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政府绩

效考核机制

【内容摘要】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转变考核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建立系统完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地方政府政府绩效考核政府职能考核指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过去的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今天已难以为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增长已走到尽头。在当前世界各国依然没有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迫切任务,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味着由“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为特点的“集约型”增长模式的转变。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还没有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定位依然较明显,这和我们在官员的考核上过于重视经济指标,考核机制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因此,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之路,就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绩考核的重点转向加强市场监管、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提高公众满意度等方面来。

一、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诸多弊端,如部分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不合理导致能源严重浪费,投资体制不合理导致建设规模盲目扩张等,这些现象都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的重要障碍。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内部的调整和改革不可谓不重要,但是,政府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经济领域的变革和转型依赖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的转变,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政府职能越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有可能形成行政垄断,造成低水平重复投资,导致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以及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政府职能缺位也有可能导致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断出现,某些部门、行业发展缓慢,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总之,政府的不合理行为是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粗放增长的重要原因。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它涉及到政府管理活动的四个方面:成本、投入、产出、效果,通常政府绩效用经济、效率、效益、公平等指标来衡量。政府绩效是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品质需求和评价政府行为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重要依据。政府绩效考核,简单地说就是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绩效即所取得的业绩、成就和实际效果进行的考察评价,也称之为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决定了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内容,为政府的管理行为提供了价值、目标和依据,有利于政府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即时纠正自己的不合理行为,也有利于社会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实现这一理念,要求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改革过程中,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是政府职能定位和政府行为的指挥棒,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改革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用科学发展的“指挥棒”来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行为,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尚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不合理

过于重视经济指标,忽视其它社会指标;在经济指标上,过于重视经济数量指标和速度指标,忽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指标。政府主要职能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资产管理等方面。但现行的各级政府绩效评估指体系主要强调经济增长,强调GDP 增长率,于是,我国政府绩效考核实践中把经济增长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对政府的经济性评估很重视,而忽视政府绩效的其他方面,如对公民政治参与度、社会分配的公平度、市场自由度、政策的稳定性等其它方面的考核很少,难以体现公共管理的目标多元性和价值多样性。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由于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致使各级地方政府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和资源,包括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等,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二)科学、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教科文卫事业、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行政成本等六项绩效。”【1】考核指标应围绕这些政府职能,将其细化,并尽量以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一套考核指标体系。但是,一方面指标的分解量化工作往往较难,因为政府的产出是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且外部性较强,很难量化或用货币来衡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或对现实中的政府职能及其效果缺乏深刻认识导致设立的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不系统。现实表现为指标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分轻重缓急,考核目标界定不清,指标设置过于笼统,考核指标彼此孤立,指标的选择具有一定随意性,缺乏科学的实证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有些地方的考核只是列出了指标,并没有给出各指标的权重,考核指标与政府职能缺乏关联性。

(三)政府绩效考核的非规范化

政府绩效考核的非规范化导致重视短期考核,缺乏对长期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重视。政府绩效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

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做保障,缺乏统一规范,因此,导致评估往往缺乏长效机制,过于重视短期考核,缺乏对政府绩效的持续性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过分关注任内政绩,少数官员甚至会追求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忽略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不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另外,政府绩效评估的非规范化还导致了评估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许多大检查、大评比不仅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反而成为基层单位的一种负担,某些检查团成员索要礼品,收受贿赂的行为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四)政府绩效考核主体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不高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正式的、独立的、专业化的政府绩效评估组织,政府绩效考核主要是政府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等类型的评估,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绩效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估,难免使评估结果不能很全面地反映政府执政效果。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在工作中,往往更为重视直接掌握绩效评估权的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满意度,而不是社会公众的满意度,盲目追求虚假政绩。“现实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中社会组织和公众代表的缺位,导致绩效评估过程中相关利益群体和个人话语权的缺失,使得政府绩效评估结论所涵盖的观点不够全面。此外,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构成中,专业评估组织的缺乏,也使得政府绩效评估结论受评估主体自身专门知识、参与评估能力,以及素质和理论水平局限性的影响。”【2】

三、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设想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绩效考核形成合理的长效机制,就要求政府树立新的价值评估理念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结构完整、操作易行的评估体系,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促使绩效考核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政府绩效考核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的转变

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表现出浓厚的“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往往从政府自身的需要出发,或者说从系统内各级领导机关的考虑和

需要出发,很少考虑地方政府管理活动是否能满足当地社会、公众和企业的需要及其满意的程度。这种价值取向导致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活动只能唯“上”是从,而不是从本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而上级领导机关在确定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时,往往指标体系权重不合理,以相对易考核的数量化的经济指标为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要求,主要看产值和利税。地方政府在上级政府的指标压力以及和同级政府的竞争压力下,只追求单纯的数字任务,与当地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实际状况相脱节,可以说,这种绩效考核对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

