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绩效尤其是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和衡量也逐步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共识。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它对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指标构建是核心问题,指标的设定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⑴。本文首先给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以性质定位,其次针对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主要探讨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依据评估的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具体设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始终贯穿与公共行政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实践,始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胡佛委员会推动的美国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以企业家精神去改革政府的理念把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推向了全世界⑵。而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就是关于行政效率效能的改善,中央对行政效率效能的关注因势利导了各级地方政府对更高绩效的追求和对改善政府治理、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工具----绩效评估的关注。温家宝总理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标志着绩效管理和评估研究得到了肯定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赋予了学界和实践界更大的责任。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服务导向原则

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只看重工业生产总值、利税上缴、市政建设等有形绩效指标的设定,在指标设计上忽略公众的感受。在这种绩效指标的指引下,许多政府为了以大投资换得高增长的“政绩”,强行向群众集资、摊派,盲目的大开发、大建设,争取多出、快出表面政绩。严重破坏和降低了政府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政

府工作的满意度,从服务型导向政府出发,可以更好的设定满意高效的绩效评估指标。

(二)注重结果导向原则

相对于单纯的企业经济指标、学校教育指标、社会经济指标而言,政府评估指标总体上难以测量,有的指标可以数值化,而有的指标只能定性化。为了全面反映政府绩效整体状况,体现政府管理效果,应坚持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导向。通过结果导向,使政府把精力真正放在转变职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上。

(三)指标的完整与可行性与客观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具备完整性,才能全面真实反映政府绩效,才能是评估活动得到更多公众的支持和被评政府的认同。此外,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既要充分考虑到指标的价值取向和指标的代表性,又要兼顾指标的可行性,指标设计和操作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设计的指标必须可行才有意义。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政府绩效考核的评估指标设计应该从政府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可行,使每一指标都具有实际意义。

(四)本土化原则

任何一种行政制度的建立和行政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特定土壤之上的,因此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应当从每一个地方政府所在的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符合当地实际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政府作为某一区域内法定权威组织,是唯一能够在宏观上引导本地产业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运行的组织。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各项指标时,要综合反映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与协调性,而不只能侧重某一方面⑶。

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定位

首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治理方式。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作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维系先存到生产关系、建立和发展新的公共责任机制解决各种利益冲突、缓和各种社会危机、提高服务质量,它是公众表达利益和参与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体现了政府管理对民主法治和社会公平等价值的追求。其次,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政府合法性

的有效工具。政府公共部门行使公共权力主要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和主动为公众谋福利,公众成了政府管理活动服务的对象,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和顾客。政府绩效评估蕴涵的服务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强调政府的管理活动必须以顾客为导向,政府应增强对公众服务的回应力。政府绩效评估为改善政府公共部门与公众的关系、加强公众对政府信任、实现“更有回应性、更有责任心和更有效率”的政府的改革目标提供了具体措施⑷。

四、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都表明,“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人们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达成共识,这使得政府绩效评估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过程,很可能是一个政治过程,而这又跟权力配置的基本制度相关⑸。”故此,在设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绩效标准的一刀切。在评估标准上实行所有政府用一个同样的绩效考核标准,不考虑当地实际。第二,缺乏人文指标。在目前的地方政府评估标准中,比较少的关注弱势群体。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出了衡量地方政府绩效的五大指标,其中第一次提出了考核政府绩效的“人文指标”,但是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还没有把人文指标列为一级指标加以考察。第三,评估指标的动态性不够。政府考核的依据之一是社会需求,或者说政府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什么薄弱就考核什么。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比如应该放在就业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的发展等问题上。第四,指标数据缺乏真实性,水分较大。

五、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相关概念解析

构建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首先应该确定评估体系的维度。

维度也称模块,是对评估范围的类型划分,通过维度区分,可以使评估层面更条理,使评估标准更具有可比性。不同的政府,因其职责不同,根据评估维度会形成不同的评估模式,即使是同一政府,评估的侧重不同,视角不同,其形成的模式也会不同。

