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营信号基础

铁路运营信号基础
铁路运营信号基础

?第一章:铁路信号概述

?第二章:铁路线路

?第三章:区间闭塞-------区间列控

?第四章:列车运行控制---区间列控

?第六章:车站信号--------车站联锁

?第八章:驼峰信号

?第七章:行车调度指挥

?第五章:列车运行图和区间通过能力

@课后作业

1、什么是铁路运输系统?有什么优势?

铁路运输是以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和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站场等固定设备为基本设备,以车站为运输生产基地的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庞大系统。

是陆地运输的主要方式,优点:

–运量大,

–成本低,

–速度快,

–安全可靠,

–能全天候运输等

2、铁路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广义铁路信号:铁路上用的信号、联锁、闭塞等设备的总称。包括铁路信号设备和信号系统两个层次。

狭义铁路信号:铁路上用的“信号”设备。包括信号机、信号表示器、机车信号等。

1、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运输的重要基础设备

2、保证行车安全(首要)

3、提高运输效率

4、改善劳动条件

3、故障——安全的含义是什么?

铁路信号的安全性:功能安全+技术安全

功能安全:系统在无故障地正常工作中有保证行车安全的性能。

技术安全:系统发生故障后其后果仍能导向安全行车。

铁路信号安全性对信号显示的要求:

1、信号显示应能反映所防护线路的空闲状态

2、信号显示应能反映危及行车安全的因素是否发生

3、信号显示应能指示安全运行速度

信号设备(系统)内部发生故障时,该设备能够导向安全侧。即给出不危及行车安全的信号。

例如:

轨道电路——占用

区间——不能向区间发车

信号机——降级或转移显示

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环境)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课后作业

1、说明有砟轨道线路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线路:机车车辆走行的通路。

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铁路线路的组成: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

铁路线路分类:有砟轨道线路,无砟轨道线路

**有砟轨道线路组成:轨道、下部建筑

轨道组成: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连接零件、防爬设备等

下部建筑组成:路基、桥梁、隧道、涵洞等

!!钢轨作用:承受车轮传来的力,传给轨枕;引导列车运行方向。

轨缝的作用是什么?适应钢轨热胀冷缩的需求。

轨距:国际标准:标准轨轨距为1435毫米;宽轨轨距为1520毫米及以上; 窄轨轨距为1067毫米及以下。通过更换转向架可以实现列车在不同轨距的铁路上进行联运。

钢轨断面:采用“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组成;

断面特点:轨底较宽,有利于保证钢轨的稳定性。

!!轨枕

作用:保持钢轨的位置、方向和轨距

分类:按制造材料分有木枕、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轨枕的布置:每千米布置的轨枕数,由运量、行车速度等运营条件确定。

我国铁路规定:木枕轨道每公里轨枕数:1440——1920根

混凝土轨道每公里轨枕数:1440——1840根

!!道床

1、位置:道床介于轨枕和路基之间,铺设在路基上的道砟(碎石或沙子)层。

2、作用:把轨枕上的压力均匀传给路基;排除轨道中的雨水;阻止轨枕移动;缓和车轮对钢轨的冲击;使轨道具有足够的弹性。

!!道岔

列车运行过程中,当由一条线路转入另一条线路,或跨越其他线路时,需要设置线路的连接与交叉设备,即道岔。

!!连接零件

连接零件包括鱼尾板(又称接头夹板)、螺栓、螺帽和弹性垫圈等部分。

!!防爬设备

爬行:列车运行时,使钢轨做纵向移动。

为防止爬行,可安装防爬设备,如防爬器、防爬撑等。

措施:必须定期对道床清理,补充新砟。

2、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什么影响?

线路坡道的坡度用千分率表示i(‰)=h/L=tanα

Wi/(P+G)g=BC/AB

坡道附加阻力Wi= (P+G)g *BC/AB

单位坡道附加阻力wi= BC/AB

当α足够小时,wi= BC/AC=i

限制坡度:在某一铁路区段,当牵引类型定下来以后,确定货物列车最大重量的坡度,称为限制坡度(包括坡道上的曲线附加阻力),简称限坡。

影响:减小限制坡度,可增加列车重量,提高运输能力,但也会大大提高工程造价,受工程

条件的限制。

3、铁路上为什么要规定限界?什么是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上安全运行,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的建筑物和设备,以及在沿线临时堆放的工程材料,机车车辆间也应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建筑物和设备以及机车车辆本身都要规定一个不得侵入或超出的轮廓尺寸,叫限界。

(1)机车车辆限界:规定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高度的最大尺寸和其零部件至轨面、铁路中心线的距离。

注意:机车车辆的任何部位,除升起的受电弓外,都必须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严禁超出。

(2) 建筑限界:建筑限界就是每一条铁路线路必须保证有最小空间的横断面,以便机车车辆安全通过。

注意: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该在直线建筑限界的基础上适当加宽。

@课后作业:

1、什么是区间及其分类?什么是分界点?区间与分界点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1)区间的概念:为保证行车安全和铁路线路必要的通过能力,将铁路线路分成若干个长度

不等的段落,每一段线路叫做一个区间。

在同一个区间,同一时间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

2)分界点的概念:相邻两个区间的分界称为分界点。分界点是车站、线路所及自动闭塞区

间的通过信号机的通称。

3)区间的分类:根据分界点的不同分为站间区间、所间区间、闭塞分区。

(1)站间区间:两端的分界点均为车站

(2)所间区间:两端的分界点均为线路所或者线路所与车站间的区间。

(3)闭塞分区:通过信号机是自动闭塞区段上的分界点,或者一个通过信号机一个进站信号机/站界标。

4)区间与分界点的界限

(1)区间与车站的界限

?单线:以进站信号机机柱中心线为界

?双线:进站信号机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为界。

(2)区间与线路所或者通过信号机的界限

以该区间通过信号机机柱的中心线为界。

2、闭塞的定义及分类

闭塞的概念:用信号或者凭证,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法运行的技术方法。

实行区间闭塞的基本方法:时间间隔法、空间间隔法(!)

(一)站间闭塞

1、人工闭塞

定义:采用电气路签或路牌、路票作为列车占用凭证,由接车站值班员检查区间是否空闲。分类:电话闭塞、电报闭塞、路牌闭塞、路签闭塞

电话闭塞(备用方法):两站通过电话联系,列车凭路票行车。

电报闭塞:两站通过电报联系,设有专门的电报闭塞机,列车凭路票行车。

路签(牌)闭塞:区间两端车站装设同一型闭塞机各一台(称为一组),彼此有电气锁闭关系。闭塞机可以计算存入的路签(牌)的数量,当一组(两台)闭塞机中存放路签(牌)总数为偶数时,经双方协同操作,发车站可取出一枚路签(牌),递交司机作为行车凭证。在列车到达前(即路签、路牌未放入闭塞机以前),这一组闭塞机中不能再取出第二枚路签(牌),以阻止下一班车进入该区间。

2、半自动闭塞:

半自动闭塞需人工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当列车进入接车站,由值班人员确认列车完整到达后,解除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无轨道占用检查设备。

64型继电半自动闭塞有三中类型:64D、64S、64Y,其中我国单线铁路中常用64D型半自动闭塞。

出发列车进入区间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

因为出站信号机的开放、闭塞机复原必须人为办理,而信号机关闭则是自动完成,既有人工又有自动,故称为半自动闭塞。

半自动闭塞的改进方法:

长轨道电路、计轴设备、改进事故复原电路

3、站间自动闭塞

特征:有区间占用检查设备(1、轨道电路:工作状态:调整状态---空闲分路状态---占用断轨状态---故障||||点亮红灯(分路状态或者断轨状态)////2、计轴设备:在区间

