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血泪史 RX系列历史解密

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血泪史 RX系列历史解密
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血泪史 RX系列历史解密

转: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血泪史RX系列历史解密

前言:日本马自达公司的车型并不算丰富。但是马自达生产的RX系列却拥有着一批忠实的车迷,是因为这款车搭载的是马自达独有的转子发动机,很多车迷被转子发动机和RX独特魅力所折服。下文将为朋友们介绍马自达RX系列的历史。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了解这款小众跑车。

马自达RX-2(1970-1978)

马自达RX-2于1970年面世,基于马自达Capella改进而来,动力系统使用的是型号为12A的汪克尔转子发动机。这里面要解释一下为什么RX-2使用的是汪克尔转子发动机。最初的量产型转子发动机技术,是为汪克尔公司所有。马自达一直对这种发动机技术情有独钟,所以马自达花巨资购买了汪克尔公司所拥有的全部专利和技术。所以最开始马自达所使用的发动机全部为汪克尔的转子发动机。

当时的马自达RX-2使用的12A转子发动机可以发出120马力的最大功率,搭配4挡手动变速箱,使RX-2百公里加速11.3秒。这样的成绩在当时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但是转子发动机在其早期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马自达RX-2所搭载的转子发动机相比传统发动机油耗太高,排放污染也很严重。而且转式发动机的封口极易磨损,并同时伴随有漏油现象,同时也影响了发动机的寿命。

编者语:这是马自达第一款以RX命名的车型,搭载的转子发动机虽然缺点很多,但是其卓越的动力性却让世人惊叹。

RX-3(1970-1978)

RX-3是RX-2的运动版车型。于1970年面世,起初的发动机使用的与RX-2一样,12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之后换装12B发动机。

RX-3在日本Grand Prix比赛中挑战日产Skyline并取得胜利。直到1976年,马自达RX-3总共取得过100多场比赛。

编者语:马自达RX-3在比赛中的取得超过100场的胜利,证明了转子发动机的性能,同时也证明了马自达在发动机和性能方面的调校与竞争对手的差距逐渐缩小。

RX-4(1972-1977)

RX-4在RX-2推出之后的1972年上市,这款车同样为中型车,而定位高于RX-2。RX-4以当时的马自达929底盘为基础设计制造,比RX-2更豪华更运动性。

动力系统,最初使用了一款最大功率130马力的12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两年后RX-4换装代号为13B的汪克尔转子发动机,最大功率125马力。虽然功率相比12A有所降低,但是这款发动机改进了12A所为人诟病的缺点,减少了排放污染和油耗。

这款车型采用前麦弗逊悬挂后整体式悬挂系统,在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舒适性。刹车系统采用前盘后鼓的形式。

编者语:马自达改进了转子发动机,使其排放和油耗相比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日系和欧美厂商对排放要求严格。这种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RX-7(1978-1985)

马自达RX-7是马自达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跑车,也是由于这款车的出现确立了马自达在车迷心中的地位。

第一代RX-7(1979-1985)

1978年车型代号为SA22C的RX-7上市。RX-7采用当时最高档的悬挂技术,前麦弗逊和后四连杆悬挂系统,这样的悬挂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动力方面依然使用的是代号为12A的双转子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由两个排量为537CC的转子组合而成,最大功率130马力。传动系统有5速手动变速箱和3速自动变速箱。

第一代RX-7在1983年推出了小改款车型,并推出了一款使用涡轮增压器的顶级版车型,12A转子发动机在涡轮增压气的配合下,最大功率达到了165马力。涡轮增压器的的应用使RX-7的动力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了提高驾驶者的运动感受,马自达取消了自动变速箱,只提供5速手动变速箱。

第一代RX-7在经过改装后,参加了美国IMSA比赛,并在比赛中多次赢得比赛,让世人再次见识了转子发动机的卓越。

编者语:RX-7的问世,预示着马自达已经走向高性能转子发动机车型的时代。涡轮增压器的使用,使转子发动机车型的动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马自达不计成本的使用多连杆后悬挂,向世人表达了RX-7在马自达车型序列中的地位。

第二代RX-7(1985-1992)

第二代RX-7车型代号为FC3S,这款车于1985年10月在日本正式发售。外观设计硬朗,流畅的线条使车子更具动感。发动机盖上的进气口并不是装饰,而是为中冷器提供足够的进气量。

动力方面,第二代RX-7采用了代号为13B的发动机,并使用涡轮增压提升功率。最大功率185马力,这样的功率输出在当时来说很强悍。悬挂系统依然是前麦弗逊和成本高昂的后多连杆悬挂。另外马自达在这款车上使用了明外Four-Wheel steering的四轮转向系统,这个系统使得RX-7的操控性得到大幅提升。

1986年7月,马自达发布了顶级的RX-7GT限量特别版车型(Anfini),这款车的悬挂经过强化以提高操控性,并配备了Momo方向盘、LSD限滑差速器及赛车座椅等装备以提升驾驶感受。这款车型限量300台,在几个月内被热情的车迷抢购一空。随后马自达在1987年再次发售了300台并增加了尾翼,前导流板等装备。

『RX-7GT』

『RX-7GT』

马自达在1989年4月,第二代RX-7小改款推出,外观方面增加了空气动力学套件,并在此强化了动力系统使最大功率提升到205马力。

第三代RX-7(1991-2002)

1991年10月,第三代RX-7推出,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第三大RX-7成为马自达历史上最好的跑车。外观上更加注重空气空力学的表现,车身尺寸增加,线条更加流畅,车身高度降低已减少风阻系数。四个车轮外扩,并配上大尺寸的轮毂和轮胎,提高了抓地力,使得RX-7获得了更优异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发动机使用中置发动机排布,这样的设计有助于降低车身重心并使第三代RX-7的前后轮负荷比达到完美的50:50。悬挂系统再次升级,前后悬挂均为全铝制双叉臂悬挂系统。这样的配置保证了四个轮子可以更好的紧贴地面。

动力方面,第三代RX-7使用的是代号13B系列的车型,由两个654cc的转子组成,涡轮增压器使用双涡轮设计。在双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下,第三代RX-7的最大功率达到了255马力,这样的输出在当时来说可以说非常高。

1996年,马自达对第三代RX-7进行了改款。并改进了进气和冷却系统,最大功率提升到了265马力。1998年底,马自达发布了RX-7Type R和Type RS。这两款车采用增压值更大的涡轮增压器并强化了冷却系统,使得这两款车型的最大功率达到了280马力。

