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学基础(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疾病学基础(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疾病学基础(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护理班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名词解释:

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替代的过程。

脂肪变性:实质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积聚,主要是甘油三酯。

玻璃样变性:主要见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有时也可见于细胞内。表现为细胞内和细胞间出现的一种均质、红染、半透明的病理变化。分为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和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凝固性坏死:细胞核消失,但细胞轮廓在一定时期内尚保存,组织结构尚可辨认。

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的病变组织。坏死组织呈黄色,形似干酪,镜下呈无结构的颗粒状。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

坏疽:组织坏死后发生继发性腐败菌感染。

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迅即溶解成液态,原有组织结构破坏。

二、问答题:

1.组织损伤时形态上表现出哪些变化?组织适应性变化包括哪些?

①可逆性损伤: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

不可逆性损伤:凋亡,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②组织适应性变化:增生、肥大、萎缩、化生

2.化生有哪些类型?常发生在哪些器官?它的发生有何意义?

①类型:上皮组织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间叶组织化生(骨或软骨化生)

②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胆囊、泌尿道上皮;胃

③其意义利害兼有,以呼吸道粘膜纤毛柱状上皮的鳞化为例,化生的鳞状上皮一定程度地强化了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因此属于适应性变化;但是却减弱了纤毛的自净机制。并且鳞化组织可癌变。

3.说明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的病变特点。

①细胞水肿

a.发生机制:

细胞水肿的原因主要是缺氧、感染和中毒,系线粒体受损伤,使ATP生成减少,因而细胞膜纳钾泵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胞浆内钠离子、水增多。

b.病变特点:常见于心、肝、肾的实质细胞。

电镜下:胞核正常,胞浆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光镜下:细胞肿大明显,颜色变淡,胞浆疏松呈空泡状,极期为气球样变。

②脂肪变性

a.发生机制:

肝细胞胞浆内脂肪酸增多;甘油三酯合成过多(大量饮酒);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缺氧、中毒或营养不良)

b.病变特点: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

肉眼:器官体积增大、边缘钝、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

电镜下:细胞胞浆内的脂肪表现为脂肪小体,进而融合成脂滴

光镜下: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呈空泡状。大者可充满整个细胞而将细胞核挤至一侧。(与水变性区别—脂肪染色。)

4.简述玻璃样变的类型和特点。

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质内。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增生的胶原纤维增粗,其间少有血管和纤维细胞。肉眼呈灰白色,质韧半透

明。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细动脉壁弹性减弱,脆性增加,易继发扩张、

破裂和出血。

5.说明坏死的形态学诊断依据,坏死的类型及各型的主要形态特点。诊断依据:

·核的变化:核固缩,核碎裂,核融解。

·胞浆的变化:变性蛋白质增多,糖原颗粒减少,嗜酸性增强,mt 空泡化,溶酶体释放酸性水解酶。

·间质的变化:基质和胶原纤维崩解液化。

类型:

(1)凝固性坏死:坏死细胞的蛋白质凝固。细胞结构消失,保持其轮廓残影。

(多见于心、肝、脾、肾。)

(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常发于含脂质较多蛋白质较少的组织中,如脑、胰腺、肝。)

(3)纤维素样坏死: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

(4)坏疽: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干性、湿性、气性。

干性:动脉阻塞而静脉回流通畅。多见四肢末端。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多为凝固性坏死。

湿性:动脉阻塞且静脉回流受阻。多见于内脏或四肢。组织肿胀,

黑、软、臭,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腐败重。

气性:深部创伤伴厌氧菌感染。产生大量气体,有捻发感。

损伤的修复

一、名词概念:

完全性再生:再生是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修复,如果完全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则称为完全再生。

纤维性修复: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

永久性细胞:又称不分裂细胞。出生后不能分裂增殖。神经细胞(不含神经纤维)、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

生长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肉芽组织:是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大体呈淡红色,柔软湿润,粗颗粒状,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组成,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二、问答题:

1.简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作用和结局

形态: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作用:

①抗感染保护创面;

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结局:

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逐渐转化为瘢痕组织。间质水分吸收减少,炎性细胞减少消失,毛细血管改建或消失,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变为纤维细胞。

2.骨折愈合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骨折:骨母细胞分裂增殖

①血肿形成:血肿形成,宁哥,伴有轻度炎症反应。

②纤维性骨痂形成:血肿由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继而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

③骨性骨痂形成:纤维性骨痂分化出骨母细胞,转变成编织骨,形成骨性骨痂。

④骨痂改建或再塑:编织骨改建成为板层骨、皮质骨,和髓腔关系、骨小梁排列结构恢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名词解释

瘀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机体内的器官或组织内血液淤积。

心力衰竭细胞:肺淤血时,出现淤血性出血,肺泡腔内出现的红细胞被巨噬

细胞吞噬,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这种细胞常在心力衰竭时出现,故谓之心衰细胞。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细胞萎缩坏死,严重淤血而呈暗红色,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肝切面出现黄红相间的槟榔状花纹。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凝集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的固体质块称为Thrombus。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的现象,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叫Embolus。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二.问答题

