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子午流注针法作为“因时制宜”的治则,注重和强调“择时”与“选穴”两个方面。人在自然环境中,外界的温热寒凉与朝夕光热的强弱对人体的气血流注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人体对其影响则相应地产生了“节奏反应”的生理现象,“择时”就是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选穴”则优选十二经疗效最佳的五输穴,二者结合,就是子午流注针法的中心内容。对此应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整理提高,使它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子午是指时间而言,它是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子为夜半,午为日中,是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是古代人们用来记述年、月、日、时的符号。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如以一年为例,子是十一月,午为五月,冬至在十一月,夏至在五月(农历);以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再以一天言之,子为夜半的23—1点,午时为日中的11—13点,可见子午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与界线。

流注二字,流是指水流,注指注输,在这里是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做水流,以井、荥、输(原)、经、合来比喻,指出水之发出为井,渐成为细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然后汇合入出于泽海,用来表示脉管炎气的流注过程。

子午流注是将机体的气血循行,周流出入,比拟水流,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以调阴阳,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来治疗疾病。可见子午流注是在“人与自然”的理论指导下,逐渐演变所创立起来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一、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子午流注针法,是由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肘膝以下的五输穴联合组成的一种逐日按时开穴针法,所以要运用它,就必须掌握这些内容,这是推算本法的必要条件。

1、干支配合六十环周的计算法

干指天干,支指地支,它是古代用来记述年、月、日、时的符号,所以它等于1、2、3、4、5、6、7、8、9、10这10个数。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起于甲,地支起于子,二者配合起来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六十甲子排列环周表:

由于天干起于甲而终于癸,计有六十数;地支起于子而终于亥,计有十二数,到轮回第一干支——“甲子”,需要天干轮回六次,地支轮回五次,即天干10×6=60,地支12×5=60,这就是六十环周法。它是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基础。

2、干支配阴阳法

天干、地支原系代表年、月、日、时的符号,日时有单双,干支亦分阴阳;它的分法是根据自然次序之数来决定的,也就是数的1、3、5、7、9、11奇数为阳,2、4、6、8、10、12偶数为阴,同时在配合上又是阴与阴相配,阳与阳相合。

干支序数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干支的1、3、5、7、9、11奇数,代表着甲、丙、戊、庚、壬五阳干,子、寅、辰、午、申、戌六阳支;2、4、6、8、10、12偶数,代表着乙、丁、己、辛、癸五阴干,丑、卯、巳、未、酉、亥代表着六阴支。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就是阳日开阳经之穴,阴日开阴经之穴,甩以要牢记天地支的阴阳干支,以利推算。

3、干支的五行分属

干支的五行分属歌诀如下:

东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

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癸亥子水,

辰戌丑未旺四季,戊己中央皆属土。

其表如下:

3、时间与时辰的配属

时辰与时间关系表:

5、年、月、日、时干支的计算法

子午流注针法的开穴,在于“择时”,因此首先要将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找出,然后在逐日按时开穴,这就需要掌握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特别是日、时干支更为重要。具体如何计算,后面各干支计算法的帖子还将详谈,这里不再赘述。

二、子午流注开穴法简介

子午流注的临床运用中有各种开穴法,现主要介绍如下几种,在后面帖子中还将详细介绍这几种开穴法,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1、纳支法

纳支法是一种广义的取穴法,它比纳干法推算简易。此法是以一天的十二时辰为主,不论每一个时辰配合什么天干,也不论时辰所属的阴阳,而仅按着一天中的时辰顺序,去配合十二经的气血流注,用井、荥、输、经、合的五行关系,通过补母泻子的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它的具体运用可分为下面两种。

(1)、补母泻子法:这种方法,我曾在前面的一个帖子谈到过。它是根据脏腑配合时辰,结合各经症状的虚实,通过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的五行关系,按着“虚则补其母,寮则泻其子”的原则,来取穴治疗。

(2)、按时取穴法:它是以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即寅时属肺,卯时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当某经发生疾患,即于某时采用某经的经穴治疗。如肺经有病则在寅时取肺经的经穴治疗,胃经有病则在辰时取胃经的经穴治疗,以此类推。

2、纳干法

纳干法是子午流注针法中常用的一种取穴法,运用此法,首先要将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人体十二经脉的流行和井、荥、输(原)、经、合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也就是说,此法是按时开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至于该法的具体运用,必须掌握以下几点规律。

(1)、按时开穴:主要是根据年、月、日、时的干支顺次穴,它的规律是阳日取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取阴时开阴经之穴,是本着阳进阴退的规律,不断推演循环。

(2)、循经开穴:子午流注的开穴,除本着“阳进阴退”的原则开取井穴外,并根据时干配合脏腑阴阳,依照井、荥、输(原)、经、合五行相生的顺序来开取五输各穴,就是说上法是每日开井穴的方法,而要推算一天中的时干开穴,就要本着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和五输五行相生的规律顺序开穴。

3、、奇经纳甲开穴法

“奇经纳甲”开穴法又称“奇经纳卦”开穴法,这种开穴法包括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两种开穴法。

(1)、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它是运用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会合,取其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作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法。此法包含着“天人相应”之说,阴消阳长之理,五行生克之变,气血流注之机,这种方法是在金·窦汉卿《针经指南》中所运用的八脉八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飞腾八法

飞腾八法也是以八脉八穴为基础,按时开穴的一种方法。它的运用和灵龟八法略有不同。本法不论日干支和时干支,均以天干为主,不用零余方法。

4、、其它开穴法

子午流注还有一些辅助开穴法,以弥补子午流注前述几种开穴的不足,特别是当遇上闭穴时,则可用这些辅助开穴法以进行治疗。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甲乙同宗开穴法

2、夫妻开穴法

3、十二经纳干流注法

4、十二经纳支流注法

5、壬督二脉开穴法

6、子午相化开穴法。

子午流注纳干法的临床配穴应用,可在《针灸学》的基本原则上,随心而配,其方法多种多样,不可拘泥,可灵活运用,但前提是以用子午流注学说开穴为主穴进行针刺,其具体应用如下:

