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评价部分试题及答案

建设项目评价部分试题及答案
建设项目评价部分试题及答案

建设项目评价部分试题及答案

1、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具体要求?

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1、工程分析的质量控制

工程分析的质量好坏,关键在于资料收集是否完整、真实、可靠;分析研究是否透彻、仔细、全面,是工程分析质量控制的要求。

工程分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职业病危害识别的结果正确与否。

2、确定评价单元的质量控制

评价单元一般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或者工艺流程、工艺特征、工艺条件或者场所功能来划分。

应当注意评价单元对评价范围的全覆盖,避免遗漏相关场所。

3、职业卫生调查的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调查包括类别调查和现场调查。类比调查是通过取得与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职业卫生状况的一种评价方法,在预评价中经常使用。现场调查主要是通过现场勘察或询问,主要用于控制效果评价。

4、选择评价方法的质量控制

国家目前没有对评价方法作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因此评价机构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制定比较详细的、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规范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电镀

工艺:钢板→碱洗→水洗→酸洗→水洗→镀铬→水洗→烘干

(1)电镀生产线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生产环节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化学物质、硫酸、氢氧化钠、三氧化铬、铬三盐、重铬酸盐;

物理因素:高温、噪声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的环节:硫酸-酸洗;氢氧化钠-碱洗;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镀铬;高温,超过声波清洗-烘干;噪声-生产线运转产生的噪声,镀件转运过程中。(2)电镀生产线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1、有毒化学物质控制:a:改革工艺,尽量选择自动化生产工艺,减少人员接触;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是防止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中散发、外逸的关键;c:采取通风排毒措施,建议采取电镀池两侧侧吸式排风,效果较好;d:化学毒物净化措施,对排出的有毒气体应经过相应的净化装置,以达到环境保护排放标准。

2、高温控制:a:减少热源的热作用即隔热;b:通风排走热量;c:局部降温冷却。

3、噪声控制:a:声源控制:主要方法包扎先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产生噪声的设备安装时设置减振基础、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消音装置等。b:传播途径控制:①、图布局合理。例如将高噪声车间与一般噪声较低的车间、生活区分开,以免互相干扰;对于特别强烈的噪声源泉,可设置在离厂比较远的地区,使噪声最大限度的随距离自然衰减。②、控制生产车间噪声。③: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上的土坡、树丛和草坪等。④、利用的指向性来控制噪声。c:个体防护:在声源和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了声学技术措施仍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就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体防护用品,例如防声耳塞、防护耳罩、防声帽盔等。

3、控制效果评价现场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①项目概况与试运行情况调查;②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③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④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⑥建筑卫生学调查;⑦辅助用室调查⑧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⑨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

5、手工电弧焊产生有害因素有:电焊烟尘、CO、NO2、Mn、O3、氟化物、紫外线辐射、高

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应当符合哪些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7、简述选择和设计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

答:(1)选择、设计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优先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工艺和物料②改良生产工艺与作业方法,减少有害物质泄漏和扩散;

③采用生产过程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装置;④避免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产生的有害因素的设备和物料;⑤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控制其扩散。(2)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①针对性:要针对行业特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条件、优化组合的综合措施。②可行性:经济、技术、时间上的可行;有法规标准依据;便于应用与操作。③经济合理性:根据具体国情;考虑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考虑进一步发展的需要。(3)应符合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标准和设计规定。

8.简述设计排风罩时,因遵循的原则。

答:设计排风罩时,因遵循以下原则:

(1)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有害物的发生源,使有害物局限于较小的空间;

(2)吸气气流尽可能与污染气流方向一致;

(3)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区;

(4)力求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维修;

(5)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力求不影响工艺操作;

(6)尽可能避免或减弱干扰气流;

(7)罩口控制风速应大于有害物质向外逸散的速度和防止横向气流干扰的速度;

(8)对有腐蚀性的酸碱性气体,应具耐腐蚀性。

9.简述化学毒物的预防措施。

答:(1)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是控制有毒物质危害根本措施。如采用水溶性漆代替油漆、无苯涂料代替含苯涂料、无铅汽油代替含铅汽油等。

(2)改革工艺。尽量选择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有毒物质的工艺。如采用无氰电镀工艺为络合剂的电镀工艺,消除氰化物对人体的伤害。

