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研究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U :: 二:::矗: 
概念隐喻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① 

郑琳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厦门 361 005)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提出的语言的元功能之一——概念功能的隐喻化,着重论述了其中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 
喻化和词汇语法层次的隐’lr化,并用来分析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现象,从而阐明对概念蹲’自r有一个深入了解,有助于译者在翻译中准确把握 
原文的意史,合理地作出调整和变通,从而使译文自然、流畅。 
关键词:概念隐噙 英汉互译 隐喻式 一致式 
中图分类号:H 3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O)04(b)-O075-02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根据语言的元功能 
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 篇隐喻。胡壮麟又把概念隐喻细分为关系 过程的隐喻化,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 喻化和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三种。本文 将着重论述概念隐喻中的及物性系统内各 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并用此理论来解释分析英汉互译中的一些 现象,从而论证将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运 用到英汉互译的翻译实践中,有助于译者 在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的意义,合理地作 出隐喻式或一致式翻译的选择,并适当地 调整和变通,从而对翻译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1有关概念隐喻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于 韩礼德。韩礼德从语言的功能出发,认为隐 喻是意义的表达变体。就其具体的语言体 现形式朱说,隐喻不单是词汇层面的,而是 词汇语法的。词汇选择只是词汇语法选择 的一个方面。许多隐喻可以通过词汇表达 的变异体现,但大多都会伴随着语法的变 异。修辞转义中有强烈的语法成分在内;如 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会发现语法隐喻现 象的存在,在语法隐喻中,变化主要发生在 语法结构上,尽管这些变化常常也蕴涵一 些词汇变异。韩礼德认为在小句层面有两 种语法隐喻:语气(包括情态)隐喻和及物性 隐喻,从语义功能模式而言,即人际隐喻和 概念隐喻。胡壮赫又把概念隐喻细分为关 系过程的隐喻化,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 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三种。 I.1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语言具有表达人类活动经历的概念功 能,人们借助语言的及物性系统来描述各 种经历。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将人类主、客 观世界的活动描写为六个过程:物质过程、 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 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按精密度细 分为若干个次过程,如关系过程可进一步 区分为“集约型”、“环境型”和“所有型”。韩 礼德认为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和举喻正 是这些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1.2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功能语法的及物性是从语义区别的。 任何语义形式在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 的体现可分为一致式和隐喻式,一致式是 与现实接近的形式,而隐喻式是转移的,偏 离现实的体现形式。一般情况下,语义层的 实现和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这种语义和 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被称为一致性关 系。它使用预期的、符合惯例的、典型的词 汇、句式和语篇来体现,这种字面意义的体 现,称为一致式体现。及物性分析所涉及的 三个成分是参与者、过程和环境。在一致式 体现中,过程由动词词组,参与者由名词词 组,环境由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但根据语 境的需要,在表达概念意义时可以选择一 个与现实情况相贴近的一致式语法结构, 也可以选择一个曲折地反映现实情况的隐 喻式语法结构。在隐喻式中,过程可以由名 词词组或形容词体现,参与者可以由动词 词组或形容词来实现。隐喻就是语义选择 的非一致体现。语言的高度灵活性使得及 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 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例1中, 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例1a,目口一致式,而 例1b则为隐喻式。 Nlla:The l ̄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Iounded in 1 949.(物质过程) 例lb:The year of 1949 SaW the foun— dam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心理过程) 由于过程的转化,与过程有关的参与 者和环境因子也发生变化。如例1a中的“in 1949”原为表环境的语义成分,在句法上体 现为状语,但在例1b中却隐喻成了心理过 程的感觉者,体现为名词词组作主语;以动 词体现的过程“was founded”则转换为 “foundation”,隐喻为由名词词组体现的现 象。这类语法隐喻不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 比喻,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为了满 足某种交际目的或者达到某种效果,本来 是物质过程,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或关系 过程,如例2,本来是行为过程,可隐喻化为 物质过程,如例3。 例2a:We ate there in the evening.(物 质过程) 例2b:We had supper there.(关系过 程) 例3a:They danced gracefully in the Chinese style.(行为过程) 例3b:They did a graceful Chinese dance.(物质过程) 1.3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及物性系统各个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 是在语义功能的层次上发生的变化。这些 语义范畴要经历体现过程才能进入词汇语 法。这样,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有隐喻化。 名词化是词汇语法层次隐喻的主要表现形 式,也是语法隐喻的最主要来源。名词化是 
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 
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 
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 
形式体现的参与者。通过名词化、小句形式 
被转换为名词形式,一致式的动词和形容 
词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属性,而是被隐 
喻为名词,在名词词组中充当中心词。 

