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减灾工作初探

防雷减灾工作初探
防雷减灾工作初探

防雷减灾工作初探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雷电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春夏和夏秋交替季节,几乎各地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雷电和雷电灾害。据有关资料统计,仅2000~2001的两年中,在全国发生的雷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就有1661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实践证明,雷电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雷电灾害是能够从根本上预防、避免或者最低限度减轻的。

二、认识和掌握雷电发生的规律性是做防雷减灾工作的前提

国家气象局于2011年7月11日重新审议通过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条明确要求:“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雷电和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理等基础理论和防御技术等应用

理论的研究,并加强对防雷减灾技术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这个要求是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前提,不仅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按全年雷暴日的等级划分,全国可分为4个雷暴区,即少雷区,年雷暴日平均值在20d及以下的地区;多雷区,年雷暴日平均值大于20d,不超过40d的地区;高雷区,年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60d的地区;强雷区,年雷暴日平均值超过60d以上的地区。按照这个等级划分,大连地区是少雷区,全年的雷暴日数仅为19d。但是,大连地区的雷暴日分布不均衡,大连庄河和普兰店的北部山区

防汛抗灾工作应急预案

白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防汛抗灾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市、县有关防汛抗灾工作文件精神要求,严格把握汛期的天气气候变化,确保大灾来时少损失或不损失,本着“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减轻学校财产损失、保护师生生命安全为目标,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救援,为师生及学校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汛期学校安全,特拟定本应急预案。 二、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廷义 副组长:韩 静 任光辉 组 员:汪育茂 王怀勇 彭再冲 徐明玉 胡正军 朱 毅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检查、督促本校防汛工作;根据汛情,研究、制订防汛方案;指挥防汛抗洪抢险队进行抢险;负责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汛情及处理情况;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救援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政工处,由任光辉负责具体办公。 三、防汛抗灾工作要求及措施 1、防汛期间要保障通讯畅通,班子成员和值班人员做到二十四小时电话畅通。带班领导,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离岗、脱岗。 2、密切注意天气和气候变化,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并随时作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3、当洪水发生后要立即启动本预案,指挥全体教师进入抢险战斗状态。

4、如上课时发生汛情,指挥小组要在统一号令的指挥下,合理疏导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作好合理的防险工作。 5、灾情发生后全体教师要以学生安全为主。 四、各职能小组职责 1、指挥组:全体行政人员 职责:在遭遇超标准洪水灾害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启动防汛抗洪工作应急预案。 2、疏导组:七年级全体教师 职责: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根据汛情,延缓或提前放学时间,组织学生们到安全地方避险(二层至四层教室),必要时可组织教师或家长护送学生到家。 3、抢救组:八年级全体教师 职责: 负责伤病患者的抢救及紧急医护、送医院急救等任务。 4、排水组:九年级全体教师 职责:积极参加排水工作,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排水。 汛情监测由保安朱良波同志负责,每日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随时掌握天气情况,提前做好防范强降雨和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准备工作。 五、注意事项 1、抗洪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灾。 二〇一二年五月八日

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 第8号 现发布《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2000年6月26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长秦大河 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评估等。 第三条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强防雷标准化工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第六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应当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在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接受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监测与预警 第七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规划全国雷电监测网,避免重复建设。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监测网建设,以防御雷电灾害。 第八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 第九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开展雷

