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试题及完整答案单选.

合集下载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______。

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3、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______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4、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_。

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6、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

A.唐玄宗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7、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A.议会共和制B.委员合议制C.议行合一制D.责任内阁制8、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1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2、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_____。

A.军机处B.枢密院C.兵部D.都督府13、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______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1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5、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______。

真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4)

真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4)

真题考试:2022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4)共94道题1、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单选题)A. 礼乐制B. 宗法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试题答案:C2、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3、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临时参议会C. 国民参政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C4、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有(多选题)A. 门荫B. 行伍C. 科举D. 荐举E. 征辟试题答案:A,B,C5、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多选题)A. 守B. 德C. 才D. 年E. 政试题答案:A,C,D,E6、明朝科举考试中主持会试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礼部C. 户部D. 工部试题答案:B7、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单选题)A. 左宗棠B. 李鸿章C. 曾国藩D. 张之洞试题答案:A8、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单选题)A. 例行常朝B. 便殿议政C. 临时朝仪D. 议政会议试题答案:A9、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单选题)A. 分封制B. 内服外制C. 世禄制D. 世卿制试题答案:C10、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人仕途径是【】(单选题)A. 察举B. 入幕C. 征辟D. 门荫试题答案:B11、明朝在宫中设立的职能和外廷通政司相应的机构是【】(单选题)A. 内阁B. 司礼监C. 厂卫D. 文书房试题答案:D12、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单选题)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试题答案:C13、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单选题)A. 例行常朝B. 便殿议政C. 临时朝仪D. 议政会议试题答案:A14、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单选题)A. 朝会B. 巡视C. 朝觐D. 巡狩试题答案:D15、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单选题)A. 秦朝B. 汉朝C. 唐朝试题答案:D16、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单选题)A. 属国B. 侯国C. 郡国D. 王国试题答案:B17、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单选题)A. 考课B. 能力C. 政绩D. 门资试题答案:D18、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单选题)A. 礼乐制B. 宗法制C. 内外服制D. 井田制试题答案:C19、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D. 内史省试题答案:A20、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通政司C. 文书房D. 司礼监试题答案:D21、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单选题)A. 道B. 郡C. 省D. 州试题答案:C22、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国民参政会:C. 临时参议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B23、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单选题)A. 给事中C. 翰林学士D. 宦官试题答案:D24、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单选题)A. 由各省代表选出B. 由全体国民选出C. 由全体国务员选出D. 由临时参议院选出试题答案:D25、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多选题)A. 侄子B. 察举C. 征辟D. 纳资E. 费选试题答案:B,C26、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 出身B. 口碑C. 资历D. 政绩试题答案:C27、辽朝南面宫中最重要的机构是(单选题)B. 汉人枢密院C. 尚书省D. 中书省试题答案:B28、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单选题)A. 侍中B. 中书C. 门下D. 尚书试题答案:B29、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单选题)A. 别驾B. 州刺史C. 州牧D. 都守试题答案:B30、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单选题)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试题答案:B31、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单选题)B. 光绪皂帝C. 溥仪皇帝D. 慈禧太后试题答案:B32、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单选题)A. 格B. 令C. 律D. 式试题答案:A33、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单选题)A. 由各省代表选出B. 由全体国民选出C. 由全体国务员选出D. 由临时参议院选出试题答案:D34、唐高宗时,为分宰相之权,设置了(单选题)A. 北门学士B. 编林待诏C. 的林学士D. 中书舍人试题答案:A35、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试题答案:A36、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单选题)A. 律B. 令C. 格D. 式试题答案:B37、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单选题)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试题答案:C38、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单选题)A. 给事中B. 门阀士族C. 翰林学士D. 宦官39、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40、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单选题)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试题答案:B41、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单选题)A. 行省B. 道C. 市D. 郡试题答案:A42、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单选题)A. 县B. 郡C. 府D. 道4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单选题)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等级制试题答案:B44、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多选题)A. 