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2024年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随着人们对优质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水产饲料制造作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一环,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是对2024年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的深度分析报告。

1.总体概述2024年是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饲料制造行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的总产量达到了xx吨,比上一年增长了xx%。

2.市场需求分析水产养殖业的快速扩张,使得对水产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对优质、高效饲料的需求更为迫切。

因此,在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投资的前提下,如何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饲料产品,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3.品牌竞争分析在2024年,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的品牌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外一些大型饲料企业通过不断完善产品配方、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品牌宣传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而中小型饲料企业则通过定位市场细分,专注于特定类型的水产养殖业市场,提供高度专业化、差异化的产品,以获取竞争优势。

4.技术创新在2024年,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在新材料、生物技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为提高水产饲料的品质和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水产饲料企业将更加便利地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5.盈利能力分析在2024年,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的盈利能力整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生产流程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举措,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

6.发展趋势展望根据市场预测,未来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将为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

而在需求增加的同时,行业竞争也会日益激烈。

因此,水产饲料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以保持竞争优势。

饲料加工工艺(5篇)

饲料加工工艺(5篇)

饲料加工工艺(5篇)饲料加工工艺(5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第1篇膨化水产饲料具有许多优势,从水产饲料的养分成分上分析,饲料中所包含的养分物质能够被养殖物汲取,养分物质利用率提高。

从水产饲料在水中保持时间来分析,膨化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时间与其它类型饲料相比,稳定时间延长。

此外,由于膨化水产饲料在加工上的特别工艺,使得养殖者便于观看与掌握养殖物的摄食。

为此,下文针对膨化水产饲料的养殖优势进行简要分析。

2膨化水产饲料工艺讨论背景在饲料工业中,膨化技术首先应用于宠物食品中,在渐渐演化中推广到畜禽饲料中以及水产饲料生产中。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膨化工艺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相当成熟,硬颗粒的饲料逐步被淘汰,实现规模化的膨化颗粒饲料生产。

然而,我国的膨化水产饲料产生起步比较晚,在水产饲料市场上硬颗粒的饲料仍占据大部分。

膨化饲料成本比较高,因此在企业中的更新速度较慢。

近年来,基于挤压膨化技术的水产饲料加工应用优势被人们认可,挤压饲料、膨化饲料的产量逐年增加。

在我国海水鱼和部分高档淡水鱼品种养殖中实现了膨化饲料养殖,例如金鲳、黄鳝、草鱼等的养殖。

膨化工艺中的高温、高压以及高剪切力的过程能够将抗养分因子钝化,实现养分物质的高效率汲取[1]。

3膨化水产饲料在水库养殖中的优势3.1优质水产特性3.1.1结构特性膨化颗粒饲料与硬颗粒饲料在加工上存在着工艺的差异性,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

将膨化水产饲料在电子显微镜下观看,膨化饲料结构为疏松多孔,淀粉的颗粒镶嵌于多孔结构中。

经过挤压够的膨化水产饲料中的蛋白嵌于纤维扩张而形成的多孔蓬松结构中,而碳水化合物内容物和蒸汽空隙包含在蛋白框架中。

在这样的结构特性中,膨化饲料中挤压出来的物料就是一种纤维和多孔结构,饲料的多孔结构能够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2]。

3.1.2吸水特性膨化水产饲料由于其特别的多孔结构而表现出很好的吸水特性,将饲料至于水中,水体能够从饲料的多孔结构中快速进入到饲料的内部,饲料内部的淀粉等物质具有肯定的吸水性,促进膨化饲料吸水而膨胀。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水产饲料生产和配方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选自《畜牧人》杂志总第四期Sheshouleon众所周知,优质的原料是优质饲料的基础,而科学的饲料配方则是优质饲料的前提,是饲料企业技术水平的体现。

由于认识、决策和信息获取等种种原因,许多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配方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饲料品质和企业形象,也伤害了养殖户的利益。

以下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分析指出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水产饲料的设计者、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注意。