国际(美英日)和国内体检行业调研__运行方式和发展趋势

国际健康体检机构发展分析 慈铭博士调查员:王金龙 目录 一、美国健康体检.......................................................................................................... - 1 - 1, 模式..................................................................................................................... - 1 - 2, 美国的健康管理策略主要有6种: ....................................................................... - 1 - 3, 健康管理在美国的运作方式:........................................................................... - 2 - 4, 举例:美国WebMD........................................................................................... - 2 - 二、英国的健康管理 ...................................................................................................... - 5 - 1, 概述..................................................................................................................... - 5 - 2, 举例:英国BUPA健检中心企业简况 ................................................................ - 5 - 三、日本健康体检.......................................................................................................... - 7 - 1, 模式..................................................................................................................... - 7 - 2, 日本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有: ......................................................... - 7 - 3, 日本健康管理的特点:....................................................................................... - 8 - 4, 举例:日本PL东京健康管理中心........................................................................ - 8 - 四、未来国际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趋势............................................................................. - 8 - 五、中国健康管理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 - 9 - 六、中国健康管理之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 ................................................................... - 10 - 1、健康管理以健康体检市场为主的赢利模式 ....................................................... - 10 - 2、健康管理以网络服务为主的赢利模式............................................................... - 11 - 3、健康管理以健康评估为主的赢利模式............................................................... - 11 - 4、健康管理以健康咨询为主的赢利模式............................................................... - 11 - 5、健康管理以康复管理为主的赢利模式.............................................................. - 12 - 6、健康管理以社区卫生中心常见病慢性病管理为主的赢利模式 ......................... - 12 - 7、健康管理以养老院为主的赢利模式.................................................................. - 12 - 8、健康管理以发展就医服务为主的赢利模式....................................................... - 13 - 9、健康管理以保健品销售为主的赢利模式 .......................................................... - 13 - 七、中国健康体检市场发展趋势 .................................................................................. -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御等。 第三条防雷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防雷减灾机构,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行业管理,密切合作,共同好防雷减灾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国防雷减灾意识。 第六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章监测与预警 第七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防雷减灾技术、防雷产品以及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第八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组建全国雷电监测网,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第九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 第三章防雷工程专业设计与施工 第十条新建、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需要安装的雷电灾害防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或者施工。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等防雷产品和设施的总称。 第十一条防雷装置的设计实行审核制度。 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由当地气象部门主管机构授权的单位承担。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单位可以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单位进行。未经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不得交付施工。 对不符合防雷标准、规范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方案,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审核结论进行修改并重新报批。

2018年防汛救灾工作应急预案

2018年防汛救灾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方针,做到防汛思想到位、措施到位、组织到位,一旦灾情发生,立即开展。在区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施重点转移安置灾民,现场救助灾民,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一)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二)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根据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实施抢险救灾,及时综合分析汛情、灾情,当好参谋,统一指挥、协调全局的防汛救灾工作。 三、实行局领导带队分组值班制度 主要职责: 1.完成区委、区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交办的任务。如遇突发灾情,立即奔赴现场,核实灾情,抢救转移安置灾民,救助慰问重灾民。 2.大灾期间,二十四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同时随区领导一起查看灾情,处理善后工作。 3.及时查核灾情,重点掌握本责任区的水情、雨情、汛情和灾情的有关数据,每天向办公室提供情况。

4.出现重大灾情,要及时向局救灾领导小组组长通报情况,根据组长的意见做好具体工作。 5.办公室要及时收集各组情况,并与区防汛指挥部随时保持联系;掌握有关水情、雨情、汛情、灾情及救助情况,并负责汇总上报和下达工作;综合救灾信息,按期编写救灾简报,大力弘扬抢险救灾的好人好事;并负责接收救灾捐赠,根据领导批示调配救灾物资。 四、工作要求 1.民政系统的全体职工要充分认识抢险救灾工作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深入细致地做好查灾、核灾、报灾和抢险救灾中的各项工作。 2.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各镇、街道社事办在防汛期间要认真查灾、核灾、报灾,积极抢险救灾,及时掌握上报辖区内的灾情。凡遇重大灾情都应及时用电话上报区民政局,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查核后再以文字或表格形式补报灾情。局机关的昼夜值班要坚守岗位,做好记录,凡遇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妥善处理。 3.在救灾过程中,各小组、镇(街道)和村(社区)要加强沟通协调、顾全大局,通力合作,不得延误或虚报灾情。 4.若遇调运物资或抢险救灾的紧急情况时,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人员、车辆由局救灾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使用,减少中间环节。

