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冠心病

合集下载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个案护理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个案护理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个案护理患者王先生,64岁,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入院治疗。

王先生有冠心病史,多年来一直控制较好,但近期出现心绞痛并伴有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后就医。

入院后进行了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管理。

首先是对病情的监测。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糖、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和上报异常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是对饮食和药物的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餐后血糖,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监督患者饮食情况。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包括降糖药、抗凝药等,以保持病情稳定。

再次是心理护理。

患者因疾病而感到焦虑、恐惧是常见的,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安慰,帮助其建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

最后是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宣传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知识,教育患者预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使患者能够在出院后继续有效管理自己的病情。

通过全面的护理和管理,患者王先生在医生的治疗下病情稳定,最终康复出院。

这也再次证实了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此外,在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和跟踪随访。

出院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症状监测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以保持病情稳定。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病情控制是重中之重。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时规律饮食、适量的体力活动和运动、良好的情绪管理等。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糖、血压等指标,并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血压仪等自测设备。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开展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联合用药原则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联合用药原则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联合用药原则冠心病和糖尿病都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更高,并且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治疗时需要考虑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治疗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治疗首要任务是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

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糖治疗方案。

2.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血脂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等,可以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4.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血压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5.防止血栓形成: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预防血栓的形成,以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可选用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如华法林或者拜阿司匹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抗血栓治疗方案。

6.管理心衰: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心衰的管理。

常用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等。

心衰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1.管理饮食:糖尿病患者需要合理安排饮食,限制糖分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达到控制血糖和血脂的目标。

2.维持健康的体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应遵循合理的体重管理原则,保持适当的体重,减少肥胖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3.增加体力活动:通过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保持心血管健康。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引言: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合并发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并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旨在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研究深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综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一、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病史和临床症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和心脏病家族史,以及其临床症状,如胸痛、气短等。

2. 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用于评估心律、传导和缺血情况。

3. 实验室检查:检测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帮助评估糖尿病的控制和心血管状况。

4.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显影血管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闭塞。

以上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常见诊断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组合应用,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

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既要控制冠心病,又要控制糖尿病,目的是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基础,旨在改善心血管功能、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常用的药物包括:(1)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降血压药: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等,用于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

(3)降血糖药: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用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

(4)降血脂药: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2.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和控制体重来改善病情。

糖尿病冠心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冠心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冠心病能活多久糖尿病冠心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也给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很多患者都会担心这两种疾病给自己的寿命带来影响,因此关于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能活多久的问题备受关注。

一、糖尿病与寿命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当而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症。

长期高血糖不仅会损害多个脏器和系统,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不仅容易导致眼、肾、神经等并发症,还会影响寿命。

但是,只要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血糖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糖尿病并不会严重影响寿命。

很多病例表明,通过规范治疗和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活到普通人一样的寿命。

二、冠心病与寿命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疾病。

冠心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冠心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衰等严重后果。

冠心病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危险因素,譬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定期运动等,都是有效的手段。

三、如何延长寿命对于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延长寿命的关键在于规范治疗和有效管理疾病。

定期复诊、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避免吸烟、饮酒过量,保持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者还需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乐观的心态。

同时,根据个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总的来说,糖尿病冠心病并不是绝症,只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合理管理疾病,遵循医嘱,控制疾病进展,延长寿命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不必过分担心寿命的问题,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健康管理,过上健康、积极的生活。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再认识ppt课件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再认识ppt课件

我国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且多被漏诊
不进行OGTT检查,新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有81%和 87%漏诊
人群比例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漏 诊
20
10
0 空腹血糖 OGTT
急诊入院
漏 诊
空腹血糖 OGTT 择期入院
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低减 2型糖尿病
Da-Yi Hu,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27:2573-2579.
关于诊断
建议
分级 证据水平
糖尿病的定义和诊断分类应基于糖尿病患者 日后患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危险等级

B
最好通过OGTT对高血糖症早期和无症状2型
糖尿病进行诊断,这样可同时明确患者的空

B
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
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初筛时最好选用
非创伤性危险评分,并对高分者实施OGTT

A
进一步筛查
40
37.5
35
30
28.3
25
22
20
15
12.2
10
5 NGT I-IFG IGT T2DM
0
NGT I-IFG(6.1mmol/L) IGT T2DM
Poster on the 1st international prediabete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congress in Berlin,April.2005
我国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且多被漏诊
空腹血糖<6.1mmol/L人群中仍有2/3血糖异常