的两端口分别安装计轴设备,通过核对进入区间的轮轴数与离开区间的轮轴数来判断区间状态,若两端测的数相等,表示区间空闲,否则表示有车占用。),站间或所间区间只准走行一列列车,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确认列车到达和自动恢复闭塞。

与半自动闭塞的区别:在半自动闭塞的基础上增加了区间占用检查设备(长轨道电路或计轴设备)。

(二)自动闭塞

定义:根据列车运行及闭塞分区状态,自动的变换通过信号机的显示,将闭塞分区占用情况自动通知追踪列车。

和半自动闭塞相比,自动闭塞的优点:

1、站间区间允许列车追踪运行,显著提高了区间通过能力

2、不需要办理闭塞手续,既提高了通过能力又减轻了车站值班员的劳动强度

3、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能直接反映运行前方列车所在位置以及线路的状态,可以确保列车在区间运行的安全

4、自动闭塞能为列车运行超速防护提供连续的速度信息,构成更高层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安全。

与站间自动闭塞的相同点:都有区间占用检查设备,都能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确认列车到达并自动恢复闭塞。

与站间自动闭塞的区别:站间自动闭塞的站间或所间区间只能有一列列车,而自动闭塞将站间区间划分成若干闭塞分区,站间区间可以有多列列车实现追踪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区间通过能力。

!!分类:传统的自动闭塞、装备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动闭塞

传统的自动闭塞一般设地面通过信号机,装备机车信号,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在160km/h及以下的列车,向司机提供空间间隔(距离)信息,可分为三显示、四显示、多信息自动闭塞。

装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自动闭塞向司机提供速度信息,可分为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

3、说明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的区别。

装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自动闭塞分类:

固定闭塞:分级速度控制模式

准移动闭塞(虚拟闭塞):目标距离控制模式

移动闭塞:目标距离控制模式

固定闭塞式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传统的轨道电路,按固定的方式,根据线路情况、列车特性和固定的速度等级确定闭塞长度,列车以闭塞分区为最小行车间隔。

此种制式的列控系统采用分级速度控制模式,列车运行间隔为若干个闭塞分区,闭塞分区以轨道电路或计轴装置来划分,固定闭塞的追踪目标点为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后行列车从高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为要求开始减速的闭塞分区的始端,二点之间的间隔长度固定,故称为固定闭塞。

特点:1、追踪目标点固定

2、制动点固定

3、空间间隔长度固定

准移动闭塞方式的列控系统采取目标距离控制模式,又称连续式一次速度控制。目标距离控制模式是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确定列车制动曲线,不设定每个闭塞分区的速度等级,采用一次制动方式。

准移动闭塞的追踪目标点为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当然会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后

行列车从高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为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计算决定的。

特点:1、追踪目标点固定

2、制动点不固定

3、空间间隔长度不固定

虚拟闭塞是准移动闭塞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不设轨道占用检查设备和轨旁信号机,采取无线定位方式实现列车定位和占用轨道的检查功能。

闭塞分区和轨旁信号机是以计算机技术虚拟设定的,仅在系统逻辑上存在有闭塞分区和信号机的概念。

除了虚拟闭塞将闭塞分区和轨旁信号机均定义为虚拟的以外,其余等效于准移动闭塞。虚拟闭塞方式有条件将闭塞分区划分的很短,当短到一定程度,其效率就接近于移动闭塞。

移动闭塞不需要将区间划分为固定的若干闭塞分区,而是在两列车间自动地调整运行间隔,使之经常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称列车运行自动调整,它大大地提高了区间的通过能力。移动闭塞方式的控制系统也采取目标距离控制模式,目标距离控制模式是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确定列车制动曲线,采用一次制动方式。

移动闭塞是相对于固定闭塞而言的。固定闭塞有固定的闭塞分区,移动闭塞则没有固定的闭塞分区,列车之间的间隔是移动的、变化的。

在干线铁路上尚无应用实例,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较多。

移动闭塞的追踪目标点是前行列车的尾部,与前行列车的走行速度有关,当然会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后行列车从高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为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计算决定的。

特点:1、追踪目标点不固定

2、制动点不固定

3、空间间隔长度不固定

4、什么叫追踪间隔时间

追踪间隔时间:在同一方向的两列列车,彼此以闭塞分区相间隔追踪运行,前一列车的尾部与后一列车的头部之间所保持的最小间隔时间。

(二)、三显示制式的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1、列车间隔三个闭塞分区,在绿灯下运行:

其中:L追为追踪间隔时间,min;L列为列车长度,m;L闭为一个闭塞分区长度,m;V平均为绿灯追踪下的列车平均速度,km/h

注意:L闭应按照最长的区段计算

2、列车间隔两个闭塞分区,在黄灯下运行:

其中:t确为司机确认信号变换显示的时间,一般为0.25min;

V平均为黄灯追踪下的列车平均速度,km/h

3、列车接近车站时的追踪间隔时间:

其中:t准为车站为第二列列车准备进路的时间,电气集中为0.25min;

L岔为进站信号机至警冲标的距离,m

4、自动闭塞区段车站同方向发车的间隔时间:

其中:t准为车站值班员显示发车指示信号、车长指示发车信号、后行列车司机确认信号显示状态、开动列车的时间(按1min计算)

所以相同条件下,四显示比三显示追踪间隔时间短。

通过信号机的作用:指示列车能否进入该信号机所防护的闭塞分区或所间区间

预告信号机:

1)作用:将主体信号机的显示状态提前告诉司机

2)设置:距离主体信号机不少于800米的地方

3)显示及含义:

绿:主体信号机点亮允许灯光

黄:主体信号机点亮红灯

区间通过信号机应在车站进站、出站信号机位置确定后开始布置。

@课后作业:

1、什么是机车信号?如何分类?

机车信号是一种能够自动复式列车运行前方地面信号机显示的机车车载系统。

? 1.反映列车的运行条件,通过对接收到的地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列车运行前方信号机的显示信息,并将该信息通过相应的显示机构显示出来。

? 2.为其他的列车运行监控设备提供所需的一些信息。

机车信号在保障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以及改善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强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白色灯光:不复示地面上的信号显示,机车乘务人员应按地面信号机的显示运行。无显示时,表示机车信号机在停止工作状态

机车信号根据其信号显示的作用不同分为两种:

●机车信号仅用来复示地面固定信号,为辅助信号

●机车信号作为主体信号使用

机车信号根据其设备的信息传递方式:点式、接近连续式、连续式

?1.点式机车信号是在线路上某些固定地点设置相应的地面设备,当机车通过时,向机车传递信息。如进站信号机外方1200米和400米处设置地面设备向机车传递信息。

用于非自动闭塞区段,仅在个别区段有显示,不能有效保证安全,已淘汰。

? 2.接近连续式多用于非自动闭塞区段。在进站信号机或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附近的固定地点(前方1200m)设置发送设备,并从固定地点到信号机之间加装一段轨道电路。从列车第一轮对(最前面的车轮)轧在轨道电路上时起,发送装置就连续不断地向机车上传送地面信号的信息,使机车信号机连续复示信号机的显示。

? 3.连续式机车信号用于自动闭塞区段。铁路上的各个闭塞分区都设置相应的轨道电路及信号发送设备,只要列车在轨道上行驶,被机车第一轮对短路的轨道信号电流就会在钢轨周围产生磁场。装在机车上的感应器接收到信号,经过解码使机车信号机不断地显示与前方地面信号机相同的信号,司机可以随时获得前方信号机的显示信息。

2、列控系统的速度控制模式有哪几种?