『RX-7Type R』

『RX-7Type RS』

2002年马自达推出了RX-7最后一款车型RX-7Spirit R Type-A。这款车型最大功率依然为280马力,使用17寸轮毂及四活塞刹车卡钳。车内两个Recaro赛车座椅提供极好的支撑性。RX-7在2002年正式停产。

『RX-7Spiris R』

RX-7辉煌战绩:纵观勒芒大赛历史,前58届的冠军均被欧美车手垄断。1991年的第59届比赛中,马自达成为当时的黑马。马自达赛车全部挤进前10名,其中55号车马自达787B一举夺魁。这届比赛结束后,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作出决定:从1992年开始,除排量3.0L以下的活塞发动机赛车以外,装其他发动机的赛车不准参加勒芒24小时赛。装有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787B刚夺取冠军就要被排斥在比赛之外。至此,在这项大赛中努力奋斗过十几年的马自达转子发动机,以其辉煌的成绩为自己画了个漂亮的句号。

『自达787B使用RX-7的底盘打造,动力系统由RX-7的转子发动机改装』

编者语:RX-7是马自达历史上最成功的跑车,同时也是车型最多的车型。RX-7以涡轮增压转子发动机和完美的设计及调校奠定了马自达RX系列在跑车界的地位。

RX-8(2003年至今)

2003年马自达发布了RX系列的最新版本,马自达RX-8。RX-8并不是RX-7的换代车型,而是一款新车型。RX-8与RX-7最大的区别是采用四门四座设计,RX-8是一辆轿跑车。同时采用了极为少见的的对开门设计,这样的设计在当时非常新颖。

外观方面,精致的前灯组安放在鲨鱼嘴型的前进气格栅两侧。翼子板高高隆起,使得RX-8将激情动感和时尚结合在一起。对开门的设计可以使后排乘客轻松地上下车。这样的设计虽然新颖但是缺少了B柱,使得RX-8的侧面抗冲击力不足。马自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一根钢梁装到了后门上,巨大的管状内柱可以把冲撞力分配到底部平台和车顶,还有常用的侧梁,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撞击力。外加一个完全装备的侧气囊、胸部气囊和前方气囊,让RX-8的侧面碰撞伤害降到最低。

动力方面,自然吸气方式的Renesis双转子发动机,最大功率231马力,最大扭矩211N·m。而转子发动机的高转速特性使转速表指针可以轻易步如9000转的范围。配合6挡手动变速器,RX-8百公里加速仅需6.4秒。

『RX-8性能测试视频』

悬挂系统,RX-8采用铝制双叉臂前悬挂,而为了兼顾舒适性,后悬挂改为为5连杆结构。并且RX-8与RX-7一样依然保持前后负荷比达到了完美的50:50,使得RX-8可以提供更有乐趣的操控感。

编者语:马自达RX-8的对开门设计以全新的理念诠释了跑车的设计,重新采用自然吸气双转子发动机,使得RX-8拥有更平顺的输出曲线。RX-8的动力表现也向世人证明了马自达对于转子发动机研发的能力

转子发动机简介

转子发动机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与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迥然不同。这种发动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第一台转子发动机。

汪克尔于1902年出生在德国,1921年到1926年受雇于海德堡一家科技出版社的销售部。在1924年,汪克尔在海德堡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那里进行转子发动机的研制,在1927年,诸如气密性和润滑等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的攻克终于有了眉目。60年初在德国生产出第一辆装配了转子发动机的小跑车。当时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发动机的结构紧凑轻巧,运转宁静畅顺,也许会取替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

1964年,日内瓦的德法合资企业COMOBIL公司,首次把转子发动机装在轿车上成为正式产品。1967年,日本人也将转子发动机装在马自达轿车上开始成批生产。

一向对新技术情有独钟的马自达公司投巨资从汪克尔公司买下了这项技术。由于这是一项高新技术,懂得这项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发动机坏了无人会修,而且耗油大,汽车界有人对这种发动机的市场前景产生了怀疑。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各国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困难而无暇顾及发展转子发动机,唯有马自达公司仍然深信转子发动机的潜力,独自研究和生产转子发动机,并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他们逐步克服了转子发动机的缺陷,成功地由试验性生产过渡到商业性生产,并将安装了转子发动机的RX-7型跑车打入了美国市场,令人刮目相看。

在世界环保意识日益强化,石油资源日渐沽竭的今天,以氢气做动力源的研究已成为一大课题。当年马自达坚持下来的转子发动机从结构上讲是最适合燃烧氢气,而且最干净,因为氢燃烧完后排出的是水蒸汽,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马自达公司改制了RX-7型跑车的转子发动机,使它可以用氢做燃料。这种发动机装配在马自达HR一X汽车上,1立方米的燃料箱吸储了相当43立方米的压缩氢气,以每小时60公里的车速可行驶230公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氢燃料转子发动机解析图』

一般发动机是往复运动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转子发动机则不同,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马自达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视频』

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

马自达汽车说明书修订版

马自达汽车说明书修订 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在您驾驶马自达汽车之前 您的Mazda6的设计与制造是用来载客与装载货物的绝对不要用您的Mazda6牵引货车与拖车,如果这样的话会对车辆或乘员造成严重伤害。如果您需要进一步详细了解,请向经过授权的Mazda6销售服务店咨询。 新车在第一个1000km(600英里)内,不要牵引车辆如果这样可能会损坏车辆。 驾驶技巧 磨合 无需特殊的磨合,但是,在最初的1,000公里(600英里)中,有以下几项防护措施可以使您的马自达汽车提高性能、经济性及使用寿命。 1.不要使发动机高速空转。 2.不要长时间地保持一个恒定的速度,无论是慢速还是快速。 3.不要过长时间地恒定在节气门全开或者发动机高速运转。 4.避免不必要的紧急制动。 5.避免节气门全开时起动汽车。 6.不要牵引拖车。 省钱的建议

您如何操作您的马自达汽车将决定一箱燃油能够使它行驶多远的距离。采纳这些建议会帮助您节省燃油及维修费用。 1、避免长时间预热。一旦发动机平稳运转,则开始驾驶。 2、避免快速起动。 3、保持发动机的调整。遵循维修保养计划(第8-3页),并要求专业的维修人员检查维修汽车,我们向您推荐马自达公司授权的维修人员。 4、仅当必要时使用空调设备。 5、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减慢车速。 6、保持轮胎适当充气压力。 7、不要承载不必要的重量。 8、在行驶时,不要将您的脚放在制动器踏板上。 9、使方向盘保持正确的调整。 10、在高速行驶时,保持车窗关闭。 11、侧风及逆风行驶时,减慢车速。 滑行: 当下坡时,使发动机停止运转是非常危险的。

