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西寺小学南嵩峰

(1)教学内容:教材6——7页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3、经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长条纸、彩笔、尺子预习提纲:1、读一读:读教材6-7页内容。2、画一画:

3、想一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

4、算一算: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通过预习知道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2、班内交流预习情况。3、你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师提取适当的板书。

4、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一定有自己擅长的小手艺吧?王芳同学呀,就是她所在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她每小时能织围巾1/4米。板书:每小时1/4米)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估计生会先提如2小时织多少米?3小时织多少米之类问题,师要及时引导:如果织的时间不够一小时呢?生因此有可能提出如1/2小时织多少米?2/3小时织多少米等等,师根据生的提问适当选取,有序板书书问题)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研究一个数乘整数的意义。1、咱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2小时可以织多少米?怎样列式?为什么这么列?(生可能说:每小时织的乘以几小时就等于一共织的米数,也可能说工作效率乘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都可以。)2、那么你能说说1/4×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抽生回

答)3、那如果是1/4×5呢?1/4×10呢?你再举个例子?4、小结:也就是说,一个数乘整数,我们可以说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研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咱们再来看第二、三个问题:2、想一想,该怎样列式??(1/4×1/2 1/4×2/3 )3、根据是什么?4、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许多同学感到很困惑,来,咱们先来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每个人手里都有两张长条纸,请你试着用它们先表示出前一个算式的意思,你也可以用画线段图啊等等其他方法来表示。5、谁来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如果大部分同学有困难,可以请一个做的比较好的同学到前面交流,给大家一些启发,然后再同桌互相折一折,说一说。)(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折纸方法或线段图画法贴在黑板上)6、刚才1/4×1/2这个算式的结果我们已经会表示了,那你能想办法再表示出2/3小时织的布吗?7、生动手做并交流。8、(师也选择有代表性的折纸方法或线段图画法贴在黑板上)9、根据刚才的交流,谁来总结一下1/4×1/2 1/4×2/3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那如果是1/4×2/5呢?你能再举个例子吗?10、咱们来总结一下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研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我们明白了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那你知道它们的得数吗?2、你是怎么知道的?能验证你的想法吗?同桌交流一下。3、你能说说不看图的时候如何计算吗?4、应用刚才的发现,你能计算一下1/4×8/15,7/9×3/14吗?(抽生板演,分析两种做法,提醒同学们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4、归纳概括建立模型A、分数乘分数的意

义?B、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1、图示下列算式的意义:4/5×1/2= 1/3×2/5=2、计算:4/7×5/68/9×3/48/21×7/162/9×3/53、解决问题

完成8页4(1)(2)

一个数乘分数,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学习内容 课本第3~4页例2、例3,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学习目标 进一步学会分数乘法的意义,会计算分数乘分数。 课文讲解 例2,整数乘分数。只列式不计算,借助直观图理解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并用整数乘分数的算式表示。通过类推列式。 “做一做”,巩固练习。 例3,分数乘分数。借助直观图理解分数“再分”1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用分数乘分数的算式表示。应用“再分”理解算理。 “做一做”,巩固练习。第1题,把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算式表示。第2题,直观图用分数乘法表示。第3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分数的意义,乘数乘法的意义,是本课的学习基础。分数的“再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本课的新知。 辅导精要 例2,读题,了解本课的基本语言。 意义。结合分数的意义,用数学语言描述直观图的意义,即:12L的3倍是多少,12L 的1/2是多少,12L的1/4是多少。 列式。类推列式,都可用乘法算式表示,即12×3=36,12×1/2=6,12×1/4=3。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用分数乘法表示。 “做一做”,读题,理解分析乘法意义:3kg的3/10是多少,列式计算:3×3/10=9/10(千克)。 再读题,“吃了它的3/10”与“吃了多少千克”连线,理解它们是从两个侧面描述已吃的面粉,具有对应关系。 例3,略读课文,了解大意。 1皮亚杰认为,只要再分的概念是运算性质的,儿童就认识到分数具有两重的性质。它们都是原来整体的部 分,同时本身也是一个能够进一步再分的整体,它们形成一个构造的序列。“整体的守恒是运算性再分的根本条件”。参见(美)R.W.柯普兰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李其维、康清镳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77. 1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020)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020)【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完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直用乘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计算方法。 3/7x2 1/10x3 5/18x5 2.说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 (1)出示例2情景图。 师: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三组图分别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依据是什么?) 完成例2的空缺部分。 (2)引导学生比较,概括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先试着自己概括,然后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板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反过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探究计算算理。 出示例3情景图。 (1)根据情景图你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选择其中的问题: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第1个问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理解的? (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列式为: 1/2x1/5) (3)怎样计算? (依据教材图示分析理解算法)求1/2公顷的1/5,就是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x5)份,取其中的1份,即 1/2x5 X1=1×1/2x5。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自学完成第个问题。 (1)填写例3第(2)问的空缺部分。 (2)反馈(仿第问说清算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 5. 得出结果 根据大家的想法,。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开始的图形,是不是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6. 猜想计算方法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全期累计编学习内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通过直观; 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 的类推、 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 对学生进行学习 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 课件 学 生 活 动-、复习导入 1、计算 17 X 42 32 5 X 9X 7 6 L ? 12X 3 1 L? 12X 2 1 L? 12X

