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胎妊娠超声检查技术规范重点内容(全文)
双胎超声检查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双胎超声检查操作流程的标准化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了妇产科医生进行孕妇管理和胎儿监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特别是在双胞胎孕妇的产前检查中,超声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在进行双胞胎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循着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以便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对双胎超声检查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进行详细介绍。
1. 患者接待患者在到达超声检查室后,首先应接受专业的医护人员的接待。
医护人员应该通过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妊娠周数、主要症状等,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2. 查看病历医生在进行双胎超声检查之前,应当认真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孕产史和临床症状,以便更好地进行检查。
3. 安排检查时间医生应与患者协商好检查的时间,并根据患者的孕周和检查目的,合理安排检查时间,避免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
4. 准备设备医生在进行双胎超声检查之前,应当检查和准备好超声检查设备。
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5. 告知患者医生在检查之前,应当向患者做好必要的告知工作,包括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可能的不适症状等,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和配合检查。
6. 定位患者患者在进行双胎超声检查时,需要采取特定的体位,以便更好地显示胎儿的结构和位置。
医生应当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并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7. 开始检查医生在确定患者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可以开始进行双胎超声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完成对胎儿各个器官和结构的检查,并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8. 解释结果医生在完成双胎超声检查后,应当向患者做出解释,包括检查结果的正常与否、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并根据需要给予患者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9. 填写记录医生在完成双胎超声检查后,应当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查的日期、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所见、初步诊断和医生的签名等,以便为患者的随访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完整版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产前超声检查规范?文件规定医院应宣教孕妇16~24周按医院诊疗常规进行超声楂,主要为胎儿生长评估和体表及内脏结构发育检查。
对可疑的孕妇应转诊至有条件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单位,在24孕周前进行全面超声检查。
超声应诊断的致命性畸形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单腔心、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
一、对人员的要求从事超声检查的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承担中、晚期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医师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超声专业职称,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2、在本岗位上从事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的人员。
二、设备要求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实时超声诊断仪及一台以上超声诊断仪,配有图像记录设备。
