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4)含碳量最低的是___,含氢量最低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答案】乙、丙甲、丙戊 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

甲、丙 16.7% 4

【解析】

【分析】

甲、丁、戊分别是甲烷、丁烷、戊烷的球棍模型,乙、丙分别是乙烷和甲烷的比例模型。【详解】

(1)乙、丙能表示的是原子的相对大小及连接形式,属于比例模型;

(2)甲、丙分别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属于同一种有机化合物;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戊(戊烷),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

CH3CH(CH3)CH2CH3、C(CH3)4;

(4)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含碳量最低的是

甲烷,含氢量最低的分子是戊烷,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

12

6012

×100%=16.7%;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侧链为烷基,可能是一个乙基,如乙苯;也可以是二个甲基,则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三种,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2.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CH2=CH2C2H5OH 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乙醇所含的官能团为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反应④:______。

(4)反应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_____。

【答案】 -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

【解析】

【分析】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

(2)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详解】

(1)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OH,故答案为:-OH;

(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

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故

答案: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

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因为乙酸和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且都能溶于水,CH3COOCH2CH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它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降解性,同时可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故答案:饱和碳酸钠溶液。

3.(1)写出以乙炔为原料制备PVC(聚氯乙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E(聚乙烯)材料目前被公认为安全材料,也可用于制作保鲜膜和一次性餐盒。辨别PE和PVC有三种方法,一是闻气味法: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测密度法:密度大的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燃烧法:PE 的单体和PVC 的单体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明显区别是__________。

(2)PVDC (

)是一种阻隔性高、韧性强、化学稳定性好的理想包装材料,广泛用于肉制品、豆制品等的包装。写出合成PVDC 的单体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

(3) “白色污染”是指各种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焚烧塑料会生成有毒物质二噁英,二噁英是含有如图所示母体的系列化合物,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2CO 和2H O

b .该物质属于烃

c .该物质的一卤代物只有2种

【答案】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 乙烯更易燃烧,氯乙烯燃烧有白雾(HCl 的小液滴)生成 ClCH CHCl = b

【解析】

【分析】

(1)22C H 与HCl 加成生成2CH CHCl =,2CH CHCl =聚合生成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因会释放出氯化氢而具有刺激性气味;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由此可确定聚氯乙烯与聚乙烯的密度关系;氯乙烯燃烧时产生。

(2)PVDC 的单体为22CH CCl =,由此确定其同分异构体。

(3) a .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 .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

c .该物质苯环上有2种不同性质的氢原子。

【详解】

(1)22C H 与HCl 加成生成2CH CHCl =,2CH CHCl =经过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中含有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较大的氯原子,其密度比聚乙烯大;氯乙烯不易燃烧,燃烧时产生HCl ,有白雾(含有HCl 的小液滴)生成。答案为: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乙烯更易燃烧,氯乙烯燃烧有白雾(HCl 的小液滴)生成;

(2)PVDC 的单体为22CH CCl =,该单体的同分异构体为ClCH CHCl =。答案为:ClCH CHCl =;

(3) a .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 2和H 2O ,a 正确; b .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b 不正确;

c .该物质苯环上有2种不同性质的氢原子,所以其一卤代物只有2种,c 正确; 故选b 。答案为:b 。

【点睛】

有机物燃烧时,氢元素转化为H 2O ,碳元素转化为CO 2,氯元素转化为HCl 。若氧气不充足,则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可能转化为CO ,甚至生成C 。

4.乙醛是制备乙酸、乙酸衍生物等化工产品的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乙醛分子中的官能团为______。

(2)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后,迅速伸入乙醇中,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反复上述多次操作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______生成。

(3)写出检验乙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上述反应显示乙醛具有______性。

(4)已知甲酸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若某甲酸溶液中可能混有乙醛,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是否含有乙醛并写出简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有机化学中将紧邻官能团的第一个碳原子成为α—C ,α—C 上的H 就称为α—H ,醛的α—H 较活泼,可以和另一个醛的羰基进行加成,生成羟基醛,如:

设计一条以乙烯为原料制备正丁醇CH 3CH 2CH 2CH 2OH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__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反应试剂反应条件??????→ B ……反应试剂反应条件

??????→目标产物)

【答案】醛基 由黑变红 乙醛

()3334322CH CHO+2Ag NH OH CH COONH +3NH +2Ag+H O ?→↑ 还原性 ①取少量

该甲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后蒸馏;②取蒸馏出的液体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有银镜生成则含有乙醛

【解析】

【分析】

(1)乙醛的结构简式是CH 3CHO ;

