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pdf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pdf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pdf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课、常见的建筑

1、古时候,人类只能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

2、人们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

屋。

3、引起房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

步。

4、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答:①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发展。②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又改进了建筑

物的结构和功能。③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5、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别),但它们在构成

上都有一定的(层次)。

6、不同地域建筑物的外形和功能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

适应。

2课、巧妙的结构

1、(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

2、英国建筑师根据王莲叶子结构设计的展览厅英国建筑师设计的钢丝网看

台都是(仿生建筑)。

3、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答: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

②支撑力强。

4、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答:①节省材料.②轻巧.③结实.④支撑力强.

5、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答:因为三角形有稳定性。

3课、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

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4课、人体的组成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3、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

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

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

供(物质和能量)。

5、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答: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5课、消化与吸收

1、什么是消化?答: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什么是吸收?答: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器官?答: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4、消化系统疾病有:肠炎、胃炎、胃溃疡、胃穿孔、胃酸、肝炎、脂肪

肝、龋齿等。

5、我们应该哪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答:①不暴饮暴食。②吃东西细嚼慢咽。③少喝酒。④睡前不吃固体食物和甜食。⑤不喝生水⑥少吃凉东西。⑦少吃油腻食品。

6课、呼吸与交换

1、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2、吸气与呼气时,自己的胸部是怎样变化的?答: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3、呼吸的作用: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5、(适当加快呼吸)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6、人在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16次。

7、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答:大量吸烟、一氧化碳中毒、大气

污染等。

8、怎样才能减少呼吸系统的疾病?答: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课、循环与运输

1、有我们的身体中,有一套由(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套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

2、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

(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3、心率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测(脉搏)来测量心率。

4、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心率时要保持(平静)。

5、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6、心跳加快时血液(流动加快),从而运送到全身的(营养和氧气)增加。

7、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流动加快),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8、叛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佐尔医生发明了(心脏起搏器),挽救了许多

患者的生命。

9、1982年,美国(杜布利兹)医生将JARVIK-7人工心态植入人体内,使病人存活了112天。10、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心跳的快慢与运动

剧烈程度有关,运动越剧烈心跳越快。8课、心理与适应

1、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

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

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

2、神经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答: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3、什么叫反应时?答: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

为反应时。在反应时内,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

4、反应时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答:①刺激的强度②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③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④动作及反应的次数等。

5、什么是错觉?答: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

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6、(大多数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

(一致)的。

9课、健康成长

1、我们的身体虽然是由(不同器官和系统)组成的,但它们在(大脑)和(神经)的指挥与调节下,配合得非常默契。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渐发生着一系列(变化),有的阶段(变化明显),有的阶段(变化不太显著)。

3、在青春期(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不同),一般为(10岁到20岁),女孩比男孩平均早(2岁)

5、(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

(成年)的重要阶段。6、要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答:①不挑食,全面、合理地摄取营养物质。②加强体育锻炼。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④多和家长、老师交流、商量。

7、当你和异性交往时,需要(掌握分寸)。

10课、小池塘大世界

1、什么是生态系统?答: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

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

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答: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

生态系统。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外界条件?答: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环境。

4、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方法是什么?答:①选点观察②取样记录③统计整理④展示结果

11、小瓶子大学问

1、什么是生态平衡?答:在分析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时,我们发现,有些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

质并放出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着动植物的尸体。周围的温度、土壤、空

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生态

平衡。

2、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

来怎样的影响?答:生态平衡被打破。

3、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受到什么启示?答: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历了很

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

的恶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积极地保护生态平衡,

帮助维护这个平衡,绝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打破这种平衡。

4、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的吗?答:不是。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谓的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

5、北京大兴留民营村维持生态平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被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6、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7、什么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答:①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植物被称为生产者。

②消费者:人、牛、猪等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被称

为消费者。③分解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8、生态系统中死去的动物和植物为什么会腐烂?答:因为被细菌分解了。

9、动植物腐烂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答:动物和植物腐烂后的营养物质被植

物吸收,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10什么是生物圈?答:地球表面所有的校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

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11、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