解析水平对置发动机及转子发动机

水平对置发动机通常也被称为B型发动机,如B6、B4,分别代表水平对置6缸和4缸发动机。B 是英文单词“Boxer”(拳击手)的第一个字母。由于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气缸呈水平相对的方式排列,活塞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就像是拳击手在出拳搏击一样,B型发动机也因此而得名。所以水平对置发动机通常也被称为BOXER。? ? 水平对置发动机通常也被称为BOXER? 如果我们将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构造理解为是把V型发动机两排气缸的夹角加大到180度而形成的,那么就很好理解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几大特点了。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本质依然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依然采用了曲柄连杆机构作为运动系统,依然有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这就决定了水平对置发动依然会有普通发动机的一些优缺点,但也正因为它独特的气缸排列形式又有它自己独有的优缺点。? ?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图? ? 可以把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构造理解为V型发动机夹角加大到180度(动态演示)? 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重心低,如果我们对比水平对置和V型发动机,就可以很好理解水平对置发动机重心低的这个优点了。如果再将所有的运动部件看作质点的话,那么他们都在一个水平面上,自然重心也就在该水平面上了。重心低这个优点直接增加了车辆行驶稳定性,高速过弯时车辆的侧倾更小,减小了侧翻的可能。? ?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图(对比直列式与V型发动机)? 水平对置发动机将气缸放在一条直线上当然高度自然就会降低,这与前面所说的造成重心低那个优点的原因有些类似,而发动机整体高度较小就便于在有限的发动机舱中增加涡轮增压器的装置。保时捷一直钟情于水平对置式发动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它的这个优点,因为保时捷911车型都采用了“溜背”式的外形设计和后置后驱的驱动方式,这就需要高度较小的发动机来提供动力。? ? 水平对置发动机实拍图? 低振动是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另外一大优点,活塞运动的平衡良好(180度左右抵消),相比直列式,在曲轴方面所需的平衡配重因素减少,有助转速提升。它能保持650转的低转速,并保证发动机平稳的工作。? ? 水平对置发动机近景实拍? 既然水平对置发动机拥有以上诸多优点,那为什么目前在全球市场,一直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两个厂商?必然是它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是,润滑系统不太理想,技术要求很高;其次是冷却系统也要求很严格;最重要的是它的制造成本要比V型发动机还高,之前我们介绍的一大优点——振动小是种理想状态,要在实际工作中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对发动机制造工艺和零部件装配精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制造成本相比常见的直列或V型发动机高出不少,而且维修保养难度较大。? 保时捷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 保时捷的水平对置引擎最早是从6缸2.0L风冷开始的。911从诞生的头一天开始就是高性能跑车,因此保时捷引擎上面使用了昂贵的尖端技术。911是后纵置引擎后轮/四轮驱动布局风冷设计,引擎仓可用空间不多,保时捷设计之初只预留2.7L的空间认为2.7L是一个极限。?

马自达6轿车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

摘要 本篇论文以马自达6轿车为例,按照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故障排除、故障总结四个步骤,论述了五个典型的故障案例:第一、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检修,通过检测是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故障,购进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后装复试车,故障排除。第二、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检修,通过对故障码检测分析,发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没有故障,然后检查附件发现线一根信号线和屏蔽电线短路,重新布线,故障排除。第三、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故障检修,经检查发现原来的熔丝盒内熔丝熔断,临时用一根细铜丝,造成接触不良,最后更换标准的10A熔丝,故障排除。第四、马自达6轿车空调系统不制冷故障检修,使用诊断仪诊断分析确定是膨胀阀出现故障,更换膨胀阀,添加标准量制冷剂,故障很快排除。 关键词:马自达6;怠速不稳;发动机无法启动;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空调系统不制冷

目录 一、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检修 (2) (一)故障现象 (2) (二)故障分析 (2) (三)故障排除 (3) (四)故障小结 (3) 二、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检修 (4) (一)故障现象 (4) (二)故障分析 (4) (三)故障排除 (5) (四)故障小结 (5) 三、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故障检修 (5) (一)故障现象 (5) (二)故障分析 (5) (三)故障排除 (7) (四)故障小结 (7) 四、马自达6轿车空调系统不制冷故障检修 (7) (一)故障现象 (7) (二)故障分析 (8) (三)故障排除 (10) (四)故障小结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转子发动机的优缺点分析

转子发动机的优缺点分析 一般发动机是往复运动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转子发动机则不同,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 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 转子引擎的转子每旋转一圈就作功三次,与一般的四冲程发动机每旋转两圈才作功一次相比,具有高马力容积比(引擎容积较小就能输出较多动力)的优点。 另外,由于转子引擎的轴向运转特性,它不需要精密的曲轴平衡就能达到较高的运转转速。整个发动机只有两个转动部件,与一般的四冲程发动机具有进、排气活门等二十多个活动部件相比结构大大简化,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除了以上的优点外,转子引擎的优点亦包括体积较小、重量轻、低重心、震动小等。 转子发动机的缺点:油耗高,污染重。 由于没有往复式发动机的高压缩比,使得燃烧不能够很充分。虽然马自达公司曾经给转子发动机增加了单涡轮增压和双涡轮增压等东西,但只是提高了输出马力,并适度的减少了尾气排放,但还是与往复式发动机有着很大的差距。 磨损严重,零部件寿命短。 由于三角转子引擎的相邻容腔间只有一个径向密封片,径向密封片与缸体始终是线接触,

