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完美结合

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完美结合
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完美结合

自然與人工創造的完美結合

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悄悄地报复人类。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类自然和谐发展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多次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 一、自然的概念及人类的破坏 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物质世界,而狭义的自然界则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人类要和自然和谐共存,指的是狭义的自然界。人类生存在地球,依靠自然界供给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食物、气温、大气等等,自然界就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界赋予了人类生命和生存的条件,但是,人类现在的所作所为,却像是在糟蹋着自己的母亲,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亲的给予的爱,却时刻伤害着自己亲爱的母亲! 看看那被造纸厂的废水污染了的江河,看看那被水泥厂的废气充斥着的空气,看看那被大肆虐杀的珍稀动物,看看那被大量砍伐的森林,看看那严重水土流失的土地,看看那“蜗居”在高楼大厦的小鸟,看看那吃了瘦肉精的猪,看看那镉超标的大米,看看那地震引发的核辐射事件……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场景,都是人类造成的!人类过度的开发和消耗,不断不断地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自然界本身所拥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已远远不能承受人类的过度行为了!自然界和人类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天灾人祸”,而造成这个“天灾人祸”的大部分因素,就是人类自身!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及其措施 现在,意识到人类要和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全球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组织,大多都是围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其宗旨、主题的,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如工程技术方法、行政管理的方法、法律的手段、经济的手段、宣传教育的手段等,解决现实的或存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现在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一、土地遭到破坏;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四、森林面积的减少;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六、化学污染;七、混乱的城市化;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九、空气污染;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等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以致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有限的生物圈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不堪重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大面积的酸雨沉降,一些地区洪水肆虐,另一些地区干旱成灾,华夏席卷沙尘暴……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开始显示其被动地制约人类发展的一面。而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走上新的和谐状态;继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改造和征服,使之服务于人们眼前的利益,人与自然的矛盾将迅速激化,进而大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清水中心小学陈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能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 2、知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制造物品。 3、愿意动手操作,体会观察和探索的乐趣,热爱科学。 4、知道要爱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能区分自然物与人造物;知道自然材料能被制造成物品; 难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材、彩笔、树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一同去郊游》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视频画面中自然世界的独特与丰富多彩。(教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郊游,看看到大自然的世界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再播视频,请同学将所见所听用尽可能完整的语句描述出来。(教师:请你完整地说一说,我看到了XX)(二)认识独特的自然世界 1、以第一组太阳、月亮的组图为例,简单描述事物特征; 2、依次出示小草、大树组图,大象、蚂蚁组图,彩虹,请同学任选其一,简单描述其特征(教师提问: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呢?),并给予鼓励,回答完后教师可做适当补充。 3、了解“自然物”的概念,再说出几种。(教师:你能开动脑筋思考,再说出几种自然物吗?) (三)认识神奇的人工世界 1、游乐园图片导入,请同学讲述和分享图片内容。(同学们,在游乐园里,你又看了些什么?) 2、了解“人造物”的概念。 3、依次出示火车、房屋、桥梁、家居用品图片,以“火车”为例,说出“XX是人造物”句式,简洁明了,切合主题。 4、你能找出身边的人造物吗?同桌相互讨论,并说一说。(四)区分自然物与人造物,利用自然材料制成物品。 1、PPT与教材教材,熟悉课题,区分自然的与人造的。(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区分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吗)

易经与人生

感悟《易经与人生》 摘要: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对于已经距我们数千年之久的古代文化书籍,以及里面所包含的自然哲学、伦理实践和对人生的看法态度,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精神方面却缺乏食量的时候,易经更具有引导作用,就像航行在大海中航船的灯塔一样,在迷失的时候能够找回自己的方向。在《易经与人生》这门课程学习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对《易经》这门深奥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中,老师讲解的几项基本的卦象,也使得我对人生和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易经乾卦坤卦 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和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先有伏羲氏做先天八卦图,后周文王姬昌被囚七年,闲来无事在前人基础上推演出后天八卦图。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籍,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了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以现在的角度看,这很有迷信的成分,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占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奠基和促进作用,而易经更是对后来各种文化、经籍、言行等等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无论是儒家、道家等远古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到明朝时期创立的心学,乃至民国创立现在很流行的厚黑学,在它们的立言中都能找到易经的根源,也因此,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成为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本质就是用来占卜的书,但是社会中的很多人却打着易经的旗号招摇撞骗,像什么算命测字看风水。我认为,学习易经能够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预测到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这要求学习者本身的学习修养,这么深奥的哲学思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够看透看穿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透所有人的未来。易经,给有学问的人带来的是人生的境界与追求,给迷信的人

