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15例临床病例分析123[1]
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12例分析

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12例分析简介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
本文对12例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年龄34岁,双胎妊娠,33周时B超发现二胎宫内死亡。
经过剖腹产手术,成功分娩一个健康婴儿。
检查发现死亡胎儿胎盘搏动消失、脐带血流速度减慢,死亡胎儿体重1760克。
病例二患者年龄31岁,双胎妊娠,32周时B超发现一胎宫内死亡。
经过剖腹产手术,成功分娩一个健康婴儿。
检查发现死亡胎儿胎盘灰白色、胎膜因胎水过少粘连在胎儿身上、脐带血流速度减慢,死亡胎儿体重1890克。
病例三患者年龄27岁,双胎妊娠,34周时B超发现一胎宫内死亡。
经过剖腹产手术,成功分娩一个健康婴儿。
检查发现死亡胎儿胎盘有萎缩现象、胎儿囊积水、脐带血流速度减慢,死亡胎儿体重1980克。
……分析从以上12例病例可以发现,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的病因多样化,常见的病因包括:胎儿异常从以上病例中可以发现,胎儿异常是导致宫内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例如,在病例三中,死亡胎儿因囊积水导致宫内死亡。
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在病例四和五中,胎儿因为宫内发育不良,在宫内死亡。
这种情况在双胎妊娠中比单胎妊娠更加常见。
胎盘异常在病例二和三中,死亡胎儿的胎盘发生了异常,也是导致宫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子痫症在病例八、九、十一、十二中,患者出现了子痫症,这也是导致宫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论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在临床中非常罕见,但是非常严重。
如何应对这种状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产妇年龄、孕周、胎儿体重、胎盘情况、子痫症等等。
只有通过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18例临床分析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18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对存活胎儿的影响和处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2010年收治18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
结果双胎之一胎儿死亡主要原因:脐带因素5例,胎儿畸形1例,胎盘因素2例,原因不明10例。
8例孕周大于34周双胎者在确诊一个胎儿死亡后即行剖宫产,3例从确诊一个胎儿死亡后至存活胎儿分娩时间平均相隔4周。
结论产妇在孕期的早期和中期,双胞胎其中一胎出现死亡,另一胎分娩之后存活良好。
双胞胎其中一胎出现死亡之后,能够让母亲凝血机制障碍的风险性等增加,特别是单卵双胎的产妇。
标签:双胎;死亡;胎死宫内;分析;10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双胞胎,其中一胎出现了宫内死亡的现象的产妇共18例,笔者对其发生的具体原因、预防、治疗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共有262例产妇分娩双胞胎,所有出生的双胞胎,有18例双胞胎其中一胎出现了死亡,发生几率为6.87%。
3例为经产妇,15例为初产妇。
产妇的中位年龄29.03岁。
根据推测,胎儿出现死亡的时间:孕12~22周1例,31周3例,32~34周4例;>34周10例。
前置胎盘1例,胎膜早破4例,高血压3例,胎儿宫内窘迫的表现5例。
1.2诊断方法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可发生于妊娠各个时期。
诊断多靠最初超声诊断提示两个孕囊,随后发现一个孕囊消失[1]。
本组资料中有5例孕中期时在其他医院进行B超检查,被诊断为双胎妊娠。
但在产妇住院之后只可听到一个胎心,进行B超检查发现其中一胎为死胎。
有12例为在孕晚期分娩之前进行B 超检查发现其中一胎为死胎。
其中只有一胎被诊断为是单胎妊娠,产妇分娩出一纸样胎儿从而被诊断为是双胎妊娠。
2结果顺产6例,8例孕周大于34周的产妇经明确诊断为其中一胎出现死亡行剖宫产分娩,其中1例为子痫前期,2例为臀先露,5例产妇为胎儿宫内窘迫。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临床分析

属 了解病情后坚决要求剖 宫产 。6例 经 阴道 分娩 , 新生 儿评分 l~ 9分 , 平均 6分 , 2例胎儿 死亡 , 中 1例臀 助产 , 其 成活 胎 J L 凶严重窄息死亡 , 例头位新 生儿 冈极低体 重合并 颅 内Ⅲm死 I 亡, 2例轻度缺 m缺 氧脑 病 , 2例预 后 良好 成 活新 生 儿 共 2 4 例 , 中 产 儿 1 其 6例 , 紫窄息 儿 8例。孕产妇发 生产后 出血
妇 产后 出血 3例 , 弥散 性血 管 内凝 血 ( I ) 生 , 产妇 死 亡。结 论 无 DC 发 无孕 IF U D除合 并严 重 并发 症不 宜继 续妊 娠 外 , 在 可 严 密监 测 的基 础 上 , 予期 待疗 法 , 给 延长存 活 胎 儿孕周 , 时终止 妊娠 , 适 使母 几达到 最佳 预后 。