(2)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为黑色CuO ,迅速伸入乙醇中,发生反应

3232CH CH OH+CuO CH CHO+Cu+H O ?→;乙醛有刺激性气味;

(3)乙醛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4)先分离甲酸和乙醛,再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

(5)乙烯与水发生加成生成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醛,两分子乙醛生成CH 3CH(OH)CH 2CHO ,CH 3CH(OH)CH 2CHO 加热生成CH 3CH=CHCHO ,CH 3CH(OH)CH 2CHO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 3CH 2CH 2CH 2OH 。

【详解】

(1)乙醛的结构简式是CH 3CHO ,官能团为醛基;

(2)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为黑色CuO ,迅速伸入乙醇中,发生反应

3232CH CH OH+CuO CH CHO+Cu+H O ?→,所以观察到铜丝表面由黑变红;闻到刺激性

气味,说明有乙醛生成;

(3)乙醛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检验乙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334322CH CHO+2Ag NH OH CH COONH +3NH +2Ag+H O ?→↑ ;乙醛发生氧化反

应,体现乙醛的还原性;

(4)证明是否含有乙醛的简要操作步骤:①取少量该甲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后蒸馏;②取蒸馏出的液体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有银镜生成则含有乙醛;

(5)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生成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醛,两分子乙醛生成CH 3CH(OH)CH 2CHO ,CH 3CH(OH)CH 2CHO 加热生成CH 3CH=CHCHO ,CH 3CH(OH)CH 2CHO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 3CH 2CH 2CH 2OH ;以乙烯为原料制备正丁醇CH 3CH 2CH 2CH 2OH 的合成路线是:

5.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对应类型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 CH 3OCH 3 ②

HCOOCH 2CH 3 ③CH 3COCH 3 ④ ⑤CH 3CHO ⑥ ⑦

A .属于羧酸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B .属于酯的是________ ;

C .属于醇的是__________;

D .属于酮的是________。

(2)下列各组物质:

① O 2和O 3 ;②乙醇和甲醚;③ 淀粉和纤维素;④ 苯和甲苯;⑤和;⑥和;⑦ CH 3CH 2NO 2和

A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B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C .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

D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3)为了测定芳香烃A 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9.2g 该芳香烃A 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 2和7.2gH 2O ;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所示的质谱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有机物得到四个峰,且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则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④②⑦③④②⑦⑤① 92 C7H8

【解析】

【分析】

(1)A. 属于羧酸的是含有-COOH的有机物;

B. 属于酯的是含有-COO-的有机物;

C. 属于醇的是含有-OH(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D. 属于酮的是含有-CO-的有机物。

(2)下列各组物质:

A.互为同系物的是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分别相同的有机物;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C.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的有机物;

D.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

(3)从质谱图中可提取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

由“将9.2g该芳香烃A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2和7.2gH2O”,可计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由“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有机物得到四个峰,且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可确定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详解】

(1)A. 属于羧酸的是含有-COOH的有机物④;

B. 属于酯的是含有-COO-的有机物②;

C. 属于醇的是含有-OH(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物⑦;

D. 属于酮的是含有-CO-的有机物③。答案为:④;②;⑦;③;

(2)下列各组物质:

A.互为同系物的是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分别相同的有机物④;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物②和⑦;

C.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的有机物⑤;

D.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①。

答案为:④;②⑦;⑤;①;

(3)n(有机物)=

9.2g

92g/mol

=0.1mol,n(CO2)=

15.68L

22.4L/mol

=0.7mol,n(H2O)=

7.2g

18g/mol

=0.4mol。

即0.1mol有机物+x O2→0.7molCO2+0.4molH2O,从而得出1mol有机物

+10x O2→7molCO2+4molH2O,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7H8。

“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有机物得到四个峰,且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则表明该有机物A的分子内有4种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2∶2∶3,由此可得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92;C7H8;。

【点睛】

如果我们先利用信息“将9.2g该芳香烃A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2和

7.2gH2O”,可求出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7H8,然后再利用相对分子质量92,可确定分子式为C7H8;如果先利用相对分子质量92,再利用“将9.2g该芳香烃A完全燃烧,生成标况下15.68L CO2和7.2gH2O”,可直接求出分子式,显然后一方法更简洁。

6.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糖尿病人尿糖偏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B.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含糖类丰富的农产品通过发酵法可以制取乙醇,但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工业上主要是以乙烯为原料,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跟水反应生成乙醇,这种方法叫做乙烯水化法,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