最新整理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docx

最新整理xxx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要性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内部本身无法生产与创造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必须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外部即自然环境。没有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社会。 2、我国现阶段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大规模盲目利用生态资源,使我国的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涝、旱、沙三大灾害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3、生态安全问题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我国面临不小的国际压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而急剧升高,很快会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众矢之的。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可避免的面临巨大压力。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 1、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在承认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的前提条件下发展经济。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自我净

化能力后使生态系统的脆弱的动态平衡已经处于显著失衡状态中。因此,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必须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承认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后,、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影响后代人的发展"成为发展所遵循的基本模式。 3、发展环境科技、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问题,必须发展提高环境科技水平,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在低下的科技水平条件下生产产生废物的观念。 4、注重公平、实行环境法治、通过实行环境法治来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实对环境受害者的保护。 5、培养环境文化、确立合理的环境伦理观、"徒法不足以自行",环境法治的实现依赖于培养环境保护的文化意识,在全社会确立合理的环境伦理观。 三、xxx是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思想 xxx的内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完全一致、树立和落实xxx,就是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环境科技、实行环境法治、确立合理的环境伦理观。 四、结语 科学发展是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就不是科学的发展,就没有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根据达尔文的演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为了获取足够的资源而进行斗争,经过几十代乃至几百代的自然选择,那些产生适合于生存的变异的个体存留下来,那些不具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自然选择使得生物不断朝着有利的方向进化。然而,人类对生物的干预却使这种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 人工选择原理,就是挑选具有品质的个体,从其中进行繁育,然后再挑选,它所起的作用是令人惊异的。甚至繁育学家们对他们自己所得到的结果也感到惊奇。他们能够影响没有受过训练的眼睛看不出来的那些差异。[1]人工选择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生物朝着更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的方向进化,这种选择不可能总产生有利进化,当生物生存条件与人类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迟早会对生物造成不利影响。举个例子,骡子是人工培育的马和驴的杂交种,它拥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人们选择拉重车的时候骡子成了更好的选择。然而,很不幸,骡子多数生育能力极弱,很少能够培育下一代。换言之,骡子的出现虽然更好地满足了人类的需要,却对其自身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若是在自然选择下,骡子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存在,因其不能适应环境,很快就会被淘汰。而人工选择却使骡子一直存留至今,它成了人类利益的“牺牲品”,丧失了使品种更优良的机会。 当然,人工选择并非对生物本身一无是处。相较于几十代乃至几百代培育周期的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因技术、科技上的领先,大大缩短了生物的培育时间。同时,人工选择也会生物的优良性状,只是更偏向于符合人类利益的选择,但在多数情况下,都会对生物产生有利的进化。就好比花卉的培植,若是任由其自然成长,远不可能会有现如今这么多的品种。因为很多品种并不适合自然界残酷的环境,正是由于人类的精心培育,才能使它们完好的存活下来。 那么,我们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之间应该如何进行抉择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生物能做到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甚至于直接影响一个生物种群的存灭与否。然而,就如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一样,生物的多样性也是有其临界点的,当人类对生物的干预超过了这个点时,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是使得世界更加绚丽多彩,还是会造成一个文明的毁灭?现在没有人会知道。人类始终只是自然中很渺小的一部分,在改造自然之前,我们先要做到的是顺应自然,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人工选择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伤害人类。我们需要更好的掌握它,也更多地了解生命科学,更多地应用生命科学,我想,这便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吧! 参考书目 [1]《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达尔文 2017.5.20 阮铮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 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 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