三、不同孕期超声检查的目的和内容卫生部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建议超声检查分以下4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般产科超声检查。
是对胚胎和胎儿进行大致的生长发育评估,不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的,但对产科临床仍能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诊断信息。
仅要求双顶径、股骨长径及腹围的测量,位置、胎位及羊水情况的评估。
适合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或在条件较好的医院已进行过系统超声检查的孕妇。
第二层次:常规产科超声检查。
即完成一般产科超声检查内容外,还应对胎儿主要脏器进行形态学观察,如颅内某些重要结构,,腹腔内肝、胃、肾等脏器的观察以及对胎儿严重致死性畸形进行粗略的筛查。
第三层次: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该层次检查对超声医师、仪器设备、检查所需时间、检查内容、检查时孕周大小均有严格要求。
不是所有超声医师、所有医院都能进行该层次超声检查。
应在具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院、由取得产前超声诊断资格的超声医师检查,但并不排斥其他医院进行第三层次超声检查。
通过该层次超声检查,达到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降低严重缺陷儿出生,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目的。
双胎输血超声诊断标准

双胎输血超声诊断标准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胎儿体重及腹围的差异:通常两胎儿腹围相差20mm左右、体重相差20%上下即可判定为双胎输血综合征。
2. 脐带、胎盘差异:临床选择B超对两胎儿的脐带、胎盘指标进行监测时,可见受血者的脐带明显粗于供血者。
通常供血儿的胎盘颜色偏白、萎缩,而受血儿的胎盘颜色红润、充血。
3. 脐穿刺:临床选择在B超引导下对脐血管进行穿刺取得血样本证实其为单卵双胎,从而监测两胎儿间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以受血儿和供血儿的血红蛋白水平相差常5g/dl 为诊断标准,进而了解供血者有无贫血症状来判定该病。
4. Quintero分期:以膀胱可见情况、脐血流可见情况、胎儿水肿与胎死宫中情况进行分期。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对双胎输血综合征进行超声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仅是参考,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和医生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
《双胎妊娠超声诊断》课件

高频超声技术
实时三维超声能够提供胎儿的三维立体图像,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胎儿发育情况。
实时三维超声
双胎妊娠的并发症风险较高,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需要加强孕期管理和监测。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双胎妊娠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生育选择。
由两个独立的卵子分别受精形成的两个胎儿,遗传基因不完全相同,性别、容貌等特征可能不同。
03
02
01
双胎妊娠在自然受孕中的发生率约为1.5%,其中单卵双胎占三分之二,双卵双胎占三分之一。
发病率
高龄孕妇、遗传因素、促排卵药物使用等都可能增加双胎妊娠的风险。
影响因素
02
CHAPTER
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技术
《双胎妊娠超声诊断》ppt课件
目录
双胎妊娠概述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技术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图像分析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临床应用双胎妊娠超声诊断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双胎妊娠概述
根据两个胎儿的遗传学关系,双胎妊娠可分为单卵双胎和双卵双胎两类。
分类标准
单卵双胎
双卵双胎
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两个胎儿,遗传基因完全相同,性别、容貌等特征也相同。
机遇
挑战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并实施双胎妊娠超声诊断的操作规范,确保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培训专业医师