1、分级速度控制

◆以一个闭塞分区为单位,根据列车运行的速度等级,对列车运行进行速度控制。

◆列车追踪间隔主要与闭塞分区的划分、列车性能和速度有关。

◆分级速度控制又分为阶梯式和曲线式

1)阶梯式

阶梯式分级速度控制又分为超前式和滞后式。

一个闭塞分区的进入速度称为入口速度,驶离速度称为出口速度。

超前速度控制方式又称为出口速度控制方式,也称为入口速度检查方式。给出列车的出口速度值,控制列车不超过出口速度。

日本新干线ATC采取超前式速度控制方式,采用设备控制优先的方法。阶梯式实线为超前式速度控制线,粗虚线为列车实际减速运行线。因为列车驶出每一个闭塞分区前必须把速度降至超前式速度控制线以下,不然设备自动引发紧急制动,所以超前式对出口速度进行了控制,不会冒出闭塞分区。

滞后速度控制方式又称为入口速度控制方式,也称为出口速度检查方式。给出列车的入口速度值,监控列车在本闭塞分区不超过给定的入口速度值,采取人控优先的方法,控制列车不超过下一闭塞分区入口速度值。

法国TVM-300列控系统采用人控优先的方法,进行滞后速度控制。若列车失控,在本闭塞分区的出口即下一闭塞分区的入口处的速度超过了给定的入口速度,碰到了滞后式速度控制线,即所谓撞墙,此时设备会自动引发紧急制动,列车便会进入下一个闭塞分区,因此必须要增加一个闭塞分区作为安全防护区段,俗称双红灯防护。粗虚线为列车实际减速运行线,细虚线为撞墙后的紧急制动曲线。

2)曲线式

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根据列车运行的速度分级,每一个闭塞分区给出一段速度控制曲线,对列车运行进行速度控制。

分为分段曲线式和连续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

法国TVM430系统采取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方式。粗实线为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线,列车实际减速运行线只要在控制线以下就可以了,万一超速碰撞了速度控制线,设备自动引发紧急制动,不需增加一个闭塞分区作为安全防护区段。

分段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

分段式制动速度控制曲线是根据每一个闭塞分区的线路参数和列车自身的性能计算而定。因为制动速度控制曲线是分段给出的,所以一般是不连贯和不光滑的。

连续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

不连贯、不光滑的曲线,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做成连贯和光滑的曲线。但粗实线所示的制动速度控制曲线,实际上是各闭塞分区入口速度控制值的连接线,不随列车性能和线路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唯一性,与目标距离控制模式曲线不同,本质上扔属于分级速度控制模式。

2、目标距离-速度控制

◆采取的制动模式为连续式一次制动速度控制的方式,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

车本身的性能确定列车制动曲线,不设定每个闭塞分区速度等级。不需增加一个闭塞分区作为安全防护区段。

◆连续式一次速度控制模式若以前方列车占用的闭塞分区入口为追踪目标点,则为准

移动闭塞;若以前方列车的尾部为追踪目标点,则为移动塞闭。

◆移动闭塞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有应用,铁路中无实例。

准移动闭塞:欧洲ETCS1~2级、日本I—ATC和中国CTCS1~3级列控系统。

列车制动的起点是随着线路参数和列车本身性能不同而变化的,空间间隔长度不固定,适用于不同速度、性能的列车混合运行,追踪间隔比分级速度控制小,旅客舒适性也更高。

3、CTCS分为几级,分别进行说明。

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设备配置划分应用等级,分为CTCS-0、CTCS-1、CTCS-2、CTCS-3、CTCS-4级共5个等级。

1、CTCS-0(简称L0)

通用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为既有系统,120km/h及以下;在既有地面信号设备的基础上,采取大存储的方式把线路数据全部存储在车载设备中,靠逻辑推断地址调取所需的线路数据,结合列车性能计算给出目标距离式制动曲线。

2、CTCS-1(简称L1)

主体机车信号+安全型运行监控装置,160km/h及以下区段

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检测及完整性检查,连续向列车传送控制信息

增加点式设备,传输定位信息

把线路数据全部存储在车载设备中,在L0级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3、CTCS-2(L2)

基于轨道电路的列控系统(TBTC)

目标距离控制,准移动闭塞

面向提速干线和高速新线,适用于200-250km/h,适用于各种限速区段,地面可不设通过信号机。

点连式列控系统(轨道电路+应答器),

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检测及完整性检查,连续向列车传送控制信息;

点式设备传输定位信息、线路参数、限速等信息。

4、CTCS-3(简称L3)

基于通信的列控系统(CBTC),适用于300-350km/h,可叠加在既有干线信号系统上

增加了无线闭塞中心(RBC)和GSM-R,临时限速服务器

无线传输+轨道电路+点式设备

是基于GSM-R无线通信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无线闭塞中心(RBC)生成行车许可,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同时具备CTCS-2级功能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5、CTCS-4(L4)

完全基于通信的列控系统,可取消轨道电路

由地面无线闭塞中心(RBC)和车载设备完成列车占用检测及完整性检查,

点式设备提供列车用于测距修正的定位基准信息

无线通信系统实现车地间连续、双向的信息传输。

采用移动闭塞或虚拟闭塞

铁路信号基础试题(已整理)

一、填空 1、有极继电器根据线圈中电流极性不同具有(正位)和(反位)两种稳定状态。 2、(防护)道岔为防止侧面冲突,有时需要将不在所排进路上的道岔处于防护的位置,并予以锁闭。(带动)道岔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排列进路时将某些不在进路上的道岔带动至规定的位置,并对其进行锁闭。 3、在道岔区段为防止辙叉将轨道电路短路必须安装(道岔绝缘),为了信号电流的畅通,又必须装设(道岔跳线)和(轨端接续线);一送多受轨道电路各分支GJ的(前)接点(串)联在主GJ的电路中。 4、移频信号是受(低频信号)调制的作(上下边频)交替变化的信号。 5、安全型继电器具有三种基本特性:(电气特性)、(时间特性)、(机械特性)。 6、一般,道岔以(经常开通的位置)为定位状态 7、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有(调整状态---空闲)、(分路状态---占用)、(断轨状态---故障); 8、固定信号按设置部位分为:地面信号,其设于车站或区间固定地点的信号机或表示器,防护站内进路以及闭塞分区和道口;和(机车信号)。 9、转辙机的基本功能是(转换)、(锁闭)、和(表示)以及(报警)。 10、对于ZD6-A转辙机,站在电动机侧看,动作杆向右伸,即为(正装),反之,为(反装)。正装拉入和反装伸出为定位时,自动开闭器(1、3)排接点接通,正装伸出和反装拉入为定位时,(2、4)排接点闭合。动作杆、表示杆的运动方向与自动开闭器动接点运动方向相反。 12、安全型继电器具有三种基本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时间特性)。 二、选择 1、继电器的返还系数越大,则(A )。

A、继电器越灵敏。 B、释放值小。 C、额定值大。 D、继电器越迟钝。 2、敌对进路同时行车会危及行车安全的任意两条进路,有以下哪种情况(ABD)。 A、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列车进路。 B、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C、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调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D、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或顺向重叠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3、外锁闭杆的作用可以归纳为(ABD)。 A、传递转换力。 B、实现道岔的解锁、锁闭。 C、实现道岔的表示。 D、直接带动尖轨转换。 4、ZD6-A转辙机在转换过程中自动开闭器接点通断正确的是(BD)。 A、第1、4排接点闭合 B、第1、3排接点闭合 C、第2、3排接点闭合 D、第2、4排接点闭合 8、下面关于S700K型转辙机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采用380V三相交流电机驱动 B、采用了外锁闭道岔的方式

