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与分析

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与分析
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与分析

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

引言:从广播电视、收音机到移动电话,从射频识别到遥控器、雷达等,无线通信这一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电技术在社会的各行业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

1. 通信系统简介

通信系统是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

1.1 原理

通信原理主要就是解决数据的收发以及传输,具体如下:

(1)信源编码:减少码元数目和码元速率以及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数字调制: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后,我们称之为数字基带信号,大多数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并不适合在信道中传输,这时就需要进行数字调制,如ASK,FSK,PSK等,以适应信道的传输

(3)模拟调制:如果在数字系统中就不需要进行模拟调制,当在模拟系统中传输时就需要进行模拟调制,如AM,FM,PM等

(4)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使数字信息在信道传输时能够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5)模拟解调:解调出数字调制信号

(6)数字解调:也就是译码。这个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进行载波同步和位同步,以及抽样判决

1.2 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源、信宿(受信者)、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传输媒介等组成。如图1-1

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受信者

发送端接收端

2. 无线通信系统介绍

2.1 定义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包括: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红外通信,以及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2.2 发展史

无线通信先驱:

克拉克于1945年在“无线世界”中发表文章建议利用静止卫星实现世界范围的无线电覆盖。从此,卫星通信成为世界通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巴登于1947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

莫尔斯是电磁纪录电报的发明者,是点划电报码的开发者。

贝尔在29岁时发明了电话,他在电信和航空方面有许多发明。

马克尼在1924年发明了能提供世界范围通信业务的天波传输。

波波夫通过试验证明发送无线电报,必须借助电磁发射。

斯戳格在1889年他发明了自动电话交换机。

考劳罗夫指导苏联火箭设计,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赫兹1887年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证明了麦克斯威尔的电磁场的理论。

伏特发现第一个电荷,是开发通信用电池的先驱。

特斯拉研究交流电和高频无线电波,发明了两个电路间感应耦合系统。

波特用终生来开发一种快速印字电报。

李·德·福利特1906年在夫莱名的二极管上又加上一个电极,他的三级管改善了接收并可以进行放大。

2.3 特点

1.成本价廉

有线通信方式的建立必须架设电缆,或挖掘电缆沟,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用无线数传电台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则无需架设电缆或挖掘电缆沟,只需要在每个终端连接无线数传电台和架设适当高度的天线就

可以了。相比之下用无线数传模块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投资是相当节省的。当然在一些近距离的数据通讯系统中,无线的通讯方式并不比有线的方式成本低,但是有时候实际的现场环境难以布线,客户根据现场环境的需要还是会选用无线的方式来实现通讯。

2.建设工程周期短

当要把相距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距离的远程站点相互连接通讯的时候,采用有线的方式,必须架设长距离的电缆或者挖掘漫长的电缆沟,这个工程周期可能就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而用数传模块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只需要架设适当高度的天线,工程周期只需要几天或者几周就可以,相比之下,无线的方式可以迅速组建起通信链路,工程周期大大缩短。

3.适应性好

有线通讯的局限性太大,在遇到一些特殊的应用环境,比如遇到山地、湖泊、林区等特殊的地理环境或是移动物体等布线比较困难的应用环境的时候,将对有线网络的布线工程有着极强的制约力,而用无线数传模块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将不受这些限制,所以说用无线数传模块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将比有线通讯有更好的更广泛的适应性,几乎不受地理环境限制。

4.扩展性好

在用户组建好一个通讯网络之后,常常因为系统的需要增加新的设备。如果采用有线的方式,需要重新的布线,施工比较麻烦,而且还有可能破坏原来的通讯线路,但是如果采用无线数传电台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只需将新增设备与无线数传电台相连接就可以实现系统的扩充了,相比之下有更好的扩展性。

5.设备维护上更容易实现。

有线通讯链路的维护需沿线路检查,出现故障时,一般很难及时找出故障点,而采用无线数传模块建立专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只需维护数传模块,出现故障时则能快速找出原因,恢复线路正常运行。

3. 无线通信技术

3.1 类型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分为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低速率无线个域网(LR-WPAN)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分为蓝牙(Bluetooth),Wi-Fi,IrDA技术,进场通信(NFC),Zigbee技术, UWB技术