(3)生产过程的密闭化,是防止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中散发、外逸的关键。生产过程的密闭包括设备本身的密闭以及投料、出料,物料运输、粉碎、包装等过程的密闭和毒物的不散逸,以及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

(4)隔离操作,把工人操作地点与生产设备隔离开来,避免工人接触有毒物质。

10.简述在进行除尘器的选择时要从哪几方面考虑。

答:主要根据以下几条:

(1)粉尘排放浓度:选用的除尘器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规定的排空浓度。

(2)粉尘的性质和粒径分布:粉尘的性质对除尘器的性能具有较大影响,例如粘性大的粉尘容易粘结在除尘器表面,不宜采用干法除尘;比电阻过大或过小的粉尘,不宜采用静电除尘等。

不同的除尘器对不同粒径的粉尘除尘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3)气体的含尘浓度:气体含尘浓度较高时,在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前应设置低阻力的初净化设备,去除粗大尘粒,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4)气体的温度和性质:如高温、高湿的气体不宜采用袋式除尘器。

五、计算题。

1.某厂要设计一个吹吸罩,其有关参数为:槽子宽度B=6 m ,吹风射流的扩散角取10°,每平方米槽面积抽风量取L=2400 m3/h ,试通过简易计算方法计算吹吸罩的吹风量及吹风口高度。(当槽宽为4.9—7.3 m 时,修正系数E 取3.3,tan10°=0.1732。)

答:根据题意可知,吸风口高度:

H=B ×tan10°=6×tan10°=6×0.1732=1.0392 m

吹风量:

L0=L/BE=2400/(6×3.3)≈121.2 m3/h

2.某局部排风系统如下图所示,三个局部排风罩的结构完全相同。已知系统总风量L=2m3/s ,A 点静压PAj =-150Pa ;B 点静压PBj =-180Pa ;C 点静压PCj =-150Pa 。求各排风罩的排风量。 /s

m , 2 3ρμj P F Q = (3分) LA+LB+LC=L (2分)

()21501801502 =++ρμF

05275

.02 =ρμF (1分) LA= LC=0.05275╳646.0150= (2分)

LB=0.05275╳708.0180= (2分)

教师读书笔记漫读教育评价学

教师读书笔记漫读《教育评价学》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而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的教育中并没有发挥已有的作用。评价已俨然只变成了一些成绩、数字和指标,诸如中考成绩、高考人数等。而在教育更多为个人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教育评价是有相当大的意义的。评价为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为的是教育中人的发展。从人本主义角度看教育,教育只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个人就是生活的创造者,是自身的创造者。所以,教育中的评价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如此。我们无法逃避也无法逃脱社会对教育的束缚,即教育也要为了社会的发展,但此目的已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教育对个体的终身发展作用。作为一个明智的教师,在看见无法扭转的现实面前,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掌握一些教育评价的本质思想,为着我们的学生能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发展、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实现而进行评价,那么,教育评价也便有了它实在的意义了。 作为一门较系统的“学科”,这本书对教育评价的问题介绍得比较全面,但理论和细节相对简单,多数只涉及简单的概念和学科体系,整体上只能做

一个大致的了解。诸如教育评价的价值、评价的步骤与方法技术、学生评价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教师评价的原理准则与方法、课程方案的评价、教学工作的评价等内容。其中,对一线教师最有实用价值的,只是学生评价的相关内容,而这部分内容中并无什么新鲜具体的方法与思想,多数也都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知道和应用的。如果要继续深入研究,还得阅读评价范围相对较小的专业书籍,如课堂教学评价等。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而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的教育中并没有发挥已有的作用。评价已俨然只变成了一些成绩、数字和指标,诸如中考成绩、高考人数等。而在教育更多为个人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教育评价是有相当大的意义的。评价为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为的是教育中人的发展。从人本主义角度看教育,教育只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个人就是生活的创造者,是自身的创造者。所以,教育中的评价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如此。我们无法逃避也无法逃脱社会对教育的束缚,即教育也要为了社会的发展,但此目的