《周易》六十四卦名自然表象解释

《周易》六十四卦名自然表象解释[原创2008-12-16 09:28:13] 字号:大中小 1、乾、乾上乾下,八纯卦比较特殊,是自重而得,因此八纯卦以八卦的自然表象解释。乾为天,为纯阳。 2、坤、坤上坤下,坤为地,为纯阴。 3、屯、震下坎上,震为体,坎为用,坎化气为兑象。自然表象为种子在水下,开始发芽生长了。象征生命刚刚开始,充满了生的艰辛,故为屯。《断易天机》中解释为“龙居浅水”之卦、万物如生之象。 4、蒙、艮上坎下,艮为体,坎为用,坎化气为兑象。自然表象为山中发现了金属矿藏,等待开发。故为蒙,意思为启蒙的意思,象征人从无知蒙昧的状态开始接受教育,以后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断易天机》中解释为“人藏禄宝”之卦、万物发生之象。禄宝何来?兑金之象也。 5、需、坎上乾下,坎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一堆火正在烧上面的一锅水,水是人类生存的本能,而饮用开水是人进化的一种需要。故为需,意思为需要,也有饮食的含义在里面。 6、訟、坎下乾上,坎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将一根燃烧的木头放在水上,并与水接触,必会发生“吱吱”的声音,原因是水火不能相容。故为訟,意思为因为相争而发生口舌上的纠纷。这里主要是对声音的解释。 7、師、坤上坎下,坤为体,坎为用,坎化气为兑象。自然表象为将土填入泽中(古代人工造田)。土少则被泽淹,土多则为田,泽消失。故为師,争夺的意思。 8、比、坎上坤下,坎为体,坤为用,坤化气为坎象。二者同类,故为比。 9、小畜、乾下巽上,乾为体,巽为用,巽化气为坤象。自然表象为金属埋进土

里,但并没有损伤金属的属性,仅仅是掩盖了其光芒。故为小畜。小的阻碍的意思。《断易天机》中解释为“宝剑入匣”之象,与此雷同。 10、履、乾上兑下,乾为体,兑为用,兑化气为巽象。乾为金,巽为风。自然表象为拿刀砍到了空气中,尽管能听到“飕飕”的声音,但是并没有伤害到人的身体。故为履。能感觉到有危险,但不会有什么伤害的意思。 11、泰、此卦比较特殊,只能以阴阳解释,而不能用五行解释。自然表象为地面上的热空气上升,与天上的冷空气相遇,而发生云、雨、雷、电现象。故为泰,为阴阳交泰,水火交融的意思。在人事中反映出,夫妻双方互相信任,彼此心灵沟通,性生活频繁等现象。是家庭合美的一种表象。 12、否、此卦与泰卦正好相反,自然表象为天空晴朗无云无雨的状态。故为否,为阴阳不相交,水火不交融,彼此闭塞的意思。在人事中反映出,夫妻双方互相不信任,难以沟通,基本没有性生活等现象。是家庭不合美的一种表象。 13、同人、离下乾上,离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在燃烧的火上面又点火,对下面的火来说,没有影响,但是二者同类,故为同人。 14、大有、离上乾下,离为体,乾为用,乾化气为离象。自然表象为在燃烧的火下面又点火,对上面的火来说,二火相遇,其焰更盛,故为大有,更加光明的意思。 15、謙、艮下坤上,艮为体,坤为用,坤化气为坎象。自然表象为山上有云雾之象,由于山顶被云雾围绕,使人不见,故为謙。寓意为有高水平的人,在外人面前并不完全显露他的水平,就是谦虚的意思。 16、豫、震上坤下,震为体,坤为用,坤化气为坎象。自然表象为树下有水滋润之象,对树来说,得了地利之便,不用奋斗,就能顺利生长,故为豫。洋洋自得、喜悦的意思。 17、隨、震下兑上,震为体,兑为用,兑化气为巽象。震为直木,象征高大的树木,而巽为曲木,象征藤木。自然表象为大树上面有藤木之象,对树木来说,藤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马原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摘要;本文从普遍联系、本质联系是规律、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从人受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和受外部社会关系的盲目支配两个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破坏根源的思想和当代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根源。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论证了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促进作用。通过论述得出:解决环境破坏的最根本方法是人类主动改造自身实践活动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的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进入自由王国,使人成为自然界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 关键字;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环境污染,对立统一规律,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文;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融合当时时代的哲学思想,从而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论中提出的世界的物质性统一原理对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人类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建设和自然保护的对立统一,指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将社会的发展进步与自然保护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破坏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从自然中不断获取各种生存资料维持人类群体生存的过程。然而,由于人类早期自然科学技术水平并不太高,虽然拥有高度发达的各种文明,但人类本身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影响并不大。自18世纪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瓦特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使用,大机器生产占据主导,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取得进一步的巨大飞跃。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促进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大量燃烧煤炭也给当时的英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大英帝