圈层。

12、(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

13、人和生物圈有着怎样的联系?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

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12、小行为大环境

1、(美国)科学家曾模拟地球上的生物圈,建造了一个名为(“生物圈2号”)的建筑。

2、“生物圈2号”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惟一)的家园。

13、浩瀚的宇宙

1、无论你居住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都能看到(银河系)。

2、仰望天空,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光带,那就是(银河系)。

3、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宇宙)中

看,银河系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织布的梭子)。4、银河系由大约(500亿颗恒星)、(2000亿颗行星)组成。宇宙中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银河系那样的星系。

5、科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做(宇宙)。

6、科学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

7、中国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星际航行)的向往。

14、探索宇宙

1、在北京建国门的古天文观象台有一个巨大的铜球引人注目,那就是(浑

天仪),这表明(5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用一些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

和星星了。

2、(意大利人伽俐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3、(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耳)对准天空,就能接收到来自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

4、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5、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答: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②哈勃太空望远镜。③射电望远镜。④天文观测站。⑤宇宙飞船。⑥太空空间站。⑦人造卫星等。

6、(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

7、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能观测

(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8、(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

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用来(发射)卫星等宇宙探测器。

9、我国(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人试图用(火箭)使自己飞上天,但

他没有成功,并献出了生命。为纪念这位先躯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

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10、(明朝)发明了(一窝蜂火箭)。

11、用气球模拟实验研究火箭的动力时发现,气球中的空气(向下)喷

出,气球(向上)飞出,气球靠(空气的反冲)力量前进。

12、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答:①火箭本身的材料、动力和工艺。②外界气候、环境等。

13、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钱学森)。

14、(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人造

卫星)送入太空。

15、人造地球卫星

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

造卫星)。

2、我国(1970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3、到1998年底已经有(35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4、人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

(资源勘测)(天文观测)等多种用途。5、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这是(因为地球的引力)。

6、用乒乓球和棉线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时得出什么结论?答: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7、同步卫星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用相对运动的原理怎样

解释?答:同步卫星就是卫星运行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都是24小时旋转一周,这样从地球上看,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的上空。

16、在太空中生活

1、(前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

员。

2、(“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

站。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

3、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几个国家正在携手建造一个绕(地

球)转动的空间站。

4、(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科学研究之旅”重返地面的途中爆炸。

5、(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我国独立设计和研制的第一艘(载

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第三

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17、走近科学家

1、列举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称张衡、袁隆平、居里夫人、牛顿、阿基米

德、爱因斯坦、爱迪生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精神?答: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探

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不唯权、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不唯权、不唯上

等。

3、1769年(法国人)制造了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

4、1886年(德国人)制造了(四轮汽车)。

5、1908年(美国人)制造了(T型福特)汽车。

18、科学学习回顾

1、在科学课中我们进行了哪些类型的探究活动?答:①观察与实验②计划与实施③阅读与思考④设计与制作等。

2、尽管探究活动有着不同的类型,但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一致

的)。

3、说说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答:①提出问题②猜想、假设与预测

③制定计划④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⑤思考与结论⑥表达与交流。

4、科学课中学到了哪些技能?答:①观察②记录③预测④分类⑤对比实验⑥设计与制作⑦建立模型⑧信息搜集和整理⑨表达与交流等。

5、利用多种图表整理信息:①曲线图②柱状图③扇形图④概念图

实验题:地球同步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

证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设:同步卫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因为它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

一样。

我所用的材料:木棒、绳子、火柴棍、塑料球(直径10厘米以上)、乒乓球我用(乒乓球)来模拟卫星,用(塑料球)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1)在塑料球上扎一个孔,把木棒插入孔中。(2)在塑料球的侧面和乒乓球上各扎一个小孔,将火柴棍系在绳子两端,并将两根火柴分别

送入乒乓球和塑料球的小孔内。(3)拉紧绳子,手握木棒使“地球”旋转起来,观察“卫星”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看到在“地球”旋转过程中,“卫星”也在绕“地球”转。

模拟实验结论: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

样,即是24小时转一圈,所以在地球上看同步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