱了儿童年龄发展规律次序,揠苗助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卢梭在《爱弥儿》序言中说:“著书立说,其目的是为了有益

人类,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忽视了。”在教育进程中,卢梭反对揠苗助长和贪多务深,他说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发育水平,万不该不顾天性发展硬把成人理解的知识来主观武断地强使幼年儿童接受。 卢梭要人灵活的读书而且在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反对学校对儿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反对强制压制和呆读死记,呼吁尊重儿童的自觉,提倡诱导启发。他说:“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为了给儿童准备他也许永不能享受的若干年后的幸福,而把种种约束加在他身上,开始就使他感受苦恼,象被判终身做苦工的忍受无限的苦役而且受这种苦楚而将来也不见得有益。天真快乐的童年消磨在哭泣,惩戒,恐吓与奴隶的生活之中”。“一切出往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他所提出的改变这种不公道状况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例如: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节拍和韵调;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合他的年龄阶段演唱。如果他要唱歌,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大人的鼓掌,真是汗颜啊!

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个人工作总结

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个人工作总结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

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

用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用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做校长都希望自己手上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但是我们要明白优秀的教师不是凭空来的。如何源源不断地为学校培养好教师,也一直是我在不断尝试的地方。比如,我们可以跟教师一起读书的,借此,我们不仅可以一起来理解教育,还可以使自己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起初的时候,我们是给所有的教师发书,有人会问,你发了书他们不看怎么办?我的想法是,你发一本他不看,发两本,他还不看,发三本了,也许他会随手“翻一下”,而哪怕这“翻一下”,也就有希望。 这一点,常熟石梅小学的做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和许多学校一样,为了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选择了通过组建“读书会”来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而改变他们的教育行为的方式。他们的做法是: 先是好书推荐。学校坚持每月进行好书推荐,在老师每天必去的食堂一角做了一个小书吧,里边放上推荐的书目和其它书目杂志,让老师可以随时借阅。同时他们也面向学生和家长进行推荐,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推荐交流。阅读的经纬不断交织,不断扩散。 而是倡导写读书笔记。在石梅的管理者看来写作是另一种阅读。石梅的老师都有博客,都有随时记录的习惯。一本本书读过,一篇篇笔记也便成形。大家相互分享、评点,博客成了阅读的另一方空间。有时,笔记也会贴到“书吧”的留言板上,成为接下来好书推荐的内容。如此循环,阅读与写作的荣耀感与幸福感自然滋生。 另一个路径是编撰集刊。《老石梅的故事》、校刊《石梅苑》、校报《同心桥》以及教师个人文丛等孕育而出。其中,作为“书写石梅文化载体”的《石梅苑》如今已出了22期。刊物装帧精美,内容丰富,颇有质感,获得较多赞誉,曾在全国校刊联展中获奖,也受到专业刊物《教师月刊》《江苏教育研究》等的认可,常有文章被选去发表。 石梅小学就是这样从阅读到写作到编辑,从教师到学生到家长,从历史深处走来,又不断地进入历史,成为历史。 他们学校去年刚调进的一位英语老师在她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参加工作以后,读书的心思淡了好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各种各样的理由使我逐渐远离了书。进入石梅以后,最大的发现就是这里有很多人在读书:学生在读书,老师在读书,许多家长居然也在读书!美丽的校园到处弥漫着隐隐的书香......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表

XX小学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20xx-20xx学年)发展规划书 20xx年7月 一、基本情况与自我分析 姓名 性别政治面貌现职称 年龄教龄现职务 现学历任教学科至今取得的最高荣誉称号 兴趣爱好看新闻、打乒乓球 教育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我剖析 (明确优点、找出不足)优势分析: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存在问题分析: 教学经验还现不足,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仍有待提高,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没有很好地把实际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科研型教师的路上步子迈得还较慢。