1.蓝牙技术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蓝牙技术的传输范围大约为10米左右。由于使用比较高的跳频速率,使蓝牙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2. Wi-Fi技术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 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现时一般人会把Wi-Fi及IEEE 802.11混为一谈。

Wi-Fi联盟成立于1999年,当时的名称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为Wi-Fi Alliance。

3.IrDA技术

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的技术。IrDA的主要优点是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而红外通信成本低廉。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因而该技术只能用于2台设备之间的连接。IrDA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解决视距传输问题及提高数据传输率。

4. NFC技术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

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有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10cm)交换数据,由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可能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具有天然的安全性的特点。应用于付款和购票,电子票证,智能媒体,交换、传输数据

5.Zigbee技术

Zigbee主要应用于短距离范围之内并且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Zigbee使用2.4GHz波段,采用调频技术。与蓝牙相比,它更简单,速率更慢,功率及费用也更低。可以比蓝牙更好地支持游戏,消费电子,仪器和家庭自动化应用。

6.UWB技术

超宽带技术UWB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 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低截获能力,定位精度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小范围、高分辨率、能够穿透墙壁、地面和身体的雷达和图像系统中。除此之外,这种新技术适用于对速率要求非常高(大于100Mb/s)的LANs或PANs。

3.2 认识

无线通信飞速发展,但是不同的通信技术有不同的特点。蓝牙深受大家欢迎,但是它的售价一直居高不下,这就影响了厂商的使用意愿。WiFi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传输速度较高,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目前它已经从传统的医疗保健、库存控制和管理服务等特殊行业向更多行业拓展开去,甚至开始进入家庭以及教育机构等领域。ZigBee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利用传感器和ZigBee网络可以实现医疗中的远程监测病人身体状况,家庭自动化中的照明设备、空调设备、门禁系统的远程控制,工业生产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农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地进行远程设备控制。超宽带技术是现在被

广泛研究的一种新兴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采用极宽的频带,极低的发送功率,并且抗干扰性能强、传输速率高、保密性好,与其他业务共享频谱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技术以极宽的频带换取高速、大容量、低功耗和低成本的优点。可见超宽带通信系统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但这并不能说超宽带系统可取代其他系统,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越来越多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们的互补性日趋鲜明,并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4. 总结

在这次对通信系统的认识实习中,我听了关于通信的实习讲座,参观了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工程实验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知道实验中心包括三大实验室: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老师带领我们看了路由器,中心交换机,服务器,小型机等大型设备。听老师讲解了我校的校园网的主要组成,教务系统以及一卡通等功能得以实现所用到的器件。还去了电信局了解了中国电信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在报告的准备过程中,通过查阅各方面的资料,对无线通信系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无线通信这一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电话等,其中3G、WLAN、UWB、蓝牙、宽带卫星系统都是21世纪最热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我希望无线通信向更快捷,高质量,更丰富,更方便,更便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彬虹,杨炼,李强.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宋俊德,战晓苏. 无线通信与网络.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依思杰斯, 克勒克斯. MIMO无线通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班级:信管11302 姓名:王丽健学号:20130660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世界带人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建立一个优良的信息系统,有利于信息的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随着当前信息化人才的分工细化,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大专业中的不同培养方向。这既符合企业的不同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建设的思考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6年起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为了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美国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专业下的分支方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要求学生学习管理类知识,又需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因而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专业培养方案更新的建设意见和思路 培养目标的细分和完善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在培养方向上可有以下三个方向。 l、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信息化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目前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所接受。该方向应该以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为培养重点。利用目前管理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制