临时朝议B. 阁议C. 九卿议D. 廷议E. 议政王大臣议试题答案:B,C,D,E45、明朝科举考试中主持会试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礼部C. 户部D. 工部试题答案:B46、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单选题)A. 枢密院B. 谏院C. 御史台试题答案:C47、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多选题)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试题答案:A,D48、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单选题)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试题答案:C49、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临时参议会C. 国民参政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C50、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多选题)A. 晋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试题答案:A,B51、夏商周时期,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称为(单选题)A. 聘B. 问C. 会D. 朝试题答案:C52、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单选题)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散骑省试题答案:A53、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多选题)A. 侄子B. 察举C. 征辟D. 纳资E. 费选试题答案:B,C54、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多选题)A. 九卿议B. 大臣廷议C. 例行常朝D. 便殿议政E. 临时朝议试题答案:C,D,E55、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单选题)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试题答案:B56、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单选题)A. 朝会B. 巡视C. 朝觐D. 巡狩试题答案:D57、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单选题)A. 国子监B. 少府监C. 将作监试题答案:A58、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单选题)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未朝试题答案:D59、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单选题)A. 国子监B. 少府监C. 将作监D. 都水监试题答案:A60、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单选题)A. 道B. 郡C. 省D. 州试题答案:C61、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B. 题请C. 批红试题答案:A62、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单选题)A. 国民大会B. 国民参政会:C. 临时参议会D. 国民参议会试题答案:B63、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多选题)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试题答案:A,D64、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单选题)A. 八举荐B. 科举C. 门荫D. 世袭试题答案:B65、明朝内阁最大的特权是(单选题)A. 票拟C. 批红D. 制诏试题答案:A66、近代中同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单选题)A. 增设学部B. 增设巡警部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试题答案:D6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单选题)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试题答案:B68、清朝对官员的考核标准有(多选题)A. 守B. 德C. 才D. 年E. 政试题答案:A,C,D,E69、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单选题)B. 商朝C. 周朝D. 秦朝试题答案:C70、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 任子B. 赀选C. 征辟D. 察举试题答案:D71、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单选题)A. 吏部B. 尚书省C. 枢密院D. 礼部试题答案:A72、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单选题)A. 侍中B. 中书C. 门下D. 尚书试题答案:B73、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单选题)B. 唐朝C. 宋朝D. 明朝试题答案:A74、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单选题)A. 左宗棠B. 李鸿章C. 曾国藩D. 张之洞试题答案:A75、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单选题)A. 州B. 道C. 县D. 乡试题答案:B76、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 任子B. 赀选C. 征辟D. 察举试题答案:D77、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干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单选题)A. 宗人府B. 内务府C. 司礼监D. 鸿胪寺试题答案:B78、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单选题)A. 钦定变法B. 百日维新C. 预约立法D. 预备立宪试题答案:B79、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单选题)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理治国”D. “以仁治国”试题答案:A80、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单选题)A. 考课B. 能力C. 政绩D. 门资81、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单选题)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试题答案:A82、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单选题)A. 翰林院B. 通政司C. 文书房D. 司礼监试题答案:D83、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单选题)A. 分封制B. 内服外制C. 世禄制D. 世卿制试题答案:C84、清朝在今新疆地区实行【】(单选题)A. 土司制度B. 猛安制度C. 伯克制度D. 谋克制度85、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 出身B. 口碑C. 资历D. 政绩试题答案:C86、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多选题)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试题答案:A,B87、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单选题)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理治国”D. “以仁治国”试题答案:A88、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有(多选题)A. 门荫B. 行伍C. 科举E. 征辟试题答案:A,B,C89、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单选题)A. 节度使B. 都督C. 刺史D. 州牧试题答案:C90、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单选题)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等级制试题答案:B91、清朝在今新疆地区实行【】(单选题)A. 土司制度B. 猛安制度C. 伯克制度D. 谋克制度试题答案:C92、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干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单选题)A. 宗人府C. 司礼监D. 鸿胪寺试题答案:B93、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单选题)A. 格B. 令C. 律D. 式试题答案:A94、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有(多选题)A. 临时朝议B. 阁议C. 九卿议D. 廷议E. 议政王大臣议试题答案:B,C,D,E。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 分。