浅谈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 赵永旺

浅谈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赵永旺 发表时间:2019-07-24T15:51:34.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赵永旺 [导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了信号系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通信系统、信号系统以及信息化系统之间逐渐的实现了融合及组合,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铁路通信信号系统发展的趋势。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查布嘎电务工区内蒙古赤峰市 025550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了信号系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通信系统、信号系统以及信息化系统之间逐渐的实现了融合及组合,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铁路通信信号系统发展的趋势。在本文中,介绍了当前通信信号设备的现状,接着阐述了通信信号一体化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发展 一、通信信号设备现状 (一)机车信号与超速防护(ATP) 第一,轨道电路制式多。在当前的铁路通信系统中,通信的制式比较多,而且所采用的轨道电路制式也比较多,这种状态导致在传输信号时十分的混乱。第二,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困难。站内电码化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步的进行完善,不过在最初进行设计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兼容性差、协调性弱等。第三,站内干扰严重,站内轨道电路在工作时,经常会受到同频干扰、外界干扰等不同的干扰,从而导致电路经常问题。 (二)调度集中 目前,我国的铁路行业进行调度时,采用的方式为集中调度,这是一种传统的调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随着铁路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集中调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无线列调 第一,技术落后,在进行通信时利用模拟单信道,通信质量比较差,而且受到的干扰非常的严重;第二,能力饱和,我国现有的无线列调能力已经达到了饱和,因而无线列调就没有能力再进行列车控制、移动通信等业务;第三,效率低下,在专用系统中,各个部门在工作时,都是独立开展的,缺乏有效地沟通及联系性。 二、现代铁路信号 1949年后,60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铁路信号也已经从零发展成为世界铁路信号的强国。今天的现代铁路信号系统,已经成为计算机、现代通信和控制技术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铁路信号的功能也从传统的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眼睛”,扩展为保证行车安全、实现集中统一指挥、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现代信号技术已成为实现列车有效控制、提高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和编组能力、向运输组织人员提供实时信息的必备手段,是铁路的“中枢神经”,是铁路列车提速与发展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通信信号一体化的优势及其系统结构 3.1通信信号一体化的优势 与传统的轨道电路传送信号相比,通信信号一体化具有五大优势:第一,传输可靠性高,传统的轨道电路在传输信号时,传输者只管发送,接受者是否接到信号无法得知,而实现了一体化之后,有效的实现了双向通信,从而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第二,运输效率高,通信信号一体化采用的通信方式为无线通信,这样一来,在传送信号时,实现了移动自动闭塞,使运输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武县城在设备系统接收信息具有较高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第三,传输信息量大,传统的轨道电路在传输信号时,载体是铁轨,这种方式虽能传输的信息量比较小,随着列车速度与目的的不断增加,列车控制信号不断增加,而实现通信信号一体化之后,由于是无线通信,所能传输的信息量大增;第四,降低工程投资和生存期成本,信息传输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之后,所需要进行的工程投资也相对减少,信息传输不再依赖轨道电路,设备主要集中在室内与机车上,从而实现了投资的降低与故障面的减少;第五,具体有通用性和灵活性,在系统中,只需要保持原有的设备就可以实现双向运行,这样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性能和安全,由于系统中采用的是通用组件,所有未来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升级或者换代时不会对列产的控制产生影响。 3.2通信信号一体化的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从广义上来说,信号系统主要包含四层,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第一层,局(部)调度中心,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宏观决策;第二层为分局(局)调度中心,在该层中,包含着许多的结构,主要有调度集中、电力调度、机车调度、车辆调度、设备维修中心;第三层为安全控制设备,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证安全,车站联锁、道口安全控制等都设置在该层;第四层为最低层,现场的信号机、机车信号等都归属于该层。 四、我国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铁路通信信号作为高铁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我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国已研发出了CTCS、TDCS、等一大批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铁路通信、信号控制系统,在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决定了铁路通信信号的发展方向,不仅对行车安全保障有了更高的标准,还要求通信信号技术能够实现高速铁路站间接发车作业和区间运行的自动化,提高通过速度与列车密度,大大增强高铁运营效率。 4.1铁路通信的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GSM-R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对GSM-R技术应用的还不够充分,如有的线路利用GSM-R技术参与列车运行控制,而有的线路仅将其作为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手段。今后我国应重点围绕客运专线建设,做好对GSM-R移动通信核心网的整体布局规划并加大沿线无线网络的建设,全面推进高速铁路无线通信设备的技术进步。 (2)建设综合视频监控技术平台 为满足安全监控需要,需要建设综合视频监控技术平台,主要应用在几点:对铁路重点线路设备的监控;对客运车站重点区域的监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题库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题库 一、填空题 1、直流无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由线圈、衔铁、轭铁、铁芯四部分组成。 2、安全型信号继电器的接点电阻由接点金属材料本身电阻、接触电阻、 两部分组成。 3、交流二元继电器有轨道线圈、局部线圈两个线圈,当两个线圈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 度时继电器吸起。 4、继电器电路中防止混线的方法有以下四种位置法、极性法、 双断法、独立电源法。 5、铁路信号的基本颜色有红、绿、黄;辅助颜色有蓝、紫、月白。 6、铁路信号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2 V,信号点灯变压器XB1-34中34的含义是 变压器的容量是34VA 。 7、电动转辙机每转换一次,锁闭齿轮和锁闭齿条块完成了解锁、转换和 锁闭三个过程。 8、轨道电路由送电端、受电端、钢轨三大部分组成,轨道电路的作用一是监督列车的占用;二是传递列车信息。 9、轨道电路中有绝缘是指有机械绝缘,无绝缘是指有电气绝缘。 10、道岔按其锁闭方式可分为内锁闭、外锁闭两种。ZD6采用的是间接锁闭方式,S700K采用的是直接锁闭方式。 11、ZD6转辙机的减速器采用两级减速,分别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渐开线内啮合行星传动式减速器。 12、有极继电器根据线圈中电流极性不同具有__反位打落_和_定位吸起_两种稳定状态。 13、信号机一般应设在线路左侧,四显示自动闭塞进站信号机显示一个黄灯意义是准许列车按限速要求越过该信号机,经道岔直向位置进入站内准备停车;三显示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黄灯意义是要求列车注意运行,表示列车运行前方有一个闭塞分区空闲。 14. 继电器接点的接触方式有_点接触__、_线接触_、面接触三种。

15、进站信号机应距列车进站时遇到的第一个道岔尖轨尖端(顺向时为警冲标)大于50 m 的地点,但不得超过400 m。 16、根据能源供应及信息提供方式,应答器可分为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 17、轨道电路中,两相邻死区段间的间隔,一般不小于18 m。 18、从两翼轨最窄处到辙叉心实际尖端之间,存在着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叫做辙叉的有害空间。 19、一组道岔有一台转辙机牵引的称为单机牵引,有两台转辙机牵引的为双机牵引,由两台以上的称为多机牵引。 20、在电动转辙机解锁过程中,由自动开闭器接点断开原表示电路,接通准备反转的动作电路;锁闭后,由自动开闭器接点断开电动机动作电路,接通接头表示电路。 21、转换时间在以下的称为快速转辙机,主要用于驼峰调车场,以满足分路道岔快速转换的需要。 22、道岔的定位是指道岔经常所处的位置,反位是指排列近路时根据需要改变的位置。 23、转辙机按动作能源和传动方式分为:电动转辙机、电动液压转辙机 和电空转辙机。 24、按智能型电源屏稳压方式可分为不间断供电方式、分散稳压方式、集中于分散稳压相结合的方式三种类型。 25、信号设备对供电的基本要求可靠、稳定、安全。 26、25HZ相敏轨道电路既有对频率的选择性,又有对相位的选择性。 27、正常情况下,继电器电源、信号机点灯电源、轨道电路电源、道岔表示电源、稳定备用电源、不稳定备用电源为不间断工作制;电动转辙机电源为短时 热备 工作制;闪光电源为周期工作制。 二、选择题 C 1、按规定运行色灯的颜色是() A红色B黄色C绿色 A 2、视觉信号有() A信号机B口笛C响墩D角号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总复习题