造企业金蝶所共同建立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实验室,开展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重视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熟练掌握ERP的使用,了解企业运作的业务流程,并对其中的某个流程如产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相当熟悉。 2、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中或专业汀服务机构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埋下了隐患。大部分建立了自身网站的企业缺乏网络人侵防御机制,没有响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一旦遭到黑客的人侵,企业的重要信息将泄漏,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网络(D扛RENET)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对网络的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作为企业中的网络管理员,应合理调配资源,控制企业中的不良访问。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少企业开始采用远程分销体系,例如温州的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采用了远程分销体系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总部远程调控,实时掌握各门店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并加以综合分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企业虚拟网(VrN)因而在该方向的培养中应该以计算机网络、企业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为重点。建设相应配套的先进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直接以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进行网络管理的模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学习。 3、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培养不能拘泥于既定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正处nN4向正佰的过渡中,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新的网络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流媒体点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并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盈利模式。而月少6H动画的风靡更证明多媒体技术成为了网络经济的新动力,并形成了产业。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把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事多媒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12-18T11:43:54.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张斌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脚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它让人们的生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内容更充实。 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0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脚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它让人们的生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内容更充实。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在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本文主要从无线电波的来源开始,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目前的情况及其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现状;趋势 随着当前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其在发展中的各种应用使得其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和应用过程。随着当前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普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普及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通信方法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通信手段,拥有者广阔的市场。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对其展开全方位的施工方式,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1.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应用管理服务器三部分组成,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基于IEEE802.15 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 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 的无线城域网(WMAN)、基于IEEE802.20 的无线广域网(WWAN)等四类。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移动性可以划分为移动接入式和固定接入式;按照带宽可以分为宽带无线接入和窄带无线接入;按照传输距离可以分为长距离无线接入和短距离无线接入等。 2.无线通信技术的历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并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沟通方式、管理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信技术从固定方式发展到移动方式,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军用装备,这个阶段的移动通信设备是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在50年代初,才出现了150MHZ VHF 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设备器件已开始向半导体过渡,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并形成了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移动通信网络与公用电话网的融合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个阶段提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在70年代末开始进行AMPS试验。频段扩展至800MHZ。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是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大发展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转变;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兴起并应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加速推进,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蓬勃发展,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3.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今,无线通信产业两个重要特点是:1.大众移动通信发展十分强劲,新技术应用更新不断加快。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2.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发展。 全球移动市场呈总体增长,不均衡增长的趋势。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增用户日益减少;而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用户数增长迅猛。从数据新业务市场的增长来看,韩国、日本呈现爆发态势,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热点。移动通信仍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移动通信用户超过30亿人,四大3G标准(WCDMA、CDMA2000、TD - SCDMA、WiMAX)演进技术不断出现,商用进程加速,全球有10亿人被3G网络覆盖。光通信已成为电信业务传输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超长距离传输方面,也已达到了4000km无中继的技术水平。源于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巨大冲击,固网主导运营商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FMC(Fixed Mobility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整合服务。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进程加速。 4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不同通信技术相互补充与融合 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使得他们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覆盖范围、使用领域、传输速率、技术水平等方面,但是也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把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构成一体化的无线通信网络,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服务水平与服务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捷。 3.2 无线通信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效结合 将这两个相结合,能够扩大无线通信技术的覆盖范围,并极大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基本应用于固定环境中的高速接入。要实现两种技术的融合,开发商应充分结合二者的技术特性以及应用范围,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目的。 3.3 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NGN的有机融合 就NGN技术的发展趋势而言,固定网络会朝着信息化、高宽带化的信息通信方向发展。因此,基于这一发展背景,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传输方式便会得到广泛地应用,从而促进NGN技术的发展。实现系统化的技术整合,促进固定无线通信技术一体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出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作用。不过,这个发展趋势要经历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技术、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1) 1.1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开发背景 (1) 2 系统分析 (1) 2.1系统初步调查 (1) 2.2系统功能调查 (1) 2.2.1商品管理功能 (1) 2.2.2商品数据管理功能 (2) 2.2.3收入与支出功能 (2) 2.2.4 系统管理功能 (2) 2.3系统功能模块图 (3) 3 系统设计 (3) 3.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 3.2数据库设计 (5) 4 详细设计 (7) 4.1启动界面设计 (7) 4.1.1 功能说明 (7) 4.1.2屏幕设计格式 (7) 4.2主窗口设计 (8) 4.2.1功能说明 (8) 4.2.2屏幕设计格式 (8) 4.3商品管理模块的实现 (8) 4.3.1进货添加模块实现 (8) 4.3.2出货添加模块实现 (9) 4.3.3商品供货商信息模块实现 (10) 4.3.4商品信息查询模块实现 (11) 4.4商品数据管理模块实现 (12)