一、取穴原则

选取适当的五输穴,是配穴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五输六十六穴中,每个穴的特性、主治功能亦各不相同,可根据这些差异,用子午流注学说开穴而选取一定的输穴作为主穴进行针刺,其具体的取穴原则有以下三种形式:

1、近部取穴

这一方法是根据一切腧穴主治作用的一个共同特性一近治作用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其选穴的原则为:选取疚病所在的部位及临近部位的腧穴。但是,这种方法用在子午流注纳干法上,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因为子午流注纳干法所开的六十六个腧穴,全部位丁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所以其适应的病证,亦是位丁-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局部病证。如膝关节痛,可选用足三里,阳凌泉穴进行针刺治疗。手腕痛可选用支沟,阳溪穴进行针刺治疗。

2、远部取穴

这一方法是根据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远治作用这一特点而

提出来的。其选穴原则为:在人体的十二经所属的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的病证(近部取穴),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而子午流注纳干法的腧穴应用亦是其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115个腧穴中的66个腧穴,即五输穴。约占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所有腧穴的1/2多一点。这一方法,在子午流注纳干法中最为方便,亦最为常用,其应用亦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本经取穴:取病变经脉上的输穴进行针刺。如肺病,可取尺泽、鱼际、太渊、胃病可取足三里、内庭等。

②他经取穴:即在相表里的经脉上取穴进行针刺。如以肺病而言,不但可取尺泽鱼际、太渊。而且还可以取与其相表里的经脉大肠经上的输穴,合谷穴进行针刺。以胃病而言,不但可取足三里、内庭穴。还可以取与其相表里的经脉脾经上的输穴公孙穴进行针刺。

③在相关经脉上取穴。如仍以胃病而言,不但可取本经的足三里,内庭穴,以及表里穴脾经的公孙穴,而且还可以取与其相关经脉的输穴进行针刺,如手厥阴心包络的输穴内关穴。雨如,以面部疚患而言,可取合谷穴以收其而口,目赤肿痛,可取行间穴,以泻其肝火

3、随证取穴又称对症取穴,辨证取穴。

这一原则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以及输穴的特性,主治功能不同而提出来的。如前之所言,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适应于病变性质明确,部位确定的疾患,但临床上有许多疾患,难以明确其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如失眠多梦,盗汗等对于这一类两不明确的疾患,可川本法随证取穴。如失眠多梦,可取手少阴心经的输穴神门穴及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穴。盗汗可取手阳明人肠经的原穴合谷穴和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复溜穴等。

二、配穴方法

1、常用《针灸学》中的配穴法,共五种。

①本经配穴法:即某脏腑经脉发生病变,就取某脏腑经脉上的输穴进行针刺,如胃有病,可取足三里、内庭穴进行针刺治疗。

②表里经配穴法:即某脏腑经脉发生病变除取本脏腑经脉上的输穴进行针刺外,还可以取与本经脏腑经脉相表里的脏腑经脉上输穴进行针刺。如仍以胃病而言,如前之所言,除取足二里、内庭穴外,还可以取与胃经相表里的经脉脾经上的输穴公孙穴进行针刺,再如肾病,除取肾经输穴外,还可以取与。肾经相表里的经脉膀胱经上的输穴进行针刺,如《灵枢》中言:“邪在肾,则病骨病……可取涌泉、昆仑”,

③上下配穴法:一般《针灸学》中对上下位置的划分方法,是以腰为界,腰以上者为上部腧穴,腰以F这者为下部腧穴。而在子午流注纳干法中的上下配穴法,不同于一般的《针灸学》中上下部的划分方法。在纳干法中,对上下位置的划分方法,是以上、下肢肘、膝关节为基准,上肢的肘关节以下的输穴为上部输穴,下肢的膝关节以下的输穴为下部输穴。具体应用,仍以胃病而言,其配穴,上部可取内关穴,下部可取足三里、内庭穴,等

④前后配穴法:前以胸腹言,后以背腰言。具体用法见后述的俞募配穴法,此略。⑤左右配穴法:以纳干法而言,可选取左右两上、下肢的五输穴进行针刺的一种配穴法方法,具体应用如下:

A、左右同名穴,同时选用。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针刺配穴方法。以左右同名穴同时应朋,以加强其穴之间的协同作用。如胃火牙痛,可取双侧合谷、内庭穴,再配以双侧的下关、颊车穴进行治疗。

B、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是以经脉交叉及补泻关系进行取穴的一种方法。如以中风口眼歪斜而言,可取对侧的合谷穴进行针刺。如久病偏瘫,可取健侧肢体的输穴进行针刺以补其虚,后再取患者患侧肢体的针刺以泻其实。本法的应用有二:1、根据经脉的交叉关系进行取穴,2、根据补泻的原则。

2、子午流注学说配歌诀开穴的方法

本法是以子午流注开穴为基础前提。是开历代有效治病歌诀而进行针刺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应用,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开四总歌诀配穴法:

四总歌诀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顶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后人又附两决“酸痛取阿是、胸鹰内关之谋”为六总歌诀。

由于阿是穴无名、无经、无固定位置,不属于子午纳干法六十六穴,故在此不言“酸痛取阿是”只说其五总歌诀。

B、具体应用是用子午流注学说以开五总歌诀为主,再配以辅穴进行针刺的一种方法。如以中风口眼歪斜而言,根据“面口合谷收”歌诀,以用子午流注学说开合谷穴为主进行针刺,后在配上辅穴F关穴、地仓透颊车等穴。

②开千金十穴歌

千金十穴歌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决。曲池与合谷,头而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可补即留之,当泄即疏泄具体应用

亦同前述,具用子午流注学说千斤十穴歌(环跳穴除外)中某穴为主,在配以辅穴进行针刺的一种方法。如以胃虚证而言,根据“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决”歌诀,以用子午流注学说开足三里穴为主。后辅内庭穴、脾胃俞穴等进行治疗。

③开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染病歌配穴法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

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决。

由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十二穴中,属于纳干法之六十六穴的有九个,除去承山、环跳、通里三者。所以,关于这三者的治病歌在此不言。

三里: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泄,腿肿足

膝酸,

伤寒赢瘦损,气盅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

壮安。

内庭:

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诊咽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分、灸三壮。