指标的界定,从理论意义上进行描述,是一种反映事物性质的量化确定手段,国外的有关文献对于指标的解释通常把它看成一种量化的统计的确定方法,例

如,雷蒙·鲍尔在《指标》一书中指出:“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它是一套统计数据系统,用它来描述社会状况的指数,制定社会规划和进行社会分析,对现状和未来做出估价。”狭义的指标概念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定义,即指标是通过定量分析评价社会进行生活状况的变化。而广义的指标指既可能是一种量化的手段,表现为一种可数值化的东西,也可能是通过一定的定性方法来确定、反映事物的一种价值⑹。本文所提到的指标是广义上的指标。

(二)构建指标体系的技术与方法简介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要保证绩效评估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必须运用科学的设计技术与手段,才能尽可能避免绩效指标设计中的偏差和设计者个人偏好对指标选择的不利影响。在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中,学者们常用的技术和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1.平衡计分卡技术。它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诺顿研究院的大卫·诺顿于1992年首次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是一种包括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评估的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⑻。

2.关键绩效指标法(KPI)。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绩效指标设定方法,它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目标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KPI法在运用时要遵循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

3.德尔菲法。用于政府绩效的隶属度(元素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成为隶属度)分析。若把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把每个评估指标视为一个元素,可以对每个评估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此外,德尔菲法还可以用于绩效指标权数的确定,特别是定性指标权数的确定。该方法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意见,然后对每一轮意见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各位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

(三)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行政管理、加快经

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地方公共事业、提高地方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六项内容。因此,将地方政府绩效界定为: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行政管理能力,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宏观规划、引导和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集中体现在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事业、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绩效,即绩效评估的六个维度。(参见图1)下面对其中的一些维度作一简介:

第一,行政管理绩效。是评判地方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重要指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及时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第二,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管理公共事务,消除或减少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繁荣,是我国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

第三,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促进安全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创造更多的岗位,降低失业率,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地方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职能。

第四,公共事业。是政府在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包括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社保环保等方面的调整、控制和管理的过程⑻。(具体指标见表2)

第五,生态环境。地方政府在资源环境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方面。

表1:

表2:

此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还有:1.重大案件和事故⑼。这是一个否定性的定性指标,它是指在政府官员的责任范围内,如果发生重大案件或事故,必须追究相关政府官员的责任。2.施政成本。政府的行为都是要耗费成本的,考察政绩而不计成本的后果很严重,它使一部分地方看领导干部的“政绩”,变成了

国家的债务和财政包袱,所以在涉及到政绩工程时,应该通过审计方式对成本进行核算,这样可以使政绩评估的结果更真实、更可行。3.人文指标。主要包括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次数;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次数;矿难瓦斯爆炸的发生次数;公共场所的火灾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公众的安全感指数;公共安全与预警控制系统的完善程度等相关二级指标,这也是今后衡量地方政府绩效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指标。

六、小结

对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选择维度不同,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方面分类,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依据其职能同样划分了六个方面,并将地方政府在公共事业方面的指标评估单列了出来,着重强调了政府未来在公共事业方面的职能完善,此外,最后还增加了其他指标的说明,着重强调人文指标及其相关的二级评估指标,由此看来,今后地方政府应该尤其注意人文指标下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倪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与筛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第二期

2.陈汉宣,马俊,包国宪.中国政府绩效评估30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5 (1)

3.杨鹏,胡月星,赵郝锐.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J].新东方.2006.5.

4.朱慧涛.论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位及指标体系的构建[J].理论与改

革.2006.3.

5.谢治菊,奉振.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重构[J].西部论

坛.2007.8.

6.卓越.政府绩效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323-330.

7.楚德江.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2008.

8.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2.