1.试述慢性肺淤血和慢性肝淤血的病理形态改变。

(1)肺淤血

⑴病因:常由左心衰竭引起,左心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肺静脉回流,造成肺淤血。

⑵病理改变:

①大体:肺体积增大,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血腥液体。

②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变厚和纤维化,肺泡间隔水肿,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及出血并可见大量心衰细胞。

(2)肝淤血

⑴病因:常由右心衰竭引起,肝静脉回流心脏受阻,血液淤积在肝小叶循环的静脉端,致使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血。

⑵病理改变:

①大体:肝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槟榔肝。

②镜下:见肝小叶中央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甚至坏死消失。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

2.以大手术后卧床不起的病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例,

分析血栓形成的可能条件,及其发生的后果。

大手术后等原因导致大出血时,血液浓缩,血中凝血因子含量增多,以及血中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其黏性增加,易于发生黏集形成血栓。同时,长期卧床不起也会造成血流状态改变引发下肢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条件: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栓对机体影响:有利:止血

不利:阻塞血管(阻塞动脉:局部组织变性、萎缩、缺血性坏死;阻塞静脉:局部淤血,水肿,甚至坏死),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

3.什么是栓塞?试述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成为栓子。

类型:

①血栓栓塞:肺动脉栓赛,后果取决于栓子大小数量及机体状况,a.可无严重后果或肺组织出血性梗死,b.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甚至猝死,c.右心衰竭猝

死;

体循环栓塞,缺乏有效侧枝循环时,局部组织缺血而梗死

②脂肪栓塞:

③气体栓塞:空气栓塞,呼吸困难,发绀,致猝死;减压病,血液、组织内形成大量气泡

④羊水栓塞:呼吸困难、发绀、抽搐、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⑤其他栓塞:

4.栓子的运行途径有哪些?

一般同血流方向。

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左心、大循环动脉系统→小动脉;

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大循环静脉、右心→肺动脉主干或分支;

门静脉系统栓子:门静脉系统→肝内门静脉分支;

交叉性栓塞:右心栓子→经缺损→左心→动脉系统;

逆行性栓塞:下腔静脉栓子→下腔静脉分支

5.何谓梗死?试述引起梗死的原因和形成条件。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原因:梗死一般是由于动脉的阻塞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但静脉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滞缺血,也可引起梗死。

条件:严重淤血,组织疏松,动脉阻塞,双重血液循环。

炎症

一.名词解释:

趋化作用:趋化作用是指WBC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移动。

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

共同构成伪膜。还可有细菌。喉部(鳞状上皮)黏膜为固膜;气管(柱状纤毛上皮)黏膜为浮膜。

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多由化脓菌感染。

脓肿:局限性的化脓性炎症,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肉芽肿性炎: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肉芽肿是炎症局部主要由巨噬细胞或其演化的细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绒毛心:心外膜腔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跳动和牵拉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二.问答题

1.简述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的渗出过程?

包括白细胞边集和滚动、粘附和游出、在组织中游走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达炎症灶。

2.急性炎症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其常见部位及病理变化和结局。

3.何谓化脓性炎症?常见的化脓性炎症有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其病变特点。

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多由化脓菌感染。

根据化脓性炎症发生的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下列三类:

(1)表面化脓和积脓:好发于粘膜和浆膜,渗出量多时脓液课积聚在体腔内,形成积脓。

(2)蜂窝织炎:主要发生在皮肤、肌肉、阑尾等结构疏松或经常运动的器官,为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3)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皮肤、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4.纤维素性炎症可以发生在哪些部位?其病变和转归如何?

纤维素性炎症好发于浆膜、粘膜和肺

(1)浆膜者,“绒毛心”心包粘黏连闭锁心功能障碍;

(2)粘膜者,如白喉,菌痢,假膜性炎,假膜脱落吸入性肺炎窒息;

(2)肺实质者,如大叶性肺炎,肺实质,肉质化。

转归:1)愈复:被纤维蛋白溶解酶水解或被吞噬细胞搬运清除或通过自然管道排出体外;2)机化:纤维素渗出过多或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或组织内抗胰蛋白酶含量过多,导致纤维素清除障碍。形成浆膜纤维性粘连或大叶肺炎肉质变5.试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点。

相同点:(1)中性粒细胞渗出,组织坏死,脓液;(2)由化脓菌感染所致不同点:(1)蜂窝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发生于皮下和内脏。(2)蜂窝织炎有溶血性

链球菌引起,脓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3)蜂窝织炎中链球菌降解疏松结缔组织,溶解纤维素;脓肿主要特征是组织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6.何为肉芽肿性炎?肉芽肿可分为几种类型?学过的疾病中哪些有肉芽肿形成?简述各肉芽肿的形态特点。

肉芽肿性炎: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肉芽肿是炎症局部主要由巨噬细胞或其演化的细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根据致病因子和发病机制的不同,肉芽肿可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性肉芽肿两类。

常见的肉芽肿病变有:(1)风湿小体;(2)细胞性矽结节;(3)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周围大量的上皮样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其散在数量不等的Langhans巨细胞;(4)麻风肉芽肿;(5)树胶样肿;(6)伤寒小结;(7)血吸虫引起的肉芽肿;(8)其他:如异物肉芽肿;小胶质细胞结节等。

肿瘤

一、名词解释

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称为转移。

种植性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以脱落,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瘤。

原位癌:指异型性增生的癌细胞在组织形态和生物学性状上与癌细胞相似,并累及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

二、问答题

1. 比较良、恶性肿瘤的不同?