2020年(财务管理案例)财务评价案例

(财务管理案例)财务评价 案例

[案例一] 背景: 某公司拟建设一个工业生产性项目,以生产国内急需的一种工业产品。该项目的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10年。这一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期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800万元,全部形成固定资产。运营期期末残值为50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 2.项目第二年投产,投入流动资金200万元。 3.该公司投入的资本金总额为600万元。 4.运营期中,正常年份每年的销售收入为600万元,经营成本为25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33%,年总成本费用为325万元,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0%。 5.投产的第1年生产能力仅仅为设计生产能力的60%,所以这一年的销售收入与经营成本都按照正常年份的60%计算。这一年的总成本费用为225万元。投产的第2年及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问题: 1.在表1-1中填入基础数据并计算所得税。 2.计算项目的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 3.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 4.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5.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表1-1某拟建项目的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答案: 问题1: 解:根据给出的基础数据和以下计算得到的数据,填写表1-1,得到数据见表1-2。表中: 1.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所得税税率 表1-2某拟建项目的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解:根据表1-2中的数据,按以下公式计算项目的动态、静态投资回收期。 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 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的折现净现金流量) =(8-1)+(31.17/109.69)=7.28年(含1年建设期) 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 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的净现金流量) =(6-1)+(143.63/235.13)=5.61年(含1年建设期) 问题3: 解:根据表1-2中的数据,可求出项目的净现值=438.92万元 问题4: 解:采用试算法求出拟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计算过程如下: 1.分别以r1=19%,r2=20%作为设定的折现率,计算各年的净现值和累计净现值,从而求得NPV1和NPV2,见表1-2。 2.如果试算结果满足试算条件,则可以采用内插法计算拟建项目得内部收益率IRR。即:IRR=r1+(r2-r1)NPV1/(NPV1+∣NPV2∣)=19%+1%*21.33/(21.33+∣-8.81∣)=19.71% 问题5: 解:因为:项目的净现值=438.82万元>0;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19.71%>行业基准收益率10%; 所以:从财务评价得角度,分析和评价该项目是可行的。

2020年整理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复习提纲.pdf

1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生物及社会经济要素等组成的自然、经济和历史的综合体,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土地基本特性: ·自然特性: 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质量差异性;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社会经济特性: 供给稀缺性;用途多样性;增值性;区位性;权属性;政策法规性等社会经济特性 2国土地资源共分类: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3 土地评价:为合理利用土地和调整土地收益分配,进行利用规划和科学管理土地,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它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 土地管理:国家为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而采取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的手段和措施。 二者关系: 1)都是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土地评价作为土地资源调查的组成部分,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为土地管理服务3)土地评价是进行土地管理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4)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是土地评价的主要目的 1、简述《土地评价纲要》中土地评价的原则。 (1)要将土地利用对土地的要求与土地的质量进行比较(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地质量要求不同) (2)要将土地利用的效益和所需的投入进行比较(投入水平相同) (3)因地制宜,根据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风景林地资源的评定依赖不同区域;土地的适宜性在不同经济条件地区有所不同) (4)要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作出比较(一般为单一土地利用方式评价,不宜比较和优化;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时,应作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评价) (5)要以土地的持久利用为前提(评价时应确保不因这种利用而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或恶化,一般要进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评价) 2、简述土地性状和土地质量的异同和关系。 土地特性:可以直接量测或估测的土地属性。 坡度、等 气候特性:总辐射、短波辐射、日照时数、年降雨、蒸散量、温度等。 土壤特性:土壤质地、有效深度、 pH值、土壤容重等。 水文及地质:洪害频率、洪水量、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 地貌、地形:海拔、坡度、坡向、坡长、相对起伏 土地质量:由一种以上土地特性构成的、反映一定方面土地性质的综合属性。 土壤水分有效性:土壤质地、土壤孔隙度、降雨量、土壤水分蒸散量 扎根条件:土壤有效厚度、石砾含量、土壤质地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需要不同的土地质量 农地:水分有效性、扎根条件,养分有效性 草地:牧草生产能力、牧草营养价值、草地退化状况、饮水条件 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 (1)一种或几种土地特性决定某种土地质量,例如土壤水分有效性是由降雨量、土壤质地、