2概念隐喻与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系统功能语法所描述的英语中的概念 
隐喻,在汉语中也同样存在。但是两种语言 
对同一隐喻的表达方式不可能有着完全相 
同的概念隐喻建构。而且有一些概念隐喻 
仅为某一语言所特有,带有强烈的语言文 
化特色,因此在英汉这两种语言的互译过 
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情 
况。对于隐喻式的表达法,是应该译成隐喻 
式,还是还原成一致性呢?下面本文将结合 
对概念隐喻的理解,通过一些实例来探讨 
应对隐喻式的一些翻译策略。 
2.1有关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式的 
翻译 
概念功能通过及物性体现,概念隐喻 
可以通过及物性分析加以判断。如果句子 
的及物性分析的结果与客观事实不相符 
合,那么可断定该句的表达是语法隐喻。在 
英语中,经常使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 
物作主语,比如以时间地点作主语;同时, 
使用本来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作谓 
语。这一类概念隐喻式句子在汉语中也有, 
但是无论从使用的语境或者出现的频率来 
看都远远不及英语。汉语较注重的是“什么 
人做什么事”,往往用人或比较确定的事物 
做主语。请看下例。 
例la:The forty years,1 840-80, 
brought almost ten million migrants to 
American. 
例lb:During the forty years from l840 
tO 1880.almost ten million people immi- 
grated to America. 
例lC:1840年至l880年的4O年带来了近 


千万移居去美国的移民。 
例1d:1840年至1 880年的4O年中,近一 
千万移民移居美国。 
以上例句中,1a为英语原句,是物质过 
程,其中,表示时间的。The forty years, 
1840~80,”是动作者,与客观事实不符,是 
(下转77页) 

①作者简介:郑琳,(1986,4一),女,汉族,福建莆田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语言文化与口笔译。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75 
语言学研究 China Education Innovstlon HersId—U :::=:。:B: 
试成绩。 
综合考试内容、题目数量、考试时间、 难易比重与评分标准等各方面因素 TEF 和TCF只是外在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实质 还是相对均衡对等的。考生不需要有畏惧 心理,只要考前做好针对TEF和TCF考试的 不同应试策略。 3 TEF与TCF的应试策略 3.1注重平时积累。扩充词汇量 考生平时需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除 精读外,还应重视词?[的积累。词汇不仅有 助于考试的词汇结构部分解题,而且对听 力和阅读也有很大帮助。许多学生反映在 做TEF或TCF练习时,做题技巧难以应用, 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长时间的英语学习来 说,学生大多是在较短时间内学习的法语, 基本语法结构已经掌握,但词汇量远远达 不到考试要求,没有词汇基础,做题技巧也 毫无意义。考生的词汇积累并不是要考生 在考前强化记忆单词,而是可以通过泛读 来完成,如养成平时阅读法语报纸、文学作 品的好习惯,在上下文基础上通过发散性 思维的主观创意活动,根据已有词汇储备 或基本构词原理合理推测单词意义,先形 成一种模糊的概念,随着阅读量的反复增 加,这种概念会逐渐清晰准确,从而达到单 词牢固记忆的良好效果。 3.2提高昕力水平 对于以前从未接受过系统听力训练的 学生来说,听文章句子时应有张有弛,筛选 有用信息,不可抓住某个单词不放,要注意 边听边理解,把握整体意义,记录关键时 间、地点和事件。平时选择听力训练材料也 要结合自身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法 国国际广播电台RFI网站上也有一些不错 的TEF/TCF考试听力练习。考生做题时还 
需集中注意力,对简短文章不能掉以轻心, 
以为容易却出现错误,长篇大论也未必就 
完全听不懂,可以根据听到的文中反复出 
现的高频词汇做题。 
3.3锻炼阅读技巧 
阅读也要注意方法,有意识地提高阅 读速度。TEF/TCF的阅读量都非常大。相 对于庞大的阅读量,先熟悉问题,然后带着 问题去分析文章和主要句子结构是快速阅 读的第一要素。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往往都是比较重要的,需要注意。另外与听 力一样,注意力不能放在生词上,而应放在 获取有效信息上面,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先 跳过去,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和文章的整 体概念,个别词并不会影响理解力。 3。4巧妙安排做题顺序 在考试时,还需针对TEF/TCF的不同 形式,采取不同的做题顺序。如抽到TEF,应 有选择做题,安排好做题顺序,从每部分较 容易的A和D部分入手,B部分集中精力提高 准确率,c部分适当放弃,不宜在没有保证 准确率的情况下盲目给出全部答案,防止做 错倒扣分的情况出现;如抽 ̄IjTCF,应按照 给出的题目顺序依次做题,由易到难,若最 后没有充足时间攻克高难度题目,也尽量不 要放弃,用排除法或线索法进行一些选择, 尽管把握不大,但也有得分可能。 最后,笔者在此想对一些考生在网上 获取的所谓“考试经验 .经”提出自己 的一点看法。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非常不 科学,法语出国考试的题库是经常变换的, 题目也是随机抽取形成的,考试时能够遇 见机经题目的几率很小,而且机经给出的 答案并非完全正确。所以希望广大考生相 信自己,做足充分思想准备和复习工作,迎 接考试,创造佳绩。 4赴法留学的评估面试 虽然TEF/TCF考试的书面表达和口头 表达没有成为必考部分,但是学生申请赴 法留学仍需要提交一系列书面材料,并进 
行面试。法国语言测试与评估中心不仅负 
责法语考试,同时也负责学生签证前的评 
估面试。这是该中心预签证程序的最后一 
个步骤。对于申请人来说,这个步骤也尤为 
重要,因为评估人员会在面试后给出建议, 
供教育领事做出最终意见。所以申请人在 
参加TEF/TCF后,还需认真准备面试。评 
估面试的目的是要同时检测学生的语言水 
平、赴法学习计划的合理性以及留学动机, 
没有绝对的评估标准。经过笔试和面试,法 
方就完整地考查了学生听说读写和学习等 
各方面能力,学生就可以顺利实现自己的 
法国留学梦想了! 