威利斯国际医疗简介

威利斯国际医疗简介 广州市威利斯国际医疗是香港洲际国际集团属下的一实力宏厚的综合医疗单位,位于广州中轴线起点中信附近,处于天河高尚生活区(CBD)中心地带。是一所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诊疗环境优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公益综合性医疗机构。 以专家确保疗效,用疗效回报患者。 威利斯自建立以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技术建设,拥有一支高素质医疗技术骨干队伍和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内设有妇科、内科、外科、口腔科、儿科、耳鼻喉科、中医推拿、美容科等科室。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门诊逐步健全网络设施,实现医疗管理信息化,确保医疗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简捷化、科学化、透明化,为患者提供快捷、准确、优质的服务。威利斯国际医疗的专业医疗队伍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汇聚了数位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他们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医疗技术,善于诊治疑难杂症,还以病人为中心,设身处为患者考虑,根据病情需要合理用药,对症施治,缩短就医周期,以最快的速度让患者恢复健康,重新过上美好生活。 创领先金牌科室,显绿色人文医疗 广州威利斯国际医疗以实现全数字化体检管理模式,专业从事面向全社会的健康体检机构,是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行业的领导者,以特有日式健康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取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1、体检环境优雅: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健康体检区域,体检区域全部采用中央空调制;检查区安静私密,休息等候舒适。 2、流程管理科学:全数字化体检管理平台,一般1小时左右可完成体检,体检过程更具科学化、人性化。检验数据统一采用国家诊断学标准,严格质控,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准确。 3、医疗设备先进:全部采用全新、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仪器,新购进一批日本原装体检设备,保证为您进行科学和准确的健康体检。 4、技术力量雄厚:体检医师全持有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导检人员10余名,均是护理学大专学历。门诊以专业高效的医护队伍确保了专业的服务水准。总检由外国医学专家分析整理,结合国际健康管理标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指导。 5、检后服务周到:为方便企事业团体体检和健康管理,门诊有业务队伍提供周到的体检项目制订、体检安排和检后服务。体检专家对团体单位的受体检者提出一份统计综合分析,为团队体检单位上门讲解体检报告,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制定团体健康管理计划,为个人提供专门的解答疑问。

防雷减灾制度

防雷减灾制度 信息来源:时间:2010-05-13 1.目的:为保护医院财产和医患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医院稳定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依据《浙江省气象条例》、《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2.范围:适用于全院防雷减灾工作。 3.权责: 3.1后勤管理部门:基建办负责规范防雷设施设计及施工;电工班负责定期巡检并维护防雷设施,后勤保障部负责各类警示标示标牌、防雷减灾知识宣传栏等制作及维护。 4.定义: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预警、防护以及针对防御雷电灾害的宣传、教育、鉴定和评估等。 5.作业内容: 5.1建筑设计规范 5.1.1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即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称),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施工。 5.1.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5.1.3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的接闪器,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GB50057-94(2000)版规范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5.1.4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5.1.5突出屋面的物体其防雷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5.1.5.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5.1.5.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5.1.6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的避雷针。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 5.1.7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5.1.7.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5.1.7.2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雷电灾害防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雷电灾害防御(以下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等。 第三条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强防雷标准化工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第六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应当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在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接受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第七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规划全国雷电监测网,避免重复建设。

20130506-175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与大健康信息化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与大健康信息化 杨金宇① ①东软集团战略咨询部,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417弄9号402室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为了便于各国的医学交流和国际卫生信息的标准化,组织了各国专家开发和制定了国际医学分类族WHO-FIC(Family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s)。其中核心的中心分类几乎涵盖了医疗/保健/卫生/长期照护等领域相关的诊断,评估,干预的术语分类,是医疗卫生等业务及信息化标准建设的重要基础。2012年11月完成的ICHI是中心分类中的一个关于健康干预的医学分类。ICHI与已在使用的ICD和ICF构成了现代医疗,卫生,保健核心业务过程的诊断-影响-干预的医学分类体系。 关键词WHO-FIC 医学分类族 ICD-10 ICF ICHI ICPC 信息化标准体系 1 世界卫生组织与WHO-FIC(WHO Family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s)及中心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除了负责对全球卫生事务提供领导,拟定卫生研究议程,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监测和评估卫生趋势。此外,WHO还具制定、维护和实施国际卫生信息标准的职能,为各国政府和组织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提供一种协商一致、富有意义和有实用性的共同业务用语。国际通用的医学分类有利于WHO各成员国对卫生及相关数据进行储存、检索、分析解读,例如;医疗系统数据交换协议(HL7:Health Level Seven International),国际医学术语全集(SNOMED:The 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等。WHO-FIC国际医学保健分类族就是世界卫生组织独自的对医学保健体系进行分类的一种国际分类族。WHO-FIC由“中心分类”和“关联分类以及”派生分类“三大分类群构成的。核心的中心分类群中由ICD-10提供对于疾病健康状况的诊断的分类;由ICF提供对能力,障碍,健康影响的分类;由ICHI提供卫生健康干预的分类三种分类构成的。其中,ICHI(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lth Interventions)是2012年底刚通过的国际健康干预医学分类 (图1-1)。 (图1-1 WHO-FIC 的中心分类ICD-ICF-ICHI) 2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lth Interventions) 2.1 ICHI发展路径健康干预加以分类的需求最早出现于1971年,当初仅限于手术操作。第一部医学操作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Medicine,ICPM)出版于1978年。但是,这一领域的发展变化广泛而迅速,目的是在为WHO成员国的医疗工作者和组织者以及研究者提供一种用于统计并且对健康干