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

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A.王国 B.侨州郡县 C.左郡县D.右郡县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A.给事中 B.门阀士族 C.翰林学士D.宦官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 B.令 C.律 D.式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A.州 B.道 C.县 D.乡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A.例行常朝 B.便殿议政 C.临时朝仪 D. 议政会议10.中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八举荐 B.科举 C.门荫 D.世袭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A.内阁 B.通政司 C.中书省 D.六部13.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A.宗人府 B.内务府 C.司礼监D.鸿胪寺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 B.百日维新 C.预约立法 D.预备立宪15.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且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 B. 弼德院 C.审计院D.资政院16.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A.总长 B.大元帅 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17.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2024年4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4年4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322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君主与诸侯的矛盾B.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C.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2.实行分封制度的朝代是A.夏B.商C.周D.秦3.夏商西周时期,官员的退休年龄是A.60岁B.65岁C.70岁D.80岁4.秦汉时期,主管一乡行政事务的乡官是A.三老C.游徼D.里正5.秦汉时期,由太常从民间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的男子中遴选,或由各县挑选,郡守认可后送太常。

这种选拔官吏的途径是A.征辟B.察举C.荐举D.博士弟子6.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官员任期的规定出现于A.南朝时期B.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7.唐朝的决策文书不包括A.册书B.制书C.中书D.敕8.唐朝时期,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各机关往来商议文书称A.关B.移C.符D.刺9.唐朝科举包含常科和A.进士科B.预科C.明经科D.制科10.宋代考核官员的主要依据是B.政绩C.品德D.学历11.元朝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是A.枢密院B.翰林院C.会议D.中书省12.明朝中后期,掌管批红大权的是A.司礼监B.内阁C.翰林院D.吏部13.明朝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是A.翰林院B.司礼监C.文书房D.通政司14.清朝六部直属于A.内阁B.皇帝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15.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是A.蒋介石B.孙中山C.毛泽东D.袁世凯16.科举制度正式被废弃时间是A.1905年9月B.1906年9月C.1907年9月D.1908年9月17.南京临时政府官员主要的任用方式是A.简任制B.荐任制C.群众推荐制D.委任制18.北洋军阀期间的行政制裁机关是A.平政院B.总检察厅C.肃政厅D.大理院19.抗战期间统一党政军领导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国防委员会B.军事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D.国民参政会20.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是A.江西南昌B.江西瑞金C.井冈山D.延安2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A.刑部B.都查院C.大理寺D.内阁22.清朝地方区划为A.道、州、县三级B.省、道、县三级C.省、府、县三级D.省、道、府、县四级23.依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的是A.工农民主政权B.抗日民主政权C.人民民主政权D.新民主主义政权24.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A.三权分立原则B.委员会制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D.议行合一原则25.1924年11月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的是A.黎元洪B.张作霖C.冯国璋D.段祺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0年10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夏商周时期,战时动员令的文书形式多为(D)A.命B.约C.诰D.誓2.在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A)A.血统B.学识C.能力D.智慧3.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B)A.别驾B.州刺史C.州牧D.郡守4.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C )A.政绩B.口碑C.门资D.年资5.隋唐时,中央政府中主管外交事务的机构是(B)A.国子监B.鸿胪寺C.太常寺D.大理寺6.唐初依汉朝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在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设立的行政机构是(B)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7.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C)A.转运使司B.提举常平司C.提点刑狱司D.经略安抚司8.在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为了保证官员的“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人仕途径称为(A)A.葫补B.军功人仕C.流外补职D.纳资人官9.辽朝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人任门径为(B)A.举荐B.世选C.科举D.军功10.金朝负责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A)A.吏部B.尚书省C.枢密院D.礼部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B)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D.