糖尿病与冠心病课件PPT

糖尿病与冠心病课件PPT

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
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
糖尿病和冠心病常常同时存在 ,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 冠心病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 高2-4倍,而冠心病患者中也 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病率。
糖尿病与冠心病的症术等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 生活,如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 限制运动等。
冠心病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 量。
冠心病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等可能与其他糖尿病治疗药物产 生相互作用,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治疗 方案。
冠心病患者需要更加注意生活习惯的 调整,如饮食、运动等,这些生活习 惯的改变可能对糖尿病的治疗产生影 响。
应等。
长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 胞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的进程,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 血脂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进一步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冠心病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 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这些 症状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 影响生活质量。
公共卫生策略
制定针对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公共卫生策略,提高 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能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心理支持
01
研究如何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
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
02
研究康复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
力。
社会支持
03
研究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如医疗保障、家庭支持
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症状可能相 似,包括胸闷、胸痛、气短、 乏力等。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 脉造影等。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

1. 定期检查:对于这类病人,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对于心血管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

对于糖尿病,需要进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

2. 合理饮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应该采取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的饮食。

尽量避免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保持正常体重。

3.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不能让血糖过高或过低。

平时需要注意用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血糖水平。

4. 控制血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血脂水平也需要控制。

一般来说,需要限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同时,也需要遵守医生的药品治疗计划。

5. 控制血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血压也需要控制。

平时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6. 合理运动: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来说,应该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舒缓心情,增强免疫力。

但是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7. 心理疏导: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应该关心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病人接受疾病,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早期诊断、定期检查、合理饮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并适当进行运动和心理疏导。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冠心病和糖尿病课件

冠心病和糖尿病课件

冠心病和糖尿病课件一、介绍冠心病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血管的疾病。

它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血管狭窄或堵塞,使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

而糖尿病则是身体无法很好地利用糖分的一种疾病,这两种疾病看似不同,但它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许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同时患上冠心病,而冠心病患者也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 冠心病和糖尿病概述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谈的主题是冠心病和糖尿病。

这两种疾病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它们都是影响我们健康的重要疾病。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基本情况。

冠心病简单地说,就是心脏供血的血管出现了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这种情况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胸痛、憋气等。

而糖尿病则是我们身体里的血糖调节出了问题,血糖过高身体无法很好地利用这些糖分。

这两种疾病都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它们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

同时它们也有很多相互关联的地方,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较高,反之亦然。

因此了解这两种疾病的关系,对我们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特点和影响。

2. 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冠心病和糖尿病是当前威胁我们健康生活的两大隐形杀手,它们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影响到的人群范围相当广泛。

无论是冠心病还是糖尿病,它们的发生率都在逐年上升,让人深感忧虑。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些关于它们的流行病学概况,共同认识它们的严重性。

冠心病流行病学概况: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从流行病学数据看,中老年人群是冠心病的主要受害者,但年轻人也不可忽视其风险。

