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水污染状况与防治策略

太湖的水污染状况与防治策略
太湖的水污染状况与防治策略

前言 (1)

1研究区概况 (2)

2太湖水环境污染现状 (4)

2.1 污染物成分复杂,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4)

2.2 流域内水质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5)

2.3 入湖河道水质劣于出湖河道 (5)

3太湖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6)

3.1 “零点行动”后的太湖水质持续恶化 (6)

3.2 现行排放标准即使全部达标,照样污水横流 (7)

3.3 跨流域调水热解近忧添新忧 (8)

4太湖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9)

4.1 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9)

4.2 污染物总量控制 (10)

4.3 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10)

4.4 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 (10)

4.5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 (11)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环境污染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下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环境污染中的湖泊水环境污染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本文主要对太湖存在的水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而总结其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水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农业、养殖业用水污染、太湖的地理位置和水文特征、河流植被遭到破坏等。面对如此的水污染我们也有相应的防治对策来应对,比如说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污染物总量控制;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等。

关键词:太湖;环境污染;现状;原因;防治措施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the pres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lake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lso account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in taihu lake, conclusion the main reason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pollution, agricultural, aquaculture water pollution,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ihu lake, rivers, vegetation destruction, etc. In the face of such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we also ha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such as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a clear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the pollutant total amount control; strengthen industrial 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sewage and garbage disposal;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tc.

Keywords: The taihu lak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tuality; Reas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太湖的水污染状况与防治策略

前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湖泊水污染与富营养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美国1972年启动了清洁湖泊计划(cleanlakesprogrm)。在1976—1995年,累计投资1.45亿美元开展湖泊修复等方面的研究。日本的琵琶湖(Biwa)、匈牙利的巴拉顿湖(Balaton)、奥地利的月亮湖(Mondsee)以及奥地利、德国、瑞士边界的康斯坦茨湖(Constance)等,都在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与防治中做出各具特色的贡献。例如,德国根据其湖泊特点敷设网状下水管道取得一定效果;瑞士主要采用湖水深层曝气和强制循环法改善水质;芬兰利用湖水稀释法治理了一些湖泊;日本的琵琶湖主要采用工业污染源治理、下水管道敷设和芦苇群保护等措施来治理水质;美国和加拿大的五大湖主要利用各种规范来抑制湖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扩大和增加。整体上,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湖泊水污染与富营养化防控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世界各国面临沉重压力[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开发、集成和示范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水环境局部治理中取得了成效。例如,在“十五”期间,结合资源环境领域“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太湖流域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针对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特点, 以解决氨氮和有机污染等问题为重点,从原水水质改善、水厂高效处理和安全输配等环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在输水渠道沿程生物预处理技术、新型复合混凝剂、管网水质监控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与此同时,国家还启动了“973”计划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爆发机理研究”[2],深入研究长江流域独特的浅水湖群入湖生源要素在地球表层特征、气象因子、生物过程及人类活动等驱动力作用下,蓝藻水华的动力学、水生植被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稳态转换作用和湖泊—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特征与管理。这些机理的研究以及技术的研发、示范,对于太湖流域局部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关于湖泊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管理与政

策方面的研究则十分零散和薄弱,成为流域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针对太湖流域,在研究方面,金相灿等(1999)提出了太湖污染治理的重点污染控制区及相应的治理方案措施;郑一等(2001)对环太湖河道水质分析与入湖污染物负荷量进行了估算;虞锡君(2007)分析了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两种形式(即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及政策框架;毛新伟(2007)分析了太湖流域片省际水事纠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总体上,我国对于湖泊水污染与富营养化的研究相当分散,过分注重局部的水体、污染源以及管理措施的研究,难以满足湖泊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实践要求[3]。

1研究区概况

图1太湖位置及轮廓图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环太湖风景名胜区。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这三个地方,事实上就是一个环太湖城市群。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太湖在苏州府西南三十里,常州府东南八十里,浙江湖州府北二十八里。其滨江之县曰:吴江、吴县(今苏州市)、武进(今常

州市)、宜兴、无锡(今无锡市)、乌程、长兴(今属湖州市),纵广三百八十三里,周回三万六千顷。或谓之震泽。吴郡志载(范成大),太湖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二十里,周五百里。中游七十二峰,为三吴之巨浸。现在太湖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

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经国务院同意批准的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为3091平方公里,其中景区面积88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2203平方公里。太湖风景名胜区由13个景区、2个独立景点组成。苏州市有8个景区,分别是市区的木渎、石湖、光福、东山、西山、甪直景区,吴江区的同里景区,常熟市的虞山景区;无锡市有5个景区,分别是市区的梅粱湖、蠡湖、锡惠、马山景区,宜兴市的阳羡景区;无锡市还有2个独立景点,分别是的泰伯庙、泰伯墓。

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时间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时间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时间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7种,隶属14目25科73属。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致使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及沿岸带产卵的定居性鱼类资源数量减少,而湖泊敞水性低龄鱼种群数量在人为繁殖保护措施下逐步增加,形成以刀齐鱼、银鱼等为主体和年变幅较大的太湖鱼类资源格局。

湖泊污染是由于污水流入使湖泊受到污染的现象中国湖泊的生态环境状况普遍存在着七大问题:泥沙淤积、水面退缩、沼泽化、盐化、富营养化、酸化和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缩。其中泥沙淤积、水面退缩、沼泽化属于生