4、简述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并说明下面列车运行图的名称。 5-1-5 5、说明下图中编组站的布置类型?几级几场?有何优缺点? 五、计算题(共10分,第1题6分,第2题4分) 1、 如图所示,某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闭塞分区的长度均为1950m ,两列车的长度均为250m , 列车的平均速度为61km/h ,求两列车的追踪间隔时间? 2、 用文字或符号标示出此三显示区段各通过信号机色灯的颜色。 六、问答题(共10分,第1题3分,第2题4分,第3题4分) 1、什么是进路? 2、车站主要有哪些进路? 3、列车进路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练习一答案 一、填空题 1、二分格运行图、十分格运行图和小时格运行图 2、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3、站间区间、所间区间和闭塞分区 4、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5、超前式和滞后式 6、轨道和桥隧建筑物 7、12.5m 和25m ;1435mm 8、空间间隔法和时间间隔法 9、(法国U/T 系统、德国LZB 系统、日本ATC 系统、欧洲ETCS 列控系统)任写两种即可 10、推送部分、峰顶平台和溜放部分 11、检查轨道空闲和传递车地信息 前车 后车

六、问答题 1、什么是进路? 列车或调车车列在站运行时所经由的路径称为进路。 2、车站主要有哪些进路? 按作业性质,进路可以分为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 列车进路又可分为接车进路、发车进路、通过进路和转场进路。 调车进路又可分为调车接车方向的进路和调车发车方向的进路。 3、列车进路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1)进路的始端一般是信号机(防护进路); 2)进路围包括道岔和道岔区段; 3)一架信号机同时可以防护几条进路,即它可以作为几条进路的始端; 4)发车进路的终端可以是信号机、站界标及警冲标; 5)调车进路和列车进路一样,也要有一定的围才能对它进行防护。只是一般比列车进路要短。

铁路信号基础试题(填空选择判断).pdf

一、填空题。 1、色灯信号机的基本颜色为_ 红色__、_ 黄色__、_绿色,辅助颜色为白 色、蓝色。 2.CTCS-3属于准移动闭塞。 3.列车的禁止信号显示红灯,调车的禁止信号显示蓝灯。 4、防护道岔为防止侧面冲突,有时需要将不在所排进路上的道岔处于防护的位置,并予以锁闭。带动道岔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排列进路时将某些不在进路上的道岔带动至规定的位置,并对其进行锁闭。 5、在道岔区段为防止辙叉将轨道电路短路必须安装道岔绝缘,为了信号电流的畅通,又必须装设道岔调线和轨端接续线。 6、极性交叉是轨道电路绝缘破损的防护措施之一。 7、一般,道岔以平常所处的位置为定位状态。 8、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有调整状态、分路状态、故障状态。 9.驼峰作业根据技术装备和作业特点,分为机械化、自动化式和半自动化。 10、轨道电路的作用监督列车的占用和向列车传递行车信号。 二、选择题。 1、进站引导信号显示为( C )。 A、一个白色灯光 B、一个月白色灯光 C、一个红色灯光和一个月白色灯光 D、一个黄色灯光和一个绿色灯光 2、警冲标应设于两会合线间距为( D )m的中间。 A、2 B、3 C、3.5 D、4 3、敌对进路同时行车会危及行车安全的任意两条进路,以下哪种情况(ABD)。(多选) A、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列车进路。 B、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C、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调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D、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或顺向重叠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4、在闭塞的概念中,其关键实质指(C )。 A、防护车站行车安全 B、保证司机的正常驾驶 C、区间行车组织方法 D、提高平行作业效率 5、侵限绝缘节是指(B)。 A、绝缘节距警冲标的距离大于4m。 B、绝缘节距警冲标的距离小于3.5m。 C、两根钢轨的绝缘节不在同一坐标处。 D、绝缘节与信号机不在同一坐标处。 6、联动道岔是指(A)。 A、由多台转辙机牵引的道岔。 B、定位时一起定位,反位时一起反位的道岔。 C、平行作业时必须考虑动作的道岔。 D、防止侧面冲突时必须考虑动作的道岔。 7、进站信号机的作用包括(AD )(多选)。 A、防护车站; B、指示列车的运行条件; C、防护区间; D、作为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指示列车能否进入区间。 8、钢轨绝缘节的设置不正确的是(B )。 A、道岔区段警冲标的内方,不得小于3.5 m,若实在不能满足此要求,则该绝缘节称为侵限绝缘。 B、两绝缘节应设在同一坐标处,避免产生死区段,若错开则距离大于2.5m。 C、两相邻死区段间隔,不得小于18m。 D、信号机处的绝缘节:应与信号机坐标相同,若达不到有: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处的绝缘可以设在信号机前方1m或后方1m范围内。 9、某一调车信号机的前后都有道岔的称为(C )信号机。 A、差置 B、并置 C、单置 D、尽头型。 三、判断题 1、进路锁闭分预先锁闭和接近锁闭。( 对) 2、道岔编号的顺序为上行咽喉道岔用单数,由外向里编号;下行咽喉道岔用双数, 由外向里编号。(错) 3、在自动闭塞区段,为了节省建设费用及维修方便,上下行方向的信号机在不

关于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研究

关于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研究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铁路行业的快 速发展,逐渐实现了通信信号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升 工作效率,提高了沟通的快捷性。现在介绍当前通信、信号等设备经常出现的一 些现状,并阐释通信信号一体化发展是现阶段研究非常重要的内容,以及详细解 释通信与信号一体化的具体联系与技术结构。 关键词:通信信号一体化;一体化技术;系统技术结构 引言 铁路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我国发展有百年的历史,在发展的初期 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建设以及使用,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远远落后,经济的不 断发展,对于这一领域的要求不断提升,促使铁路满足时代的需求,对于行业即 是挑战优势发展的机遇。通信信号是一个非常重要方向,科技的发展在不断运用 铁路运营当中,这一方面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一项技术,高效,可靠,在运营的过 程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改进完善。当前一定要认识到改 革的重要性,符合时代的需求,带动整个行业前行。 1通信信号一体化的优势 1.1通信信号运输效率高 通信信号一体化采用无线通信的通信方式,提高信号运行传输效率。这样, 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实现了移动通信自动化,使得信号传输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且提高了实时性与确定性。 1.2信号传输信息量大 与传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不同,这通信信号一体化使通信信号运输效率与列车 速度同样增加,列车信号运输中对信号的控制增强。实现通信信号一体化后,信 号传输信息量的能力大大提高。 1.3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铁路通信信号运行系统中,保持设备现有的双向通信方式,可以实现系统 的双向运行,保证系统的使用安全性与双向性。此系统采用实用的性能,保证所 有相互独立发展的子系统的更新升级不会对总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 2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应用要点 2.1管理维护一体化系统 管理维护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对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进行统筹和安排,因为铁路 通讯系统不单单是连通了整个铁路系统,还能够建立一个实时通信平台,对信息 的传输进行加强,因此一定要统一管理和安排通信和信息设备的维护人员。如果 没有进行通信信号一体化,则需要进行两个系统维护人员的配置。通常条件下, 通信信号设备过程中,需要专门派两个人进行维护,而在同一车站在信号方面也 需要进行两个以上的人员进行维护,这样就会让整个维护系统出现四个人的配置,也就是说两套系统至少需要进行四名维护人员的配置,如果进行通信信号一体化,双方只需要各派出一个人,分别进行通信和信号方面的维护,如果需要进行设备 维护的过程中,如果是需要维护信号设备,就只需要以信号的人员为基础,通信 人员进行辅助,反之,如果需要维护通信设备,就只需要通信人员为基础性,信 号人员进行辅助。 2.2监测一体化系统 监测一体化主要指的是集成整个信息系统,让信息和已获得很好的共享,依

(完整版)铁路信号基础试题(已整理)