曲池: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

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者即时廖合谷:

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病热还寒,

齿龈鼻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委中:

委中曲瞅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

酸疼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

太冲:

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治惊痛风,咽喉并心胀

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昆仑:

昆仑足外踝,跟骨边上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

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阳陵泉:

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

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列缺: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

痰诞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怒。

具体应用:

与千金十穴歌类似,具体可以上述胃虚之例类推(此略)

④开八脉交会配穴法:

A、八脉交会穴:

公孙通冲脉,合于心、胸、胃。

内关通阴维脉,后溪通督脉。合于日内呲、颈项、耳、肩。

申脉通阳脉,足临泣通带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通阳维脉,列缺通任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通阴脉

B、具体应用

八脉交会穴单独应用有以下两种功能,

①治疗与之脉气相通的奇病病证

②治疗所归属的正经疾病。临床应用如前法,亦是以子午流注学说开穴为主。可单独应用,亦可配以辅穴进行针刺。(此略)

3、午流注学说开穴与病穴配合开穴法

即除开了子午流注学说六十六穴外,还可以配合病穴进行针刺,如俞募穴,穴,下合穴,八会穴等。如以脾胃虚弱而言,除用子午流注学说开足三里穴外,还可以配合脾俞、胃俞、进行针刺(余略)

三、应用方法

关于纳干法的应用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按时取穴和定时取穴。这两者虽有按时和定时之分,实际上,这两者都是一样的,同为它们取穴的依据都是以天干为主的一种开穴方法,只不过是说法不同罢了。其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1、按时取穴,即某日某时开某穴,即取某穴进行针刺,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穴与病必须相符,然后才能进行针刺,否则与病无益。如不妨以开阳陵泉而言,若患者胆病,即可用之,否则不可针刺。

2、定时取穴,又叫按病取穴,不妨再以胆病为例,如果现在开的是足阳明胃经的输穴,病与穴不符,则不可针刺,须等开胆经输穴时方可针刺,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也只有采用预约的方法才能进行针刺。由此而言,定时取穴法只适应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

总之:无论是按时取穴,还是定时取穴,其开穴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必须按照日、时以选择穴位,否则便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08月29日

子午流注要法歌诀

字号[大中小]

子午流注要法歌

子午流注按时寻,穴位潮汐就下针。刚柔相配阴阳合,气血循环循时辰。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注大肠辛流肺,壬至膀胱癸肾藏。三焦为阳寄于壬,心包为阴寄癸旁。年月日时均按此,用干为经用针忙。逐日开穴井为元,井穴求法时辰连。甲日甲戌窍阴穴,乙日乙酉大敦穴。丙日丙申少泽穴,丁日丁未少冲藏。戊日戊午厉兑井,癸日癸亥涌泉量。壬子关冲寄此中,癸酉中冲包络经。逐日井穴明白了,按时顺推心经开。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阳日无阴阴无阳,针者必须记心怀。阴日相见则为阖,阖者为闭不开扬。若问此情如何当,则以时辰同宗商。

甲己同宗能化土,乙庚同宗化金乡。

丙辛同宗则化水,丁壬同宗木可畅。

戊癸同宗化成火,逢辰则化是根方。

时辰地支亦必合,否则阴阳难抵挡。

子丑相合寅亥合,卯戌相合辰酉合。

巳与申合午未合,干支同宗找穴扎。

通过同宗有不开,大妻子母都来协。

纳干纳支均可用,任督二脉流注达。

吾编要法留心神,细细推寻没浪说。

关于上述子午流注要法歌,有几个问题,不妨在此浅谈略论,以拨其毛存其皮,使读者能由表入于里,以防毛之碍也,缘何至此,因毛者捉摸不定,随处而荡也,若读者从其毛而入里,易迷失向导,不知所措,我深受其害。所以,在此为读者拔其毛而存其皮,是以取其走近道之义也,但又不为其供车马,目的是让读者有自己之主观,而摆脱他人之观点,避免先入为主也。

1、午流注要法歌中含有前述的十二纳干歌

2、子午流注要法歌中又言:若子午流注纳干法开穴已过,可取纳支法(子母开穴法)甲己同宗开穴法,夫妻开穴法,任督二脉开穴法,以协助其开穴,补其开穴之不足。

3、子午流注针法针刺,主要取决于穴位的自然潮汐论,并依据前述的“阴阳刚柔”相合的原理,根据气血循环所到达的某个时辰,进行选穴针刺。

4、子午流注纳干法存在着“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阳口无阳无阴”的开穴原则。

5、子午流注纳干法开穴,是以井穴为始,并存在着“阳进阴推”的原理。所谓阳是指十天干、阴指十二地支。阳进阴退,即在逐日开穴中,天于是以序而进,地支是以序而退的,如以甲日而言,其首开井穴时间为甲戌时,乙日,其首开井穴时间为乙酉时,丙日,首开井穴时间为丙申时。由甲、乙、丙三日可以看出,天干由甲日甲戌日的甲以序而进至丙日丙申时的丙,地支由甲日甲戌时的戌以序退到丙日丙申时的申。所谓以井为始,就是每日值日之经的开穴,是以开其井穴作为开始的标志,而不是以时辰作为其开始的标志。如以甲日而言,本日的第一个时辰为子时(23~1点),而其首开井穴是在甲戌时(19~21点),所以,甲日胆经经气是从甲戌时开始旺盛的,而不是以子时作为开始旺盛的标志。关于其进退规律及经脉井穴的开穴时辰,现列表之于下:

纳干法阴阳进退及经脉井穴开穴表

08月30日

子午流注十六穴逐日开穴歌诀

字号[大中小]

十六穴逐日开穴歌

逐日开穴井为元,井法求法时辰连;甲日戌时窍阴元,丙子时中前谷穴;

戊寅陷谷阳阴输,返本丘墟胆还原;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定;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穴液门针可安;乙日酉时大敦元,丁亥时荥少府边;

己丑太白太冲输,辛卯经渠是经穴;癸巳肾宫阴谷穴,阴未劳宫心包荥;

丙日申时少泽元,戊戌内庭是荥穴;庚子时在三间输,返本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合穴阳凌泉;丙午时开三焦输,中渚一穴针可宁;

