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发什么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的原因

风湿性心脏病的原因文章目录*一、风湿性心脏病的简介*二、风湿性心脏病的原因*三、风湿性心脏病的危害*四、风湿性心脏病的高发人群*五、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方法风湿性心脏病的简介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
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的原因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的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
二尖瓣为最常见受累部位。
风湿性心脏病的危害风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症状。
主要是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很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并加重心衰。
同时风心病患者可出现劳力性心慌、气促,身体耐受力下降,生活质量明显受影响。
同时,有以下主要危害:1、心律失常:即我们常说的“心脏乱跳”,最常见的是心脏颤动(房颤),房颤是风心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50%以上,有时为首发病症,也可为首次呼吸困难发作的诱因或体力活动受限的开始。
房颤可导致心功能差,令病人感觉不舒服,最主要的是可能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
2、血栓栓塞:巨大左房合并房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
脑栓塞可偏瘫失语;四肢动脉栓塞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深静脉血栓导致肺动脉栓塞。
3、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在瓣膜病的早期,细菌附着在瓣叶表面,聚集形成赘生物,感染的细菌常见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
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就可以加重心衰。
同时赘生物脱落导致栓塞。
4、心力衰竭:为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发生率占50—70%。
主要表现为心源性恶液质,多脏器功能障碍。
风湿性心脏病的高发人群尚不明确。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方法1、防治链球菌感染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及死亡原因分析

采 用 E cl S S 30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xe 和 P S1 . 采
用 ± 进行描述 。 s 2 1 临 床 特 点 根 据 风 湿 性 心 脏 病 的 临 床 特 征 分 类 : 纯 . 单 二尖瓣 狭 窄 2 1例 ( 2 . % ) 二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2 占 5O , 8例 ( 占 3 . % ) 主 动脉 瓣 关 闭不 全 1 33 , 9例 ( 2 . % ) 主 动 脉 瓣 狭 占 26 , 窄 6例 ( 7 1 ) 二 尖 瓣 狭 窄 合 并 主 动 脉 关 闭 不 全 7例 占 .% ,
【 关键词 】 风湿性心脏病 ; 特点 ; 死亡原 因
风 湿 性 心脏 病 ( H 是 风 湿 热 后 所 遗 留 下 的 心 脏 病 变 , R D) 以 心脏 瓣 膜 病 变 为 主 , 我 国 主要 的 心 脏 病 之 一 , 了 清 楚 是 为 22 瓣膜病与死亡的关 系 . 8 4例 风 湿 性 心 脏 病 患 者 中 , 死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料 . 选择 2 0 07年 1 到 2 0 月 0 9年 1 2月 住 院 的风
其 中 7例二尖瓣狭 窄合并 主动 脉关 闭不全 中死 亡 5例 , 例 3
二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合 并 主 动 脉 狭 窄 中 2例 死 亡 。 死 亡 率 第 二 位 的是 二 尖 瓣 疾 病 , 死 亡 l 共 O例 , 亡 比 例 为 2 . % , 中 死 04 其 2 例 二 尖 瓣 狭 窄 中 死 亡 4例 ,8例 二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死 亡 6 1 2 例 。死 亡 率 相 对 最 低 的风 湿 性 心 脏 病 属 于 主 动 脉 疾 病 , 死 共
23 死 亡 原 因 . 导 致 风 湿 性 心 脏 病 死 亡 的 主要 原 因 为 心 力
风湿性心脏病 ppt课件