(3)今有有机物A,B,分子式不同,均可能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若A是甲烷,则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B中分子量最小的是___(写化学式),并写出分子量最小的含有﹣CH3(甲基)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

(4)分析下表所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2条即可)____。

【答案】B CH2=CH2+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C2H4O2 CH3COOH HCOOCH3①卤代烷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的;②烃基相同的卤代烷,以碘代烷的沸点最高,其次为溴代烷,氟代烷的沸点最低;③在同一卤代烷的各种异构体中,与烷烃的情况类似,即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最高,支链越多的沸点越低

【解析】

【分析】

(1)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根据葡萄糖的结构进行分析;(2) 乙烯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发生的是加成反应;(3)根据要求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相等进行分析;(4)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推断。

【详解】

(1)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A正确;B.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不含有水,故B错误;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

D.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乙烯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 CH3CH2OH;

(3)要满足条件需要,要求1molA或1molB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相等,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即A,B的分子式中氢原子数相同,且相差n个碳原子,同时相差2n个氧原子,若A是甲烷,则符合上述条件且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B为C2H4O2,存在同分异构体为CH3COOH,HCOOCH3;答案:C2H4O2;CH3COOH;HCOOCH3。

(4)卤代烷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烃基相同的卤代烷,以碘代烷的沸点最高,其次为溴代烷,氟代烷的沸点最低;在同一卤代烷的各种异构体中,与烷烃的情况类似,即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最高,支链越多的沸点越低。答案:①卤代烷的沸点是随着碳原

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的;②烃基相同的卤代烷,以碘代烷的沸点最高,其次为溴代烷,氟代烷的沸点最低;③在同一卤代烷的各种异构体中,与烷烃的情况类似,即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最高,支链越多的沸点越低。

【点睛】

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卤代烷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的;

②烃基相同的卤代烷,以碘代烷的沸点最高,其次为溴代烷,氟代烷的沸点最低;③在同一卤代烷的各种异构体中,与烷烃的情况类似,即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最高,支链越多的沸点越低。

7.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不用写反应条件)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选填编号)

A. B. C.CH3CH2—O—CH2CH3

D.CH3OH E.CH3—O—CH3 F.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46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mol氧气。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选填字母)。

A.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实验室制乙烯时,温度控制在140℃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将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陈年的酒很香是因为乙醇和乙醇被氧化生成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小 CH2=CH2+H2O CH3CH2OH D E

2C2H5OH+O22CH3CHO+2H2O 3 CD

【解析】

【分析】

(1)乙醇密度比水小;

(2)乙烯中含双键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3)根据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析;

(4)乙醇含有羟基,可发生催化氧化,可燃烧,可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乙醇是无色具有特殊香味的密度比水小液体;

(2)乙烯中含双键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

CH2=CH2+H2O CH3CH2OH;

(3)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故乙醇的同系物有甲醇,合理选项是D;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乙醇的同分异构体为甲醚,合理选项是E;

(4)①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OH+O22CH3CHO+2H2O;

②46 g乙醇的物质的量n(C2H5OH)=46 g÷46 g/mol=1 mol,根据乙醇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可知1 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3 mol氧气;

③A.乙醇含有羟基,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A错误;

B.实验室制乙烯时,温度控制在170℃,B错误;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将乙醇氧化为乙酸,乙酸具有酸性,于是酒就变酸了,C正确;D.陈年的酒很香是由于乙醇和乙醇被氧化生成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具有特殊香味

的乙酸乙酯,因此而具有香味,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反应的断裂化学键和形成化学键的情况(反应机理)是解题的关键。涉及乙醇的工业生产、催化氧化反应以及与乙酸发生的酯化反应等知识,掌握常见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乙醇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8.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

料合成F,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F 。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 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________。

A .中和乙酸和乙醇

B .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 .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③在实验室利用B 和D 制备F 的实验中,若用1mol B 和1mol D 充分反应,__________(能/不能)生成1mol F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碳碳双键 羧基 加成反应 2CH 3CH 2OH + O 2???→催化剂2CH 3CHO + 2H 2O

CH 3COOH + CH 3CH 2OH Δ

垐垐?噲垐?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 + H 2O n CH 2=CH 2 ???→催化剂 防止倒吸 B C 不能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解析】

【分析】

有机物A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 为CH 2=CH 2;结合图中转化可知,A 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 ,B 可发生连续氧化反应,则B 为CH 3CH 2OH ,C 为CH 3CHO ,D 为CH 3COOH ,CH 3CH 2OH 和CH 3COOH 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 3COOCH 2CH 3,E 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则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E 为

