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共14页文档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共14页文档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共14页文档

第一部分 (第一章~第五章)

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基本术语

1、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以

及热能的直接利用等问题。

2、热力系统:通常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

的空间作为热力学研究对象。这种空间内的物质的总和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

统。

3、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系统内包含的物质质量为一不

变的常量,所以有时又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4、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开口系统总是一种相对固定的

空间,故又称开口系统为控制体积系统,简称控制体。

5、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称为绝热系统。

6、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7、热力状态:我们把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

态,简称为状态。

8、状态参数:我们把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9、强度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

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的状态参数称为强度性参数。

10、广延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与系统内所含物质的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

称为广延性参数。

11、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

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12、热力过程:把工质从某一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所经历的全部状态变化称为热力过

程。

13、准静态过程:理论研究可以设想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

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

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于是整个过程就可看作是由一系列

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14、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

而不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5、热力循环:把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

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16、循环热效率:正循环中热转换功的经济性指标用循环热效率表示,循环热效率等

于循环中转换为功的热量除以工质从热源吸收的总热量。

17、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与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我们称之为卡诺循

环。

18、卡诺定理:卡诺定理可表达为:①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

机,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②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热

机,其热效率均相等。

19、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大(不可逆过程)或不变(可逆过程),

决不可能减小,此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简称熵增原理。

(二)与工质性质有关的概念

1、温度:把这种可以确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2、压力: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作用力的法向分量称为压力(又称压强)。

3、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占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4、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一种经过科学抽象的假想气体模型,它被假设为:气体分子

是一些弹性的、不占有体积的质点,分子相互之间没有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5、比热: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即dT q

c δ=。

6、定容比热: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气体,温度变化K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即dT

q c v v δ=。 7、定压比热:气体加热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加入的热量部分用于增加气体的内能,使其温度升高,部分用于推动活塞升高而对外作膨胀功。即:dT q c p p δ=

(三)与能量有关的概念

1、功:在热力学里,我们这样来定义功:“功是物系间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当系

统完成功时,其对外界的作用可用在外界举起重物的单一效果来代替。”

2、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

为膨胀功,也称容积功。

3、轴功: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

4、流动功:开口系统因工质流动而传递的功。

5、技术功:技术上可资利用的功,它是稳定流动系统动能、位能的增量与轴功三项之

和。

6、热量:热量学的热量定义是,在温差作用下系统与外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7、系统储存能:系统储存的能量称为储存能,它有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之分。

8、内部储存能:储存于系统内部的能量,它与系统内工质的分子结构及微观运动形式

有关,称为内能(或内储存能)。

9、外部储存能:与系统整体运动以及外界重力场有关的能量,称为外储存能。

10、焓:焓的定义式为h u pv =+。对于流动工质,焓具有能量意义,它表示流动工质

向流动前方传递的总能量(共四项)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对于不流动工质,因pv 不是流动功,焓只是一个复合状态参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

义。

11、熵:熵是一种广延性的状态参数。熵的定义式re

Q ds T δ=,即熵的变化等于可逆过

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

二、公式

(一)基本定律、基本方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RT pv = (1kg 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②mRT PV = (mkg 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③T R pV M 0= (kmol 1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④T nR pV 0= (nkmol 物量表示的状态方程式)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①w u q +?=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②w du q δδ+=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③pdv du q +=δ (可逆过程)

④?+?=2

1

pdv u q (可逆过程)

(2)开口系统能量方程

(3)开口系统稳态稳流能量方程

①t w h q +?=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②t w dh q δδ+=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③q dh vdp δ=- (可逆过程)

④2

1

q h vdp =?-? (可逆过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①0Q T

δ≤?? (循环过程) ②r Q

S T δ?≥? (闭口系统)

③f g S S S ?=+ (闭口系统)

④0iso S ?≥ (孤立系统或闭口绝热系统)

(二)基本公式

1、温度

2、循环效率

3、理想气体比热

④R c c v p =- (梅耶公式)

4、系统总储存能

5、理想气体内能变化

①dT c du v =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②?=?2

1

dT c u v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6、理想气体焓变计算

①dT c dh p =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②?=?2

1

dT c h p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7、理想气体熵变计算

8、膨胀功

②2

1

w pdv =? (仅适用于可逆过程)

9、流动功

②1122v p v p w f -= (移动kg 1工质进、出控制体净流动功)