MVA=220/PHT
PPT课件
24
• 易受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影响,如合并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时,所测面积比真实瓣口面积大。
• 心率增加时,压力减半时间变短,所测面积 比实际大。
• 对较小瓣口面积测量时,误差小,对较大瓣 口面积测量时,误差大。
PPT课件
25
3. 频谱多普勒技术的连续方程法
• 二尖瓣口面积(cm2)=主动脉瓣口面积( cm2 ) x 主动脉瓣口血流时间流速积分(cm)/二尖瓣口 血流时间流速积分(cm)
PPT课件
5
四、累及瓣膜:
二尖瓣病变率95~98%,其中20~30% 有主动脉瓣病变,约5%有三尖瓣病变,肺动 脉瓣病变不到1%。
单纯二尖瓣病变70~80%;主动脉瓣3~ 5%,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病变多与二尖瓣和 (或)主动脉瓣病变同时存在。
PPT课件
6
我国成年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 者中,有1/3~1/2无明显的风湿病史。
• 所测瓣口面积为有效瓣口面积 • 合并二尖瓣返流时不能用该方法。
PPT课件
26
• 不受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瓣膜反流、 心率等)。
• 所测瓣口面积为有效瓣口面积。
PPT课件
27
二、 跨瓣压差:简化Bernoulli方程 式(△ p = 4V2max)
正常: 约1 mmHg 狭窄时: 5~30 mmHg
(PFV>150cm/s,PPG>4mmHg,MPG>1mmHg,PHT >60ms。)
PPT课件
18
鉴别诊断:
1. 左室容量扩大 2. 左心功能不全 3. 降落伞畸形 4. 二尖瓣上狭窄环 5. 相对性狭窄
PPT课件
19
《风湿性心脏病》课件

心肌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有甲状 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慌、 手抖、多汗等,且超声心动图检查可 见心脏扩大。
心肌炎患者多有病毒感染史,心电图 检查可见ST段抬高或压低,超声心动 图检查可见心肌肥厚。
辅助检查
心电图
显示心脏电传导异常,有助于诊断风 湿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 术手段,对风湿性心脏病相 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 研究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THANKS.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风湿热感染后,链球菌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关节、心肌、心 瓣膜等处沉积,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心脏瓣膜的损伤和病变 。
病因
风湿热的感染是主要病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参与发病。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风湿性心脏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 ,但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 差异。
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心脏康复、运动 训练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 功能和体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与康复
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关键是控制风湿 热等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加强个人卫 生和环境卫生。
康复治疗是风湿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 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对于已经确诊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临床表现
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且病程较长 。
心电图检查
显示心脏电传导异常,如P波增宽或畸形。
心脏听诊
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且杂音性质粗糙 、响亮。
超声心动图检查
显示心脏瓣膜增厚、变形,瓣口狭窄或关闭 不全。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篇一:风湿性心脏病——你了解吗?风湿性心脏病——你了解吗?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风心病患者往往在病前曾经得过咽炎、扁桃体炎或猩红热。
这些病多是由链球菌引起,因此链球菌感染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祸根。
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球形细菌呈链状排列,常寄生呼吸道内。
平时与人体处于平衡状态,象暗藏的敌人一样潜伏着。
当受寒、感冒、疲劳等因素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链球菌由潜伏转为繁殖并产生多种毒素侵入人体,引起发热、咽痛、声音哑、扁桃体红肿,严重的表面还有黄白脓点,它还会引起猩红热(俗称红痧)。
在链球菌入侵人体后,血清中抗体(抗O)水平即会上升,超过正常值500单位以上,这种现象称为链球菌感染。
多数感染病人治疗后恢复良好。
有3%病人会发生免疫性疾病,即链球菌产生的毒素(抗原)与人体产生的抵抗毒素的物质(抗体)结合成一种有害的复合物。
这类复合物若沉积在心脏瓣膜表面,可使瓣膜肥厚、粘连,损害瓣膜的正常开放和关闭功能。
由于链球菌反复感染、复合物生成增多,沉积在病变部位的量也增多,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一、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映,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
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
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合理治疗后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达93.3%,未出现死亡病例。
结论: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严重,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需及时确诊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才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进行保护。
【关键词】风湿性心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2-0116-02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致使心肌在某一时间段内严重缺血,而使心肌出现坏死的状况。
该病多由冠心病引起,少数由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引起,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当患者患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病情已十分危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1]。
为了更好的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研究,找出更好的预防措施及临床治疗方法,本文将结合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具体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对3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治疗,其中,女10例,男20例,年龄45~79岁,平均57.59岁。
心前区有痛疼病史的患者5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的患者12例;心肌酶值急剧上升的患者6例。
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其梗死部位为急性前间壁8例,心内膜下12例,前侧壁5例,下壁加前间壁3例,纯后壁加下壁2例。
1.2 临床表现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测,其抗“o”、血常规及血沉均正常。
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值明显增高。
ecg显示房颤,v1~v2由原来的rs型逐渐转化为qs型,v3~v5转变为qs型,st段明显抬高0.15~0.8 mv,变化为单向的曲线;ⅰ、ⅱ、avf变化为qrs型,q波的实际宽度大于0.04 sec,深度大于1/4 r波,st 段没有发生偏移,t波处于低平状态。
风湿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风湿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听到风湿性心脏病这个名词,但对于它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很多人却并不十分清楚。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原因。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那风湿热又是什么呢?风湿热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是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所导致的。
当我们的身体感染了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启动来对抗这些细菌。
但有时候,免疫系统会误把我们自身的一些组织和细胞当成敌人进行攻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心脏的瓣膜就可能受到损害。
心脏的瓣膜就像是心脏内部的“门”,它们的正常开合能够保证血液在心脏内的单向流动。
而风湿热引起的炎症会逐渐破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
比如,可能会使瓣膜变得增厚、粘连、缩短,甚至钙化,从而影响瓣膜的正常关闭和开放。
这种损害通常不是一下子就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些轻微的炎症和损伤,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会不断加重,最终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
那为什么有些人在感染了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会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而另一些人却不会呢?这其实与个人的遗传因素、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免疫状态都有关系。
遗传因素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风湿性心脏病,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只是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生活环境也对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影响。
比如,居住在寒冷、潮湿的地区,或者长期处于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都可能增加感染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机会,进而提高患风湿性心脏病的风险。
此外,个人的自身免疫状态也非常关键。
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本身就存在一些异常,或者在感染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那么就更容易出现针对心脏瓣膜的自身免疫损伤,从而引发风湿性心脏病。
4心脏瓣膜病