我们必须认识到冠心病的重要性并采取预防措施。

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

如今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给很多人带来了患糖尿病的风险,数据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年龄大、病程长 、年龄大、
鉴别诊断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四个主要情况: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四个主要情况: DM并CA疾病; DM并CA疾病; 疾病 糖尿病自主神经性心脏病; 糖尿病自主神经性心脏病;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心脏毛细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脏毛细血管病变。 但主要是糖尿病合并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但主要是糖尿病合并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CHD (见表) 见表)
2. DM伴肥胖 伴肥胖
(1)肥胖和 )肥胖和DM之间关系一直未弄清 之间关系一直未弄清 楚:可能胰岛素抵抗物质(Resistin) 可能胰岛素抵抗物质( ) 和瘦素(Leptin)有关? 有关? 和瘦素 有关 (2)肥胖增加机体耗氧量,激活交感 )肥胖增加机体耗氧量, N和RAS,致心脏结构 功能广泛改变, 和 功能广泛改变, ,致心脏结构/功能广泛改变 致血管重塑引起AS。 致血管重塑引起 。
4. 糖基化与 糖基化与LDL氧化 氧化 (1)糖基化 ) 定义:血糖通过与蛋白质氨基非酶促性可逆的链重排反应。 定义:血糖通过与蛋白质氨基非酶促性可逆的链重排反应。 在细胞内积聚, 结果: 结果: 使LDL在细胞内积聚,变为泡沫细胞。 使LDL具有 在细胞内积聚 变为泡沫细胞。 具有 免疫原性; 糖基化的LDL刺激 刺激TXA2释放和血小板聚集,血 释放和血小板聚集, 免疫原性; 糖基化的 刺激 释放和血小板聚集 栓形成。 栓形成。 (2)LDL氧化 ) 氧化 定义:糖基化过程中产生自由基攻击 定义:糖基化过程中产生自由基攻击LDL的未饱和脂肪酸残 的未饱和脂肪酸残 产生化学链的重排。 基,产生化学链的重排。 结果: 氧化LDL具有细胞毒性; 具有免疫原性; 使No↓ 具有细胞毒性; 具有免疫原性; 结果: 氧化 具有细胞毒性 ↓ 或扩血管功能受损。 或扩血管功能受损。
DM合并 合并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合并 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项目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HF 实验室检查 CAG: :
DM合并 合并CHD 合并
大CA粥样硬化病变心肌 粥样硬化病变心肌 缺血坏死 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 失常、 失常、心力衰竭 左心室收缩功能性HF 左心室收缩功能性 大血管多支,多位, 大血管多支,多位,多远 端粥样硬化病变或大及中 小血管联合病变 (+)率低 (+)率低
流行病学现状
DM并发CHD发生率 并发CHD发生率: 2. DM并发CHD发生率:
国外:42-45% 国外:42-45% 国内:25.5-38% 国内:25.5-38% 我院:廖志红,17.2%(810例住院CHD患者有DM 7.2%) 我院:廖志红,17.2%(810例住院CHD患者有DM 7.2%) %(810例住院CHD患者有
3Hale Waihona Puke DM伴高血压 伴高血压合并高血压至少1/3; (1)DM合并高血压至少 ;并肾损害高血 ) 合并高血压至少 压患病率70~80%。 %。 压患病率 (2)DM伴高血压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 ) 伴高血压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 管腔弹性减退, 管腔弹性减退,糖基化蛋白积聚血管壁致多种 细胞因子释放, 激活, 减少 减少, 细胞因子释放,RAS激活,No减少,内皮素 激活 使血管舒张能力↓ 增殖能力↑ (ET-1)↑,使血管舒张能力↓,增殖能力↑ - ) 致AS。 。
总之,危险因子协同作用致 型 合并CHD(见图): 总之,危险因子协同作用致2型DM合并 合并 (见图):
胰岛素B细胞 胰岛素 细胞 血供不足 胰岛素原↑ 胰岛素原↑ 胰岛素↓ 胰岛素↓ 中心性肥胖 内脏性肥胖 不 血供↓ 血供↓ ACE 因子 脏血供↓ 脏血供↓ 血 素原 血 ↑ 原↑ 原↑ APOE 脏血供不足 TC↑ ↑ TG↑ ↑ PAI-I ↑ - 高 血 糖 状 糖 基 化 或 氧 化 加 剧
2型DM合并 型 合并CHD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简 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 合并 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 单综述如下: 单综述如下: 1. AS脂相 脂相 2型DM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故称“ 型 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 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 故称“ 糖脂病” 尤以TG↑ 糖脂病”,尤以 ↑、HDL↓为突出。 ↓为突出。
临床特点
1、DM合并 、 合并CHD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合并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多重性、 型性、无痛性: 型性、无痛性:
(3)心绞痛不典型或不明显,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不典型或不明显,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原因: 原因: 谢产物释放 累及范围大、 (4)MI累及范围大、合并症多,再梗率高、死亡率高。 ) 累及范围大 合并症多,再梗率高、死亡率高。 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受损; 处于低氧状态、 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受损; CA处于低氧状态、无足够代 处于低氧状态
TG↑致AS形成可能原因: ↑ 形成可能原因: 形成可能原因
(3)贝特类降低TG对2型DM者减低心血管病危险 )贝特类降低 对 型 者减低心血管病危险 性。 促进血凝,增加血小板聚集, (4)TG ↑促进血凝,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 ) 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产生小而密SLDL ↑,而HDL↓致AS和斑 (5)TG ↑产生小而密 ) ↓ 和斑 块不稳定。 块不稳定。
男女比例: 3. 男女比例:
我国DM合并CHD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0%、33.8%。 我国DM合并CHD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0%、33.8%。 DM合并CHD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0%、33.8 其DM合并CHD发生率同性别非DM的CHD患者分别增高1.4倍、 DM合并CHD发生率同性别非DM的CHD患者分别增高1.4倍 合并CHD发生率同性别非DM 患者分别增高1.4 2.5倍 2.5倍。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高血糖与大血管(CA等 关系尚未十分明确, 高血糖与大血管(CA等)关系尚未十分明确,但 有几点已经明确: 有几点已经明确:
DM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 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 (1)2型DM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除高血糖 外,尚有非DM者的AS、CHD的传统危险因素 尚有非DM者的AS CHD的传统危险因素 DM者的AS、 如高血压、吸烟等); (如高血压、吸烟等); DM的AS发生年龄较非DM者大大提前 发生年龄较非DM者大大提前; (2)2型DM的AS发生年龄较非DM者大大提前; DM大血管病在糖尿前期空腹血糖升高 (3)2型DM大血管病在糖尿前期空腹血糖升高 以前已出现(UKPDS表明,新诊断2型DM 以前已出现(UKPDS表明,新诊断2 表明 50%有血管并发症)。 已50%有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