9.倪星,李晓庆.试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标准与指标体系[J].2004.9

政府绩效评估参考方案

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 -------------------------------------------------------------------------------- 关于《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的说明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现就《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简要说明,请予审议: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政府绩效管理是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为目的而采取的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政府改革策略,是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绩效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当今许多国家实施政府再造、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能、改善政府形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有利于形成各级政府正确的政绩导向,引导各级政府重新思考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实现政绩,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人民满意政府,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目前,国内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省、市进行了绩效管理探索。我市开展多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推行绩效管理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全国各地的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使绩效管理在主体、内容、方法、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走形式、走过场等弊端。为了使我市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一开始就走上法制轨道,制定规范政府绩效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为推行绩效管理、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二、《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适用范围。政府绩效管理主要依托于政府间的层级管理体制而推行,市政府对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所属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即“下考一级”。因此,《条例(草案)》第二条规定了,“本条例适用于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绩效管理”。根据我市多年来实际情况,政府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单位也一并进行了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同样也需要实行绩效管理,因此,《条例(草案)》第四十九条规定了“本市其他机关、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按照市委要求,本条例实施后,目前市直机关实行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过度为绩效管理。 (二)关于绩效管理机构。由于绩效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的工作,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难以推行。从长远看,应当成立全市统一的绩效管理委员会。由于机构的整合需要一个过程,按市委意见,绩效管理工作暂由市目标责任考核办公室承担。因此《条例(草案)》规定了绩效管理机构这个概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绩效尤其是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和衡量也逐步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共识。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它对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指标构建是核心问题,指标的设定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⑴。本文首先给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以性质定位,其次针对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主要探讨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依据评估的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具体设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始终贯穿与公共行政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实践,始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胡佛委员会推动的美国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以企业家精神去改革政府的理念把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推向了全世界⑵。而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就是关于行政效率效能的改善,中央对行政效率效能的关注因势利导了各级地方政府对更高绩效的追求和对改善政府治理、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工具----绩效评估的关注。温家宝总理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标志着绩效管理和评估研究得到了肯定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赋予了学界和实践界更大的责任。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服务导向原则 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只看重工业生产总值、利税上缴、市政建设等有形绩效指标的设定,在指标设计上忽略公众的感受。在这种绩效指标的指引下,许多政府为了以大投资换得高增长的“政绩”,强行向群众集资、摊派,盲目的大开发、大建设,争取多出、快出表面政绩。严重破坏和降低了政府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政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8038426.html,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作者:张宝连 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17期 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政府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对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也更加深入,在几十年发展中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也经历了几次考核。并在多次改革当中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如今绩效考核、考核方法、考核主体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进度,提高公务人员专业能力。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当中,构建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十分关键。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要保持公正、客观,充分实现绩效考核价值,从而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一、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问题 (一)重人情,轻实情 由于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并且在组织层面也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实施,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瑕疵,但却无人指正;在互评上也带有明显的渲染和夸张色彩,却被大部分人认可。在考核当中,很多铁面无私的人员往往得不到高的分值,这是由于支持和理解的人并不多,还有很多得罪的人反对呼声很高,所以无法充分体现实情,最终导致人际关系大于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大于同事关系。 (二)重领导,轻群体 在很多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当中,领导依然是一言九鼎,绩效以领导评价为核心,领导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过高,很多绩效都是以相互评分进行计算,而最终的评分值通常不大,所以领导更倾斜谁就显得更加重要,对公务人员的考核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除了会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同时也产生了“唯上”思想。 (三)重形式,轻效果 在实际考核中过于重视考核形式,将书面考核作为首要任务,造成考核工作表面化严重。从部分考核形式上看,都会经历自主总结、民主评价、组织鉴定等多个环节,看似较为严谨,实则无法决定行动。过于形式化的考核无法决定考核内容,由于整个考核体系无法决定整体内容,再加上体系设计缺乏质量标准,无法做到严格把关,导致最终考核质量不尽人意,不仅浪费资源,同时也会误导领导决策。 二、造成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问题的原因 (一)考核指标

关于中国和美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法综述

关于中国和美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法综述政府绩效评估是西方国家经常采用的政府管理方式,而美国更是把它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贯穿于公共行政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公共行政学具有明显的组织内部取向特征,着重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活动程序、行政原则和官僚体制,科学管理理论盛行,以效率为导向的技术视野占据了主导地位,追求行政效率成为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的最高目标。从70年代初开始,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也大规模兴起。进入90年代,政府部门的基本运行方式、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由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关系演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目前,政府绩效评估在美国被普遍接受,其过程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综合而言,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注重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绩效评估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②绩效评估的主体多元化。在评估过程中有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由单纯的政府机关内部的评估发展到由社会机构进行评估。 ③强调评估价值取向的公民导向。 ④评估技术不断成熟,科学化程度逐渐提高。包括信息技术、量化技术的广泛使用,针对不同部门发展出不同的评估方式、方法和技术。 ⑤将绩效评估纳入整个政府管理流程之中,通过绩效评估优化政府治理体系。 ⑥重视公共支出评价和绩效审计。 在我国,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绩效考核由来已久,然而,大规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和理论研究却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公民民主意识的加强,国外公共管理改革和绩效评估的成功经验也不断传到中国,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目标责任制、社会承诺制、效能监察、效能建设等方式开始试行绩效评估,理论界也围绕之进行了广泛研究。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在主导思想上摒弃以往只重经济发展硬性指标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绩效评估开始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质量、公平、责任、回应等的综合为原则选择评估要素,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管理

