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概念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概念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概念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概念

第一章法的概念法的定义(名称)法、法律的词源和词义非马义的法的定义马义的法的定义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

行为和行为关系的规范 2、法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 3、法以权利和义务双向规定

为调整机制 4、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

性第一节:法的名称(定义)一、法、法律的词源和词义从词源上来讲,汉字“法”的古体是“廌”。据我国第一部字书记载:“廌,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这说明:

(1)古代的法(廌)与刑是通用的;

(2)法(廌)象征着公平、正义(3)法(廌)具有裁判的功能和特点注:“法”和“律”作为独立合成词使用,出现在清末民初。

西文中的“法”,除了与汉语中的“法律”相对应外,还有下列多种含义:

(1)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等抽象含义;

(2)有时指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则;

(3)有时指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

原则和道德公理,而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规则,是法的真实或虚假的表现形式。即“自然法”和“实在法”、“应然法”和“实然法”的问题。

“法”与“法律”二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当我们在应然意义上谈论法的概念或

者法律精神时,法通常指抽象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律令;

若在实然意义上谈论法的概念或者法

的形态时,则通常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体规范,即法律。

最早将法与法律相区别的,是古希腊的自然法学家,认为法是自然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法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准则,而法律则是人们自主规定并可变更的成文法律

和典章制度。

近代自然法学认为自然法和自然权利

根源于人的自然性和理性,自然法是先于并高于人定法而存在的。在应然和实然的基础上区分法与法律,并强调法高于法律、法统率法律,是西方法律传统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现代法学理论上,法律有广狭两种含义:广义的法律泛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指法律的一切表现形式;

狭义的法律,仅指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理学的法,有时作广义解,有时作狭义解。

三、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

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科学性表现在:

(1)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关系;

(2)……法与国家之间的必然联系;

(3)……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

果联系;

(4)……法的目的、作用和价值;

(5)……法的主要内容和调整机制。

二、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从法的本体角度,以简化或抽象化的形式回答法是什么规则说认为法即规则。如法是一个社会用来决定什么行动应受公共权力加

以惩罚或强制执行而直接或间接地使用的

一批特殊规则。管仲言:“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命令说认为法是国家的命令,主权者的命令判决说认为法即判决。法只是法院在其判决中所规定的东西,当法院作出判决时,真正的法才被创造出来。

从法的本源角度,着重阐明法的基础或法的出处神意论认为法即神意。如君权神授、法是上帝的意志等。多流传于古代、中世纪社会以及宗教法系国家。

理性论认为法即理性。如“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做的行为的自然之中。当这种最高的理性,在人类的理智中稳固地确定和充分地

发展了的时候,就是法。” 公意论认为法是公共意志或共同意志的反应权力论

认为法是权力的表现或派生物,法是当它被忽视或违反时,对违反者威胁使用或事实上使用人身强制的力量。

从法的作用或功能角度着重阐明法

的工具性、手段性正义论认为法是正义的化身和工具。如“要使事物合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梁启超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社会控制论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形式。如法是“一种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使用社会强力的社会控制”。代表人物是庞德。

事业说认为“法是使人们的行为服

从规则治理的事业”。代表人物是富勒。

第二节法的基本特征法的基本

特征是法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了解法的本质、作用和功能的主要手段。

法是调整行为(社会)关系的规范(1)法以行为和由行为产生的社会关系为调整

对象(2)法具有特殊的规范性法是由

国家制定、认可或解释(1)制定、认可

和解释是国家创制法的三种形式(2)法

具有国家性(3)法具有普遍性,通常在

一国全部领域范围内有效。

法以权利和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1)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2)法以权利和义务对行为进行双向调整法具

有国家强制性、程序性(1)法律以国家

强制力为后盾(2)法律具有程序性一、法是调整行为和行为关系的规范(一)法以行为和由行为产生的社会关系为调整

对象首先,法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的行为,而非行为主体;

“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其次,法通过控制人的行为而非人的思想来调整由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法具有特殊的规范性(1)法具有概括性:其内容是概括的、抽象的;

其对象不是具体的人和事,而是一般的人和事;

其效力不是适用一次,而是反复多次的适用。(有别于非规范法律文件)(2)法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法律规则(行为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

(3)法律规则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它包括条件假设、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这是法律的规范性最明显的标志,一般的规范不具有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法律的规范性决定了它的效率性。