态的范畴,而盐化(重金属化)、富营养化和酸化则为环境污染。

本文对太湖存在的严重的水体污染现状进行了说明,并对太湖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农业、养殖业用水污染、太湖的地理位置和水文特征、河流植被遭到破坏等。最后根据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依法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加大宣传,全民参与等措施。

2太湖水环境污染现状

随着太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用水量和废污水排放量大量增加,近30年来流域水体水质不断下降。在2005年2700km评价河长中,全年期水质劣于Ⅲ类标准的河长占89%,劣于Ⅴ类标准的达61%;太湖全湖平均水质的综合评价为劣Ⅴ类(含TP、TN指标),其中NH3-N指标为Ⅱ类,COD Mn为Ⅲ类,TP指标为Ⅳ类,TN 指标为劣于Ⅴ类。

2.1 污染物成分复杂,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高投入、高产出是目前太湖地区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因此导致了高强度的氮磷排放。太湖流域现状农田肥料年用量平均为氮肥570~600kg/hm2,磷肥7915~9900kg/hm2,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30%~35%。过量的化肥投入提高了土壤的氮磷背景值,增加了氮磷向水体流失的风险和流失量。如江苏省宜兴市近20年来在耕地面积减少1/6和复种指数显著减低的情况下,化肥的总用量提高了3倍多,单位面积的化肥用量由1978年的19915kg/hm2提高到2004年的789kg/hm2,大大超过了合理施用量范围。同时,流域内高氮磷肥料用量的菜果花(蔬菜、水果、花卉)农田面积大幅度增长,菜果花农田上单季作物氮化肥纯养分用量平均为56815~ 199915kg/hm2,为普通大田作物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但是氮肥利用率仅在10%左右,造成氮磷大量盈余、流失[4]。

太湖流域人口密集,流域内有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万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万人口城市3座,20~50万人口城市9座。2005年末,全流域人口为4533.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加之生活污水管道铺设不到位,污水未经过有效处理就排入太湖,带去了大量有机物,这也是太湖水体富

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农村居住区内,由于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简单,如垃圾随地丢弃、养殖牲畜方式简单、家庭粪便疏于管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生活居住区氮磷流失严重。研究表明,乡镇和农村居住点的地表径流氮磷水环境年负荷量分别达到19~39kg 和3~12km2,接近或超过农田氮磷面源排放量。随着近年来太湖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居住区的污染不容忽视[5]。

太湖全年平均风速在2m/s~6m/s的天数有298天,占全年82%,风速超过6m/s

的天数有22天,占全年的6%。受风浪和湖流作用沉积物容易扰动而发生再悬浮,大量营养物质随之释放进入水体。频繁的风浪扰动使得浅水湖泊内源营养盐不断循环释放,使得水体内营养盐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受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染排放增加等影响,河道中的很多水生植物萎缩或消失,拦截转化氮、磷等有机物的能力严重下降,增速了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2.2 流域内水质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由于太湖水面大,各部分湖面水质状况不同,以东北、东部、望虞河来水区、东太湖区较佳,为Ⅱ类至Ⅲ类水;其次为南部和西部,小梅口区为Ⅲ类至Ⅴ类水,贡湖(西部)为Ⅳ类水,梅梁湖为Ⅳ至Ⅴ类水,最差的为西部直湖港—武进港—太运河区为劣Ⅴ类水。

研究表明,入湖河道除望虞河水质好于或与出湖河道太浦河水质相同外,其余入湖河道水质均差于太湖。太湖下游水质优于上游水质,太湖的稀释、扩散作用极其明显。太湖水质总体上仍然是流域内水质相对较好的饮用水源地,仍是无锡、苏州乃至上海主要供水源地,在供水水源方面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2.3 入湖河道水质劣于出湖河道

大运河纵贯太湖流域南北全境,污染严重,在所有采样的河网中,大运河的富营养化最严重,可以说对全流域水网污染起到控制性作用,从镇江到杭州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镇江运河水质(岸边)为Ⅳ类至Ⅴ类水,常州、无锡段污染最严重,为严重劣Ⅴ类水,到苏州段变为劣Ⅴ或Ⅴ类水,从苏州瓜泾口开始,因受太湖来水冲淡,指标值下降,到嘉兴、杭州段基本恢复到运河水初始状况。大运河的污染不仅影响到运河本身,也影响到以运河为水源的武进港、直湖港等河道的水质,它们的

源头在常州之间的洛社、横林,也是富营养化最严重的河道之一。

运河水质的区域差异,原因之一是运河本身的稀释扩散,湖、河水的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对运河的污染主要是以城市为主,乡镇影响较小。运河沿岸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运河不同段水环境质量的不同,如谏壁段大运河水质已是劣Ⅴ类,谏壁的化工、造纸业排放的污水对大运河的污染严重,起了主要的作用。

苏州、湖州市的入湖河道水质较好,而常州、无锡地区的入湖河道水质最差。总体上看,出湖河道的水质要优于入湖河道的水质。

太湖流域河网水系密集,有些靠近居民点的河道已经被填埋或截断,成为居民倾倒生活用水和固体垃圾的地方,大多已变为死水,污染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到周围居的生活[6]。