加强专业医师的培训,提高其对双胎妊娠超声诊断的认知和技能。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双胎妊娠超声诊断的实践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诊断质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双胎妊娠合并异常的超声图像特征包括胎儿畸形、羊水过多或过少、胎盘早剥等。
双胎的超声诊断

双胎的超声诊断早孕期超声检查在多胎妊娠中十分重要,因为此时超声检查可以确认胎儿存活情况、孕周、绒毛膜性(通过胎盘数量及膜的厚度)、羊膜囊数,同时可以检出某些胎儿畸形(如大的淋巴水囊瘤、无脑畸形)。
在单绒毛膜双胎中,排除与TRAP相关的“无心畸形双胎” 也很重要。
早孕期超声检查的同时,还需行唐氏筛查。
自然受孕的双胎应使用早孕期较大胎儿的头臀长估算孕周,以避免因早发性病理生长导致的孕周低估。
早孕期评估绒毛膜性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在此时评估并清晰地记录绒毛膜性很重要。
英国国家优化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ICE)指南指出,绒毛膜性的确定应与早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同时进行。
早期确定绒毛膜性使单绒毛膜妊娠的孕妇明显受益,因为这类妊娠的胎儿需加强监测。
同时让孕妇充分了解单绒毛膜妊娠的风险及其适宜的处理方案。
鉴别单绒毛膜与双绒毛膜将避免对双绒毛膜妊娠进行不必要的干预,从而节省时间且减少紧张情绪。
须注意的是,尽管超声评估绒毛膜性很准确,但其敏感度并不是100%。
NICE指南综合了14项研究,提出以下超声检查的发现可提高判别绒毛膜性的准确性:●早孕期胎盘的数量和羊膜隔与胎盘交界处膜的特征(“T” 征或“λ” 征)。
约3%的单绒毛膜胎盘为两个(双叶胎盘),因此两个胎盘不能说100%为双绒毛膜。
●超声测量羊膜隔的厚度:①羊膜隔厚度的测量常具有主观性,小于1.8 mm多为单绒毛膜。
②1.5~2.0 mm为可疑单绒毛膜,但结合其他因素,可以确定99%的双胎绒毛膜性。
●膜的层数。
●基于以上特征和其他情况[胎盘的数量、孕囊的数量、胎儿性别的一致性(单绒毛膜双胎)和胚芽的数量]的综合判断。
●据报道,早孕期应用超声,联合羊膜隔与胎盘交界处的特征(“λ” 征或“T” 征)及胎盘数量的综合判断,在确定绒毛膜性上获得最大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s,LR),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大于95%。
●早孕期确定单绒毛膜性后,应在随后的中孕期超声检查中确定性别的一致性。
双胎妊娠的产前超声诊断

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并发症
仅发生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并发症
1.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 2.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 3. 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系列(TAPS) 4. 单绒单羊双胎 5. 联体双胎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
诊断:明显的羊水失衡征象,供血”胎儿DVP<2cm(羊水
产前超声在判断双胎绒毛膜性中的意义
背景资料:
单绒毛膜双胎胎盘中接近96%存在血管吻合,这些无法预测且随机分布的血管吻合 迫使双胎竞争同一循环池,使最初只为供应一胎儿生存的胎盘不得不供应两胎儿。
因此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胎盘即是一个无效的、危险的、不可靠的结构。
Machin GA .et al. UOG,2001:4-6
孕20周 孕22周 孕24周 孕26周
畸形筛查 生物测量 羊水量测量 脐动脉搏动指数测定 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测定 宫颈长度测量
孕28周 孕30周 孕32周 孕34周 孕36周
胎儿生长评估 羊水量测量 脐动脉搏动指数测定 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
流速测定
Part6
分娩
确定孕周、双胎标记 确定绒毛膜性 NT筛查
畸形筛查 生物测量 羊水量测量 宫颈长度测量
胎儿生长评估 羊水量测量 胎儿多普勒检查
无合并症的单绒毛膜双胎超声监测流程
孕11-14周
确定孕周、双胎标记 确定绒毛膜性 NT筛查
孕16周 孕18周
胎儿生长评估 羊水量测量 脐动脉搏动指数测定
两个独立胎盘=双绒毛膜 一个胎盘,难以区分,结合分隔膜的表现
• 双胎之间分隔膜是否存在
有隔膜,双羊膜囊 无隔膜,单羊膜囊
超声科中孕期筛查规范

超声科中孕期筛查规范
第25页
▲母体子宫及双附件:
观察内容:子宫壁、宫颈管、宫颈内口、双侧附件。
注: ⅰ 当经腹超声检验宫颈矢状切面显示欠清时,需深入经会阴超声检验或经阴道超声 检验,经阴道超声检验对宫颈内口观察最好,但在以下情况下禁用:宫颈机能不全、 阴道活动性出血、阴道炎。 ⅱ注意扫查子宫壁,尽可能发觉较大子宫肌瘤、观察双附件。 ⅲ当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在低危人群中广泛应用多普勒观察子宫动脉血流情况,但 当怀疑 IUGR 或妊高症时提议测量子宫动脉血流频谱。
超声科中孕期筛查规范
第10页
④肱骨/股骨长度:
一侧股骨及一侧肱骨测量切面(动态观察时应观察双侧)
注:
• ⅰ标准肱骨/股骨测量切 面:显示肱骨/股骨长轴 切面,声束最好能垂直于 肱骨/股骨长轴,或声束 与肱骨/股骨夹角在 45-90 度,肱骨/股骨两端可清 楚显示,测量游标置于肱 骨/股骨两端终点,不包 含肱骨/股骨骺。
第13页
▲胎儿解剖结构检验
①胎头: 观察内容:颅骨、透明隔腔、丘脑、第三脑室、 侧脑室、小脑半球、小脑蚓部、颅后窝池。 观察切面: 丘脑水平横切面 侧脑室水平横切面 小脑水平横切面
超声科中孕期筛查规范
第14页
②胎儿颜面部: 观察内容:双眼眶、双眼球、鼻、唇。 观察切面: 双眼球水平横切面 鼻唇冠状切面 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
• ⅱ当存在较大脐膨出、 腹裂、大量腹水时,利 用腹围估测孕周误差较 大,应放弃用腹围估测 孕周。
超声科中孕期筛查规范
第12页
超声评定孕周
超声科中孕期筛查规范
注:
ⅰ超声估测孕周在孕 26 周前误差较小,而 26 周后误差较大。 ⅱ超声评定孕周及体重 时,存在测量误差及切 面误差,即使同一检验 者在一次检验过程中屡 次测量或一次检验中不 一样检验者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不会完全相等。 ⅲ评定胎儿生长速度超 声复查时间常安排在 24 周后进行。
产科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产科一、颈后透明带(NT)厚度测量标准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体自然屈曲,必买呢胎头过度仰伸或屈曲时。
放大至胎头及胎胸占据屏幕的2/3〜3/4。
胎儿面向探头时应显示胎儿颜面部及颅脑正中矢状切面,包括胎儿鼻骨、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等。
声束应垂直于颈背部皮肤,使颈后部显示皮下组织、皮肤、羊膜形成的三条强回声带。
测量方法:选择十字叉型光标,置于胎儿颈部或上胸部皮肤层内缘及皮下组织层外缘,测量其间无回声带的最宽处。
注意光标的放置。
二、中孕系统彩超标准切面1、双顶径/头围标准切面:颅脑横断面,左右结构基本对称,显示脑中线、透明隔腔及远场侧脑室后角,不应显示小脑及幕下结构。
放大至胎头占屏幕的1∕3~1∕2以上。
测量方法:双顶径及头围可在上述同一切面进行测量,测量双顶径时为近场颅骨骨板外缘至远场内缘间垂直于脑中线的最大距离;测量头围时用椭圆功能键沿胎儿颅骨外缘直接测出头围周长,不应包括颅骨外软组织。
2、腹围标准切面:胎儿腹部横切面,显示胎儿胃泡,门脉左、右支及脊柱的横切面,尽量使胎儿腹部横切面呈圆形。
探头勿过度用力压迫孕妇腹壁,避免胎儿腹部受压变形或腹壁边界显示不清。
放大至胎儿腹部占屏幕的1∕3~1∕2°测量方法:以椭圆功能键测量胎儿腹壁皮肤外缘的周长。
3、股骨长标准切面:显示股骨全场及两端低回声代骨端,股骨长轴与声束夹角应大于60°。
放大至股骨占屏幕的1∕3~1∕2以上。
显示并评估胎儿主要解剖结构:正常胎儿肠管中孕筛查应于20〜24周直接进行,应显示如下切面及结构:1.颅骨光环:自颅顶至颅底的连续横切面,显示完整的颅骨光环。
2、透明隔腔:丘脑水平胎头横切面,显示前部脑中线及方形的透明隔腔,正常透明隔腔左右径小于IOmmo3、侧脑室切面:侧脑室水平胎头横切面,显示侧脑室体部、侧脑室后角以及脉络丛结构,无明显异常时显示远场的侧脑室即可。
侧脑室体部宽度测量方法:垂直于侧脑室体部内、外侧壁进行测量,注意取样点放置于线样强回声壁和侧脑室内无回声区的交界处,正常中晚孕期测值不大于IOmm,近场侧脑室由于超声伪像的干扰常常无法显示标准切面及进行宽度测量,应等待其转动至远场时再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双胎妊娠超声检查技术规范重点内容(全文) 随着高龄孕妇增多、 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 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双胎妊娠胎儿畸形发生率、 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单胎 。据《常见高危胎儿诊治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建立与优化》 项目组中国10家单位统计,2016年双胎发生率4.1%。双胎超声检查量亦呈上升趋势, 据该项目组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统计: 2016年双胎超声检查人次数(5235人次)是2013年 (1917人次) 的2.7倍。双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与胎盘绒毛膜性密切相关, 单绒毛膜双胎可能发生特有的并发症, 早期检出这些并发症, 给予恰当的动态监测并进行适宜的处理有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超声检查对于双胎绒毛膜性与羊膜性的判定、 胎儿结构异常的筛查、 生长发育的监测、 血流Doppler及羊水量的评估、 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诊断等具有重要价值, 可用于监测及鉴别双胎不良妊娠结局。制定双胎妊娠超声检查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使超声医生能够规范地进行双胎妊娠超声筛查、 并发症诊断及监测随访, 及时将可疑或确定有双胎妊娠并发症的孕妇转诊至产前诊断中心、 母胎医学中心或胎儿医学中心进行专业的咨询与管理, 为双胎妊娠规范化管理提供支持。 