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对照依托泊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两种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比较

1 资 料 与方 法
1 一般资料 20 . 1 06年 3 月至 20 0 7年 7月我科 收 治小细胞肺癌患者 3 例 ( 2 例 , 1 )均为住 6 男 6 女 O例 , 院 患者 , 龄 4 年 2~6 5岁 , 中位 年 龄 5 9岁 。 有 病 例均 所 经纤支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 确诊 。3 例均为初 6 次化疗 。其 中淋 巴结转移 1 例 , O 肝转移 6 , 例 骨转移 1 例, 6 脑转移 4 , 例 所有病例 K ro k 评 分 >6 , anf y s 0 血 常规 、 肾功能正常 , 肝 预期生存期 > 3个月 。 1 治疗方法 1 例给予 I 方案: P 1 6 gm 静 - 2 8 P CT10 / m 脉滴注 , 1 、5天 , D 5m / 静脉滴 注第 1 第 、8 1 D P7 g m , 天。1 例给予 E 8 P方案 : P 610m / 第 12 3 V 1 0 gm , , , 天 ,D gm ,静脉滴注第 1 D P7 m / 5 天。2 1 d为 1 个周 期 . 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 。 3 1 疗效及毒 副作用 根据 WH . 3 O疗效评价标 准分 为: 完全缓解 ( R)可见 的病 灶完全 消失 , C , 维持 4周 以上 ; 分缓 解 (R)病 变 的最 大直 径 及 最 大横 径 的 部 P , 乘积缩小 5%以上 , 0 其他病灶无增大 , 无新病灶 出现 , 维 持 4周 以上 ; 定 (D , 稳 s ) 病灶 两 径乘 积缩 小 不 足 5 %或增大不超 过 2 %, 0 5 无新病灶 出现 , 维持 4 以 周 上; 进展 (D)病灶两径乘积增大 2%以上或出现新 P , 5 的病灶 ; 有效率为 C P 。 R+ R 毒副反应按 WH O制定的 抗 癌药 急性 及 亚 急性 毒 副 反应 分 度标 准记 录 。 1 统计学方法 结果 以样本率表示 ,组 间比较采 . 4 用 x 检验 ,使用统计 软件 S S 1. 软件包对实验结 P S20 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拓扑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比较研究

【 bt c】 O j t eT m a e f ay n x i ten P int a u c p tn aபைடு நூலகம் P t o cn l s A s at r b cv :o o pr t cc adoitb w e ( i e n l s ao )n ( o t a u c — ei c eh e i t cy e I r o c p s i li T p e p s i
, ma l c e gyn E— i :h n ig@ CC . r cg S O o g. r
T m o s t l Ch n c u 3 01 Chia u rHopi , a g h n 1 0 2, a n
Co rs n n to :C repo dig auh r HENG
L U Yn C E G I i g, H N
, H NG C i i , O X ern .Dp r e t fP yi lO cl y Jl rv c l Z A a— a ZU u— g eat n o h s a noo ,in P oi i x o m c g i na
10 1 长春 吉林 省 肿瘤 医院 内一科 302
柳
影 ,程
颖 ,张彩霞,左学荣
【 摘
要 】 目的 : 回顾性观察 伊立 替康联合顺铂 ( I ) P组 与拓 扑替康联 合顺 铂 (P ) T 组 二线 治疗 难治型小 细胞肺癌 的近
期、 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 : 6 共 2例患者 , 均为一线 E P方案治疗失败 且在 3~ 6个 月 内出现进 展 , I : P组 伊立 替康 6 m / 0 g m , 18天 , D 5 gm , 1~ 第 、 D P2 r / 第 a 3天 , 脉滴注 ;P组 : 静 T 拓扑 替康 0 7 mgm , 1— . 5 / 第 5天 , D 5 gm , 1~ D P2 m / 第 3天 , 脉 静
小细胞肺癌病例报告

2011年底出现咳嗽伴痰中带血丝,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门不 规则软组织影,大小约3.5*4.0cm;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肺 小细胞癌,在外院行“EP”方案化疗5周期,后行右肺病灶及纵 膈淋巴区放疗,Dt:54Gy/27f/6w;放疗结束后再行化疗一程(具 体方案不详)
后一直在我科行中药抗肿瘤免疫调节治疗,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为姑息性治疗,需要考虑到药物的毒性作用,因此该项研究的一
个主要局限在于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项研究为敏感复发性 SCLC患者二线治疗提供了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仍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后续需进一步研究,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能够提高 患者的生存质量。
后续治疗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根据美国2016年NCCN指南提出的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指 南,对手术的适应症限制较为严格。仅对临床分期T1-2N0的病变, 对纵膈进行分期检查阴性的病例选择肺叶切除和纵膈淋巴结清扫 或取样手术,根据术后病理分期选择术后化疗或者化放疗