地方政府落实创新创业战略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地方政府落实创新创业战略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摘要:地方政府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应该实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绩效考核。通过明晰政府组织创新创业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绘制创新创业战略地图,明确创新创业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设定创新创业绩效考核指标等,完善创新创业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创新创业绩效考核机制长效运行。这一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地方政府创新创业战略地图模式,并提炼形成地方政府创新创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战略性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地方政府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5-0011-05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服务与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地方政府不仅研究并纷纷出台推进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和办法,也分别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然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如何落到实处?创新创业工作绩效如何考核?这些关键问题困扰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公共管理学的平衡计分卡理论及工具,对地方政府创新创业工作绩

效考核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战略性绩效考核: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重要途径 在管理实践中,不能有效平衡战略和运营实施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研究表明,近25年来,60%―80%的组织无法达到新战略设定的目标。①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认为,如果组织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略,但管理者无法将这些战略转化为运营计划并执行这些计划达到组 织的绩效目标,只会举步维艰。②只有确保优秀的战略落地,才能实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而要促使战略落地,就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理论和实践成果均表明,战略性绩效考核是推动战略实施与落地的有效途径。 所谓战略性绩效考核,就是指基于组织的使命与核心价值观,为达成组织的愿景与战略目标,对组织及员工的绩效进行评定与衡量的过程及方法。地方政府实施战略性绩效考核对于推进创新创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使创新创业战略落地,实现政策红利。地方政府依据创新创业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等设定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指标,就可以引导组织及员工朝着基于战略目标的考核内容及指标方向而努力,促使创新创业战略有效落地,从而起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的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红利。二是有利

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

[收稿日期]2007-11-13 [作者简介]廖锦亮(1983—),安徽蚌埠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府职能。 沈晓霞(1983—),安徽淮南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 □ 廖锦亮 沈晓霞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我国地 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 绩效 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922(2008)01-77-0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改革出现了用企业家精 神重塑政府的潮流,强调政府行政的效率和效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受到广泛的关注,俨然成为了各国行政发展的最新主题。近年来,随着政府成本意识的强化和公民监督意识的增强,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已开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的经验,进行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的不足使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涵义(一)政府绩效的涵义 对政府绩效的界定是研究探讨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的逻辑起点。政府绩效,西方国家又称“公共生产力”、“国家生产力”、“政府业绩”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的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管理能力,是政府能力的基本体现。政府绩效一般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文化绩效和政治绩效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绩效是绩效体系的主要内涵和外在表现,社会绩效是绩效体系的价值目标,政治绩 效是政府绩效体系的中枢和核心。 [1] (二)政府绩效评估的涵义 政府绩效评估是通过采用科学的评价工具,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绩效进行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它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具体的说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及各种职能部门在履行其管理行为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结果与绩效目标相比较,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从而对政府组织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它以绩效为本,谋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部门之间、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广泛运用;谋求顾客通过公共责任机制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直接控制,谋求政府管理对立法机构负责和对顾客负责的统一。政府绩效评估蕴涵了公共责任和公民至 上的理念,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第一评价标准,不断强化 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竞争力。 [2]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出现的问题(一)政府绩效评估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法律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凭,保证绩效评估工作有效的进行,并使之成为地方政府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整个绩效评估活动缺乏可持续性和整体战略规划,难以在政府各部门全面系统推进。评估标准、评估原则、评估流程、评估时限、评估机构方面没有规范化,也没有制度性、法律性的规定,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评估结果也难以做到客 观公正,甚至流于形式。[4] 政府绩效评估的非规范化导致评估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政府形象,评估的权威性、制约性也必将大打折扣。 (二)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多重评估机制尚未建立 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垄断组织,对其评估不能单方面进行,因为这样会导致地方政府评估结果的不客观、不真实。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地方绩效评估主体多是政府内部的评估,尤其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缺乏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的参与。这样就导致在评估的过程中,政府往往重视自身评价,而忽视社会公众和组织的评价、支持和认可。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评估单向性和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评估结果不够客观公正,难以服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严重阻碍了绩效评估的实践,公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影响下很难对政府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有的评估主体往往与评估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存在“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的利害关系,于是评估主体在评估的过程中有很强的本位色彩,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必然难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公正。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测量政府绩效的有效工具,也是政府绩效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科学的指标体 7 72008年3月第10卷第1期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新论)JOU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LESHAN MUNI C IPAL COMM ITTEE OF C.P.C 基层行政 March 12008Vol .10.No . 1