10、技术功 ①s t w z g c w +?+?=22

1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②s t w gdz dc w δδ++=221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③vdp w t -=δ (可逆过程)

④?-=2

1

vdp w t (可逆过程)

11、热量

12、多变指数

13、多变比热

14、活塞式压气机余隙百分比

15、多级压气机每级升压比

16、卡诺循环热效率

17、作功能力损失

18、熵方程

①sys f g S S S ?=+ (闭口系统)

②f g s s s s --=12 (稳态稳流的开口系统)

(三)导出公式

1、多变过程的过程方程式

2、多变过程初、终状态参数间的关系

3、膨胀功

4、技术功

5、热量

三、图

(一)多变过程在v p -图和s T -图上的分布规律

(1)v p -图

多变过程线在v p -图上的斜率:

v

p n dv dp -= (2)s T -图

多变过程线在s T -图上的斜率:T n c n c T ds dT v n )(1κ--== (二)在v p -图和s T -图上各线群的大小变化趋向

(三)过程中q 、w 和u ?正负值的判断

膨胀功w 的正负应以过起点的定容线为分界。v p -图上,由同一起点出发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容线的右方,各过程的w 为正,反之为负。s T -图上,0w >的过程线位于定容线的右下方;0w <的过程线位于定容线的左上方。

技术功t w 的正负应以过起点的定压线为分界。v p -图上,由同一起点出发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压线的下方,各过程的t w 为正,反之则负。s T -图上,0t w >的过程线位于定压线的右下方;0t w <的位于定压线的左上方。

热量q 的正负以过起点的定熵线为分界。显然,s T -图上,任何同一起点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熵线的右方,则0q >;反之0q <。v p -图上,若位于定熵线右上方,0q >;反之0q <。

(,)u h T ???的正负以过起点的定温线为分界。s T -图上,任何同一起点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温线之上,(,)0u h T ???>,反之则(,)0u h T ???<。v p -图上,(,)0u h T ???>的过程位于定温线的右上方;反之则位于定温线的左下方。

(四)根据过程的要求,在v p -图和s T -图上表示该过程

例如,要求将工质又膨胀、又吸热、又降温的过程表示在v p -图和s T -图上。步骤如下:

①先在v p -图和s T -图上画出四条基本过程线,如图3-4所示。 ②找出工质膨胀的区域。v p -图上在定容线右侧,s T -图上在定容线右下侧,如图3-4所示的1区域。

③找出工质吸热的区域。v p -图上在定熵线右上侧,s T -图上在定熵线右侧,如图3-4所示的2区域。

④找出工质降温的区域。v p -图上在定温线左下侧,s T -图上在定温线下侧,如图3-4所示的3区域。

⑤在v p -图、s T -图上,所标的以上3个区域重叠区域,就是工质又膨胀、又吸热、又降温的区域。从a 点向该区域画一条线b a -,该过程线即为所要求的过程线,见图3-4所示。

机电一体化总结

机电一体化课程总结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机电一体化结课总结历时半个学期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是太快了。下面我就先来总结总结自己在这半个学期的机电一体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然后再谈谈一些自己的感想哈。 首先,谈谈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哈。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机电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下述优越性。 第一点就是它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哈。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能自动采

取保护措施,避免和减少人身和设备事故,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然后就是它的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了哈。机电一体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度以及范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地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操作,保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产品的合格率。同时,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使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数控机床对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普通机床提高5~6倍。 再然后就属使用性能的改善啦。机电一体化产品普遍采用程序控制和数字显示,操作按钮和手柄数量显著减少,使得操作大大简化并且方便、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作过程根据预设的程序逐步由电子控制系统指挥实现,系统可重复实现全部动作。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通过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外界参数的变化随机自寻最佳工作程序,实现自动最优化操作。 除此之外,其具有复合功能并且适用面广啦。