结果:中位生存期13.5个月和14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6%和11%, 差别无显著意义
Work等报道了199例病人的研究结果,放疗化疗同时进行,早放 疗组在治疗的第一天同时开始化疗和放疗,照射20-22.5Gy/11次 ,然后给予1周期的EP方案化疗,接着再给予20-22.5Gy的照射, 放疗完成后给予继续化疗。晚放疗组分别在治疗的第18周和23周 给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照射。剂量和剂量分割同早放疗组。
结果
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2.7个月。三药联合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 著优于拓扑替康单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8.2个月VS 12.5个月。
对比单药组和三药联合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白细胞减少 症(51%VS 80%),贫血(28% VS 84%)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86% VS 83%)。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936.943.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3讨 论 膝 关节骨 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是 中老年 人的常见病 ,
大多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复杂,其病理特征 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或继发性滑膜炎改变和损伤的软骨细胞释放的蛋 白溶解 酶类导致的 关节软 骨破损 ,造成软骨 下骨 质改变 ,骨板层骨质 硬 化,引起膝关节 负重位或半屈位症状和 明显疼 痛。关节镜手术治疗 具有创伤小 ,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 ,对关节内结构了解直观、具 体,对膝关节内外结构影响小,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及正常关节滑液的 分 泌 ,为骨性 关节炎 的外科治疗提供 了安全有效的方 法 】,但对其治 疗效果一直存在争论。关节镜下清理术是对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一 种方法,通过减少炎性介质,对受累关节进行清洗,可以去除关节软 骨碎屑 、蛋白溶解性金属蛋白酶 (如胶原酶、白明胶酶、基质降解 酶)、炎性介质和钙磷结晶口】,磨光不规则的关节面,调整了关节液
72例患者中有临床控制31例 ,显效24例,有效13例 ,无效4例 , 总有效率为94.4%。 2.2 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及关节功 能比较
治疗前后,关节清理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 用 (P<0.O1);并且可以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P<0.01)。见表 1。
表 1 治疗 前后 关节疼 痛及 关节功 能比较 (戈±S)
较 两组 患者 的 中位 生存 时 间、总 生存 时 间、疾 病缓 解率 和毒 副 反应 情 况 。结果 观 察 组 惠者疾 病 缓 解率 为 35.O%;对 照组 为 25.0%,观 察
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

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简介伊立替康顺铂(Irinotecan and Cisplatin)是一种常用于肿瘤化疗的疗法,常见于胃癌、结直肠癌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治疗。
该化疗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伊立替康和顺铂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药物介绍伊立替康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能够阻断DNA链的连接,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
它可通过与DNA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阻碍细胞核中的DNA链的正常拓扑变化,以此抑制细胞生长。
顺铂顺铂是一种常用的铂类化疗药物,它可以与肿瘤细胞中的DNA形成交联物,进而影响DNA的复制和修复。
顺铂还可以通过与细胞内的各种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使肿瘤细胞受损甚至死亡。
方案详解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是通过联合应用伊立替康和顺铂,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具体的方案如下:剂量•伊立替康:每次剂量为180-350mg/m2,通常每21天重复一次。
•顺铂:每次剂量为60-100mg/m2,通常每2-3周重复一次。
给药方案化疗方案的具体给药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性用药:在给药前常常使用抗恶心、抗呕吐和抗过敏等药物来预防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2.伊立替康给药: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每次给药时间约为90分钟。