当前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绩效评价值标准首先要从“政府本位”向“民众本位”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绩效考核以公共服务质量为主要标准,从注重经济发展向关注民生转变,在发展战略上,弱化项目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考核指标上,弱化经济指标在政绩考核的作用,把民生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因素,这有利于从根本上削弱地方政府抓项目、上投资的冲动,防止和克服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二)建立系统、完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主要评估政府应该做的事,评估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程度,绩效考核指标应该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标体系的设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有经济指标,也要有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指标;既要考核已经表现出来的政绩,也要考核潜在的绩效;既要考核当前绩效,也要考虑未来绩效;要重点强调以前指标中忽视的劳动就业指标、社会公平分配指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满足水平等指标。指标体系要尽量具有引导性,可操作性,可测性,前瞻性;新增加的指标应和原来指标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体现指标的层次性,避免指标增多产生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另外,不同地区、不同层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适应本地特点,有所侧重,因为不同地区和层级政府的战略目标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也

不相同。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进行了绩效考核的改革试验,体现了新考核指标的特点和要求,值得借鉴。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市厅级对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包括实绩考核、民主测评和群众满意度三个方面。实绩考核采取定量考核的办法,民主测评和群众满意度采取定性考核的办法,定量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实绩考核中,指标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指标设计上,增设了人均GDP指标,其中,经济发展指标只占30%左右的权重。

(三)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

现阶段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中,存在评估主体单一化、信息不对称、评估主体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绩效评估结论的社会认可程度。评估主体的组成应是多层次、多渠道的,这样才能体现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才能使政府更好实现服务于大众的目标。在当前的政府构架下,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是指除了政府自身及其上级作为其评估主体外,还要建立政府内部与外部的双向互动模式,即引入社会公众和专家参与的评估制度。公众参与意味着公众可以以社会主人和服务对象的角色对政府绩效提出要求,协助和监督政府机构对它们的各种行为负责,并让公众知道政府到底应该为公众做什么,实际完成了什么,是否为公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只有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全面和有效。因此,现阶段应实行由政府、政党、权力机关、专业评估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共同进行的政府绩效考核,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

要发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政府绩效考核,就应该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建立科学的绩效信息系统,要及时公开政府绩效考核的程序和过程,使公众不仅参与考核,并且能对考核活动进行监督;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为绩效评估提供信息平台;要创造良好的评估环境,在上下级之间分权、授权,要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条件和渠道;为保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在政府部门行政活动中,可以试行将考核对象的薪酬、升迁、奖惩、任免、培训等与多元主体考核机制下的考核结果相挂钩以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快政府绩效考核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发达国家已将绩效考核作为政府机构的法定要求,有专门的立法保障,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评估制度。如,美国制定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荷兰制定了《市政管理法》等,均以法律形式要求政府部门进行绩效评估。而我国的政绩评估工作基本上处在地方政府自发或半自发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绩效评估还只是停留在个别省市、个别部门。同时,在考核方法上由于政府没有建立起战略规划、绩效计划和绩效报告制度框架,绩效评估的随意性很大,大多流于形式。成功的绩效考核不仅取决于考核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绩效考核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制度。因此,要克服“运动式”考核的弊端,加强绩效考核方面的立法,推进考核制度化建设。有学者建议人大在修改政府组织法时,将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纳入其中【3】,此类意见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付亚东.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以经济建设类指标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0(3)

【2】高富锋.当前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不足及其完善【J】.美中公共管理,2005(4)

【3】战旭英.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回顾、反思与改进【J】.山东社会科学,2010(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绩效尤其是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和衡量也逐步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共识。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它对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指标构建是核心问题,指标的设定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⑴。本文首先给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以性质定位,其次针对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主要探讨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依据评估的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具体设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始终贯穿与公共行政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实践,始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胡佛委员会推动的美国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以企业家精神去改革政府的理念把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推向了全世界⑵。而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就是关于行政效率效能的改善,中央对行政效率效能的关注因势利导了各级地方政府对更高绩效的追求和对改善政府治理、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工具----绩效评估的关注。温家宝总理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标志着绩效管理和评估研究得到了肯定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赋予了学界和实践界更大的责任。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服务导向原则 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只看重工业生产总值、利税上缴、市政建设等有形绩效指标的设定,在指标设计上忽略公众的感受。在这种绩效指标的指引下,许多政府为了以大投资换得高增长的“政绩”,强行向群众集资、摊派,盲目的大开发、大建设,争取多出、快出表面政绩。严重破坏和降低了政府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政

(完整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暂行办法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 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正确评价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提高单位服务效能,促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保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对象为单位所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其岗位(职务)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考核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为目的,坚持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全面准确的原则。 第二章考核内容和标准 第四条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德,主要考核遵纪守法情况以及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主要考核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业务技术的提高、知识更新等情况; 勤,主要考核公益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勤奋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廉,主要考核廉洁从业方面的表现。 第五条双肩挑人员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聘用合同约定的两类岗位职责任务,以其主体岗位为考核重点。 第六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第七条考核标准按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分别制定。年度考核标准应以年度工作任务为依据,聘期期满考核标准应以双方签订的聘用合同要求为依据。 第八条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一般在每年年末或者翌年年初进行。聘期考核以年度考核为基础,一般在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内进行。聘期考核与年度考核期间不超过半年的,可以合并进行。 第九条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第十条确定为优秀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纪守法,思想政治素质高,自觉贯彻落实科学