易经与自然养生的心得体会

易经与自然养生学后感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从易经与自然养生中获益匪浅。以前总以为有条件的时候要常吃山珍海味人体才会健康,以为无欲无求才会健康长寿,学习完后原来是自己的认识误区。以前太讲究吃食,摄入太多的蛋白质反而身体总是欠佳,精神面貌也比较差。学习完后,我调节作息时间,什么也不去强求。身体反而更加舒适淡然。 我在易经养生方面最大体会就是要时刻做到“天人合一”。其实说容易,坚持与执行才是最大的障碍。为了做到天人合一,我计划好饮食作息及工作时间表。并且每天落实,总结。这个观点按传统中医养生认为,易经养生其实就是时间医学和空间医学。以前很多人认为易经是迷信,是风水先生才学会的谋生技考。其实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易经是什么,也没有自己去研究过,只是人云亦云。易经自古以来,在儒家中是群经之首,在道家中是三玄之冠。易经的根本就是阴阳八卦,这是中国的元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生养生哲学和道法。阴阳存在于万事万物中,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在人体中,脏为阴,腑为阳。只要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健康长寿。八卦其实就是八种自然现象,即天、地、雷、风、山、泽、水、火。哪有什么迷信色彩?阴阳与八卦之间,还有四象,以及老阴、老阳、少阴、少阳,或者说成是春、夏、秋、冬,那么人会随着一年中的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而容易得不同的病,这是因为季节的气候,和人的生命活动相关。一天十二时辰也与人体十二经络一一对应,不同时辰人的脏腑活跃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时间医学,我以前不了解季节和时辰应该养身上的哪个脏腑。因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问题。空间医学也可以理解为经常说的风水,也就是人与身边的环境如何和谐相处,什么物品摆放在哪个方位磁场更强,更利于人来吸收。人有内五行,身边物品、环境、方位有外五行,如何达到互补、平衡、和谐,这就是空间医学的真谛!大一点来说,人应该如何顺应大自然的环境变化。其实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顺应天道、人定顺天!顺天则倡、逆天则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追求更加健康和长寿。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使自己的养生知识有了质的改变,其实人的生命只要顺其自然,活的有意义,活的开心也会长寿。生老病死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只要看得懂,只要想的明就无愧于天地。

人与自然名言警句及论点论据

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4、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 垃圾。——惠特曼 5、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埃斯库曼斯 6、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7、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 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南丁格尔 8、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9、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10、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11、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12、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 清·张维屏 13、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14、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16、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17、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18、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 ——马克·吐温 19、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20、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 来教训她。——佚名 21、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 典。——佚名 22、人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给人留后路。——佚名

关于易经

易经 原作:戴立宁&刘君祖整理&编辑&修改:董华春 前言:「可以把易经看成一座计算机的数据库,但它不只是一座计算机数据库,将数据全部简化为符号及文辞。它能够训练人做深入、全方位精致的思维,方便自己做准确的决策,减少失败的机率。它常常会透过这些符号,让你对同一个问题做不同面向的思考。」刘君祖如是说…… 戴立宁(下午茶主人):我有一点好奇,君祖先生,你是学环境工程的,有什么样的动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研究易经? 刘君祖(下午茶来宾):我对中国传统的经典一直有一探究竟的兴趣,在研究所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个机缘接触到易经。那是一座像私塾一样的地方,教授中国的古书,听了几堂课后对《易》产生了兴趣。就因为这样的机缘,一年后,就开始真正摸索易经。研究易经这十几个年头以来,行走坐卧受它影响甚深。之后,与人谈易经,并且出了两套书。(《易经与现代生活》,《易经与生活规划》)谈论与写作让我更深入与了解。 戴立宁:虽名为易经,谈起来却一点不容易。但易经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判断。从民间习用的成语就可以看得出来,例如:「群龙无首」、「否极泰来」,甚至于「错综复杂」、「不三不四」,这些都是来自易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受易经的影响。