二、法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一)制定、认可和解释是国家创制法的三种形式制定是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的法

律规范。

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有三种情况:(1)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一般社会规则,如习惯、道德、宗教、礼仪等以法律效力。

(2)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定

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规范。

(3)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

作出概括产生规则或原则,并赋予其以法律效力。

解释是对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进行

再度创造的过程,是指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法律的字义与目的所进行的说明

和阐述。

(二)法具有国家性首先,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

其次,法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所及的范围为界限的。(有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

围的原始习惯)(三)法具有普遍性,即法通常在一国全部领域范围内有效。“普遍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法以权利和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一)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首先,作为法律规则要素的行为模式以授权、命令和禁止的方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

其次,法对行为的调整是通过权利和义

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

再次,权利和义务是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对主体的行为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

(二)法以权利和义务对行为进行双向调整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一个代表利益,一个表征负担;

其次,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再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法律一旦规定了权利,就必须规定或意味着相应的义务;

最后,权利和义务互为界限,权利是义务的范围和界限,义务则是权利的范围和界限。

四、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一)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法律的强制

力不是单纯的暴力,它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

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

其中潜在性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只在人

们违反法律时才会降临行为人身上;

间接性是指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意味着

法律实施的任何时刻都需要直接运用强制

手段,当法律被自觉遵守时,法律的强制力并不显露出来,而只是间接地发挥作用。

国家强制力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

力量,法律的实施尚依靠诸如道德、纪律、经济、文化、舆论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二)法律具有程序性法律的程序性,是指法律的强制实施是通过遵循法定时间和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的基础上进

行的。即法律的实施除了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外,还必须由专门的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保证法律实施的科学、理性和公正。

七年级数学概念、定理汇总

初一数学概念 1、实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3、无理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4、自然数: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0包括在内)都称为自然数。 5、数轴:规定了圆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6、相反数: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7、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8、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圆点的距离称为a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本 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数学定理公式 1、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⑴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 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⑵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⑶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0。 ⑷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 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角的平分线:从角的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能把这个角平均分成两份,这条射线叫做 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一、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并且有一条公共边,这样的角叫做邻补角。邻补角是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角,即邻补角一定是补角,但补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二、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因此对顶角也可以说成“把一个角的两边反向延长而形成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三、垂直 1、垂直:两条直线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记做a⊥b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 2、垂线的性质: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法:①一靠(已知直线)②二过(定点)③三画(垂线) 4、空间的垂直关系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0 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 2.分类:两种 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数集内容了解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姓名 班级 考点一、 1、下列语句:①带“-”号的数是负数;②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④00C 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A.0 B.1 C.2 D.3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比b 大 B.b 比a 大 C.a 、b 一样大 D.a 、b 的大小无法确定 3、若|a +b|=-(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b ≤0 B.a +b<0 C.a +b=0 D.a +b>0 4、下列说法:①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如果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与-(-a)互为相反数 B.+a 与-a 一定不相等 C.-a 一定是负数 D.-(+a)与+(-a)一定相等 6、已知字母a 、b 表示有理数,如果a +b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a 、b 都为0 C.a 与b 不可能相等 D.a 与b 的绝对值相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是负数 B.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 C.若|a|=|b|,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D.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 8、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 ③ 若|m|>m ,则m<0;④ 若|a|>|b|,则a>b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 1、练习:电梯上升到四楼记为+4,下降到负二楼记为 2、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a+b=0;②a=-b ;③|a|=|-b|;④a=b ,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 3、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3.14-π|= _________ 5、写出所有不小于-4并且小于3.2的整数: 6、绝对值小于6且大于3的整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面关于0的说法:① 是整数,也是有理数;② 是正数,不是负数;③ 不是整数,是有理数;④ 是整数,也是自然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在15,3 8-,0.15,-30,-12.8,-227,-1.010010001,π7 -,-3.12112111211112……,-3.141414……中,负分数的个数是(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一滴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是 (1)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2)直接写出被盖住的这些整数中有多少对相反数? 10、1;23-;8.9;-2.8;+100;115;-0.03;0;-(-7);-3.12112111211112……;-3.141414……;π7 -;|-35|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自然 数: ;属于非负整数集合的有 ;非负数: ; 11、式子4+|x-1|能取得的最小值是 ,这时x= ;式子3-|2x-1|能取得的最大值是 ,这时x= . 考点三、有理数大小的比较20112012- 20092010-;-π -3.14,-212 -313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数学一二单元概念总结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数学一二单元概念总结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a(a>0) (2) 绝对值可表示为:|a|= 0 (a=0) -a(a<0) (3) ;;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 互为负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总结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总结复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 (5)需要记住的要点: 几何体截面形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a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 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C.0不是最小的有理数 D.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 12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 A.-12 B.2 C.-2 D.12 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1所示,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A.a>b B.a0 D.0a b > 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5.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那么这个数必定是( ) A.是正数 B.不是0 C.是负数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收入200元与支出20元 B.上升10米和下降7米 C.超过0.05mm 与不足0.03m D.增大2岁与减少2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负数; B.│a │一定是正数; C.│a │一定不是负数; D.-│a │一定是负数 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A.0 B.1 C.-1 D.±1 9.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它们的积,所得的商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互为相反数但不等于零; B.互为倒数; C.有一个等于零; D.都等于零 10.若0b>0 B.b>c>a; C.b>a>c D.c>a>b 15.若│x │=2,│y │=3,则│x+y │的值为(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双基回顾 1、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 因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数——正数、负数和0. (1)大于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号通常省略不写. (2)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也不是;0除表示“没有”外,还可表示 ,如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 注意:正数和负数都是由符号和绝对值组成的. 〔1〕已知数-7,2.1,0,-1/3,13中,正数有;负数有;不是负数的数是;不是正数的数是. 注意:不是负数的数叫非负数;不是正数的数叫非正数. 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2元表示股票上升2元,-3元表示 . 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所得的数表示的意义与原数表示的意义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零上6℃的相反意义只有零下6℃;②收入和支出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③运出5吨与收入5元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二是它们都具有,而且必须是 .

