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人的健康 第3节 身体的防卫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

2017-2018学年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人的健康 第3节 身体的防卫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
2017-2018学年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人的健康 第3节 身体的防卫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

第三章第3节身体的防卫同步练习

一、我学会了

1.对微生物的抵抗方法有:一是防止________侵入体内;二是________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人体的________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

________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由________器官和________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________细胞。其中B 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________“作战”,这种方式称为________免疫;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这种方式称为________免疫。

【答案】病原体;抵抗;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免疫;免疫;淋巴;抗体;液体;细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身体对病菌的防卫的认识。【解答】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 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病原体;抵抗;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免疫;免疫;淋巴;抗体;液体;细胞

2.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________,如________ 、________、移植器官、花粉等。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________。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刺激

________细胞,________细胞就产生一种________,抵抗该病原体,它是一种特殊________,也称

________。

【答案】免疫;抗原;细菌;病毒;癌细胞;B淋巴;B淋巴;抗体;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解答】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当然,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刺激B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

故答案为:免疫;抗原;细菌;病毒;癌细胞;B淋巴;B淋巴;抗体;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3.对________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________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________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答案】多种;非特异性;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解答】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故答案为:多种;非特异性;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

4.人工免疫:通过人工接种________,获得免疫的方法;有人工________免疫(如种牛痘)和人工________免疫(如注射含有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________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免疫。

【答案】疫苗;自动;被动;易感人群;计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理解和认识。【解答】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故答案为:疫苗;自动;被动;易感人群;计划

5.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保护自身,这是免疫的________功能。免疫还具有免疫________的功能,即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________细胞。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及损伤的细胞,以保持________。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________反应、________病和________病等。

【答案】抗感染;监视;异常;自我稳定;过敏;自身免疫;免疫缺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免疫及自身免疫的理解、识记和认识。【解答】当人体受病原体侵袭时,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保护自身,这是免疫的抗感染功能。免疫还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即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及损伤的细胞,以保持自我稳定。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故答案为:抗感染;监视;异常;自我稳定;过敏;自身免疫;免疫缺陷

二、我理解了

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 免疫是人人都生来具有的

C. 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

得 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答案】C

【解析】【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解答】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A、D不符合题意。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在发挥作用。如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 ( )

A.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 后天形成的防御功能

【答案】A

【解析】【分析】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解答】如题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动物常用黏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

A. 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

炎 B. 接种卡介苗预

防结核病

C. 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

毒 D. 注射乙肝疫苗

【答案】C

【解析】【分析】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解答】动物常用黏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理是唾液中含有杀菌物质,可以杀灭伤口的病菌,减少或避免感染,这种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毒与此是同一免疫类型,都是非特异性免疫。C选项符合题意。而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和注射乙肝疫苗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C.

9.面对禽流感疫情,上海、杭州等地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属于病原体

B.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属于保护易感者

C.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D.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分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属于传染源;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和预防疾病的主力军。在病毒、细菌等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干扰素抑制肝炎病

毒 B.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 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

体 D. 唾液

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解答】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类型。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以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

故答案为B.

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

的 B.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 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

原 D. 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答案】C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解答】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病原体)刺激后增殖分化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也称免疫球蛋白,抗体专门抗击刺激B淋巴细胞的这种病原体,即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所以C选项符

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指抗体被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下列有关过敏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敏原是一类抗

B. 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 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D. 过敏原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答案】D

【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对抗原(该抗原称为过敏原)的免疫反应造成的。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当然,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本题要注意区分抗原和抗体,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解答】过敏原是一类抗原,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皮肤能阻挡病

B. 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C.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D. 体

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解答】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

定的防御作用。所以皮肤能阻挡病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 )

A. 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B. 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 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

D. 一种抗体可以抵抗多种抗原

【答案】C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解答】A.一种抗体是由一种抗原刺激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抗原的消失后,抗体可以继续存在一段时间。B不符合题意。

C.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C符合题意。

D.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 )

A. 能直接杀灭病原

B. 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C. 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

D. 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

【答案】B

【解析】【分析】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这种为了预防某种传染病而进行的接种,就叫预防接种。如果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可使人体立即获得免疫,这也

是人工免疫的一种方法。【解答】疫苗本身是抗原(病原体),不是抗生素,不能直接杀灭病原体,也不能吞噬抗原。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6.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 ( )

A. 皮肤的屏障作用阻止病毒进入体内

B. 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C. 人体具有特异性免疫功

能 D. 人体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答案】B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抗体,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T 淋巴细胞也有免疫记忆功能。【解答】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下列哪类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 )

A. 乙型肝炎

B. 近

视 C. 龋

齿 D. 贫血

【答案】A

【解析】【分析】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两个特点。【解答】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A选项符合题意。近视、龋齿、贫血都是个体差异引起的,不可传染。

故答案为A.