3太湖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3.1 “零点行动”后的太湖水质持续恶化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在长达8000余字的大会发言中认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太湖流域管理局会同流域各省市水利部门基本完成了治太骨干工程建设,太湖流域初步形成了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和充分利用太湖调蓄的防洪与水资源调度工程体系框架,并在流域防洪保安、水资源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太湖流域仍存在防洪标准偏低、水污染触目惊心等问题。流域管理机构“下决心在2015年前使太湖流域老百姓都喝上洁净的水。

在此之前,为了实现“2000年太湖水变清”、“不让污染进入21世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务院有关部委会同苏浙沪两省一市发动过声势浩大的水污染治理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底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并在1999年元旦钟声敲响之前宣布“基本实现阶段性的治理目标”。

当时太湖水“变清”确定的治理目标是:1998年底实现全流域工业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沿湖宾馆和饭店等单位的废、污水要达标排放;2000年各出入太湖河流的水质都要达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和规划要

求,实现太湖水体变清。所谓的“零点达标”,就是在1998年底,太湖地区1035家重点污染企业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这1035家企业中,江苏省占770家,浙江省占257家,上海市占18家。声势浩大的“零点行动”结束,宣布所有这些企业全部实现治理目标。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太湖水不但没有变清,甚至持续恶化。据与会专家介绍,上世纪90年代在规划“太湖水变清”时,当时估算每年进入河道和湖泊的工业废水只有5.4亿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亿立方米左右。但在要求“变清”的2000年,排放的污水量惊人地增加: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太湖流域点源污水排放量53.3亿立方米,其中工业污水32.4亿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20.9亿立方米。

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的发言指出,按现在的城乡排污量和达标排放的标准治理太湖,太湖流域的水永远达不到清洁地面水的要求。2015年要吃上干净水,任重道远[7]。

3.2 现行排放标准即使全部达标,照样污水横流

太湖水难以按计划“变清”,国家投入上百亿元的治理资金还没有给太湖流域的近4000万居民带来记忆中清洁的湖水,原因错综复杂。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治理措施跟不上长三角地区迅猛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就是说,水消耗量越来越多,而对工农业和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废水,治理措施和治理标准严重滞后。

实现达标排放后水质为何还在恶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目前达标排放的标准定得很低,从工厂排污口和污水处理厂出来的,仍然是劣于五类的污水。最近我随全国人大环资委到云南昆明考察滇池的水污染防治,结果非常失望。三年前的滇池清水中发现有蓝藻,而三年后却在蓝藻中没有找到清水。

那些所谓已经‘达标’了而可以合法向河道、湖泊排放的废水,如果按1:9以上比例用洁净水来稀释后,纳污水体才能够勉强达到地面三类水的标准,也就是达到了合格的地表水标准。但现在太湖流域的水体,哪里有这样的好水来释污?污水加污水,只能是脏上加脏。

按照国家标准,地表水分为五个等级:一类水质最好,三类水为合格,四类、五类水为污水,劣于五类的水体就丧失了基本的环境功能。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NH3-N)浓度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一类水的COD、NH3-N浓度分别不能超

过15mg/l、0.15mg/l,三类水的浓度分别不超过20mg/l、1.5mg/l,五类水的该指标浓度分别不超过40mg/l、2.0mg/l。

而我们现在制定的达标排放标准,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COD、NH3-N的浓度分别不超过100mg/l、25mg/l就视为达标,一些工业企业的合法排放标准更低,比如造纸、制浆行业,COD浓度不超过100mg/l、NH3-N浓度不超过450mg/l就可以“达标排放”。这样的“达标”废水中,COD和NH3-N 浓度分别是地表五类水标准的2.5倍和225倍。

此外,据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孙继昌介绍,目前,流域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水年排放量达53×108t,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30%左右,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网,污染物总量已远远超过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即使流域污废水都能达标排放,仍超出流域水环境的可承载能力[8]。

3.3 跨流域调水热解近忧添新忧

根据国务院领导提出的“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要求,2002年起太湖流域正式启动“引江济太”调水试验,也就是说,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和“清水走廊”望虞河,从江苏常熟引水,经望亭进入太湖。

据介绍,3年来共引调长江水入太湖流域60多亿立方米,其中入太湖30多亿立方米。“引江济太”调活了流域水体,加快了水体置换,增加了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供给,保障了流域重要城市和地区的供水安全,增加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环境容量,改善了太湖水体水质和流域河网的水环境,太湖周边和上海、杭嘉湖等地区普遍受益。

据透露,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水污染问题没能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太湖流域一些有条件的城市纷纷舍近求远,甚至“弃湖而去”,实施跨流域调水。除了由太湖流域管理局主持的“引江济太”工程外,苏锡常诸城市在多年前就利用靠近长江的地理位置,从长江调水。上海也积极在长江口建设新的水源地甚至设想规划浙江千岛湖水源地。一直以水乡自居的杭嘉湖地区,如今也把目光投向钱塘江,提出实施跨流域从新安江、钱塘江口调水,以寻求解决该地区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

今天要强烈呼吁,尽管目前长江、钱塘江的水比太湖好,但千万不要忽视这样的事实,就是这样的‘好’是相对的,而且这些河流也在不断地被污染,污染

量不断地在增加。‘引江济太’,首先要‘保江’、‘保湖’,然后是节水,根本在于治污。如果还是按现在的城乡分割的思路和现在的所谓的达标排放的要求来治理,就难以解决太湖的问题。

某些有害的物质(如:农药、化肥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进入水体,超过其自净能力,引起天然水体的物理上、化学上的变化。