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1分*5=5分) 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 1、文化经济总量增长 答:文化经济总量增长是指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递升过程中所反映的数量比例关系。这种数量比例关系所反映的是文化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由这种数量的比例关系所揭示的文化经济发展趋势。 2、商品性文化需求 答: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手段,支付一定的价格,以货币交换方式实现的需求。根据需求动机的不同和购买结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投资性文化需求和娱乐性文化需求,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3、文化消费 答: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4、浮动价格 答:浮动价格,也成“国家指导价”。这是指物价管理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某些文化商品的价格可以在基本价格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幅度内进行浮动而形成的价格。 5、物态化文化生产 答:物态化文化生产是运用社会化生产工具将原创性文化产品制作、加工、复制、转化为社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整个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后形态——物化形态。其特征是将具有价值的原创态成果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化成果,是机器复制时期最主要的方式。 6、文化供给 答: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它作为文化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文化需求共同构成文化经济的基本矛盾运动。 7、产权价格 答:所谓“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 8、文化投资 答: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三、简答。(10分*3=30分) 1、简述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 答: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有三个:①一是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发展到革命性变革时的节奏快慢不同,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变革并不总是同步发生的,而是以或快或迟的表现形式出现的。②二是文化的增长不仅受经济的制约,而且受政治、法律、哲学、道德、社会思潮等诸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三是文化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社会现象,终究还是一种积累,有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下,文化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既有平衡,也有不平衡;既有成比例发展的时候,也有不成比例的时候;既在同一社会水平线的对称点上相应,又在历史的长河中螺旋形的曲线交叉向前推进。 2、简述文化供求的调节手段。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

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设置与电子设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1机械系统(机构)2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3动力系统(动力源)4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5执行元件系统(电动机) 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虑方法:机电互补法、融合法和组合法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2适应性设计3变异性设计 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准则:考虑人、机材料成本等因素,而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完善性设计最终可归结于在保证目的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以成本为核心的设计准则。 6.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要求首先确定离散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7.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从螺纹滚道的截面形状、滚珠的循环方式和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进行区分1我国螺纹滚道有单圆弧形2滚珠循环方式:内循环、外循环3外循环:螺旋槽式、插管式、端盖式 8.滚珠丝杠副;公称直径d0;指滚珠与螺纹滚道里在理论接触状态时包括滚珠球心的圆柱直径。基本导程Pb;滚珠螺母相对滚珠丝杠旋转2π弧度时的行程。公称导程Ph0;用作尺寸标识的导程值。行程;转动滚珠丝杠或滚珠螺母时,滚珠丝杠或滚珠螺母的轴向位移量 9.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案;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特点;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方便,但不能精确定量的进行调整。2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特点;可实现定量调整,即可进行精密调整,使用中调整较方便。3双螺母垫片调整式。特点;结构简单刚度高,预紧可靠,但使用中调整不方便。4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能消除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弹性变形产生的间隙,但结构复杂轴向刚度低,用于轻载场合。5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式。特点;结构简单,紧凑,但使用中不能调整,制造困难 10.滚珠丝杠副支撑方式组合方式;1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高,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2双推---双推式;适合高刚度,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温度的升高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端支承的预紧力不对称。3双推---简支式;适用于中速,传到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4双推---自由式;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 11.滚珠丝杠副的结构选择;根据防尘,可以防护条件以及对调隙及预紧的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1允许有间隙存在---单圆弧形螺纹滚道的单螺母滚珠丝杠副。2有预紧或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需要定期调整---双螺母螺纹预紧或齿差预紧式结构3良好的防尘条件,只需在装配时调整间隙及预紧力时可采用结构简单的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结构 12.滚珠丝杠副结构尺寸的选择;选用滚珠丝杠副时通常主要选择杠的公差直径和公称导程。公称直径应根据轴向最大载荷按滚珠丝杠副尺寸系类选择。螺纹长度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要短,一般取螺纹长度/公称直径小于30。基本导程应按承载能力、传动精度及传动速度选取13.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依靠齿轮产生的可控变形波引起齿间的相对错齿来传递力和运动。Wr=C 14.同步带传送;综合了普通带传动和链轮链条传动优点的一种新型传动。它在带的工作面及带轮外周上的、均制有啮合齿,通过带齿与轮齿作啮合传动。特点;传动准确,传动效率高能吸振噪声低传动平稳,能高速传动,维护保养方便 15.间歇传动机构分类:棘轮传动,槽轮传动,蜗轮凸轮传动 16.棘轮传动机结构组成:棘轮,棘爪 17.棘轮传动机结构工作原理:棘爪装在摇杆上能围绕O转动,遥杆空套在棘轮凸缘上做往复摇动。当摇杆做逆时针摆动时,棘爪与棘轮2的齿啮合,克服棘轮轴上的外外加力矩T,推动棘轮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止动爪在棘轮齿上打滑。 18.槽轮传动机构组成:拨销盘、槽轮 19.槽轮传动机构工作原理:拨销盘以不变的角速度W0旋转,拨销转过2β角时,槽轮转过相邻两槽间的夹角2a。在拨销转过其余部分的角2(π-β)时,槽轮静止不动,直到拨销进入下一槽内,又重复以上循环。这样将拨销盘的连续运动变为槽轮的间歇运动。 20.导轨副的基本要求:导向精度高,刚性好,运动轻便平稳,耐磨性好,温度表化影响小以及结构工艺好。1导向精度:导轨的结构类型,导轨的几何精度和接触精度,导轨的配合间隙,油膜厚度,导轨和基础件的刚度和热变形。2刚度:导轨副应有一定的接触精度(施加预载荷,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接触刚度)3精度的保持性:进行正确的润滑和保护(多层金属薄板伸缩式防护罩)4运动的灵活性程低速运动的平稳性:采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卸荷导轨、贴塑料导轨等;普通滑动导轨上使用含有极性添加剂的导轨油;用减小结合面、增大结构尺寸、缩短传动链、减少传动副等方法来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 21.静压导轨副的工作原理: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或气体介质通入导轨的运动件与导向支撑件之间,运动件浮在压力油或气体薄膜上,与导向支承件脱离接触,致使摩擦阻力(力矩)大大降低。运动件受外载作用后,介质压力会反馈升高,以支承外载荷。 22.方向精度:运动件运动时,其轴线与承导件的轴线产生倾斜的程度。置中精度:任意截面上,运动件的中心与承导件的中心之间产生偏移的程度。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 关理论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 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论》一文,提出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和宗教,应该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证独立的地位。 教育独立包括: 1?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做教育经费,不能移用。 2?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财政部门之下,要懂得教育的人充任,不能因政局而变动。 3?思想独立,不能依从某种信仰或观念。 4?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 5?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二、教育万能论 英国著名的哲学、教育思想家洛克在全面系统地批驳了当时广泛流行的“天赋观念论” 后,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万能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生来是平等的,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巨大差别,这主要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之故。 三、人力资本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人力资本论。他主张: 1?劳动者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技能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同物质资本一样是可 以通过投资生产出来的。 2?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3?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是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特征。 4?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生产力。 5?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受市场供需规律的作用。 四、筛选假设理论 创始人是迈克尔史潘斯和罗伯特索洛, 五、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是美国的布斯和根特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中提出的。 观点:1?批评了早期人力资本论。2?教育的作用反映在经济效益和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两个方面。 六、劳动力市场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利、多林格、哥顿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 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