一、误认为鱼类可大量消化利用杂粕类原料所谓杂粕主要是指棉菜粕、亚麻粕、蓖麻粕和葵花粕等一些含有较高水平的毒素或粗纤维的饼粕类原料。

在单胃畜禽饲料中,杂粕用量是严格受限的,但在水产饲料界,相当多人认为鱼类对杂粕中的有害物质不敏感,而且能够消化粗纤维,因此在鱼饲料中不加限制地大量使用杂粕类原料。

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鱼类难以消化粗纤维,多数研究证实鱼类不能消化粗纤维,一些观点相反的试验也显示鱼类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不超过5%,因此鱼饲料标准中规定粗纤维含量应在10%-12%以下。

鱼类对杂粕中的有害物质的耐受程度也是有限的。

当饲料中的游离棉酚和硫葡萄糖甙含量达到400mg/kg时,鲤鱼会产生可观察到的中毒症状;当以棉粕或菜粕作为唯一饲料单独饲喂草鱼,12周后草鱼死亡率上升。

由此可见,大量使用杂粕也会使鱼中毒,《渔用饲料卫生标准》中对鱼饲料中的游离棉酚和硫葡萄糖甙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制。

二、误认为鱼类对发霉变质的原料有很好耐受力霉变饲料的危害在某些饲料厂和养殖户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降低成本,有的企业将用户退回的发霉饲料重新粉碎,掺入其它原料后加工成鱼饲料,也有的养殖户图便宜从饲料厂低价购买发霉的饲料喂鱼。

这种做法危害很大。

霉变饲料适口性很差,并会产生霉菌毒素,危害鱼类和人们的健康,比如黄曲霉素就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

鱼类在进化上比畜禽类原始,消化系统不健全,消化器官很容易受霉变饲料的损害,只是短期不易观察。

对虾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技术

对虾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技术
2.1 蛋白质和氨基酸
2.1.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促进对虾生长。 机体组织的更新与修复;为对虾提供能量。 调节生理活动。 实际是氨基酸需求
2.1.2 蛋白质需要量
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 230~550g/Kg饲料。
种类
幼虾和中成虾 后期幼体 幼虾 幼虾 后期幼体 成虾
单糖 对虾对糖的利用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对单糖的利用
极差。 低聚糖
对低聚糖的利用意见不是很一致,但是对非还原性糖类 的利用要好于对还原性糖类的利用,如海藻糖和蔗糖比 麦芽糖利用要好并能降低死亡率提高饲料效率。
多糖 Shiau 和 Peng ( 1992)证明,与葡萄糖相比,
对虾可以更好的利用玉米淀粉。普遍认为对虾对淀粉 的利用较好,特别是小麦淀粉饲料效率较高,甲壳质
鸡肉粉 血粉:LYS含量高 蚕蛹:CP55-62%,pr.消化率>80%,Lys、Trp
、Met丰富,EE含量高,不易贮藏
常用植物性饲料原料
豆粕:其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3-45%左右,对虾对 熟化豆粕的蛋白质消化率一般都在85%以上。影 响豆粕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大豆粕蛋氨酸 含量較低,(2)热处理不完全的豆粕中含有較多的 抗胰蛋白酶、血球凝集素等抗營養因子。因此提高 豆粕营养价值,宜与其它动物饲料原料搭配使用。 及对生豆粕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Guillaume( 1989)
0.34( 0.03 %Ca) Davis 等( 1993)
0.5 % ~1.0( 1 %Ca)
1.0 % ~2.0( 2 %Ca)
不同磷源利用效果
磷酸二氢钠 68.2% 磷酸二氢钾 68.1% 磷酸二氢钙 46.3% 磷酸氢钙 19.1 过磷酸钙 9.9%