1 人员要求 从事双胎常规超声检查的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从事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检查、早孕及中孕期系统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还必须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系统培训,了解双胎妊娠相关知识,熟悉掌握双胎并发症的超声诊断标准。 2 设备条件 配备彩色超声诊断仪,具有完善的图像记录及图文管理系统。 3 双胎妊娠的超声筛查与转诊 3.1 双胎妊娠的超声筛查 3.1.1 确定孕龄 早孕期通过测量胎儿头臀长(CRL)确定孕龄。自然妊娠以较大胎儿头臀长测量值确定孕龄,辅助生殖技术后的双胎妊娠通过取卵日或胚胎移植日确定孕龄。 3.1.2 绒毛膜性及羊膜性的判定 3.1.2.1 孕早期判定绒毛膜性及羊膜性 应在孕13+6周之前判定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及羊膜性。通过观察分隔膜与胎盘交界处的厚度及胎盘数量进行判断。双绒毛膜双胎之间分隔膜较厚,包括两层绒毛膜和两侧各一层的羊膜,分隔膜插入胎盘的位置,呈“λ”征即双胎峰(见图1);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分隔膜为两层薄的羊膜,与胎盘交接处呈 “T”征(见图2)。如为2个胎盘,则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可能性大。 图片 3.1.2.2 孕14周后绒毛膜性及羊膜性的判定 孕14周后,仍采用上述方法判断绒毛膜性,但未见双胎峰不能排除双绒毛膜双胎。胎儿性别不一致,绝大多数情况下提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3.1.2.3 不能明确绒毛膜性的双胎 应按照单绒毛膜双胎进行动态监测。 3.1.3 双胎标注 可根据胎儿的位置,标注为左、右或上、下,并尽可能多的描述每一胎儿特征,如脐带插入胎盘的位置、胎盘附着位置等。 3.1.4 孕11~13+6周的筛查 本阶段测量NT并进行早孕期胎儿结构的筛查,可能发现某些胎儿严重结构异常,如胎儿严重水肿、严重心脏病(如单心室)、无脑儿、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等,但此阶段未发现胎儿异常不能代表胎儿正常。 3.1.5 中孕期胎儿结构筛查 推荐孕18~22周进行胎儿超声结构筛查,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筛查内容同单胎,但由于双胎位置影响,筛查更加困难。 3.1.6 双胎妊娠超声动态监测 3.1.6.1 双绒毛膜双胎 孕20周起每4周进行1次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及脐动脉血流Doppler。 3.1.6.2 单绒毛膜双胎 孕16周起每2周进行1次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及脐动脉血流Doppler,妊娠20周起评估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CA-PSV)。 3.1.6.3 双胎妊娠出现并发症 此时应依据病情增加超声检查频率。 3.2 双胎妊娠的转诊 双胎妊娠超声检查发现可疑或确定并发症,应及时将孕妇转诊至产前诊断中心、母胎医学中心或胎儿医学中心进行专业的咨询与管理。双胎妊娠超声检查转诊指征如下。(1)不能确定双胎绒毛膜性及羊膜性。(2)双胎生长不协调:CRL相差≥10%、NT相差≥20%、两胎儿体重不一致(相差≥25%)或者一胎儿生长受限可能。(3)脐动脉血流异常。(4)羊水量异常:羊水最大深度>8 cm为羊水过多,羊水最大深度<2 cm为羊水过少。(5)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血流异常。(6)胎儿畸形。(7)双胎之一死亡。(8)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9)其他异常等。 4 双胎并发症的超声诊断与动态监测 双胎并发症包括双绒毛膜双胎和单绒毛膜双胎均可发生的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双胎之一死亡、双胎之一畸形,以及单绒毛膜双胎特有的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APS)、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联体双胎。 4.1 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 4.1.1 sFGR的超声诊断 一胎儿估计体重低于相应孕龄胎儿体重第10百分位数和两胎儿体重不一致(体重相差>25%)。 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分型:Ⅰ型:脐动脉血流频谱正常。Ⅱ型: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持续缺失或反向。Ⅲ型: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间歇性缺失或反向。 4.1.2 sFGR超声动态监测 4.1.2.1 单绒毛膜双胎 至少每2周进行1次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每周1次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Doppler评估。