对地方政府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这些年来,各地政府都在搞年度绩效考核,以此作为评价部门年度工作的依据,实行至今,其利弊应该显现出来。根据 实践观察,对此做了一些思考,现归纳如下: 一、成效方面 1、规范了对政府部门的考核标准。各地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方案,一般都对要考核的内容做了量化打分,然后根据这 些内容进行考核,这改变了以往考核政府部门没有统一标准的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2、激励了政府部门主要领导的工作热情。年度绩效考核结束后,一般会对各部门、单位得分情况进行排名,对前几名定为考核优秀,给予一定奖励。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各部门的一把手起到了激励作用,关系到他们的颜面,所以一 般会努力按照绩效考核的内容进行年度常规工作安排。 3、促进了单位职能工作开展。年度绩效考核一般会对各部门的职能工作进行调度,并安排一定分数。到年底时候,按照各部门报送的职能工作打分表进行打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各部门对自己的业务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促使他们努 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弊端方面 年度绩效考核虽然有以上几点成效,但是它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虽然规范了考核标准,但是对于一些像人数少、职能少、权力少的部门来说,某些规定就显得不太合适。主要在于这些部门因为职能关系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导致考核的时候被一刀切,所以不能在考核中得到较好名次。 2、在考核时,各检查人员大多以被检查单位的档案为准,谁干了什么工作,出了哪些成效,很难体现出来。所以,有 的被检查单位在准备检查材料时,处于应付状态,造假现象时有发生。 3、绩效考核的实行还导致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部门的业务工作以加入到绩效考核当中为荣,使越来越多的部门将各项工作任务添加到考核标准当中,考核内容处于不稳定状态。长期、日常工作与短期、阶段性工作混合,使绩效考核 的内容出现混乱。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单位工作的开展,但是与存在的弊端相比,利小于弊,所以应该取消绩效考核,或者将绩效考核的内容固定。当然,我是赞成取消绩效考核的。

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概要

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政府绩 效考核机制 【内容摘要】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转变考核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建立系统完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地方政府政府绩效考核政府职能考核指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过去的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今天已难以为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增长已走到尽头。在当前世界各国依然没有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迫切任务,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味着由“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为特点的“集约型”增长模式的转变。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还没有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 增长的政绩观,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定位依然较明显,这和我们在官员的考核上过于重视经济指标,考核机制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因此,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之路,就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绩考核的重点转向加强市场监管、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提高公众满意度等方面来。 一、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诸多弊端,如部分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不合理导致能源严重浪费,投资体制不合理导致建设规模盲目扩张等,这些现象都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的重要障碍。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内部的调整和改革不可谓不重要,但是,政府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经济领域的变革和转型依赖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的转变,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13级公共管理类一班 学号:2013335800017 宋婷婷在行政改革实践中,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机制,技术和工具,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指标建构是核心问题,绩效指标的设置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影响指标 经济人均GDP 劳动生产率外来投资占GDP比重 社会人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平均受教育程度 人口与环境环境与生态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 职能指标 经济调节GDP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财政收支状况 市场监管法规的完善程度执法状况企业满意度 社会管理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刑事案件发案率生产和交通事故死 亡率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公开程度公民满意度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其他国有资产占GDP的比重国有 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率 潜力指标 人力资源状况 行政人员口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人 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 廉洁状况 腐败案件涉案人数占行政人员比率机关工作作风公民评议 状况 行政效率 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行政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信息 管理水平 职能指标:主体评价工具 针对职能绩效进行测量的指标就是职能指标。职能指标所检验的是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它是绩效指标体系的主体。一般来说,一级政府基本完成了其职能指标的任务,应算合格。 所谓职能绩效,是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内所表现出的绩效水平,它有直接性和主体性,如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是政府应解决的基本问题,这方面出了问题,政府部门要负直接责任。 影响指标:体现效果为本 影响指标,是用来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的影响和贡献,它具有间接性和根本性。这一指标直接考察的是政府的所有作为,反映在人民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政府的绩效最终要表现在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上,要恰如其分地评估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政府和全能政府的管理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保持强势政府的态势。所以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政府的绩效指标,有一定的重迭性是符合中国的实际的。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分析