健康教育
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疾病的知识: 避免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 协调休息、活动与工作 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 因病就诊应告诉医生自己有风心病 坚持按医嘱服药 育龄妇女者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妊娠
作业及思考题
1.思考题: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 流动力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炎、心肌病、左室显著大、SLE…… 急性:腱索断裂、感染性心内膜炎、AMI
(二)病理生理
二尖瓣 关闭不全
左房受血
左房扩大 左室扩大
左房压 肺淤血 左心衰竭
主A内受血
体循环供血不足
(三)身体状况
1、症状:心排血量减少 疲乏无力
肺淤血
呼吸困难
2、体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 全收 缩期高调一贯型吹风 样杂音,向左腋下和/或左 肩胛下传导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S1↓、S2 分裂、 S3↑、DM、P2↑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慢性晚期患者——左房、左室增大、瓣叶 钙化、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
EKG:左房大、左室肥厚劳损,房颤常见。 UCG:左房、左室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二尖瓣 关闭不全敏感性几乎达100%。 其他: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左素心室造影。
主动脉瓣狭窄—护理评估
(一)病因及病理 1.病因 风湿性、先天性瓣膜畸形、老年退行性钙
2.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 哪些?
目标检测题
风湿热的发病与哪种致病菌的关系密切
A 草绿色链球菌 B A组型-溶血性链球菌 C 葡萄球菌 D 病毒 E 支原体
引起心脏损瓣膜害的最常见疾病是
A 高血压 B 冠心病 C 病毒性心肌炎 D 风湿性心脏病 E 心肌病
心脏听诊若闻及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 音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发什么疾病
*导读: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风心病并发的心律失
常中以房颤较常见。近20年统计,发生心律失常者占全部风心
病的……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
风心病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以房颤较常见。近20年统计,发
生心律失常者占全部风心病的31,几乎全部见于二尖瓣病变,
其中以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较多见,约占39,其余依次为
单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分别
约占27、20和14,而主动脉瓣病变则无一例。
按病变分析,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可高达75;晚期严重
二尖瓣关闭不全伴有明显左房增大者,亦常发生房颤。房颤发生
与患者年龄、左房大小和病变轻重有关,年龄较大者,房颤较多
见;左房壁肌有中度以上纤维化者,约80发生房颤,如左房壁
肌有广泛纤维化,100发生房颤。
房颤时,心排血量可下降20~25,约2.5~4的房颤患者可
突然死亡。在二尖瓣病变中,其它心律失常有阵发性房性心动过
速、房扑、房性早搏等。
约10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包括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左束支传导阻滞。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约
1/4~1/3的病例可发生P_一R间期延长,室性早搏也不少见。
第 2 页
风心病晚期病例,特别是心肌有严重病变时,可发生室性阵
发性心动过速。二尖瓣手术常可诱发心律失常,应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