、填空 1、有极继电器根据线圈中电流极性不同具有(正位)和(反位)两种稳定状态。 2、(防护)道岔为防止侧面冲突,有时需要将不在所排进路上的道岔处于防护的位置,并予以锁闭。(带动)道岔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排列进路时将某些不在进路上的道岔带动至规定的位置,并对其进行锁闭。 3、在道岔区段为防止辙叉将轨道电路短路必须安装(道岔绝缘),为了信号电流的畅通,又必须装设(道岔跳线)和(轨端接续线);一送多受轨道电路各分支GJ 的(前)接点(串)联在主GJ 的电路中。 4、移频信号是受(低频信号)调制的作(上下边频)交替变化的信号。 5、安全型继电器具有三种基本特性:(电气特性)、(时间特性)、(机械特性)。 6、一般,道岔以(经常开通的位置)为定位状态 7、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有(调整状态---空闲)、(分路状态--- 占用)、(断轨状态---故障); 8、固定信号按设置部位分为:地面信号,其设于车站或区间固定地点的信号机或表示器,防护站内进路以及闭塞分区和道口;和(机车信号)。 9、转辙机的基本功能是(转换)、(锁闭)、和(表示)以及(报警)。 10、对于ZD6-A 转辙机,站在电动机侧看,动作杆向右伸,即为(正装),反之,为(反装)。正装拉入和反装伸出为定位时,自动开闭器(1、3)排接点接通,正装伸出和反装拉入为定位时,(2、4)排接点闭合。动作杆、表示杆的运动方向与自动开闭器动接点运动方向相反。 12、安全型继电器具有三种基本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时间特性)。 二、选择 1、继电器的返还系数越大,则(A )。

A 、继电器越灵敏。 B、释放值小。 C、额定值大。 D、继电器越迟钝。 ABD )。 2、敌对进路同时行车会危及行车安全的任意两条进路,有以下哪种情况( A 、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列车进路。 B、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C、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调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D 、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或顺向重叠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3、外锁闭杆的作用可以归纳为(ABD)。 A 、传递转换力。 B、实现道岔的解锁、锁闭。 C、实现道岔的表示。 D、直接带动尖轨转换。 4、ZD6-A 转辙机在转换过程中自动开闭器接点通断正确的是(BD) A、第1、4排接点闭合 B、第1、3排接点闭合 C、第2、3排接点闭合 D、第2、4排接点闭合 8、下面关于S700K 型转辙机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采用380V三相交流电机驱动 B、采用了外锁闭道岔的方式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期末复习题集2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期末复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安全型继电器是直流24V系列的重弹力式(直流电磁)继电器,其典型结构为(无极继电器)。 2、双线区段的车站股道编号应从正线起,按列车的运行方向分别(向外)顺序编号。 3、在站场平面布置图上,站场股道编号,正线编为(罗马)数字,站线编为(阿拉伯)数字。 4、信号设备编号中的“1DG”表示(1号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5、实行极性交叉是轨道电路(防止钢轨绝缘破损)的防护措施之一。 6、安全型继电器接点接触式形式有(面接触)、(线接触)、(点接触)。 7、继电器电路的分析法有(动作程序法)、(时间图解法)、(接通径路法)。 8、进站信号机的安装距最外方道岔尖轨尖端(不少于50M )的地方。 9、当进站及通过信号机灭灯时,其前一架信号机应自动显示(红灯)。 10、列车的禁止信号显示(红)灯,调车的禁止信号显示(蓝)灯。 11、一般,道岔以(经常开通的位置)为定位状态,

12、固定信号按设置部位分为:(地面信号)和(机车信号)。 13、转辙机的基本功能是(转换)、(锁闭)、和(表示)以及(报 警)。 14、电动转辙机每转换一次,锁闭齿轮和锁闭齿条块完成了解锁、 转换和锁闭_三个过程。 15、出站、近路、预告、驼峰信号机在正常情况下显示距离是_ 不得少于400米。 16、电动转辙机移位接触器的作用是监督主销是否良好。12、 遮断信号机平时显示(不显示)灯,(不起信号)作用,机柱涂有(黑白相间的斜线),当发生危险时显示(红)灯。 17、ZD6-A型转辙机是由(电动机、减速器、摩擦联结器、自动 开闭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移位接触器、外壳等)组成。 18、信号设备必须设置(安全)、(屏蔽)、(防雷)地线。 二、问答题和叙述题 1、有极继电器有什么特点? 答: 1)根据电流极性的不同有两种稳定的工作状态,定位和反位; 2)即使电流消失,继电器仍能保持状态; 3)要改变继电器的状态需通入相反极性的电流。

铁路通信信号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5道小题) 1. 我国铁路使用的信号机最多的类型是 (A) 固定信号 (B) 机车信号 (C) 移动信号 (D) 手信号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2. 在自动闭塞区段,闭塞分区分界处设置的信号机是 (A) 出站信号机 (B) 通过信号机 (C) 进路信号机 (D) 调车信号机 你选择的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3. 我国铁路广泛使用的道岔转换设备是 (A) 电液转辙机 (B) 电空转辙机 (C) 电动转辙机 (D) 人工扳道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4. 调车信号机显示白灯,其意义是 (A) 禁止机车或车列越过该信号机 (B) 禁止列车或车列越过该信号机 (C) 允许机车或车列越过该信号机 (D) 允许列车或车列越过该信号机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5.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目的是 (A) 检查列车占用 (B) 实现“故障—安全”原则 (C) 传送信息 (D) 控制列车 你选择的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8道小题) 6. 实现闭塞的方法有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人工闭塞 (B) 半自动闭塞 (C) 自动闭塞 (D) 轨道电路闭塞 (E) 列车运行间隔自动调整 正确答案:A B C E 解答参考: 7. 继电器的主要参数有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吸起值 (B) 释放值 (C) 安全值 (D) 工作值 (E) 转极值 你选择的答案: A B C D E [正确] 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答参考: 8. 轨道电路的基本参数有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铁道信号基础 信号灯习题

一、判断 1.因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通过,预告,遮断,防护信号机的显示 距离,在最坏条件下,不得少于200米() 二、填空 1.办理允许预推作业时,驼峰复示信号机显示()灯。 2.驼峰主体信号机在正常情况下,要求显示距离不得少于()M。 3.驼峰主体信号机有()种显示。 4.我国铁路信号机一般设置于线路侧。 5.号角、口笛、机车鸣笛、响墩发出的信号为听觉信号,用颜色、形状、位置、 显示数目及灯光状况表示的信号为信号。 6.按停车信号显示意义分类,可以分为信号和信号。 7.色灯信号机是以其灯光的、和状态来表示信号。 8.在自动闭塞区段,当进站及通过信号机红灯灭灯时,其前一架通过信号机应 自动显示。 9.信号机是表达固定信号显示所用的机具,用来防护,防 护,防护,具有严格的防护意义。 10.透镜式色灯信号机灯泡采用,灯座采用。 11.高柱信号机具有显示,观察位置优点。 12.机车信号显示方式有和,其显示制度分 为,,,当列车运行速度达以上时,机车信号必须成为。 13.进站信号机由5个灯位组成,由上至下的排列顺序是。 14.进路信号机按用途可以分为、、以及信号 机。 15.进站信号机安装在距离进站道岔尖轨尖端不少于米,但不超过 米处。 16.前后轨道区段都有道岔的咽喉区调车信号机称为调车信号 机,设于同一绝缘节两侧的称为调车信号机。 17.进站信号机设于距列车进站时遇到的(顺向为警冲标)