2010年11月第6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N anji 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Soc ial Science) Sep,2010 N o.6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分析 赵 晖 摘 要:提高政府绩效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是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存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晰、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设置不合理、片面强调考核指标的细化以及指标体系的统一化等偏差。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在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弊端,另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施政理念存在误区。因而,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科学分析地方政府战略目标,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608(2010)06 0017 07 收稿日期:2010 04 06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ZZB004) 作者简介:赵晖,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46 提高政府绩效,不仅是应对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更是实施当前我国政府改革重要目标的紧迫任务。所谓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履行职能的成绩和效果。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是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却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入开展,不利于我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实现。因而,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 考核指标要素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各级地方政府对阻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绩效考核指标做了许多改进,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在科学、合理、规范的轨道上迈进了一大步[1],但目前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2]: 1.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存在职能界定不清晰,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不合理的状况 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职能方面仍旧过于宽泛,牵涉的事务具体庞杂,许多职责业务超出了政府的实际执行能力,这种职能现状导致考察政府部门和干部政绩时,指标纷繁复杂,往往把一些不该列为考核指标的生产性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不少地方政府和部门普遍存在着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的现象,偏离了以政府职能为基础来确定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的正确轨道。比如,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把政府管辖区域内企业的产值、利润、税收作为绩效指标来加以考核,这显然是政府的越位。再如,有些地方政府把 非公经济比重和 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列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这种价值取向促使不少地方政府和干部为了应付庞杂的职能疲于奔命,不能集中精力管好政府应该管的事情。政府的职能是为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能因所有制性质不同而对 非公经济特殊照顾;虽然政府有义务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但 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完全是居民自身的消费权利,政府无权加以干预。因此, 非公经济比重和 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并不能恰当地评估政府的绩效水平。可见,只有清晰界定政府职能,才能正确设定政府绩效指标。 ! 17 !