刘君祖:易经就是由生命的实际经验中产生,提出共通性和原则,观察宇宙间自然界的变化和人文错综复杂的关系,事情的成败,问题的解读,以及未来事态演变的一些预测。我们其实是生活在易经的世界里面。 戴立宁: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易》是一套简洁的符号系统,来探讨人世之间变和不变的道理。 刘君祖:(点点头说)在不同的条件下重视时空的转换,悟出更积极的创造力,与客观环境有更紧密的互动,在任何环境中,如何安生立命,创造更大的绩效。讲起来,它真的是很useful。 戴立宁:最近这段时间,台湾的情形满多错乱的,大家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否极泰来」。「否及泰来」是句常用的成语,请问一下,否卦与泰卦是什么样的关系? 刘君祖:当你真正接触到易经时,会发现很有意思的是,「否极泰来」这句话安慰人的成分居多。易经中所有的卦是很有顺序的,象征着因果链。泰卦和否卦在易经中的确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泰卦在前,否卦在后。正确的说应该是「泰极否来」,就是告诉人要居安思危的意思。戴立宁:另外一句成语「由剥而复」。剥卦在前,复卦在后,意义又如何? 刘君祖:是的!这就没错。剥就是根基尽失,这种情况下如何转进?如何再生?剥卦之后是复卦,糜烂到极点之后,人心又会回头,所谓归真反璞,剥尽复来,这是易经最朴素的天道观。再说,剥卦之前是贲卦,贲是文饰,包装的意思,包装过度,实质沦丧,就成了剥了。

《周易》与自然辩证法

《周易》与自然辩证法 徐道一丘亮辉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典籍,流传将近3000年。长期以来,《周易》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用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理论依据,在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的古代智慧的宝藏之一。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毛泽东:《矛盾论》)在中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自成系统的哲学著作是《周易》,它蕴涵着古代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本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涌入中国,关于《周易》的研究一直是处于被冷落的处境,主要局限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围内。尽管哲学家都认为,在《周易》中闪耀着中国古老的辩证智慧,但因它与卜筮的不清不白的瓜葛关系,多数学者对它是敬而远之,有的则把它束之高阁,斥之为“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对《周易》在科学上的学术价值并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自然科学工作者对《周易》的了解和研究更是少得可怜。 恩格斯说:“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而这种见解愈来愈为自己开拓了道路。”(《自然辩证法》,第30一31页)对中国科学工作者来说,同时也应该回到《周易》中去。在50年前毛泽东已指出:“许多…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因此,发掘、整理和阐发中国古代关于

自然和自然知识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龚育之,1991)。认真研究《周易》中的辩证自然观,是十分必要的,它将为自然辩证法的今后发展开拓道路。 《周易》中辩证自然观 《周易》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两者成书时期不同。过去一般认为,《易经》是一部占筮的书,是以巫权神学的形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了解,在唯心主义的神秘体系中包含着无神论思想的萌芽(张立文,1980),有些人更认为是一部神学著作,尽管他们也承认,在编写这些卦辞、丈辞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利用了当时的自然知识,得出了具有辩证思想的自然观。《易传》是对《易经》最早的注解、说明和发挥,但对它的评价比《易经》却要高得多,一般认为它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体系。张岱年(1981)认为它“提出了若干关于宇宙人生的创造性见解,就思想的深度而论,可以说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确实存在着中国式自然辩证法,其中三个基本内容是:阴阳思想、五行(天干、地支)思想和天地人三者统一的朴素系统论思想(肖荙父等,1990)。实际上,还应加上八卦思想。下面对阴阳、八卦和天地人自然观进行论述。虽然五行与《周易》也有密切联系,限于篇幅,本文对五行不作进一步介绍。 一、阴阳思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描述 《周易》把阴阳思想作为宇宙间所有事物都具有的一种共性,它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产生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

