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品评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特征

品评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特征

品评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特征文/张国军当今,中国绘画艺术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姿的多元化局面。

但能够打动人们心弦、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却不多见。

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不少画家被商业观念所左右,心浮笔躁,形式上强装学术,故作深沉,技法上偏重于肌理制作,玩弄雕虫小技;有的急功近利,玩弄笔墨游戏;有的打着创新的招牌搬抄西方的绘画形式,从而失去了中国民族绘画的艺术特质,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发展和人民大众对中国画的审美价值的判断和评价。

重审中国绘画,其线条之丰富,笔墨之有趣,构图之灵活,空白之妙用,诗书画印之相得益彰,可谓世界艺术奇观。

在文艺创作多元化的今天,如何传承,如何把握中国绘画的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文化底蕴,乃是我们艺术家的主要责任。

中国画创作必须按照绘画的演绎过程,沿着事物本质发展的轨迹,运用新的审美观念进行拓展。

中国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融汇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思维方法、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

从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南齐谢赫的“骨法用笔”,再到唐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直到近代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等,包含着立意、气韵、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以及学养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

这些经验和理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检验,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独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

中国画无论是表现形式、表现方法,抑或工具材料,都与西方绘画迥然不同,深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

在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繁荣与多元发展的今天,把握和深化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神写意超以象外中国画重写意,区别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意蕴。

中国画不同于西方具象的摹拟和抽象的不似,而是在具象和抽象之间,通过形象和笔墨,表现出人的感情和气质。

近代大师齐白石先生有句名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似”指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真实的反映。

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特征第一篇: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特征——中国画与诗歌的融合中国绘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它的形式和美感有别于世界其他绘画艺术,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学、书法、宗教等多种文化形态所蕴育的一种特殊的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数中国画家首先是文人,然后是画家。

因此绘画与书法、诗歌有着紧密联系,它们之间互相丰富、互相渗透、融会到一起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表现艺术,可谓“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是在画面的形式上诗文与画结合;另外一层含意是画境的诗意,是指画家创造的艺术形象中饱含着诗的意趣,这正是画家努力求得的境界。

所以中国文人看画有读画之说,如果说笔墨为画之体貌,诗意则为画之灵魂,笔墨与诗意相融相辅而成画。

中国最早的文学成就是编纂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而中国诗画开始联系起来是因为刘褒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诗配了二幅图。

到晋代的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

至晋末陶潜开始创作田园山水诗,并出现一批山水画家。

自此以后山水田园诗逐渐发展起来。

这些诗人画家,虽然不曾有意识的将诗画结合起来,但却同时向山水田园诗画发展,使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再者,这些诗人画家的道佛思想极其浓厚,在审美最求上也大体相同。

所以他们的诗画创作思想也有相似之处。

到唐代时,是诗歌的辉煌时期,诗画结合也已明朗化,诗人画家或为画题诗,或为诗作画。

可见诗画结合在唐代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各种形式都已具备。

而宋代的诗与画的密切关系,已经相当明显了,而且也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并由于苏轼提出总结性的“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美学原则,成为千古定论。

自此以后,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导致诗配画和画配诗及画上题诗、自画自题,成为普遍的诗画创作的美的形式和标准。

绘画史一般把王维看成“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

中 国传统绘画艺术风格的特点

中 国传统绘画艺术风格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风格的特点关键信息1、线条运用: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造型的主要手段。

2、笔墨技法:包括墨的浓淡干湿、笔法的刚柔顿挫等。

3、意境营造: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4、构图法则:注重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开合有序。

5、色彩运用:以淡雅、含蓄为主,强调色彩的象征意义。

6、题材内容:涵盖山水、人物、花鸟等丰富多样的主题。

11 线条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不仅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还具有表现质感、量感和动态的功能。

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等变化能够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审美意趣。

例如,在人物画中,线条可以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姿态和神情;在山水画中,线条可以表现出山水的气势和纹理。

线条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对形式美的独特追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

111 线条的表现力线条能够通过其形态和走势展现物体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结构。

刚劲有力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坚硬和稳固,而柔和流畅的线条则能够传达出物体的柔软和灵动。

同时,线条的疏密组合可以营造出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富有韵律和节奏感。

112 线条的情感传达画家通过对线的运用,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之中。

奔放洒脱的线条可能表达出画家的豪迈之情,细腻婉约的线条则可能透露出画家的细腻心思。

线条成为画家与观众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12 笔墨技法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要素之一。

墨的运用讲究浓淡干湿的变化,通过墨色的层次和过渡来表现物体的光影和质感。

笔法则包括中锋、侧锋、逆锋等多种运笔方式,每种笔法都能产生不同的线条效果和艺术韵味。

121 墨的浓淡干湿浓墨厚重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淡墨清新淡雅,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干墨能表现出物体的粗糙质感,湿墨则使画面显得润泽灵动。

