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畜禽的选择

合集下载

畜禽的品种与生物学特性

畜禽的品种与生物学特性

四、屠宰率高,产肉多
• 在肉用家畜中,猪比其他家畜更能充分利用 饲料的营养物质转成肉食品,而具有增重快,饲 料报酬高,尤以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代谢强度 高,对饲料蛋白质的转化率比其他类型猪高,因 而沉积瘦肉的能力强,转化为瘦肉的效率比脂肪 型猪更高,产肉量大,猪采食100g蛋白质可生产 各种肉类蛋白猪12g(牛肉6g、羊肉3g、鸡肉20 g)。人类为了提高猪的产肉力,不断加强了这 方面的选择,伸长了它的中躯,增加猪臀部和后 腿的比重,这些都是肉多而价值高的部位。猪的 屠宰率70-75%、而牛50-55%、羊45%。
梅 山 猪
枫 泾 猪
沙 乌 头 猪
二 花 脸
嘉 兴 黑
米 猪
生产特点
• 太湖猪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猪种中繁殖力最 高、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 • 它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品种内类群结构 丰富,有广泛的遗传基础,肉色鲜红,肌 内脂肪较多,肉质好。 • 但纯种太湖猪肥育时生长速度慢,胴体中 皮比例较高。
杜洛克猪
1、产地与分布
• 原产于美国东北部。俗称红毛猪。 • 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 猪种之一.
2、外貌特征
• 原种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 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 • 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 直, • 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 • 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 • 乳头一般为六对,母性一般。
等级制的社群结构,和睦相处,重新组群
时,发生争斗,建立新的社群结构。从出
生时就有很明显的等级。
四、争斗行为 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活动 五、性行为 六、母性行为 临近分娩时,通常衔草、铺床絮窝等形式。 如果是水泥,只好用爪子抓地来表示。 七、活动与睡眠 白天大多在活动

第四章_畜禽类原料

第四章_畜禽类原料

(二)牛
(二)牛
牛的品种
2.国外引进的品种 (肉用牛) 夏洛来牛、 海福特牛、 利木赞牛、 安格斯牛、 日本和牛等。
(五)日本和牛
法国,肉用牛 英国,中型肉牛品 种
(二)牛
牛的品种
3.乳肉兼用牛品种 西门塔尔牛、 皮埃蒙特牛、 丹麦红牛等。
皮西丹埃门麦蒙塔红特尔牛牛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 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 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 遍布全国。
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 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猪肉性味甘咸,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 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
3.烹饪方法
适合各种烹饪方法,炒、煮、蒸、炸等。
樱桃肉
烤乳猪
牛的品种
1.我国品种 (役用为主) (1)鲁西黄牛 (2)南阳牛 (3)晋南牛 (4)秦川牛 (5)延边牛 (6)蒙古牛
按头型分为狮子头和二方头两型,以狮子头为好。荣昌猪 体型较大,除两眼四周或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余皮 毛均为白色。
其独有的体型特征被当地农民 概括为“狮子头、黑眼膛、罗汉 肚、双脊梁,骡子屁股尾根粗, 嘴短三道箍”。
性成熟早,屠宰率68%~70%, 瘦肉率42%~46%。
2.营养价值
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 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 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
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其中大型接近肉脂兼用型,而 中、小型则多为脂肪型。
内江猪
内江猪原产于四川省内江县,属西南型猪种,全身被毛 黑色,体形较大,体躯宽而深,前躯尤为发达。头短宽多 皱褶,耳大下垂,颈中等长,胸宽而深,背腰宽广,腹大 下垂,臀宽而平,四肢坚实。

肉及肉制品

肉及肉制品

肉及肉制品
2
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畜禽的皮肤和筋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结缔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而其 中绝大部分为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猪皮含蛋白质28%~30%,其中85%是 胶原蛋白。由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缺乏 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为不 完全蛋白质,因此以猪皮和筋腱为主要原 料的食品营养价值较低,需和其他食品配 合补充必需氨基酸。
肉及肉制品
2
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畜禽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猪血 约 12%、牛血约 13%、羊血约 7%、鸡血 骨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其中的 约8%、鸭血约 8%。畜血血浆蛋白质含有 蛋白质含量约为20%,骨胶原占有很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营养价值 大比例,为不完全蛋白质。骨可被加 高,其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高于面粉,可 工成骨糊添加到肉制品中,以充分利 以作为蛋白强化剂添加在各种食品和餐菜 中;血细胞部分可应用于香肠的生产,其 用其中的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与胶原蛋白相似。
肉及肉制品
2
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例:猪瘦肉中的脂肪含量为6.2%,羊瘦肉为 (三)脂肪 3.9%,而牛瘦肉仅为2.3%。兔肉的脂肪含量也较 低,为2.2%。在禽肉中,火鸡和鹌鹑的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因动物的品种、年龄、肥瘦程 较低,在3%以下;鸡和鸽子的脂肪含量类似,在 度、部位等不同有较大差异,低者为 2%, 14%~17%之间;鸭和鹅的脂肪含量达20%左右。 高者可达 89%以上。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 畜肉脂肪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由硬脂酸、 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 棕榈酸和油酸等组成,熔点较高。禽肉脂肪含有 较多的亚油酸,熔点低,易于消化吸收。胆固醇 含量在瘦肉中较低,每100g含70mg左右,肥肉比 瘦肉高90%左右,内脏中更高,约为瘦肉的3~5 倍,脑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每100g可达2000mg 以上。

