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房价

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房价
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房价

用供求定理分析中国房价

国贸2班 100302222 吴楠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有两点原因:第一,住房是民生的重大需求,每一个人都需要住房,因此房地产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第二,房地产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相当大的。房地产的发展不仅能拉动生产资料的需求,还能拉动消费资料和服务业的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新就业人口和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想改善住房条件的家庭日益增多,对住房的需求一直会保持比较旺盛的态势。

学习了微观经济学,我们了解到,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决定的。由下图可见,目前中国各城市房价较高,主要是由消费者对住房需求过大从而导致供给不足造成的。经济学中讲到,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下面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说起。

2011年四月十大城市新建住房同比价格指数

城市同比新建价格指数

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杭州长沙广州深圳102.8 104.9 107.3 101.3 100.2 107.8 98.8 107.1 103.8 103.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从需求方面分析

(1)人们消费水平的增加。随着现在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日益增长,大家对买房已经形成一种热潮,大家纷纷把收入用来买房。

(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推动了房地产的发展,大家对买房的热情只增不减。

(3)随着降低首付、贷款利率优惠等措施相继出台,大大刺激了老百姓的买房欲望。

总而言之,在高需求的大环境下,物以稀为贵,所以中国目前的房价降不下来。

二、从供给方面分析

(1)随着物价的增长,以及各种政府政策的限制,现在房产的开发也遇到瓶颈。地方政府出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自利性目的,率先开始行动,即提高土地价格,因为地方政府是土地市场上唯一的卖家,在市场上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通过提高土地价格,地方政府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增加。但这种行为导致了土地的升值预期,从而引发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囤积效应,结果就出现了有效供给不足。

(2)市场中的时滞现象,房地产商所获得的信息有出入,不能很好很全面的了解房价市场。

(3)房地产供给结构的不合理:房地产商为了追求高利润,大都将产品供给对象集中于较高收入群体,从而更多地开发高档商品房或者豪宅。而与居民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普通住房虽然需求大,但由于开发利润低而供给量很小。

(4)地价过高。近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房地产项目用地地价专项调查结果。全国620

个楼盘,地价占房价平均比例为23.2%,其中,比例在30%以下的约占项目总数的78%。土地价格在房价中的比重应该根据具体的城市情况而言,偏远、小城市中,地价在房价中的比例并不会太高,这些地方土地价格很低,不能反映出实际的成交水平,但是对一些大中城市来说,这样的数据在30%-40%,甚至以上都很正常。

三、面对高房价我们应采取的政策

(1)从消费者的角度

扭转心理预期,从当前住房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考察来看,人们对于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使得有效需求不断膨胀。因此,缓解有效需求过旺的重要前提就在于扭转消费者的预期心理。居民购房时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量力而行、逐步过度,梯级改善住房条件。即对那些暂时无力买房的可以先租赁住房,待条件逐步成熟时再买房。

(2)从房地产商的角度

第一,最近一个时期,一些中企“拿地”和“地王”产生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好的角色,央企应该改变自身形象,为社会多尽一些责任;第二,转变房地产行业的盈利模式,现在一些开发商推高了房价,但是交易量下降了,这实际是“竭泽而渔”,其实他们的利润未见得上升了;能否创造一种“较低房价+较高交易量”的盈利模式呢?如果这样,也许就会出现一种大家所期待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从政府的角度

首先,政府应做的是对全国各地房产总量需求和总量供给能力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认真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未来5年、10年、20年、30年之内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个基本的把握,以及时配置和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有效化解这一供需矛盾,从根本上稳定人心民心。

其次,政府应做的是对自身重点、一般和临时性工作的进一步界定或明确。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在哪里?差距有多少?自己能做哪些?应该非常清楚,这样,才能不乱阵脚,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市场的监管。临时的工作就是据市场动态或供需的阶段性矛盾,出台阶段性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和奖罚措施,予以综合调控,使供需总体处于较为平衡或稳定状态。政府应加强对商品房买卖双方乃至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人群的在消费观念上的引导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只有政府采取合理措施,一切从群众出发,为人民着想,房产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消费者合理消费,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房产环境。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中国房价