总的来说,导致太湖流域严重水环境污染的成因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污染源头控制不力所导致的污染负荷过量排放,以及水污染治理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最直接的成因。第二层面,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而废污水回用率低,不合理的高耗髙排产业结构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以工业点源为主要对象的单一、落后的水污染治理手段,以及低下的废污水处理率等经济发展行为过程,导致了流域污染负荷的过量排放和水污染治理速度缓慢。第三层面,从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方面,造成上述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行为过程的主要原因包括:伴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用水量大量增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多龙治水,部门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矛盾加剧;未形成健全合理的水权、水价及水市场机制;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污染排放的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等[9]。

4 太湖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4.1 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搞好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涉及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两省一市各级人民政府是所辖行政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责任主体,必须落实好本方案制定的各项任务及措施,实现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做到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总责,牵头建立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有关部门和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共同治理太湖水环境工作的协调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太湖流域两省一市水环境治理协商机制,加强流域各方的对话与协商,交流治理经验,加大合作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自主管理流域

水环境事务的能力。未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10]。

4.2 污染物总量控制

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太湖流域2001到2005年间污染物单位指数除了KMnO4(5.38%-4.9%)、TP(0.097%-0.077%)有小幅下降,TN(2.19-2.86)、叶绿素a(0.030-0.032)、营养状态指数(60.93-62)均稳中有升,其污染物排放总量必然无法实现减排的控制目标,2007年5月份蓝藻的再次大规模暴发就是一个证明。因此,找出水污染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是当前政府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种植业方面,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在畜禽养殖方面,实行规模化畜禽清洁养殖,减少污水和粪便流失,妥善处理废弃物。

在水产养殖方面,要合理分布,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逐步取消太湖围网养殖;发展生态养殖,不设饵料,保护水质。

在工业方面,太湖流域内高污染的行业、企业较多,因此需要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原则,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4.3 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工业污水排放标准应立即进行修订,现在的达标排放如化学需氧量COD,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大4-7倍。污水处理厂增加去磷、脱氮工艺,有利于太湖水体P的总量控制。有必要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也应该通过电凝、水解、蚯蚓养殖和有益微生物消化除毒、杀菌、处理重金属。对于船舶的污染也需要严格控制。提高船舶污染物的收集能力。太湖流域12万条船舶中,座舱击船必须全部安装油水分离装置,挂浆机船加装接油盘等防污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完善船舶污染物岸上接收设施的建设,形成配套体系。

4.4 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

要严格控制农业、农村污染,农业污染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畜禽、渔业),农村污染是生活污染。主要控制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居民区,集中居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二是全面建设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是在某一个主要农业区域,采用一整套统一完整的污染治理措施,

控制该区域内的种植、养殖污染和分散居住农民的生活污染。要重视其他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这里的其他非点源是指农业以外的非点源。主要是地面、道路、广场、屋面的积聚物和车辆产生的污染物随雨水进入水体,及降雨降尘等。控制措施是:广植树多种草,提高绿化、植被覆盖率,减少地面径流;在城镇全面建设截流式雨污分流系统,减少非点源污染进入水体。

4.5 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

太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良好的生态系统,20世纪末,太湖东半部的生态系统尚可,而西部遭到了严重破坏,水生物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减少。五里湖目前生态修复的经验和以前3次(中桥水厂取水口、梅园水厂取水口和湖滨饭店旁)生态修复的经验,说明生态修复对改善水质有明显的效果,但必须慎重选择生物品种,并注重长效管理。

应建立多个湿地保护区。太湖日取水量5万吨及以上的取水口都应建立水源地湿地保护区,较大河道的入湖口应建立河口湿地保护区,起氧化塘作用,以种植停水植物为主,每个湿地保护区面积应在2-5km2;河网间的河荡应建立湖荡湿地保护区,在城镇附近的,兼可建成景观湖泊;有些地方可以利用鱼池或低洼区域开发、新建湿地保护区,同时满足生态、蓄洪、滞洪的需要;生态修复工程应注意建立长效机制,否则不能持久[11]。

结语

太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因此流域用水量和废污水排放量大量增加成了必然的趋势,导致近30年来流域水体水质不断下降。文章通过对太湖水污染现状的分析找到了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然而人们自身也认识到太湖水污染的严重性,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来治理污染。这将是以后的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政府部门采取相关政策的同时,我们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通过共同努力还太湖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陈思源.非点源污染下湖泊水体污染状况的动态演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

2410-2413.

[2] 常文英.浅谈汾河水污染及其防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106-107.

[3] 宋珉,樊贵盛,陈启斌.浅谈国内外水污染防治研究动态[J].科学之友,2011,3.

[4] 陈振楼,许世远,徐启新等.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及调控对策[J].长江流域

资源与环境,2001,10.

[5] 周小平.太湖地区非点源污染现状及防治[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508-512.

[6] 刘兆德,虞孝感,王志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意见[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

[7] 廖文根,彭静,骆辉煌.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水环境所.2004.09.16.

[8] 张巍,王学军,江耀慈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44-47.

[9]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长三角“心脏之痛”八年未除.2004(12),0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09(3):26

[11]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工作手册[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07).