二、三年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师德修养 C A 、遵纪守法、关爱学生 B 、言行得体、为人师表 C 、校师德标兵 D 、市先进工作者 学历进修 A A 、专科 B 、本科 C 、研究生 D 、无 职称评聘 B A 、小学一级 B 、小学高级 C 、小中高 D 、无 教学能力 B A 、教坛新秀 B 、校骨干教师 C 、市教学能手 D 、市学科带头人 班主任能力 C A 、班风正、学风好,班务工作较出色 B 、班级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C 、校优秀班主任 D 、市优秀班主任 或辅导员 2.专业理论学习目标(可以多选) 自学理论书籍 共(6)册 A 、教育理论 ( 1 )册 B 、学科知识 ( 1 )册 教师专业培训 B A 、职务培训 B 、专业培训 C 、校本培训 D 、其它 3.教育教学发展目标(可以多选) 公开课教学 A A 、校 级 B 、市级 C 、省级 D 、国家级 教学业务比赛 A A 、获校级奖 B 、获市级奖 C 、获省级奖 D 、获国家级奖 指导学生竞赛 A A 、获校级奖 B 、获市级奖 C 、获省级奖 D 、获国家级奖 指导培养教师 B A 、见习教师 B 、初级教师 C 、中级教师 D 、无 校本课程开发 A A 、1门 B 、2门 C 、3门 D 、3门以上 学生满意度 D A 、60%以上 B 、70%以上 C 、80%以上 D 、90%以上 信息技术辅助教 学 B A 、制作课件并正常使用 B 、Office 应用 C 、个人网页 D 、建资源库 教科研论文或案 例(发表) B A 、校级 B 、市级 C 、省级 D 、国家级或CN 教科研成果(获 奖) B A 、校级 B 、市级 C 、省级 D 、国家级 课题研究 (负责人) D A 、市级 B 、省级 C 、国家级 D 、其他 课题研究 (成员) A A 、市级 B 、省级 C 、国家级 D 、其他 教学质量 C A 、合格 B 、良好 C 、优秀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作为一名老师,读书与我们更是息息相关。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 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我们的知识构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响我们知识构成的是什么呢?是读书。所以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谈两个问题:第一,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第二,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首先,我先来介绍第一个问题,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打开一本书,静静倾听,用心去阅读,无声之中,你已领会万千世界。书之声如天籁、如仙乐、如蝉鸣、如鸟语、如风声、如鹤唳,世间一切的呐喊、哭泣、欢呼都在其中。心灵随之波动,感情随之震撼。“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灵魂已飘然于云际之外。这些感觉想必大家都曾有过,特别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让读书来洗涤我们的心灵,让读书来提高我们的素养,让读书来培养我们的气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又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来教导我们的学生。 针对我们语文老师,则需要对读书有着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有着丰富、厚重的内容。我们所选的课文,一般包含了各个方面,远至古代传闻逸事,近至当代的新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这一切若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那么我们将很难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与之相关的如:追求精致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若不多读书,是很难成就的。 再者,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我叫喜欢有哲理韵味和学术性专业性的作品,翻开这些书,一种熟悉亲切的味道便顷刻间弥漫开来。针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梦幻的味道,古典而神秘,高深莫测而又耐人寻味。清晰的字体是一个个生动的音符。手执一本书,凝神静气,或立于风中,或坐于夕阳里,或靠一棵树,或独坐窗前,这时你便可细细倾听书的动听诉说。即便不读,闻着这淡淡的油墨香也是一种满足。 既然我们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已说明了我们已读过了不少的书,但针对我们的专业,为提高我们专业的教学能力。我们更以该读一些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作品。这样针对学术、专业方向的发展、创新,我们便能获取最新的消息和知识,这些不仅与个人紧密相连,更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读书,没有科学与文化的传承、汲取、交流和进步,不仅我们个人,就连我们的国家都很难有美好的未来。若我们不再读书,那将是社会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是我们每个人的悲哀。 书之声悠远,书之声激昂,书之声清脆,书之声涵盖了千古。在教师的内心深处,读书的意义和地位,从来没有降低丝毫。传统惯性也罢,现实考虑也罢,至今我们仍然把读书作为我们神圣的理念,让我们用读书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吧!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 作为一名老师,读书与我们更是息息相关。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长。 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我们的知识构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响我们知识构成的是什么呢?是读书。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谈两个问题:第一,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第二,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首先,我先来介绍第一个问题,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打开一本书,静静倾听,用心去阅读,无声之中,你已领会万千世界。 书之声如天籁、如仙乐、如蝉鸣、如鸟语、如风声、如鹤唳,世间一切的呐喊、哭泣、欢呼都在其中。 心灵随之波动,感情随之震撼。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灵魂已飘然于云际之外。 这些感觉想必大家都曾有过,特别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让读书来洗涤我们的心灵,让读书来提高我们的素养,让读书来培养我们的气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又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来教导我们的学生。 针对我们语文老师,则需要对读书有着更高的要求。 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有着丰富、厚重的内容。 我们所选的课文,一般包含了各个方面,远至古代传闻逸事,近至当代的新闻。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这一切若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那么我们将很难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与之相关的如:追求精致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若不多读书,是很难成就的。 再者,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我叫喜欢有哲理韵味和学术性专业性的作品,翻开这些书,一种熟悉亲切的味道便顷刻间弥漫开来。 针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梦幻的味道,古典而神秘,高深莫测而又耐人寻味。 清晰的字体是一个个生动的音符。 手执一本书,凝神静气,或立于风中,或坐于夕阳里,或靠一棵树,或独坐窗前,这时你便可细细倾听书的动听诉说。 即便不读,闻着这淡淡的油墨香也是一种满足。 既然我们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已说明了我们已读过了不少的书,但针对我们的专业,为提高我们专业的教学能力。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知识,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比如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经典是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不过经典一般都不太通俗易懂,比较难啃。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然书名与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认真阅读过原著的人恐怕并不太多。哲学书籍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老子》《庄子》《理想国》这些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书名,要翻开书本还需要一些勇气。教师的阅读应该多一些经典,有一点挑战的难度。如果只是看报纸杂志那是远远不够的。