,以

此来解答。

【详解】

(1)A 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D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反应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 3CH 2OH + O 2???→催化剂2CH 3CHO + 2H 2O ,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 3COOH + CH 3CH 2OH Δ

垐垐?噲垐?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 + H 2O ; (3)E 是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E 的化学方程式是nCH 2=CH 2 ???→催化剂;

(4)①因乙酸、乙醇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止倒吸;

②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故答案为BC ;

③在实验室利用B和D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若用1mol B和1mol D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mol乙酸乙酯,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达到平衡状态。

【点睛】

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各试剂及装置的作用: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②饱和Na2CO3的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③玻璃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

9.高血脂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化合物E是一种临床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E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Ⅰ的名称是______,试剂Ⅱ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第②步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第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第⑦步反应中,试剂Ⅲ为单碘代烷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

(5)C的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和CH3(CH2)4OH。若X含有羧基和苯环,且X和Y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X与Y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答案】甲醇溴原子取代反应

CH3I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试剂Ⅰ的结构简式为CH3OH,名称为甲醇;试剂Ⅱ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CH2Br,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溴原子;根据和的结构及试剂Ⅱ判断第②

步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根据题给转化关系知第①步反应为CH3CH(COOH)2和CH3OH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H(COOCH3)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给转化关系推断C为,结合题给信息反应知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4)试剂Ⅲ为单碘代烷烃,根据和的结

构推断,试剂Ⅲ的结构简式是CH3I。

(5)C的分子式为C15H20O5,其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含有酯基,生成X、Y和CH3(CH2)4OH,生成物X含有羧基和苯环,且X和Y的核磁共振氢谱均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X为对二苯甲酸,Y为CH2OHCH2OH,则X与Y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

式是。

【点睛】

本题考查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相关知识,以简答或填空形式考查。常涉及如下高频考点:有机物的命名;官能团的识别、检验方法和官能团转化的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分析;有机物结构简式推断及书写;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数目判断及书写;有机物合成路线设计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然后阅读题给信息(转化关系和题给信息反应),与教材信息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有机推断的关键点是寻找突破口,抓住突破口进行合理假设和推断。常见突破口有: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等物理性质;特殊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特殊反应现象和官能团所特有的性质,特殊制法和特殊用途等。有机合成首先判断目标有机物属于哪类有机物,其次分析目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个数、碳链组成与原料、中间物质的组成关系。根据给定原料,结合信息,利用反应规律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个片段,找出官能团引入、转换的途径及保护方法。找出关键点、突破点后,要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最佳合成途径。(5)小题是本题的难点,首先根据C的分子式和题给信息确定其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类,结合水解产物的结构和性质确定X为对二苯甲酸,Y为CH2OHCH2OH,进一步写出缩聚产物的结构简式。审清题目的要求,规范书写化学用语是得分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

10.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可以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合成:

(1)用乙烯生成有机物A 的反应类型__。

(2)有机物B 含有的无氧官能团__(填名称)。A 和B 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

(3)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剂。写出聚合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

【答案】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 CH 2=CH-COOH+C 2H 5OH 垐垐?噲垐?浓硫酸加热

H 2O +CH 2=CHCOOC 2H 5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nCH 2=CHCOOH ????→一定条件

【解析】

【分析】

根据丙烯酸乙酯逆推,A 和B 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应该是酯化反应;反应物应该为乙醇和丙烯酸;结合题目所给的初始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A 为乙醇,有机物B 为丙烯酸;

(1)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2)利用丙烯酸的分子结构,判断无氧官能团,仿照乙酸乙酯的生成写出反应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3)仿照乙烯的聚合反应,写出丙烯酸乙酯的加聚反应。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物A 为乙醇,乙烯和水生成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2)根据上述推测,有机物B 为丙烯酸,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无氧官能团为碳碳双键;A 为乙醇,A 和B 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COOH+C 2H 5OH 垐垐?噲垐?浓硫酸加热

H 2O +CH 2=CHCOOC 2H 5,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3)丙烯酸乙酯含有不饱和键,分子间互相结合发生聚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 2=CH-

COOC 2H 5????→一定条件。

11.X 、Y 、Z 、M 、Q 、R 是6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 元素代号 X Y Z M Q R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75 0.077 0.037 主要化合价 +2 +3 +6,-2 +5,-3 +4,-4 +1

(1)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Q 和R 形成的化合物A 是果实催熟剂,用A 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铜和元素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X 的金属性比元素Y______(填“强”或“弱”)。