机电一体化复习要点

机电一体化复习知识总结(ML制作) 第一章绪论 1 Mechatronics机电一体化,由机械学与电子学组合而成。 2 机电一体化含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其次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3 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系统的附加值,即多功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 省能源。 4 机电一体化系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有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 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密机械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 5 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机构)、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动力系统(动力 源)、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执行元件系统(如电动机)等五个子系统组成。 6 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必须能顺利的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 换和传递。 7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类型有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与变异性设计。 8 确定机电一体化系统目的功能与规格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进行设计、制造的整个过程为“机电一体化工程”。 9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现代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产品设 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网络合作设计。 第二章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 1 机械系统部件的设计要求低摩擦、短传动链、最佳传动比、反向死去误差少、高刚性。 2 机械传动部件实质上是一种转矩、转速变换器,其目的是使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与转速方面得到最佳匹配。 3 机电一体化发展要求传动机构不断适应精密化,高速化,小型、轻量化要求。 4 滚珠丝杠四种基本类型(1)螺母固定、丝杠转动并移动,(2)丝杠转动、螺母移动,(3)螺母移动、丝杠移动,(4)丝杠固定、螺母移动并转动。 5 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内循环方式的滚珠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丝杠表面接触。 6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2)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3)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4)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5)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式,(6)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 7 四级齿轮传动系统总转角误差 =++++ 已知:四级齿轮传动系统,各齿轮转角误差为==…==0.005 rad,各级减速比相同,即==…==1.5。求: (1)该系统最大转角误差;(带入上式即可) (2)为缩小,应采用何种措施。 ①在设计中最末两级的传动比应取大一些