4.4.1汇总模块实现 (12) 4.4.2商品报表模块实现 (13) 4.5收入与支出实现 (13) 4.5.1收入与支出添加模块实现 (13) 4.5.2收入与支出查询实现 (14) 4.6系统管理的实现 (15) 4.6.1用户管理实现 (15) 5 设计总结 (16) 6 辞 (16) 7 参考文献 (16)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1 前言 1.1 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工资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销售管理走向科学化、规化的必要条件;而销售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一般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数据,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销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工作准确无误、快速完成,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服务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提高企业销售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2 系统分析 2.1系统初步调查 系统目标 采用公司现有的软硬件以及科学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建立企业销售管理系统,来实现企业商品销售管理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应符合公司的商品、部门的管理制度,并达到操作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 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文将目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和预见了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igbee Bluetooth UWB Wi-Fi NFC Sev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rison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merg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they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summarized and forese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一.几种无线通讯技术 (一)ZigBee 1.简介: Zigbee是基于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根据这个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和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

管理信息系统参考文献

21 基于J2ME-GPR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许立春; 陈勇; 李传之宿迁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宿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期刊】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2-16 3 156 22 基于B/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刘奇付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期刊】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01-18 212 23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可赢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期刊】厦门科技2010-04-15 114 24 基于MFC和ACCESS数据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周山吉林大学【硕士】吉林大学2009-10-01 389 25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蒋友正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03-01 98 26 基于B/S模式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马味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09-04-01 27 在.NET框架下设计和开发中职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守辉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期刊】中国科技信息2010-01-01 129 28 VB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赵亚娟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02-03 90 29 黑龙江东方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田崇瑞黑龙江大学【硕士】黑龙江大学2009-11-01 38 30 成都东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赖阳星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10-01 31 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鲁明昆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23 37 3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周钦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福建电脑2010-04-25

33 基于UML建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黄小英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期刊】大众科技2009-08-10 192 34 老年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牛伟志山东大学【硕士】山东大学2009-10-10 32 35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彭玉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期刊】民营科技2010-09-20 36 基于SSH2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秦衡山东省电力学校【期刊】科技信息2010-01-05 118 37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胡越; 龙辉霞; 张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期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28 131 38 基于JS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刘岩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期刊】科技信息2010-09-05 147 39 Visual Basic程序开发技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李宝林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3-15 40 软件工程学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究孙剑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期刊】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07-20 21 Xu Lichu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J2ME-GPRS; Chen Yo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f Suqian College Li Chuanzh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Suqian College [] Journa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f 2009-12-16 315622 B/S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Luohe Liu Qifu food [journal] computer programming skills and maintenance of2010-01-18 212 23 Chen Keying Web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 Xiamen mansion [] 2010-04-15 Journal of Xia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 24 based on the MFC and the ACCESS database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Jilin University, master of Jilin University [Zhou Shan]2009-10-01 389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序 无线通信之所以成为既富挑战性又能引起研究人员兴趣的课题,主要原因有两个,这两个原因对于有线通信而言基本没有什么影响。首先是衰落(fading)现象;其次是无线用户是在空中进行通信,因此彼此间存在严重的干扰(interference),下面分别做一简要介绍。 1)衰落 首先介绍一些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与其他通信信道相比,移动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空间波,即直射波、折射波、散射波以及它们的合成波。再加之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并且难以控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时,会遭受各种衰落的影响,一般来说接收信号的功率可以表达为: P(d)=|d|-n S(d)R(d) 其中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向量,|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根据上式,无线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 (1) 大尺度衰落:电波在自由空间内的传播损耗|d|-n,其中n一般为3~4,与频率无关; (2) 阴影衰落:S(d)表示,由于传播环境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对地波的阻塞或遮蔽而引发的衰落,被称作中等尺度衰落; (3) 小尺度衰落:R(d)表示,它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多条信号路径的相长干扰和相消干扰造成的,当空间尺度与载波波长相当时,会出现小尺度衰落,因此小尺度衰落与频率有关。 大尺度衰落与诸如基站规划之类的问题关系更为密切,小尺度衰落是本文的