从经济学角度,浅析中国房价 刘英英 1102204112 淮阴工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几年中国房价一路走高,可谓是风光无限。但也让无数的潜在购房者望而却步,造就了无数的“房奴”为房梦而奔波。许多到了已婚年龄的80后青年一房难求,导致“蜗居”“蚁族”“裸婚”等现象的产生,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本文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浅析其原因和影响,以及其给人的思考。 关键词:供给与需求,生产成本,经济学,危害,措施 正文: 一)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在经济学家的眼中,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的变动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而且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必然会对住房产生大量需求,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在城市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买房、扎根、建立自己的家庭,导致了城市住房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更优越的居住环境静,这也促进了房产的需求。另外,投机炒房减少供给。受前几年房价涨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投机炒房的行列,低价买入然后弃之不用或出租出去,从而影响了市场的供给,导致了房产价格的增长。因此,近些年中国房价一路飙升。 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可知,商品价格是指有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价格。由于房地产供给的有限性和房地产商的极力宣传,大家错把需要曲线(需要是相当于对物品的偏好,并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等因素)看做需求曲线(需求是指既有愿望,又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则不能将需要称为需求。形成需求有三个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手中的收入。),需要曲线的需求量大于需求曲线,同等供应曲线条件下,商品房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形成了高房价。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房的需要量不断加大,而需要住房的居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商品房的高价位一次次被刷新。 按照常理推断,既然我国商品房价格形成是由市场需要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市场需求量被高估了,那么多开发的商品房进入市场会冲低商品房的价格并形成商品房滞销的局面。但现实为什么常常出现商品房热销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利润的趋势,大家认为商品房的价格会持续走高。因为按照现实中参照的市场需要量,商品房市场的供应量还较小,商品房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存在升值的空间。而且商品房是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随价格变动不敏感。同时,由于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商品房不可能实现无限的供给,这就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对商品房升值的信心,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商品房极度热销的场面。 二)生产成本的增加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土地,甚至可以说地理区位因素可以决定房地产的价格及档次。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一区位的土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见,土地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2010年3月 第47卷第2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ar.2010 V01.47NO.2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张振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高房价是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经济学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供求失衡、周期理论等视角来解释中国的高房价现象。这些解释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政治经济视角在肯定高房价现象经济起因的同时,尤其关注政治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并由此主张,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而应该经济对策和政治对策并举。 [关键词]高房价;利益集团}房地产市场}政治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10)02—0086—05 一、高房价的三种经济解释视角 (一)“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一 苗天青的《我国房地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和李伯含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是这种研究的代表。这种分析视角主张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SCP)模式出发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房地产商的市场行为和房地产产业的经济绩效。 苗天青和李伯含都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房地产产品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国性市场,而是区域市场。而区域市场中的竞争体现为相邻的房地产产品之间的竞争,在构成竞争关系的临近区域或临近地段,房地产企业及其房地产产品的数量是很少的,区域内少数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就是寡头竞争。由此在一定区域市场范围内形成的市场结构就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蚍13(P63) 由于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对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对手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每个厂商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一决策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竞争对手对此的反应。因为其他厂商的反应又决定了厂商行动对其自身所带来的后果。[2](PP.88—89)因而,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下,市场存在着普遍的合谋。竞争的主要形式是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策略是房地产企业的占优策略。[1】(P1)苗天青还认为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存在隐瞒盈利的情况,其目的是偷逃税款,房地产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不仅远远高于现有的统计数据,而且普遍存在着暴利。 然而,该理论在推导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时,遭遇了困难。[33市场结构有三个衡量指标:市场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很低。且产品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在进入壁垒方面,土地的协议出让曾是最大的壁垒,然而随着土地“招拍挂”的普遍实施,此种壁垒逐渐消减。经济学者显然回避了这一问题:“这种统计和计算在中国房地产业目前所处的初级阶段显然意义不大”。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结构来自于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位置的固定性。[11(P52)然而如果仅从这一点就能够推导出房地产市场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的话,我们便可认定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时期的房地产市场都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因为不仅中国的房子不能动。美国的房子也不能动I不仅现在的房子不能动,过去的房子也不能动。如果再深究一步的话,还会发现,这种研究办法是“借”来的。SCP范式主要适用于制造业的分析,这样在对房地产业进行研究时,就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二)供求关系与高房价: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二这种理论倾向于从供求关系失衡、供小于求的角度来解释高房价。典型的计算办法是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分为潜在需求、真实需求、被动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其他需求。 [收稿日期]2009—09-14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NKQ09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振华(1979一),男,山西繁峙人,法学博士,南开大学讲师,从事政府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研究86 万方数据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发展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对GDP的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是近期以来房地产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房价也有所回落,这到底是福是祸,对中国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通过分析房价下跌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标签:房价下跌;影响;对策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例为23%左右,对总投资的拉动约为25%,在GDP中占比约10%,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但是2011年12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9%,比上年末回落13.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7704亿元,全年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7.5%,比上年水平低9.4个百分点。无独有偶,2012年1月以来,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连续第5个月环比下跌,环比跌幅为0.18%。2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67元/平方米,环比1月下跌0.30%。至此,百城房价已经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同时跌幅创2011年9月开始下跌以来最高水平。房地产投资明显下降,房价也出现回落,中国房地产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2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价下跌无疑为那些天天因购房难而苦恼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春风,低收入群体可以买到心仪的房子,也可以使一些购房者改善居住条件。有数据显示,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中国城镇中等收入居民家庭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只能购买3平方米上下的住宅面积,这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我国居民的收入不足以承担如此高的房价,房价下跌无疑让房奴看到了希望,让老百姓能够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房价仍然有下调的空间,房价的合理回归应该是涨幅介于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之间,2012年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下跌10%是可以接受的。房价的合理下跌对于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人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教育、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而住房消费的增加无疑加重了人们的负担,房价下跌,让中国人能够有更大的支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但是房价暴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云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有所回落。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旦房价出现暴跌,就会拖累其它行业,造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欧债危机仍在延续,国际大宗商品仍在高位,美元面临升值周期,诸多因素都对中国的外需很不利。中国2011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中国高房价的分析与对策