(5)元素Q 、元素Z 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采用下图装置A 在高温下将钢样中元素Q 、元素Z 转化为QO 2、ZO 2。

①气体a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钢样中元素Z 以FeZ 的形式存在,在A 中反应生成ZO 2和稳定的黑色氧化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三周期第ⅥA 族 CH 2=CH 2+H 2O ????→一定条件下CH 3CH 2OH Cu +4H ++2NO 3-=

Cu 2++2NO 2↑+2H 2O 强 O 2,SO 2,CO 2 5O 2+3FeS

高温3SO 2+Fe 3O 4

【解析】

【分析】 根据Z 的化合价+6,-2,符合这点的短周期元素只有S ;而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S 的原子半径为0.102,从表中数据,X 的化合价为+2,Y 的化合价为+3,且原子半径比S 大,X 、Y 只能为三周期,X 为Mg ,Y 为Al ;而M 为+5价,Q 为+4价,由于原子半径比S 小,所以只能是二周期,M 为N ,Q 为C ;R 的原子半径比M 、Q 都小,不可能是Li ,只能是H 。

【详解】

(1)根据分析,Z 为硫,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 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 族;

(2) A 是果实催熟剂,为乙烯,由乙烯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CH 2=CH 2+H 2O ????→一定条件下CH 3CH 2OH ,故答案为:CH 2=CH 2+H 2O ????→一定条件下CH 3CH 2OH ;

(3) 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NO 3,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故答案为: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

(4)X为Mg,Y为Al,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Mg的金属性强,故答案为:强;

(5) ①元素Q为C,元素Z为S,根据题意,气体a中有SO2,CO2,以及未反应完的O2,故答案为:O2,SO2,CO2;

②根据题意,FeS在A中生成了SO2和黑色固体,而黑色固体中一定含Fe,所以为Fe3O4,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O2+3FeS 高温

3SO2+Fe3O4。

【点睛】

(5)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不要漏掉未反应完的氧气。

12.以某有机物X为原料可合成塑料G,X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1mol有机物X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同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112L,且X分子中含有羰基和羟基。X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在4

HIO、加热条件下生成RCHO和R′CHO。

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E F

→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 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

(4)A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Y是X的同分异构体,1molY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1molH2且Y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Y分子中的官能团连在相邻的碳原子上。Y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3个峰,峰面积之比为2:1:1。PBS是一种新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请设计合理方案以Y为原料(无机试剂自选)合成PBS:____________(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答案】NaOH醇溶液、加热n

加聚反应n+nHOOC-COOH→+(2n-1)H2O缩聚反应

【解析】

【分析】

有机物X 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 2和H 2O ,说明该有机物中碳原子个数与氢原子个数比为1:2,1molX 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5molO 2,设X 的分子式为C a H 2a O b ,则其燃烧

方程式为a 2a b 222C H O +5O aCO +aH O ???→点燃,由氧原子守恒得:b+10=2a+a ,b=3a-10,

又因X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故14a+16b<100,两式综合得:

14a+16b=14a+16(3a 10-)<100,解得:a<4.2,即a=4(a=1,2或3时b=3a-10<0,不合题意),则b=2,故X 的分子式为C 4H 8O 2。C 为CH 3COOH ,则B 为CH 3CHO ,A 为

CH 3CH(OH)CH(OH)CH 3,X 为CH 3COCH(OH)CH 3。

【详解】

(1) 根据分析可知X 为;

(2)E 为CH 3COCHBrCH 3,在NaOH 醇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 (3)

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方程式为n ????→一定条件;

(4) CH 3CH(OH)CH(OH)CH 3与HOOC-COOH 发生缩聚反应生成D(

),方程式为n +nHOOC-COOH→+(2n-1)H 2O ;

(5)1molY 能与Na 反应生成1molH 2,则Y 中含有2个-OH 个,Y 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说明Y 中不含碳碳双键。由于Y 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只能是环状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可能为或,因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3个峰,峰面积之比为2:1:1,所以只能是;由PBS 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单体为HOCH 2CH 2CH 2CH 2OH 和HOOCCH 2CH 2COOH ,所以Y 合成PBS 可先在HIO 4、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丁二醛,再还原得到二醇,氧化得到二酸,最后发生缩聚反应即可,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13.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

(1)写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乙基香草醛互为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不含R-O-R’及R-O-COOH结构)的有_________种。

(3)A是上述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可发生以下变化:

已知:i. RCH2OH RCHO;

ii.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反应②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由A可直接生成D,反应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反应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NaOH水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由茴香醛()合成E(其他原料自选),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按反应顺序填写)