文化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文化经济学:是研究文化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丰富人们关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系统与政策系统,实行新的社会主义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2.实证分析:旨在判明文化经济及其结构、组织、资源、投资等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运行、如何重组的,通常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对象的运动趋势做出判断和描述,阐明客观对象“是怎样”的命题。3.原创性文化生产:这是文化生产者(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等)以个体性精神劳动形式,独立地按照个人的意愿,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人生、宇宙等的看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即所谓的创作或写作,是整个文化生产过程的前形态——原创形态。这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形态,决定了文化经济的存在与发展。4.第三种形态:以原创作品形态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但绝不是机械化、社会化的生产,而是以个体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原创态生产。这一类文化产品,唯有它的原创性才使它具有艺术的和商业的价值。文稿拍卖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手稿拍卖,都属于这一类形态。 5.文化消费:文化商品运动的价值实现方式,是社会文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标志人类文明存在的一种尺度,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形态。它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6.精神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以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民俗等精神产品中所蕴含、可用于文化生产和活动的诸多重要内容和形式。 7.文化市场调查:是文化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经营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去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文化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资料。从而掌握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对文化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提出方案或建议,供企业决策人员进行科学的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一种活动。 8.公共文化产品:即所谓文化的公共物品,因无法实现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市场机制在公共文化产品运行中基本失灵,非赢利性,即公益性是它的主要品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文化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以商品形态出现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同时存在,这样公共文化产品就出现两大类型:一类即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是非商品性的;另一类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即失去著作权保护进入公共领域的文化产品。 9.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的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10.文化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在这种经济活动中金融投资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文化投资也指一种特种资金文化金融投资。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实力,文化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11.文化环境分析:文化环境是关于文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对于不同的战略主体而言,由于所处的文化地位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构成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对文化环境分析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应当基于对周边环境——各种文化环境的综合分析上。

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汇总(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汇总 第一章:概论 1.关于机电一体化的涵义,虽然有多种解释,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2.机电一体化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重要的实质是什么? 3.为什么说微电子技术不能单独在机械领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机电—体化对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5.试列举20种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6.试分析CNC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要素,并与人体五大要素进行对比,指出各自的特点。 7.机电一体化产品各基本结构要素及所涉及的技术的发展方向。 8.机电一体化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试举例说明常见的、分别属于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的情况。 10.为什么产品功能越多,操作性越差?为何产品应向“傻瓜化”方向发展? 11.试结合产品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分析和理解按“有限寿命”设计产品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 1. 机电一体化产品对机械系统的要求有哪些? 2.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由哪几部分机构组成,对各部分的要求是什么? 3. 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 齿轮传动机构为何要消除齿侧间隙? 5.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对传动有何影响?采用什么方法消除它? 6. 滚珠丝杠副的支承对传动有何影响?支承形式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7. 试设计某数控机床工作台进给用滚珠丝杠副。己知平均工作载荷F=4000N,丝杠工作长度l=2m,平均转速=120r/min,每天开机6h,每年300个工作日,要求工作8年以上,丝杠材料为CrwMn钢,滚道硬度为58—62HRC,丝杠传动精度为±0.04mm。 8.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各有何特点? 9.请根据以下条件选择汉江机床厂的HJG—D系列滚动直线导轨。作用在滑座上的载荷F=18000N,滑座数M=4,单向行程长度L=0.8m,每分钟往返次数为3,工作温度不超过120℃,工作速度为40m/min,工作时间要求10000h以上,滚道表面硬度取60HRC。 10.滚动直线导轨的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1. 塑料导轨的特点是什么?常用的塑料导轨有哪些?如何使用? 第三章:接口设计 1.试述机电—体化接口设计的重要性。 2.试述机电一体化产品接口的分类方法。 3. 试述人机接口的作用和特点。 4.人机接口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哪几种?常用的输出设备有哪几种? 5.设计键盘输入程序时应考虑哪几项功能? 6.七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动态工作方式和静态工作方式各具有什么优缺点? 7. 在进行PP40打印机接口设计时,可否直接将STB连到WR上?为什么? 8.试述机电接口的作用和特点。 9. 在机电接口的控制输出接口中,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有哪些? 10.在机电接口中,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是什么?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文化经济学论文