《教育评价学》复习题

教育评价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教育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2.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评语式标准可归纳为()、期望评语式和积分评语式三种。3.观察法根据观察实施的方式可分为()和无结构观察法. 4.测验的类型按测验时机分,可分为(),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5。从层次上来看,教育目标可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 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言语信息。理智技能、()、动作技能和()。 7.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个体素质评价工要应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 8.评价校风可以考察两个方面:()、物质风貌建设评价. 9.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区域教育评价组织机构有自评组织机构、()和社会评价组织机构。 10.教育评价中对信息资料的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 11.教育评价中信息资料汇总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 12.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和。 13.观察法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和。 14.观察法根据评价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和。 15.观察法根据观察的范围可分为与。 16.观察法根据观察实施的方式可分为和。 17.问卷的结构一般包、、等几个部分。 18. 测验的类型按测验的性质分,可分为成就测验和。 答案 1.诊断性评价 2.分等评语式 3.有结构观察法 4.准备性测验 5.课程目标 6.认知策略态度 7.工作作风 8.精神风貌建设评价 9.行政评价组织机构 10.真实性准确性适用性 11. 手工汇总计算机汇总 12. 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观察对象的状态 13. 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14. 参与性观察法非参与性观

新建工业项目财务评价案例

新建工业项目财务评价案 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某新建工业项目财务评价案例 一、项目概况 某新建项目,其可行性研究已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诸方面的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项目财务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基准折现率为12%,基准投资回收期为年。 二、基础数据 (1)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生产规模为年产万吨某工业原料。产品方案为A型及B型两种,以A型为主。 (2)实施进度。项目拟两年建成,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0%,第四年达到90%,第五年达到100%。生产期按8年计算,计算期为10年。 (3)建设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见表1。其中外汇按1美元兑换人民币计算。 (4)流动资金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估算总额为万元。流动资金借款为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见表2。 (5)资金来源。项目资本金为9000万元,其中用于流动资金1200万元,其余为借款。资本金由甲、乙两个投资方出资,其中甲方出资3000万元,从还完建设投资长期借款年开始,每年分红按出资额的20%进行,经营期末收回投资。外汇全部通过中国银行向国外借款,年利率为%;人民币建设投资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提供贷款,年利率为%;流动资金由中国工商银行提供贷款,年利率%。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60%,第二年40%的比例分配。资金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见表3。

(6)工资及福利费估算。全厂定员350人,工资及福利费按每人每年20000元估算,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为700万元(其中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 (7)年销售收入和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售价以市场价格为基础,预测到生产期初的市场价格,每吨出厂价按16160元计算(不含增值税)。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本项目采用价外计税方式考虑增值税。城市维护和建设税按增值税的7%计算,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3%计算。年销售收入和年销售税金及附加见表4。 (8)产品成本估算。总成本费用估算见表5。成本估算说明如下: ①固定资产原值中除工程费用外还包括建设期利息、预备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中的土地费用。固定资产原值为万元,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折旧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折旧率为%,年折旧额为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见表6。 ②其他费用中其余部分均作为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为万元,按8年摊销,年摊销额为万元。递延资产为400万元,按5年摊销,年摊销额为80万元。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计算见表7。 ③修理费计算。修理费按年折旧额的50%提取,每年万元。 ④借款利息计算。流动资金年应计利息为万元,长期借款利息计算见表8-21。生产经营期间应计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⑤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包含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费以及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固定成本包含总成本费用中除可变成本外的费用。

《教育评价学》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评价学》课程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教育价值 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运用教育评价,能够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 CIPP模式 CIPP模式由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的,这一模式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四个方

面,它强调这四种评价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 非正式评价 非正式评价主要是指评价者在与评价对象的日常工作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来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 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相对规范的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通过专门组织的评价活动来了解评价对象的一种评价方式。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最基本的涵义是突出评价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体包括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重视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内容等方面。 评价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应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注重鉴定和拔功能;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中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总结。 评价的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是指评价者在评价活动中必须坚持正当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处理和使用评价信息的方式以及正确履行评价者的权力和义务等方面。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按一定的层次而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即为指标体系。

教育评价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评价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基本原理部分40% (二)应用部分60% 4)题型结构 a: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b: 案例分析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c: 应用设计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评价的相关原理,发展历史。 2、掌握教育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开发与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能够结合实际加以应用。 3、能够运用现代教育评价思想和原理,分析评价教育现象。 考试内容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 1、掌握和理解教育评价的概念,能够辨析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教育评估、评比等概念,掌握教育评价的特点。 2、理解教育评价的功能,掌握按照不同分类标准的教育评价分类,记忆不同分类的概念,特点。