对中国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的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对中国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的分析 【摘要】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基本价值选择, 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也是以民为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升华。我国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中,应更为重视民众的价值偏好,切实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符合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保证民众的利益,这样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 【关键词】价值取向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正文】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基本价值选择,应是从民生的维度衡量政府绩效,并且强调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做到以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终极目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也是以民为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升华。 一、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总体特色 (一)绩效评估框架体系构成系统化 对评估框架体系构成的研究,桑助来教授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中做了较为系统的概括,认为这一总体框架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八个评估体系,这些体系有的已初步形成,有的正在建立之中,有的还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它们既代表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特色,也代表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发展至今所取得的初步理论和实践成果。这八个评估体系分别是:中国地方政府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国地方政府部门绩效指标体系;中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中国政府公共项目绩效评估体系;中国政府绩效审计体系;中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体系,尤其第八个体系是以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为代表。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全国性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近些年来很有起色,每年公布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越来越引起各地方政府的关注,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更广泛的空间。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多元化 总体而言,政府绩效评估“地方先行”的特点非常鲜明,且呈现了多样化的常态。同时这种多元化趋势在省、市级绩效评估的典型中,又以市级典型居多。如上海市杨浦区机关目标管理系统---杨浦模式、青岛市目标绩效管理体系---青岛模式、江苏省南通市综合绩效考评---南通模式、贵州省直机关目标绩效管理---贵州模式等。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省份不同程度地探索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我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实践中,涌现出省级、市级等不同层级的典型,它们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先行者,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诸如福建省是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在2000年初,该省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乡、镇以上机关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探索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又如湖南省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坚持全面科学评估。对地方各级政府既要评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还要评估民生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政府自身建设指标、行政效率指标、行政成本指标、等部门特色指标。并把改善民生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与中央政府要求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典型评估模式远不止以上这些。甘肃兰州的第三方评价、南京的万人评议政府、哈尔滨的立法先行评估模式仍然都是公认的。这些以整体推进型绩效评估模式、战略导向型绩效评估模式、目标责任型绩效评估模式、问计于民型绩效评估模式、三位一体式绩效评估模式、干部实绩型绩效评估模式等等多样的评估模式凸现了中国特色的评估模式的多样化。 二、中国特色政府绩效评估中民生价值取向界定 党的十七大以来,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改善民生,追求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突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意味着,各级政府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应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充分重视民生价值取向。 有人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一定的倾向性;[1]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的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当今各国的行政改革, 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管理成为其追求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 更是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政府绩效评估理念与方法,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高效、廉洁、公正、透明和具有责任感、回应性的政府, 以最经济的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和优质的服务。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和难点。在学习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本文探讨了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分析构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整体框架, 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 以使其引导我国地方政府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技术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家间、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政府绩效日益关注, 要求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 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领域。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 是从事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是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 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前提。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具有强烈的行为引导功能, 它明确并强化了评估对象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对政府工作成绩的考核曾长期集中于经济发展指标, 各地GDP崇拜之风盛行, 经济发展成为政绩评价和官员职位提升的主要依据。这种用单一经济指标评估政府绩效带来了诸多弊端。一是使官员重经济发展, 而忽视社会其它方面的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社会公共事业没有同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普遍提高, 贫富分化严重。二是专注于经济发展, 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依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来获得暂时的经济发展, 导致环境严重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早期的政府绩效指标只考核结果而不考核过程, 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违法行政, 损害行政相对人利益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为取得所谓政绩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四是早期的政府绩效评估着重评估政府活动对社会、经济、文化各领域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而把政府本身作为一个黑箱, 不去关注政府内部的运作过程。由于缺乏对政府内部运作过程的绩效评估, 政府内部的人浮于事、官僚作风、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1.2、选题的意义 总体来讲,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摆脱了宏观抽象、结构单一的缺陷, 逐步走向科学化、全面化、具体化、综合化, 进一步改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探索和构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程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理论研究相当薄弱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局限,客观要求尽快切实加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其次,有利于地方政府与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特别是加入WTO,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学年论文 题目关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摘要: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要集中于经济指标类的考核,一些隐性的但是对地方经济、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往往被忽视,甚至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遭到牺牲。转变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法及考核标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考核标准的改良,评估因素的科学合理,评估手段的改革等因素都会促成地方政府科学可持续发展。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机制、技术和工具,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绩效指标的设置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转变标准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产业结构( 或比例) 协调、经济效益提高以及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统筹起来,树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1]经济发展质量, 既是衡量经济增长好坏的标准, 又是考察政府工作优劣的尺度。但是由于社会进步、生活改善、结构调整、环境优化的考评标准不易操作,往往在考核的时候被忽略。造成地方政务为了政绩忽略其他因素,导致考核片面化。 一、定义的理解 在了解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标准之前,要先弄清什么是地方政府、什么是政

府的绩效评估、评估标准是什么。 地方政府,指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意指地方或地区行政机关,通常对应于中央政府(在联邦制国家,即称“联邦政府”)的称谓,简称“地方”。有时也称之为地方政权,地方政权不属中央政府管辖,或不直接由中央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府层级,自1950年开始至1980年代,除直辖市以外,实际以三级(省级、市级、乡级)为主,和四级(省级、地级、市级和乡级)并存;1980年代以后转为四级为主,和三级并存,但亦存在例外情况。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 政府评估的指标:经济指标,一般指管理项目中占用资源的水准;效率,关注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效果通常指公共服务实现标的程度,是衡量公共服务的重要指标;行政能力,把效率和效益结合起来的衡量指标;公正,指接受公共服务的团体和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待遇以及社会弱势群体能同等享受公共服务的补偿机制。 二、我国当前环境 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但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充分认清我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对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足,规范化程度不足,绩效指标体系权重设置不合理等等问题。 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我们应该做到将政府绩效评估和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程度;逐步建立多重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要使用科学和合理的评估技术和方法等等。目前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从评估标准上看,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政府活动及其结果的评估,另一种是对政府能力的评估。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大致分为普适性的政府绩效评估、具体行业的组织绩效评估和专项绩效评估三种类型。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公民社会参与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方式,不断拓宽公民和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2014 年9月17日