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

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 ——榆树市弓棚镇中心小学邹德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弓棚中心小学的邹德慧,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 2009年3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梦寐以求的教师岗位,成了一名令孩子们敬仰的小学教师。迈入弓棚小学的大门,优雅的教学环境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然而师范四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经过这么多年的搁浅早已抛于脑后,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更让我手足无措。看着老教师们轻车熟路的教学,让我有了一种压力,可年轻的心却也让我有了一股向上的冲劲。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成了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教师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指引着茫茫学海中莘莘学子们前进的方向。还有人说:做为一名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我深知,我知道的东西太少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当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全新改版的教材、适应新课堂的教育方法,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教师要赶超时代的步伐,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要拥有深沉的人文积淀。如何能达到这些,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技巧,拉进了我与学生的距离;读书,使我不断地增长智慧,让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 记得刚当上班主任,我一直信守着“严师出高徒”这句名言。课堂上不分优差生,一律要求快、静、齐。对于后进生,只会批评他们不用心,不上进。久而久之,课堂上死气沉沉,学优生唯唯诺诺,生怕回答错误,后进生胆战心惊。说话语无伦次,吱吱唔唔。一节课进行下去相当困难,我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可静下心来我却不得不在反思,寻找着问题的根源。空余时间我就钻入学校阅览室,在那里我先后阅读了李镇西的《与青春同行》、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淡》以及《新课程理念》等教育书籍。“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从书中我得知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要极具人格魅力。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学生。一名有魅力的教师,他能尊重学生,亲近学生,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他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知道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会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能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都做了大胆的尝试。课堂上,能让学生说的,我就会做一名倾听者;能让学生尝试的,我就会做一名旁观者;能让学生讨论研究的,我就会做一名协助者。对于后进生,当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也会及时的加以鼓励。并适时、适当地委派他们一些任务。如今,再来到班级,看到的是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次次调皮的举动,课上课下他们和我轻松自由的交谈,积极主动的探讨,精致时刻的开怀大笑。我的心从来没有这样坦然过。因为我知道:在我付出的艰辛中我找到了追求的快乐。我从最初的懵懂走向了成熟,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狭隘