政府绩效考核系统解决方案

政府绩效考核系统解决方案 背景介绍 根据监察部《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监发[2011]6号)指出,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是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实绩和效果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改进政府工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式。 建设目标 首先,围绕着政府已经建立的制度体系,围绕着建立和推行规范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和奖罚激励这样一个工作机制,构建一套“四位一体”的绩效管理系统。 其次,绩效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强政府部门的全面工作管理,促进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深度融合。 第三,绩效管理系统要实现逐级逐人的全面绩效管理工作,建立机构、人 员全覆盖的绩效管理机制,做到组织绩效、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有机统一,促成过程管理与过程绩效的有机统一。 最后,绩效管理系统要有助于政府部门内部综合管理工作的整合和深化,要实现,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绩效信息共享;提高宏观管理的针对性、绩效指标设定的交互性、日常工作监督的可见性、绩效数据采集的便捷性、绩效考核实施的透明度和绩效结果反馈的便利性;通过与各类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对接,自动获取与绩效管理相关的数据用于考核和评价,减轻绩效考核的工作量,提高绩效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可靠度,逐步实现绩效考核的智能化、科学化。 建设思想 汇德ESP绩效管理系统着眼于与政府现有考核体系有效衔接,融合文件管 理体系和改进管理体系,建设绩效信息门户,着力打造绩效指标自上而下落实、工作绩效自下而上提升的环境。管理对象涉及各单位所属部门及在编工作人员,立足管理对象的差异,采取分级分类的管理模式,以部门指标考核为出发点,以

政府绩效评估参考方案

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 -------------------------------------------------------------------------------- 关于《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的说明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现就《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简要说明,请予审议: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政府绩效管理是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为目的而采取的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政府改革策略,是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绩效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当今许多国家实施政府再造、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能、改善政府形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有利于形成各级政府正确的政绩导向,引导各级政府重新思考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实现政绩,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人民满意政府,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目前,国内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省、市进行了绩效管理探索。我市开展多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推行绩效管理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全国各地的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使绩效管理在主体、内容、方法、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走形式、走过场等弊端。为了使我市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一开始就走上法制轨道,制定规范政府绩效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为推行绩效管理、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二、《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适用范围。政府绩效管理主要依托于政府间的层级管理体制而推行,市政府对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所属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即“下考一级”。因此,《条例(草案)》第二条规定了,“本条例适用于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绩效管理”。根据我市多年来实际情况,政府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单位也一并进行了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同样也需要实行绩效管理,因此,《条例(草案)》第四十九条规定了“本市其他机关、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按照市委要求,本条例实施后,目前市直机关实行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过度为绩效管理。 (二)关于绩效管理机构。由于绩效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的工作,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难以推行。从长远看,应当成立全市统一的绩效管理委员会。由于机构的整合需要一个过程,按市委意见,绩效管理工作暂由市目标责任考核办公室承担。因此《条例(草案)》规定了绩效管理机构这个概念。

机关绩效考核评分细则

机关绩效考核评分细则 为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在市直机关形成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比学赶超、争创 一流的工作局面,确保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各项目标顺利实施,需要对机关员工绩效做好 相应考核!下面就随爱汇网一起来了解下机关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吧!机关绩效考核评分细则(一) 第一条 为做好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共建工作的绩效考评, 促进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建设管理, 根据部有关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考评对象包括各省(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部直属单位和部机关各单位。 第三条 考评指标包括数量类指标和质量类指标。 数量类指标主要包括各单位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上的信息发布情况、 公众参与类栏目共 建情况、应用系统建设情况,主要以发布信息的数量作为计分依据。 质量类指标是指各单位所发布信息的访问量。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主管部门根据网站建设工作需要,按照《交通运输部政府网 站共建工作绩效考评指标及计分标准》(见附表),将子站分为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部直属 单位、部机关三个类别,定期进行分类考评,统计单项和综合积分。 第五条 各单位信息发布情况、公众参与类栏目共建情况、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得分之和, 乘以排名计分系数为综合考评得分。 第六条 排名计分系数根据公众对各子站栏目及各单位负责维护的主站栏目访问量之和排 序确定,排名最后的单位系数为 1.0,排名每上升 1 位,系数增加 0.01.第七条 计分导向性原 则。 1.鼓励各单位扩大信息发布数量的同时,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对被主站采纳并发布的信息 或以图片、视频方式展现的信息给予较高评分;鼓励各单位发布政策解读,新建并维护好专题 栏目;2.鼓励各单位参与留言咨询、在线访谈、网上直播等公众参与类栏目共建;3.鼓励各单位 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各类网上应用服务系统。 第八条 本细则由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机关绩效考核评分细则(二)一、组织领导市直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在、市人民政府 统一领导下,由市直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小组办公 室(以下简称绩效考核办)具体组织实施。 二、考核范围对市直正处级机关、人民团体和具有公共事物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部分 中央、省属驻益单位,分别按党群综合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发展部门、执法监督部门、 中央省属部门五类进行考核(见附件 1)。 市人大、市政协机关各委室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委托市人大、市政协党组参照本办法组织 实施。 三、考核内容(一)重点目标。 招商引资与立项争资任务的完成情况。