.12X1 12 X 1 = — = 3 (L) 4 4^ 1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 kg.已经吃了它的3,吃了多少千克? 10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 3 了总数的3。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5 (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3,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 5 作单位“ 1”,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 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 3 3 5、 练习:9 X6= 12X4 = 10 X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 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 的分母约分。 6、说一说下题错误的原因是( ) 15 X 3 48 A 、整数与分子约分了 5 1 B 、整数与分子相乘了 15 X 3 48 C 、整数与分母相乘了 15 48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1、练习一第 2、3题 四、全课小结 1 1 答:3桶共36L 。1桶是6L 。1桶是3L 2 4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一个数乘分数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一个数乘分数 1教案 人教新课标 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并掌握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领悟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计算法则。 3. 情感目标: 通过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教学重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73×2 85×1 10 1×5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例3的图,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51 ,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1×4=5 4 (3)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出示例3,4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根据“工作总量=工效×工作时间”,让学生列式: 51×41 (5)质疑:51×4 1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乘分数。 2.教学一个数乘分数。 (1)学生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涂出它的51 。 (2)41小时粉刷的是51的41,51×4 1表示51的41是多少。 (3)学生操作,涂出51的41 。 (4)说一说怎样涂,51的41就是把51 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实际上是把这面墙平均分成 了5×4=2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201 。 (5)应该怎样计算呢?51×41=4511??=20 1 3.学生独立练习:43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1)先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51×4 3 表示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计算? 4.想一想,说一说: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5.学生独立练习练习二第5题。 6.学生自学例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注意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练习二第3题。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几分之几

第2课时几分之几 课题几分之几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做了这样的安排: 1.由复习过渡到探索新知。 上课开始,设计关于几分之一和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的内容,使学生在对旧知进行回顾的同时,学习兴趣受到激发,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分数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教学教材92页例4和例5前,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把彩带平均分成10份,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然后任意取其中的几份,认识几分之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几分之几的含义。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笔、刻度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6分钟)1.复习几分之一。 举例子说说四分之一的意义。 2.复习分数的构成各部分的名 称。 谁能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分数。(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1.举例说明,并说说这 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分数,说 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内容。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4 份,你能想出几种折法?画出折

分数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3 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 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 9 2 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 2 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课时《几分之几》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几分之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1 3○ 1 5 1 8 ○ 1 7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先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2 4 、 3 4 、 3 10 、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2 4 、 3 4 、 3 10 、 7 10 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一个数乘分数(第二课时)——教案

一个数乘分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 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 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 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 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 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案

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0X5 5/8X1 2/7X3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3/5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问: 3/5X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3/5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3/5千克,32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2) 要求学生观察图(2) 问:在图中1/2的1/5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 引导得出:(1/2)X(1/5)=(1X1)/(2X5)=1/10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列式,教师再出示例3图(3) 问:已经求1/2公顷的1/5是1/(2X5)公顷,那么1/2公顷的3/5应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多少公顷? (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 教师归纳,再看书上结语。再说明,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第1、2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乘以分数 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练习二第3、4题。

小学a6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2

知识决定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1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第4页例2的插图。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101? 185? 27 3?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5 3 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板书:35 3? 问:353? 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53或求5 3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5 3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 指名回答:半瓶用 21表示;式子为:2 153?。 说明:21 53?是求53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53的21是多少。板书:求53的2 1。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53 千克, 3 2 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知识决定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2 指名回答,板书:3253? ,问:325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53的3 2。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5375? 4 38?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得出:根据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5 1 21?。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2 1 公顷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 问: 21公顷的5 1 是什么意思? 出示例3图(2) 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21的5 1 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 引导得出:10 1 521151 21=??= ?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列式,教师再出示例3图(3)

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水平。 3、通过度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实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使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42 32××9×7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 桶是多少L?14 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桶水共多少L?12×3 12 桶是多少L?12×12 14 桶是多少L?12×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 是一半,12×12 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 是多少。 12×14 表示求12L的14 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12×3=36(L) 6 12×==6(L) 1 3 12×=12×14=3(L)答:3桶共36L。桶是6L。桶是3L。 1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练习:29 ×6= 12×34 = 310 ×4=

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101? 185? 27 3?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 53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板书:353? 问:353? 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 53或求53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 5 3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 指名回答:半瓶用 21表示;式子为:2 153?。 说明:2 153?是求53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53的21是多少。板书:求53的21。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53千克,3 2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3253? ,问:325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53的32。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2.2《一个数乘分数》教案苏教版