澳大利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5379193.html, 澳大利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作者:王建军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8期 初步印象,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远不如中国厚重璀璨,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不如中国奇特壮观,但却处处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 6月正是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冬季,气温和景色好像北京的秋天。在十天里我们一家三口澳洲自驾游,对墨尔本、凯恩斯和悉尼来了个走马观花。初步印象,其历史、文化远不如中国厚重璀璨,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不如中国奇特壮观,城市建设也不像北京、上海那样高楼林立,金碧辉煌等现代化十足,但却处处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 静谧美丽的凯恩斯 凯恩斯位于澳洲大陆东海岸最北端,是北昆士兰州中心重镇,人口约13万,气候舒适宜人。凯恩斯靠近赤道,它背倚壮丽高山,至今仍大片保持着原始状态的潮湿热带雨林,也是去大堡礁最近的城市。 棕榈湾位于凯恩斯北20多公里的海滨,小小的棕榈湾被热带雨林、棕榈树和白色的沙滩围绕着。蓝天、碧海、白沙滩,游客稀少,有种不被打扰的静谧美。棕榈湾只有一条街道,街上有不同等级的饭店、餐厅,和小小的超市。晚上热闹非凡,温柔的海风加上醉人的夜景,沿岸的露天餐厅都坐满本地人和慕名而来的游客,是理想的休闲渡假胜地。 因为是第一次来凯恩斯,要去大堡礁潜泳,时间又紧迫,就找了一家旅游公司帮我们制定了一个在凯恩斯的行程计划。“乐事多假期旅游服务公司”固定的职员有4个,都是华人。老板周宝女士是香港人,在西澳大利亚佩斯生活工作了20多年,其他四个小伙子都是台湾人。这是她经营管理中规模最小的一个项目,主要帮助自驾游客设计旅游路线、游览景点、咨询服务等,收取服务费,服务方式灵活,根据游客需要,可以派导游、司机、陪同等。第一天市场部经理黄伟博先生陪我们去大堡礁,第二天负责公司网页建设的朱智凯陪我们去帕罗尼拉城堡,司机加导游,收费16澳元/小时。他们都比较专业,为游客介绍的项目自己都要掌握或先体验几次,包括开直升机、潜水、蹦极等。 实现梦幻的城堡 从凯恩斯市开车一个小时,便进入热带雨林美纳河畔的西班牙式梦幻般的帕罗尼拉城堡花园。大约在100年前,约瑟.帕罗尼拉怀着孩提时外婆讲的“美丽花园”故事的梦想,从西班牙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从白手起家,经过20多年的奋斗,在保留原有的热带雨林面貌之上,用手工打造建成一个多座西班牙式城堡式花园。

易经和宇宙自然

一、 见仁见智是自然而然、势所必然、理所当然。 相对主观有客观, 相对唯心有唯物, 相对微观有宏观, 相对已知有未知, 相对相对有绝对, 相对太极有无极; 相对有不断创造,绝对有不断局限; 相对问题会不断化解,绝对问题会不断产生。 二、 心跳呼吸、冷热苦甜、吃喝拉撒、恐喜悲怒、思想行为、生死病康、胖瘦美丑、男女老少、寿夭残健、愚智拙巧、成败祸福、公私正偏、是非顺逆、明暗虚实、亲疏利害、治乱分合、连断彼此、强弱灭生、增减有无、新旧来去等。 三、无极太极解说宇宙自然 空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时间:周而复始,无终无始; 阴阳:相互消长,此起彼伏; 动静:阴阳动静,缓速显隐。 四、宇宙自然是道 道 宇宙自然合和无极太极: 1.一化二:阴、阳, 2.二化三:阴、太中阴阳和合、阳; 3.阴化二:阴中阳、阴中阴, 4.阴化三:阴中阳、阴中阴阳和合、阴中阴; 5.阳化二:阳中阴、阳中阳, 6.阳化三:阳中阴、阳中阴阳和合、阳中阳; 7.合和为一。 人 知行自然合和太极无极: 阴中阴阳和合,合情合理:慈、静、行、退、柔、舍、文、信、曲等; 太中阴阳和合,合理就好; 阳中阴阳和合,合法合理:严、动、止、进、刚、取、武、疑、直等。 五、太极道无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局内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无所有身山明; 太极有无无极无,易行无有有无通。 六、无极道太极 道是宇宙自然; 一切文化、学术、宗教等,为人体悟道而解说道;无极零,无无有;太极一,有无有; 无极通同道合和太极。 七、道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太极无极; 无极合和道同通太极;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周而复始、无终无始。八、宇宙自然自存在 空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时间:周而复始,无终无始; 阴阳:类比物事,矛盾统一; 动静:善恶吉凶,缓速显隐。 宇宙自存在,空间存在的过程是时间; 自然自存在,阴阳存在的过程是动静; 自然宇宙矛盾统一。 九、道自存在 相生是相生亦会相克, 相克是相克亦会相生; 道不会僵化,自有变化, 变不会失序,自有规律; 无终无始,生生不息。