丁日未时少冲元,己酉大都脾荥安;辛亥太冲神门输,戊日午时历兑元;

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束骨输;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

丙寅小海合土穴,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火支沟刺必痊,己日巳时隐白元;

辛未荥穴鱼际边,癸酉太溪太白输;乙亥中封经穴间,丁丑时合少海心;

己卯针经间使穴,庚日辰时商阳元;壬午荥水通谷穴,甲申临泣为输木;

合谷大肠还了原,丙戌小肠经阳谷;戊子归合三里穴,庚寅气纳三焦合;

天井一穴理当然,辛曰卯时少商元;癸巳荥穴然谷连,乙未太冲原太渊;

丁酉心经灵道边,己亥脾合刚凌泉;辛丑曲泽包合言,壬日寅时至阴元;

甲辰胆荥伙溪痊,丙午小肠后溪输;京骨阳池又还原,戊申胃经解溪注;

大肠庚戌曲池穴,壬子气纳三焦经;关冲井穴一步金,癸日亥时涌泉元;

乙丑行间荥穴然,丁卯输穴神门是;太溪大陵亦还原,乙巳商丘井穴边;

辛未肺合尺泽穴,癸西中冲心包井;逐日开穴井为元,六十六穴依第开;

先井后荥经合穴,依次推寻不错穴;针效显著非等闲,吾编歌诀次第开;

聊为后学莫妄言。

甲日戌时窍阴元

甲为大干的第一位,以阴阳的属性而言,为阳干。戌为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以阴刚的属性而言,亦为阳支,由前表“阳日阳时流注表、阴日阴时流注表”中可看,纳干法经络的流注次序,是从甲日开始,依序至乙日、丙日、丁日、戊日、己日、庚辛日、壬口、癸日。在流注时辰方面,十二地支足从最后一个阳支开始的,按逆序而进。如以甲日而言,其开穴时间为戌时,开其胆经井穴窍阴穴,紧接着乙日,天干由甲进入到乙,为进一不,地支为退一步,从戌退至酉,为乙日酉时,为开其肝经井穴之时,余日均可按此法以开其穴,(癸日除外),其规律可参阅前述的“阳进阴退”原理。为何如此?因为大干为阳、地支为阴、阴阳两性包络万事万物之变,以进退而言,阳主进、阴主退、天干进一步、地支退一步,此即谓阳进阴退变化之理。甲日开穴为何选在戌时,由十二时辰中我们可以看出,甲日甲戌时为19点~2l点,甲戌时为甲日的时辰干支配合的结果,甲口为一甲、甲戌时又为~甲,甲在五行为木、为阳木,甲在腑为胆、为阳经,两甲相合,便为其开井穴之时(详见后述的“日干重见”学说)。又因十二经的流注,以所出为井而每日流注的开始,又必须以井为始,而不能以荥、输、经、合为始,更不能以时辰予时为始。由于甲日所开井穴在甲戌时,开井穴为窍阴穴,所以称“甲日戌时窍阴穴”

丙子荥穴是前谷

甲日甲戌时开胆经的井穴窍阴穴之后,下一个时辰为乙亥时,由于子午流注纳干法存在着“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阳目无阴阴无阳”这一规律,甲日为阳日、乙亥时为阴时,有违“阳曰阴日”开穴原则,所以乙亥时为闭时.不开穴。紧接着下一个时辰便转入乙日,为丙子时、为阳时、天干丙在腑为小肠、为小肠经,以五输穴相生而言,井之后为荥,井穴开过之后为开荥穴,(详见后述的“经生经、穴生穴”学说)。所以,此时开小肠经的荥穴前谷穴。在此,读者或许会言,甲日值经开穴,怎能借用乙日时辰,是这样的,借用的目的,就是提倡阴阳学说的一个基本原则“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乙日为阴日,开穴之时为乙亥时,为阳时,与纳干法之“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阳目无阴阴无阳”规律,矛盾乎?日:“非也、子午纳干法之阳日阴日开穴原则,确切而言,其原则是这样的,值日为阳经的开穴,必须配合阳日阳时或阴日阳时,而不能配合阳日阴时或阴日阴时(详见后述“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阳日无阳阴无阳”原则)。

戊寅输穴陷谷胃,返本丘墟胆还原

乙日丙子时开小肠经的荥穴前谷穴后,紧接着丁丑时,为阴日阴时,有违于纳干法之“阳日阴日”开穴规律,为闭时、不开穴。之后为戊寅时,为阴日阳时,天干戊在腑为胃、为胃经。以五输相生而言,荥之后为输,所以,此时应开胃经的输穴,为陷谷穴。如前之所言,阳经有一原穴,而阴经无之则以输代原,那么,

根据“还本返原”学说(详见后述),开输穴后还应开其本经值日的原穴,以还本返原,本日值日之经为胆经,其原穴为丘墟穴,所以,戊寅时除开胃经的输穴陷谷穴外,根据“还本返原”学说,还应开其值日之经胆经的原穴丘墟穴。

庚辰经穴注阳溪

乙日戊寅时开陷谷、丘墟二穴之后,紧接着己卯时,为阴日刚时,为闭时,不开穴。紧接着庚辰时,为阳时,庚在腑为大肠,为大肠经,以五输相生而言,输之后为经,开完输穴之后,应开其经穴,大肠经的经穴为阳溪穴,所以,庚辰时应开大肠经的经穴阳溪穴。

壬午膀胱委中安

乙日庚辰时开完阳溪穴后,接着辛巳时,为阴阳时,为闭刚,不开穴。接着壬午时,为阳时,壬在腑为膀胱,为膀胱经,以五输相生而言,经之后为合,开完经穴之后,应开其合穴。膀胱经的台穴为委中穴。所以壬午时应开膀胱经的合穴委中穴。