加强教师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教师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上都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学业评价内容也开始走向综合化。对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从现有的实践来看,教师参加培训班、听专家讲座是必要的,也是最常见的,但这些方式的效果均不明显。而且,这些职后学习的方式一般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为目标,并没有把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综合提高作为目的。 二、理由 学校教师的阅读现状也是本“金点子”提出的重要原因。阅读是人丰富其精神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阅读也是实现教师专业维持的主要手段,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阅读现状堪忧。表现在:一是教师的阅读行为越来越平面化。经典的人文读品与科学著作日益受冷落,而娱乐性的休闲读物却逐渐受到青睐。二是教师的阅读内容越来越狭窄化。阅读视界只局限于本学科。三是教师的阅读目的越来越功利化。迫于考试压力和业绩考核,许多教师只关注教参,而排斥其他读物。阅读尚未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基本方式,由此带来的是教师教学的程式化,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低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拓宽教师的阅读视野,让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是当前我校教师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议 1、研制开发教师阅读读本,搭建教师阅读平台,一方面形成一种以阅读为主渠道的教师职后教育新模式,另一方面让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研发基于教师现实需要的教师人文与科学阅读读本,建立“教师阅读在线”网络系统。 3、改善教师的阅读状况,研制教师阅读的评价指标体系。 4、构建以阅读为基本内容的教师新生活方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

读书是我专业成长的法宝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读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为师之道,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带给了我成长的喜悦!读书是我专业成长的法宝! 一、读书让我找到了对待问题生的灵丹妙药 记得刚踏上教育岗位时,我怀着满腔的热情要努力争做一名优秀教师。我以此为目标,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天地中,专心地耕耘着。在学生学习碰到困难时耐心地辅导;在学生家庭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可是不知怎么班级的各项工作仍然没有很大的改进,不是校领导找,就是家长提醒:你们班的纪律要抓一抓!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时常不完成作业,对他和颜悦色地劝说没有效果,声色俱厉地批评也不起作用。我对他进行了家访,但他的妈妈一见到我便说:“老师,我知道您来的目的,我已经习惯他这样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是改不了,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了,老师,您就多费心吧……”听了家长的这番话,面对这样一个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真是感觉黔驴技穷了,束手无策。怎么办呢?放弃不管了?不行,我不能就这样被孩子给打败了,还是教育方法有问题!于是我用心地查找了有关书籍,《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本书把对问题学生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书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就问题学生的“问题”;问题学生转化的理论基础;问题学生教育的意义、原则、方法、误区;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教育进行了理论阐述。实践篇从学习、行为、心理三个方面具阐述了这些问题的危害、形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对于我们教育好问题学生真是帮助不小呀! 我在书中看到了很多问题学生的案例,也看到了那些优秀老师转化这些问题学生所采用的方法,这个过程首先让我深深感觉到问题学生的转化真是任重道远,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当然有发自内心的爱,有时也恨铁不成钢。学生频繁的欺负他人,不讲卫生,老是拖拉完成作业,虽然也想着以理服人,但次数多了也不知该采用什么方法,呵斥、惩罚?正因为这样,所以有时学生犯了错,我会很生气,当场批评他。但是,过后一想,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实践证明:要和学生友好相处,就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师的架子居高临下训斥他,拿大人的思维衡量他。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犯了错允许改正,这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教育没有一定的情感基础,那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爱心是问题学生教育成功的基础。同时爱心也是教育问题学生的一味良药,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斯霞老师所说:“一切的教育都必须基于爱、来自爱、归结于爱,这是教育的灵魂,这是教育的真谛!” 我决心用我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孩子,果然奏效,不到一个月,我班学生的纪律好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用一位老教师的话说:“你们班学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感想