脐动脉血流多普勒异常者,应进行静脉导管血流Doppler评估,监测生物物理评分,进行胎儿大脑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脑室扩张、脑室周围异常回声、蛛网膜下腔增大、孔洞脑等脑损伤征象。进行胎儿心功能评估,观察是否存在心脏增大、房室瓣反流、心包积液、胎儿水肿等心衰征象。 4.1.2.2 双绒毛膜双胎 有独立的循环系统,可与单胎妊娠生长受限一样监测随访。大约每2周进行胎儿多普勒评估监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血流及生物物理评分。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合并sFGR的监测随访观察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减少频率。 4.2 双胎之一死亡 单绒毛膜双胎之一死亡如选择保守治疗,应每2~4周进行存活胎儿生长发育评估、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Doppler(MCA-PSV)评估。双胎之一死亡后4~6周进行存活胎儿大脑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脑室扩张、脑室周围异常回声、蛛网膜下腔增大、孔洞脑等脑损伤征象。 4.3 双胎之一畸形 双胎相关畸形包括神经管缺陷、前腹壁缺损、唇裂、脑畸形、心脏缺陷和胃肠道异常等。 一经发现应及时转诊至产前诊断中心、母胎医学中心或胎儿医学中心进行专业的超声评估。 4.4 双胎输血综合征 4.4.1 TTTS超声诊断 受血儿羊水过多(>8 cm;20周以后,>10 cm)和供血儿羊水过少(<2 cm)。单羊膜囊双胎输血综合征超声诊断征象为共同羊膜囊内羊水过多及膀胱大小不一致。 TTTS的Quintero分期标准如下。Ⅰ期: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序列征,受血儿羊水过多(>8 cm;20周以后,>10 cm)和供血儿羊水过少(<2 cm)。Ⅱ期:供血儿膀胱不显示。Ⅲ期:严重的异常多普勒频谱,即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向、静脉导管血流α波反向或脐静脉呈搏动性频谱。Ⅳ期:胎儿水肿。Ⅴ期:一胎儿或双胎儿死亡。 4.4.2 TTTS超声动态监测 TTTS未行治疗者应进行密切监测,包括两胎儿羊水量和脐动脉、脐静脉、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血流Doppler评估,以及胎儿心功能评估,并观察是否发生胎儿水肿。TTTS治疗后2周内每周进行超声监测,观察到已缓解的临床证据后可降低超声监测频率。超声监测内容包括:两胎儿羊水量、生长发育情况、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血流Doppler评估,以及胎儿大脑、心脏及四肢评估。 4.5 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 4.5.1 TAPS产前超声诊断 供血儿收缩期MCA-PSV>1.5倍中位数(MoM)且受血儿MCA-PSV<1.0 MoM。 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分期如下。Ⅰ期:供血儿MCA-PSV>1.5 MoM且受血儿MCA-PSV<1.0 MoM,无其他胎儿并发症。Ⅱ期:供血儿MCA-PSV>1.7 MoM且受血儿MCA-PSV<0.8 MoM,无其他胎儿并发症。Ⅲ期:Ⅰ期或Ⅱ期伴有心血管并发症或血流动力学异常,即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或反向、脐静脉搏动频谱、静脉导管α波反向。Ⅳ期:胎儿水肿。Ⅴ期:一胎儿或双胎儿死亡。 4.5.2 TAPS超声动态监测 应密切监测两胎儿MCA-PSV及脐动脉、脐静脉、静脉导管血流,并排除TTTS、sIUGR。晚孕期可进行胎儿大脑影像学检查。 4.6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4.6.1 TRAP超声诊断 单绒毛膜双胎中一胎儿形态结构正常,另一胎儿严重畸形且缺乏心脏结构,无心畸胎上部身体头、躯干、上肢等常难以辨认,可伴有畸形的下肢结构,多伴有广泛皮下水肿,少数畸形胎儿存在心脏遗迹可见心脏搏动,彩色及频谱Doppler可显示无心畸胎脐动脉血流从胎盘流向胎儿髂内动脉及全身,脐静脉血流从脐部流向胎盘,与正常胎儿脐血流方向相反。动态检查可见无心畸胎持续增长。 TRAP分期如下。Ⅰa期:无心畸胎:泵血儿腹围比<50%且无并发症。Ⅰb期:无心畸胎:泵血儿腹围比<50%且伴有并发症。Ⅱa期:无心畸胎:泵血儿腹围比>50%且无并发症。Ⅱb期:无心畸胎:泵血儿腹围比>50%且伴有并发症。 4.6.2 TRAP超声动态监测 保守治疗者应密切监测无心畸胎的增长情况及泵血儿心功能状态,包括观察两胎儿腹围(体重)差异、羊水量变化及泵血儿是否存在心脏增大、心包积液等心衰征象。 4.7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 应进行详细的胎儿结构筛查排除先天异常,每2周1次超声随访,包括:胎儿生长发育评估、羊水量评估、膀胱充盈情况及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Doppler评估。孕20周前最大羊水深度>8 cm或孕20周后最大羊水深度>10 cm且膀胱大小不一致可诊断为TTTS。 4.8 联体双胎 早孕期超声筛查有利于联体双胎的尽早诊断。如明确诊断为联体双胎而父母选择继续妊娠者需转诊至产前诊断中心等专业机构进行详细评估,应用超声细致观察胎儿联合部位、心脏、血管等解剖结构。(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