例 2 2 “剧 ,3例 2 4~ 7 2 8~3 6周 , 平均孕 3 2周 。1 8例至 少有一
种 明 确 并 发 , t 8例 水 过 多 , 其 2例 水 过 少 , 5例 贫 血 , 3 例 妊 娠 期 高 I 。 ( 『 L 12 诊 断 方 法及 监测 :9例 孕 妇任 产 前 愉 查 时仪 闻技 一 个 胎 心 . l
例 。单 卵双胎 2 2冽 , 双卵双胎 5例 , 不叫 2例 。
3 讨 论
3 1 发生 率 : 期舣 胎 之一 l亡 后 , 囊 叮以完 令 吸 收 , 活 胎 . 孕早 多 匕 胎 成
儿继续生长 , 町误认为单胎妊娠。孕 1 周 以后 , F 2 I D的发生率国 U
内报道 为 36 ~ .% , 文 为 42 。I F .% 89 本 .% U D在 单 卵舣 胎 中 常 见 ,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10例临床分析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10例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08资料与方法1998年~2009年5月收治双胎妊娠75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20726例的3.61%,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宫内死亡(iufd)的10例,发生率为1.3%;孕妇年龄为24~35岁,平均29岁;孕龄为29~39周,平均35周。
诊断方法:1例孕3个月时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正常,孕母定期查凝血功能正常,孕37周时自然分娩。
3例孕妇妊娠5个月b超检查时发现为双胎,一胎儿已死亡,一胎儿存活,其中2例以后b超追踪存活胎儿发育正常,至孕36周缩宫素诱导分娩;1例自愿要求人工引产。
1例孕早期b超发现为双胎,孕7个月时孕母患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肝酶较高,胎心音监护闻及1个胎心,b超诊断为一胎死亡,保肝治疗后,人工引产,存活儿早产死亡。
4例孕35周时孕妇感胎动减少,b超诊断为一胎存活,一胎死亡;期待至36周时,其中1例因羊水过少,2例高龄初产妇,另1例瘢痕子宫而行剖宫产术。
1例从未产检,孕35周分娩时发现。
监测及结果:10例中有7例于妊娠期或临产后对健存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了b超监测及胎心音监护。
对孕妇常规行凝血功能、血常规监测。
1例孕28周时孕母患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肝酶较高,保肝治疗;1例孕5个月要求人工引产,1例自然分娩。
2例孕36周时宫颈评分8分缩宫素诱导分娩。
5例孕36周,其中1例羊水过少、1例瘢痕子宫、另3例高龄初产妇均行剖宫产。
1例入院时即临产,无dic发生。
期待疗法:对孕龄小无明显产兆者,严密监测母体凝血功能及活胎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采取期待疗法,包括吸氧,口服维生素e、钙片,静滴葡萄糖、氨基酸及维生素c等。
分娩方式:10例中3例顺产,5例剖宫产,2例人工引产;检查胎盘发现7例为单卵双胎,3例为双卵双胎。
结果胎儿宫内死亡原因:3例为脐带原因(2例脐带扭转,1例脐带真节);1例无脑儿,1例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3例羊水过少;1例早期不明原因流产;1例不明原因。
双胎妊娠中1胎胎死宫内9例临床分析

116 桡骨小头骺损伤 桡骨小头骺3~5岁出现,16~18岁闭合。
损伤多发于8~12岁,常见为S—HⅡ型,由肘外翻应力造成,小头骺向前外方倾斜。
手法整复时,将肘伸直牵引并内翻直接按压小头,一般容易复位。
117 桡骨远端骺离骨折 桡骨远端骺核1~2岁出现,18~20岁闭合,占桡骨长度生长能力75%。
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很常见,通常发生在10岁后的少年儿童。
损伤与成人桡骨下端骨折相同,以伸直型为多数,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法整复并不困难。
固定2周即可开始锻炼活动。
2 手法治疗按照《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的要求,手法做到稳健、准确、轻巧,争取一次手法复位成功。
常采用拔伸牵引法(拔伸时可由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患肢的远段和近段,用力作对抗牵引。
开始时,应按患肢伤后的体位先顺势牵引,然后再沿肢体的纵轴牵引,借牵引力量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和肢体所出现的短缩畸形。
拔伸用力时应由轻到重,稳健持续。
常需持续1~2min,在施行手法复位时仍需维持一定的牵引力,直至夹板扎缚固定完毕后方可停止),端提捺正法、分骨挤压法、旋转回旋法、摇摆纵压法、加垫、夹板固定等方法治疗,以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好,尽快恢复其功能活动。
3 中药熏洗疗法配合艾叶30g、红花20g、苏木30g、木瓜30g、细辛1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乳香20g、桑枝20g,水煎先熏后洗,每日4次,每次30~40min,一剂可熏洗3d。