2. 比较癌与肉瘤的不同?

心血管

一、名词解释

粥样斑块:亦称粥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肉眼观:动脉内膜面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多量黄色粥糜样物。光镜下:在玻璃样变性纤维帽的深部,有大量粉红染的无定形物质,实为细胞外脂质及坏死物,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HE切片中为针状空隙)及钙化。

室壁瘤:梗死的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左心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局限性向外膨隆,多发于左心室心前壁近心尖处,引起心功能不全或继发血栓形成。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原发性颗粒固缩肾是高血压时,肾小球缺血发生纤维化、硬化或者玻璃样变,相应肾小管缺血而萎缩消失,出现间质纤维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肉眼观,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质地变硬,肾表面凹凸不平,呈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模糊。

二、问答题

1. 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

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主要累及心室壁内层的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常为多发性、小灶性坏死,不规则的分布于左心室四周,严重时累及整个心内膜下心肌,呈环状梗死。

②透壁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或未累及全层而深达室壁2/3,多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

2.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①脂纹;②纤维斑块;③粥样斑块;④继发性改变: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腔狭窄

3.高血压内脏病变期时心、肾、脑的病变。

心:心室壁增厚,乳头肌、肉柱增粗,心腔相对缩小(向心性肥大代偿);以后心肌收缩下降,心腔扩大,由紧张性扩张发展为肌源性扩张(细胞增粗变长),晚期失代偿,出现离心性肥大,甚至心力衰竭(高心病)。

肾:肾单位弥漫性受损,出现颗粒性固缩肾,严重时肾衰。

脑:高血压脑病出现高血压危象;脑软化;脑出血(多发于内囊,基底核,常致死)。

呼吸

一、名词解释

肺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肺原发综合征,在X线下表现为哑铃状阴影,是原发性肺结核的主要病变特点。

结核球:又称结核瘤。为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多位于肺叶上,一般单个,直径2~5cm。

二、问答题

1.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病因:主要有化脓菌引起。

病变:早期,病变的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表面附着粘液性渗出物。随病情进展,病灶中支气管、细支气管管腔及其周围的肺泡腔内出现较多中性粒细胞、少量红细胞及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渗出。严重时,支气管和肺组织糟破坏,呈完全化脓性炎症改变。

并发症: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脓毒血症,肺脓肿,脓胸等。

2.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

早期病变局限于交大支气管,随着病情进展,逐渐累及较小的支气管和细支

气管。主要病变:(1)呼吸道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受阻,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再生的上皮杯状细胞增多,鳞状化生;(2)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和浆液性上皮发生黏液腺化生,分泌黏液增多;(3)管壁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4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软骨变性萎缩或骨化。

3. 比较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病理等方面的特点。

消化

一、名词解释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相互联接的肝细胞坏死带,多见于中度或重度慢性肝炎。

假小叶: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肝细胞团。

二、问答题

1.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己六种

基本病理变化

(1)肝细胞变性水肿:可见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累及单个或数个细胞,散在分布。胞浆水分脱失浓缩,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嗜酸性增强,红染。

(2)肝细胞坏死嗜酸性坏死:由嗜酸性变发展而来,胞浆进一步浓缩,核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嗜酸性小体。

溶解性坏死:由严重水肿发展而来。分为点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见于急性普通)、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累及整个肝小叶,多见于重型)。

(3)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4)肝细胞再生沿原有网状支架排列,若支架塌陷破坏则呈结节状再生。

(5)库普弗细胞增生,间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参与损伤修复,在汇管区或坏死灶内可见小胆管增生。

2.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大体:早-中期:肝体积正常/略大,质稍硬。后期:肝体积↓,重量↓质硬。

弥漫性小结节(最大<1.0cm),大小相近,薄层纤维包绕。

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

镜下:(1)假小叶:正常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广泛↑+ 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2)假小叶周纤维组织↑+ 慢性炎C 浸润,小胆管淤胆。

(3)原有肝损害的病变形态改变可同时存在。

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症1)临床表现:①脾肿大②胃肠淤血③腹水④侧支循环形成所致并发症: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引起大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便血→贫血。脐周及腹壁静脉曲张:→“海蛇头”。

(2)肝功能不全:1)睾丸萎缩、男子乳腺发育症: 雌激素灭活↓→雌激素↑;2)蜘蛛状血管痣;3)出血倾向;4)黄疸;5)肝性脑病(肝昏迷)