18.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

①特异性免疫②非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人工免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解答】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和人工免疫。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原因是能 ( )

A. 切断传播途径

B. 保护易感人

群 C. 控制传染源 D. 增强免疫的三道防线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对传染病流行情况的监测和易感人群状况的分析,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解答】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原因是能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B.

20.下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 )

A. 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注射甲肝疫苗

B. 小明同学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C. 小华同学被狗咬伤,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

D. 进入人体的致病细菌被白细胞吞噬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工免疫的理解和认识。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解答】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注射甲肝疫苗、小明同学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人工免疫。小华同学被狗咬伤,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属于人工被动免疫。进入人体的致病细菌被白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B. 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 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免疫的理解和认识。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解答】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计划免疫是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B不符合题意。

C.免疫功能过强时,抗体或淋巴细胞会失去分辨“自我”和“非我”能力,把自身的某些细胞和组织当做入侵的抗原而攻击,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病。C符合题意。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________。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4)该实验说明________。

【答案】(1)对照

(2)病原体

(3)异养

(4)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值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析】【分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初步得出答案。【解答】(1)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结核菌,甲组注射了脱毒结核菌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因此为对照组。(2)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包括真菌、寄生虫、病毒、细菌,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病原体。(3)结核菌属于细菌,它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异养.结核菌生活在活的动植物体内并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4)题干中甲组小白鼠在第一次注射脱毒结核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度结核菌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抵抗该病菌,所以表现为无症状。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值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故答案为:(1)对照;(2)病原体;(3)寄生;(4)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值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23.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消灭天花,所以许多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接种天花疫苗属于________。

(2)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免疫)。

(3)资料表明,美国和俄罗斯的几个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属于反对保存天花病毒的理由有____(可多选)。

A. 目前,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必要时可通过相关技术研制所需的天花病毒

B. 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 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E. 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人工免疫;特异性

(3)A,C

【解析】【分析】根据对传染病流行情况的监测和易感人群状况的分析,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解答】(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类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接种疫苗是出生后进行,产生的抗体只对某一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特异性免疫。(3)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一旦用之,使用、研究现有的天花病毒的DNA序列的资料即可,无需再保存天花病毒,因为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2)人工免疫;特异性;(3)AC

24.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科学实验。实验于1881年5月5日开始: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的24只绵羊用毒性已经削弱的病原菌进行注射感染,乙组的24只绵羊不注射进行对照。5月17日,注射过病原菌的绵羊又一次注射毒性较强的病原菌,绵羊仍健康。5月31日,巴斯德当众用毒性很强的病原菌来注射所有绵羊。6月2日,实验见分晓了,结果是:再次受病原菌感染的24只甲组绵羊都很正常,而用来对照的24只乙组绵羊都死了。请回答:

(1)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5月5日和5月17日注射的病原菌起了________作用。

(3)甲组绵羊不死是因为________。

(4)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免疫

(2)抗原

(3)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

(4)对照

【解析】【分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知此实验的原理是免疫。(2)实验中5月5日和5月17日注射的病原菌起了抗原的作用。(3)甲组绵羊不死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4)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对照。