甲申时纳三焦水、水穴液门针可安

如前之所述,在纳干法之中,把三焦经归于膀胱经之中,同于壬,把心包络经归于肾经之中同于癸。前之,古有“相火附于壬”之说,由前述之表亦可以看出,在逐日开穴中,三焦经与心包经并非单独分配一个天干,也不是和膀胱经及肾经共享一个天干,而是把三焦经附属于五个阳干,把心包络经附属于五个阴干之中,与当日值日的经穴相配,成为子母、母子关系。以前者而言,本日值日之经为胆经,所开其穴为窍阴穴。接着按“阳日阴日”开穴原则,在乙日开完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之后纳穴在甲申时,其早在五行为木,虽仍代表胆经,但此时胆经已无穴可开。甲申时,若开其穴,可按照与三焦经的相生穴以开其穴,以“阳经他生我(穴生干),阴日我生他(干生穴)”的原则,开其相生之穴。胆在五行为木,为阳经,为他生我,木之母为水,所以,此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为液门穴。

关于上六点的分析,可参述下者的甲日、乙日、十二时辰干支来理解

甲日

乙日

后之乙日、丙日、丁日、戊日、己日、庚日、辛日、壬日、癸日均略,详见下日各日开穴表:

甲日

乙日

丙日

注:④他生我(穴生干),阳经主气曰中的他生我中的我指本经的值日腑的五行属,而他的五行属性与“我”呈母子关系,为“我”的五行属性之母。穴生干的干,指本经值日之腑,中的穴他生我中的“他”相似。②我生他(干生穴)阴经

主气曰中的我生他中的我指本经值曰脏的五行属性,而他的五行属性与“我”呈子母关系,为“我”的五行属性之子。干生穴中的干,指本经值日之脏。中的穴与我生中他的“他”相似。

丁日

戊日

己日

庚日

辛日

壬日

癸日

11月16日

中医基础理论荟萃

字号[大中小]

中医子午流注图

子午流注图 中医子午流注、走向和主要穴位 地支 时间 经络 流注走向相关主要穴位 子 23-1 足少阳胆经(腑) 由头走足瞳子髎天冲脑空风池肩井环跳 风市 阳陵泉丘墟丑 1-3 足厥阴肝经(脏) 由足走腹太冲中封章门期门 寅 3-5 手太阴肺经(脏) 由胸走手中府尺泽列缺太渊少商 卯 5-7 手阳明大肠经(腑) 由手走头商阳合谷阳溪曲池臂臑迎香 辰 7-9 足阳明胃经(腑) 由头走足下关颊车四白地仓人迎缺盆 足三里 内庭 巳 9-11 足太阴脾经(脏) 由足走腹隐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午 11-13 手少阴心经(脏) 由胸走手少海神门少冲 未 13-15 手太阳小肠经(腑) 由手走头后溪阳谷小海天宗听宫 申 15-17 足太阳膀胱经(腑) 由头走足睛明攒竹十八经连排点承扶殷门 委中 承山昆仑酉 17-19 足少阴肾经(脏) 由足走腹涌泉太溪水泉阴谷 戌 19-21 手厥阴心包经(脏) 由胸走手天池天泉郄门间使内关大陵 劳宫 亥 21-23 手少阳三焦经(腑) 由手走头阳池外关翳风和髎丝竹空 督脉 长强命门哑门风府百会人中 任脉 曲骨关元气海膻中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医理讲“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就是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违背了这个顺序,就要生病,顺应这个顺序,就健康长寿。因此中医时间医

学将十二地支作为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就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 子时 (23点至l点),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午时(1 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戌时(19点至2l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l点至23点),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1. 我们日常做事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 2. 《人体使用手册》一招三式要求“早睡”。因为错过这个时间,补也没法补了。晚觉晚,认为睡够8小时就好了,岂知此8小时非彼8小时,有着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巨大差距啊。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

子午流注法脏腑主时气血最旺盛,相对时气血最衰弱

子午流注法脏腑主时气血最旺盛,相对时气血最衰弱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活动中,子午流注的学术理论伴随着它独特的临床疗效而被肯定并流传下来。 子午流注法分为纳干法和纳支法,纳干法比较深奥,足足费 了本刺客二天的时间推演才弄明白 如想在今天8月14日行子午流注法,必须先推出日干数 日干数=元旦干支数+日期+月干数(闰年逢三月后加1)除以10 =商......余数 今年是2008年,元旦干支数为庚子,庚代数为77+14+2(月干数)除以10=商2余3 如此推出余数为3,可以推出日干为丙,根据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于是可以得出8月14日为丙日小肠经值班, 得出小肠经值班,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子午流注法运用的前提,, 但光知道这个还不够,还要算出从哪个时辰开始取穴.. 我们可以参照下面这个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戊西申未午己辰卯寅丑 申时为15-17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小肠经的开穴时间。