3.试述胃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

肉眼观: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单个,少数2~3个;直径多在2cm以内。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深浅不一,深者可达肌层或浆膜层。溃疡切面呈斜漏斗状,其贲门侧较深,作潜掘状,幽门侧较浅,呈阶梯状。溃疡周边粘膜皱襞似放射状向溃疡集中。

镜下:溃疡底部从表层到深层课分为四层结构:(1)渗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

泌尿

一、名词解释

新月体: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这些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形或环状结构。

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

二、问答题

1.试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大体、镜下、电镜、免疫荧光)。

大体:双肾体积增大,肾表面充血,称为大红肾,有的肾表面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又可称蚤咬肾。

光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引起肾小球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肾小球球囊诶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渗出,红细胞漏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纤维样坏死,有时毛细血管腔内微血管栓形成,毛细血管腔狭小或阻塞。

电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与脏层上皮细胞间致密物质呈驼峰状或小丘状沉积。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显示沉积物内含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并呈颗粒状荧光。

2.试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病变特点:大量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

病理改变:肉眼:颗粒性固缩肾

LM:(1)大量G纤维化,玻变,相互靠近,残余G肥大

(2)部分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消失;部分肾小管上皮增生、管型

(3)间质内小A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小

(4)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L、P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1)肾对尿的浓缩功能降低→多尿、夜尿、尿比重↓;

(2)大量肾单位纤维化→肾缺血→肾素分泌↑→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

(3)大量肾单位破坏→代谢废物潴留→氮质血症→肾衰

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练习及思考题.

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D. 鉴定疾病的类型E. 描述疾病的表现2.侧重机能、代谢方法研究疾病机制的学科为: A.病理学B. 病理生理学C.生理学D. 生物化学E. 遗传学 3.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DIC B. 酸碱平衡紊乱C. 水肿D. 呼吸衰竭E. 发热 4.病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研究B. 临床实验研究C. 循证医学研究D. 分子生物学研究E. 动物实验研究 5.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主要手段是 A.流行病学研究B. 临床实验研究C. 动物实验研究D. 分子生物学研究E. 循证医学研究 【答案】1.C 2.B 3.D 4.E 5.C 疾病概论 1.有关健康的正确概念是 A.不生病就是健康B. 健康是指躯体没有病C.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良好状态 D. 健康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E.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 2.下列有关疾病的概念哪一项较确切 A.疾病是指机体不舒服B.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C. 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 D.疾病是机体对外环境的协调障碍 E.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B. 对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 C. 疾病的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D. 条件可以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E. 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 4.色盲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生物性因素 B.营养性因素 C.遗传性因素 D.先天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5.佝偻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理化性因素 B.营养性因素 C.遗传性因素 D.先天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6.决定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因素是 A.机体的抵抗力B.病因的种类C. 病因的强D.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 机体免疫调节的能力7.死亡的标志是 A.脑死亡B. 心跳停止C. 呼吸停止D. 脑神经反射消失E. 瞳孔散大 8.死亡的概念是指 A.脑电波消失B. 呼吸、心跳停止C. 意识永久消失 D.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E. 脑神经反射消失 9.可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为 A.疾病的内因B. 疾病的外因C. 疾病的原因D. 疾病的条件E. 疾病的诱因 【答案】1.D 2.E 3.C 4.C 5.B 6.D 7.A 8.D 9.E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正常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60% D.70% E.80% 2.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 A.4% B.5% C.6% D.7% E.8% 3.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穿细胞液D.体液E.血浆 4.血浆中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B.K+C.Ca2+D.Mg2+E.Fe2+ 5.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B.K+C.Ca2+ D.Mg2+E.Fe2+ 6.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的? 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神经-内分泌系统D.肾、肺E.胃肠道 7.以下何种情况可能使机体ADH分泌增多: A.饮水过多B.低渗性脱水早期C.摄入NaCl过少D.严重呕吐腹泻所致休克早期E.以上都不可能8.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减少 A.以血浆部分最明显B.以细胞内液部分最明显C.以组织间液部分最明显 D.细胞内外液都明显减少E.以上都不对 9.下述情况何种易引起高渗性脱水 A.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尚能饮水B.用速尿大量利尿时(低渗性脱水)C.用输注甘露醇利尿时

(完整word版)《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 8 版(精心整理) 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b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 断 E.形态学观察二、问答题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 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病理生理学第 8 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c)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 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 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 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 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答】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 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 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 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 1/ 20

病理生理学思考题重点

※<绪论疾病概论> 1.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其主要研究方法有那些? 2.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举例说明。 3.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病? 4.请简述疾病发生的原因。 5.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那些? 6.何谓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7.请论述脑死亡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 ※<水钠紊乱> 8. 什么是高渗性脱水?对机体有那些影响? 9.什么是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有那些影响? 10.什么是等渗性脱水?对机体有那些影响? 11.比较三型脱水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发生机制。 12.三型脱水能否互相转变?为什么? 13.大面积烧伤时仅补充葡萄糖液最易导致哪种水钠紊乱,分析其病理生理变化和机制。