中国高房价的分析与对策 作者:肖建荣邮箱:xiaojr8899@https://www.360docs.net/doc/d01669499.html, 城市的高房价问题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高房价不仅透支国民未来财富,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社会和谐,而且使经济增长泡沫增加,最终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尤为突出。从房价收入比来看,根据各国的惯例,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为合理的房价水平。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加权计算,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为9.7.,这比国际上公认的房价最难承受地区(房价收入比为7)要高出近40%。实际上,在中国大中城市,一套市区90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平均房价,房价收入比已达到15—20以上,超过25以上的大城市也绝不是少数。从住宅空臵率看,一般而言,空臵率在5%与10%之间为合理区,在10%与20%之间为空臵危险区,在20%以上为商品房严重积压区。中国一些城市的住宅空臵率往往都在20%以上。从房屋的租售比看,国际上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一般为1∶300~1∶200。中国城市的房屋租售比往往达到1∶600~1∶500,相差近一倍。 尽管中国的房价已严重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住宅空臵率、租售比也早已超出了合理水平,可中国的房价依然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中国的高房价的原因 首先,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交易及房地产企业的投机囤地则进一步推高地价,加剧了房价的上涨。 如果不考虑市场炒作的因素,住房的价值主要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住宅本身,即建设成本;一个是住宅所处的位臵,即土地成本。其中,住宅本身是在不断贬值的:按中国住宅的平均寿命30年计算,每年就要贬值1/30。真正支撑房价上涨的理由,是土地价格的上涨。 城市土地的增值一是得益于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的完善;二是得益于城市经济发展,就业、商业机会增加,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在增加;三是因为

关于中国居民对房价感受度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992 关于中国居民对房价感受度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中国居民对房价感受度的调查 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调查时间;20xx年x月xx日至20xx 年x月xx日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中国居民对房价感受度的调查 调查对象:中国居民 央行21日发布的三份第二季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银行家、企业家、储户对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对宏观经济信心下降,对经济的感受度偏冷。现代居民

近几年国内房价走势预测调查

近几年国内房价走势预测调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财务管理11--01 学号:541106070105 姓名:葛皓

近几年国内房价走势预测调查 调查目的:时至今日,国内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业界的支柱成分之一,目前政府将近10%的税收都是有房地产行业提供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体质和思路。这其中有开发商和各大地产商的通力运作,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相关政策的保护和影响,更有价值和供求之间的复杂联系在制约着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命脉。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房地产界就像一块蛋糕,其间的既得利益者无非政府、开发商和物业等外包服务项目,间接获益者或许就是我们买房的普通老百姓。房价的持续上升,房价问题成为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之一。现在可以说,政府,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商、物业主是利益最大受益者。因而我们看到,近年来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很多奇怪现象:房价一路猛升、开发商囤地盖楼却不出售、个别城市地段房屋无人问津、地王纷纷在各地崛起等等……这其中的各等现象,并不是这次调查的重点,让我们把目光缩小,着重考虑目前房价不稳甚至只涨不降的这一问题。这种情况可以说一种经济发展畸形,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当严厉调整政策,但是房地产市场价格问题并没有好转,所以由此引起了各种业界人士的猜测。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住房问题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于房价所持的态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进入社会后他们将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房地产界和居高临下的房屋价格。 调查对象:房地产价格走势 调查方法:通过查询近几年国内房地产价格走势资料,以统计图显示出来,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去分析、对比,进而猜测近几年房地产价格走势。 样本:1.一线城市房子供需走势统计图