文化经济学论文 曹士悦 1422212 在期中作业中,我们小组对于黄浦区以及闵行区进行了电影院上座率的调查,得到了客观的数据。由此,我将以这个为基础,结合文化经济学知识,谈一谈对影院利润有着重大影响的几个因素中,究竟什么是核心。 一、上座率的意义及价值 上座率即一部影片获得观众人次的多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影片上座率就高,反之则低,因而上座率又是衡量一部影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上座率还直接影响票房价值,上座率高票房价值自然高,所以对一部影片票房价值大小往往用上座率多少来衡量。 很多分析和报道都喜欢拿影片的上座率说事儿,但实际上上座率的权威性并不高,很多时候可能会误导我们对影片实际表现的判断。 从上座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上座率与每个电影院中的每个影厅的座位数有关,而当影院排片人员把一部电影排在不同影厅时,上座率的计算会更加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市面上有6种左右的售票系统,每一种的上座率算法是否相同有待调查,全国近4500家影院的数据汇集到专资办,再对所有影院的上座率取算数平均,其误差可想而知。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一个100座的厅进50人与一个200座的厅进100人,上座率都是50%,但是产出的结果差50人的票款,所以无论用上座率去调整排片还是去判断影片的受欢迎程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上座率这个数仅供参考,最好不要以它来做判断或决策。 二、排片率的影响以及排片的几个因素 在我们所作的调查报告中,有一些普遍的因素,如环境,交通,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等,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不同地区的相同时段的相同电影的上座率有很大差别的原因。但除此之外,我们发现,除了以上这些外因以外,排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大片上映首周的排片率都能在25%以上,《疯狂动物园》上映时达到了创纪录的45%。在黄浦区这样的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几个比较著名影院,如大上海电影院,和平影都,大光明电影院,有能力引进更多的进口电影,同时也利用场地的优势,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有多个影厅放片,大大增加了排片率。 然而,跟上座率存在的问题一样,排片率只是简单的反应了场次的占比,并不能反应场次背后影厅座位数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影片理论总容量的不同。 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6个厅的影城,一天总计能排映31场电影。影片A排满了3个厅,共15场,每个厅70个座位,共能卖1050张票,排片率为49%;影片B排满2个厅,共10场,每个厅100个座位,共能卖1000张票,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总结演示教学

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功能要素: 机械本体,动力单元,传感检测单元,执行单元,驱动单元,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 2.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 3.上线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和数据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主要采用工业控制机(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单,多回路调节器,单片微控制器,总线式工业控制机,分布计算机测控系统)进行信息处理。 4.伺服驱动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 常见的伺服驱动系统主要有电器伺服(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和液压伺服(液压马达,脉冲液压缸等) 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有:1.取代法2.整体设计法3.组合法 6.为满足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良好伺服性能,不仅要求接卸传动部件满足转动冠梁小,摩擦小阻尼合理,刚度大,抗振动性能好,间隙小的要求:P11要求机械部分的动态性能与电机速度环的动态特性相匹配。 7.齿轮传动齿侧间隙的消除:1刚性消隙法2柔性消隙法 8.丝杠螺母间隙的调整:1垫片式调隙机构2螺纹式调隙机构3齿差式调隙机构 9.齿轮副级数的确定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按一下原则进行:1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2质量最小原则3输出轴的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在减速齿轮传动链中,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各级传动比按“前小后大”原则排列,则总转角误差较小,且低速级的转角误差占的比重恒大,因此,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精度应该减少传动级数,并使末级齿轮的传动比,尽可能大,制造精度尽量高。 10.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1线性度2灵敏度3迟滞性4重复性 11.常用直线位移测量传感器:电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感应同步器,光栅传感器 常用角位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光电编码盘等 12.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直流测速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接近式位置传感器(原理分:超声波式电磁式光电式静电容式气压式) 13.传感器前期信号处理放大方法:1测量放大器2程控增益放大器3隔离放大器 数字量斐线性矫正框图 被测量→传感器→放大器→A/D→数字量非线性矫正电路→数字处理或显示 15.电机控制方式:开环,半闭环,闭环 种类: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 16.驱动电源由环形脉冲分配器,功率放大器组成 17.步进电动机的选用:首先根据机械结构草图计算机机械传动装置及负载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然后分别计算各种工况下所需要的等级力矩,再根据步进电机最大静转矩和起动运行矩频特性,选择合适的步进电动机 18.直流伺服电动机如下特点;1稳定性号2可控性号3相应迅速4控制功率

(完整版)教育原理-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与教育》复习大纲 题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p10: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确切地说,是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6: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冯特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第二章: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或条件有哪些?p68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无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直接兴趣,有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间接兴趣) 3、注意活动的组织。 4、内外刺激的干扰。 5、个体的意志力。 第三章: 感觉适应p99-101: 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渐渐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刚下泳池觉得冷,后来逐渐适应) 感觉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样重的铁和棉花感到铁比较重;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酸;吃中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感觉相互作用: (通感、连觉)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暖色调、冷色调) 感觉补偿: 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特别灵敏) 第四章: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定义p119; 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整合,最终得出一