比较Scully和Rogers关于自然与人工的观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核心课程 生存与生活——比较Scully和Rogers关于自然与人工的观点 学号:2016222007 姓名:费美玉 摘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诞生早期,最需要解决“生存”的问题,对宇宙及自然崇拜至极;景观的发展则是以“生活”为预期,满足更高层级的需求。并分析了两人对未来景观设计提议的差异之处。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生活、自然、社会 涉及景观的起源问题,笔者联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此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 (Self-Transcendence needs)。 笔者认为景观的缘起及推演与人类的意识发展及自我实现有直接关系。 人类诞生早期,最需要解决“生存”的问题,对宇宙及自然崇拜至极。Rogers 认为,人类早期把神话为基础的宗教和科学观察融合为一体,赋予地点以宗教意义,基于宇宙理念的景观设计。Scully则认为,人类起初模仿自然,就像特奥蒂瓦坎、陶斯族等,把自然神化,看做是真实、神圣的。但Rogers和Scully 都认为人类早期对自然的推崇性,都提出了全球不同地域人类对于人地关系观点的一致性、早期景观营造的相通性,皆为一种宇宙论的景观设计。 景观的发展则是以“生活”为预期,满足更高层级的需求。Rogers认为,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试图通过宇宙起源说,解释在混沌之中创造宇宙的过程,把原始、无序、混乱的变成系统、有序、和谐的,得以在自然的世界里交流思想并相互理解(尽管西方社会中出现过思想剧变)。空间崇拜的信仰、自然神性与宗教神化、洞穴圣所的推崇、宇宙模型的相似性,皆为人类有史以来的共性。Scully则认为,后期的人类以个体及社会为中心,与自然对立。表现在人工构筑物对自然环境的威胁,尤其体现在珀特农神庙上,且过于绝对地看待现代主义。但Rogers和Scully都承认局部区域特定时期的个性,就像西方现代社会的中的世俗和功利主义等。 两人对未来景观设计的提议具有差异。Rogers认为,要辩证看待建筑艺术的发展,赋予空间信仰,注重场所精神及宇宙观的整体景观设计。Scully则认为,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不要只从政治、社会角度来思考,要从生命本质来综合考量,辩证看待古希腊璀璨文化的两面性,找回传统,重新开始。 笔者体会,中国园林的脉络也大同小异。从开始的通神、望天、到后来的百花齐放,进而转向其社会性、功能性。涉及空间信仰,场所精神,真正的信仰和精神又究竟为何?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宇宙观又会怎样发展?现如今设计的现代化,注重本土化回归,是否可以看作基于宇宙理念景观设计的回归?循环往复? 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014年4月11日突然各大网站和媒体爆出兰州人民超市抢水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发生了兰州发生了自来水水污染事故,导致广大市民短时间内无法使用自来水。兰州市有关部门4月12日上午透露,造成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经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能不喝水。近些年来,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包括北京、上海等地雾霾,甚至包括一直很热的全球气温升高。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以前如此良好的生存环境变得如此恶劣,以至于喝水都成了问题? 自然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到现在为止,地球是我们所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离开这个场所人类就无法存在。现代自然科学告诉我们,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只有一片荒沙和砾石,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生命的死寂星球。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在太阳系中发现在地球之外有适合于生命生存的场所和条件。至于将来是否能从星系发现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其它星球,很难预料。此外,自然环境还为人类不断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资源。其中包括:生态资源(又称恒定资料),如太阳辐射、气温、水分等,这类资源有明显的地区性,如果因地制宜、发挥所长,可充分利用并长久使用。生物资源,如森林、草原、鸟兽鱼虫、茵类等动植物,这类资源具有再生机能,如能合理使用,并给予科学管理和抚育,不仅能够生生不已,面且可以根据人类意志有计划地繁殖扩大。矿物资源,包括煤、铁、石油等各种矿藏,这类资源储藏量有限,基本上届于非再生性资源,要有计划地合理采用。如果胡乱开发和浪费,将造成矿藏能源危机,危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后患无穷。 生产、生活和科学的发展达到现代水平,一个严重的问题提到了人类社会面前:如何控制自然的变化,使之沿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继续前进,而不致损害乃至毁灭人类社会?目前已有若干迹象表明,对几千年来在总体上一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地球有可能由人类造成不是促进而是阻挠乃至破坏整个人类的发展,如果人类不善于控制自然的变化的话。局部性的问题在历史上和现时代已累累发生,小亚细亚的一些地区由于森林被砍伐而变成了不毛之地,据传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之所以毁灭是由于玛雅人破坏了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我国某些地区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