重点。 2)干扰 干扰可以是与同一台接收机通信的发射机之间的干扰(如蜂窝系统的上行链路),也可以是不同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的干扰(例如不同小区中用户之间的干扰)。

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 无线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就是多径传播,即接收机所接收到的信号是通过不同的直射、反射、折射等路径到达接收机,参见图1。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条路径中发射波的到达时间、相位都不相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如果同相叠加则会使信号幅度增强,而反相叠加则会削弱信号幅度。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会发生急剧变化,就会产生衰落。 图1 例如发射端发送一个窄脉冲信号,则在接收端可以收到多个窄脉冲,每一个窄脉冲的衰落和时延以及窄脉冲的个数都是不同的。对应一个发送脉冲信号,图2给出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情况。这样就造成了信道的时间弥散性(time dispersion ),其中τmax被定义为最大时延扩展。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时延扩展, 接收信号中的一个符号的波形会扩 展到其他符号当中,造成符号间干 扰( 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ISI )。为了避免产生ISI,应该令图2 符号宽度要远远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或者符号速率要小于最大时延扩展的倒数。由于移动环境十分复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时间所测量到的时延扩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两项基础是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和双工(Multiplexing)。从1G到4G的无线通信系统演进史基本上就是在这两项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 多址接入技术为不同的用户同时接入无线通信网提供了可能性。给出了三种最典型的多址接入技术:FDMA、TDMA和CDMA的比较。 双工技术为用户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提供了可能性。两种最典型的双工技术:FDD模式和TDD模式。 中国无线通信科技发展史和未来走向范文 当今,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两个突出特点体现在: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

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才出现150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了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在内。 2 第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采用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组建的模拟蜂窝网也被称为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下称1G)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中,话务是主要的通信方式。由于采用模拟调制,这些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1 系统概述 (4) 1.1 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 (4) 1.2 开发环境介绍 (4) 2 系统分析 (5) 2.1可行性分析 (5) 2.1.1技术可行性分析 (5) 2.1.2市场可行性分析 (5) 2.2系统需求分析 (5) 2.2.1需求获取模式 (6) 2.2.2性能要求 (6) 2.2.3数据要求 (6) 3 系统概要设计 (8) 3.1系统整体设计 (8) 3.1.1系统结构设计 (8) 3.1.2系统模块结构 (8) 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11) 3.3 数据库逻辑设计 (12) 3.4 数据库结构设计 (13) 4 系统详细设计 (15) 4.1登录验证模块 (15) 4.2后台管理员模块 (16) 4.3前台售货员模块 (23) 5 系统测试 (30) 6 总结与展望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3)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超市管理系统现在已是超市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的信息对于超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要分析了系统开发的背景、超市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描述了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系统的整体情况,该系统由基础信息管理、采购信息管理、库存信息管理、柜存信息管理、销售管理和数据库维护等六大模块组成。同时,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描述。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简化商品销售及商品管理的工作量,提高超市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方便超市人员的管理,满足与用户及时沟通需要。 关键词:超市管理;采购;库存;柜存;销售

Wifi通信与LoRa的技术对比

1Wifi通信 1.1什么是wifi 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个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简单来说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 ISM 射频频段。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1.2WiFi的组成架构 Wifi网络架构示意图 一般架设无线网络的基本配备就是无线网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无线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线架构来分享网络资源,架设费用和复杂程度远远低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如果只是几台电脑的对等网,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电脑配备无线网卡。AP为Access Point简称,一般翻译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桥接器”。它主要在媒体存取控制层MAC中扮演无线