致谢

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姚昕老师,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论文才能够顺利完成。您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对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我受益匪浅,恩师的悉心培养和热情帮助,我将铭记于心。

浅谈中国湖泊水污染

浅谈中国湖泊水污染 一、中国主要湖泊 中国湖泊众多,统计显示,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湖有130多个;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人工湖(水库)。这些湖泊由于含盐量不同可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中国的大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上。江西省北部、长江南面的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是最大的咸水湖。 二、中国湖泊底泥的重金属污染 湖泊是重要的可多功能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大湖泊还具有较高的灌溉、防洪、航运、养殖等功能,对调节气候有重要作用。可见,湖泊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台理利用湖泊资源,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湖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东部人口稠密地区,湖泊所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中国湖泊的生态环境状况普遍存在着七大问题:泥沙淤积、水面退缩、沼泽化、盐化、富营养化、酸化和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缩。其中泥沙淤积、水面退缩、沼泽化属于生态的范畴,而盐化(重金属化)、富营养化和酸化则为环境污染。其中湖泊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底泥作为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泊水体环境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方面,底泥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降低水质污染程度,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污染物会重新释放出来,影响上覆水体的水质;另一方面,底泥又是底栖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和食物来源,其中的污染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产生致毒致害作用,并通过生物富集、食物链放大等过程进一步影响陆地生物和人类。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我国水环境研究人员最早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1、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 主要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平均值

太湖水环境问题

《水环境》课程论文 学院 xxxxxxxxx 专业水文水资源工程 年级 xxxx级 学号 xxxxxx 姓名 xxxxxx

目录 1引言 (2) 2我国湖泊水质概况 (3) 2.1水污染情况 (3) 2.2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4) 2.21我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概况 (4) 2.22“三大湖”水体富营养化情况 (4) 3本文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 (5) 3.1太湖自然状况 (5) 3.2太湖水环境状 (5) 3.2.1污染原因以及来源 (5) 3.2.2太湖治理 (6) 3.2.3太湖水质变化过程情况 (7) 4结语 (9) 太湖水环境问题 摘要:本文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总结分析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以及治理情况。结果表明,经过治理,太湖流域的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早期的中度富营养化转变为现在的轻度富营养化。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环境、水污染、富营养化 1引言 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从两者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水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2我国湖泊水质概况 2.1水污染情况 表1-1个湖泊水质监测情况 通过分析整理历年水利部水资源公报,整理了1998-2011年各湖泊水质监测评价情况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2003年以前,我国湖泊水体污染严重,约占评价总数的50%;自2006年后,

大气和水污染的影响浅析

大气和水污染的影响浅析 [摘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基础,而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全球性的环境恶化要求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要保护好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大气和水的污染更为突出。但我们对环境污染的真正认识又有多少呢? 1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但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只有几十种。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 污染大气的化学性物质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冶金、火力发电、石油化工和焦化等工业生产过程排入大气的有害化学物质最多。最常见的大气一次污染物有:①颗粒悬浮物,包括降尘、飘尘、石棉和无机金属粉尘等;②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氟、氯、硫化氢、硫醇和氨等。大气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学氧化剂、硝酸雾和硫酸雾等。 2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另外,污染的大气可以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在低浓度空气污染物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等疾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也是空气污染。癌症,尤其是肺癌的多发,更与空气污染有密切的关系。大气污染对农业、林业、牧业生产的危害也十分严重。在一些有色金属冶炼厂或硫酸厂的周围,由于长期受二氧化硫气体的危害,树木大都枯死。工厂排出的含氟废气除了污染农田、水源外、对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的通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文件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物价局 苏环控…2008?103号 苏财建…2008?196号 苏价费…2008?364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的通知 太湖流域各市、县(市)环保局、财政局、物价局: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价格体系,优化环境资源配臵,加快建立企业珍惜环境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的内在约束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我省太湖流域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和水环境质量目标,根据 —1 —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财政部环保总局关于同意在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复函》、《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太湖流域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的通知》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时反馈我们。《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办法(试行)》(苏价费…2008?18号、苏财综…2008?2号)与本试点方案细则不一致的,按本试点方案细则执行。 附件: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物价局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2 —

主题词:环保试点方案通知 抄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徐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 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宿迁市环保局、财政局、 物价局。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2008年11月21日印发 —3 —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作者:————————————————————————————————日期:

浅谈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摘要: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水污染现状及其危害旨在引起人们对水污染的关注,珍惜并保护水资源。 关键词:水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古至今,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为首要条件。没有水,一切生命创造的精彩都将不复存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国水形势亦不容乐观:通过网上搜索,我国是世界20多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一、水污染分类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人为污染大致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1、工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汞、 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除 此之外,工业污染还有热污染。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 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2、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3、生活污染是来自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生活污水含有来自人类粪便的病原细菌和病毒,以及过量的氮和磷化合物。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近些年来发生的水污染事件依 旧触目惊心:1、淮河水污染事件: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 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 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 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 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 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 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 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汉语1602班田浩然1150116208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流域面积达36000余平方公里,承载人口3000多万,所创GDP占长三角区域工业的60%以上,城市化水平51%,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太湖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作用重大,且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航运便利。太湖流域水资源支撑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水资源保护措施却相对滞后,水环境明显恶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太湖水质的污染明显加重,表现为每10年左右下降一个级别。目前全流域70%的河湖受到污染,80%河流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标准,全湖水质达富营养化、局部重富营养化水平,导致流域的水质性水资源危机,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保护太湖是个急需行动,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我们当地的大学生群体也理应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拥有美丽家园出一份薄力。 一、水质现况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爆发,周边地区水质急剧下降,水中含氧量剧低,鱼虾大量死亡,接着水体发黑发臭,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的威胁。现在太湖污染物成分复杂,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农村河网水质劣于城市地区。中科院湖泊研究所化验分析表明,目前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不仅有西方发达国家水污染第一阶段出现的以WBQ、重金属为主的特征,更有西方国家主要由E、R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二阶段特点,还兼有西方国家水体以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为特征的第三阶段的特点。太湖流域河流湖泊总体水质为Ⅳ、Ⅴ类水,劣Ⅴ类水质占检测总数的1/3多。近20a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来的Ⅱ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富营养为主。地表水体呈现出由市区向郊区蔓延的趋势;大中城市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而农村地区污染依然十分严重,且有加剧的趋势。湖泊水质优于河道水质,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入湖河道(除望虞河)水质均差于太湖。总体上看,出湖河道的水质要优于