小肠经为阳经,“阳主金,阴主木”,阳经的五行相生规律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阴经的五行相生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由此可以看出阳经与阴经井穴不同,相生顺序也不同。 一般阳经开穴顺序为“井,荥,输,原,经,合”,阴经为“井,荥,输,经,合”,根据歌诀“少泽前谷后溪腕,阳池小海小肠经”,可以推算出小肠经开穴的第一个井穴为少泽,接着取少泽穴的反克穴为后溪,取“火克金”之意。小肠经为火,火生土,胃为阳明燥土,下面可以确定下一条经为胃经了。少泽属金,金生水,根据歌诀“厉兑(金)内庭(水)陷谷(木)举,冲阳(原)解溪(火)三里(土)连”,我们可以推出胃经的水穴为内庭。内庭的反克穴为三里,取土克水之意。接着再推导下去,胃经为土,土生金,大肠属金,接着下面取大肠经了。内庭属水,水生木,根据歌诀“商阳(金)二(水)三间(木)合谷(原),阳溪(火)曲池(土)大肠牵”,我们可以推出大肠经的木穴为三间,此时又要“遇俞还原”,三间属于俞穴,所以要同时另外取小肠经的原穴“腕骨”,后面以此类推。只要不是太笨,我相信你们都可以依此推出子午流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acupuncture based on Midnight-Noon Cycle of Qi),按照日时干支推算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输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为中医时辰治疗学的内容。其思想来源于《内经》,具体方法则形成于金元时期。子午流注的名称,始见于金代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1153~1163),书中收载了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并加以注解,全面具体阐述子午流注法。临床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遍六十六穴,又称为“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理论依据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的盛衰变化。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时辰,子是半夜,午是中午,是每天阴阳变化的分界点,用它来表示每天的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变化状态。人体中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及其五输穴、原穴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取有关腧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法。 天干是古代以太阳运转变化记日的文字,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称十天干;地支是古代以月亮运转变化记时的文字,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称十二地支。天干地支配合运用,以记述年、月、日、时的变化,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天干起于甲,地支起于子,二者相合,顺序推移,即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从一个甲子到下一个甲子,需要60个天干地支相合而成的时间单位,称六十环周法,是计算年、月、日、时变化的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符号来表示年、月、日、时,对掌握一年四季气候和昼夜变化规律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农历(又称夏历、旧历)至今仍沿用干支纪年。天干地支配合阴阳,是根据其排列数序的奇数、偶数属性来决定的,奇数(1、3、5、7、9、11)为阳(阳干、阳支),偶数(2、4、6、8、10、12)为阴(阴干、阴支)。干支相配,阴干合阴支,阳干合阳支。运用子午流注法时,则在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再者,干支计时需配合五行、四季,即甲、乙、寅、卯属木为春,丙、丁、巳、午属火为夏,戊、己、辰、戌、丑、未属土为长夏,庚、辛、申、酉属金为秋,壬、癸、子、亥属水为冬。 运用子午流注法,首先要将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时间(年、月、日、时)所代表的干支找出,然后逐日按时取穴。在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中,以日、时的干支更为重要。其推算方法,有公式、转盘、指掌、查表推算等方法,根据各人不同的习惯来应用。对于较少接触子午流注法者,以转盘或查表二法为宜。此外,在应用此法取穴处方时,必须掌握时间与时辰的转换。一天有24小时,可用十二地支来代表。一个地支代表一个时辰,24小时则分为12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表1,表中时间以北京时间为根据)。在推算时间与时辰的对应关系时,必须考虑所处地区经度的差异。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 动态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转载) 2010-12-09 09:57:14| 分类:中医诊断 | 标签:穴位一侧上肢分布大肠|字号订阅 中医将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能给大家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

看子午流注图掌握子午流注养生规律

看子午流注图掌握子午流注养生规律 很多人都喜欢图说养生,对养生保健有研究的人必 然会了解当中的方方面面。子午流注是人体自然养生的一种规律,把*子午流注图看熟透了便对子午流注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自然 就会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养生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子午流注的相关知识。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 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下面我们就用表格的形式来看看子午流注的次序。 (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23---1----3------5--------7--------9------ 11-----13------15-------17------ 19---- 21-----23M

肝与胆:肝胆相照。肝主怒,在五色中主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气的眼眶子发青,气的直流眼泪,气的直抽筋儿的现象。所以肝不好的人易发怒。如何养肝?《黄帝内经》中讲人卧则血归肝通常熬夜的人群由于子时前不能入眠,极易伤肝胆。由于血不养肝,肝不好会损害胆,胆汁代谢不利会引起三高(血压、血脂、血粘稠)及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肝开窍与目,因此一切眼疾均与肝有关(如近视、弱视及老年眼疾等)。肝如人体的血库,有藏血功能。如肝阳亢:眼凸胀红痛,性情急躁;肝阴虚:眼内凹干涩黑眼圈,眼疲倦,性情焦躁。一般来说肝气、胆气不足的人,易胆小、目倦神疲,腰膝酸软,多梦少睡。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_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子午,即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

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 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为提高自己的针灸水平,我曾数次赴北京学习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典高级针刺手法,行针时,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融入运气学说和纳甲纳子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子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 不能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通过阅读调气、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手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 可以提高针刺水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祖国医学认为任督二脉一为阳脉之海,一为阴脉之海。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原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 一身有任督犹如天地之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无间。一而二,二而一”。可见人身经脉十二,要以任督二脉为总纲。督脉属阳,行人身腰背;任脉属阴,行人身胸腹,各统其两旁阴阳经络营卫而循行也。因此十二经脉依附于任督二脉,《难经》认为十二正经犹如沟渠,奇经犹如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反之亦然,所以只要运用针法打通任督二脉,其它十二经脉也就自然疏通,并有补十二经气血不足之功效。修炼小周天的主要内容为采、封、炼、止。采即采先天一,使其升华的过程。封即采药后将下行之精气摄归于下丹田内封固。炼即

经络图与子午流注图

乎丸阳小肠经(未)络 图--手太阳小肠经(未 经络图二手少阴心牛午g 络图络图哪大肠腆经络图--足阳明胃 手太阴肺经(寅) 经络图--手太阴肺经(寅)经络图与子午流注图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中医学得宇宙观着重天、地、人合一。人体得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得影响。每日得 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得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得五脏六腑相配。叁者得关系如 下: 时间时辰经络/脏腑 23:00 - 1:00子时胆(要上床睡觉) 1:00 - 3:00丑时肝 3:00 - 5:00寅时肺 5:00 - 7:00卯时大肠(起床要喝水) 7:00 - 9:00辰时胃(要吃早餐) 9:00 - 11:00巳时脾(每小时慢饮一次水) 11:00 - 13:00午时心(开心、快乐) 13:00 - 15:00未时小肠 15:00 - 17:00申时膀胱 17:00 - 19:00酉时肾 19:00 - 21:00戌时心包(适宜散步) 21:00 - 23:00亥时三隹 八、、 根据「子午流注」得定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就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不过,由於脏腑互相影响,问题可能出於其她脏腑。 举例说明 病症:头痛、目赤、失眠、脾胃不适、消化不良 问题:工作、应酬繁忙,经常半夜两、叁点才睡 解释:晚上十一时至凌晨叁时行得就是胆经及肝经。若该段时间不休息,肝火便会上升,以致头痛充血、感到不适。同时由於肝气上升,影响脾胃,因而感到胃痛。 以阴阳五行来解释,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因此肝若不适,胃脾亦有问题。 针灸子午流注图 任脉经督脉经 经络图--任脉经 络图--手少阳三焦经〕(亥)I [足少阴肾绘(酉)经络图--足少阴肾经(酉) 经络图--督脉经 .经络图--手厥阴心包经(戌)足太阳膀胱经(申)经络图--足太阳膀胱经(申) 经络