防雷减灾,从我做起

编号:AQ-BH-07021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雷减灾,从我做起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tarting from me

防雷减灾,从我做起 备注: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活动,实现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安全知识不断 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杜绝重特大事故,使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防雷减灾,从我做起 【教学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雷电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雷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避免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伤害。 2、利用防雷电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 重视防雷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防雷概念的理解,对防雷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教学方法】 讲述、演示、讨论法、多媒体课件(防雷安全方面的知识)

【布置作业】 根据惠州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状况,结合本次班会内容,写一篇班会后感。 【教学安排】 视频播放导入新课10分钟 讲授新知识20分钟 课堂讨论10分钟 小结5分钟 【主要内容】 一、案例用课件播放,课题导入(10分钟) 播放课件: 什么是雷电?什么是闪电?雷电(闪电)的发生频率与特点 案例讲述: 案例1 时间:2004.5.18晚上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这天晚上,天气闷热、乌云密布,贵阳市花溪麦坪乡彭关页岩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通用3篇)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通用3篇)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xx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区、街等上级有关部门对防汛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汛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编制公司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防汛抢险工作,确保本公司安全度汛,预案编制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本着“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分析实际情况,立足防大汛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切实做好防汛排涝的各项准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雨季漏雨、倒灌、淹泡等现象,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保障汛期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编制操作性较强的防汛预案,确保公司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汛工作指挥系统 防汛工作严格执行行政首长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制,层层夯实责任,防汛期间各车间部门一把手亲自挂帅,同时为使防汛的各项指挥工作的有序进行,公司成立防汛工作指挥部。成员如下: 总指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副总指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成员:公司各分管领导、本部各部门负责人。 联络员:xx 三、组建抢险应急分队 在汛期,为预防灾害事故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我们按照xx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区、街防汛指挥部的要求,组建保安队和消防队为主的应急抢险分队,应急抢险分队服从公司防汛工作指挥部领导,在汛情紧急情况下随时进入防汛抢险战斗负责处置紧急情况。 四、建抗洪抢险队伍 1、为了做好防大汛、排大涝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的要求,组建以民兵和青壯年职工为主体的二百人抢险队伍,出现特大汛情将服从区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动,做好上堤抗洪抢险的准备。 2、在防汛期间,为搞好公司内部抢险排涝工作,由公司职工组成100人的抢险队伍,一切抢险工作由公司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动。 五、做好防大汛及防雨漏和防倒灌的准备 为安全渡汛,保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在预报大雨及暴雨来临时,各车间、部门应加强防汛力量,保证在岗人员不得少于2人。同时,为确保公司所属企业各生产车间的厂房、库房及重点要害部位的汛期安全,尤其是杜绝各种细菌通过地下排水对食品的感染,车间、部门相应做好汛前防漏雨和对厂区内地下排水管道检查,各库房部位做好防倒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找主管部门解决,对地势低洼部位应采取