浅谈化学中的水污染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姓名朱芳霞 论文名称浅谈化学中的水污染 院(系)名称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化学教育 年级班级2008级1班 指导教师姓名刘清玲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1化学污染 (2) 2化学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来源 (2) 3化学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4) 3.1 氧化还原法 (4) 3.2 混凝法 (4) 3.3酸碱中和法 (5) 3.4 电化学法 (5) 3.5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5) 前景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内容摘要: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也是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和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现今众多水资源遭受污染且日益严峻,可以说危及到人类的生活及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化学水污染的原因及来源,然后针对我国水污染现象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 关键词: 水污染原因来源污染治理方法 Abstract:Water is a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life, animal and plant growth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dispensable substances. Nowadays many water is polluted and increasingly severe, can say to endanger human lif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sons and chemical pollution source, then based on our water pollution phenomenon puts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 reason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method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 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ischarge Standard of Main Water Pollutant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 Key Industries of Taihu Area 2007-07-08发布2008-01-01实施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目次 目次............................................................................. II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要求 (2) 5 监测 (2) 6 标准实施监督 (3)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控制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沿湖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针对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排放的主要水污染物,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考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670-2004《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规定方法》编制。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07年7月8日首次发布,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Ⅲ

浅谈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浅谈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摘要: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并对其做出解决方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来源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 一.了解水污染 所谓水污染就是由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二.水污染的成因 水污染物源于很多的人类活动。工业污染物可从工厂中的排泄管流出,或者可从管道和地下储存罐中外泄。受污染的水也可能是从矿山流出,而流经矿山的水通过含矿物的岩石的沥滤,或已受到加工矿

石的化学制品的污染。城市和其他居民区的水污染大多源自下水道中混有的微量家庭化学制品。有时工厂将污染物排泄到城市的污水系统中,使城区各种污染物质增多。来自于像农田。牧草场、饲育场和大农场等农业源头的污染物有动物粪便、农业化学制品以及腐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 海洋虽然辽阔,但也不是不会受到污染的侵害。污染物从附近的海岸线、轮船以及近海石油平台流入大海。在公海航行的船只所排放的污水和废弃食物造成的危害不大,但是由甲板上丢弃的塑料制品却会缠住鸟类或者海洋动物使之丧生。如果被吞食,还会使这些动物窒息、消化道阻塞,以至死亡。 水污染还可能是源于其他类型的污染。例如,来自发电站的二氧化硫先污染了空气,受污染的空气与大气中的湿气混合产生硫磺酸悬浮物,降到地表成为酸雨。接下来,酸雨可被汇入溪流或湖泊中,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毁灭野生生物的水污染。同样,如果滤过垃圾的雨水在渗入土壤前吸收了毒素并污染地下水源的话,那么垃圾埋填地也可能造成水污染。 三、我国水污染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污染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

中国水利年鉴1999_重要文献-方针政策-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批

抓好机构改革,强化政府职能。 坚持依法治水,加大立法、执法、监督力度,配合修改好《水法》,认真组织实施《防洪法》。 3.精神文明建设 1998年,是水利行业理论学习年。我们要组织好理论学习年活动,重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紧密结合水利实际,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 继续搞好人才开发。认真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两项战略任务。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领导干部要做表率。 (三)强化政府职能,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抓好宏观、整体、战略。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认识水利,发展水利,坚持“水利第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关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面向21世纪,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科教兴水。 (3)抓好体制、机制、法制。深化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新体制。建立能够良性运行、滚动发展的水利机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强和完善水利法制体系,坚持走依法治水的道路。 关于贯彻实施《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及国务院批复意见精神的通知(摘录)(水政资[1998]73号) 一、《意见》是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规划》是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太湖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切实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作好各级政府的参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领导,充实力量,落实措施,团结治污。 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的工作中,要严格把关。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年产5000吨以下的化学制浆造纸厂、年产折牛皮3万张以下的制革厂等“15小”企业,不批准取水许可申请;对《规划》中提出在1998年底前限期治理的污染企业,验收不达标,责令“关、停、并、转、迁”的污染企业(名单见《规划》),已经取得取水许可证的,要全面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对于流域内磷生产企业,要严格审核或限制其取水许可。同时,要根据太湖流域的水量、水质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加强对计划指标下达、取水情况审验、节水考核和退水水质检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三、加强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监督检查,重点保护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意见》提出了确保1998年底全流域工业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沿湖的宾馆、饭店等单位排放废水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00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出入湖的主要河流水质要达到地面水Ⅱ类水质标准,实现太湖水体变清;2010年基本解决太湖富营养化问题,湖区生态系统转向良性循环的目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太湖流域工程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划提出的要求,加强太湖流域人河、湖排污口的监督检查,检查网箱养鱼数量和地点,禁止燃油动力船行驶,并对码头垃圾的集中转运和处理要提出明确要求,对河道、湖泊造成的淤积、堵塞、污染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确保饮用水源水质,严防污染事故。 四、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资源与工程、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的优势,贯彻实施《意见》和《规划》中提出的重视湖泊生态修复和内源治理,坚持工程治理和管理措施并重的精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预案,积极推广有效的治理技术,为太湖生态修复作出贡献。 五、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部《关于开展太湖流域污染源达标排放水质监测工作的通知》(水文[1998]64号)的要求,认真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太湖 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要作好省界及直管工程水质监测工作。要做好入河、湖排污口和重点保护水域、重点污染控制区域、水质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工作,定期分析和报告太湖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及早会同两省一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拟定1998年底达标排放的监督监测工作方案。 六、大力加强《意见》和《规划》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其他形式,深入城、镇和乡、村,向社会广泛宣传,提高保护太湖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普及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宣传《规划》所规定的治理目标、要求和措施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热情服务,树立良好形象。 七、请太湖流域两省一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太湖流域管理局,根据上述要求,制定贯彻实施《意见》和《规划》的具体工作措施,并于1998年3月底前将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复意见》和《计划及规划》的工作安排报部水政水资源司、水文司。 附件:《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批复(摘录)(国函[1998]2号) 一、原则同意《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以下简称《计划及规划》),请你们优先纳入各自的“九五”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计划及规划》是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