2020年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摘要:房价关系着和影响着每个家庭,房价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从供需、消费者和博弈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关键词:房价供需消费者博弈机制 一、供需影响着房价 1.住房供给影响房价。这里主要从供给结构来谈。我国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绝对住房供给水平并不高,供给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空置。这里引入空置这一概念。①空置一词来源于西方,指建筑物的整体或部分未得到使用,处于等待出租状态或者出售状态。由此可见,空置一方面表明房屋未被使用,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所有权人准备将房屋出租或者出售,只有两方面都满足的房屋才是空置房屋。否则,不能称其为空置。空置也是一种供给,且:供给=需求+空置率。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当市场交易以买卖为主且购买者就是房屋将来的实际使用者时,使用者注重的是房屋的服务功能,价格直接体现了使用者对房屋的支付意愿。从卖方角度看,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能否及时将房屋销售出去,因为销售时间越长,市场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价格风险不断增加;同时,空置期越长,管理的费用就越高。因此,在预计销售时间较长时,卖方为了减少风险就可能降低销售价格;相反,空置面积减少,购买者增加时,卖方就有可能提高价格。 2.土地的供给影响房价。土地的供给总量影响着房地产产品供应总 量。土地供给就是可供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就是指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经过开发,可为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等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数量。 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基础,土地供给假如是被储备、闲置或者是被蓄意囤积,那么土地供给量只能部分转化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所以这里所说的土地供给总量为有效供给总量。土地供给总量对房地产市场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房地产产品的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是影响生产和预期。但影响力的时效不同,对房地产产品供给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原因,要在1~2年之内才能显现出来,但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却是当期的。由于房、地的紧密关系,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地供给量是房地产增量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容积率来反映。 设房地产增量为QR,土地供给量为QL,容积率为F,则有QR=F×QL。 则当容积率不变时,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我对中国房价未来走势的看法(精)

我对中国房价未来走势的看法 前两天与李钟琴先生争论中国房价的未来走势,一言难尽,故此决定写一篇短文(本人主要研究不是房地产,只能说说感觉)。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在美国给他儿子买了套房子(位于德州达拉斯,二层小楼200多平米),花了25万,他本来带去30万,省下了5万,问我买点什么股票,我说你买BRT(一个房地产REIT)吧,虽然目前没有分红,但我认为三年后上涨一倍问题不大。 许多国人可能认为美国已经衰落了,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美国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几年后如果美国重新显示出巨大的力量,我奉劝诸位不要露出惊讶的表情。简单地说,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机体的自我更新,活下来的都是身强体壮的。08年美国房地产业的崩溃,并不一定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我请大家注意,伯南克曾经说过:处理泡沫的结果比处理泡沫要容易得多。这句话是很耐人寻味的。在美国房地产大跌时,美联储并没有去干预它的走势,这至少表明了他们的一种态度:他们不怕房价下跌。他们能够承受房价下跌所导致的结果。 在讨论目前国内房价走势之前,我先说说我知道的以前的一个情况:1994年时,上海城区的房价已经是1万左右了,这个价格维持到2000年时,发生了变动,不是向上,而是大跌了50%,跌到5000(没错,每平米5000块。北京的房价虽然明的没降,但6折7折也是有的),半年后就涨上去了,自此之后就一直大涨小回,直到现在。为什么2000年会有那么一次下跌,简单地说:开发商撑了几年之后,实在撑不下去,断头了,而当时的经济情况好得很,承受的起。 2008年底,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房价也开始下跌,最明显的是深圳,说它出现跳楼的情况也不为过。但诡异的是,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几个月,房价掉头又向上了(四万亿的资金注入,有多少去了房地产业?)。还没死呢,怎么又还魂了? 房价下跌的影响有多大呢?大家可看以下两个方面: 1。2009年,北京、上海的财政收入分别为2000亿和2500亿,卖地收入分别为922亿和992亿。卖地收入已占财政收入中很大的一块。 2.据abcde网友提供的数据,我国房地产总量有84万亿之巨,如果房价下跌30%(如美国那样),则房地产上的财富损失为28万亿,平均每人2万,实际上的损失肯定不止于此,连锁效应之下,结局如何已经无法估计。

星光小论文——中国房价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中国房价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9013班万雪吟 摘要: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房地产业是暴利产业,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现象:如透支中国未来购买力,贫富差距拉大而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巨大财产的重新分配,改变居民消费意识,改变物价水平等,也将在现在和不远的未来对中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由中国的高房价引发的种种问题以及现象,观察其目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到中国房价在未来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宏观影响,最终提出一些浅显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运用商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对当前房价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价虚高中国经济通货膨胀负面影响 (以下斜体下划线为引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化开发的逐渐深入,住房需求的增多和购买力的加强,使得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房价居高不下,尽管现在房地产开发商在户型,配套,环境规划,物业管理,卫生等方面相较于以前有不少的提高,但这并不是房价能够节节攀升且居高不下的理由,高房价的出现,是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的。而在这个非理性现状出现之后,也必然会导致更多严重的后果。 1.虚假购买力,透支未来中国经济 中国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住房市场化一开始马上就引进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居民的购买力和需求被人为的多倍放大,虽然在最初对房地产业的兴盛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但时间一长,其弊端也逐渐显现,过早的引用西方的按揭购房方式,使得供需矛盾被快速的激化,而在暴利的刺激下,许多房地产商捂盘销售,控制房源,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房价也随之直线上升,住房需求大是肯定的,大学生毕业,婚龄青年结婚,这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多数都无法接受如此高的房价,承受如此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按揭购房就成了必然的付款方式。虽然这样能够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些人每个月都要用收入的很大部分来还款,必然会使其在未来的购买力大幅下降,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都要依赖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也就是透支了未来的中国经济。 2.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房地产的暴利是房地产业持续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巨大的财富向房地产商集中,而这巨大的财富,是从无数普通人身上得