解密马自达6发动机特有技术

解密马自达6发动机特有技术 虽然马自达6的2.3升发动机和3.0升发动机有很大的区别,但两者却应用了一些类似的技术。两者都是用一个福特Duratec发动机组制造的,但两者都被马自达进行了改造,以获得更高的转速性能。虽然本文关注的焦点是2.3升四缸发动机,但所讨论的概念对于更大功率的V6发动机也是适用的(对于Miata,Protege和Mazda3所使用的部分发动机也是适用的)。 2.3升发动机所使用的进气技术有四种: ?(V AD) 可变进气道 ?(VLIM) 可变长度进气歧管 ?(VTCS) 可变涡流控制系统 ?(VVT) 可变气门正时(可变凸轮相位,仅针对进气凸轮) 这些技术被应用到了一系列的马自达发动机上:Miata使用了VVT,老款的2.5升V6 Duratec使用了VLIM,Protege使用了VTCS。另外,类似的技术也被其他许多汽车厂商所使用(比如,宝马的V ANOS实际上就是凸轮相位VVT,丰田的VVT-i也是同样的技术)。 奇怪的是,虽然2.5升V6和福特自己的3.0升V6都使用了VLIM,但马自达的3.0升V6却没有使用,而是仅仅使用了VVT和V AD。由于2.5升V6和福特自己的3.0升V6的技术应用方式和2.3升四缸发动机非常类似,所有本文只针对2.3升四缸发动机展开论述,不过请记住,V6并没有包含全部四种进气技术(而且与福特Duratec采用的技术也不太一样。) 可变气门正时VVT和可变长度进气歧管VLIM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扩大发动机的扭矩范围,从而打造出一款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大扭矩的发动机。虽然本田并不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首创者,但其VTEC技术却使得可变气门正时声名鹊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自达的S-VT(马自达将其称为持续气门正时)与本田的VTEC有很大的区别。无论如何,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毕竟有很多不同的呈现方式。 马自达6的发动机使用的是静态凸轮轴。一个凸轮轴被设计为在单一转速下发挥最佳的性能。有些发动机被调谐为最适合产生低转速所需的输出功率,比如大部分的扭力卡车发动机和用于牵引的发动机;而另外一些发动机则被调谐为最适合产生高转速所需的输出功率,比如摩托车的发动机。绝大部分的载客车辆的发动机采取的是居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的设计。 由于凸轮轴被最优化为适合单一转速,所以如果一款发动机使用两个凸轮轴将会带来极

【机械要点】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升级为第二代 采用均质充气压缩点火HCCI技术(附图)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升级为第二代采用均质充气压缩点火HCCI技术(附 图) 日本汽车制造商有一家很独特的公司,当世界都在研究活塞式内燃机时,它却执拗于转子发动机;当世界都向小排量涡轮增压机器转变时,它却坚守自吸的道路;甚至推出一款独一无二的小跑车。近日,马自达将推出第二代创驰蓝天发动机,采用全新点火技术——均质充气压缩点火(HCCI),也是业界第一款采用该技术的发动机。 ? 据美国媒体8月6日报道,马自达推出第二代创驰蓝天(SkyActiv II)发动机,采用全新点火技术——均质充气压缩点火(HCCI),整体燃效提高30%,该发动机将于2017年8月下旬的法兰克福车展亮相。 马自达将推出的新型无火花发动机采用HCCI均质压燃燃烧技术,工作原理与柴油机相类似,即无需火花塞点燃油气混合气,通过压缩气缸中的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直到其燃烧,但依然使用汽油作为燃料。而且,发动机将会在低转速区间保留火花塞点火,并在高转速区间切换为均质压燃的燃烧方式。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尾气排放,同时提升动力及燃油经济性。HCCI均质压燃燃烧技术将使用在第二代创驰蓝天(SkyActiv II)发动机中。 马自达表示,HCCI技术的核心就是取消了传统的火花塞点火方式,通过柴油发动机一般所采用的压缩汽油混合气将其压燃的方式产生动力,这样的点火方式能够使燃料更加充分燃烧,发动机整体燃效提升30%,这个燃效甚至比有些混合动力的发动机还要高。马自达也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量产HCCI汽油发动机的厂商。 据悉在10月下旬开幕的2017东京车展上,马自达还将发布预示全新一代马自达3设计理念的概念车。2018年,全新一代马自达3将正式发布,而该车也将成为首款搭载第二代创驰蓝天发动机的量产车型。不过据悉,全新一代马自达3将继续采用张小只机械知识库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我们都知道,一般车辆使用的是4行程活塞发动机,要上下各两次才能完成一次循环,所以被称为4行程发动机。而转子发动机并没有活塞,只有一颗三角弧形的转子。当然也没有气缸壁,只有一个蚕茧形的气室,而转子就是在这蚕茧形的气室内转动。转子在气室内不是规矩的绕着轴心转动,如果转子真的是绕着固定轴心转动,那气室的形状将会是圆形,进气,压缩,爆炸,排气的内燃机四个行程将不存在,所以转子的驱动轴是偏心的,也就因为驱动轴是偏心的,所以转子才能在蚕茧形气室内上下旋转,因此气室才会设计成蚕茧形。 气室被三角弧形转子分成了三份,旋转时大小会不断变化,这些变化量就是转子发动机的排气量。这时只要在气室的侧壁上下开孔,下孔就会因转子压缩气室内的空间而变成排气孔,而没有开口的腰部,空气就会被压缩,只要有火花塞点火就可以引爆混合汽油空气产生膨胀,推动转子旋转,而混合燃油的空气则由上空吸入,这样转子发动机就完成了进气,压缩,爆炸,和排气四个行程。 因为转子是三角弧形的,所以有三个独立运作的空间,于是转子转一圈就会有三次的动力行程;转子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设计,那就是转子齿与驱动齿的齿比绝对是3:2,所以转子转一圈驱动轴转三圈,这就是转子发动机驱动轴可以轻易达到10000r/min的高转速的原因;而4行程活塞发动机若要达到每一转就有一次动力则需要两气缸,也就是说相同的转速下,一个转子相当于两气缸;四冲程发动机由于每两转完成四个行程,所以动力行程为半圈180度,而转子转一圈驱动轴转了三圈,所以动力行程为3/4圈270度,每次动力行程较四冲程活塞发动机多了50度,再加上同转速下一个转子=两个气缸,就变成动力时

马自达3发动机的详细解剖介绍

马自达3发动机的详细解剖介绍 马自达3的发动机 马自达3全铝MZR发动机,这是一款高质量直列四缸发动机,自从它诞生起就没有任何批次问题,它的一大口碑就是质量稳定优异。它是马自达技术的精髓,充分体现现代轿车用发动机发展的前沿科技,性能优异,使您在驾驭时永远都感到动力输出衔接顺畅,加速时又动力源源不断、,充分体现马自达3“小马哥”的奔跑驾驶乐趣。综观现代轿车发动机技术,马自达3轿车的全铝发动机仍具有如下众多的突出特点,分析如下: (一)、曲轴连杆机构上: 1、轻量化的铝合金活塞: 轻量化的铝合金材质,可以适应较稀混合气燃烧的高温状态,并对活塞部分施以耐酸铝处理,以提升其耐磨性。此外,在活塞摩擦部分加入石墨涂层,以增强其抗磨性,并降低运转噪音。 2、盒式平衡轴: 这是通过和发动机曲轴啮合,实现精密配合传动过程,可以最佳地减轻发动机在传动过程中的振动,保证发动机运行平稳,降低噪声。