杂交肉用牛饲养技术的应用

杂交肉用牛饲养技术的应用

2023年第09期在杂交肉用牛饲养及育肥过程中,部分养殖户饲养较为粗放,饲养技术水平不高,如补饲精料过多,饲养管理简单,饲料利用率较低,甚至会因饲养技术欠缺,导致母牛流产率较高、犊牛存活率下降以及育肥牛饲喂存在饲料浪费等现象,最终影响肉牛的品质和等级。

因此,在杂交肉用牛饲养过程中,应根据肉用牛的种类和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护理、管理等需求,采用相应的饲养技术,以提高杂交肉牛饲养技术水平,确保杂交肉牛饲养的经济效益。

1杂交肉用青年母牛饲养技术杂交肉用青年母牛配种前期生殖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繁殖性能还不够成熟。

此阶段是青年母牛乳腺发育的重要时间节点,日粮中应严格控制能量饲料的饲喂量,防止母牛能量摄入过多而增加体内脂肪。

如果母牛乳房脂肪堆积过多,会对母牛乳腺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会牵连到后续的乳汁分泌。

因此日粮营养需注重均衡,常用的日粮配比是,粗饲料占比为45%左右,粗蛋白16%,精饲料每头母牛每天不可超过2.5kg 。

在牛舍环境方面,以舒适、干净、通风、光照条件好、温湿度适宜为基本原则,日常做好健胃驱虫,以及还要注意应激的预防、饮水的自由,以此确保配种前期青年母牛健康成长,日增重0.8~1kg 。

在青年母牛生长发育接近配种期时,应注意观察发情表现并进行记录,日常饲养应给予特殊的关注,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母牛发情,做好配种的各项准备工作。

青年母牛在进入配种期后,发情初期有非常明显的发情表现,发情判断通常采用如下方法:(1)直接观察法,青年母牛有接受爬跨行为,生殖道有液体流出,兴奋不安,排尿频繁,但在12h 以后,发情激烈程度逐渐下降,流出浑浊或透明的浓稠液体;(2)生殖道检查法,外阴部黏膜红肿充血,子宫颈开张良好,子宫收缩性增强,如果是发情盛期,宫口松弛、开张;(3)直肠检查法,通过直肠检查发情青年母牛的卵泡发育情况,卵泡发育成熟后,会突出卵巢表面,直径在10~25m m ,弹性感良好,通过检查卵泡的大小、发育成熟度、弹性等,可准确判断母牛是否发情并可确定正式配种的时间。

《畜禽繁育技术》课件

《畜禽繁育技术》课件
通过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食品安全
优化畜禽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促进农村发展
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国际相关法规与标准
国际法规
例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宪章》、《 动物福利欧洲准则》等,旨在推动各 国在畜禽繁育过程中遵守动物福利标 准。
国际标准
如ISO 15909《动物福利管理体系》 等,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动物福 利管理方案。
国内相关法规与政策
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等,明确规定了畜禽繁育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要求 。
畜禽繁育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 畜禽繁育技术是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关键,对于保障 食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畜禽繁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传统畜禽繁育技术
传统的畜禽繁育技术主要依靠自然选择和经验选种,繁殖方式多为自然繁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了繁殖效率 和品质。
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前的准备
01
对公畜和母畜进行健康检查,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准备好所
需的器械和试剂。
精液采集与处理
02
采用适当的采精方法采集公畜精液,并进行精液品质检查和必
要的处理。
人工授精技术操作
03
将处理后的精液注入母畜生殖道内,确保授精过程的安全和有
效性。
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前的准备
对供体和受体母畜进行健康检查,选择适宜的胚胎移 植时间。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介绍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介绍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介绍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产地:产于德国,主要分布在萨克森州农区。