二、教育评价的历史 1、掌握中国古代教育评价的实践,了解西周的取士制度,隋唐科举制及其在明清的发展。 2、了解西方早期教育评价的实践。掌握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分期,相应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能够对西方教育评价主要模式进行评价。 三、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1、掌握教育评价方案的内容。 2、掌握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3、掌握教育评价指标的分类,分解评价指标的方法与过程,并能够加以运用。 4、掌握评价标准的概念、构成。了解教育评价标准的分类,并能够选择相应标准形式,为指标写作评价标准。 5、掌握权重的概念及形式,能够运用权重赋予的方法,为指标赋予权重。 四、教育评价信息的收集、处理与评价心理 1、了解教育评价信息搜集的渠道,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2、了解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和定量处理的方法。 3、掌握教育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诸种心理现象,及其调控措施。 五、学生评价 1、了解学生评价的概念,能够剖析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2、能够运用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观点分析评价当前教育实践中的现象。 3、了解学生评价的步骤;掌握学业成就评价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方法 六、新课程评价 1、了解课程评价的概念,分类以及20世纪的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 2、我国课程评价实践中的问题及认识根源;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 三、参考书目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整理

绪论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的特定地域,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以及人类活动结果组成的综合体。 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具体地讲,土地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①地球表面;②地球表面以上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简称地上空间);③地球表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简称地下空间)。 第二章土地类型概述 土地类型:狭义的土地类型是指在土地分级所划分出的同一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具有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划分或自下而上的合并所产生的一系列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前苏联土地分级系统:地方县区相 土地分类:是对一个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分类标准将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的土地单位作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与归并。从而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类土地分类单位。 土地分类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2.主导因素原则;3.实用性原则;(简答) 土地分类的方法:景观法,参数法,过程法。(概念以及优缺点)(简答)土地类型的命名: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植被,土壤,地貌的三名法,针叶林漂灰土山地;灰褐色森林土针阔叶混交低山地 第二种方法,采用群众习用的名称,例如北京山区的活山、死山、软山以及深山、浅山; 第三种方法,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 我国土地:一级:农用地;二级:建筑用地;三级:未利用土地; 土地分类的原则(简答) 土地分类的方法 第三章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替 土地类型结构的概念: 土地类型结构,简称土地结构,是指在某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

土地评价与管理

土地评价与管理 绪论: 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是指上自大气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这一立体空间的,有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 2,土地的功能:(1)生产性功能(2)承载性功能(3)提供原料的功能(4)观赏性功能(5)储蓄和增值功能。 ,3,土地的性质:(1)土地是自然综合体(2)土地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厚度和范围地段(3)土地是一种历史自然体,具有发生于发展的过程(4)土地具有经济利用价值(5)土地的神会经济属性(6)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4,土地与土壤、生态系统、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国土相关概念的辨析: (1)与土壤的区别:从发生学观点看,气候、地貌、母质和生物等式土壤形成的因子,土壤只是反映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并且只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特征产物。土地则是在一定地段内全部自然因素作为它本身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综合自然特征。从相互关系看,土壤是土地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从本质特征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即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用途的生产能力。从形态结构看,土壤处于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有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基层等组成,而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表层的一部分。 (2)与生态系统的区别: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段中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以生物群落为中心,以直接影响生物群落的各环境因素的整体作为生境。生物群落、生境、处境三者相互结合,构成比生态环境更高一级的系统——自然地理系统。土地是自然地理系统的低级单位。 (3)与土地资源的区别:土地资源是指土地总量中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用的那部分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土地资源与土地概念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4)与土地资产的区别:土地资产概念的提出,是认为土地不仅使社会进行物质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而且是一笔巨大的财产。土地是人类劳动或投入的载体,凝聚了大量的人类劳动成果,并提高人类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产生超额利润。 (5)与国土区别:国土是包含有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意义的、概括性综合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土概念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政治地域概念。广义的国土概念还包括国家所用的一切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口、劳动力等社会资源。 5,土地科学;是一门研究土地利用及形成、演化和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6,土地评价与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农学林学城市建筑交通运输等应用学科的有机结合,从而对自然综合体土地内在性质和生产和其他方面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是进行土地利用、开发、治理保护的桥梁。 第一章: 1,土地构成要素及其农业利用关系:气候要素【光能条件(光能的意义、太阳辐射和日照指数、作物类型、光能利用率);热量条件(热量对作物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积温与无霜期);降水条件();地形因素(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面坡向);土壤因素;水文及水文地质因素;植被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2,土地构成要素与城市用地发展:自然环境要素条件评价(地质条件有地基承载力、滑坡崩塌地震等自然地质现象对建设的危害,采矿造成的沉陷。;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地面水源、地下水位