〔3〕如果零上5℃记作+5℃,那么零下5℃记作() A、-5 B、-10 C、-10℃ D、-5℃ 3、有理数及其相关概念 (1)统称为整数; (2)统称为分数; (3)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够化为分数. 4、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2)按性质分: 注意:分类要按同一个标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例题导引 例1 下列语句:①所有整数都是正数;②所有正数都是整数;③小学学过的数都是正数;④分数是有理数;⑤在有理数中除了负数就是正数.其中准确的语句的个数是() A、0个 B、1个 C、3个 D、4个 例2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对应的大括号中:7,-9.25,-9/10,-301, 4/27,-3.5,0,2,11/2,-7,1.25,-7/3,-3,-3/4. 正数{…} 负数{…} 负整数{…} 正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全章概念汇总

有理数 全章概念汇总 考点、热点回顾 一、学习目标 1、有理数的灵活运用。 2、有理数的概念及巧算。 3、有理数的绝对值、奇、偶数的规律的掌握。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是无限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0,-2,-4,-6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0也是整数,它可以看成分母是1,分子是0的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 1、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向下)为负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单位长度。 2、数轴的画法

3.相反数: (1)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且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相等,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举例,向东向西走,绝对值则表示距离。 绝对值的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2)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绝对值的性质: 1、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00=?=a a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0||≥a 3、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 a ≥ 4、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0(>=a a x 则;a x ±=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 a =-或若,0=+b a 则;b a = 6、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b a =则b a =或;b a -=