防雷减灾应急预案

防雷减灾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镇学校校舍的实际情况,做好学校防雷减灾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雷减灾工作,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雷措施与方法 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加强对师生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师生防雷电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进入汛期后,要求广大师生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派专人负责,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防范能力和应对逃生能力。 三、应急处理 1、发生雷击后,在场教师通知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处置防雷电应急预案。依据现场情况,适时决策、组织指挥处置行动。组织调集人员、物资及交通工具,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向上级部门部门报告事件的情况。同时负责与有关卫生、防疫、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协调工作。 2、收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料,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随时掌握系统的防雷电

安全情况处置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收集文字图象相关资料。 3、做好有关救援、抢救、解释、宣传、调解、劝导等工作,及时调查收集事件的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现场处置,采取必要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迅速控制事态蔓延;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对危及公共安全的物品要登记收缴,做好妥善处理。 四、防雷减灾监测巡视制度 1、主动从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息、12121气象台及时了解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内学校防雷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2、发生险情时,防雷减灾指挥部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指挥、领导到位,及时组织救援人员到位,协调物资、资金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并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绝不隐瞒不报。 东小虹小学 2016.8.28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雷电灾害是目前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强度高、频率大和范围广等特点。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日益增大。文章首先阐述了当今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分析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分析 Abstract:Lightning disaster is the one of the ten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tha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tensity,large frequency and wide ran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losses and impacts caused by lightning disasters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ghtning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is first expounded,and the problems in lightning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are analyzed. Finally,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work of lightning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Keywords: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mitigation;work;analysis 1 雷電的形成与防护 雷电主要由积雨云中“温差起电”以及其他起电作用引起的。在空气潮湿闷热时,江河湖海的水受蒸发变为蒸汽,蒸汽随着热空气上升时与高空的冷空气相遇,两者结合形成小水滴,积云就这样产生了。当云层的水滴受到强烈气流时,会被吹裂成大、小两种水滴,其中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荷,较小水滴带负电荷,受重力作用,带正电荷的大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带负电荷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形成大片的雷云。根据静电感应,带负电的雷云对地面产生正电感应,雷云和大地之间形成很大的电容器。当空气的雷云越积越多,和大地形成的电场足够强大时,形成强大的击穿电流,雷击就这样产生了。雷击产生的破坏主要有三种:直击雷、雷电波侵入和雷击电磁脉冲。直击雷是指雷云直接对地面或建筑放电,地面或建筑物产生大量的热,产生强大的破坏作用,往往造成屋毁人亡,或者引起火灾事故。雷击波侵入主要发生在架空家属管道或架空线路等受到雷击或与遭受雷击的物体发生碰撞时,管道或线路产生的高电势传入建筑物内部造成的伤害,可能引发触电、火灾等伤亡事故。雷击电磁脉冲主要指架空电线和建筑物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两者形成电荷相反的电荷,当雷云放电后,云和建筑物(或大地)之间的电场瞬间消失,架空电线或建筑物顶端的电荷相互排斥产生强大的能量使建筑物断裂,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击穿电压等多种灾害。 电气设备防雷主要体现在设备线路布置上,即对应的信号线、电源线和天馈