《教育评价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评价学》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教育价值 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运用教育评价,能够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 CIPP模式 CIPP模式由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的,这一模式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四个方面,它强调这四种评价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 非正式评价 非正式评价主要是指评价者在与评价对象的日常工作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来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 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相对规范的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通过专门组织的评价活动来了解评价对象的一种评价方式。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最基本的涵义是突出评价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体包括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重视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内容等方面。 评价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应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注重鉴定和拔功能;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中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总结。 评价的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是指评价者在评价活动中必须坚持正当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处理和使用评价信息的方式以及正确履行评价者的权力和义务等方面。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按一定的层次而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即为指标体系。 期望评语标准 期望评语标准是对每项末级指标的要求作出最理想的说明,这个说明就是评价的标准。 效度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指由专家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心理特征或能力水平的测验。由于测验条件的标准化,测验的结果比较客观一致,适用的范围和时限也较宽广。 指标量化考评法 指标量化考评法是指根据数量化(或等级化)的考评指标,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定的方法。

土地类型与评价(高起专)阶段性作业4

土地类型与评价(高起专)阶段性作业4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 单选题 1. _____是通过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地形、土壤和其他环境要素的数值化,去进行土地质量的评价。(5分) (A) 主观因素法土地质量评价 (B) 加法土地质量评价 (C) 数值法土地质量评价 (D) 减法土地质量评价 您的回答:C正确 2. _____是根据经验去判断参评因素权重并进行土地评价的一种方法。(5分) (A) 经验判断指数和法 (B) 层次分析法 (C) 主成分分析法 (D) 特尔斐测定法 您的回答:A正确 3. _____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的表征。(5分) (A) 地方 (B) 土地 (C) 信息 (D) 土壤 您的回答:C正确 4. _____是指可达到某种目的的若干相互联系的事物。(5分) (A) 类 (B) 系统 (C) 信息 (D) 数据 您的回答:B正确 5. _____是指数据记录和编排格式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描述。(5分) (A) 数据结构 (B) 数据量化 (C) 硬盘 (D) 矢量数据 您的回答:A正确

多选题 6.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有_____。(5分) (A) 逻辑性 (B) 系统性 (C) 简洁性 (D) 实用性 您的回答:A,B,C,D正确 7.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主要有_____。(5分) (A) 图件 (B) 遥感资料 (C) 统计资料 (D) 文字报告资料 您的回答:A,B,C,D正确 8. 数据结构主要包括_____。(5分) (A) 栅格数据结构 (B) 遥感资料 (C) 编码系统 (D) 矢量数据结构 您的回答:A,D正确 9. 常用的栅格数据压缩方法有_____。(5分) (A) 游程长度压缩编码法 (B) 层次分析法 (C) 四叉树压缩编码法 (D) 主成分分析法 您的回答:A,C正确 10. 在土地信息系统中,任何一种地理实体在平面上均可通过_____基本图形描述。(5分) (A) 点 (B) 线 (C) 面 (D) 地方 您的回答:A,B,C正确 判断题 11. 多边形是向量数据的一种图形要素。(5分) 正确错误 您的回答:正确正确