七年级数学定理概念公式汇总

一、有理数 (一)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整数零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 正分数有理数0 分数负整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 2、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二)数轴 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相反数 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 做互为相反数。 3、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 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 是0。 a (a>0), 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0(a=0) –a(a<0) 4、绝对值的计算规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若|a|=|b|,则a =b或a =-b. (3)若|a|+|b|=0,则|a|=0,且|b|=0. 相关结论: (1)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3)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它的正数或0,即|a|≥0。 (五)倒数 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3、a(a≠0)的倒数是1 a.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较大的数,会根据精确度取近似数,能判断一个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 基础知识: 1. 大于0的数叫做_______,在正数的前面加上一个_____号就变成负数(负数小于0),0 既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例如上升/下降,增加/减少,收入/支出,盈利/亏损,零上/零下,东/西,顺时针/逆时针… 2.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整数又分为_____,0,_____;分数分为_____和_____。 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_____。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点来表示(注意:并不是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有理数,有一些点表示的是无理数例如π) 4.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___边的数的总比___边的数大;正数都 _____0,负数都_____0,正数总是_____负数。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_____。一般地,a和-a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特殊地,0的相反数是_____。互为_______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为a的数有两个:a和-a)。 6.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______;正数的绝对值是它_____;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_____。 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_____;(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_____ ;绝对值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都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中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B ) A .“前进8 m ”与“前进1 m ” B .“盈利50万元”与“亏损10万元” C .“黑色”与“白色” D .“你高”与“我矮” 2.数轴上与表示-5的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D ) A .3 B .-3 C .-7 D .-3或-7 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C ) A .0-(-5)=-5 B .(-3)+(-9)=12 C.23×????-94=-32 D .(-36)÷(-9)=-4 4.据2020年6月24日《天津日报》报道,6月23日下午,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本届大会采取“云上”办会的全新模式呈现,40家直播网站及平台同时在线观看云开幕式暨主题峰会的总人数最高约为58 600 000人.将5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B ) A .0.586×108 B .5.86×107 C .58.6×106 D .586×105 5.如图,M ,N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m ,n ,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D ) A .m +n <0 B .-m <-n C .|m |-|n |>0 D .m

七年级数学概念整理[1]

数学概念整理 2.1 正数是比0大的数;负数是比0小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号读作“负”,“+”号读作“正”,“+”号可以省略不写。正数、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正整数、负整数与0统称为整数,正分数与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2 (1)画一条水平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0,我们把这点称为原点。 (2)把这条直线上从原点向右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画箭头表示),向左的方向规定为负方向。 (3)取适当长度(如0.5cm)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点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在数轴上的两个点中,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3 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0的绝对值是0。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只是他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2.4 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5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6 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a^n是幂,a是底数,n是指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 -1-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结构图: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数和负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讲解学习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把这样互补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当有一个叫等于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垂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中,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①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上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同位角:位于两被截线同一方,截线同一旁的一对角。 内错角:位于两被截线之间,截线两旁的一对角。 同旁内角:位于两被截线之间,截线同旁的一对角。 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公理: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由题设和结论组成。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假命题:当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的真命题。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证明:用推理的方法证实命题真确性的过程。 平移:讲一个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平行移动,简称平移。 平移的性质:①平移前后的图形全等。 ②平移线段平行且相等。 ③对应角相等。 ④对应点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⑤连续进行两次平移交换所得的结果仍是一个平移。 第六章:实数

七年级上第一章数学试卷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 -2的相反数是 A. -2 B. 21 C. -2 1 D. 2 2. 冬季某天我国三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10℃,1℃,-7℃,它们任意两城市中最大的温差是 A. 11℃ B. 17℃ C. 8℃ D.3℃ 3. 关于0,下列几种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0的相反数是0 C. 0的绝对值是0 D. 0是最小的数 4. 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 .24.70千克 B .25.30千克 C .24.80千克 D . 25.51千克 5.若|a-1|+|b+3|=0,则b-a- 1 2 的值是 A.-421 B.-221 C.-121 D.12 1 6. 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 B.一正一负 C.都是负数 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7. 学校、家、书店依次座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南边20米,书店在家北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北走了50米,接着又向北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都不在上述地 方 8. 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北京开往杭州的某一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可能是 A .20 B .119 C .120 D .319 9. 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1.水龙头‘/[ 2.‘‘’‘’‘’如果向南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北走8米应记 作_ -8__. 3.如果温度上升3℃记作+3℃,那么下降5℃记作-5. 海拔高度是+1356m,表示__高出海的1356______,海拔高度是-254m,表示_低于海的254 _____.1.1正数负数练习题 4. 5.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 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__30.05____毫米,最小不低于标准尺寸29.95_____毫米. 6.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 记作+2分,得分90分和80分应分别记作__+7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把+210元表示收入210元,那么-60元表示_花去60元 _____________. 8.粮食产量增产11%,记作+11%,则减产6%应记作 ____-0.06__________. 9.如果向西走12米记作+12米,则向东走-120米表示的意义是向 东走120米___. 10.味精袋上标有“500±5克”字样中,+5表示_比500多5克, -5表示_比500少5克.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50m记为+50m,则乙 向北走30m记为什么?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多少米?解;1,-30米 2,50-30=20米 1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 (1)收入1300元,( 花去 )800元; (2)( 上升)80米,下降64米; (3)向北前进30米, (向南后退)50米. 1.2.1有理数练习题 1.下列语句:(1)所有整数都是正数;(2)分数是有理数;(3)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4)在有理数中,除了负数就是正数,其中正确的语句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有理数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分数 D.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 3.下面各数是负数的有哪些?( -0.01,-0.21,) |-5| ,-0,-(-2),+2,3,-0.01,-0.21,5%,-(+2) 4.某水库的平均水位为80米,在此基础上,若水位变化时,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数;水库管理员记录了3月~8月水位变化的情况(单位:米):-5,-4,0,+3,+6,+8.试问这几个月的实际水位是多少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B.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C.0是最小的数 D.0是最小的正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零、正有理数、负有理数这五类 B.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把下列各数:-3,4,-0.5,- ,0.86,0.8,8.7,0,- ,-7,分