14.高热伴昏迷患者最易发生哪种水钠代谢紊乱?分析其病理生理变化和机制。※<钾代谢紊乱> 15.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均可导致麻痹,试分析其机制。 16.导致高钾血症与低血钾症常见的原因有那些? 17.试论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影响。 18.试论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19.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有何不同?其在心电图上各有特征? 20.何谓反常性酸尿和反常性碱性尿?简述其发生机制。 21.什么是低镁血症和高镁血症?分析对机体的影响。 22.什么是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分析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 23.什么是水肿?什么是显性水肿?什么是隐性水肿,有何特点,为什么?24.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受哪些因素影响? 25.水肿对机体有哪些主要的不利影响? 26.试述水肿发生的机制。

27.试述水肿发生时组织液生成增加的机制。 28.试述水肿发生时钠水潴留的机制。 29.试述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 30.试述心性水肿发生机制。 31.试述肾病性水肿发生机制? 32.试述肺水肿发生机制? 33. 试述脑水肿发生机制? ※<酸碱失衡> 34.什么是挥发性酸及固定酸?举例说明。 35.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指标有那些?其意义是什么?36.PH正常能说明酸碱平衡没有紊乱吗?为什么? 37.试论代谢性酸中毒的概念,指标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38.试论代谢性碱中毒的概念,指标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39.试论呼吸性酸中毒的概念,指标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40.试论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指标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大题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七、简答题 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答题要点]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2.什么叫基本病理过程 [答题要点]基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 [答题要点]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 论述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 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 2.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 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肿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3.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答题要点]①19世纪已有实验病理学的诞生,已认识到研究疾病功能和代谢变化的重要性;②20世纪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推动了医学研究;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类基因谱的破译,必将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这一任务也必然会落在病生工作者身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七、简答题 1.举例阐明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遗传性因素:①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直接引起疾病遗传因素,如血友病;②遗传易感性,如糖尿病。先天性因素:指能损害胎儿的有害先天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 2.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 [答题要点]①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3.什么是疾病?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举例:以感冒为例,它常发生在机体疲劳、受凉以后,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对机体造成损害,与此同时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加强等抗损伤反应,临床上出现咽

成教本科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成教本科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 1.稳态 2. 超极化阻滞 3.固定酸 4. 氧离曲线左移 5.内生致热原 6. 全身适应综合征 7.应激性溃疡 8. 自身输血 9.休克肺 10. 11.12. 13.1 14. 15 ? 、选择题 A 型题 1 . 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 .心力衰竭 B .休克 C .缺氧 D .发热 E .代谢性酸中毒 2 .某病人反复呕吐、腹泻伴高热2 天,最易发生何种水与电解 质代谢紊乱? A .高渗性脱水

B .等渗性脱水 C .低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水肿 3.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下述哪项刺激最敏感 A. 动脉血氧分压 B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 .动脉血 D .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E .脑脊液碳酸氢盐浓度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严重呕吐时会发生 A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5. 引起急性肾炎性水肿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醛固酮增加 B.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增加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6 .健康人攀登3000 米以上高峰发生缺氧的原因是 A .吸入气氧分压低 B. 血液携氧能力低 C .肺部气体交换差 D .组织利用氧能力低 E .肺循环血流量少 7 .体温下降期热代谢的特点是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f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f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J 8 . 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 A. 糖原分解J,糖异生J,血糖J,乳酸J B. 糖原分解J,糖异生f,血糖J,乳酸J C. 糖原分解J,糖异生f,血糖f,乳酸J D. 糖原分解f,糖异生f,血糖f,乳酸f E. 糖原分解f,糖异生f,血糖f,乳酸J 9. 不产生内生致热原的细胞是 ? ? ? A. 单核细胞 B. 巨嗜细胞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习题复习课程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复 习题

1、哪种类型的脱水渴感最明显?为什么?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渴感最明显。因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分外移,下丘脑口渴中枢细胞脱水引起强烈的渴感。另外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也可直接刺激口渴中枢。 2、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细胞外钾急剧减少,而细胞内假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根据Nernst方程,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需要增大刺激强度才能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降低。3、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 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可呈双相变化。当细胞外钾浓度增高后,[钾离子]i/[钾离子]e 比值减少,按Nernst方程静息电位(Em)负值减小。Em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如Em下降到或接近阈电位,可因快钠通道失活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即去极化阻滞。 4、试述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减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 5、高钾血症及低钾血症对心脏兴奋性各有何影响?试述其机制。 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其机制为去极化阻滞,即高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Em负值减小,使其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故兴奋性增高;但严重高钾血症时,Em接近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反而使心肌兴奋性降低。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低钾事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减少,Em负值变小,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故兴奋性增高。 6、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