土地评价与管理

土地评价与管理 绪论 土地的功能和性质分别是什么?P5 生产性功能;承载性功能;提供原料(资源)的功能;观赏性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第1章 农业用地评价的选择要素有哪些? 第2章 土地利用:在特定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下,人类对土地所施加的各种活动,是一个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 土地利用类型:基于一定土地类型经过长期开发改造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的地域单位。 土地利用系统的目标有哪些? 1)经济有效性;2)生态安全性3)系统协调性4)结构适宜性 简述土地利用分类的理论基础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地方性分异规律4)城乡分异规律 按八大类进行分类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哪些类型? 1)耕地2)园地3)林地4)牧草地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交通用地7)水域8)未利用地 第3章 土地评价:是根据不同的用地目的来评定土地的适宜性和生产潜力,其实质是对土地质量的评价,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 土地评价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 1)土地资源调查的组成部分;2)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3)为土地管理服务;4)为土地税费征收服务。 土地评价的原理有哪些? 1)多样性原理2)综合性原理3)限制性原理4)系统分析原理5)相对性原理6)可比性原理 土地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比较原则——是土地评价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在土地评价时应:比较土地利用的需求和土地质量;比较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比较不同的土地利用做出抉择。 2)针对性原则——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的土地评价原则。 3)区域性和综合性原则——土地评价必须针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条件。第4章 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统计分析,系统分析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指在当前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条件下,在土地资源中已开发利用土地所占的比例。 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它反映了土地开垦程度和种植业发展程度。 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它反映了耕地在一年内被重复利用程度。 容积率: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它反映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及其经济性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

教育评价学

教育评价学 1. 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资料、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评价正确与否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 2. 教育测量是依据一定标准对教育的某一方面作出事实判断,并进行赋值的过程。教育教育测量的本质上是事实判断,教育评价实质上是价值判断。测量强调数量化;评价则强调突出价值观,充分重视对问题的分析和评判。教育评价的功能是由评价的目的来决定的。 3. 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交流作用 4. 教育的主要类型: (1)按照评价涉及的范围分类: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 宏观教育评价主体是社会各个系统,客体是教育系统 中观教育评价主体是学校系统,客体是学校内部工作状况 微观教育评价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客体是学生 (2)按评价的方法分类: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 定性评价是对不能量化的评价对象。可以用调查法、观察法、哲学反馈法、系统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搜集、处理教育评价信息,作出判断,进行定性描述。 (3)按评价的价值标准分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评价:指在评价对象的集合总体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价值的标准,然后用某方法把所有评价对象排列成仙后顺序。 绝对评价:确定一个客观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兑现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到达标准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 个体内差异评价:把评价对象集合总体中的各个元素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者一个元素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 (4)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 形成性评价: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对最终成果作出价值和判断; 整体性评价:但对一项活动的规划和实施过程、结果的整体性评价。 (5)按条件内容分类:条件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条件评价:对完成教育后动所必需的基础条件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对教育过程的评价; 结果性评价:对教育活动结果和质量的评价。 (6)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类: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自我评价:被评价者根据教育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外部评价:由被评价者之外的他人进行评价。 (7)按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分类: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单项评价:评价对象是教育系统中的某个基本元素,如学生教育质量、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和体育工作等。 综合评价:评价的评价对象是学校教育系统,或是某个地区教育系统,或是全国教育系统分。 (8)按评价活动环境分类:测验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

《土地类型与评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土地类型与评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 一、简答(总分50分,每小题10分,共5个小题) 1、简述在土地类型研究中多阶抽样解译法的含义和步骤。 答:多阶抽样解译法,简称多阶抽样法,是指先进行大范用的土地分异概略性研究,再进行小范 围的十地类型详细研究。(1分)更明确地说,是先在卫星影像或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镶嵌图上 辨别和划分自然区域单位和高级土地类型单位,再在较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上识别和划分岀较低级 的土地类型单位。(2分) 多阶抽样法的步骤包括: ①利用小比例尺遥感影像(如陆地卫星影像)识别和划分出灰阶或色调一致的“影像形态区”。这类卫星影像可以是单波段的黑白影像或其镶嵌图,也可以是多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影像。在影像上识别和划分出的“影像形态区”,有时代表比十?地系统级别更高的自然地理区域,有时则肓接代表土地系统或复杂土地系统,这取决于研究区的具体情况。(3 分)②在一卫星影像上划定的“影像形态区”内,采用空间分辨率较大的影像(如航空像片)进行抽样解译。(2分)③在单幅航空像片范伟I内进行地面抽样调查。(2分) 2、编制土地类型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①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及制图表现的精确性。(1分) ②要正确反映研究区域土地类型结构的规律性。土地类世制图要注意反映不同地区 土地类型结构的差异性。(2分) ③要将底图的儿何精度与土地类型的界线紧密结合起来,力求使乞土地类型的图斑在图上定位准确。(2分) ④图例系统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楚,设色要鲜明协调而又有一定科学含义,线划符号要力求精致、易读。(2分) ⑤编图屮要尽量采用年代较新和科学性较强的参考性图件资料。所编制的土地类型图在内容上要与同一区域的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和土地评价图等有关专业图件相协调。(2分) ⑥要尽可能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讲行土地类型制图。(1分) 3、简述土地类型演替的概念和类别。 答:十?地类型不仅表现出空间上不同的组合关系和结构格局,而且也表现出时间上的发 生和发展过稈。当乞种H然因索和人为因索作用的强度达到一定稈度或作用的时间到达某一时段时,十-地系统就会发生“涨落”,土地属性随Z发生变化,即土地类型发生演替。(2分)①按演替性质分为时间演替和空河演替;(2分)②按演替原因可分为自然演替和人为演替;(2分)③按演替方向分为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2分)④按演替过程可分为节律性演替和非节律性演替。(2分) 4、简述编绘土地类型图时图斑的面积量算原则。 答:面积量算的原则是:以图幅为基木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弟,白下而