政府绩效评估的不足与完善

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摘要】:政府绩效评估强调以结果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政府服务能力的增强、带来了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改善。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评估方法、评估机制都还不健全,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绩效评估的功能未充分的发挥。因此,从目前的评估角度来指出我国政府当前绩效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政府绩效。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问题;措施;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内涵和类型 绩效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作为绩效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绩效评估已被广泛应用。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绩效目标,运用评估指标对政府部门履行行政职能所产生的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估、划分绩效等级、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和运用评估结果来改进绩效的活动过程。政府绩效评估强调以结果为本;评估活动过程谋求信息沟通机制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建立与完善;评估结果的使用谋求政府责任实现机制的加强与完善;评估标准包含效率、行政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绩效要求;评估目的就是要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使政府部门在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公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因此,政府绩效评估是一个范围相当广泛的术语,评估活动主要是对行政活动的花费、运作过程及其社会效果等方面的测定来测量行政行为实现政府绩效目标的程度并由此划分绩效等级、发现绩效问题,从而改进政府绩效;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过程,而是包含了确定绩效目标、阐明评估的任务与目的要求、构建可量化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划分绩效等级、公布评估结果、运用评估结果等环节在内的综合行为系统,如图1所示。在这个行为系统中,确定绩效目标、进行工作分析是起点和基础,建立一套能够反应行政效能的评估指标、绩效标准和计量方法是核心。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410740637.html,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作者:张宝连 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17期 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政府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对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也更加深入,在几十年发展中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也经历了几次考核。并在多次改革当中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如今绩效考核、考核方法、考核主体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进度,提高公务人员专业能力。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当中,构建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十分关键。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要保持公正、客观,充分实现绩效考核价值,从而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一、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问题 (一)重人情,轻实情 由于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并且在组织层面也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实施,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瑕疵,但却无人指正;在互评上也带有明显的渲染和夸张色彩,却被大部分人认可。在考核当中,很多铁面无私的人员往往得不到高的分值,这是由于支持和理解的人并不多,还有很多得罪的人反对呼声很高,所以无法充分体现实情,最终导致人际关系大于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大于同事关系。 (二)重领导,轻群体 在很多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当中,领导依然是一言九鼎,绩效以领导评价为核心,领导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过高,很多绩效都是以相互评分进行计算,而最终的评分值通常不大,所以领导更倾斜谁就显得更加重要,对公务人员的考核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除了会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同时也产生了“唯上”思想。 (三)重形式,轻效果 在实际考核中过于重视考核形式,将书面考核作为首要任务,造成考核工作表面化严重。从部分考核形式上看,都会经历自主总结、民主评价、组织鉴定等多个环节,看似较为严谨,实则无法决定行动。过于形式化的考核无法决定考核内容,由于整个考核体系无法决定整体内容,再加上体系设计缺乏质量标准,无法做到严格把关,导致最终考核质量不尽人意,不仅浪费资源,同时也会误导领导决策。 二、造成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问题的原因 (一)考核指标

公务员人事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公务员人事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 中国系统集成在线提供:公务员人事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是针对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管理系统,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更为安全、快捷、可靠的公务员人事绩效考核管理服务。通过该系统,可以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水平、能力与标准要求间的差距,进而有针对性地定制出公务员培养计划,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有效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进而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竞争活力和创新精神,为提高政府部门的整体服务水平、树立政府部门的新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系统结构 公务员人事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由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工作事务管理、信息查询管理、内勤事务管理、综合事务管理、系统管理等六大功能模块组成,涵盖工作计划、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加班申报审批等人事绩效管理的全过程。 系统结构图 系统特点和优势 ?开放性基于开放的JAVA平台和J2EE体系,实现表现层、逻辑层、数据层的分离 ?可扩展性采用模块化功能设计,同时预留与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整合接口,便于系统扩展 ?安全、可靠采用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实现安全访问;提供核心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和出错 ?易操作系统每项功能均配有实时在线帮助,使操作更轻松、便捷 ?界面美观大方 系统运行环境 项目详细要求 网络环境最低64K专线,推荐2M专线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2003/2000/NT/Linux/Unix Web服务器:Tomcat5.05,推荐Weblogic 8.1 数据库:推荐Oracle 9i或Oracle 10g,支持SQL Server 2 000,mysql及其他通用关系型数据库 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98及以上或者Linux 9.0以上,浏 览器IE 5.5以上 硬件环境服 务 器 CPU:基本配置为Xeon 2.8GHz 内存:1GB 硬盘:72GB×3

兰州新区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兰州新区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被评估单位(盖章):年终评估成绩:年月日

说明: 1.各评估工作小组对负责考核的指标扣分,要说明扣分理由。考核指标扣分情况,由各评估工作小组报市效能办备案。 2.被评估单位对评估工作小组考核指标扣分不服的,可在一周内书面向市效能办提出复查要求,市效能办受理复查申请一周后作出复查答复。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一、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 目前,政府绩效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内部考评,一种是公众参与的外部测评。笔者对这两种考核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两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官方主导与公众参与。前者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围绕当前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包括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财源培植、招商扩投等一级指标和班子建设等二级指标,考核方式也多采用领导打分和各部门互相打分的方式。评价队伍完全是由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博弈,且缺乏公开性。后者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以他们日常在政府部门办事的感受作为依据。因为政府工作干得好不好,绩效大不大,感受最深切、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公众,它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政绩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政府转型的方向和“善治”的结果。