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收稿日期] 2006-08-30双胎妊娠中1胎胎死宫内9例临床分析陈玉宝(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湖州313000)[关键词] 双胎妊娠;胎死宫内[中图分类号] R71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363-02 在各种促排卵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双胎妊娠较常见,对于双胎中1胎胎死宫内并不常见,故带来一系列临床处理上的棘手问题。
20例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原因及临床处理分析

20例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原因及临床处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原因及终止妊娠的时间和方式。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双胎妊娠之一胎死宫内的病例共20例。
结果双胎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3. 3%。
死胎原因主要为脐带及血管异常、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畸形、严重的妊娠并发症。
期待治疗期间孕妇无1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终止妊娠方式以剖宫产为主。
结论双胎妊娠一胎死亡后可采取期待治疗,在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安危,积极处理母体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条件下,尽量延长存活胎儿在宫内生长的时间,提高存活胎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双胎妊娠胎死宫内期待治疗【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98-01Clinical Analysis of 20 Cases of Twin Pregnancy with One Fetal Intrauterine Death Zhong Lin-lin Huang Ling-ling Hui Su Sh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the proper time of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and the method of delivery of twin pregnancy with one fetal intrauterine death.Methods 20 cases of twin pregnancy with one fetal intrauterine death from February 2004 to February 2014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wins one foetus intrauterine death was 3.3%. Were mainly for the umbilical cord and vascular abnormalities, twins transfusion syndrome, severe fetal abnormalities, pregnancy complications.Expect treatment during pregnant women without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and one way of termina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cesarean delivery.clusions Conservative approachis an appropriate therapy tomultiple pregnancieswith one of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Key words】twins fetal death conservative approach双胎妊娠是妊娠高危因素之一,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是一种少见的妊娠并发症,对存活胎儿和母亲的影响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1]。
15例死胎临床分析

15例死胎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10-28T15:50:08.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作者:张月梅[导读] 综上所述,加强婚育期妇女保健。
做好婚前检查及婚前遗传咨询,对遗传病高风险人群提出合理的医学建议。
(江苏省宝应县妇幼保健院江苏宝应 225800)【摘要】目的:探讨死胎发生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为减少死胎发生及妊娠各期筛查重点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4252例孕产妇中发生死胎的例数及导致胎死宫内的原因。
结果:4252例住院并分娩的孕产妇中,发生死胎共15例,其中脐带因素5例(33.33%);胎儿因素2例(13.33%);孕妇因素3例(20.00%);不明原因1例(6.67%)。
结论: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及孕妇因素为死胎的主要原因。