水产养殖中饲料与投饵技术

水产养殖中饲料与投饵技术
2饲料 品质的要 求
饲料品质决定水产养殖中饲料的饲喂效果 , 饲料品质差 , 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使饲料利用率降低 , 加大了饵料系数。而饲料品质好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 降低饵料系数。饲料 品质 主要受饲料 配方科学 性 、 养平衡性 、 营 饲料 添加剂使 用情况 以及饲料 产 品安全性影 响 。
料利 用率 降低 , 饲料 系数 提高 。 21 .. 1饲料营养 指标要 求
指标 。
饲料 中蛋 白质 、 能量值 和粗纤维 含量是 影响饲 料系 数 的主要 营养
211 鱼类 饲料 中蛋 白质 特 别是 动物 蛋 白 , ... 1 能够 有 效促 进 鱼 类 的生 长 , 降低 饲 料 系数 。鱼 类 对蛋 白质需要量 因鱼种 类和大 小而异 , 肉食性 鱼类要求 饲料蛋 白质含量 高 , 一般 在 4 % 以上 , 0 杂食 性 鱼类要求 较低 , 般为 3 % ~4 % ; 一 0 0 草食 性鱼 类最 低为 3% 以下 ; 鱼 、 0 仔 幼鱼 生 长旺盛 对
求饵料充足, 量多质好 , 合理投喂。目 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常用的饲料有两大类 : 一类是天然饵 料, 一类是人工按鱼类营养需要生产 的配合饲料。在充分利用天然饵料 的同时, 应逐步全面推 广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喂养时 , 除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安全 、 价格外 , 还
要对配合饲料配方中的营养配比、 加工工艺质量以及与养殖对象相适应性等指标进行考核。鱼
2 2饲料 添加 剂合 理使 用 .
鱼类 饲料 添加剂 种类 多种 多样 , 一般 动物 饲 料 常 添加 的维 生 素 、 物质 、 生 长 剂 、 健 除 矿 促 保
剂等以外 , 考虑到鱼类饲料是在水中投喂的特殊性 , 还应特别强调诱食剂 、 粘结剂的合理使用。 2 .常规添加剂使用 多种常规优质原料配合成的配合饵料 , 2I 究其营养水平与鱼身体营养 需要还有差距 , 为了使鱼 的饵料趋 向全价化 , 有必要添加一般动物饲料 常添加的维生素、 矿物 质、 促生长剂 、 保健剂等。添加这些添加剂既可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 、 降低饵料系数 , 同时又能 提高鱼的生产性能 , 防治某些疾病。如在草鱼饲料 中添 I %艾叶粉保健剂 , 可预防鱼患肠炎 , 出 血病等疾 病 , 提高生长率 5. , 8 成活率提高 1. , % 9 % 饲料利用率提高 8 % , 8 . 饲料 系数 降低 6 9 . 3 ; % 在鲤鱼和草鱼的饲料中 , 每百公斤添加硼砂 ( 中药)g 可提高产量 2 %, 2, 0 节约饵料 2 %, 5 并 可 防治鱼 病 ; 加 6 ~ %左 右 的 动物 性 或 植 物性 油 脂 , 使 鱼 苗 的生 长 速 度 提 高 2 % , 亡 添 % 8 可 0 死 率也大大降低 ; 在每公斤鱼饲料 中添加 0 g , 醋酸镁 , 5 鱼的生长率可提高 2 2 日增重 比不喂醋 . %, 0 酸镁 的鱼 可提 高 3 % 以上 ; 鲶 鱼每公 斤饲 料 中 , 0 在 添加 维生 素 C 0 , 6 g可使 鱼 日增 重量 提高 5 % , 0 节 约饲料 2 % ; 鲤鱼 每公斤 饲 料 中添加 7 0 维 生 素 c、 鱼 每公 斤 饲 料 中添 加 50 维 生 9 在 0mg 鳗 0 mg 素 c, 效果也十分显著 ; 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E 使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 E的含量达 4 ~ , 0 7m , 0 g可使鱼的增重量提高 1%以上 , 0 饲料转化率提高 8 %左右 ; 在鲢 、 鲤等鱼的饲料 中添加稀 土, 每公斤添加 8 ~lO , 0 O g可以使鱼的日增重提高 1% ~1% , 0 5 并能增强鱼 的抗病能力 , 减少鱼 病 的发生 。 2 2鱼类特殊添加剂使用 鱼类特殊添加剂主要是粘结剂和诱食剂。 2 2 2. 2 I鱼类 饲料粘 结 剂使用 水 产 养殖 在 饲 料 投 喂过 程 中 , 因颗 粒 饲料 粘 结 性 差 , 料在 饲 水中很快松散和营养损失达 1% ~ 0 左右 , 5 2% 这样大大地加大饲料系数 , 同时亦加速水质污染 程度 。这就 要求水 产 饲料在 水 中要有 良好 的稳定 性 , 虾料 要达 到 4—6小 时 , 鱼料要 求 达到 2小