______________。

【答案】醛基、(酚)羟基(或醚键) 4种 NaOH醇溶液减少如酯化、成醚等副反应的发生

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或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乙基香草醛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酚)羟基、醚键。

(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说明含有羧基。又因为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不含R-O-R’及R-O-COOH结构),所以该侧链是-CHOHCH2COOH、-CH2CHOHCOOH、-C(CH3)OHCOOH、-CH(CH2OH)COOH,所以共计4种。

(3)①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A是一种有机酸必为含有苯环的芳香羧酸。从A→C的分子组成的变化可知①发生的是取代反应,A中的-OH被HBr取代。从A→B分子组成上变化说明发生的是醇脱氢氧化变成醛基的反应。从A被氧化变成苯甲酸,又说明羧基和羟基

在同一个侧链上。因此A的结构简式只能是。根据反应②气化有机物分

子式的变化可知,这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应该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

②由于分子含有羧基和羟基,如果直接生成D,则容易发生酯化、成醚等副反应。

③A→B是羟基的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C中含有羧基和氯原子,所以方程式为

④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E是属于酯类化合物,用茴香醛合成,从结构上分析必须将醛氧化变为羧酸,然后进行酯化变为E,其反应流程应为:

该题突出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的性质反映有机物的结构。这是推导判断的基础。

14.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填写下列空白:

(1)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C2H6O2),A为一种单糖,B为一种有特殊香味的一元醇,C为一种气体。

(2)写出A → 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写出B→C的反应条件:_____;

(3)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紫色,且丁分子中苯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已知: (—R为烃基)

+H2,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CH2=CH-CH2-CH2COOH C6H12O62CH3CH2OH+2CO2↑浓硫酸 170℃

+CH3CH2Cl+HCl

【解析】

【分析】

(1)不含甲基的羧酸中,烃基不含支链,且碳碳双键在1号位置;

(2)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发生水解产生单糖,该糖为葡萄糖,结构简式是

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产生一种有特殊香味的一元醇B,B为CH3CH2OH,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产生气体C,C为CH2=CH2,乙是乙二醇,可逆推D应该为CH2BrCH2Br,C是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所以X为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CH2OHCH2OH;

(3)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说明丁中含有酚羟基,且丁分子中苯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应含有2个酚羟基;

(4)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苯乙烯,可先用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在AlCl3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进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消

去反应生成苯乙烯。

【详解】

(1)不含甲基的羧酸中,烃基不含支链,且碳碳双键在1号位置,可能的结构为CH=CH-CH2-CH2-COOH;

(2)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葡萄糖,结构简式是:CH2OH(CHOH)4CHO;B是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C为CH2=CH2,D为CH2BrCH2Br。

①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CH3CH2OH+2CO2↑;

②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所以B→C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170℃;

(3)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紫色,应含有酚羟基,且丁分子中苯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应含有2个酚羟基,结构可能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10,符合题意,即丁结构简式是;

(4)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可先用CH2=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然后在AlCl3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进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则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Cl+HCl。

【点睛】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广东卷) -十年高考全国高考真题汇编化学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最新研究表明As2O3在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小组从工业废料中提取As2O3设计流程如下: 已知:H3AsO3为弱酸,热稳定性差。 (1)写出一条“碱浸”时提高浸取率的方法____;“碱浸”中H3AsO3转化成Na3As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氧化”时常在向混合液中通入O2时对体系加压,目的是____。 (3)“沉砷”过程中有如下反应: ①<0 ②>0 沉砷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沉砷最佳温度为____,高于85℃时,沉砷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 (4)“还原”过程中获得H3 As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操作A”为:____、过滤;滤液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 (5)若每步均完全反应,“氧化’’和“还原”时消耗相同条件下O2和SO2体积分别为xL、yL,则废水中n(H3AsO3):n(H3AsO4)=____(写出含x、y的计算式)。 2.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若改变下列条件, 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大反应物浓度3.(10分)A、B、C、D、E、F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及C、F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75倍,B元素的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请回答: (1)A、D、F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2)工业上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用A2C和BC反应制取单质A2。在2L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A2C和1 mol BC,—定条件下,2 min达平衡时生成0.4mol A2,则用B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加BC2的浓度始终不能提高正反应速率 B.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则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C.A2是一种高效优质新能源 D.若生成1 molA2,转移2mol电子 (3)用A元素的单质与C元素的单质及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构成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 永济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入学模拟训练 4.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模拟细胞内生物电的产生过程,可将酸性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制得Fe2O3、Al2O3和金属Cu,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G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 Fe2+、Al3+稀盐酸或稀硫酸 2Fe2+ + Cl2 = 2Fe3+ + 2Cl— 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含Fe3+、Al3+、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废铁屑,发生反应2Fe3++Fe=3Fe2+,Fe+ Cu2+= Fe2++Cu,而铁屑是过量的,因此固体A的成分是Fe和Cu;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反应产生的Fe2+和废水中原有的Al3+; (3)向Fe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试剂G能产生溶液B和固体C,则试剂G为稀盐酸或稀硫酸,而固体C为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Cu; (4)向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氯水,Fe2+被Cl2氧化成Fe3+,而Al3+不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2 = 2Fe3+ + 2Cl—; (5)溶液D的成分是Fe3+和Al3+,向其中加入过量的H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E,且沉淀F经过灼烧生成铁红,则F为Fe(OH)3;溶液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且一定条件下能得到Al2O3,说明含有铝元素,则E为Na[Al(OH)4];经过以上分析,可知H为NaOH溶液。 2.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有CuCl2和FeCl2生成.如图是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______________。 (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氯乙酸取代反应乙醇/浓硫酸、加热C12H18O3羟基、醚键 、