关于水污染及其危害的分析

关于水污染及其危害的分析 执笔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高一(12)班史文昊 内容提要:多年来,中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水资源危机是继石油危机以后,在二十一世纪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拯救我们身边的水,别让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的眼泪!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水污染的现象尤为突出。我们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了拥有洁净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当从现在做起,不然的话,将会爆发一场可怕的灾难!本组成员决定就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方案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我国的水资源污染: (一)水资源现状 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关于水污染 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1)水污染分类: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某些有害的物质(如:农药、化肥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进入水体,超过其自净能力,引起了天然水体的物理上、化学上的变化。 水源的污染源主要有七种:即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性营养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盐污染和有机物与重金属污染等。而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①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浅谈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浅谈水污染及治理方法摘要: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并对其做出解决方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来源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 一.了解水污染? 所谓水污染就是由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二.水污染的成因? 水污染物源于很多的人类活动。工业污染物可从工厂中的排泄管流出,或者可从管道和地下储存罐中外泄。受污染的水也可能是从矿

山流出,而流经矿山的水通过含矿物的岩石的沥滤,或已受到加工矿石的化学制品的污染。城市和其他居民区的水污染大多源自下水道中混有的微量家庭化学制品。有时工厂将污染物排泄到城市的污水系统中,使城区各种污染物质增多。来自于像农田。牧草场、饲育场和大农场等农业源头的污染物有动物粪便、农业化学制品以及腐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 海洋虽然辽阔,但也不是不会受到污染的侵害。污染物从附近的海岸线、轮船以及近海石油平台流入大海。在公海航行的船只所排放的污水和废弃食物造成的危害不大,但是由甲板上丢弃的塑料制品却会缠住鸟类或者海洋动物使之丧生。如果被吞食,还会使这些动物窒息、消化道阻塞,以至死亡。? 水污染还可能是源于其他类型的污染。例如,来自发电站的二氧化硫先污染了空气,受污染的空气与大气中的湿气混合产生硫磺酸悬浮物,降到地表成为酸雨。接下来,酸雨可被汇入溪流或湖泊中,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毁灭野生生物的水污染。同样,如果滤过垃圾的雨水在渗入土壤前吸收了毒素并污染地下水源的话,那么垃圾埋填地也可能造成水污染。 三、我国水污染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污染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2版)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1号 (1996年6月14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9月27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5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已由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9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已由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2年1月1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太湖流域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五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至五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环评、后立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太湖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有效防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减轻太湖湖体富营养化,促进太湖水质根本好转。 第四条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确保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实现环境保护任期责任目标负主要责任,任期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价

太湖水污染治理案例

太湖水污染治理政策 政策出台背景: 太湖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涵盖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全国GDP的1/8至1/7是太湖流域创造的。然而辉煌的背后,有必要再看一看,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其中,局部地方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Ⅳ类水体。 2007年5月29日起,太湖蓝藻集中暴发,周边地区水质急剧下降,鱼虾大量死亡,居民生活饮用水受到威胁。5月28日晚上8时左右,无锡市南泉水源厂的工人发现水溶解氧含量下降明显,到了当晚11时,水溶解氧含量有所恢复。29日凌晨1时左右,水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水体发黑、发臭。无锡市城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由此拉开序幕。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党委书记袁松仍然是心有余悸。“站在原水取水口的岸上就能看到一个黑团在水面上飘来飘去,一会子被风吹成一个个小团,过了一会子又聚合在一起。”水华厚达5米,覆盖水域面积十多公里,挟带着浓烈的腥臭味汹涌而来。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他们面临着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水源厂和制水厂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添加高锰酸钾、活性炭等净水药剂。但在如此大规模的蓝藻团面前,常规处理工艺只能保证水质各项指标符合卫生标准,输往百姓家中的自来水始终无法祛除臭味。此时,有人建议停止供水。“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停水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恐慌,这无论对政府还是对群众,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绝不能停水!”袁书记这样对记者说道。因此,无锡市在继续进行除藻处理的同时,紧急向省建设厅和建设部寻求援助。 5月31日,建设部专家组抵达无锡,直奔现场,与无锡市研究会商应对方案。从太湖取水口到制水厂10多公里长的输水管线引起了专家组的注意。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大胆提出改变水处理流程,改为在取水口投放大量的高锰酸钾氧化剂,利用两个多小时的输水过程氧化掉大部分致臭物质;在制水厂投放粉末活性炭,吸附剩余的致臭物质,同时还原残留的氧化剂。经历了17个小时的反复实验,6月1日上午7时40分,出厂水的臭味被成功祛除,原本