麦穗鱼饲料配方的制作技术

麦穗鱼饲料配方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采用血虫粉、米饭、嫩菜叶粉、蚯蚓粉、益生菌、虾粉制成,先将血虫、虾粉、嫩菜叶、蚯蚓烘干后磨成粉末,再将血虫粉、米饭、嫩菜叶粉、蚯蚓粉、益生菌、虾粉加水混合搅拌后,撒入水面,这样长时间通过本技术的饲料养殖的麦穗鱼成长快速,肉质紧致酥嫩、刺脆,口感上佳。

权利要求书1.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配比的原料配制:血虫粉30~60份、米饭15~25份、嫩菜叶粉10~20份、蚯蚓粉10~20份、益生菌0.5~1份、虾粉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配比的原料配制:血虫粉35~50份、米饭16~22份、嫩菜叶粉12~17份、蚯蚓粉12~17份、益生菌0.6~0.8份、虾粉16~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配比的原料配制:血虫粉40份、米饭20份、嫩菜叶粉15份、蚯蚓粉15份、益生菌0.7份、虾粉20份。

技术说明书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

背景技术目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麦穗鱼都是自然成长的,由于其体型较小、灵活好动,所以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但现有技术中有人工通过饲料养殖麦穗鱼,但是饲养出的麦穗鱼成长慢,肉质松软,刺硬。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麦穗鱼饲料养出麦穗鱼肉质绵软,刺硬,成长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麦穗鱼饲料配方,按以下配比的原料配制:血虫粉30~60份、米饭15~25份、嫩菜叶粉10~20份、蚯蚓粉10~20份、益生菌0.5~1份、虾粉15~25份。

优选的,按以下配比的原料配制:血虫粉35~50份、米饭16~22份、嫩菜叶粉12~17份、蚯蚓粉12~17份、益生菌0.6~0.8份、虾粉16~22份。

进一步优选的,按以下配比的原料配制:血虫粉40份、米饭20份、嫩菜叶粉15份、蚯蚓粉15份、益生菌0.7份、虾粉20份。

水产饲料调控要求与粒度控制技术(精)

水产饲料调控要求与粒度控制技术(精)

水产饲料调控要求与粒度控制技术摘要:本文分析了原料粒度对消化率、营养平衡、颗粒质量等的影响,提出水产饲料的粒度要求;建议通过粉碎设备的正确选用、粉碎作业的合理安排及规范粒度检测制度等措施来保证水产饲料的粒度质量。

关键词:水产饲料粒度加工质量1.粒度对消化率的影响1.1粒度与消化率饲料被水产动物食入后,在齿嚼、肠胃蠕动等机械力作用下破碎并和消化液搅拌混合。

消化液浸润并水解饲料,使其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营养物质成为可吸收利用的小分子。

饲料被消化,首先得和消化液接触。

增加饲料粒子的表面积,就增加了饲料和消化液的直接接触面积,同时也加快了消化液渗透到饲料粒子内部的速度。

饲料粒子表面积不容易直接测得,但可由以下公式计算饲料粒子总表面积:式中:At:粉料粒子总表面积(cm2)φS:表面积形状系数,球形φS=πw:总质量(g)φV:体积形状系数,球形φV=π/6ρ:密度(g/cm3)sgw:粒度几何标准差(cm)dgww:几何平均粒度(cm)饲料粉碎越细,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和消化液接触面越大,消化液浸透饲料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虾和部分鱼的消化道很短,更有必要增加粒子表面积,以缩短饲料消化所需的时间,提高饲料消化率。