二是经济指标与公众价值。尽管在指标设计上考虑到了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素,也对计划生育、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而信访的“一票否决”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但强势部门和强势指标仍充当“主角”,这一“主角”的导演就是政府官员。在指标时效上主要考虑的是当前表现出来的显绩,而后者更多体现的是公众价值。何谓公众价值?公众价值就是公众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所能得到的所有预期收益与公众为取得这些收益可能付出的所有成本之间的差额。体现在两方面:1、是否提供了较为优秀的服务质量;2、在服务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公众为获得服务所付出的货币或非货币成本,如缩短公众等待服务的时间、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以及增加政府服务机构的数量或者进行政务的简化等。 三是“为”与“不为”。前者重视工作过程与投入,即“为”的体现。也就是“正”的角度考核,这直接导致了压力型体制的产生,即“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比的评价体系”,根据其完成的情况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导致出现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违反科学发展的典型案例。后者以是否存在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是否存在履行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为”作为考核指标,即从“负”的方面考虑。 四是宏观改进与微观促进。在结果的导向上,前者多是从宏观上改进,或是具体数字的简单加减,忽略考核结果的引导功能,未能将考核结果与对考核对象的鼓舞、激励以及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而后者考绩与评人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树立成本与效率观念,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等,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科学的职能定位。 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的对策 通过总结,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考评似乎离我们对绩效期望的预期相距甚远,而目前我省推行的在服务对象中设立效能监测点的测评与“甘肃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照搬“甘肃模式”或过渡到效能监测点测评呢?笔者认为,在公众的民主观念和参与意识不高、政务公开程度不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不高、普通公众拥有信息的有限性和不完整性的情况下,还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 1、考核主体的重构。把评价组织权交给第三方学术性中介组织,对于众多的中小型县级城市来说,缺乏可靠、专业的中介机构。官方考评存在“先天不足”,纯粹的效能监测又存在“后天发育不良”的情况。因此,寻找具有普遍推广意义而又符合当前政治生态水平的考核主体就具有相当意义。笔者认为,将指标考评与效能监测有机结合,合而为一,并在人大和审计部门的组织下进行。人大对政府中心工作熟悉且具有实践经验,审计部门对随机采集的数据有更为科学的分析机制。两者的结合虽然只是过渡,但其意义将会是深远的。 2、考核指标的融合。融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是要形成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为什么选择一些指标而放弃另外一些指标,要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政府的使命要建立紧密的关联性。它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既着眼当前,又注重长远发展;既考虑经济发展,又重视社会全面进步;既包括定性指标,又包括定量指标。本质上来说是“政府本位”向“公民导向”的转变。 3、考核数据的完善。数据的客观和全面是科学考核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硬指标,由有关职能部门提供,考核机构经调查核实后予以认定;群众满意度等大众性指标的数据来源由客观数据和评判数据组成,客观数据即客观的工作与服务产生的数据,评判数据主要通过效能即时监测、明察暗访、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得。尽量扩大样本容量和增加考核频率,以避免行政干预。 4、考核队伍的建设。人大与审计部门设立考核协调委员会,由委员会建立考核员储备库,考核员的选取应尽量不与被考核部门和人员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简述 政府绩效,在我国简称为“政绩”,在西方被称为“公共生产力”、“国家生产力”、“公共组织绩效”、“政府业绩”、“政府作为”等。它的涵义有表面与深层之分。从表面意义上而言,政府绩效即指政府做出的成绩和所获得的效率;而从其内涵上来讲,它还包含效益、公正等含义。因此,政府绩效评估是指根据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官员所创造的业绩与所获得的效益进行的评估,可以将“政府绩效考核”视为其同义词。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公正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转换我国政府管理的理念,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有助于重新界定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有助于明确政府工作的目标;有助于政府改善工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更有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避免贪污腐化等丑陋现象的出现。 实际上,政府绩效是对公职人员的绩效、各职能部门的绩效、政府绩效三部分绩效总和的简称。笔者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实际上应该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对狭义的政府绩效和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并通过这样的考核对这些单位的“一把手”再进行考核。对于一般的公职人员,则用一套简单的人事绩效考核系统进行考核。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推动和扶持。在各级政府 看来,体现政府绩效最直接的方式便 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我国政府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 性,单纯地把发展作为第一目标,而忽 略了各因素间的平衡与和谐发展,甚 至有些地方政府出现了一味强调经济 发展而无视社会平衡、牺牲长远利益 而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一些地方官 员盲目追求数字效应,为了达到年初 上级政府制定的各项指标,大肆上项 目。