3、整体式曲轴主轴承盖:整体式的曲轴安装轴瓦,可以理想地保证发动机曲轴的同轴度,安装的精密度,降低发动机的工作噪声,延长曲轴及曲轴瓦使用寿命,也就是延长发动机大修的周期。轻铝合金发动机,在减轻重量上是非常突出的,有利于增加轿车的加速性能,并且明显地降低燃油经济性。 (二)、配气机构上: 可变配气正时PCM的液压控制系统: 马自达3轿车上配备的可变配气正时,这种进气门正时控制代表当今轿车进气控制的一大发展趋势,它是利用发动机电脑精准控制的进气控制方式,可以保证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最大的充气效率。最大进气效率是发动机性能能否发挥出来的最关键因素,所有品牌的发动机进气控制方面都在不遗余力地在保证最大的进气量而在奋斗,马自达3轿车率先给予了可靠地保证。 (三)在进气系统上: 1、先进的“3V”结构再加电子节气门(ETC)控制和可变进气控制(S-VT): “3V”结构是马自达轿车在进气系统上所下功力的最大成就,VAD是可变进气道,VIS 是可变进气控制,VTCS是可变涡流控制。通过以上的“3V”结构,使得马自达轿车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证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经济的燃油消耗以及最低的燃油排放。 电子节气门控制(FTC),它可以保证发动机在各种油门需求下,响应速度快,空气控制精准;可变进气控制(S—VT),它保证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将进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在最合理的时刻,使发动机的混合气最佳,进而保证发动机的混合气燃烧状况。

百度百科 马自达6

马自达6 百科名片 马自达6 (Mazda6)是马自达公司21世纪的最新产品,2001年东京车展上推出的一款中档轿车。在全球20个国家获得了30多个奖项。2003年4月10日马自达6来到中国,当年就获得年度车称号,并一直保持旺销势态,其动感的内饰外形、优异的操控性、高标准的安全性、宽大的内部空间和精细的做工等,创设了21世纪中高级轿车的一个新的全球标准。 目录 简介 卖点 优点 缺点 1具体介绍行驶性与舒适性的完美结合 1安全性与操控性的结合 1动感而高雅的外观内饰 结构 防护 发动机选配 配置 评价 一汽马自达6 改款上市 睿翼 车型及报价 简介 马自达6来自日本,是日本马自达公司21世纪的最新产品,也是第一个完整体现全新马

马自达6 自达品牌dna的产品,于2002年2月在日本本土投产,2002年5月投放国际市场。短短8个月,就在全球19个国家获得了30个奖项,到目前为止,马自达6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多达58个奖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奖项,在马自达公司83年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日本称为“atenza”,它来源于意大利语,意思是“专注”,在日本之外的全球市场称“mazda6”[1] 卖点 扎实的底盘功夫,一流的操控水准,享有“弯道王子”的美誉。俊朗的外形,再加 马自达6 上优秀的安全防护水平,使得马自达6在市场定位和同级别竞争车型中占尽先机。 优点 1.外形俊秀、 2.发动机性能优异,加速顺畅 3.操纵性能优异 缺点 车型单一了集三厢、两厢和运动款在内的系列产品。 具体介绍 行驶性与舒适性的完美结合 新Mazda6在车身结构、隔音措施、内饰设计及舒适便利性装备上进行了创新开发,使其舒

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原理

摘要 目前在商品汽车上普遍使用往复式活塞发动机。还有一种知名度很高,但应用很少的发动机,这就是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与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迥然不同。这种发动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第一台转子发动机。 本文将简要介绍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史、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特点和发展方向。

目录 第一章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的发明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的应用 第二章转子发动机的主要结构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总成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的主要零件 第三章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的比较 第四章转子发动机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第五章结论

第一章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发动机是汽车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决定车子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犹如人的心脏。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日常用的是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又分为两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但是还有一种不为大部分人所熟知应用很少的发动机,那就是转子发动机,又叫汪克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结构紧凑轻巧,运转宁静畅顺,也许会取替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的发明 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转子发动机才由德国工程师菲利克斯·汪克尔发明出来,第一台转子发动机名为KKM400型转子发动机。 汪克尔于1902年出生在德国,1921年到1926年受雇于海德堡一家科技出版社的销售部。在1924年,汪克尔在海德堡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那里进行转子发动机的研制,在1927年,诸如气密性和润滑等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的攻克终于有了眉目。60年初在德国生产出第一辆装配了转子发动机的小跑车。 实际上在过去的400年中,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一直都想开发一种连续运转的内燃机。人们希望有朝一日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将被优雅的原动力引擎所取代,它的运动轨迹应该非常接近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轮子。 在十六世纪末期,在出版物中首次出现"连续运转内燃机"的说法。连杆和曲柄机构的发明人詹姆斯.沃特(James Watt, 1736-1819),也曾研究转子式内燃机。特别是在过去的150年里,发明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转子发动机结构的提案。直到1959年汪克尔博士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转子发动机类型的可行性,找到了旋轮线壳体的最佳形状。他对飞机发动机上所用的回转阀以及增压器的气密性密封机构具有深刻的了解,这些机构在其设计中的使用,使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得以实用化。

我国转子发动机的发展与展望

第17卷 第5期 ?78?1997年10月 动 力 工 程POW ER EN G I N EER I N G  V o l .17N o.5  O ct .1997    19970620收到来稿 我国转子发动机的发展与展望 梁健光 杨道荫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转子发动机专业委员会) 摘 要 回顾了30多年来中国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转子发动机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重点阐述了开发多种燃料转子发动机的战略意义,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主题词:内燃机 转子发动机 技术发展 0 前言 三角转子发动机(简称转子发动机)是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以三角转子的旋转运动代替活塞往复运动的新型内燃机。它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省去了结构松散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不产生往复惯性力,结构非常紧凑,零件总数和运动件数分别减少30%和60%,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速性能好、运转平稳、噪音小、维修简便和易于系列化等优点。转子发动机从1957年问世以来,在短短40年的发展历史中,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得以较快的发展,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性能日臻完善,从而成为内燃机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目前,世界上已有7k W ~2000k W 燃用汽油和能燃用柴油、航空燃料、天然气等多种燃料的转子发动机,应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各个领域。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从60年代至今,一直瞄准军事用途,成功地开发了层状进气式多种燃料转子发动机系列(以燃用柴油和航空燃料为主),并于1991年正式装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两栖主战车,现已拥有4个 系列的多种规格产品,作为配套动力应用于 海、陆、空的各种军事装备。这对于实现军事装备动力小型化、轻量化、提高部队野战机动灵活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发以军用为主军民结合的多种燃料转子发动机,已成为当今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 1 我国转子发动机发展历程的 回顾 我国从事转子发动机研制30余年,所走过的道路是曲折而又艰辛的,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简单的产品开发到成套基础技术攻关,由科学研究到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过程。 60年代是国内外转子发动机蓬勃发展 的时期,高潮时我国研制转子发动机的单位多达152家。但由于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组织领导和规划,再加上技术难度较大等原因,终于导致纷纷下马,到70年代中期,全国只剩下上海、金华、天津、广州、桂林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了。 1973年,机械工业部确定由机械科学研 究院负责全国转子发动机的技术攻关组织协调工作,将约60个主机、材料、工艺、附件、油料和情报研究等单位有效地组织起来,有计