七年级数学基本概念

??? ??负整数:零:正整数:?? ?负分数:正分数:212 1???正分数:正整数:???负分数:负正数:21 2 1a 1 第二章 有理数 1、(1)为了区分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入了负数,这样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1,2,3,…… -1,-2,-3,…… 有理数 0.1,1.5, ,…… -0.7,-2.1,-3.5,- ,…… 1,2,3,…… 0.1,1.5, ,…… 有理数 -1,-2,-3,…… -0.7,-2.1,-3.5,- ,…… (2)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3)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4)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π. (5)非负数是指0和正数(α≥0),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非负整数是0. (6)非正数是指0和负数(α≤0),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非正整数是0. 2、(1)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数不一定都是有理数,还有无理数。其中正数都在原点右边,负数都在原点左边,零用原点表示. (3)数轴的性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1)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一个为另一个的相反数,如1和-1,2和-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2)特点:互为相反数两数相加得0.即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 4、(1)互为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 (2)倒数的求法: 整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整数分之一. 分数的倒数只须将分子分母颠倒,符号不变. 小数求倒数时可以先化为分数,带分数求倒数时可以先化为假分数,零没有倒数. (3)特点:若a 、b 互为倒数,则ab=1. (4)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有:1,-1(即 =α,α=±1). 5、(1)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和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求法: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2∣=2 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3∣=3 ?? ???? ?分数整数 ?? ? ??? ???负数零 正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 (A )2个 (B )3个 (C )4 个 (D )5个 2. 下面几何体截面一定是圆的是 ( ) ( A)圆柱 (B) 圆锥 (C ) 球 (D) 圆台 3. 如图绕虚线旋转得到的几何体是( ). 4. 某物体的三视图是如图所示的三个图形,那么该物体的形状是( ) (A )长方体 ( B )圆锥体 (C )立方体 (D )圆柱体 5.如图,其主视图是( ) (D ) (B ) (C ) (A )

2 第10题 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7. 下列各个平面图形中,属于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 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 .5 B . 6 C .7 D .8 9.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图,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若使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则A 、B 、C 表示的数依次是( ) (A )235、、π-- (B)2 3 5、、π-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考试试题带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2016的相反数是( C ) A .2016 B .-2016 D .-1 2016 2.在有理数|-1|,(-1)2012,-(-1),(-1)2013,-|-1|中,负数的个数是( C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将16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B ) A .×106 B .×105 C .×104 D .161×103 4.如图,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是( C ) 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B ) ①b <0<a ;②|b |<|a |;③ab >0;④a -b >a +b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错误! ,第9题图) 6.已知a >0,b <0,|a|<|b|<1,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 .1-b >-b >1+a >a B .1+a >a >1-b >-b C .1+a >1-b >a >-b D .1-b >1+a >-b >a 7.小明做了以下4道计算题:①(-1)2008=2008;②0-(-1)=1;③-12+13=-1 6;④12÷(-12)=-1.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一共做对了( C ) A .1题 B .2题 C .3题 D. 4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B .最大的负有理数是-1 C .0是最小的数 D .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9.如图,数轴上有M ,N ,P ,Q 四个点,其中点P 所表示的数为a ,则数-3a 所对应的点可能是( A ) A .M B .N C .P D .Q 10.若ab ≠0,则a |a|+|b| b 的值不可能是( D ) A .2 B .0 C .-2 D .1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记作+2分,得分80分应记作__-3分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