御史台12.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就是因为宦官掌握了行政决策的核心环节,即(A)A.批红B.票拟C.题请D.改票13.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A)A.都察院B.文馆C.内三院D.理藩院14.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是(D)A.抚夷局B.同文馆C.南北通商大臣D.总理衙门15.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C)A.1860年B.1895年C.1905年D.1911年16.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的《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同级公署职员互相行文者称为( A )A.咨B.令C.谕D.呈17.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A.简任制B.委任制C.荐任制D.聘任制18.在北洋军阀各派争斗中,打出“法统重光”幌子的是(B)A.张作霖和冯玉祥B.曹锟和吴佩孚C.段祺瑞和黎元洪D.孙传芳和张宗昌19.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中,区为市、县以下自治组织,其最高权力机关是(A)A.区民大会B.区公所C.区民代表大会D.监察委员会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D)A.国民政府委员会B.国民政府主席C.五院院长D.国民党中政会21.根据国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县制,区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是县政府的(D)A.监督机关B.执行机关C.决策机关D.辅助机关22.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B)A.委员长侍从室B.中央设计局C.军事参议院D.中央审议会23.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是(B)A.无产阶级代表大会B.工农兵代表会议C.苏维埃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24.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D)A.平时考核B.即时考核C.定期考核D.临时考核25.各解放区人民监察院或人民监察委员会作为行政监察机关,隶属于(D)A.同级行政监察专员公署B.同级行政公署C.同级参议会D.同级人民政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卷及答案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全面确立于( C )A.夏商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西周时期诸侯间直接拜访的礼仪形式是( B )A.朝会B.聘问C.巡守D.联络3.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D )A.能力B.军功C.财富D.血统4.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C )A.尉B.史C.相D.司5.战国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A )A.御史C.长吏D.里正6.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用( B )对地方郡守长官的考察时采用“上计”A.“上计”形式B.“秋冬集课”形式C.“开科取士”形式D.“京察”形式7.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称为( B )A.节度使B.军镇C.郡D.左郡县8.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为( B )A.左郡县B.羁縻府州C.理藩院D.土司府9.西周时期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 C )A.《诰》B.《命》C.《誓》D.《简》10.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 A )A.行省B.道C.市11.明朝百官联名上疏,领衔为首的通常是( A )A.吏部尚书B.户部尚书C.礼部尚书D.兵部尚书1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B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3.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B )A.内阁责任制B.议会监督制C.总统限任制D.国务总理制14.1914年5月袁世凯的“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府法定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B )A.总统府B.国务院C.审计院D.参政院15.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 C )A.行政院B.军事委员会C.国民党中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6.1948年“行宪国大”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 A )A.总统府B.国民大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 B )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都实行首长负责制A.首长负责制B.合议制C.分权制衡制D.有限集权制18.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选举制和( A )苏区选拔任用主要是选举和委任A.委任制B.考任制C.聘任制D.荐任制19.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 D )A.中共委员会B.政府委员会C.行政会D.参议会20.1948年11月以后,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临时性、过渡性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D )A.军政委员会B.人民行政委员会C.中共地方分局D.军事管制委员会21.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 A )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22.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行政决策机构是( B)A.参谋本部B.临时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府D.国务会议2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始于( C )A.戊戌变法B.编制宪法C.厘定官制D.成立责任内阁24.我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B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军事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D.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矛盾25.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D )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4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含解析