一汽马自达价格表改

一汽马自达汽车精致美容养护 系列序号项目保养间隔使用效果销售价施工时间 养护装甲系列1 机舱线束养护5000公里 发动机舱深度清洁灰尘与油污,提高发动机的 散热性能,防止自燃,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 发动机舱中的软管柔韧度,防止线束老化,清 洁后,整个机舱焕然一新 298 30分钟1人2 底盘球头养护5000公里 防止底盘下部球头橡胶套早期破裂,减少早期 不必要更换;预防球头缺油,提高性能;增加 球头润滑性,使方向更灵敏,提高驾车舒适性 168 20分钟1人3 点火系统保养5000公里 保护电瓶及接头,防潮、防腐、防火、延长电 瓶使用寿命 68 10分钟1人4 天窗及四门轨 道润滑 5000公里 防止天窗轨道老化,影响天窗及四门轨道的使 用寿命 98 10分钟1人5 排气管护甲15000公里 修复排气管的锈蚀,长效保护排气管,耐高温、 防酸碱、防腐蚀 358 30分钟1人6 底盘装甲终身使用 降低沙石撞击的损伤,防腐、防锈,还能起到 较好的隔音效果,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980 60分钟2人7 发动机修复10000公里 修复发动机缸内磨损及拉痕,平均节油 10%-30%,提高加油压力,成10倍降低振动 和噪音 280 20分钟1人8 变速箱修复10000公里 有效修复磨损,降低撞击声,延长机件使用寿 命 280 20分钟1人 室内清洁系列9 内饰清洗一个季度 仪表台,顶棚、地毯、座椅、内饰的全面洗尘 清洁保护 280 60分钟2人10 室内空气净化 及空调管道清 洗 一个季度 空调管道清洗、杀菌、除味,车室内蒸汽杀菌、 空气净化 288 30分钟1人 11 内饰臭氧杀菌一个季度利用臭氧机器释放臭氧室内除菌128 20分钟1人 12 真皮镀膜一个季度室内真皮镀膜,延长皮革使用寿命,防止老化398 30分钟1人 车表镀膜系列13 抛光打蜡三个月 有效去除微小划痕和氧化层,能够大大的提高 车漆表面清漆的清澈度,使车漆看上去更加光 彩夺目、焕然一新 380 120分钟2人14 水晶封釉半年 汽车封釉对车漆有保护作用;第一:有抗紫外 线,抗氧化,抗腐蚀,抗酸雨;第二:可以增 加漆面的硬度,有效的保护漆面被细小划痕划 伤 680 120分钟2人15 漆面铠甲镀晶一年 隔绝漆面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使用后漆面形成 一层纳米微粒保护层,质地如玻璃般坚硬,有 着极佳的保护效果。此外在提升漆面色泽的同 时起到防尘、防辐射、防腐蚀、防酸雨的效果 1880 150分钟2人16 玻璃镀膜三个月 对汽车玻璃表面进行玻璃镀膜施工,使玻璃表 面产生一层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防水保护膜, 有效的防止雨水在玻璃上的停留时间,提高驾 驶的能见度 168 30分钟1人

“行星式转子发动机”-密封润滑冷却思路

“行星转子发动机”密封润滑冷却思路 在密封润滑及冷却方面,“行星转子发动机”与其他转子发动机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可同时采用油冷、水冷、高压隔热空气帘(微型)三种保护方式,以确保转子、行星辊、密封件均能得 到良好冷却和润滑,而其密封难度最大的工作腔底部与行星辊圆弧面之间的径向密封,由行星辊圆 弧面上多个密封件依次负责密封,分散磨损,可靠性高(同等条件下,与马自达磨损最大的径向顶 角密封片相比,本结构行星辊D点密封件的耐磨性超过其六倍)。 一、密封(假设转子顺时针旋转,后同): 1.定子内壁棱线(其横截面对应的点简称M点,包括M1、M2点,后同)与转子圆周面、行星辊 凹面(第五、六曲线对应曲面)之间的密封(图1、2、3、4所示): M点始终处于密封状态,磨损时间长,特别是M点密封件在转子圆周面与行星辊凹面、D点密封件之间的频繁过渡,难以做到理想的平滑过渡,所以必须良好润滑M点密封件。其中: M1点密封件(位于燃烧室侧,后同): 其处于高温高压环境,压差特别大,环境极其恶劣,宜采用密封片。润滑油无法在该处提供, 可在M2点密封件进口侧附近将润滑油(润滑油来自定子端盖或输出轴,后同)直接喷射在转子圆 周面,左侧工作腔(进气腔与压缩腔,后同)温度相对较低,不会影响润滑油。 虽润滑油无法直接喷射到行星辊凹面(第五曲线对应凹面),不过在M1点密封件位于该凹面时,其在导气槽范围内并不承担密封功能(在导气槽左、右边沿至D点区间须承担密封功能),此 时该段凹面对润滑要求不高(可大大降低密封压力)。另外,该凹面行程较短,M1点密封件可通过 在转子圆周面上涂抹的润滑油来满足这段行程的润滑需求(点火前)。 M1点密封件运行到导气槽左侧边沿至D2点之间时,喷油点火已完成,此时M1点密封件左右两侧均是高温高压,无法提供润滑,不过该段行程非常短,影响极小。 M2点密封件(位于进出口侧,后同): 进口侧低温低压,出口侧高温低压,压差相对较低,但出口侧环境恶劣,可采用滚针、密封片等。可在M2点密封件右侧(出口侧)附近的定子内壁底部开设润滑油喷口,将润滑油直接喷射在 转子圆周面及行星辊凹面(第六曲线对应凹面),且在该喷口附近开设压缩空气帘喷口(洁净空气、后同),以隔离高温废气对润滑油的影响。 注意:行星辊凹面(第六曲线对应凹面)经过M2点时,应阻止进口侧喷射润滑油,因为这部 分润滑油不参与润滑,而是在进入排气腔后被高温废气破坏掉。 图1 (轴向剖视图)图2(径向横截面图)