育成:用泊力考斯和英国来斯特公羊同德国原产地的美利奴母羊杂交培育而成。

品种特性:早熟、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繁殖力高,被毛品质好,属肉毛兼用细毛羊品种。

体型外貌:公、母羊均无角,颈部及体躯皆无皱褶。

体格大,胸深宽,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被毛白色、密而长、弯曲明显。

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为100—140kg,母羊70—80kg,羔羊生长发育快,日增重300—350g,130
【总页数】1页(P33-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6
【相关文献】
1.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本地绵羊杂种羊产肉性能的研究 [J], 早热古丽·热合曼;阿娜古丽·艾山;阿力木江·斯拉木;美丽坎木·依明;阿瓦古丽·依明
2.德国肉用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1与阿勒泰羊羔羊育肥对比试验 [J], 哈迪夏·达列力汗;哈吉提·达里里汗;古丽努尔·马哈提
3.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 [J], 刘佳森;李蕴华;王润元;蒋守军;马万山;王利勇
4.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感光过敏的诊治 [J], 潘志忠;李信涛;王伟霞
5.非遗传因素对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多胎萨福克羊初生重的影响 [J], 于刚;张宾;晁旭东;王明远;管峰;杨永林;余乾;杨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

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

在撰写文章之前,我将首先全面评估提供的内容和主题,确保文章的深度和广度都能兼具。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个主题,我打算采用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组织文章,以便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

我会介绍畜禽饲养标准中的能量体系,重点介绍猪选用能量体系的重要性。

我将详细解释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的能量体系,包括能量来源、计量单位和标准要求。

在这一部分,我会多次提及“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确保主题在文章中得到充分的呈现。

我将深入探讨猪在饲养中能量体系的选择问题。

我会分析不同能量体系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饲料成本来选择适当的能量体系。

通过这部分的讨论,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猪选用能量体系的重要性以及选择能量体系的策略。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将对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我会强调重点观点和关键信息,确保您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个主题。

我还会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以便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我会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采用序号标注的方式呈现文章内容。

文章总字数将会超过3000字,确保内容充分且深入。

并且在整篇文章中,我会多次提及“我国畜禽饲养标准中能量体系猪选用”,以确保主题得到充分的展现。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相信我能够提供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让您对这个主题有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我将全力以赴,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让我们来了解猪在饲养中能量体系的选择问题。

在畜禽饲养中,能量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基础。

对于猪来说,合适的能量体系对于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不同的能量体系会直接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肉品质量。

在饲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能量体系对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饲料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猪对于能量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生长、运动、维持体温和产奶等方面。

在选择能量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猪的生长阶段、品种特性和饲料成本等因素。

通常来讲,能量体系分为高能量体系和低能量体系。

畜禽品种(配套系)审定标准

畜禽品种(配套系)审定标准

畜禽品种(配套系)审定标准发布日期: 2003-10-30 有效状况:已实施—————————————————————————————————————————————————猪品种(配套系)审定标准(试行)本标准适用于猪的培育品种和配套系的审定。

一、品种审定条件1、有共同来源,血缘清楚。

地方品种分布于相对隔离的区域,未与其它品种杂交。

经杂交选育的品种,自群繁育应在4个世代以上。

2、纯种基础母猪达到1000头以上,符合育种指标要求的个体应在70%,即(u- )/S<-0.5244(u是育种指标,是群体平均数,S是群体标准差)。

3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应有10个以上。

3、提供公、母猪初配体重,母猪初产、经产平均产仔数及育成数,21日龄窝重,肥育猪达到屠宰体重的日龄,活体背膘厚,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胴体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肉品质、瘦肉率等性能指标。

4、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性基本稳定(要求变异系数产仔数在20%以下,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等在10%以下);体质健壮,体形外貌基本一致。

5、健康水平应符合有关要求。

二、配套系审定条件1、由两个以上专门化品系组成,包括父系和母系,有固定杂交组合及相应的商品名称。

2、经本专业委员会专家现场抽查或近三年内具有国家种猪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测定证明,商品猪生产性能稳定,产品规格化,适应市场需要。

3、每个母系的基础母猪达到300头以上,每个父系的基础母猪达到100头以上,且3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应有5个以上。

4、亲本系群体中有70%以上个体的性能符合育种指标。

5、提供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同品种审定条件第3条。

6、健康水平应符合有关规定。

家禽品种(配套系)审定标准(试行)本标准适用于鸡、鸭及其它家养禽类的品种和配套系的审定。

一、血统来源基本相同1、地方品种:分布于相对隔离的区域,未与其它品种杂交。

2、培育品种和配套系:(1)明确初始品种(系);(2)必须经过至少4个世代的连续选育,核心群应当有至少3代的系谱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