故答案为:(1)免疫;(2)抗原;(3)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4)对照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演化的自然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①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②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③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4、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其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5、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6、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7、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1、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1)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2)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3)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4)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5)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6)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 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4、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 (1)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2)人们把宇宙中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物质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 5、太阳系家族的诞生 (1)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 (2)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圆盘 (3)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 (4)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颗颗行星及卫星。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人的健康第1节健康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1节 健康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概念; 2.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健康的含义,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学难点:健康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思考引入: 1.一个人患感冒了,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生理不健康。 2.一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心理不健康。 3.一个人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社会关系不健康。 4.什么是健康? 5.你认为自己健康吗? 6.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 1.情绪乐观,从容不迫、勇于承担责任。 2.具有旺盛的精力,能够从事日常的社会、学习和工作而不感到有压力。 3.应变能力强,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 4.善于修养精力,睡眠好。 5.具有抵抗一般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 6.体重适中,不胖不瘦,身体好。 7.眼睛明亮且反应敏捷。 8.头发具有光泽而少有头屑。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牙龈出血。 10.皮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健康下个定义吗? 一、健康的含义 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或最佳)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 ) 健康的三要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健康的人

1.生理健康——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 生理健康的标准: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化指标正常,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只有生理健康,人才有精力完成每天的工作。 思考:如何确保生理健康?要合理膳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足够的睡眠,要避免有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 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 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 的生活。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社会关系健康 社会关系健康含义:社会关系健康 是指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居住环境健康 社会关系是指: (1)与家庭和亲属的关系 (2)工作、学习中与同事、同学的关系; (3)亲密的朋友和熟人的关系; (4)社团活动,如参加俱乐部、协会等组织; (5)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如到动物园、美术馆去的情况。 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健康的三个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案例:适应不良 小悦第一次坐在咨询室时,双手紧抓着放在并拢的腿上的书包,眼神迟疑。她说她心情很坏。她家在内地,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S大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几乎喜极而泣。 然而,当她步入大学后,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她寝室8个同学中,有6个是上海人。她觉得她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说着日语一样的上海话,知识丰富,活跃兴奋,变着花样玩儿。在她们面前,她自己就像一个10岁不到的孩子。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着一些莫名其妙又深不可测的东西。上课时,她喜欢坐在僻静的角落里,许多人在一起时,她从不找别人说话,也没有人理她。到食堂去买饭,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她就只好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连价钱和菜名都搞不清楚,所以吃的东西常常是又贵又难吃。 她生活在苦恼中。苦恼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这段时间,她常想到死亡,整晚整晚地睡不着,每天都昏昏沉沉的。她说她的生命中除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 答案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参考答案第一章第1节1.A 2.C 3.D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 150亿粒子的大爆炸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6.(1)图略(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7.(1)B(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第2节1.A 2.C 3.B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3节 1.D 2.A 3.B 4.D 5.A 6.B 7.氢氦 8.星云 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 10.(1)C (2)C (3)C 11.短 7-9 2.5-3第4节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 38亿 3.B 4.D 5.C 6.A B F E C D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

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 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第5节(一)1.D 2.B 3.B 4.B 5.A 6.B 7.B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二)1.A 2.C 3.B 4.A D 5.C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 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2)分析和比较某些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其相互间的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B.由简单到复杂C.由水生到陆生D.由大型到小型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3、子女的一些形态非常像他们的父母,这是因为他们() & A 与父母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B 与父母吃的食物大致一样 C 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D 受父母的熏陶 4、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 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D.转基因技术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6、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 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只大象B.一群飞鸟C.一片树林D.一朵彩云 8、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A.水草B.虾C.鱼D.鱼鹰 9、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A 阳光草蚱蜢鸡 B 鹰鸡蚱蜢植物 C 田鼠蛇鹰D植物蚱蜢鸡鹰 10、某湖泊受到农药轻度污染后,未经处理,一段时间后恢复原来状态,这是由于() A、自动调节能力 B、置换作用 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 11、在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目前较有效的措施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C) ①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②《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哥白尼的“日心说”③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⑤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2.(兰州中考)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B)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3.H7N9型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若通过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毒品危害很严重,海洛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4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C) A.吸毒危害大,坚决要抵制 B.吸毒易成瘾,一定要远离 C.明星有吸毒,仿效也可以 D.身边有吸毒的朋友要远离并劝阻 5.煤炭、石油的共同特点是(C) ①属于可再生能源②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③容易污染环境④由远古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转变而成 ⑤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 C.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个体由小到大 7.对如图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B) A.地球上的物种太多了,不堪重负,我们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B.人口剧增,过度获取自然资源,让地球无法承受 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 D.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8.人体内的红细胞由于没有细胞核,所以寿命很短,为保证血液的正常功能必须随时更新。在人的一生中与红细胞正常更新有关的结构是(A) A.骨髓腔内的骨髓 B.骨松质内的骨髓 C.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D.骨密质内的骨髓 9.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C) 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 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 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 D.生吃瓜果要洗净 10.荷兰主办了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核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B)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概要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其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4.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5.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哥白尼与“日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②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③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④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⑤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⑥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