不少于米的地点、位于线路的侧。 18.调车信号机信号关闭的时机是 二、选择题 表示的含义是() 1、 S 3 A、上行咽喉到3股道的进站信号机 B、上行咽喉3股道的出站信号机 C、下行咽喉3股道的出站信号机 D、下行咽喉到3股道的进站信号机 2、信号机采用的主副灯丝双丝灯泡,其具体位置是() A、主灯丝在上、前方,副灯丝在下、后方 B、主灯丝在下、前方,副灯丝在上、后方 C、主灯丝在上、后方,副灯丝在下、前方 D、主灯丝在下、后方,副灯丝在上、前方 3、编号为2785的通过信号机指() A、下行278Km+560m处设置的信号机 B、上行278Km+560m处设置的信号机 C、上行2000Km+785m处设置的信号机 D、下行2700Km+85m处设置的信号机 4、复示信号机的背板采用() A、圆形 B、方形 C、菱形 D、椭圆形 5、进站信号机采用的机构是() A、高柱双机构,外带引导信号机构 B、高柱三机构 C、高柱双机构 D、高柱双机构,外带黄灯信号机构 6、进站信号机前方第一架通过信号机定位亮() A、红 B、绿 C、黄 D、绿黄 信号机是指位于() 7、D 2

论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新发展

论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新发展 摘要:铁路信号技术是列车运行的重点。这种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列车的运 行线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铁路信号技术也得到了快 速发展。同时,列车类型的不断演变也为铁路信号技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铁路通信;信号技术;新发展 前言 通信信号是一个非常重要方向,科技的发展在不断运用铁路运营当中,这一 方面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一项技术,高效,可靠,在运营的过程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改进完善。当前一定要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符合时代 的需求,带动整个行业前行。 1通信信号设备现状 1.1机车信号与超速防护(ATP) 第一,轨道电路制式多。在当前的铁路通信系统中,通信的制式比较多,而 且所采用的轨道电路制式也比较多,这种状态导致在传输信号时十分的混乱。第二,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困难。站内电码化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步的进行完善, 不过在最初进行设计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兼容性差、协调性弱等。第三,站内干扰严重,站内轨道电路在工作时,经常会受到同频干扰、外界干扰等不同 的干扰,从而导致电路经常问题。 1.2调度集中 目前,我国的铁路行业进行调度时,采用的方式为集中调度,这是一种传统 的调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随着铁路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集中调度的 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快速发展的需求。 1.3无线列调 第一,技术落后,在进行通信时利用模拟单信道,通信质量比较差,而且受 到的干扰非常的严重;第二,能力饱和,我国现有的无线列调能力已经达到了饱和,因而无线列调就没有能力再进行列车控制、移动通信等业务;第三,效率低下,在专用系统中,各个部门在工作时,都是独立开展的,缺乏有效地沟通及联 系性。 2铁路信号技术特征 从普快到动车、高铁,展现出我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随着列车速度 的不断提升,其对于通信信号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铁路通信信号技术不以单 一的技术形态呈现,而是与其他系统组成有机整体,以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与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的推动下, 铁路通信信号技术也有了本质的发展。对此,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具有高效率、可 靠性等特点,为铁路运输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下简单阐述了铁路通信信号 技术的高效率、可靠性、高效率。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铁路的建设力度,从青藏铁路的建设通车到沪昆高铁的试行, 都表明我国铁路事业发展到了历史新阶段。高效率是现代铁路建设的基本目的, 通过通信信号技术,强化对列车的调度指挥、运营管理,也实现了信息的高校传输。铁路运输具有特殊性,运行的安全稳定尤为重要。铁路运行的安全,很大程 度上依托与先进的通信信号技术。

铁路通信信号基本知识

信号机维护技术标准 通则 1、信号机(含信号表示器,下同)的设置位置和显示方向,应使接近的列或车列容易辨认信号显示,并不致被误认为邻线的信号机。信号机的显示,均应使其达到最远。曲线上的信号机,应使接近的列车尽量不间断地看到显示(因地形地物限制的除外)。 2、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列车规定分级制动距离小于800m时的显示距离: a)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小于1000m。 b)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小于800m。 c)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小于400m d)调车、矮柱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容许、引导信号及各种表示器, 不得小于200m。 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通过、预告、遮断信号机的显示距离,在最坏条件下,不得小于200m。 色灯信号机 1、信号机的安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信号机柱不得有裂通圆周的裂纹,裂纹超过半周的应采取加固措施;纵 向裂纹,钢筋不得外露;机柱顶端须封闭不进雨雪。 b)水泥信号机柱的埋设深度为柱长的20%,但不得大于2m。卡盘的埋深依照设 计。机柱培土直径距机柱外缘不小于800mm,并夯实。 c)设在路堤边坡的信号机,如有影响信号机稳固的因素时,应以砌石或围桩加固。当用片石、水泥砂浆砌围时,砌围边缘距信号机柱边缘不小于800mm。 d)信号机梯子中心线与机柱中心线应一致,梯子无过甚弯曲,支架应水平安装。 2、同一机柱上的色灯信号机构,其安装位置应保证各灯显示方向一致;两个同色灯光的颜色应一致。 3、信号机构的灯室之间不应窜光,并不应因外光反射而造成错误显示。 4、信号机构的光源应正确调整在透镜组的焦点 5、XSZ—135型组合式信号机构的主光轴应与瞄准镜插孔的主光轴平行,其灯泡的发光点应调整到信号机构的焦点位置上。 6、机构门应密封良好,且开启灵活。 7、机构的各种透镜、偏散镜不得有裂纹和影响显示的剥落。 8、色灯信号机灯泡的端子电压为额定值的85%~95%(调车信号为75%~95%,容许信号为65%~85%)。 9、双丝灯泡的自动转换装置,当主丝断丝后,应能自动转至副丝,有断丝报警功能的,应报警。 信号灯泡 1、信号灯泡符合下列要求时方准使用:(a)检验灯丝达到标准。(b)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条件下,主灯丝经过2h,副灯丝经过1h的点灯试验良好。 2、发现色灯信号机灯泡有下列任一情况时不准使用:(a)主、副灯丝同时点亮,或其中一根灯丝断丝。(b)灯泡漏气、冒白烟、内部变黑。(c)灯口歪斜、活动或焊口假焊。 信号点灯及灯丝转换装置 1、XDZ型多功能信号点灯装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1)主灯丝断丝时,应能自动转换到副灯丝,转换时间小于0.1s。 2)主灯丝或副灯丝断丝时,都应有断丝报警。 3)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可靠工作:(1)环境温度:—25°C~65°C。(2) 相对湿度:90%(25°C)。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期末考试试卷(B)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 卷) 科目: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 考试时间:90分钟 适用班级:15信号1、2,16秋信号3、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视觉信号有( ) A 、信号机 B 、口笛 C 、响墩 D 、角号 2、下面关于25Hz 相敏轨道电路说法正确( ) A 、轨道电源电压必须超前局部电源电压90度 B 、局部电源电压必须超前轨道电源电压90度 C 、一段轨道电路中只能包含一组道岔 D 、使用的是JWXC-1700型继电器 3、下面关于S700K 型转辙机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380V 三相交流电机驱动 B 、采用了外锁闭道岔的方式 C 、测试时必须调整其摩擦电流 D 、若带动道岔转换时间超过规定,电机电路将自动切断 4、某区段为电力牵引区段,则该区段的轨道电路不能为( )。 A 、25HZ 相敏电路 B 、 97型25HZ 相敏电路 C 、工频交流轨道电路 D 、移频轨道电路 5、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和自动闭塞区间并置的通过信号机处,钢轨绝缘可装在信号机前方或后方各( )的范围内。 A 、0.6m B 、0.8m C 、1m D 、1.2m 6、遮断信号机的位置一般距其防护地点不得小于( ) A 、20 m B 、50 m C 、80 m D 、100m 7、25Hz 相敏轨道电路既有对频率的选择性,又有对( )的选择性。 A 、电流 B 、电压 C 、时间 D 、相位 8、继电器的返还系数是释放值与工作值的比,返还系数越高,则( ) 。 A 、继电器落下越灵敏 B 、释放值小 C 、额定值大 D 、继电器越迟钝 9、区间为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当进站信号机显示( )灯时,表示准许列车按限速要求越过该信号机,经道岔直向位置进入站内正线准备停车。 A 、双黄 B 、绿 C 、黄闪黄 D 、黄 10、接点的接触形式不包括:( ) A 、面接触 B 、点接触 C 、线接触 D 、空间交叉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铁路信号灯光中 表示注意或减速运行。 2、透镜式色灯信号机构按结构分为单显示、二显示和 。 3、交流二元继电器有 、局部线圈两个线圈,两个线圈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度时继电器吸起。 4、下行进站信号机用汉语拼音字头 来表示 5、电动转辙机每转换一次,锁闭齿轮和锁闭齿条块完成了解锁、转换和 三个过程。 6、轨道电路中有绝缘是指有 ,无绝缘是指有电气绝缘。 7、S700K 型转辙机采用的是 锁闭方式。 8、继电器接点的接触方式有 _、线接触、面接触三种。 9、转换时间在 以下的称为快速转辙机,主要用于驼峰调车场。 10、直流偏极继电器能够鉴别直流电流的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复核 得分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得 分 阅卷人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 第四章列车运行控制 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列车运行控制 第一节机车信号 一.机车信号的由来及作用 1.恶劣的地形条件及自然环境(曲线、山区、林区、隧道、多雾、雨雪) 2.列车高速度、高密度运行 机车信号的作用: 机车信号是一种能够自动复式列车运行前方地面信号机显示的机车车载系统。 二.机车信号的显示 1.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的连续式机车信号机 (1) 一个绿色灯光: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 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绿色灯光 (2) 一个黄色灯光:要求列车注意运行, 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 (3) 一个双半黄色灯光:准许列车经道岔侧向位置,限速越过接近的地面信号机,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两个黄色灯光 (4) 一个半黄半红色灯光:要求及时采取停车措施, 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红色灯光 (5)一个红色灯光:表示列车已越过地面上显示红色灯光的信号机 (6)一个白色灯光:不复示地面上的信号显示,机车乘务人员应按地面信号机的显示运行。无显示时,表示机车信号机在停止工作状态 2.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连续式机车信号机 (1) 一个绿色灯光: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绿色灯光 (2) 一个半绿半黄色灯光——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要求注意,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一个绿色灯光和一个黄色灯光 (3) 一个黄色灯光:要求列车减速运行,表示列车应按规定的限速值越过接近的显示一个黄色灯光的地面信号机 (4) 一个带“2”字的黄色灯光:要求列车减速运行,表示列车应按规定的限速值越过接近的显示一个黄色灯光的地面信号机,并预告次一架信号机开放经道岔侧向位置的信号显示 (5) 一个双半黄色灯光:准许列车经道岔侧向位置,限速越过接近的地面信号机,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两个黄色灯光 (6) 一个半黄半红色灯光:要求及时采取停车措施,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显示红色灯光 (7) 一个红色灯光:表示列车已越过地面上显示红色灯光的信号机 (8) 一个白色灯光:不复示地面上的信号显示,机车乘务人员应按地面信号机的显示运行。无显示时,表示机车信号机在停止工作状态。 三、机车信号的分类 机车信号根据其信号显示的作用不同分为两种: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课后习题答案部分解析