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

目录: 一.了解房地产 (2) 二.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 (2) 三.我国房价走势 (3) 四.房地产现状成因分析 (4) 五.对我国房地产的未来预期 (5) 六.报告总结 (5)

一、了解房地产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房地产由于其位置固定、不可移动,因而往往又被称之为不动产。它分三种存在形式: (1)单纯的土地,如一块无建筑物的城市空地; (2)单纯的建筑物,如在特定的情况下,把地上建筑物单独看待时; (3)土地与建筑物结合的“房地”,如把建筑物和其坐落的土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也就是说,土地和建筑既有各自独立的特质内容,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论土地和建筑物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或以结合的形式存在,都属于房地产,是房地产的一个部分。 房地产业:是从事土地和房屋开发经营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 二、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一度销声匿迹,被福利化的单位住房供应制度所取代。自从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业重新兴起,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来,我国住房分配和供应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已超过五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92年以前的8平方米,提高到了现在的20平方米。 八十年代以前,没有人公开地把房地产看成商品,更不会把它作为商品来买卖。它自然就不会形成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房地产业,这一亿万价值的巨大商品开始起动,开始流通。 1998年-2007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4.3%,销售额年均增长33.2%,但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全面萎缩,房地产交易量和房价齐跌。2008年全年总计商品房销售面积下跌19.7%,销售额下跌20.1%,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房价下跌。但2009年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反弹,量价齐升,房地产业反弹,泡沫再度出现。部分城市的房价增长过快,大型城市的销售价格,租金以及房价收入比出现不平衡,开发商高价抢购土地,购地价格已严重偏离合理水平,呈现泡沫化。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是大城市的局部性泡沫,但是今后可能向二级城市扩散。如果泡沫破裂,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短期内随着房地产的活跃,房价较低的中小型城市将面临上涨压力,但是长期来看中国房价仍面临下调压力。 三、我国房价走势 这是我们找到的我国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一手房指数环比数据以及走势图:

中国房价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房价未来的发展趋势 伴随者世界金融风暴的蔓延,国内一路飙升的房价来了个紧急刹车,这个急刹车让很多正在搭乘楼市这趟高速列车上的炒房人措手不及,一夜间从百万富翁到身无分文的人大有人在。然而这个信息却给许多几乎已经放弃买房的人一线希望。在大环境一片萧条的情况下,各种关于国内楼市泡沫的各种说法一时铺天盖地,大多数专家学者都支持房价下降是必然趋势。于是绝大多数购房者都期待着房价的下降,在两会前一直是一个观望期。但是随着两会的结束,似乎楼市依然比较坚挺,没有大家以前预期的降价幅度,甚至有许多楼盘房价根本就没有降过。同时随着两会后各个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地产商的政策,同时节后许多刚性需求的释放导致最近房价上涨的趋势。 回顾这样一个过程,很多人肯定不明白,为什么伴随着失业率的不断刷新、出口的不断萎缩、股票的不断跌停等不利因素,中国的房价却独树一帜。我个人觉得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 1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多政府的收入都来自土地政策(从最近的消息可以看到政府在推高房价方面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政府和地产商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如果放弃房市无疑会首先就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保八又何从谈起,所以政府不愿意放弃房地产。 2、银行投入房地产的贷款是海量的,如果楼市一路迅速下跌,势必会给银行造成大量坏账,从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破坏,所以银行也不愿房地产这个市场一味的萧条下去。 3.在中国现在积压在地产商的这些看似数量不少房子,对于中国这样的消费市场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也正是由于如此,给政府和银行救楼市提供了必要条件。 中国房地产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取得了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正式确立了房地产的全面市场化方向,计划和分配时代长期积聚的需求得到了极大释放,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大发展,房地产规模和建筑面积逐年递增。同时,房地产市场逐步形成、完善和成熟,而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属性也已充分的显现和发挥作用。 展望未来,房地产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中国的城市化比率和国外相差甚远,“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远没有实现,房地产仍然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当前问题的重点是: 1、高房价带来的资产泡沫一旦破灭,将影响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和金融安全。 2、高房价不利于房地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过高的价格将阻碍正常需求,不利于中国城市化推进。 3、高房价剥夺了居民的收入,不利于启动内需和消费的增长。 4、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说,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5、全球经理人采购指数继续下降,PPI深幅下挫,未来有关房地产的建安成本大幅降低,各大城市地价除2008年外,2009年地价继续走低,银行利率经过几次下调,还有下调的空间。也就是说,所有的构成房价的成本都在降低,房价能涨吗?除非房子是黄金做的。 6、中国的地产商一直在囤地,这是事实。近十年来,房企购地面积每年都多于用地面积。最近各地方政府已开始没收一些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部分被没收地土地闲置长达18年。在以前对囤地毫不干涉的情况下,囤地的利润高于辛辛苦苦盖楼售楼的利润。如没收闲置土地,对有捂盘、囤地行为的房企停发新贷款等政策能严格执行,供应量必然明显增加,显然不利于价格的上涨。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连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现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销售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四方面入手.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房价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和房屋竣工面积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房价 Eviews回归分析 一、引言 住房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的安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体系趋于完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消费热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大大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2004)分析为地价上涨推动多种住房需求旺盛,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预期改变[1]。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趋势是上升的,其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结构失调;国家信贷的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2]。沈悦、刘洪玉(2004)认为如果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只是投机造成,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持,这种价格上涨会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造成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虚假繁荣[3]。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式,梁云芳,高铁梅(2006)通过实证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只存在局部泡沫,通过利率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成效不大,但是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房地产