病理生理学试题 及答案

精品文档 . 15级护理《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专业、学号。2.在试题后答题,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内生致热原: 2.代谢综合征: 3.发绀: 4.应激: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___体温升高。 2.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Na+___________失水,伴有细胞外液量___________。 3.烧伤性休克的发生早期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晚期可继发___________发展为败血症休克。 4.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___________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___________性脱水。 5.右心衰主要引起___________水肿,其典型表现是___________水肿。 6.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使___________上移。 7.等压点是指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相等。 8.呼吸衰竭可引起右心___________即导致___________心脏病。 9.休克Ⅰ期,液体是从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休克Ⅱ期,液体从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20分,每题1分)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3.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4.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5.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 B、镁向细胞内转移 C、镁吸收障碍 D、镁随尿排出增多 6.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7.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 评分人

病理生理学思考题

病理生理学思考题 绪论和疾病概论思考题: 1.病理生理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2.什么是病理过程、健康和疾病? 3.什么是原因?条件和诱因有何区别? 4.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共同规律和基本机制? 5.什么是死亡的现行概念? 6.何谓脑死亡?其诊断依据? 7.植物人与脑死亡的区别? 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思考题: 1.机体的酸性物质分几种?每天机体产生的酸性物质是以挥发酸量大还是固定酸量大? 2.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血液pH为7.35-7.45,是否表示机体无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为什么? 4.反映呼吸因素改变的最佳酸碱平衡指标是什么? 5.何谓AG?其如何计算? 6.各酸碱指标的定义?其增高或降低说明了什么? 7.何谓代偿性酸中毒? 8.何谓代酸?代碱?呼酸?呼碱?其主要原因及酸碱指标如何改变? 9.酸中毒对机体有何影响?其机制如何? 10.碱中毒对机体有何影响?其机制如何? 11.同等程度的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何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严重?为什么? 12.剧烈呕吐或剧烈腹泻各可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为什么? 13.急性呼酸或急性呼碱,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方式是什么? 14.慢性呼酸或慢性呼碱,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方式是什么? 15.何谓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哪种混合形式不可能同时出现? 水电代谢障碍(包括水肿)思考题: 1.何谓脱水?何谓高渗性、低渗性及等渗性脱水?对机体有何影响? 2.哪型脱水更易引起休克?为什么? 3.一剧烈腹泻的患者补充了过多的5%葡萄糖,试问其脱水类型有何改变?为什么? 4.何谓水中毒? 5.机体主要通过哪些机制来维持钾平衡? 6.低钾血症及高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有何影响?其机制? 7.低钾血症及高钾血症对骨骼肌有何影响?其机制? 8.试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主要因素? 9.何谓水肿?积水?脑水肿? 10.钠水潴留的机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1.何谓显性水肿及隐性水肿?显性水肿及隐性水肿最主要的区别点是什么?? 缺氧思考题: 1.何谓缺氧?何谓紫绀?何谓肠源性紫绀? 2.四型缺氧的血氧指标有何特点?其皮肤粘膜颜色有何改变? 3.一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可能存在哪些缺氧类型?为什么? 4.CO中毒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什么会引起缺氧? 5.缺氧对呼吸系统有何影响?其机制? 6.缺氧时循环系统有何代偿反应? 7.缺氧时氧离曲线会如何变化?为什么?其变化有何病理生理意义?

病理生理学各章节习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4.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主要有 A.具有展长性 B.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C.对切割、烧灼刺激敏感 D.具有自动节律性活动 E.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2.支配胃肠道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5-羟色胺 D.谷氨酸 E.血管活性肠肽 3.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的产生可能由于 A. Na+跨膜扩散 B.Ca2+跨膜扩散 C.K+跨膜扩散 D.Cl-跨膜扩散 E.Mg2+跨膜扩散 4.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的特点是 A.量多、粘蛋白多的唾液 B.量少、粘蛋白多的唾液 C.量多、粘蛋白少的唾液 D.量少、粘蛋白少的唾液 E.量和粘蛋白不变的唾液 5.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B.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黏液 E.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 6.胃泌素不具有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胃酸分泌 B.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 C.促进胃黏液分泌 D.促进胰液、胆汁分泌 E.促进胃肠道黏膜生长 7.刺激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是 A.盐酸 B.脂肪 C.乙酰胆碱 D.高张溶液

E.去甲肾上腺素 8.对胃黏膜屏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胃黏膜屏障可防止侵入黏膜Na+ B.胃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很快,小的损伤可及时弥补 C.酒精、胆盐、阿司匹林等可破坏屏障作用 D.进入黏膜的H+,可引起组织胺释放,加重黏膜损伤 E.胃黏膜屏障的破坏,在胃溃疡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9.对胃液中盐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最适宜的pH环境 C.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 D.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E.进入小肠后抑制胰液的分泌 10.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因素实现的? A.迷走神经 B.交感神经 C.抑胃肽 D.胰泌素 E.壁内神经丛 11.肠胃反射可 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B.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C.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D.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E.对胃排空和胃酸分泌无影响 12.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A.盐酸 B.组织液 C.肠激活酶 D.胰蛋白酶本身 E.糜蛋白酶 13.引起胰泌素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A.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 B.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 C.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 D.盐酸>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产物 E.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肪酸 14.胰泌素引起胰腺分泌的特点是 A.大量的水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少 B.少量的水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多 C.大量的水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也多 D.少量的水,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多 E.大量的碳酸氢盐,水和酶的含量少 15.胰液中凝乳作用较强的酶是