子午流注纳甲法

纳甲法 1.按时开穴法: 首先必须将患者来诊的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十二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顺序开穴。如甲日胆经主气,在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是乙亥,为阴时,阳日逢阴时则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用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戊寅时,属阳,本着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再下一个时辰是已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应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再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千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十天干不够配十二经,所以必须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甲申如何开穴?这就要根据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凡是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穴。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忆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 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法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4.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5.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子午流注图及解释

子午流注图及解释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精透人体而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子午流注自古以来多用于针灸。但对调养身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则是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此时起床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此时吃早饭,有利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有利于吸收早饭的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午饭。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有利于吸收午饭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人应进入睡眠,修养百脉生息。 从亥时初(21点)开始到寅时末(5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能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与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婴儿发育不良是一个道理。 人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若逆天,人就容易过早衰老,容易生病!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对人的重要性。 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Array 1、我们日常做事都知 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 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 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 2、《人体使用手册》一 招三式要求“早睡”。因为错 晚觉晚,认为睡够8小时就好 了,岂知此8小时非彼8 有着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 巨大差距啊。人们一般夜里 但熬到11点时又精神了,这 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 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 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

子午流注开穴法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子午,即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

阴经穴。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为提高自己的针灸水平,我曾数次赴北京学习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典高级针刺手法,行针时,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融入运气学说和纳甲纳子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子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不能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通过阅读调气、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手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可以提高针刺水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祖国医学认为任督二脉一为阳脉之海,一为阴脉之海。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原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一身有任督犹如天地之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无间。一而二,二而一”。可见人身经脉十二,要以任督二脉为总纲。督脉属阳,行人身腰背;任脉属阴,行人身胸腹,各统其两旁阴阳经络营卫而循行也。因此十二经脉依附于任督二脉,《难经》认为十二正经犹如沟渠,奇经犹如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反之亦然,所以只要运用针法打通任督二脉,其它十二经脉也就自然疏通,并有补十二经气血不足之功效。修炼小周天的主要内容为采、封、炼、止。采即采先天一,使其升华的过程。封即采药后将下行之精气摄归于下丹田内封固。炼即运火候使其升降运转。止即河车运转到一定程度即止,所以只要按照采、封、炼、止4个过程,配以时间、针灸手法,

子午流注算法公式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农历)(按农历进行推算) 年天干=所求年数的个位数-3,所得数就是该年天干的代表数(若所得数为非正数,则加上10) 年地支=(所求年数/12)的余数-3,所得数就是该年地支代表数(若所得数为非正数,则加上12) 月(农历)(按农历进行推算) 月天干=(该年的个位数*2+所求月数+4)/10的余数,所得数就是该月天干的代表数(若整除,则取余数为10) 月地支=所求月数+2,所得数就是该月地支的代表数(若所得数大于12,则减去12)。 元旦干支 说明:下述公式适用于公元2001年及以后,2001年元旦干支是甲子,取其作为基础。 y=公元年数-2001 a=y/4 所得整数商 b=y/400 所得整数商 c=y/100 所得整数商 元旦干支=(y*5+a+b-c+1)/60=...余数(余数为0时,干支数为60) 元旦天干=干支/10=...余数(余数为0时,天干数为10) 元旦地支=干支/12=...余数(余数为0时,地支数为12) 月天干、地支代数表 月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份

干 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干支支 -1 -1 0 6 -2 10 -1 5 -1 -1 0 6 0 0 1 7 2 2 2 8 3 3 3 9 平 年 0 1 闰 年 日天干=[元旦天干+月天干代数+日期数+(闰年月天干代数)]/10=...余数(余数为0时,天干数为10) 日地支=[元旦地支+月地支代数+日期数+(闰年月地支代数)]/12=...余数(余数为0时,地支数为12) 时地支 时天干={[(日天干数-1)*12+所求时辰的地支数]/60=...余数(余数为0时,干支为60)}/10=...余数(余数为0时,天干数为10))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学基础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学原理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佟佳恒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日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子午流注针法包括纳甲法和纳支法,纳甲法又称纳干法,狭义法。其推算方法是将年、月、日、时的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人体十二经脉的流行和井荥输(原)经合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即:“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医学入门)。 本文遵循古代先贤总结的纳甲法结构造原则和结论,运用解析几何的手段将其有机地,逻辑地联结在一起,由此提出并论证纳甲法的数学定义、公理、定理及推论,并对几种典型的开穴方式予以详细地解答,笔者力求通过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生物规律性建立一个人体经气流注的动态数学模型,实现针灸学公理化的宿愿。 一、干支配合六十环周法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就是1、2、3、4、5、6、7、8、9、10;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就是1、2、3、4、5、6、7、8、9、10、11、12,二者配合起来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由于天干起于甲终于癸,有10数;起地支起于子终于亥,计有12数,到轮回第一个干支--甲子,需要10、12的最小公倍数2*5*6=60,这就是六十环周法。 根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医整体观点,人体十二经五腧穴也遵循起于甲戊之窍,终于癸酉之宫冲穴相生相合,循环如周,构成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理学基础。二、干支配阴阳、五行法 黄帝公理: 任何事物皆具有阴阳属性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状态,五行间存在有相生、相克的性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循环如周。 扁鹊公理: 人体有十二经脉,分阴、阳经,井、荥、输、经、合,五俞穴,分配五行。阴经之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之井金、荥水、输木、经火、金土。 何若愚公理: 1、日、时的天干决定所开的脏腑及经脉,即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脏 2、阳日开阳经,阴日开阴经 3、经生经、穴生穴。阳经生阳经、阴经生阴经 徐风公理:

子午流注(针法)详细讲解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 一、子午流注的涵义 [子午] 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子午的意义] 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 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 ?/P> 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 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 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 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如图] [流注] 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子午流注] 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谓之逢时),过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则穴闭),定时开穴,补虚泻实,把握时机,调和阴阳而治病。[如图]