摘要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改进地方政府绩效的一种特定的管理工具,不仅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而且在我国也逐渐取代传统的泰勒式的科学管理,成为地方政府新的治理模式。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全面发展,建立起完整规范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做好这一工作,对我国当前的行政改革和提高地方政府绩效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由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与评估流程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本文指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问题及改善途径,致力于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地方具体情况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途径。 关键词:1、地方政府 2、绩效评估 3、指标体系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摘要】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浦东新区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深化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体现出诸多特色,积累了诸多经验可以为其他地方政府所借鉴。本文试图从浦东新区的实践中探索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浦东新区企业型政府服务型政府 一、引言 2005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新区成为行政机关改革和政府绩效评估的“综合改革”试点之一。近年来,浦东以我国地方政府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将市场绩效评估成功引入到政府治理过程之中,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关的评估机制。本文对浦东行政改革和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索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发展的方向。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1.绩效评估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大部分运用了一部分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但

是由于社会性质的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理论。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评估理论尚未形成,致使实践中的绩效评价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指导,各地方政府需在日后的绩效评价中逐渐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2.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全。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地方政府没有处理好不同项目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如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之间的权衡,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客观指标的测定,主观指标相对较少;职能指标与产出指标之间的协调,在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方针下,地方政府开始注重公共服务指标的设定,但产出指标仍然较大,未能有效衡量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履行情况。 3.绩效投入评估过于弱化。按照“成本――收益”的分析方式,政府绩效评估要强调效率,强调“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我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中,不论是对于具体项目的评估,还是对于政府组织工作绩效的评估,都应该对成本进行有效分析。如果一味强调产出,强调业绩,这种绩效评估方式违背了效率原则,违背了投入产出模式。同时也容易造成官员腐败现象和公款浪费现象,容易损害政府信誉和政府公信力。 4.绩效评估忽视个人绩效。政府管理既包括对组织的管理,同时也有对人的管理。同样对于政府管理的绩效评估,也应当具有这样的层次划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覆

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价

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价 政府绩效评价就是通过采用科学的评价工具,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绩效进行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有力工具和手段。 为什么要进行政府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可以为政府绩效管理的改善提供必要的资料,帮助政府了解绩效目标的实施状况,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和有效性,使绩效管理真正起到增强政府责任、优化公共服务的目的。 建立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把政府绩效管理和现代公共服务精神融入到政府日常工作中去,把政府的内控和外控结合起来,保障政府目标的实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与市场的协调能力。 政府绩效评价的作用 检验和评价作用。通过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能够知道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现状究竟如何,对政府的管理服务工作及其行政结果可以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 激励作用。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进行比较科学、准确的测定,奖优罚劣,鞭策落后,鼓励创优,全面改进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优化政府的行政资源配置作用。通过绩效评价,可以集中政府的注意力和优势资源,使政府价值最大化,行政结果最优化。

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作用。通过绩效评价活动,转变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和方法,树立顾客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 如何进行政府绩效评价 政府绩效评价,涉及面广,因素众多,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因此要建立科学的、符合国情省情的地方政府绩效评议体系,设置客观合理的评议主体,采用科学有效的测度和计算方法,以得出符合实际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评议结果。 背景材料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价的相关实践 “绩效预算”(Performance Budgeting)是美国早在1949年就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政府编制和管理预算的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其后又曾先后尝试了“规划预算”(Program Budgeting),“计划——项目——预算”(planning——program——budgeting)等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由于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张,政府绩效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断言,西方国家正在展现出一种“评价国”(Evaluation state )的发展趋势。 在英国,铁腕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上台后便组建了效率小组,开始了著名的“雷纳评审”。“雷纳评审”的性质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试验式调查”,即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其目的是提高公共行政组织的经济和效率水平。雷纳小组的成员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高级公务员,除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