病理生理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病理生理学》试卷(A)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A型) 1. 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 流行病学调查 B. 动物实验研究 C. 临床观察病人 D. 推理判断 E. 临床实验研究 2. 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 疾病的原因 B. 疾病的条件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内因 E. 疾病的外因 3. 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下列哪种情况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继续治疗 已无意义?() A. 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 B. 大脑功能停止,电波消失 C. 心跳、呼吸停止 D. 脑电波消失 E.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4. 大量丢失小肠液首先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多见的是()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低钠血症 E. 高钾血症 A5. 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首先通过什么调节水钠平衡?() A. ADH B. 血管内外钠交换 C. 醛固酮

D. 心钠素 E. 细胞内外钠交换 6. 最易出现休克倾向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 高血糖致低钠血症 B. 低钾血症 C. 等渗性脱水 D. 高渗性脱水 E. 低渗性脱水 7. 低钾血症最常见原因是() A. 摄入钾不足 B. 细胞外钾转移进入细胞内 C. 经肾丢失钾 D. 经胃肠道丢失钾 E. 经皮肤丢失钾 8.下列哪个不会引起脑细胞水肿?() A. ADH分泌异常增多症 B. 呼吸衰竭 C. 脑缺氧 D. 正常人一次饮水3000ml E. 肝性脑病 9. 用钙盐治疗高钾血症的作用机制是() A. 提高心肌阈电位和动作电位2期钙内流 B. 使血钾向细胞内转移 C. 使血钠向细胞内转移 D. 改变血液pH使钾降低 E. 促进钾在肠及肾排出 10. 酮症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 A. 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 B. 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 C. 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 D. 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

病理生理学思考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思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 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增多 D、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强 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 B、镁向细胞内转移

1 / 13 C、镁吸收障碍 D、镁随尿排出增多 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PH7.39,PaCO 25.9Kpa(43.8mmHg),HCO 3ˉ26.2mmol/L,Na+142mmol/L,Clˉ96.5mmol/l,可判定该患者有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9、血浆【HCO 3ˉ】代偿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10、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 A、脑内H+含量升高 B、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 C、脑内r-氨基丁酸含量减少 D、脑血流量减少 11、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12、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13、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干扰素 B、淋巴因子 C、肿瘤坏死因子 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病生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②病理过程。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3.循证医学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概念题 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 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 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A型题 1.病理生理学是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 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答案]D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 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 B.病理过程 E. 病理表现 C.病理反应 [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

D.研究疾病的归转 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答案]C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缺氧 B、创伤性休克 C、酸碱平衡紊乱 D、呼吸衰竭 E、水肿 [答案]D [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 属于病理学范畴,是从功能、代谢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3.综合征(syndrome) [答案] 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成套的有内在联系的体征和症状,称为综合征,如挤压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等。 4.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答案] 在动物身上复制与人类疾病类似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简答题 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答题要点]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2.什么叫基本病理过程 [答题要点]基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 [答题要点]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 四、论述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 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 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 2.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 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肿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 五、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