浅谈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浅谈水污染及治理方法 摘要: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并对其做出解决方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来源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 一.了解水污染 所谓水污染就是由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二.水污染的成因 水污染物源于很多的人类活动。工业污染物可从工厂中的排泄管流出,或者可从管道和地下储存罐中外泄。受污染的水也可能是从矿山流出,而流经矿山的水通过含矿物的岩石的沥滤,或已受到加工矿

石的化学制品的污染。城市和其他居民区的水污染大多源自下水道中混有的微量家庭化学制品。有时工厂将污染物排泄到城市的污水系统中,使城区各种污染物质增多。来自于像农田。牧草场、饲育场和大农场等农业源头的污染物有动物粪便、农业化学制品以及腐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 海洋虽然辽阔,但也不是不会受到污染的侵害。污染物从附近的海岸线、轮船以及近海石油平台流入大海。在公海航行的船只所排放的污水和废弃食物造成的危害不大,但是由甲板上丢弃的塑料制品却会缠住鸟类或者海洋动物使之丧生。如果被吞食,还会使这些动物窒息、消化道阻塞,以至死亡。 水污染还可能是源于其他类型的污染。例如,来自发电站的二氧化硫先污染了空气,受污染的空气与大气中的湿气混合产生硫磺酸悬浮物,降到地表成为酸雨。接下来,酸雨可被汇入溪流或湖泊中,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毁灭野生生物的水污染。同样,如果滤过垃圾的雨水在渗入土壤前吸收了毒素并污染地下水源的话,那么垃圾埋填地也可能造成水污染。 三、我国水污染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污染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控制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沿湖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针对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排放的主要水污染物,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考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 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 1《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 B32/670-2004《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 39-2006《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规定方法》编制。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

京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07年7月8日首次发布,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Ⅲ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纺织染整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钢铁工业、电镀工业、味精工业及啤酒工业的4种水污染物最高排放浓度限值及最高允许排水量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纺织染整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钢铁工业、电镀工业、味精工业及啤酒工业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仍执行现行相应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

浅谈太湖流域水污染

浅谈太湖流域水污染 太湖流域地处我国东部,属于典型的湖泊、水网地区,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几百年来一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富庶发达的鱼米之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大潮,太湖流域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工、农、商业多业并举,城市、乡村齐头并进,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在经济建设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太湖流域在水资源方面却陷入了困境。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水污染问题。报告披露,80年代初,太湖平均水质为二类。随着环太湖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太湖排污口设置、船舶污染物排放、入湖河道污染。政府投入了过百亿元资金,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太湖水污染问题并未在根本上得到缓解,水环境恶化状况也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流域内纺织、印染、化工等一些高耗水、重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不下,部分企业甚至存在超标排放、偷偷排放现象,加上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对太湖水环境的影响,使得太湖流域污水治理速度远远跟不上排污量的增长,导致太湖湖区水体富营养化非常严重。自2001年起,太湖开始年年出现大面积蓝藻,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所隐含的危机终于在2007年5月29日全面爆发,导致数百万无锡市民饮用水困难,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度恐慌。 毫无疑问,太湖流域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沉重代价,这样的结果,令人深思,值得警醒。问题的关键在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太湖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确,太湖流域严重的水污染状况,已经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将来也必然会妨碍整个流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而必须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太湖流域严重的水污染状况之所以能够形成,源于多方面的原因,因而对其治理并非易事,需要群策群力,多管齐下。在这种形势下,太湖流域的检察机关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是检察机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充分体现,也是检察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要求。我认为,在参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应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太湖流域的检察机关在参与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法制宣传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法制宣传的效果。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承担相关职责的地方政府官员及有污染潜在可能的相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身上。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官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监管意识,促使企业走上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发展的道路。可以与环保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政府法制部门联合进行宣传,形成协同宣传的合力,也可以以检察机关为主体单独进行宣传,突出检察宣传的特色。并且要推陈出新,丰富多彩,除了讲座、板报、刊物等形式外,也可以采用网络宣传,戏剧、小品、相声等形式。 目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作用已经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同。在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环太湖流域的检察机关应当在深入研究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操作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外地检察机关的成功经验,对符合条件的环境公益案件,大胆地尝试提起诉讼,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使环境公益诉讼的提出不断规范,更富成效。 以刑罚手段严惩环境污染行为早已为世界发达国家所采用。面对环境资源犯罪的严重状况,各地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自身的诉讼职能,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依法捕诉涉嫌环境资源犯罪的有关企业和个人,及时进行追究和打击,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依然严峻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在对太湖流域水污染进行治理过程中,应加大对环境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这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