1.2水产饲料原料粒度标准各种水产动物及不同生长期的同种水产动物对饲料的粉碎粒度要求不同。

在我国2003年前的水产行业标准中对此提出的指标如表1。

表1水产饲料原料粉碎粒度标准饲料名称适用期试验筛网孔尺寸/mm筛上物比例/%引自于标准鲤鱼饲料鱼种0.425≤1SC/T1026—20020.250≤10成鱼0.600≤10.425≤10草鱼饲料鱼苗0.250≤15.0SC/T1024—2002鱼种0.355≤10.0食用鱼0.500≤10.0大黄鱼饲料鱼苗0.20≤6.0SC/T2012¬¬—2002鱼种0.25≤3.0食用鱼0.25≤5.0真鲷饲料稚鱼0.20≤5.0SC/T2007—2001苗种0.25≤2.0养成鱼0.25≤5.0牙鲆饲料稚鱼0.20≤5.0SC/T2006—2001苗种0.25≤2.0养成鱼0.25≤5.0虹鳟饲料鱼苗0.150SC/T1030.7—1999鱼种0.300育成鱼0.450中华鳖饲料稚鳖0.18≤4SC/T1047—2001幼鳖0.18≤6成鳖0.18≤8对虾饲料整个养殖期0.425≤2SC/T2002—20020.250≤5蛙类饲料蝌蚪0.180≤5.0SC/T1056—2002仔蛙0.180≤5.0幼蛙0.250≤5.0成蛙0.250≤5.0水产行业标准的制订中,既考虑了当时水产养殖对饲料加工质量的要求,又兼顾了饲料生产的总体水平。

听说你也养虹鳟?进来看虹鳟的配合饲料及加工工艺

听说你也养虹鳟?进来看虹鳟的配合饲料及加工工艺

听说你也养虹鳟?进来看虹鳟的配合饲料及加工工艺虹鳟配合饲料的分类1)软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的初期形态,以绞龙式挤压机(即绞肉机)制成的颗粒饲料,其含水量很高,一般在25% 以上。

通常采用日晒方式进行干燥,只能作为养殖场小规模使用,因其不适于贮存和运输,可以边产边用。

这种饲料制作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制粒温度低,对饲料原料中维生素等成分基本不破坏,另外饲料湿做湿喂消化率较高,很适于年产 1 万斤鱼以下的家庭渔场使用。

2)硬颗粒饲料由环膜饲料机生产,将粉状饲料经水蒸气调质后高压制成颗粒,产品硬度高,生产量大。

适于年产5 万斤鱼以上的大型渔场使用。

另外还有一类用平膜饲料机生产的硬颗粒饲料,这类饲料水分含量15% 左右,制粒后须凉晒方可贮存,国内虹鳟养殖场大多以此类饲料机生产饲料。

3 )人工微粒饲料目前人工微粒饲料按其性状和制作方法可分为 3 类:微胶囊饲料(MED )将溶液和胶体及膏状或固状的原料包裹在覆膜内,内部原料不含黏合剂,主要依靠覆膜维持成型并保持在水中的稳定性;微粒粘合饲料(MBD )将饲料的各种原料由粘合剂粘合,饲料形状及在水中的稳定性靠粘合剂维持;微膜饲料(MCD )用被覆材料将微粒粘合饲料包裹起来使其在水中更加稳定。

目前国内各地虹鳟渔场制作仔鱼微粒饲料普遍采用上述的微粒粘合饲料制作工艺,该工艺及配方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六五”期间研制。

二饲料与营养一)蛋白质在虹鳟配合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在数量上居于榜首,同时也是影响饲料成本的最重要因素。

它是虹鳟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调节和控制生命活动的物质,它直接关系到虹鳟的生命生长和繁殖。

1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是组成虹鳟各内脏器官及组织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在细胞内不仅含量高,而且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不同器官组织,其组成细胞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例如:结缔组织由硬蛋白和胶原蛋白组成,血红细胞主要由血红蛋白构成。

蛋白质占鱼体干重的50% 。

蛋白质组成酶和激素参与并调节机体内的代谢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