病理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基本病理过程。疾病和病理过程相互关系如何? 2、何谓疾病的原因、条件、诱因? 三者的关系如何? 3、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共同规律和基本机制? 4、何谓先天性疾病? 它与遗传性疾病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5、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的基本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 6、简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细胞内、外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变化各有何特点? 7、试述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8、试述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和心脏的影响及其机制。 9、钾代谢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有何关系? 其尿液酸碱度的变化有何特征? 为什么? 10、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11、严重腹泻和频繁呕吐分别会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 为什么? 1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调节机制。 13、试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14、某一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20余年,本次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为正常值的20%,pH7.39, PaCO 5.9kPa(43.8mmHg), 2 -26.3mmol/L, Na+142 mmol/L, Cl-96.5mmol/L。试分析该患者有无酸碱平衡HCO 3 紊乱? 判断依据是什么? 15、简述各型缺氧的原因、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 16、各型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有何区别? 为什么? 17、失血性休克可能存在哪些缺氧类型?为什么? 18、缺氧时机体的适应性变化和损伤机制如何? 19、各种类型缺氧的氧疗效果有何差异?如何防治氧中毒? 20、发热与过热有何区别? 21、试述EP引起的发热的基本机制? 22、哪些病人需要及时解热? 23、以内毒素为例说明引起发热的基本机制。 24、试述DIC的发生机制。 25、试阐明休克与DIC的相互关系。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精华(含病例分析、某中医药大学和中山大学测试卷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过程 二、填空题: 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C)A、鉴别疾病的类型 B、描述疾病的表现 C、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 D、诊断与治疗疾病 第二章疾病 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完全康复 2.不完全康复 二、填空题: 1. 疾病的病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单选题: 1.死亡的标志是…………………………………………………………(D)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脑死亡 2.摄入维生素A过多而中毒属于下列哪一种病因………………………(C)A.化学性因素 B.免疫性因素 C.营养性因素 D.生物性因素 3.关于疾病的基本点,下列哪一项有误………………………………(D)A.由一定病因引起 B.疾病是一个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C.基本矛盾是损伤与抗损伤 D.疾病是指机体不适 四、多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判断脑死亡的根据………………(A)(B)(C)()(E)A.不可逆昏迷 B.呼吸停止 C.瞳孔固定 D.心跳停止 E.脑电波消失 2.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有:…………………(A)(B)()(D)()A.损害和抗损害反应 B.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C.外因与因的关系 D.因果转化的规律 五、问答题: 1.试列举病因的种类有哪几种?(列出六种以上) 2.死亡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并简述其中任意一期的表现。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紊乱 一、名词解释: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 2.水中毒(特点) 二、填空题: 1.高钠血症根据体液容量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疾病学基础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护理班病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名词解释: 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替代的过程。 脂肪变性:实质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积聚,主要是甘油三酯。 玻璃样变性:主要见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有时也可见于细胞内。表现为细胞内和细胞间出现的一种均质、红染、半透明的病理变化。分为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和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凝固性坏死:细胞核消失,但细胞轮廓在一定时期内尚保存,组织结构尚可辨认。 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的病变组织。坏死组织呈黄色,形似干酪,镜下呈无结构的颗粒状。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 坏疽:组织坏死后发生继发性腐败菌感染。 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迅即溶解成液态,原有组织结构破坏。 二、问答题: 1.组织损伤时形态上表现出哪些变化?组织适应性变化包括哪些 ①可逆性损伤: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 不可逆性损伤:凋亡,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②组织适应性变化:增生、肥大、萎缩、化生

2.化生有哪些类型?常发生在哪些器官?它的发生有何意义? ①类型:上皮组织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间叶组织化生(骨或软骨化生) ②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胆囊、泌尿道上皮;胃 ③其意义利害兼有,以呼吸道粘膜纤毛柱状上皮的鳞化为例,化生的鳞状上皮一定程度地强化了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因此属于适应性变化;但是却减弱了纤毛的自净机制。并且鳞化组织可癌变。 3.说明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的病变特点。 ①细胞水肿 a.发生机制: 细胞水肿的原因主要是缺氧、感染和中毒,系线粒体受损伤,使ATP 生成减少,因而细胞膜纳钾泵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胞浆内钠离子、水增多。 b.病变特点:常见于心、肝、肾的实质细胞。 电镜下:胞核正常,胞浆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光镜下:细胞肿大明显,颜色变淡,胞浆疏松呈空泡状,极期为气球样变。 ②脂肪变性 a.发生机制: 肝细胞胞浆内脂肪酸增多;甘油三酯合成过多(大量饮酒);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缺氧、中毒或营养不良) b.病变特点: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 肉眼:器官体积增大、边缘钝、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电镜下:细胞胞浆内的脂肪表现为脂肪小体,进而融合成脂滴光镜下: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呈空泡状。大者可充满整个细胞而将细胞核挤至一侧。(与水变性区别一脂肪染色。) 4.简述玻璃样变的类型和特点。 厂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质内。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增生的胶原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发热

发热 (一)名词解释(1~9) 1.发热(fever ) (二)选择题(1-25 ) 1. 产生内生性致热原的细胞主要是: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细胞; B .血管内皮细胞; C.血小板; D .肝细胞;E.以上都不对。 2. 下述体温升高何种属于过热? A.妇女月经前期; B .妇女妊娠期;C.剧烈运动后; D .先天性汗腺缺陷; E.流行性脑膜炎。 3. 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 A.出汗; B .对流; C.血流; D .传导; E.辐射。 4.下述何为发热激活物: A.白细胞介素1; B .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 .白细胞介素6; E.抗原抗体复活物。 5.发热激活物引起发热主要是: A.激活局部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 B .刺激局部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D .促进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E.加速代谢分解,产热增加。 6.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 A.淋巴因子; B .恶性肿瘤;C.变态反应; D .细菌感染;E.病毒感染。 7.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 A.视前区- 前下丘脑; B .延脑;C.桥脑; D .中脑;E.脊髓。 8.多数发热的发病学第一环节是:

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B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D .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 E.体温调定点上移。 10. 发热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散热; B .散热>产热;C.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相对平衡; D .辐射热明显减少; E.对流热明显减少。 11. 退热期可导致: A.Na+ 潴留; B .Cl - 潴留;C.水潴留; D .脱水; E.出汗减少。 13.高热病人容易发生: A.低渗性脱水; B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C.高渗性脱水; E.水肿; 16.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