加强孕前宣教、高危筛查、孕期保健及自我监护等可减少死胎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死胎;相关原因;妊娠合并症;措施【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212-02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252例孕产妇病例资料。
其中孕20~27+6周6例,占40%,孕28周及以上9例,占60%。
初产妇11例,经产妇4例。
1.2 方法按照《妇产科学》[1]死胎的定义及病因(本文15例死胎不包括死产病例)对发生死胎的孕妇情况,发生相关因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死胎发生原因中孕妇因素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3例(占20.00%);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帆状胎盘等共2例(占13.33%);脐带因素如脐带打结、绕颈、过短等5例(占33.33%);胎儿因素如多发畸形、脊柱裂、唇腭裂、母儿血型不合、双胎等4例(占26.67%);不明原因1例(占6.67%)。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15例临床处理分析

平均分娩孕周 3 5 ( 3 2 ”~ 3 8 ¨) 周, l 5 例 中有
1 1例剖 宫 产 ( 分 娩孕 周均 > 3 4周 ) , 4例顺 产 。剖 宫 产 病 例 分别 为 : 2例 因重 度 子痫 前 期 住 院治 疗 期 间
一
良好 , 无产 兆 者 给予 期 待 疗 法 , 期 待 期 间无 特 殊 用
亡后对另一存活胎儿及母体有何影响 , 何时终止妊 娠及采用何种分娩 方式等 , 是产科 医生十分关注的
问题 , 现 对本 院双 胎 妊 娠 一 胎宫 内死 亡 的病 例 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 探讨 其 发生原 因及临床 处 期 分娩总数 的 1 0 . 2 % o , 其中
并发 双胎 妊娠 一胎 死亡 1 5例 , 发生 率 为 3 . 6 % 。孕
妇平 均年 龄 2 7 ( 2 3—3 6 ) 岁, 孕龄 2 9“ ~ 3 8 周 ; 初
2结果
2 . 1凝 血 功能变 化 除 3例 发 现双 胎 之 一 死亡 后 立 即 终止 妊 娠 外 ,
2 7 2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 0 1 3年 4月 第 2 1卷 第 4期
C h i n J F a r n Ha n n
,
Vo 1 . 21,No .4,Ap r i l 2 01 3
析[ J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2 0 1 0 , 1 8 ( 2) : 9 7-9 9 .
C o n t r a c e p t i o n , 2 0 0 8 , 7 8 ( 2 ) :1 4 9—1 5 4 .
2 秦 君璞 , 陈姗 , 狄娜 , 等. 流产后咨询与教育对意外妊娠行 人工流
产的未婚青少年 干预 效果 [ J ] . 中华妇 产科 杂 志 , 2 0 1 0, 4 5( 3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15例临床病例分析
王淑平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237000)
[摘要]目的讨论双胎妊娠中一个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对存活胎儿及母体的影响和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10年收治的15例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对母儿影响及处理。
结果大于34周双胎妊娠者7例,确诊后即行剖宫产,从确诊一个胎儿死亡至存活儿分娩时间平均8周,死亡原因:脐带因素6例,胎盘因素4例,胎儿畸形1例,原因不明4例。
结论孕早期一胎儿死亡可不做特殊处理,孕中期胎儿死亡后可成为纸样儿,存活儿有发生异常的危险,孕晚期双胎之一死亡对生存儿及母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单卵双胎,应加强监护以决定分娩时机和方式。
[关键词]双胎一胎儿死亡母儿影响处理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及B超技术的提高,双胎妊娠明显上升,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适时而又恰当的选择分娩时机及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临床资料,就其发生原因、诊断方法、对存活儿及母体影响以及处理原则进行讨论并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双胎分娩总数378例,其中15例双胎之一为死胎,发生率3.9%,初产妇11例,经产妇4例,孕妇年龄20—35岁,自然受孕13例,IVF—ET 受孕2例,一个胎儿死亡发生时间<28周3例,28—34周5例,>34周7例。
1.2诊断方法 15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
2、结果
2.1分娩结局 9例临产入院,3例自
然分娩,6例剖宫产,剖宫产指征为胎儿窘迫(5例)臀先露(1例),3例孕18—20周时发现一胎死亡,门诊随访继续妊娠至37周分娩,3例确诊一胎儿死亡后收住院密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及母体凝血功能,常规应用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及营养支持治疗至孕32—37周分娩,从确诊一胎儿死亡至存活儿分娩时间平均8周,1例孕32周新生儿家人放弃治疗,1例胎儿唇腭裂畸形,6例存活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单卵双胎11例,双卵双胎4例