冠心病
) 糖尿病(DM)也称糖脂病,或称代 和冠心病( 谢综合征,和冠心病(CHD)关系密切, )关系密切, 备受关注, 备受关注,且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 型糖尿病防治策略 从降糖治疗变为全面防治心血管 否则冠心病发生率高, 危险因素 ,否则冠心病发生率高, 病变重,进展快,死亡率高。 病变重,进展快,死亡率高。
糖尿病心肌病
微小血管变化,心肌细胞肥大, 微小血管变化,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纤维化 有充血性HF及限制性心肌病特征 有充血性 及限制性心肌病特征 舒张功能性HF为主,后为混合性 舒张功能性 为主,后为混合性HF 为主 中、小血管或微小管病变
TG↑致AS形成可能原因: ↑ 形成可能原因: 形成可能原因
(1)人及动脉实验证明:TG ↑,特别是非脂肪细 )人及动脉实验证明: 胞内TG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 胰岛β细胞/内皮细 胞内 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肝、胰岛β细胞 内皮细 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 胞等胰岛素及代谢的信号传导,引起胰岛素抵抗(IR 胞等胰岛素及代谢的信号传导,引起胰岛素抵抗( )促致细胞凋亡,IR致高胰岛素血症和交感神经兴奋 促致细胞凋亡, 致高胰岛素血症和交感神经兴奋 、代谢紊乱致AS。 代谢紊乱致 。 干预研究) (2)DAIS(加拿大、芬兰 干预研究)结果表明 ) (加拿大、芬兰AS干预研究 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CA狭窄的进展 :调/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 狭窄的进展。 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 狭窄的进展。
游离脂肪升高; 心肌营养障碍。 游离脂肪升高; 心肌营养障碍。 (2)心力衰竭增多、程重严重, )心力衰竭增多、程重严重, 原因: 冠脉广泛血管病变,致广泛性灶性缺血、坏死、 原因: 冠脉广泛血管病变,致广泛性灶性缺血、坏死、纤 维化; 糖蛋白沉着、钙化,使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明显减低, 维化; 糖蛋白沉着、钙化,使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明显减低, CO↓↓。 ↓↓。 ↓↓
流行病学现状
4.年龄与病程: 年龄与病程: 年龄与病程
DM合并 合并CHD发生率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增高。 发生率随年龄增长, 合并 发生率随年龄增长 病程延长而增高。
岁以前, 发生率极低。 (1)国内普查,非糖尿病者 岁以前,CHD发生率极低。 )国内普查,非糖尿病者40岁以前 发生率极低 (2)黄凤兰材料:DM合并 合并CHD者: )黄凤兰材料: 合并 者 <40岁, 岁 40~49岁 岁 50~59岁 岁 60~69岁 岁 ≥90岁 岁 发生率5.56% % 发生率 发生率14.24% % 发生率 发生率21.21% % 发生率 发生率40.63% % 发生率 发生率62.5% 发生率
2型DM 型

胰岛素抵抗
CHD
临床特点
1、DM合并 、 合并CHD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合并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多重性、 型性、无痛性: 型性、无痛性:
(1)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 )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 原因: DM致代谢紊乱; 致代谢紊乱; 原因: 致代谢紊乱 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儿茶酚胺、
2、DM合并 、 合并CHD者冠脉造影特点: 者冠脉造影特点: 合并 者冠脉造影特点
(1)病变范围弥漫:累及多支血管或一支血管多次受 )病变范围弥漫: 累;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类型多样; 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类型多样; 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 (2)PTCA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术后再现窄 ) 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 发生率高。 发生率高。 多种危险因素: (3)易伴 )易伴CHD多种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高血 多种危险因素 肥胖、高脂血症、 压等。 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