九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九上 第一章 知识要点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 3 + 3H 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 3 === AgCl↓ + HNO 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变 红 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 2SO4 + 2NaOH ==== Na 2SO4 + 2H 2O 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 2 == Na 2SO 3 + H 2O 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 4 ==== Cu(OH)2↓ + CaSO 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① 2、金属单质 + 酸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 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 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四、 有机物的性质 1、可燃性 五、物质鉴别 1、据物质颜色鉴别 Cu 红 CuO 黑 CuSO 4粉末白色 CuSO 4溶液蓝色 CuSO 4·H 2O 蓝 Fe (银白) Fe 2O 3 (红) FeCl 3 (黄) Fe(OH)3 (红褐色) 2、根据反应现象鉴别 (1)鉴别NaOH 溶液与石灰水 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2)鉴别稀硫酸与稀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人的降第6节降生活练习新版浙教版.doc

第6节健康生活 (见B本87页) 聚焦教材)? 1.中毒:环境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变,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们产生的毒素的变质食物引起的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含有有毒物质的少数动植物或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 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为非处方药。 3.吸毒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对人体的器官、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各种疾病。吸毒、贩毒破坏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每年的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 4.香烟烟雾中的有毒成分是焦油、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可以通过吸烟影响肺等呼吸器官,而且对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5.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6.当患者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 复苏。 VQ分层训练 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1.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是(A ) A.发芽的马铃薯 B.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物 C.剩饭剩菜一定要蒸煮后再食用 D.尽量不吃颜色鲜艳的蘑菇 2.某人到药店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抗拒售卖。你认为其欲购药品属于 (A )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外用药 D.内服药 3.过量和长期饮酒,会引起的疾病是(B ) A.酒精中毒,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 B.神经衰弱,智力减退,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C.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不良出现缓解 D.促进消化,食欲大增,易患甲状腺机能亢进 4.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叙述错误的是(B ) A.吸毒损害人体的神经、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 B.毒品对人体有害,青少年只能少量吸食 C.吸毒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D.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 5.联合国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包括(D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FLASH小动画 解释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问: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归纳:在体液中(细胞外)消灭病原体——体液免疫 再看FLASH,介绍B淋巴细胞的记忆功能。 问:B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 观看动画,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和释放淋巴因子 归纳: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细胞免疫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作业本答案(下)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150亿粒子的大爆炸 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6.(1)图略 (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 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 7.氢氦8.星云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10.(1)C (2)C (3)C 11.短7-9 第4节 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38亿 B F E C D

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 (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 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 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 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 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 (一) 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 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 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 (二) D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 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 1.下列有关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xx无关 B.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 C.只要参加体育锻炼就不会得心脏和血管疾病 D.吃好喝好就不会得心脏和血管疾病 2.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已经超过传染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下列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B.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冠状静脉 C.高血压、吸烟、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会引发冠心病 D.心绞痛病人一旦发病,应立即将硝酸甘油药片含于舌下 3.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新出炉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报告显示,在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谢综合征、大气污染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润霖院士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关键。“管住嘴,迈开腿”,生活方式干预有助预防心血管病。 (1)心血管疾病是指组成人体______系统的______和______器官出现了问题。 (2)导致心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______?