一个数乘分数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3、例4和计算法则,做一做,练习二中的习题。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法则的推导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易出的错:分母之间进行约分,整数与分母约分后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基训 1.听算。 1/5×3 2/3×4 4/7×7 7/10×5 4/5×5 4/5×4 2/15×10 3/8×2 3/14×14 3/8×0 2/13×39 13/19×57 听题列式。 100个3/5是多少100的一半是多少100的1/5是多少 一瓶油重5千克,3瓶油重多少千克,半瓶呢?写出数量关系。 二、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教学例3 出示例3的图。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1/5×1/4 (1)意义: 因为小时是1小时的,1小时师傅粉刷这面墙的,所以1/5×1/4表示求1/5的1/4是多少? (2)概括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教师:“谁能说一说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整理。着重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看出,分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扩展。这里的一个数可以是什么数?举例说说意义:4×35 0.5×35 35 ×35 指出:这里的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 (3)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共同研究分数乘以分数怎样计算。 (l)用图表示。 教师:“1/5怎样用图表示?”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说明这张长万形纸表示1面墙,要求每个学生把长方形纸横向平均分成5份,然后用彩笔涂色表示其中的1份。教师进行指导。

一个数乘分数_教案教学设计_1

一个数乘分数 课题二:一个数乘分数(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2、例3,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 1.用教科书第19页例2的插图制成的挂图,有投影设备的也可用投影片. 2.教师和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或长18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有投影设备的也可将第20页例3的图绘制成抽拉片,演示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1×5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教学例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分步出示例2的三幅图.每出示一幅图,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1)观察第一幅图:一杯水重千克,3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教师板书:×3 接着提问:“×3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3个或求的3倍. (2)观察第二幅图:一杯水重千克,半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杯?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接着教师说明:杯就是半杯,×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的. (3)观察第三幅图:一杯水重千克,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接着提问:“×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的. (4)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教师启发学生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不同?”(第一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一个是整数,第二、三个算式中的因数都是分数.)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所表示的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第一个算式是求3个,第二个算式是求的,第三个算式是求的.)

一个数乘分数(2)教学设计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101 ×5 85×1 7 3×2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51,4 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51×4 1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 面墙的 51,第二步再涂出41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51的41,由此得出51×4 1这个乘法算式表示“51的4 1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51×41=20 1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 法:51×41=4511??=20 1。 (4)提出问题: 4 3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 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2课时 分数乘法的意义(2)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2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准备: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 一、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 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题

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表示求12 L的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除了有之前所学分数的意义作为基础之外,学生还在前一课时明确了整数乘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课中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学习、尝试,教师只要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就可以了。】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例2“做一做” 设计者:xxx 时间:2020年文档类型:word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文档来源网络如有错误或者侵权,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一个数乘分数》教案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2) 教学内容: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的例2,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八的6—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完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正确计算相关分数乘法式题的能力。 2. 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谈话: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掌握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整数与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合作探索,获取新知 1、复习旧知 小黑板出示第40页,练一练第1题的图 2、例题教学,探索新知 出示例2及图 引导学生看图描述题中两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交流题目中获得了哪些条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1:红花有多少朵? ①通过前面的铺垫估计学生能很快列式10÷2=5(朵); ②教师说明:像这样求10朵的是多少的问题,还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列式10×=() 3、小结 得出结论并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问题2:绿花有多少朵? 师:你能用求红花朵数的方法,求出绿花的朵数吗? 学生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10朵的,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而计算10×,要先约分,也就是用10除以2,得出一份是多少。体会两种计算方法思路的一致性。 尝试用两种方法: ①10÷5×2=4(朵)

一个数乘分数,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郑祥旦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3~4页例2、例3,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学习目标 进一步学会分数乘法的意义,会计算分数乘分数。 课文讲解 例2,整数乘分数。只列式不计算,借助直观图理解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并用整数乘分数的算式表示。通过类推列式。 “做一做”,巩固练习。 例3,分数乘分数。借助直观图理解分数“再分”1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用分数乘分数的算式表示。应用“再分”理解算理。 “做一做”,巩固练习。第1题,把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算式表示。第2题,直观图用分数乘法表示。第3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分数的意义,乘数乘法的意义,是本课的学习基础。分数的“再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本课的新知。 辅导精要 例2,读题,了解本课的基本语言。 意义。结合分数的意义,用数学语言描述直观图的意义,即:12L的3倍是多少,12L 的1/2是多少,12L的1/4是多少。 列式。类推列式,都可用乘法算式表示,即12×3=36,12×1/2=6,12×1/4=3。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用分数乘法表示。 “做一做”,读题,理解分析乘法意义:3kg的3/10是多少,列式计算:3×3/10=9/10(千克)。 再读题,“吃了它的3/10”与“吃了多少千克”连线,理解它们是从两个侧面描述已吃的面粉,具有对应关系。 1皮亚杰认为,只要再分的概念是运算性质的,儿童就认识到分数具有两重的性质。它们都是原来整体的部 分,同时本身也是一个能够进一步再分的整体,它们形成一个构造的序列。“整体的守恒是运算性再分的根本条件”。参见(美)R.W.柯普兰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李其维、康清镳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77.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101 ×5 85×1 73×2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

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51,4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51×41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51,第二步再涂出41小时 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51的41,由此得出51×41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51的41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51×41=201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51×41=4511??=201 。 (4)提出问题: 43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03 ×32。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 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km )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 个43是多少?算式:43×2 (2)求21枝或3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43的21是多少,或43 的×== 1 1 5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