这些短期行为的直接后果便是自 然环境的污染以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的 增加。显然,这样的绩效评估方式不利 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能真正测评出 政府的成绩和效率。 现在,这种主要以%&’作为主要 考核标准的局面即将成为过去。在党 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展”。这就为纠正错误的发展观提供了 政策依据。 !""(年,一套崭新的政府绩效评 估体系已经制定出来。在该指标体系 中,共包括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 指标)大类、))项。其中,职能指标是 评估体系的主体,如果整个评估体系 按$""分算的话,职能指标至少占*" 分,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各占!"分。 影响指标是用来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影响和贡 献的。潜力指标反映的是政府内部的 管理水平。目前,这一指标体系已经升 格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据悉,人事部 组建的课题组正在青岛试行并做进一 步的调试,下一步可能在其他一些地 方试行。新的评估指标体系有以下几 个突出特点:第一,它注重经济与社会 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如影响指标 包括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指标;第 二,它注重群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比 如在职能指标中包括公民满意度,潜 力指标中包括公民评议状况指标等; 第三,它面向未来,不仅关注当前的政 府绩效,而且关注持续提高政府绩效 的能力,如潜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开 发战略规划等。 但是,笔者认为,将该套体系称为 “体系”,实际上是不恰当的。实际上这 更应该被称为一套评估标准。一套完 整而成熟的体系不应仅仅包括评估的 客观标准,真正的评估体系还应包括 评估主体构成以及评估程序等相关要 素。只有主体和客体、实体与程序的有 机结合,才能真正称之为“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目前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 多从评估的客观标准入手,但是评估 主体的多元结构才是保证公共部门绩 效评估有效性的基石。关注评估主体 的构成同样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只有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评估主体系 统,才能更好地发挥客观评估标准的 作用。成熟完整的评估主体系统需要 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在不同的 阶段,评估主体的构成也会有所不同, 中间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一)过渡阶段 之所以设置过渡阶段,是基于我 改革论坛 !韩燕晖+王晓薇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类型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类型 (1)政府绩效的内部评估主体 政府绩效的内部评估主体指政府机关及其部门作为评估主体所构成的评估主体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机 关内部的自我评估和内部专门评估两部分,即政府机关内部按隶属关系实施的评估及政府设立专门机关-- 人事部门的评估和审计机关的评估等。 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系统主要以内部评估为主,虽然这种评估模式对于实现预定目标具有极为重要 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固有的缺陷,结果并不乐观。我国实践中的政府主导非常明显,评估具有自上而下的 单向性特征,重视政府主管部门对下级和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评估与控制,忽视社会对政府部门的评估与监督。 (2)政府绩效的外部评估主体 外部评估主体指由政府机关自身以外的评估主体所构成的评估主体体系,主要包括: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对政府绩效的评估。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评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权威主体,它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按有关程序对有关人员实施任免、奖惩等。 3)社会评估主要包括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舆论机构、中介评估机构等通过一定程序和途经,采取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正式或非正式地评估政府绩效。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路径选择* ———福建的分析 吴建南阎波 从评估主体的角度,可以大致将这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针对政府组织的绩效评估活动概括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大类。前者的评估定位一般是实现上级政府对下级管理控制,评估指标、标准和权重一般均由上级设定,主要来自于上级政府交办的关键目标任务,评估主体一般为上级政府或其代理机构,而评估程序主要包括听汇报、看材料、走访调查等几个环节,评估结果往往用于发放补贴、提拔干部等,排名和“一票否决”等方式也常被采用; 后者的评估定位一般是体现民主和公众问责[16],评估指标和权重一般由组织评估活动的机构设定,事先不确定评估标准,评估主体一般是公民、企业或社会各行业代表,评估程序包括放问卷和统计排名等环节,评估结果往往用于表彰和通报批评等方面。自上而下的绩效评估以考核的形式出现,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是其中的代表。上级委派给下级官员的目标任务被写入各种目标管理责任制合同之中,实质上是通过利益分配来实现行政目标[17]。政府官员注重的是能否按期达到目标,完成上级交办的“机关委任事务”。由于它是一种强力的激励合同设计[18],面对任期制和末位淘汰制度带来的压力,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政府官员唯一可自我实施(self-enforcing)契约是不断地按照中央政府的考核标准进行激烈的有关职位从而是政治控制权收益的竞争[19]。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方式有利于推行上级的政令、完成关键的发展任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管理中“人浮于事”的局面。但随着时过境迁,这种方式也诱导政府产生了一些短期行为,增加了评估成本和下级政府在政治风险增大时投机的 可能性[20],使政府行为异化[21]。自下而上的绩效评估常以评议的形式出现,行风评议 是其中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代表。它一般由纪检纠风部门组织实施,主要考察地方政府的行