第五章轨道电路 1.简述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它有哪两个作用? 轨道电路就是用钢轨作为导线,其一端接轨道电源,另一端接轨道继电器线圈所构成的电气回路。由钢轨、绝缘节、导接线、轨道电源、限流电阻、及轨道继电器等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当轨道区段内有车占用时,轨道继电器线圈失磁;当轨道区段内无车(空闲)时,轨道继电器线圈励磁,如图所示。 1)监督列车的占用2)传递行车信息。 2.轨道电路如何分类?各种轨道电路在铁路信号中有哪些应用? 1)按动作电源分:直流轨道电路(已经淘汰)、交流轨道电路(低频300HZ以下,音频300——3000HZ,高频10——40KHZ。) 2)按工作方式分:开路式、闭路式(广泛使用) 3)按传送的电流特性分:连续式、脉冲式、计数电码式、频率电码式、数字编码式4)按分割方式分:有绝缘轨道电路、无绝缘轨道电路(电气隔离式、自然衰耗式、 强制衰耗式) 5)按所处的位置分:站内轨道电路、区间轨道电路 6)按轨道电路内有无道岔分:无岔轨道电路、道岔轨道电路 7)按适用的区段分:电化区段、非电化区段 8)按通道分:双轨条、单轨条 3.站内轨道电路如何划分?怎么命名? 划分原则(1)、有信号机的地方必须设置绝缘节(2)、满足行车、调车作业效率的提高(3)、一个轨道电路区段的道岔不能超过3组 命名:道岔区段和无岔区段命名方式不同 (1)道岔区段:根据道岔编号来命名。如:1DG 1-3DG、1—5DG。 (2)无岔区段:有几种不同情况,对于股道,以股道号命名,如1G等;进站内方,根据所衔接得股道编号加A或B,如1AG(下行咽喉)、2BG(上行咽喉);差置调车信号机之间,如1/3WG、 4.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由哪些部件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钢轨——传送电信息绝缘节——划分各轨道区段轨端接续线——保持电信息延续轨道继电器——反映轨道的状况 5.简述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P116 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由送电端、受电端、钢轨绝缘、钢轨引接线、轨端接续线、钢轨等组成如图,电源采用交流,钢轨中传输的是交流,继电器接受的交流,但动作是直流轨道电路完整无车占用---GI↑,其交流电压应在10.5---16v 左右,当车占用时---GJ↓,GJ的交流残压此时应低于2.7v。 6.道岔区段轨道电路有何特点?何为一送多受轨道电路? (1)、道岔绝缘道岔区段除了各种杆件、转辙机安装装置等加装绝缘外,还要加装切割绝缘,以防止辙叉将轨道电路短路。道岔绝缘根据需要,可以设在直股,也可以设在弯股。 (2)、道岔跳线为保证信号电流的畅通,道岔区段除轨端接续线外,还需装设道岔跳线。一送多受:设有一个送电端,在每个分支轨道电路的另一端各设一受电端。各分支受电端轨道继电器的前接点,串联在主轨道继电器电路之中。当任一分支分路时,分支轨道继电器落下,其主轨道继电器也落下。 7.什么是轨道电路的极性交叉?有何作用?

2020年08高速铁路的信号与通信参照模板

8 高速铁路的信号与通信 8.1 概述 高速铁路的服务宗旨是“安全、正点、快速、舒适”。发展高速铁路不可能也不应只突出快速,更需要建立全新的运输模式,要在安全、正点、舒适上做文章。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技术装备,对全面实现高速铁路的服务宗旨举足轻重。 当今信息产业正以超出人们预料的速度迅速发展,通信和控制领域正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这必会对铁路信号、通信产品和服务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产品的硬件和软件不断升级换代,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逐步提高,追求更高的性能价格比。第二是向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向更便利的人机对话方向发展,向全面提高运输质量和路网运输能力的方向发展,以满足运营的要求。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是完成行车控制、运营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用于指挥行车的综合调度系统,用于控制列车行车间隔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用于控制进路的联锁系统以及代用信号设备和专用通信设备组成。这是一套完整的信号安全制式,如图8-l所示。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设备主要布置在调度中心、车站、区间信号室、车辆段、维修基地、线路旁和列车上。 8.2 高速铁路的信号技术 铁路信号技术是随着百年铁路的发展以及继电器、半导体、电子信息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列控系统、超速防护系统以及综合调度系统等成为高速铁路必不可少的信号技术。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不同之处主要有:①高速铁路设置综合调度系统,对列车运营指挥实行集中控制方式;②取消传统的地面信号机,采用列控系统;③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和交换与行车、旅客服务相关的信息。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由综合调度系统、列控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具有保护功能的广域网联接,并传输信息。传统的话音、信号凭证指挥方式不再适用于高速铁路。以下简要介绍一下综合调度系统、列控系统、计算机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