3.顺铂给药:同样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每次给药时间约为60分钟。
4.给药间隔:通常在完成一次完整的化疗方案后,需要给患者一个较长的休息期,以便恢复身体机能。
疗程和周期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疗程和周期。
一般情况下,化疗的总疗程为4-6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间隔为2-3周。
药物不良反应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方案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1.恶心和呕吐:这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以通过预防性给药来缓解,如使用抗恶心和抗呕吐药物。
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15.0
Takada (2002)
228 Day 2 (C) After cycle 4 (S)
If CR or near CR
27.2 19.7
23.7 18.3
胸部放疗应在第一或第二周期化疗末时加入 对于合适的患者,推荐同步放化疗 不适合同步放化疗的患者 - KPS≤60 - 确诊前体重减轻≥10% - 高龄伴严重并发症 - 肿瘤体积大或原发灶和淋巴结累及范围大,无法行根治性放疗
PCI—防患于未然
6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2-3年内发生脑转移 预防性脑照射可使脑转移风险下降50%,3年OS从15%升高到21% 无论局限期还是广泛期SCLC均可从PCI中获益
局限期
广泛期
Auperin et al. NEJM 1999 Ben Slotman et al.N Engl J Med 2007;357:664-72
目前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
SCLC
局限期
T1,2 N0,1 M0
T1-4 N2,3 M0
手术 辅助化疗 N1、N2术后放疗
全身化疗 第1或第二周期末
局部放疗
广泛期
T1-4 N0-3 M1
全身化疗 缓解可考虑局部
放疗
PCI
目前SCLC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
• 治疗方法的选择 • 治疗时机的把握
• 剂量强度和剂量密度的保证 • 综合治疗理念的应用
研究结果
N Median OS(m)
male <65 years ECOG PS 0-1
ORR Median PFS(m)
IP 173 10.9 11.3 12.7 12.4 62.4% 6.5
EP 189 10.3 10.1 11.3 10.9 48.2% 5.8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小细胞癌临床观察40页PPT

率
( %
40
)
20
CPT-11+DDP VP16+DDP
P=0.002
0
12
24
36
60
月数
Noda K, et al. N Eng J Med.2002;346(2):85-91
CPT-11一线治疗SCLC研究结果
CPT-11+DDP方案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优于VP16+DDP
100
无 80
进
展 生
背景
➢ 小细胞癌最初也称燕麦细胞癌,当时仅指肺的燕 麦细胞癌。以后发现小细胞癌也可见于肺外许多 部位,其中以食管、子宫颈、膀胱、甲状腺等处 为多见,统称为ESCC。
➢ 关于ESCC的病理起源,目前尚存争议。传统认为 ESCC与SCLC一样来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即所谓的APUD细胞;也有观点则认为ESCC来源 于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Noda K, et al. N Eng J Med.2002;346(2):85-91
CPT-11一线治疗SCLC研究结果
CPT-11+DDP方案疗效显著优于VP16+DDP
有效率(%)
中位生存时间(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月) 1年生存率(%) 2年生存率(%)
CPT-11+DDP 84.4 12.8 6.9 58.4 19.5
新药对SCLC的疗效
有效率
紫杉醇 泰素帝 拓扑替肯 健择 诺威本 开普拓
新患者 52% 25% 27% 27% 27% 50%
既往曾接受过化疗的患者 29% 13% 10% -- 16% 41%
孙燕主编.内科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63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

[ 1 ] 邹 品洁 .二甲双胍 联合氯米芬 治疗多囊 卵巢综 合症促 排卵效 果
观察 [ J ] .中国医学工程 , 2 0 1 0 。 1 7 ( 1 ) : 7 1 _ 7 2 .
[ 2 ] 刘彩萍 , 杨晶珍 .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 症促排卵助 孕的临床 疗效观察 [ J ] .赣南医学院学报 , 2 0 1 1 , 3 l ( 6 ) : 7 9 4 - 7 9 5 . [ 3 ] 张伟 , 张英 .盐 酸比格列酮胶囊联合二 甲双胍缓释胶囊 治疗 中青
学或 细胞 学确诊 的初 治晚期 N S C L C患者5 6例 , 按C P T ・ 1 i l O O mg , / m , 第一、 八天; 顺铂 2 5 mg / m , 第一 一三天; 每2 1 d为 。结 果 全组 P R 2 7 例, s D 1 6 例, P D 1 3 例, 有效率 4 8 . 1 %, 中位 生存期为 1 1 . 2月, P F S时间为 4 . 4 4± 2 . 3 9个月。主要
综合症排卵效果分 析[ J ] .海南 医学院学 报, 2 0 1 1 , 1 7 ( 1 2 ) : 1 6 7 9 一
】 6 8 0.