【解析】分析:A是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氯乙酸钠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水解又引入1个羧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在催化剂作用下F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将酯基均转化为醇羟基,2分子G发生羟基的脱水反应成环,据此解答。 (7)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逆推法可知合成苯乙酸卞酯的路线图为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知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反应条件的选择、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物质转化流程图的书写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与各类官能团的数目关系,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设计合成路线图时有关信息隐含在题干中的流程图中,需要学生自行判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稳 〔2018天津卷〕6.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 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 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刻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不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 →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专门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咨询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2018重庆卷〕10.()()()22COCl g CO g +Cl g ;0.H ??→?←??> 当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0.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平稳的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因此升温顺减压均能够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 _、_____(填标号)。 A.B. C.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______。 (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 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 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J·mol? 1,O=O键键能为______J·mol?1,Li2O晶格能为______J·m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 D C Li+核电荷数较大正四面体sp3AB5204982908 【解析】分析:(1)根据处于基态时能量低,处于激发态时能量高判断; (2)根据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判断;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判断化学键; (4)第一电离能是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据此计算;根据氧气转化为氧原子时的能量变 化计算键能;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据此 解答; (5)根据晶胞中含有的离子个数,结合密度的定义计算。 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轨道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电离能、晶格能,化学键类型,晶胞的计算等知识,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但整体难度不大。难点仍然是晶胞的有关判断与计算,晶胞中原子的数目往往采用均摊法:①位于晶胞顶点的原子为8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 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 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 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含答案

2015-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 1.(2017全国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2.(2017全国Ⅰ卷.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3.(2017全国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4.( 实验结论 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5.(全国Ⅲ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6.(2017北京卷.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7.(2017北京卷.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 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8.(2017江苏卷.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 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高考电化学历年真题汇编练习版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化学基础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2.(09安徽卷?12)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 +H 2O Cu 2O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 2O 生成。 2.(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 L 3.(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 —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 +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Li +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 .放电过程中Li + 向负极移动 4.(09广东理科基础?3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09福建卷?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 +2I - 2Fe 2+ +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 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6.(09广东化学?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放电 充电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专练1 物质的量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2015·课标全国Ⅰ,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 L 0.5 mol ·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2.(2015·课标全国Ⅱ,10)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 .1 L 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中HCO -3和CO 2-3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 .235 g 核素235 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 92U +10n ――→裂变9038Sr +136 54Xe +1010n ,净产生的中子(10n)数为10N A 3.(2015·四川理综,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 g H 182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4.4 g 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 C .标准状况下,5.6 L CO 2与足量Na 2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D .50 mL 12 mol/L 盐酸与足量MnO 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4.(2015·广东理综,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 g Na 与足量H 2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 个H 2分子 B .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 个SO 3分子 C .标准状况下,22.4 LN 2和H 2混合气中含n A 个原子 D .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5.(2014·江苏化学,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 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 B .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6.(2014·广东理综,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甲苯含有6n A 个C —H 键 B .18 g H 2O 含有10n A 个质子 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 D .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n A 个SO 2分子 7.(2014·四川理综,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 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 N A 8.(2014·江苏化学,18)碱式碳酸铝镁[Mg a Al b (OH)c (CO 3)d ·x H 2O]常用作塑料阻燃剂。 (1)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是由于其受热分解需吸收大量热量和________。 (2)Mg a Al b (OH)c (CO 3)d ·x H 2O 中a 、b 、c 、d 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0 g 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 2 0.560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 ×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样品在270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 ℃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化合物W 是合成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中间物质,一种合成该物质的路线如下: (1)ClCH 2CH 2C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E 中不含氧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C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B→C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筛选C→D 的最优反应条件(各组别条件得到的D 的产率不同)如下表所示: 组别 加料温度 反应溶剂 AlCl 3的用量(摩尔当量) ① -30~0℃ 1 eq ② -20~-10℃ 1 eq ③ -20~-10℃ ClCH 2CH 2Cl 1 eq 上述实验筛选了________和________对物质D 产率的影响。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__对物质D 产率的影响。 (5)M 为A 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M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①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②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1:1:2:2;③1 mol M 只能与1mol NaOH 反应。 (6)结合上述合成路线,写出以、CH 3I 和SOCl 2为基本原料合成 的路线图。(其他所需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已知,RCOOH 2SOCl ?????→RCO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二氯乙烷 碘原子、碳碳双键 C 12H 14O 还原反应 加料温度 反应溶剂 氯化铝的用量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垐?噲?H ++Cl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详解】A 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 正确; B 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ol× 1mol=18g ,则溶液的体积为18g/mol 1m 0.9ol g/mL ?×10—3L/ml=2.0×10—2L ,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 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 —4 mol ,则氢离子浓度为-4-2102.l 010L mo ?=5×10—3mol/L ,故B 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 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能够明确图像表达的化学意义,正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解答关键。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3.[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汇编(16个专题)