[子午流注针法] 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古典针刺取穴方法。中心内容:择时——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选穴——优选十二经疗效最佳的五输穴。 二、子午流注的起源和发展 子午流注针法历史悠久 1. 萌芽于秦、汉子午流注的起源,是以《内经》“天人相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说明人应自然。“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说明人与自然一样,有其“气交”规律。“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即是自然自身的规律。“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指针刺遵守自然界环境、人体环境变化。 2. 产生于宋代干支学说盛行,子午流注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 3. 发展于金、元、明在前代成熟和基础上,进而对针法运用和机制作了赋予新意的论述。 第二节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 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 21:00-23:00 三焦经。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9:00-11:00 脾经。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子时心脏最脆弱

子午流注针法

井荥输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 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 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 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记。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3、4、5、6、7、8、9、10、11 、12 11-1 1-3 3-5 5-7 7-9 9-11 11-1 1-3 3-5 5-7 7-9 9-11 阳配阳,阴配阴 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配,一周为60年,一甲子。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 本文选自凤凰医道总经理、高级营养师田家院专著:经络与健康长寿。 子午流注决定了人一天十二时辰的养生之道。中医认为,十二经脉的活动时间与十二时辰是对应的,一天之内,从寅时肺经开始循环、至丑时肝经止,循环当令(值班),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作用。相对应的,人也应该在相应经脉当令的时辰,顺势而为,做出适当的养生措施。

1. 子时-胆经(23:00-1:00) 子时胆经活动旺盛。“肝之余气,泻于胆”,胆为中正之官,主谋略和决断。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需要新陈代谢,人需要在子时前入睡,胆才能完成新陈代谢,晨醒后,会感觉脑筋清楚、神清气爽和面色红润,易于决断。人在子时之前入睡,利于骨髓造血。 反之,气虚精神不振、脸色青白,是胆缺乏新陈代谢的表现。会感觉脑筋模糊,遇事犹豫而生“胆怯”。 2. 丑时-肝经(1:00-3:00) 丑时肝经活动最旺。“肝藏血”,肝脏的新陈代谢都在丑时完成,废旧血液被裁剪,新鲜血液孕育而生。“人卧则血归于肝”,人要在丑时入睡,若还未入睡,肝脏无法得到休息还在输出能量,血液无法回归肝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丑时无法入睡者,脸色失血灰青,情绪暴躁疲倦,易生肝病。肝脏活动最旺 的丑时是修复肝脏的最佳时段。

3. 寅时-肺经(3:00-5:00) 寅时肺经活动最旺。肝脏于丑时推陈出新的血液供给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寅时睡眠好,人在早晨时面色红润、精神极佳。 有肺病的人在寅时反应尤为强烈,夜咳之症也剧烈。肺经运作顺畅的时候,人的脉搏最弱。 4. 卯时-大肠经(5:00-7:00) 卯时是大肠经最旺的时候。“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在寅时正常工作时,将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和水分的吸收,排出渣滓。 这时起床,大肠活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5. 辰时-胃经(7:00-9:00) 辰时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豁嘴或生疮。

子午流注服药法

子午流注服药法 子午流注法包括按时针刺、按时辰服药等治法,根据子午流注学说,人体生理功能、脏腑活动有一定的时间节律性,这对指导临床用药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子午流注学说更是集中地反映了人体气血盛衰变化的规律。如认为心脏功能午时(11~13时)最强,子时(23~1时)最弱;肾脏功能酉时(17~19时)最强,卯时(5~7时)最弱等等。临床实践也证明,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而肾气虚弱的肾炎患者,以早晨(肾脏功能差)浮肿最明显,同“子午流注”论述相符合。基于对人体内部活动节律性的认识,中医早就指出择时用药的重要性。根据各个药物的药性特点,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给药时间,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给药时间同疗效高低及毒付反应的大小,自然会有很密切的关系。即阳药用于阳长之时,阴药用于阴长之时,升药用于升时,降药用于降时。凡是需要借助人体阳气,来扶正祛邪的,如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和血、消肿散结等方药,宜于早晨或上午服用。凡是需要借阴气祛邪的,如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镇静安神、定惊熄风、清热解毒等方药,宜于傍晚或午后服用。临床上证明,哮喘病人发作前,寅时((3-5时)给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皮肤病的外用药晚上用药比白天用药疗效显著。用滋阴药治失眠不寐,入夜一次服用效果佳,而如一般药物分早晚两次服,不但夜里睡不好,白天精神也不好。服用解表药时如病情许可,可于中午以前阳分时间给予,顺应阳气浮升,有助药力驱邪除病。而泻下药则遵“日晡人气收降”之论入夜睡前服用,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同步,就能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于某些疾病的用药常规(3-4次/日)有待改进。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 动态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转载) 2010-12-09 09:57:14| 分类: 中医诊断 | 标签:穴位一侧上肢分布大肠|字号订阅 中医将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能给大家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 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 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

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 经穴位: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 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子午流注疗法

子午流注疗法 子午流注疗法的起源 子午流注疗法,是针灸于辩证循经外,按时取穴之一种操作规程方法。它的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针灸大成》徐氏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疗法。这是“5维全息疗法”中的第5种方法! 子午流注疗法的介绍 子午流注疗法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本输》篇,记载井荥俞很详明,惟于井荥俞配属五行,仅有阴井木、阳井金,其余均无配属。《难经?六十四难》对井荥俞配属五行和十干运用,才有进一步的说明。《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甲乙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凡此皆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南唐?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赋》,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元?窦汉卿著《标幽赋》,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时日之旺衰”,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到了元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它如明代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而《针灸大全》徐凤氏又推而广之著"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诀",学者多为习诵以便应用。可知子午流注法由来已久,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所注重的一种高级的针灸疗法 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中医学的宇宙观着重天、地、人合一。人体的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的影响。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叁者的关系如下: 时间时辰经络/ 脏腑 23:00 - 1:00 子时胆 1:00 - 3:00 丑时肝 3:00 - 5:00 寅时肺 5:00 - 7:00 卯时大肠 7:00 - 9:00 辰时胃 9:00 - 11:00 巳时脾 11:00 - 13:00 午时心 13:00 - 15:00 未时小肠 15:00 - 17:00 申时膀胱 17:00 - 19:00 酉时肾 19:00 - 21:00 戌时心包 21:00 - 23:00 亥时三焦 根据「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不过,由於脏腑互相影响,问题可能出於其他脏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