卵泡数 目均小于 对照 组 ( P<0 . 0 5 ) 。说 明 , 吡格列 酮联合 克
罗米芬 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肯定 , 优于克罗米芬单用 , 并 在改善 激素水平及卵巢状况有一定优势 , 有利于受孕 , 临床值
合征, 并与克罗米 芬单用作 比较 , 结果 显示 : 研 究组患 者临 床 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 0 5 ) ; 研究组黄 体生成激 素、 卵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 J Hemorh.2011;21(4)656doi:10.3969/j.issn.1009-881X.2011.04.034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对照依托泊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严 鹏,陈 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和依托泊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0月4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8例采用IP方案治疗,25例采用EP方案治疗。统计分析两种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IP方案组与EP方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和48%,差异无显著性。IP方案组的Ⅲ-Ⅳ度腹泻和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7%和11%,EP方案组发生率分别为4%和8%,差异亦均无显著性。但IP方案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EP方案组(40%)。结论 IP方案和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当,但IP方案的血液学毒性较EP方案明显减轻,不失为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选择。关键词:伊立替康;依托泊甙;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图法分类号:R734.2;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1X(2011)04-0656-02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Effi cacy of Irinotecan Plus Cisplatin Compared with Etoposide Plus Cisplatin in Treatmeant of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YAN Peng,CHEN Yuan(Cancer Center,Tongji Hospital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Hubei,4300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irinotecan plus cisplatin(IP) regimen with
etoposide plus cisplatin(EP)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ES-SCLC)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s 43 ES-SCLC patients were allotted from January 2006 to October 2010 either to treatment group(IP group)or contol group(EP group).In the IP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irinotecan plus cisplatin regimen treatment and in the EP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etoposide plus cisplatin regimen treatment.Chemotherapy respons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RECIST standard and advers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WHO standard. Result Ther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rates between the IP group and the EP group.In the adverse effects of 3~4 grade diarrhea and 3~4 grade nausea and vomiting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differences either;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differences detected in 3~4 grade myelosuppression.Conclusion For ES-SCLC patients,the IP regimen achieved the same therapeutic effects with the EP regimen,and it has less hematological toxicity.The diarrhea of irinotecan can be prevented well.So the IP regimen can be a good choice in treatment of ES-SCLC.Key words:Irinotecan;etoposide;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收稿日期:2011-07-01 作者简介:严 鹏(1981-),男,湖北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万方数据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1;21(4)657每年世界范围内的新发肺癌病例中大约有15%被诊断为小细胞肺癌[1,2](small-cell lung
carcinoma,SCLC),其中2/3的病例初诊时就已为广泛期[3](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rcinoma,ES-SCLC),因此全身化疗在SCLC尤其是ES-SCLC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依托泊甙联合顺铂方案是既往联合化疗中的经典方案。伊立替康(irinotecan)属于喜树碱类药物,除了对结直肠癌有效外,国内外已有irinotecan联合铂类药物治疗广泛期SCLC的报道。我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了43例ES-SCLC患者并分别给与了依托泊甙联合顺铂方案(EP方案)和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IP方案)治疗,现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案的近期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汇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3例患者均由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ES-SCLC,均有客观可评估的临床病灶,ECOG评分0~2分,心电图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预期生存期均>3个月。其中,IP组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35~65岁,中位年龄53岁;EP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38~67岁,中位年龄54岁。1.2 治疗方法 IP组:irinotecan 60mg/m2 第1、8、
15d,静脉滴注;cisplatin 60mg/m2 第1d,静脉滴
注,每28d为一疗程。EP组:etoposide 100mg/m2 第
1、2、3d,静脉滴注;cisplatin 75mg/m2 第1d,静
脉滴注,每21d为一疗程。1.3 疗效评价 近期疗效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其中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病例在4周后复查相关指标予以确认并记录为有效。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则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分为0-Ⅳ度进行评估。
2 结果2.1 疗效 IP组1人达CR,8人达PR,有效病例数9人,有效率(CR+PR)50%;EP方案组2人达CR,10人达PR,有效病例数12人,有效率48%。IP方案组与EP方案组间的有效率经χ2检验P=0.90,没有显
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疗效评价IP方案组(n=18)EP方案组(n=25)CR1(6%)2(8%)PR8(44%)10(40%)SD6(33%)9(36%)PD3(17%)4(16%)有效率50%48%
2.2 不良反应 回顾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常规,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分析发现:主要的不良反应是Ⅲ-Ⅳ度的骨髓抑制,IP方案组发生率为11%(2/18),EP方案组为40%(10/25),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4);而Ⅲ-Ⅳ度腹泻在
IP方案组中发生率为17%(3/18),在EP方案组为4%(1/25),Ⅲ-Ⅳ度的恶心和呕吐在IP方案组中的发生率为11%(2/18),在EP方案组中为8%(2/25),经χ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29和
P=1.00)。
3 讨论SCLC因其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早期便易侵入淋巴道、血道,造成全身播散。目前EP方案被认为是SCLC联合化疗的标准方案,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 irinotecan为半合成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本人Yokokura等人合成,是DNA拓扑异构酶Ⅰ(TOPⅠ)抑制剂,其与TOPⅠ-DN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断裂的DNA单链不能重新结合,阻止DNA复制及RNA合成,从而起到抗肿瘤增殖作用,为细胞周期S期特异性药物。目前irinotecan广泛应用于晚期大肠癌、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4]。
irinotecan的抗瘤活性强,在SCLC治疗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并且与etoposide、卡铂没有交叉耐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这在Ⅱ期临床研究中已得到了证实[5]。2002年JCOG的J9511Ⅲ期随机
临床实验结果显示,irinotecan联合cisplatin治疗ES-SCLC的疗效优于经典的EP方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危及生命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EP方案[6]。其后美国Hanna等进行了类似的Ⅲ期临床
研究,结果在2006年报道,显示IP方案在改善晚期SCLC患者生存方面与EP方案相似,但是Ⅲ-Ⅳ度血(下转第660页)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