我国高房价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我国城市高房价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指导教师王健 作者韩彪 摘要:自从2008年风靡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国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纷纷推出一揽子经济复苏政策。中国方面,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施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总体而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在这次投资计划中没有涉及房地产业,但我国房价却一路上涨,购房成为普通居民沉重的负担。于是对我国高房价的产生原因展开了研究,得出诸如国家土地供应量不足、物价水平的上升、投机、投资性购房比重的加大、房地产市场供需不平衡等原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出一些应对我国高房价的措施,如加大土地供应量、稳定物价、打击房地产市场投机炒房行为,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等,对稳定我国房价,限制房价过快增长,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房价产生原因应对措施 1我国城市商品住房市场现状 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处于极高水平,但是由于限购令的出台以及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降低,使北京、上海的房价有了小幅度的下降。银行利率的上调,增加了开发商的贷款难度和成本,从而使房地产市场开发量有所减低,限购令的出台,使人们购房数量受到限制,从而减少了市场需求量,国家对二手房营业税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二手房交易成本,有利于打击投机、炒房行为,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 国家为应对高房价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诸如上调银行利率、限购令的出台、调整二手房交易营业税等,有效的降低了市场需求,规范了二手房交易市场,打击了投机、投资性购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现阶段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房价仍然较高,普通民众还是买不起房子,以及房地产市场不规范等。 2高房价的产生原因

房地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具,都会对房地产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炒房投机的行为。而对于购买首套住房等出于生活必须的购房者,应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2、扩大低价商品住宅的供应量,缩小供需缺口。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只有政府有能力进行调整,要解决房地产市场上的根本问题,平抑房价上涨过快的有效手段,就是扩大低价商品住宅的供应量。政府要提供充足的土地用于低价商品房建设,以缩小供需缺口,只有这样才能使投机炒房失去市场,从而有效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 3、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和住房制度。房价不是一个政策就能决定升降的,调控房价需要财政、税务、土地等各方面互相配合,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法律、行政等手段,在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各项改革措施与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出台和落实,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房地产业合理健康发展。 4、加快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对住宅地产的过度依赖,激发商业、工业地产在创造税收、解决就业方面的长效作用,适时考虑通过税收等手段帮助工商地产走出低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资金的流向保持密切监管和掌控,确保资金能最大限度流入实体经济。 总之,我国投资炒房过热,吸取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政府让利于民,使开发商用最低的本钱价出售,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才能使房价回归理性,使房地产业和实体经济都实现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才元.中国房地产业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袁志刚.樊潇彦;房地产市场理性泡沫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洪静.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新思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李熙娟,李斌.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2020年中国房价分析