工作站及有线局域网络的桥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线网络的Hub一般,无线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轻易地与网络相连。 1.3Wifi的技术特点 1.3.1优点 (1)其无线电波覆盖范围广,WiFi半径则达100米(理论值),适宜单位楼层以及办公室内部运用。而蓝牙技术唯有覆盖15米以内。 (2)速度不仅快,而且可靠性高 802.11b的无线网络规范即是IEEE 802.11网络规范变种。最高带宽是11Mbps,在信号有干扰或者比较弱的情况之下,带宽可以调整到1Mbps、5.5Mbps及2Mbps,带宽自动调整,有效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无线网络 WiFi的优势主要在不需要布线,可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所以十分适宜移动办公用户需求,具备着广阔市场前景。 (5)健康安全 IEEE802.11所设定的发射功率不可以超过100毫瓦,实际发射功率大概60~70毫瓦。手机的发射功率大概200毫瓦到1瓦间,手持式对讲机高达5瓦,而无线网络使用的方式并不是像手机直接接触人体,具有一定安全性的。 1.3.2不足之处 现在所运用的IP无线网络,存在着部分不足之处,例如:切换时间长、覆盖半径小、带宽不高等,使它不能很好支持移动VoIP等要求高的应用。因为无线网络系统对上层业务开发的不开放原因,使很多适宜IP移动环境的业务难以开发。定位在家庭用户的WLAN产品,在许多地方不能够满足运营商在网络维护、运营上的要求。 1.3.3wifi 的安全 wifi提供大量应用前提之下,网络安全是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一方面:wifi给予了我们很多接入internet的方式。使我们拥有了互联网的无限资源;另一方面:wifi同样给予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徐振兴 摘要:随着现代高校的学生日益增多,高校的信息管理越来越复杂。以前 的管理模式很快就适应不了现在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基于此,开发一个针对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变得有必要,此系统可以让所有的管理学校信息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工作效率 一.前言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 是一个由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的用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代替传统的人工模式,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二.国内相关研究及现状 高校信息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绩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易于出错且具有一定保密性的业务。特别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信息管理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如果全由手工完成,耗时巨大,效率却很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一部分的高校信息信息管理更应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开发一套适合学校专业设置的计算机化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以尽可能的方便用户使用为宗旨,还要尽可能的实用。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数据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仍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在现已开发设计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中,有些系统仍需较多的人工干预及用户操作,有些系统的人机界面不是很好,有些系统则出现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能够较好地运行,而子系统之间却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性差的情况。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界面风格上也相差甚远。这样,给软件系统的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

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可以实现更加快速的信息传递,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本文以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未来的无线通信发展。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现代通信技术正朝着高效和绿色的方向不断发展,非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也有很大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变,人们不断提升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更新和速度,我国无线通信技术也日益完善和成熟,实现了更加高速的通信事业的发展。 一、无线通信的发展特点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首先,我国移动通信的使用量不断的增加,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信技术正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来,更加科学的无线通信技术不断的投入使用,使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不断的向前发展,其次,无线通信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为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无线通信技术另一个特点就是移动通信的公众使

用数量正在急剧上升,同时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速度和普及率都在不断的增加,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运营商带来更多的财富。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 无线通信技术是当前通信事业发展的,核心,无线通信技术正在不断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2.1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快速发展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具有其优点,因为他网络速度快,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和推广,也为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基础,但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其技术到目前为止还不太成熟,也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网络不佳的情况。为了更加突出地反映宽带固定无线技术的优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扬长避短。 2.2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 蓝牙技术的使用主要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短距离内的通信问题,另一方面蓝牙技术的使用也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短距离传送,通过蓝牙设备进行连接,这是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Wimax技术的发展 Wimax技术能够提高无线覆盖率,因此是目前无线通信

商品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商品管理系统(销售)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一五年5月3日