浅谈政府绩效考核问题

东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政府绩效考核问题 姓名田寅 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 2014级 学号 14W110173134005 指导教师赵建国 2016年03月17日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Abstract (3) 一、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4) 二、政府组织绩效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4) 三、当前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1、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够深刻 (5) 2、绩效考评无标准,形式化 (5) 3、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欠科学 (5) 4、绩效考核的反馈渠道不畅通 (6) 5、绩效考核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6) 四、政府组织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6) 1、正确认识绩效管理 (6) 2、认真贯彻落实绩效管理 (7) 3、探寻新的评估维度,建立具体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7) 4、实行分类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体系 (8) 5、充分发挥完善考核结果的作用 (8) 6、加强交流与沟通,健全评估反馈体系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政府组织与其它组织在管理上的距离逐步拉开。近年来随着政府组织改革的深入,每个政府组织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机构的撤并,经费的压缩,种种问题和压力使政府组织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高枕无忧了,因此,提高人事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对外形象和公信力就成为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进行了阐述,探究了一些政府组织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以优化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希望能促进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政府绩效评估

二,政府绩效评估 组织绩效评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企业以赢利为主要目标,因此,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开发周期、利润率等,就成了评价组织绩效的主要标准,而且这些都能够在量化基础上进行较为精确的测定。 二战前后,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便已开始,大规模的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3年,尼克松政府颁布了“联邦政府生产率测定方案”,力图使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依据这一方案,有关部门拟订了3000多个绩效示标,由劳工统计局对各个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统计分析。1974年,福特总统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对所有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在英国,撒切尔于1979年一上台,即任命雷纳爵士为她的效率顾问并在首相办公室设立了一个效率小组,效率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在首相效率顾问的领导下,对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运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拟订提高效率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这就是著名的“雷纳评审”。从1979年到1985年,英国绩效评估的侧重点是经济和效率,主要追求节省开支。自1986年开始,绩效评估进一步趋向普遍化、规范化、系统化与科学化。普遍化:80年代中期,撒切尔政府要求中央各部门都建立适当的绩效评估机制,并由财政部负起督促和监督的责任;规范化:1989年,财政部发布《中央政府产出与绩效评估技术指南》,并对各部门绩效评估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使绩效评估日趋规范化;系统化:主要体现在评估内容上,示标种类与数量不断扩大。1985年前,评估侧重点为经济与效率,自1986年开始,对服务质量和客观社会效果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绩效示标的数量大幅增长,1986年,政府各部门为评估而拟出的绩效示标总数为1220个,1987年上升到1810个,1989年达2327个;科学化:主要标志是绩效评估应用技术方面的进步,包括信息技术、量化技术、专门测定技术、以复杂的数学模型为代表的分析技术等的发展。 在荷兰,新市政管理法要求对地方当局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绩效示标和绩效评估在道路保养和公园维护、公共文化和娱乐设施的管理、防火和防止犯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澳大利亚的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成为政府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具体的改革计划和措施融为一体,如财务管理改进计划、项目管理和预算改革、国有企业和私有化改革等。设立绩效示标和制定绩效评估方案成为每个政府机构工作计划的一个部分,这些将正式列入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文件并公开发布,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各部与财政部预算谈判中的地位将发生重要的影响。 绩效评估可分为个人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评估。近年来,随着岗位责任制的推行和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对公务员的个人绩效评估已趋向普遍化、经常化、规范化,但是,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组织绩效评估,还显得比较滞后。具体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没有形成制度,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 ②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实践中具有盲目性; ③绩效评估具有单向性,重视政府部门对社会(如公有企事业单位)的评估与控制,忽视政府部门的自我评估,更缺乏社会对政府部门的评估与控制; ④评估从内容到程序缺乏规范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而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有时完全流于形式; ⑤不是将评估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正面措施,而是作为消极防御的手段。当某一方面的问题成堆,社会反应强烈时,才采取诸如大检察、专项检查、大评比等方式谋求改正,因而总是陷于被动; ⑥绩效评估过程具有封闭性、神秘性。 组织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导致了运动式公共管理的弊端。由于缺乏对组织绩效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就是指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势的发展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政府绩效评价的探索和尝试。其中,甘肃将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开创了我国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甘肃模式”,其特点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把评价组织权交给第三方学术性中介组织,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引入服务对象来考核政府业绩。 一、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 目前,政府绩效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内部考评,一种是公众参与的外部测评。笔者对这两种考核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两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官方主导与公众参与。前者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围绕当前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包括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财源培植、招商扩投等一级指标和班子建设等二级指标,考核方式也多采用领导打分和各部门互相打分的方式。评价队伍完全是由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博弈,且缺乏公开性。后者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以他们日常在政府部门办事的感受作为依据。因为政府工作干得好不好,绩效大不大,感受最深切、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公众,它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政绩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政府转型的方向和“善治”的结果。 二是经济指标与公众价值。尽管在指标设计上考虑到了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素,也对计划生育、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而信访的“一票否决”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但强势部门和强势指标仍充当“主角”,这一“主角”的导演就是政府官员。在指标时效上主要考虑的是当前表现出来的显绩,而后者更多体现的是公众价值。何谓公众价值?公众价值就是公众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所能得到的所有预期收益与公众为取得这些收益可能付出的所有成本之间的差额。体现在两方面:1、是否提供了较为优秀的服务质量;2、在服务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公众为获得服务所付出的货币或非货币成本,如缩短公众等待服务的时间、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以及增加政府服务机构的数量或者进行政务的简化等。 三是“为”与“不为”。前者重视工作过程与投入,即“为”的体现。也就是“正”的角度考核,这直接导致了压力型体制的产生,即“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比的评价体系”,根据其完成的情况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导致出现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违反科学发展的典型案例。后者以是否存在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是否存在履行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为”作为考核指标,即从“负”的方面考虑。 四是宏观改进与微观促进。在结果的导向上,前者多是从宏观上改进,或是具体数字的简单加减,忽略考核结果的引导功能,未能将考核结果与对考核对象的鼓舞、激励以及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而后者考绩与评人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树立成本与效率观念,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等,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科学的职能定位。 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的对策 通过总结,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考评似乎离我们对绩效期望的预期相距甚远,而目前我省推行的在服务对象中设立效能监测点的测评与“甘肃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照搬“甘肃模式”或过渡到效能监测点测评呢?笔者认为,在公众的民主观念和参