画家根据表现对象的需要,巧妙地运用墨的浓淡干湿,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122 笔法的多样性中锋用笔圆润饱满,侧锋用笔刚健有力,逆锋用笔则能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

浅析汉画像胡汉战争图的艺术特征

浅析汉画像胡汉战争图的艺术特征

浅析汉画像胡汉战争图的艺术特征汉画像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壁画艺术。

汉画像胡汉战争图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深刻反映了古代汉朝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传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和技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这幅画像的艺术特征。

首先,从画面构图上来看,整幅画像采用了“古代风格”的构图方式。

画面左侧出现的是胡人的队伍,右侧是汉人的队伍,两支队伍之间是一条江河。

这种“对立对比”的构图方式,体现了古代中国“阴阳之说”的思想。

此外,画面中胡人的长矛和汉人的兵器都是垂直于地面的,这种垂直线的运用立体感较强,使整幅画像显得更加严谨而稳重。

其次,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也是这幅画像的一大特征。

在整个画面中,最突出的颜色是红色和绿色。

红色体现了汉人的喜庆和勇气,绿色则代表了胡人的野性和彩虹山(唐朝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的美景。

此外,画面中还出现了黑色和黄色等色彩,黑色代表胡人的神秘和力量,黄色则代表了汉人的皇权和尊严。

这些色彩运用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象征意义。

第三,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也是这幅画像的一大特点。

首先,汉人和胡人各自的服装和头饰都有明显的区别,如汉人头戴钢盔,胡人则头戴动物皮毛。

这种形象区别使两支队伍的文化差异更加明显。

另外,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具有英雄气概的,他们的脸部表情和身体姿态都体现了武士的风范和豪放。

这种形象表现方式使整幅画面更具有军事气派和历史感。

最后,整幅画面还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

如细腻、生动、富有象征意义、偏重传统手工技艺等等。

所有这些元素都有助于增强画面的情感表现,以及对观众审美感受的引导。

综上所述,汉画像胡汉战争图具有明显的古代风格和大气磅礴的军事气息。

同时,它还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幅画像无疑是中国壁画艺术中的一座宝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国画论文范文3篇

国画论文范文3篇

国画论⽂范⽂3篇略论近世国画⽂章⼤家楼笙华⼜名楼森华,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画⼤讲堂》主讲,中国开放⼤学中国画教程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品鉴赏与修复学术主持,浙江⼤学艺术鉴赏与收藏投资⾼级研修班主讲,浙江省收藏协会理事,《浙江收藏》副主编,黄宾虹国画院院长。

现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在浙江⼤学、厦门⼤学、宁波师范学院执教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

个展:2014 《秋⼭问道》⼭⽔画个展2013 《听此太古⾳》楼森华⼭⽔画展(中国美术学院)2012 《古雅之道》楼森华⽔墨画个展(宁波)2012 《钱塘时代》楼森华油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11 《⼗⼆⽉》楼森华油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08 《澄怀观道》楼森华⼭⽔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00 《楼森华⽔墨与油画》个展(台湾⼤学)1997 《回望传统》中国画个展(宁波展览馆)等近世国画⽂章⼤家,五百年间名世者黄宾虹有云:上古书画同源,仰观俯察,以造六书,取乎象形,⾃有丹青之画,书与画分,后世因重⽂⽽轻艺,有⼠夫之画,画与图分……⼜云:⾃来书画同源,书是⽂字,单体为⽂,孳⽣为字,以加偏旁。

⽂字所不能形容者,有图画以形容之,尤易明晓。

故图画者,⽂字之馀,百⼯之母也。

今求画学之途径,⾮讨论⽂字,⽆以明画之理,⾮研究习字,⽆以得画之法……学画之⽤笔,⽤墨,章法,皆源于书法。

舍⽂字书法,⽽徒沾沾于缣墨朱粉中以寻⽣活,适成其为拙⽽已,未可以语国画者也。

其语何出!六朝谢赫著画有“六法”,所谓⼀⽓韵、⽣动是也;⼆⾻法,⽤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

元初赵孟\⾔书画同体(即后世曲解为“书画同源”),明季董其昌借禅宗以分画有“南北宗”。

⾄于后世影响甚巨,此后史学家竞相引证。

赵孟\有诗证⽈:《题柯九思画⽵》“⽯如飞⽩⽊如籀,写⽵还应⼋法通,若也有⼈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此论以理论⾼度指明了绘画的技术要旨。