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共11页

动力汹涌澎湃,回顾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史 来源:汽车中国作者:老猫发布时间:2009-02-13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新马自达6技术解析

9年前,第一代马自达6喊着“魅·力·科技”的口号来到中国,3年前第二代马自达6以“Zoom-Zoom”为宣传语来到我们身边,不久前,我们见到了第三代马自达6。这次第三代马自达6手中有什么“新花样”呢?这篇文章为您揭晓答案。 虽然我们的文章将为您带来新马自达6的技术亮点解读,但不得不承认,新马自达6的外观设计也是其制胜的法宝之一,而且这个法宝可谓老少通吃。盾形的前进气格栅造型依稀有马自达CX-5的影子,环绕在格栅的镀鉻装饰条一直延伸到车灯两侧,环绕透镜的分段光环让它看起来更加精神,轮拱上“肌肉紧绷的线条”一直延伸到车身侧面。如果说前两代马自达6有些书生意气,那第三代马自达6的造型绝对颠覆了以前的“传统”,看起来孔武有力。这都要得益于,新马自达6继承了马自达Takeri概念车的设计风格,并将“魂动”(Kudo)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

『上图为Takeri 概念车』 Takeri 概念车的中文名字正是“雄”,凶狠的环状大灯,环绕在格栅的镀鉻装饰条一直延伸到车灯两侧,锋利的外后视镜,这一切都将Takeri 概念车的雄性气息散发的淋漓尽致。而新马自达6正是以Takeri 概念车为基础进行设计,所以新马自达6天生就有了一张迷死人不偿命的脸。

『上图为新马自达6』 如果您还对新马自达6的外观内饰比较陌生,请点击这里阅读《巴黎车展体验全新马自达6》文章,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新马自达6外观内饰的变化,让我们直奔主题,看看新马自达6有哪些新搭载的技术。 ●车身结构 如果说Takeri概念车的设计风格,以及“魂动”(Kudo)的设计理念,带给您更多的是视觉上的享受,那重新设计的,应用SKYACTIV-CHASSIS技术设计的车身结构则为您带来更“实惠”的驾驶体验。

马自达车系统一故障码查询

;-------------------------------------------------; MA_ENG_01: DEFB '点火线圈负极转速信号-无输入信号',0 MA_ENG_02: DEFB '分电盘NE/NE1/NE2信号-无输入信号',0 MA_ENG_03: DEFB '分电盘G/G1 信号-无输入信号',0 MA_ENG_04: DEFB '分电盘NE1/G2 信号-无输入信号',0 MA_ENG_05: DEFB '爆震传感器(LH)-断路或短路',0 MA_ENG_06: DEFB '车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1-断路或短路',0 MA_ENG_07: DEFB '爆震传感器(RH)-断路或短路',0 MA_ENG_08: DEFB '空气流量计MAF/VAF-断路或短路',0 MA_ENG_09: DEFB 'ECTS-断路或短路',0 MA_ENG_10: DEFB '进气温度传感器信号IATS-断路或短路',0 MA_ENG_11: DEFB 'IATS(ON DYNAMIC CHAMBER)断路或短路',0 MA_ENG_12: DEFB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断路或短路',0 MA_ENG_13: DEFB '绝对压力-断路或短路',0 MA_ENG_14: DEFB '大气压力-断路或短路',0 MA_ENG_15: DEFB '氧传感器/氧传感器(LH)-失效',0 MA_ENG_16: DEFB '废气再循环系统-断路或短路',0 MA_ENG_17: DEFB '氧传感器/氧传感器(LH)-颠倒',0 MA_ENG_18: DEFB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窄范围)断路或短路',0 MA_ENG_20: DEFB 'MOP 位置传感器-断路或短路',0 MA_ENG_22: DEFB '燃油切断安全阀(B2200) ',0 MA_ENG_23: DEFB '氧传感器(RH)-失效\燃油恒温传感器- '

马自达6发动机进气系统可变进气歧管工作原理

马自达6轿车在进气系统上为了保证最大的进气量,共有五大先进装备,称之为“VAD+VIS +VTCS+ETC+S-VT”,这是马自达6轿车独有的先进技术。 (一)VAD-Variable Air Duct可变进气道 功能:可在PCM的控制下,在发动机大功率输出时适时打开VAD气道(多打开一个气道,相当于气道口径变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发动机空气量的需求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二)VIS- Variable Intake-air System可变进气歧管 功能:在PCM的控制下,在小负荷低转速到大负荷高转速范围内都保持高的扭矩。 工作原理:改变有效进气歧管的长度,有效控制进气气流在进气道中的流动惯性,使气流的流动压力波的频率和进气门的频率在不同工况下适时吻合,进而最大程度保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的进气量。实质是利用的中惯性谐波增压的原理来实现发动机的最大进气量。当发动机转速低于4400转时,VIS不起作用,VIS阀门是关闭的,气流的路径较长;当发动机转速大于4400转时,VIS起作用,VIS阀门是打开的,气流的路径是较短;这样满足不同工况的空气量的需求。 (三)VTCS- Variable Tumble Control System可变涡流控制 功能:在不同的水温和转速下将进气歧管的开度打开不同的开度,以满足发动机各个工况空气的需求。 原理:在同一工况下,不同的VTCS阀门开度,使得进入发动机的气流流速发生改变,形成涡旋,涡流即是我们常说的旋涡,使得发动机的油气混合达更加充分。特别是发动机在低温冷起动 和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时,混合气的雾化不好,燃烧不充分,排放不良,为了改善低温时汽油的雾化水平,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水平,使马自达6的排放水平达到和超过欧Ⅲ标准。工作过程:当水温低于62度左右,并且发动机的转速低于3750转时,使进气管的通道面积减小;随着水温的进一步提高,转速进一步上升,VTCS阀的开度完全打开,进气管的面积达到最大。 (四)ETC-Electronic Controi Throttle Valve电子节气门 顾名思义它不是由油门拉线控制进气总管的开度而是利用直流电机通过减速机构来自动实现的。 功能和工作过程:它具有普通节气门的基本功能,其作用是打开进气歧管在总管上的通道,不同工况打开不同的开度,一般轿车的节气门都是由脚踏板带动的油门拉线控制。但这种拉线控制的节气门在急加速等特殊工况时有进气迟滞现象,也就是说在急加速等特殊工况时,节气门的开度信号通过节所气门位置传感器已送出,但实际进入气缸的空气并没有及时跟进,而且节气门处在气流扰动下并不是很平稳,因此空气量并不稳定,加速不理想和不稳定。而电子节气门可根据节气门位置信号,PCM直接驱动直流电动机快速作响应,及时地将节气门打开所需的开度,而且电子节气门在自身减速机构的自锁作用下,不会因为气流的