国际健康管理中心

国际健康管理中心 华夏国际健康管理中心运用祖国医学保健知识,融合中国五千年传统养生经验,在结合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先进的健康管理技术基础之上,开创了“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华夏健康管理技术。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位于武汉黄金地段街道口,占地2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人民币,是武汉首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私人健康管理理念,以会员形式提供私密化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整合武汉市三级甲等医院一流医疗资源,拥有注册高级营养师,全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中医师,美容师,色彩诊断师等各领域的数百位专家,坚持“圣人医未病”医学精神,崇尚预防胜于治疗的健康观念。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人不生病,生病很快好,年轻十五岁,多活三十年”。 。 华夏服务 华夏健康管理中心运用世界先进医疗检测设备,利用IT强大技术支持,融合传统医学、营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运动学、预防医学、健康管理等科学体系,结合中国儒家、道家传统的修身养性说及健身保健方法,以传统养生、预防保健理论为指导,在人体生理机能、心理机能、饮食机能、睡眠机能、运动机能、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身体全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评估、绿色就医通道、私人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康复与亚健康调理、制订医疗解决方案、协助实施相关医疗服务(会诊、急诊、住院等),提供私密化和个性化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以预约贵宾及会员制的方式提供服务。与医疗保健、健康管理及营养保健诸领域权威专家携手组成健康管理服务团队,为华夏健康管理中心会员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制订全面健康生活规划,建立完全个性化疾病预警及诊疗康复系统,与会员共同超越人生健康财富的极限高度。 14项基本服务 1 个性化健康体检服务 2 建立终身数字化健康档案 3 健康评估 4 制定全面健康管理方案 5 绿色就医通道。 6 权威专家利用健康管理软件预测j的可能发生的各种慢性疾病。 7 营养改善方案,通过营养补充和排毒调理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况。 8 运动健身指导,由专业运动健身教练指导您的运动健康。 9 环境改善服务,其中包括工作环境改善及住家环境的改善,和相关材料的应用指导 10 中医养生咨询,由中心特聘资深中医师提供中医治疗和养生咨询。 11私人健康小秘书服务,每月两次的回访电话,及时监测您的日常健康,并有短信,E—mail 和在线QQ跟踪服务。微信100人客户互动。 12心理咨询师制定心理调节方案和疾病心理辅导。 13营养师设计营养食谱和中医药膳。 14每月一期的专题健康沙龙,并提供健康酒会,健康讲座,保健沙龙等丰富多彩的会员活动。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7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2月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2013年5月3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公布《中国气象局关于修改<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决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目录 1基本信息 2目录 3第一章 4第二章 5第三章 6第四章 7第五章 8第六章 9第七章 10第八章 基本信息 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 现公布《中国气象局关于修改<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决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局长 郑国光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中国气象局关于修改《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决定 中国气象局决定对《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十二条第三款修改为:“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定。” 二、将第二十条修改为:“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认定。” 三、本决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订,重新公布。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测与预警

第三章 防雷工程 第四章 防雷检测 第五章 雷电灾害调查、鉴定 第六章 防雷产品 第七章 罚则 第八章 附则[1]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雷电灾害防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雷电灾害防御(以下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等。 第三条 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强防雷标准化工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第六条 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应当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在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接受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1] 第二章 第七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规划全国雷电监测网,避免重复建设。

防汛救灾应急预案(精选4篇)

防汛救灾应急预案(精选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可能需要提前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汛救灾应急预案(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应急组织机构 1、社区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社区支部书记、社区主任xx任组长,社区副主任xx任副组长,社区成员、各居民组小组长、巡逻队队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领导、组织、动员全社区的抗洪救灾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区值班室,由社区应急办xx兼任办公室主任、报警员。 2、社区以居民小组民兵排为单位,成立抗洪应急分队,负责各组的抗洪救灾工作;社区以巡逻为主,成立社区紧急应急分队,综治专干与队长为负责人,负责社区抗洪抢险任务;以巡逻队伍成员为主,成立社区应急救防队,由社区主任xx任队长,社区医疗服务站医生、各居民小组长、民兵为队员。 二、应急预案 1、预防预警:洪水灾害来临之前,社区广播应不间断发出预警与报警;社区各单位应确保通讯联络畅通,检查、补齐、落实所有的应急装备、工具等救灾配备,保证应急需要;领导小组向责任区的重点部位发生警报,通知做好撤离准备。 2、抗洪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应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确保有备、

有序、有效地领导、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紧急应急分队负责组织受威胁的居民撤离到安全位置,先人后物,确保人员不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各应急分队负责各责任区重点部位的疏散、撤离与监控,组织应急分队全社区范围内不间断巡逻、监控灾情,将损失减至最低。 三、装备保障 社区为各应急分队配备电棒20把,电筒20个,口哨20个,绳子50米,必要的急救器材、药物,由xx负责联系社区卫生室;并确定xx军区xx房管处为救灾集中安置点,由主任负责。 四、善后工作 应急结束后,应组织所有撤离人员有序回迁,修复水毁等设施,确保恢复生产与生产自救有坚实的保障,妥善安置因水毁而无法回迁的人员与家庭;组织灾后生产,对部分受灾严重,生活、生产有困难的居民与外来人员进行适当帮助,共渡难关;上报灾情,争取政府支持,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切实做好防汛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加强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理汛期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及时消除事故发生后的连带隐患,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与学校安全,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工作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