读《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在阅读《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以后,让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介绍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重点提到了“自我反思”对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将对我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当前,影响体育教师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因素,如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如自我发展需要、教学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师自身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才能完成。通过反思实践来改进教学,做“反思型实践者”。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实践者”,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反思是个体成熟之标志。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广阔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 要想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理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理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为,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向批判反思之门。首先,要将反思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要进行全面具体的课前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过程进行计划、安排、反馈、评价与调控,最后在课后对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等。教师只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对体育教学的系统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并使反思伴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 成为一名批判反思型体育教师,就意味着要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把个人的教学活动、集体的经历以及正规的理论、研究视为同样重要的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断的批判与反思中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持续地发展。为成为一名具有批判反思的体育教师努力!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2019-2021年) 我是聊城市莘县乡镇的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我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如下:一、自我分析 优势 (1)专业知识 我基本具备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十余年,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课改为契机,教学中能注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潜心备课之外,也善于取他山之石,巧为自己之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专业技能 能自主对教材进行较灵活的处理,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能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授课,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级部主任,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有自己的思路与做法,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形成良好班风。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适当的改变。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 (3)专业情意 对教师工作能认真对待,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对工作群体有合作、交流意识,肯于奉献。 可提升空间 (1)专业知识 今后还要学习了解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懂得教育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育理论。面对课堂教学应有“还能更好吗?”这样的追求。(2)专业技能 练习基本功,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做到板书工整。教学中还要做到语言幽默,加强自我修养,养成读书与学习后的落笔成文的习惯,特别是现代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上,要多总结和反思。在教育科研方面,不但要确立研究课题,还要充分的进行实践,争取有成果。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探索钻研精神,抓住教育教学中细小的环节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级部工作还要善于调动教师、学生的主动性,较好的与家长形成有效的家校联系,对个别生的教育机智与韧性待加强。 (3)专业情意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有坚定的信仰和文明的行为。以平常心去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有教育智慧,又要有足够耐心。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有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努力提高驾驭课堂能力和亲和力,提高反思能力。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师德水平。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好教师。 四、具体措施 师德计划 1、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首先要建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只有真心实意献身教育事业,才能够严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读书演讲稿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读书演讲稿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

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 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

阅读: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阅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凸显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教师的成长途径很多,但阅读却是获得专业发展的必需。教师阅读是教师职后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一定的阅读。 关键词:阅读专业成长 溯源历史,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神童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万斛粟”的观念,虽然有其片面性,但也反映了对读书的极高评价。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不只是个教书匠,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周期也越来越短,新的科技知识和手段不断涌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技能。朱永新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也说明了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P26) 一、阅读在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一)阅读是语文能力的根基。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础。阅读不仅是接受,也是信息的吸收。阅读与表达不可分割,阅读后表述感受也是信息的输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一样,都是语文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阅读是语文教改的焦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加深和提高素养,跟上本专业的学术进展,占据时代的学术前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自我个性发展、精神发展的过程。只有自塑才能塑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实现新课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文化积淀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魅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师阅读的内容与方法 古人云:“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但书山高耸,学海无涯,岂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尽读古今中外之书?所以语文教师读书应该有所选择,不能光凭兴趣。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读中文经典,夯实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叶澜教授在《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一文中指出,教师只有准确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才可能花更多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展状态,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不要把知识讲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精读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美学等语文专业方面的书籍。教师只有系统、完整、扎实、精深地掌握语文专业知识,才能自如的把握自己所教学科,在教学中通观全局的处理教材;才能使知识活化,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二)品读教育名著,提升教育素养。教育名著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理论支撑,对于提升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一名教师要成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在通晓自己所教专业的基础上更要具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不仅仅是种种教育理论的简单呈现,更是一幅幅社会历史画卷的生动描绘。教育名著不仅能使人跳出学科看教育,更能使人跳出教育看教育,从而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看待教育和自身所任的学科。这也是区分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依据,是评判该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一些文化教育名著非常优秀,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霍姆林斯基著)、《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著)、《理想国》(柏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