⽆论这“本来同”的是源、是体、还是法。

工笔画的特点艺术特征

工笔画的特点艺术特征

工笔画的特点艺术特征工笔画的特点艺术特征工笔画亦称“细笔画”。

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与“写意画”对称。

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工笔画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工笔画的特点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工笔画的特点具体分析一、美学意境1、有气韵则有生动:“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

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

“气韵生动”是个完整的提法,体现了创作最高的审美要求而一直被沿用至今。

2、因心而造境: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业,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

“因心而造境”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特征之一。

他指的是画面意境而不是自然的、真实的生活图景,是作画者按自己的理想所虚拟出来的虚幻飘渺的艺术境界,这个图景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或少有的,是作画者“心造”之境。

3、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中国画处理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通过大面积的空白来衬托画面主体,使主体更为突出,后面的空白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使人回味无穷。

大部分的空白可以使我们想象许多意境,画中虽未画出,但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思绪任意驰骋。

4、以诗入画与画中有诗:“画中有诗”不是仅仅指画面上的题诗,还指画中隐含着的诗意,补画笔所未到,启动画者之联想,使诗意与画意相得益彰。

诗情画意,交相辉映,情景相生,得意于画外。

二、线的特点1、书法用笔:中国工笔画的用笔与书法同法,也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起笔与收笔是勾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部分,起笔收笔的质量直接影响线条本身的质量及行笔的过程。

09中西绘画艺术的特征与比较

09中西绘画艺术的特征与比较

中文片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英文片名: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导 演:彼得·韦伯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庄子 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 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戈拉
(意大利)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性质取决于环境、种族和时代。
中国画
西方绘画
多视点的自由空间 ——— 单视点的严格空间
散点透视 ——— 焦点透视
(意大利)拉斐尔《雅典学院》
如这感
果幅觉
是画:
,是
是否
什让
么你
?感









) 徐 渭
协 调







( 明 ) 徐 渭 《 墨 葡 萄 图 》
(法)藉里柯《梅杜萨之筏》
三、中西绘画形式感比较
中国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结合,显现出独 特的文化性。
( 希 腊 ) 《 拉 奥 孔 》

宗白华认为,西方绘画追求“真”与“美”的画风根源于古希腊雕刻。

























从根本上讲,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根植于各自 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美学思想。
思考题
在提倡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的今天,中国 艺术和西方艺术是应该走向互相融合还是 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中国古代人文画的特征

中国古代人文画的特征

中国古代人文画的特征中国古代人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人文画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为主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的理解和表达。

本文将从题材、构图、笔墨和意蕴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人文画的特征。

一、题材特征中国古代人文画的题材广泛,主要包括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形式,通过描绘人物的形象和表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性格。

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强调传达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花鸟画则以花卉、鸟禽等为题材,反映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描绘。

二、构图特征中国古代人文画的构图追求和谐和平衡,注重整体结构和画面的布局。

在人物画中,层次感是一个重要的构图要素,通过将人物分为前后层次,或者利用遮挡和透视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山水画以对比和变化来营造空间感,常采用远近、高低、明暗等对比手法来表现山水的深远和广大。

花鸟画则偏重于形象的呈现和物象的生动,追求真实而又富有艺术性的表现。

三、笔墨特征中国古代人文画的笔墨运用独特,注重线条和墨色的韵味和变化。

在人物画中,线条不仅仅是人物形象的勾勒,更是情感和精神的表达。

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出人物的姿态和气质,刻画出丰富的情感。

山水画则注重墨色的变化和运用,通过浓淡的墨色表现山石的质感和变幻多样的自然景色。

花鸟画则对色彩的运用更为注重,通过鲜艳的颜色和色块的运用,表达出花鸟的生动和各自的特征。

四、意蕴特征中国古代人文画在表现形象外观之外,更注重作品所要传达的含义和意蕴。

人文画常常有着深远的哲理和文化内涵,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元素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富有象征意味,并通过姿态、服饰、表情等传达特定的文化信息和社会价值观。

山水画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作者对自然界的景仰和对宇宙的思考。

花鸟画则以其丰富的意象和寓意,传递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热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人文画具有丰富多样的题材,注重构图的和谐和平衡,笔墨运用独特而精妙,作品意蕴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镦,育研充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摘要:我国的绘画艺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绘画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和特征。与国外的文化艺术 
相比,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特点,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笔者就中国画的艺术特点进行简要概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征写意笔墨 