2020年中国房价分析 一.深证房价为何会大幅上涨 炒房客的理由很简单,经济越差,房价越要涨。不涨房价,怎么拉动房地产?不拉动房地产,怎么刺激经济?现在经济那么差,要保GDP,不拉房价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本轮炒房的底层逻辑。这个逻辑在过去20年都是对的,但这一次却是错的。 银行把国家发放的中小微企业专项补贴贷款拿去炒房,是不得已而为之。理由很简单,这笔钱就算再低息,甚至国家贴息贴到零,那也是要还的,本金是一分钱不能少的。这年头谁都可以注册公司,找个注册公司一手包办,花费才一千多块,如果你能再多花点钱,还能有专业公司帮你包装,业务流水啥的全都有,和正经公司毫无区别。事成之后如何把钱从公账里转出来,别人也有全套方案。所以就凭一张破营业执照,你就想空口白牙的从银行贷走几十万几百万?别逗了,万一你不还钱,签字的放贷员是要负责任的。我才不信你的流水,也没兴趣听你吹业务,不想知道你是不是下一个马云,更不相信你所谓的个人还款承诺。想贷款可以,拿抵押物来,我只认抵押物,哪怕你不还款,我拍卖抵押物好歹还能拿回一点钱。深圳有很多公司,但有抵押物的还真没几个,大家连办公室都是租的,有些公司恨不能连电脑和桌椅都租,哪来的抵押物。公司没抵押物,但老板您有房子啊,您拿房子来抵押就可以了,这样我就放心了。银行是放心了,但老板不放心啊。我开个公司,贷款给员工发工资,却要把个人的房产都压上去,万一经济不行,那不仅公司破产,一家老小都要流离失所。这事我不干,银行你爱找谁找谁去。款放不出去,银行也急了,上面有任务必须完成啊。于是放贷员就找老板们商量,这样,你以你公司的名义,用你个人的房产做抵押把钱贷出来,至于这些钱你拿去干嘛,我们不管,走个形式就行了。老板您想想,这可是国家贴息的贷款啊,超低息甚至免息,不要白不要啊,你去买房贷款还得5%呢。老板一想,是哦,这么便宜的贷款不要白不要,贷了!至于贷出来干嘛,当然是买房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早就沸腾了,很多人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有多少钱,就买多少房,根本不管什么房租比,也不管什么价值中枢。狂热的人类曾经愿意花1万金币去买一颗破郁金香,何况房子。现在房价上不去,只不过是因为大家手里没钱了而已,国家管控了贷款的流向。如今贷款被开了一个口子,深圳房价当然要涨。而且买了房,老板们就有更多的房产可以抵押了,可以拿到更多的贷款。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只需要换几个人的名义就行了。这可是贴息贷款,利息低到让人发指,近乎于不要利息。从某种意义上,有些炒房客甚至会认为这种贴息贷款的出现,是国家要拉房地产的一个标志。再加上经济越差的时候国家一般都会拉房价刺激经济的历史规律,炒房客们立刻就兴奋了。拿1亿的房子,炒房客利用这种规则,给他长一点的时间多走几遍流程,完全可以凭空再买10亿甚至更多的房产。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过去20年里胆大的都发财了。如果不是国家紧急下令禁止,深圳的房价,翻倍都不夸张,那些炒房客真的做得到这种奇迹。深圳的房价起来之后,其他城市的房价也跟着蠢蠢欲动,因为企业贷是全国性的,很多地方的炒房客只不过来没来得及发现这个漏洞而已。但其实,深圳的企业贷失控,这是一个工作小失误而已,并不代表国家要放松对房价的管控。 二.过去国家为何扶持房地产行业 国家拉房地产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太爱储蓄了,太多的钱放在银行里沉睡。这些钱拿出来建设国家,你好我好大家好,所有人的收入都在上涨。但百

触摸中国房价敏感地带 破析真实房价未来走势

触摸中国房价敏感地带破析真实房价未来走势 中国的房价,自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后,一路上涨。特别是2005年后,房价更是猛涨。对于中国高房价之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将对此深入探究。 首先,决定房价高低的是人口经济聚集结构。说到房价,多数专家和评论员都忽略一个决定房价高低的最基本因素,那就是人口经济聚集结构问题。有人说中国人口多,耕地少,所以房价高。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13亿中国人都居住在农村,或者说哪怕是有26亿中国人但都居住在农村,无论如何房价也高不起来。相反,哪怕中国只有一亿人,若80%以上都聚集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那中国房价一定很高。俄罗斯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很多,且人口数量从1992年就一直在减少,那莫斯科为什么房价也高呢?一个最基本原因就是俄罗斯人口尤其是富人一直在向莫斯科等大城市聚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农业出口大国荷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4亩,那荷兰为什么不疯狂的高房价呢?原因就在于荷兰等欧美国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很好,人口没有过于向少数大城市拥挤。在一个区域内,如果用于居住的房子相对较少而用于工商业的地产很多,那必然有许多工作人口去竞争少量住房导致此处房价较高且居住空间狭小,如日