(3)专家指出目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是“管住嘴,迈开腿”的实质含义是______。 4.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白血病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的症状有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吞噬作用这种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从免疫类型分析,属于______免疫。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好方法是______。 (2)饭后1小时血糖会迅速升高是因为米饭中淀粉在______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并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治疗糖尿病采用______方法。 (3)高血压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如何预防呢?(至少写出两点建议)______。答案和解析 1.B解析:据统计,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与青少年有关,A错误。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B正确。多参加体育锻C错误。 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 D错误。 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2.B解析: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A正确。在主动脉基部的左右两侧各发出一条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肌内部,形成分布在心脏壁里的毛细血管网,然后汇集成静脉,最后通入右心房;血液沿着这条途径的循环叫做冠脉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肌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的血液循环;因此为心脏肌肉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冠状动脉,B错误。高血压、吸烟、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会引发冠心病,C正确。心绞痛病人一旦发病,应立即将硝酸甘油药片含于舌下,D正确。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资源 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提问:(1)生态系 统的概念是什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什么?(2)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 为哪两部分?它们 各自包括了哪些成 分? 认真思考,回 答提问: (1)在一定自 然区域内,所 有生物及其生 活的环境共同 构成生态系 统。地球上最 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圈。(2) 生态系统由生 物和非生物环 境两部分组 成。生物包括 植物、动物、 承上启下, 既巩固已 学知识,又 为学习新 知识做铺 垫。

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 导入新课讲述:我们已经知道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具有各自的生态功 能,那么,生态系统 中各种成分的关系 如何?它们之间的 关系对生态系统会 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是本节课需要进 一步探讨的问题。 思考,讨论, 进入新课学 习。 问题导入, 明确学习 任务,激发 学习兴趣。 食物链和食物网1、活动:分析草原 生态系统中部分生 物的关系 ppt展示:图23-4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生物(不完全)。 提出下列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 (1)草原上的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有什 么作用? (2)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与草原上的植 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之间存在着什 观察、思考、 讨论、回答: (1)草原上的 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 物,供给该生 态系统中的各 种动物利用。 (2)吃与被吃 的关系。 (3)草原上的 各种动物之间 的关系是捕食 关系,如青蛙 捕食蝗虫,而 培养学生 观察、分 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做中 学”增强学 生学习的 兴趣。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大型到小型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3、子女的一些形态非常像他们的父母,这是因为他们() A 与父母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B 与父母吃的食物大致一样 C 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D 受父母的熏陶 4、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是 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6、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 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树林 D.一朵彩云 8、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9、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A 阳光草蚱蜢鸡 B 鹰鸡蚱蜢植物 C 田鼠蛇鹰 D植物蚱蜢鸡鹰 10、某湖泊受到农药轻度污染后,未经处理,一段时间后恢复原来状态,这是由于 () A、自动调节能力 B、置换作用 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 11、在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目前较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C、防止“三废”污染 D、禁止捕猎 12、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 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A 肺结核、糖尿病 B 肺结核、甲型肝炎 C 色盲、甲型肝炎 D 糖尿病、色盲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

九年级科学下期末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大型到小型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3、子女的一些形态非常像他们的父母,这是因为他们() A 与父母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B 与父母吃的食物大致一样 C 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D 受父母的熏陶 4、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 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6、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 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树林 D.一朵彩云 8、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9、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A 阳光草蚱蜢鸡 B 鹰鸡蚱蜢植物 C 田鼠蛇鹰 D植物蚱蜢鸡鹰 10、某湖泊受到农药轻度污染后,未经处理,一段时间后恢复原来状态,这是由于() A、自动调节能力 B、置换作用 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 11、在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目前较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C、防止“三废”污染 D、禁止捕猎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 册教案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FLASH小动画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产生热岛效应气体是氧气 2 .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固氮醋杆菌”的特殊固氮菌,将这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植入到某些农作物植株内,使这些作物的细胞具有固氮能力,从而“捕获”空气中的氮。研究人员已经用西红柿成功完成实验,目前正用小麦、玉米等进行更大规模实验。该技术一旦推广运用,将大幅减少氮肥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固氮醋杆菌和根瘤菌结构相似,都属于真菌,都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B.将固氮基因植入农作物植株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C.小麦、玉米的种子和我们吃的西红柿的主要部分都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生产氮肥时形成的PM2.5依次穿过毛细血管和肺泡壁进入血液中 3 . 2月6日,台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 A.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B.吸毒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4 . 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 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5 . 某高校对刚入学新生体检后统计时发现,学生中有色盲、甲型肝炎、先天性心脏病及肺结核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学习、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疾病是() A.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色盲、先天性心脏病 6 . 登革热病是经蚊子叮咬人体而传播的传染病。为控制该病的传播,2015年科学家在广州某岛释放了50多万只被打了“绝育疫苗”(含有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雄性蚊子,如图。这些雄蚊不咬人,与野生雌蚊交配后所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