黄埔区政务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黄埔区政务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职能部门业务部分 黄埔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7月

概述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将体现以下两种转变:由“管理型”政府职能向“管理服务型”的政府职能转变;从形象展示阶段向深化应用阶段转变。 电子政务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现有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析、优化和规范化,从而形成科学的新型政务管理模式。以政务为核心,服务为宗旨的新一代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而不只是对现有手工工作方式的简单模拟。然而以往信息系统的开发大都忽视或难以做到这一点。这里不仅有认识水平的问题,也有触及部门利益而受到抵制的问题。 另一方面,政府是执行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的行政组织系统。现代管理科学认为,搞好一个组织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而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因此科学管理政府人力资源是提高政府管理国家效能的关键。而绩效管理则是其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绩效考评,确认职员的工作成就,奖优罚劣,既约束更是激励,才能整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众满意度,从而改善政府形象。因此,绩效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推动政府办事流程化、绩效化,实施高效的电子化管理,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基于多年为各级政府丰富的电子政务软件开发、实施、运行维护的经验,推出“政务绩效考评管理平台”产品。它将具体满足以下几个政府方面的需求: ?统一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审批服务:“一站式”审批服务主要是将各级政务服务中的办理事项通过电子化手段在同级政府机构间实行互联互通(横向联系),以及按照不同的审批权限,在上下级政府机构间实现互联互通(纵向联系)。 ?审批服务规范化、透明化:审批服务规范化也就是流程化过程。审批服务通过平台内基于工作流的电子化实现,可以规范办理过程,同时,还可满足对办理过程监督、调整的需求。 统一的绩效考评架构:统一的绩效考评构架实现,满足不同的绩效考评需要。面向政府工作人员的不同业务的量化绩效考评,在统一的绩效考评架构下,建立生成绩效考评数据库,以不断改进业务工作、工作人员素质、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政府绩效评估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绩效沟通:是指沟通者(绩效评估方或被评估方)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有关绩效评估的信息)的全部过程。 2、绩效面谈:是指绩效评估方与被评估方之间共同针对绩效评估结果所做的面对面的检视与讨论,是考评双方的沟通过程。 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公共部门,在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依据绩效目标和指标,对本部门资源的使用效果进行评议和估价的活动。 4、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 5、效率:是一种活动或一个组织的产出与其投入之间在的关系。 6、工具性价值取向:是指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工具层面的价值取向。 7、政府再造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为了迎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等对政府的挑战,开始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重塑政府,即政府再造改革。

8、公务员绩效评估: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管理权限,对公务员工作或业务成绩的质量、数量及其能力、品行、学识、性格、健康等状况进行考察审核。 9、价值取向:是指行为主体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价值目标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决策的行为倾向。10、公共部门绩效预算:是指公共部门按照其职能进行预算决策,将公共部门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办多少事拨多少钱。 11、3E标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绩效审计追求的目标。 12、政治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的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四、简述题 1、简述实施现场审计的主要步骤。 答:绩效审计项目各不相同,现场审计也就没有固定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抓好三个问题:一是收集能回答审计问题的有力证据;二是分析审计证据;三是得出审计结论。

项目产出说明及绩效考核体系

项目产出及绩效考核体系 一、项目产出 (一)项目产出定义 根据行业一般理解,PPP项目产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PPP产出是指PPP的“项目产出”,即满足项目需求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公共产品和服务等直观的产出,是一个绝对概念,强调不同模式间对项目需求响应结果的一致性。换而言之,无论采用传统的公共采购模式还是采用PPP模式,项目产出均指向同一个对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运营服务等需求标准的满足,是结果导向的指标。广义的PPP产出是指PPP的“模式产出”,即采用PPP模式相比传统的公共采购模式而言产生的效益差别,模式产出是个相对概念,强调PPP模式与传统公共采购模式间的差异比较,同一个PPP项目的模式产出可能随不同的边界条件而异,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PPP项目产出说明是指对项目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要求的说明,包括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标准,以及该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的需求进行的说明和阐述。其主要用于向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明确项目需求,以及满足该等需求所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PPP项目产出应作狭义理解。

PPP项目需求是该项目最终应达到的目标或要求,也是该项目产生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PPP项目产出还与项目成果和项目手段密切相关。PPP项目成果是项目产出的直接结果,也是项目需求的直观表现形式,而项目手段则是为实现项目产出采取的方式方法。 (二)本项目产出说明 1.项目需求 项目需求即项目建设最终应达到的目标或要求。本项目最终应达到的目标是为满足安图县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安图县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2.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是项目产出的直接结果,也是项目需求的直观表现形式,本项目中项目产出的直接结果表现为项目建设成果。 根据可研报告,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近期至2020年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00 m3/d,其中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00 m3/d,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4000m3/d;远期至2030年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50万m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