马自达6轿车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

摘要 本篇论文以马自达6轿车为例、按照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故障排除、故障总结四个步骤,论述了五个典型的故障案例:第一、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检修,通过检测是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故障,购进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后装复试车,故障排除。第二、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检修,通过对故障码检测分析,发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没有故障,然后检查附件发现线一根信号线和屏蔽电线短路,重新布线,故障排除。第三、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故障检修,经检查发现原来的熔丝盒内铜线熔断更换了一根细铜丝,造成接触不良,最后更换标准的铜丝线,故障排除。第四、马自达6轿车空调系统不制冷故障检修,使用诊断仪诊断分析确定是膨胀阀出现故障,更换膨胀阀,添加标准量制冷剂,故障很快排除。 关键词:马自达6,怠速不稳,发动机无法启动,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空调系统不制冷

目录 一、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检修 (1) (一)故障现象 (1) (二)故障分析 (2) (三)故障排除 (3) (四)故障小结 (3) 二、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检修 (4) (一)故障现象 (4) (二)故障分析 (4) (三)故障排除 (5) (四)故障小结 (5) 三、马自达6轿车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故障检修 (5) (一)故障现象 (5) (二)故障分析 (5) (三)故障排除 (7) (四)故障小结 (7) 四、马自达6轿车空调系统不制冷故障检修 (7) (一)故障现象 (7) (二)故障分析 (7) (三)故障排除 (9) (四)故障小结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马自达转子发动机

马自达转子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与传统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往复式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都依靠空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膨胀压力以获得转动力。两种发动机的机构差异在于使用膨胀压力的方式。在往复式发动机中,产生在活塞顶部表面的膨胀压力向下推动活塞,机械力被传给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对于转子发动机,膨胀压力作用在转子的侧面。从而将三角形转子的三个面之一推向偏心轴的中心(见图中力PG)。这一运动在两个分力的力作用下进行。一个是指向输出轴中心(见图中的Pb)的向心力,另一个是使输出轴转动的切线力(Ft)。 壳体的内部空间(或旋轮线室)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在转子的运动过程中,这三个工作室的容积不停地变动,在摆线形缸体内相继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是在摆线形缸体中的不同位置进行,这明显区别于往复式发动机。往复式发动机的四个过程都是在一个汽缸内进行的。 转子发动机的排气量通常用单位工作室容积和转子的数量来表示。例如,对于型号为13B的双转子发动机,排量为"654cc × 2"。 单位工作室容积指工作室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之间的差值;而压缩比是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的比值。往复式发动机上也使用同样的定义。 如下图所示,转子发动机工作容积的变化,以及与四循环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尽管在这两种发动机中,工作室容积都成波浪形稳定变化,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首先是每个过程的转动角度:往复式发动机转动180度,而转子发动机转动270度,是往复式发动机的1.5倍。换句话说,在往复式发动机中,曲轴(输出轴)在四个工作过程中转两圈(720度);而在转子发动机中,偏心轴转三圈(1080度),转子转一圈。这样,转子发动机就能获得较长的过程时间,而且形成较小的扭矩波动,从而使运转平稳流畅。 此外,即使在高速运转中,转子的转速也相当缓慢,从而有更宽松的进气和排气时间,为那些能够获得较高的动力性能的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便利。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转子叶尖高速磨复合加工技术 作者单位: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 面对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转子装配结构已完全有别于一、二代发动机,对转子叶片叶尖磨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三代发动机批量生产,其整体制造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与国际先进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相比,个别制造工艺仍存在较大差距,高速叶尖磨工艺就是其中一例。目前,采用高速叶尖磨进行发动机各类转子叶片叶尖的粗精加工、在线检测及在线去除毛刺已是国外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和维修公司普遍应用的工艺技术。某型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因其转子叶片与鼓筒的周向装配结构不同于任何机种的轴向燕尾方式,其叶片与榫槽的配合间隙较大,高出其他机种5倍以上,在叶片活

马自达6汽车说明书

在您驾驶马自达汽车之前 您的Mazda6的设计与制造是用来载客与装载货物的绝对不要用您的Mazda6牵引货车与拖车,如果这样的话会对车辆或乘员造成严重伤害。如果您需要进一步详细了解,请向经过授权的Mazda6销售服务店咨询。 新车在第一个1000km(600英里)内,不要牵引车辆如果这样可能会损坏车辆。 驾驶技巧 磨合 无需特殊的磨合,但是,在最初的1,000公里(600英里)中,有以下几项防护措施可以使您的马自达汽车提高性能、经济性及使用寿命。 1.不要使发动机高速空转。 2.不要长时间地保持一个恒定的速度,无论是慢速还是快速。 3.不要过长时间地恒定在节气门全开或者发动机高速运转。 4.避免不必要的紧急制动。 5.避免节气门全开时起动汽车。 6.不要牵引拖车。 省钱的建议 您如何操作您的马自达汽车将决定一箱燃油能够使它行驶多远的距离。采纳这些建议会帮助您节省燃油及维修费用。 1、避免长时间预热。一旦发动机平稳运转,则开始驾驶。 2、避免快速起动。 3、保持发动机的调整。遵循维修保养计划(第8-3页),并要求专业的维修人员检查维修汽车,我们向您推荐马自达公司授权的维修人员。 4、仅当必要时使用空调设备。 5、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减慢车速。 6、保持轮胎适当充气压力。 7、不要承载不必要的重量。 8、在行驶时,不要将您的脚放在制动器踏板上。 9、使方向盘保持正确的调整。 10、在高速行驶时,保持车窗关闭。 11、侧风及逆风行驶时,减慢车速。 滑行: 当下坡时,使发动机停止运转是非常危险的。 这会导致失去动力转向或助力制动的控制,并有可能导致动力系统的损坏。失去转向或者制动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在下坡时,不要使发动机停止运转。 危险驾驶 在光滑的路面换低档: 当在光滑的表面上驾驶时,换低档是非常危险的。车轮速度的突然变化会导致轮胎打滑。这会造成汽车失去控制,并导致事故。 如果必须在光滑的表面上换低档,则一定要非常注意。 当在冰上或水中、雪中、泥中、沙中、或类似的危险情况下行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