本东京。相反,如果在一个区域内,用于居住的房子相对过剩,那房价就不会一直很高。所以,我认为,人口经济的聚集结构是决定房价高低的基础性因素。 其实,中国的土地是充足的。中国耕地18亿多亩,按照人均0.8亩地就可以实现粮食自给的国际标准,中国仅需要10.7亿亩耕地即可实现粮食自给,还有7亿多亩耕地可以用来做其他用途。另外城市化的发展,占有的不一定全部是耕地,还有许多非耕地可以使用。况且在城市的过程中,是节约土地的,按照农村住房与宅院用地面积1:3计算,如果城市化之后变成10高的居民楼,则可以节约39倍的土地,这样就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建居住房。所以,中国人口多导致高房价是站不住脚的。 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速度很快的国家,由于中小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和人文设施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加上大城市和城市群的规模效应产生的强大经济要素集聚能力,使人口、经济要素、就业岗位创造等过快的集中于少数大城市,且很容易使这些大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而土地在一定地域是有限的,房子又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迅速生产出来或运输

2020年房价走势研究分析

2020年房价走势研究分析 1、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要素,是资本+科技,而这两个因素其实对应同一个东西——劳动剩余。 用微观层面举例子,如果一个工厂,把劳动产出全部都分掉,是没法发展的,工厂需要有研发人员来提升效率,工厂需要购入新的设备来提升产能。所以,本质上相当于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剩余的一部分让渡出来,用于供养可能暂时没有产出的研发人员;同样的道理,购买新设备的资本也是来源于工人的一部分劳动剩余。 记住这个结论,经济要发展,当前劳动者就必须要让渡一部分劳动剩余。 劳动剩余越多,则对发展越有利,劳动剩余越少,则对发展越不利。 2、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而且,经济发展的成果,每个人享受到的程度并不相同,于是问题来了,有的人不愿意让渡劳动剩余咋办?动用国家力量强行获取?恭喜你,每个统治者都想过这种方法。强取当然可以拿到任何你想要的的

比例,但又一个问题来,劳动者的能动性下降了咋办? 最极端的情况,你要是想100%都要拿走,那我干脆就不干了,你毛都拿不到。如何在基本保持劳动者能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积累劳动剩余,是一个大课题。 3、建国后,新中国一穷二白,纯农业国家,如何完成积累,如何发展工业? 大道理谁都懂,但真到了要每个人交出劳动剩余的时候,谈何容易。如果直接价税,则会打击生产积极性,并且当时全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农业税征收自古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于是,重点方向放到了如何提高企业利润上面来,企业有利润才能完成积累,才能再投资,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提高利润呢? 1)提高收入; 2)降低成本。 如何提高收入? 国家直接赋予企业垄断地位,而为了确保企业有了利润之后能够继续再投资而不是挥霍掉,并且防止投资的方向不是国家想要的,于是国家全面接管各大企业。这就是垄断国企的来源。

高房价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高房价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2009年年初以来,上海房价连破2万和2.2万两个关口,与去年13665元/平方米的均价相比,分别大涨46%和61%。我来到上海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的确有一种2003年下半年那种感觉。什么感觉?房价在加速上涨!而最近有关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频繁出台,但上海楼市近期并未出现明显降温趋势。很多人对此有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们也来分析一下。 我的分析很简单,经济学的供求分析。经济学里面讲供求,也就是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升;需求小于供给,价格下降。房子作为一种商品,也应该如此。这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价格上升下降因素,就从供给和需求开始。 可如果我们就说,房价上升过快,是因为买房子的人多,可卖的房子少,对是对,可有点流于表面了。看问题应该深入,要深入分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上海包括北京、深圳主要城市,房价高的根源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于投机者炒房,如温州炒房团。还有人一直把矛头指向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是他们抬高了房价。 上述两种分析我认为都不正确。先分析第一种。在上海,工作10年以上的人基本都有房子,其中一部分也许拥有2套以上房子,这些人买第二套房子肯定是为了投资,这也无可非议。党的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鼓励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我以前的专栏也分析过,财产性收入就包括房产。我一直不认为这些白领投资者拉高了房价,甚至就是温州炒房团,我也认为他们总体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可以把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价格炒起来。房地产的投资者无非是预测未来房价上升,是房价的被动接受者。 接下来,我们看看房地产开发商。改革开放30来年,没有房地产的商业化,我们哪里会住上外观不错的商品房呢?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住什么样子的房子?作为一种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报出高房价似乎也无可非议。有些开发商用一些销售策略炒楼花,房号,捂盘,自己买卖制造虚假繁荣现象,诱骗大家去买,我看也不可怕。这些手段可以去揭露和打击,但我想不能杀鸡取卵,我们需要有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