专题目录专题1:化学与生活.doc 专题2:元素周期律.doc 专题3:元素化合物.doc 专题4: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doc 专题6:反应热和电化学.doc 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专题9: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专题11:电解质溶液.doc 专题1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专题1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专题1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oc 专题15:化学实验.doc 专题16:化学用语、化学计量.doc

一、化学与生活 (2015北京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火药使用 B. 粮食酿酒 C. 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2015福建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 (2015海南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2015广东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2015山东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2015四川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2015新课标Ⅱ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

2017-2019化学高考真题汇编--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 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 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 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 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有机化学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有机化学 (2013大纲卷)13、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先解得分子式。设为CnH2nOX,氧最少为一个,58-16=42,剩下的为碳和氢,碳只能为3个,即为C3H6O,一个不饱和度。设有两个O,那么58-32=2 6,只能为C2H4OX,x不可能为分数,错。由此可得前者可以为醛一种,酮一种,烯醇一种,三元碳环一种,四元杂环一种。 (2013福建卷)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答案】A 【解析】B应该是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由于聚氯乙烯没有,错误;D糖类中的单糖不行。 (2013江苏卷)12.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 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参考答案】B 【解析】该题贝诺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性质等基础有机 ☆能熟练区分醇羟基、酚羟基、酸羟基的性质上的差异: 醇中的羟基连在脂肪烃基、环烷烃基或苯环的侧链上,由于这些原子团多是供电子基团, 使得与之相连的羟基上氢氧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变大,氢氧共价键得到加强,氢原子很难 电离出来。因此,在进行物质的分类时,我们把醇归入非电解质一类。 酚中的羟基直接连在苯环或其它芳香环的碳原子上,由于这些原子团是吸电子基团, 使得与之相连的羟基上氢氧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变小,氢氧共价键受到削弱,氢原子比醇 羟基上的氢容易电离,因此酚类物质表现出一定的弱酸性。 羧酸中的羟基连在上,受到碳氧双键的影响,羟基氢原子比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容 易电离,因此羧酸(当然是短链)的水溶液呈明显的酸性,比酚溶液的酸性要强得多。 Na NaOH Na2CO3 NaHCO3 醇羟基√╳╳╳ 酚羟基√√√╳ 羧羟基√√√√ 相关对比: 酸性强弱对比:CH3COOH>H2CO3>C6H5OH>HCO3- 结合H+能力大小:CH3COO-<HCO3-<C6H5O-<CO32- 故: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A.苯环不属于官能团,仅羧基、肽键二种官能团。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 Ⅰ—原子结构 1.[2018江苏卷-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W与X 属于同一主族,W为S。 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错误;C 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错误;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正确;【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 2. [2018江苏卷-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87N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157N,A错误; B.HCl中只含共价键,HCl的电子式为,B错误; C.NH3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 ,C正确;D项,Cl-最外层有8个电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式。 3. [2018全国卷Ⅱ-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A 【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