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32-134; 1、情绪状态。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而愉快—兴趣状态则为问 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动机强度。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迁移影响。 正迁移/负迁移: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6、原型启发。 7、个性特点。 第五章: 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举例说明如何组织复习p163; 1、识记的程度。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3、记忆材料的性质。 4、识记后的休息。 5、识记后的复习。 过度学习: 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识记,也叫过度学习。 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先快后慢进行的。 如何复习: 1、复习的及时性。 2、复习的经常性。 3、复习的合理性。 第六章: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p214;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207: 创造力较高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较高;创造力较低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则较低。智力与知识的关系p204-205:

文化经济学提纲

文化经济学复习提纲 名称解释 1、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2、文化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以及文化产业中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的科学。(胡慧琳) 3、文化需求:人们为满足各种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 4、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 5、文化消费结构:指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享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品与服务的比例关系。 6、文化消费: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 7‘文化消费水平:一定时期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文化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8、文化市场:从狭义来看,是进行文化商品交换的场所,从广义来看,文化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9、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三类。 10、所谓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 11、文化商品的价格体系:文化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各种价格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有机整体。12、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 体为了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 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 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 13、文化投资结构:文化投资在 文化经济各组成部分中所含要 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 是文化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 面。 14、文化战略—两层含义:一是 关于文化的战略——文化本身 的战略,等同于文化发展战略。 二是关于文化应用的战略—— 战略主体把文化用作实现战略 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公司或组织 等传播发展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 策略。 15、文化发展战略: 16、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是国家对 文化经济实行管理的一种组织 制度体系,由职能划分制度、组 织制度和调节制度组成,是实现 一个国家主权和政权意志的工 具 简答:1、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胡惠林):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 文化本身,而是生产文化、供应 文化和使用文化的活动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是从文化 理论与经济理论的互相结合上 来考察文化商品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客观规律。 2、具体内容包括 (1)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作用; (2)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文化力) 的特征、功能以及结构体系; (3)文化产业化对现代社会经济 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及其结 构成长和变动的规律; (5)文化市场的结构运动、功能以 及文化市场价格变动的规律; (6)价值规律和文化规律在文化 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的特 殊作用; (7)文化产业同其他国民经济部 门,特别是同社会经济部门发展 之间的相互关系; (8)文化艺术部门作为非物质生 产领域同物质生产领域之间的 相互关系等等。 文化需求的类型 非商品性文化需求、商品性文 化需求、表达的需求 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2.相关产品的价 格3.文化品位4.闲暇时间5.教育 程度 文化供给的类型 商品性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 门在一定的时期以一定的价格 向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的 数量。 非商品性供给:非商品性文化供 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向社会无 偿提供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和数 量,主要表现为社会公益性文化 供给和为营造社会文化环境而 提供的文化供给。 影响文化供给的因素: 价格、文化商品的生产能力、文 化产品的生产周期、文化经济政 策。 文化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层次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地域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价值取向背 反性矛盾 文化供给的调节的方法:价格调 控、税收杠杆、财政资助、行政 立法 文化消费的特点 1、文化消费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具有相当的弹性。2、消费内 容的精神性 3、文化消费能力的层次性 4、文化消费时间的延伸性 5、文化消费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 想要成为一名机电一体化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下面是由整理的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篇一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 年7月14日至7月31日去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 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讲解了S7-300、400系列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的使用方法。其次讲解了组态软件WinCC的使用方法。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在PLC实训室做了一些针对性练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第二部分为变频器调速技术与应用,后八天由有9年变频器维修经验的陈少明讲师主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变频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在交流传动的应用领域等; 2、电机的知识,异步电机的简单原理,异步电机对变频器的要求,变频器的原理;

3、变频器的主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 4、电动机和变频器的选择,包括容量的选择,形式的选择; 5、变频器的安装要求; 6、变频器的功能,全面的讲了变频器的各种功能及参数的设定。 7、IGBT模块的测量。 通过后八天的听课学习,我对异步电机的原理、变频器的原理重要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由于以前接触变频器相关的知识很少,而且时间有限,陈老师也没有仔细讲解,所以还有很多地方都似懂非懂,以后还要结合笔记和培训教材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在这次培训中我发现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诸多方面都必须要用PLC 控制,所以在这新的时期,PLC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它将在自动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十八天对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尤其是PLC在机械控制中的应用、编程和调试让我对机械控制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以后在教学中和科研中指明了一定的方向,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机电一体化个人学习总结范文篇二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11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要点