2024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含解析

2024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自治区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

A.自治委员会B.临时参议会C.行政委员会D.人民代表会议2、元代掌管佛教事务同时负责管理吐蕃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是______。

A.枢密院B.宣政院C.通政院D.集贤院3、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

A.由各省代表选出B.由全体国民选出C.由全体国务员选出D.由临时参议院选出4、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6、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______。

A.令B.曹C.卿D.丞7、我国历史上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的皇帝是______。

A.魏文帝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8、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______。

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______。

A.广州B.瑞金D.嘉兴10、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11、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2、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

A.枢密院B.谏院C.御史台D.都察院13、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A.议会共和制B.委员合议制C.议行合一制D.责任内阁制14、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15、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中国行政史---单选(完)

中国行政史---单选(完)

中国行政史—--单选1.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2.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血缘关系.3.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度.4.中国封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成熟和定型的标志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5.标志着行政管理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封建行政法典是:唐六典.6.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7.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8.西周时期确立的王位继承制是:嫡长子继承制.9.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乡遂管理体制.10.商代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的区域被称为:内服.11.最早确立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12.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夏朝.1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成称为:巡狩.14.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巡儿狩.15.西周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宗法制.16.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保证嫡长子继承制.17.春秋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包括:田税和军赋.18.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取代它的是:官僚制. 19.官僚制的雏形是:家臣制.20.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相.21.春秋时期最早进行赋税改革的国家是:齐国.22.春秋时期赋税改革之后的赋税形式是:实物形式.23.战国时期各国中枢机构中的武职人员一般称之为:国尉.24.战国时期对官员的考核形式是:上计.25.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相.26.战国时期选拔官员的标准和原则是:治国才能.27.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国鄙制.28.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形式的时间是:战国.29.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郡.30.东汉时期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台.31.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诏书.32.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这一选官原则被称为:唯才是举.33.汉代地方政府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由载量权.34.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后,中央最高监察官变为:御史中丞.35.汉代郡对县的监察执掌者是:督邮.36.汉武帝以后,西汉选择官员的主要途径是:察举制.37.地方官回避本籍制度开始于:汉武帝时.38.实行官员回避制度”三互法”是在:东汉.39.两汉时期和丞相府联合进行考核工作的是:御史府.40.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的朝代是:汉朝.41.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御史台.42.由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并性质相同的选官制是:九品中正制.43.在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过程中,选拔官员的实际依据是:门资.44.魏晋时期,三省权力逐渐上升,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的权力,这三个方面是:决策、执行、封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禅让制 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田亩 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三公宰相制 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停年格制 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曹操 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枢密院 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翰林学士 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 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猛安谋克 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厂卫 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承宣布政使司 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 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厘定官制” 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民政府委员会 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临时大总统 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降级)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考试院 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国民参政会 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考绩法》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选举制 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一元化 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2.中国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前旧的田税军赋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井田制 3.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尚书分曹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很大程度上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左郡县制 5.隋唐时期为应对郡数过多、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道) 6.北宋初年,在府、州之上设立的遣使级的行政区划是(路) 7.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是(北面官制) 8.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进一步促进鲜卑贵族汉化,以邻、里、党为基本组织的基层行政体制是(三长制) 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以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取代(宗法等级君主制) 10.明代实行地方官府层层上报的制度被称为(大计制度 ) 11.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为( 理藩院) 12.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的长官是(布政使) 13.清朝在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上仍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伯克制度) 14.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央行政体制为( 责任内阁制) 15.清政府在成立仿“责任内阁”时,依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制约内阁的机构为弼德院 ) 17.北洋政府时期官俸的类型分为(月俸和年俸) 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县以下自治组织为(区、乡(镇)、闾、邻) 1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决策的权力中心是(国防最高委员会) 20.战后南京政府内部监督的具体方式包括监察院的监督和(立法院的监督) 21.1949年南京政府为整顿吏治而公布的“三法”中包括《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任用法》 ) 22.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包括(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 23.苏区省、县、区的最高政权机关是(省.县.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24.抗战时期,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边区政府委员会) 25.1948年后,解放区城市开始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其性质是(过渡性政权组织) 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2.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朝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巡狩) 3.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取代它的是(官僚制) 4.汉代地方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5.魏晋时期,三省权力逐渐上升,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的权力,这三个方面是(决策、执行、封驳) 6.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7.隋唐时期,吏部铨选官吏的标准是(身、言、书、判身、言、书、判 ) 8.宋代主持一路军务的机构是(经略安抚司 ) 9.宋代由皇帝主持,为疏通君臣关系,提供决策信息而召开的决策会议称之为(例行常朝 ) 10.辽代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处置使司) 11.明代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称为(考满) 12.明代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而设置的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是(分守道) 13.清代由军机处直接下达的机密指令,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后,或直接交职能机构办理,或直接寄送地方官员,这种谕旨下达方式是(“廷寄” ) 14.清初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 ) 15.晚清政府新政改革的核心决策机构是(督办政务处) 16.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除于(1905年) 17.南京临时政府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国务会议) 18.北洋军阀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院) 19.1928年国民党实行训政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与以往地方行政体制有所不同,普遍实行了(城乡分立的双轨制行政体制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国民党中政会) 21.抗战时期,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1940年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中央设计局 ) 22.国民政府在“行宪国大”后,重新设立五院,其中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是(司法院 ) 23.苏区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其中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 24.抗日根据地边区政府行政公署的设置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和(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 2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大区人民政府的机构是(中共中央局) 1.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夏朝】 2.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期】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巡狩】 4.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国鄙制】 5.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游徼】 6.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御史台】 7.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羁縻府州】 8.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称为【致仕】 9.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机构是【枢密院】 10.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常科】 11.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制】 12.元代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中书省】 13.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幼冲,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14.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宗人府】 15.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从而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的时间是【1905年9月】 16.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中变革最不彻底的一级政权是【县级政权】 17.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议会监督制】 18.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各个时期,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都有较大变化,但各派军阀统治的共同特点是【实行军事独裁】 19.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文官考试、甄别和【甄用】 20.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发源机关是【国防最高委员会】 21.1948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国民大会】 22.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首长负责制】 23.工农民主政权中央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均采用【委任制】 24.抗日民主政权的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边区政府委员会】 25.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军事管制委员会】 1.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内外服制 ) 2.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司隶校尉) 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 .郡县制) 4.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御史中丞) 5.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格) 6.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般称为(三公九卿制) 7.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御史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