目录 摘要........................................................... III 1概述 . (1) 1.1引言 (1) 1.2研究背景 (1) 1.3研究意义 (1) 1.4 SQL Server 2008简介 (2) 1.5 https://www.360docs.net/doc/d41544895.html,简介 (2) 2分析主要技术 (4) 2.1现行业务介绍 (4) 2.2新系统业务流程图 (4) 2.3可行性分析 (5) 2.3.1技术可行性 (5) 2.3.2经济可行性 (6) 3数据库设计 (7) 3.1数据字典 (7) 3.1.1数据元素卡 (7) 3.1.2数据流卡 (9) 3.1.3数据处理流卡 (11) 3.1.4数据存储卡 (11) 3.2数据流图 (12) 4系统设计 (17) 4.1系统结构设计 (17) 4.1.1系统结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系统模块图 (17) 5 系统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主要模块介绍 (22) 5.1.1商品入库模块 (22) 5.1.2供应商查询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商品查询模块 (26) 5.1.4商品销售模块 (27) 总结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2)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1.1短距离无线通信 以信号有效接发/传输距离为标志区分各种无线技术,由于技术不断融合和发展,具体 技术的应用围也会动态变化。 WWAN 无线广域网 WMAN 无线城域网 WLAN 无线局域网 WPAN 无线个域网 无线基站(信源) 发送/接收 蜂窝通讯技术 2G/3G/4G GPRS EDGE LTE …… WiMax Wibro(国) 802.16 WIFI WAPI 802.11 Bluetooth UWB Zigbee …… RFID NFC IrDA 中、长距离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长波、 短波则能实现超长距离无线通信 短距离无线通信,NFC则被视为非接触超 短距离无线通信 WIFI IrDA Zigbee Bluetooth UWB NFC RFID 通信模式点对点网状单点对多点点对点 通信距离0~100m 0~1m 10m~75m 0~10m 0~10m 0~20cm 0~50m 传输速度54Mbps 1Mbps 10K~250Kbps 1Mbps 53.3~480M 424Kbps 安全性低低中高高极高高 频段 2.4GHz 2.4GHz 868MHZ欧洲 915MHz美国 2.4GHz 3.1~10.6G 13.56MHz 多频段 国际标准802.11b 802.11g 无802.15.4 802.15.1x 无ECMA340 ECMA352 成本高低极低低高低低 1.1.1WLAN WIFI是WLAN的主流技术标准,应用中常把WIFI与WLAN等价,其实这并不严谨,例如,中国对WLAN强制执行自有知识产权的WAPI标准。 WLAN应用的标准协议是802.11,这是一个庞大的协议家族。 802.11是WLAN原始标准,WIFI应用802.11b标准,可向11g、11n升级。有兴趣的可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学校代码:11517 学号:201011002240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Java 的人事管理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许耀辉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042班 学号201011002240 系(部)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董西广(讲师) 完成时间2014年3月4日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阶段的人事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极其容易出错,设计一种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人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应用,包括人事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考勤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个人简历信息管理等基本应用,设计的人事管理涉及MySQL数据库的操作,Eclipse以及jdbc数据库的连接等相关知识。 关键词:Java/MySQL/Eclipse/人事管理 1 引言 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当属人才的竞争,一个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人才或许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已逐步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管理的科学和便捷;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 本次论文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款简单、易操作的现代人事管理系统,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我借助学校和个人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渠道,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系统设计思路。 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 2.1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外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参考文献读后感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参考文献读后感 班级:08信管1班 姓名:王飞鹏 学号:0865138114 成绩:

《基于SQL Server的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开发》读后感 现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管理关系到一个公司的成本问题,同时也是企业盈利的一大保证。读完《基于SQL Server的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开发》,我认为作者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大量商品的采购、销售、存储等管理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目前很大一部分的小企业对商品的进销存管理还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的管理方法,而手工记账对商品的库存、销售、剩余库存不能及时、准时进行统计,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在现有的管理环境下,部分企业商品进销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采购单、销售单采用人工填写,既浪费时间有容易出错,而且不能对商品的采购、销售、库存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 2.库存采用人工记账方式,清点库存无从下手,无法随时掌握最正确的存货情况; 3.不能及时提供一个最准确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就以解决目前小企业商品进销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利用PowerBuilder9.0和SQL Server2000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商品的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满足小企业的商品信息管理。文章首先提到了信息管理系统,我在这就不多做介绍了。接下来文章介绍了SQL Server2000开发数据库的方法和好处,我想作为一名一直学习和使用这门语言的大四学生,我也不多做介绍。 本文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了怎么使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以及使用这门语言建立数据库的好处。之所以要写这样一篇读后感,主要就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我也做了不少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使用了许多次的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只是觉得这样建立的数据库比较好,比较实用,但始终没有明白为什么要使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为什么使用这门语言来建立数据库使用方便,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等等?这篇文章从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构建、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实现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实例的讲解,对我们以后的数据库开发起到了一个讲解的作用。对我们以后在数据库的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地方都考虑到了,这完全是一篇很不错的利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的参考文章,虽然我们有一些这样的经验,但是我还是想把阅读的感想拿来说说。 利用这门语言开发设计的商品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预期的各项功能,能有效地解决小企业中存在的无法对商品的采购、销售、库存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节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