1、电子技术分为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 2、通电方式不同,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不同。 3、齿轮传动系统各级传动比的最佳分配原则有质量最轻原则、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4、产生干扰必须同时具备干扰源、干扰传播途径、干扰接收载体三个条件。 5、对于三相双三拍通电的步进电机,三个绕组U、V、W的通电顺序为UV-VW-WU-UV。 三相单三拍通电为U-V-W-U。 6、晶闸管的主要用途为整流、逆变、变频、交流调压和无触点开关。 7、闭环之内前向通道上用来传递动力的齿轮间隙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对精度无影响。 8、CMOS电路的三个主要特点是功耗低、工作电压范围宽和抗干扰性能强。 9、数据传输I/O控制方式主要有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 9、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主要由齿轮、铁芯、磁铁和线圈四部分组成。 10、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可分为电磁式、液压式和气压式三大类。 11、按照质量最小原则,小功率传动装置的各级传动比应相等。 12、异步串行通信的字符帧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四部分组成。 13、TTL电路是指输入与输出均为晶体管结构的数字逻辑电路。 1、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定义。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性和重复性等。 ①线性度指传感器实际的输出与输入特性只能接近线性,与理论直线有偏差。 ②灵敏度传感器在静态标准条件下,输出变化对输入变化的比值称。 ③迟滞性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④重复性传感器在同一条件下,被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重复测量时,所得输出—输入曲线的不一致程度。 2、步距角——对应于每个控制脉冲电机所应转过角度的理论值。 3、端口(port)——指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的地址。 4、环形分配器——使步进电机绕组的通电顺序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电子部件。 5、占空比——脉冲信号的高电平宽度与信号周期的比值。 6、扇出系数N——描述门电路输出端最多能够带的同类门电路数。 7、数字滤波——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信号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是一种程序滤波。1、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有哪些? 答:精密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与接口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2、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优点是什么? 答:优点:(1)稳定性好,能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稳定运转。 (2)可控性好,具有线性的调节特性,转速正比于控制电压。 (3)响应迅速,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和较小的转动惯量。(4)控制功率低,损耗小。(5)转矩大。 3、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的原因是什么? 答:信号线不兼容,信号线功能定义、逻辑定义、时序关系上都不一致;二者速度不兼容;设置接口可以提高CPU 的工作效率;若CPU直接控制,外设硬件则依赖于CPU,这对外设的发展不利;解决负载驱动问题。 4、RS-485接口标准有何特点? 答:(1)因采用差动收/发,共模抑制比高,抗干扰能力强。 (2)传输率高,可达10Mb/S (传送12m时)。 (3)传输距离远(无MODEM时),采用双绞线,100kb/s时,可达1200m,若减小波特率,传输距离更远。 (4)能实现多点对多点通信,RS-485允许平衡电缆上连接32个发送器/接收器对。 5、晶闸管导通和截止的条件是什么? 答:晶闸管导通的条件: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足够的正向电压;控制机G和阴极K之间也要有足够的正向电压和正向电流。 截止的条件:必须使阳极电流IA减小到维持电流IH一下,这可使阳极电压减小到零,或者反向的方法来实现。 6、I/O端口地址译码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一般原则是把地址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时高位地址线和CPU的控制线号进行组合,经译码电路产生I/O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实现系统中的片间寻址;另一部分是地位地址线,不参加译码,直接连到I/O接口芯片—片内端口寻址,即寄存器寻址。 7什么是标度变换,写出标度变换公式并注明式中的参数答:定义: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被测参量的量纲和数值尽管各不相同,但它们经模拟输入通道采集后得到的都是数字信号,实际应用中需要按被测参量的工程单位进行显示、打印、记录或报警,因此还必须把经过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带有不同工程单位的测量值。这项工作称为标度变换。 表达式 式中:Ax—参数测量值; A m —参数量程上限;A0 —参数量程下限; N m—A m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N0 —A0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 Nx—测量值Ax对应的A/D转换值。 8、常用非线性补偿方法及原理。 1、计算法编制一段完成数学表达式计算的程序,将经前期处理的被测参数值输入该程序,计算后的数值即为非线性校正值。 ) ( ) ( N N N N A A A A m x m x-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