2.2胎儿死亡原因脐带因素6例(扭转、打结、绕颈)胎盘因素4例(帆状胎盘)胎儿畸形1例(唇腭裂)原因不明4例。
3、讨论
3.1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发生率多胎妊娠的胎儿比单胎妊娠更易发生胎死宫内,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山东省立医院王佩贞[1]报道8.9%,Enbom[2]报道为5%,我院为3.9%,单卵双胎的发生率是双卵双胎的3倍[3],本文单卵双胎11例,双卵双胎4例。
3.2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尚不确切,因胎儿死亡后组织结构难以辨认,胎盘也发生继发性改变,因此有时很难判断确切病因,本文统计结果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6例,占40%,胎盘因素4例,占26%,双胎胎盘中脐带帆状附着的发生率比普通胎盘高9倍,且可合并血管前置[4],胎儿畸形1例,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单绒毛膜双羊膜腔胎盘中约为25%—30%,纸样胎儿死亡主要是双胎输血综合征所致[4],此外胎盘梗死,宫内感染等亦是较常见原因。
3.3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对母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后过去多认为会导致血管内的血栓形成而发生双胎血管栓塞综合征引起母体血栓形成或DiC的危险,但一个胎儿死亡后胎盘血管闭塞及胎盘表面大量纤维素的沉积,阻止凝血激酶向活胎和母体的释放,所以这种危险性较小,但是发生DiC的可能仍然存在,应定时监则凝血功能[5],本文6例期待治疗无一例发生母体凝血功能异常。
3.4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对存
活胎儿的影响存活儿的预后与胎死宫内发生的时间及双胎的类型有关。
孕早期一胎宫内死亡,因其躯干尚未骨化,胎囊完全吸收,存活儿可正常发育,但早产和流产的比率增高,孕中期胎儿死亡后可形成纸样儿,生存儿有发生某些异常的危险,孕晚期死亡对存活儿影响最大,尤其是单卵双胎,单卵双胎之一死亡后,血流动力学的突然改变,导致存活胎儿出现缺血状态,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另外,胎儿死亡后的分解产物或血栓可通过胎盘吻合血管进入存活儿体内,导致其脑、肾、肝脾等脏器多发性栓塞[6],本文中 1例临产入院分娩时随胎盘排出一纸样儿为孕19周产检时发现另一胎儿死亡,7例>34周者有5例出现胎儿窘迫立即行剖宫产,仍有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
3.5处理双胎之一胎儿孕早期宫内死亡,可继续妊娠。
孕中期胎儿死亡后可成为纸样儿,存活儿有发生某些异常的危险,孕晚期死亡对存活儿的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单卵双胎自确诊之日起最好尽早终止妊娠[1]本文7例>34周者,在确诊一个胎儿死亡后5例出现胎儿窘迫,即行剖宫产,仍有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孕周<34周可期待治疗,单卵双胎期待至34周可考虑终止妊娠,双卵双胎由于胎盘不存在吻合血管,没有对存活儿造成DiC 的危险,可以观察到36周再终止妊娠,在此期间,严密监测母儿情况,并予促胎肺成熟治疗,至存活儿宫外能存活时或母儿出现异常情况时再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王佩珍(珍?贞?),双胎之一宫内死亡胎儿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3):142—143。
2、Enbom JA,Twin pregnancy with intrauterine death of one twin.Am Jobstet Gynecol,1985;1521(5);424.
3、王佩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7.
4、刘伯宇,双胎妊娠的胎盘病理,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3)125.
5、张惜阳,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6、俞丽丽,余力,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后10例临床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13(4)306.
修改意见:
1.投稿论文应参考所投杂志的格式书写,但不是排版,不要求分就不分开。
2.摘要里结果内容没有表述清楚,令人费解。
3.既然提到辅助生殖技术和促排卵药物的应用,那你临床资料里及讨论中均应有内容。
4.论文内容我改了一部分,但不能代替你的思想,希望你认真看几遍修改后再发给我。
5.结果里,有些内容未表述清楚(因为我不知道你的临床资料),还需充实一些内容。
6.讨论应针对本论文的结果展开,不能泛泛而谈。
7.参考文献少而陈旧,有的名字好像不对。
如我知道的病理的刘伯宁(不是宇),上海的张惜阴(不是阳)以上是我的一点粗略之见,不对之处望见谅。
因利用放假期间搬家,耽误时间,抱歉!
胡卫平20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