参考文献 
[1】法国巴黎工商会.TEF法语水平测试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吴松林等.TEF法语水平测试应试指南 
与模拟试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 
版社,2004. 
【3】Doroth 6 e DUPLEIX,等.法语TCF考 
试全攻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7. 
[4]朱佩娟,等.法语知识测试练习25O题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曹慧,等.TcF法语知识测试全真模拟 
【MI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上接75页) 
偏离现实的表达,即隐喻式的表达。在翻译 
过程中,如果按照源语隐喻式去翻译,仍然 把“l0年”作为动作者来翻译,如lc的译文, 翻译腔较重,是比较晦涩不自然的,不符合 汉语的表达习惯。ld的译文是按照lb,即原 句的一致式来翻译,把表示时间的“1840年 至1880年的4O年中”作为环境成分来翻译, 就达到了通顺的效果。可见,在翻译英语的 各系统过程的隐喻式时,可以将隐喻式还 原成一致式,并按照一致式去翻译,从而达 使译文更通顺。 2.2有关词汇语法层次隐喻化的翻译 在语法和语义的一致式体现中,过程 由动词体现,特征由形容词等修饰语体现, 而在非一致式的概念隐喻表达中过程和特 征均可以由名词来体现,即将过程和特征 都看作事物。英语大量地使用名词化的概 念隐喻,因为英语有着丰富的词义虚化手 段,但是,汉语却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虚化手 段,因而常常用比较具体的方式来表达英 语名词抽象的意义。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必 然发生隐喻式到一致式的转换。 例la:The actual date of the comple— tion of the purchase should coincide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new facilities. 例1b:The purchase should not be completed until the new facilities are available. 例1C:购买完成的实际日期应当与新设 
备到来的时间一致。 
例1d:必须等到有了新设备,才能购买 
这批货。 
分析上例可知,动词“completed”被名词 
化成“completion”,形容词“available”被名词 
化为“availability”,其成分也因名词化作出 
变化。名词化概念隐喻的句子较为抽象,如 
果按隐喻式直接翻译成例5c,汉语译文显 
得十分拗口难懂。因此,翻译此类句子,应 
当将其还原为一致式,然后采用符合汉语 
表达习惯的句式去表达,如例1d。 
事实上,英语的名词化程度与文体正 
式程度密切相关,究竟是选择一致式还是 
隐喻式,应根据文体以及上下文而定。 

3结语 
综上所述,语法隐喻可以应用于解释 
翻译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互译过程中 
有关概念隐喻的一些例子,说明了系统功 
能语法的概念隐喻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应 
用。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原 
文的隐喻式进行非隐喻化处理,然后再进 
行实际的语言组织,使之符合一致式的表 
达习惯。有时,为了尽可能保持英语原文的 

风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按照隐喻式去 
翻译,保证原文表达效果的实现。而在汉译 
英过程中,我们 0要在对原文进行一般翻 
译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隐喻化处理,从而 
使其富于句型上的变化,从而更使得译文 
更为简练地道。因而,熟练掌握并运用概念 
隐喻的理论,灵活处理翻译中遇到的一致 
式和隐喻式,有助于译者在翻译中准确把 
握原文的意义,合理地作出调整和变通,从 
而使译文自然而流畅,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Geoff 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0.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金其斌.概念隐喻的理解与翻译初探 
【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4】郑思洁,巫和雄.从概念隐喻看翻译中 
的调整[J].池州学院院报,2007(6) 
[5】朱永生.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