中国绘画艺术有着漫长的历史,并且 在不同的时空阶段已形成深厚的民族文 化,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已形成一种独特的 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瑰宝。传统 的中国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和特 征,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形成 了多种多样的绘画形式,但中国画在千变 万化中始终不变的就是其特征。以下笔者 将从中国画五个主要的特征进行论述。 一、通过外部形象展示内在精神 中国画的特点是要求画的“神似”,而 不满足“形似”,这是指在绘画过程中不讲 究绘画对象的美与丑,而重视绘画的中心 意思,以此来表达画作的精神意境和绘画 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传神的境界。中国绘 画的前辈也很早就提出了“以形写神,形神 兼备”,从而可以将画表现得灵活甚至可以 夸张变形,从而不要求“形似”。现代画家 的创作已经超越了对绘画的临摹和再现, 而重点在于对事件或事物中心思想的把握 和主观意志的流露,简而言之为“意”。“意” 是画家通过绘画来抒发情感的。画家对自 然事物的描绘不但反映出画家看待物的思 想情绪,又表达了画家崇高的审美思想。 因此,“意”的创作又表现出了中国画的另 一种风格。 二、通过中国画最基础的技法表 现画家的主观想象 中国画的基础是线。线也是中国画的 主要表现技法之一。线是画家主观想象出 来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在长期的发展 中,线具有其立体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 艺术魅力特点。这是因为中国画所讲究的 线浑圆厚实,笔力深沉,这种特点和技法主 要通过中锋行笔得来,这样画出的线才能 外柔内劲。中国画中的线是有生命的,因 为中国画中的线不僵硬,在绘画中线条可 以形成各种节奏和旋律,就像会自动传神 一样。在绘画中线条的作用往往能够成为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手段,因此有说法称 “线是中国造型的艺术之魂”。中国画中的 10 笔墨就是以线为主的笔墨。画家也通过笔 
墨描绘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 三、虚中有实,虚实相融 从我国悠久的绘画历史来看,很多大 家都通过经营画面构图,注重虚实的渲染 和结合,使赏画者感受到一种意蕴。这种 画境往往为画面无形中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觉,使人不禁产生联想。在马远的《寒江独 钓图》中,画中仅仅体现一位老者乘一叶扁 舟独钓的情形,只几笔波纹却让人感觉烟 波飘渺。整个空白区域不禁让人产生出无 尽的遐想。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画中既 要有实,又要有虚。画中的虚实应相辅相 成、互相依托。这种实物与虚拟的结合是 中国美学的灵魂,没有了虚的表现,中国画 中的韵味也就失去了一半。 四、独特的绘画观察特征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在于绘画 特点的不同,西方所采用的技法为由近及 远,将远处即将消失的实物画为一点。而 中国绘画的特点在于不拘泥于一点,不会 受视野的限制,有时可以根据在不同点上 看到的东西进行移动观察,将组织好的构 思呈现在画面上。中国的山水画能够体现 辽阔的境界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在很多古 代作品中,山水画家针对空间运用了独特 的处理方法,将唯美壮观的景色淋漓尽致 地表现出来,就像在山巅或高空俯视大地 一样,所有的景色都尽收眼底。如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其充分描绘了大宋的锦 绣江山,画面千山万壑,江河交错,十分宏 伟、壮丽。 五、诗书与绘画的完美结合 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就是能够将诗 书与绘画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多种艺术融 为一体,相互辉映,这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中 国画在艺术性上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使 中国画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诗画合璧是中 国传统绘画中最重要的艺术美表现形式, 主要有题诗于画和依诗作画两种。前者称 为题画诗,后者叫做诗意画。在此主要谈 题画诗。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 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 
作者情感,或谈论艺术观点,或咏叹画面意 
境。 
但如果没有这首诗,此画只不过是一 
幅气韵生动、笔墨酣畅的上乘花鸟画;题了 
此诗之后,艺术品位就更高了,成了文人画 
中的精品。诗与画的交融,使得中国画具 
有了一种审美统一性的文化内涵,真正达 
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诗 
中之“意”与画中之“境”的结合,使中国绘 
画不仅能满足感官的审美需求,更能体现 
内心的精神价值。 
结语 
中国画浓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昭示了人 
生道理和意义的最高境界,还加强了国人 
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画特有的艺 
术表现力和艺术内涵会让人们更好地体会 
画中的意境和美感。学习中国画是当今我 
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少的一部分, 
更是能以此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修养的一 
部分。因此,画者应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 
发扬光大,使民族情感得到升华,不断提升 
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鸿增.中国画的创新之路.美术观察, 
2001(5). 
[2]屈健.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中国画的现代 
化.美术观察,2001(10). 
[3]陈池瑜.中国画的改良思潮与现代进程. 
美术观察,2002(5). 
[4]潘光年.中国画真的需要创新和现代化 
吗.美术观察,2003(3). 
[5]常存文.风情的固守与深入——民族题材 
绘画创作现象评析.艺术评论,2008(3). 

(作者单位:哈尔滨画院) 
编辑王树凯 

沦晶 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