某新建工业项目财务评价案例

某新建工业项目财务评价案例 一、项目概况 某新建项目,其可行性研究已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建厂条件 和厂址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诸方面的研究论证和多方案 比较。项目财务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基准折现率为12%,基准投资回收期为8.3年。 二、基础数据 (1)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生产规模为年产 1.2万吨某工业原料。产品方案为A型及 B型两种,以A型为主。 (2)实施进度。项目拟两年建成,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0%,第四年达到90%,第五年达到100%。生产期按8年计算,计算期为10年。 (3)建设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见表1。其中外汇按1美元兑换7.51人民币计算。 (4)流动资金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估算总额为3158.95万元。流动资金借款为2350.63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见表2。 (5)资金来源。项目资本金为9000万元,其中用于流动资金1200万元,其余为借款。资本金由甲、乙两个投资方出资,其中甲方出资3000万元,从还完建设投资长期借款年开 始,每年分红按出资额的20%进行,经营期末收回投资。外汇全部通过中国银行向国外借 款,年利率为5.25%;人民币建设投资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提供贷款,年利率为 6.55% ;流 动资金由中国工商银行提供贷款,年利率 6.00%。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60%,第二年40%的比例分配。资金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见表3。 (6)工资及福利费估算。全厂定员350人,工资及福利费按每人每年20000元估算, 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为700万元(其中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 (7)年销售收入和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售价以市场价格为基础,预测到生产期初 的市场价格,每吨出厂价按16160元计算(不含增值税)。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本项目 采用价外计税方式考虑增值税。城市维护和建设税按增值税的7%计算,教育费附加按增值 税的3%计算。年销售收入和年销售税金及附加见表4。 (8)产品成本估算。总成本费用估算见表5。成本估算说明如下: ①固定资产原值中除工程费用外还包括建设期利息、预备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中的土地费 用。固定资产原值为19458.88万元,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折旧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 5%,折旧率为11.88%,年折旧额为2310.74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见表6。 ②其他费用中其余部分均作为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为368.90万元,按8年 摊销,年摊销额为46.11万元。递延资产为400万元,按5年摊销,年摊销额为80万元。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计算见表7。 ③修理费计算。修理费按年折旧额的50%提取,每年1155.37万元。 ④借款利息计算。流动资金年应计利息为171.36万元,长期借款利息计算见表8-21。 生产经营期间应计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⑤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包含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费以及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固定成本包含总成本费用中除可变成本外的费用。 (9)损益和利润分配。损益和利润分配表见表11。利润总额正常年为3294.43万元。 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25%计取,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 三、财务评价 (1)全部资金财务现金流量表,见表8。根据该表计算的评价指标为:全部资金财务 内部收益率(F IRR)为16.25%,全部资金财务净现值(i c=12%时)为3588.64万元。全部资金财务内

教育评价学

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 第一节教育评价的概念 1、评价活动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 2、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要理解教育评价的内涵,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教育评价是为教育而进行的评价,最终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 第二,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 第三,“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 第四,价值判断必须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 第五,教育评价要对教育活动的显性和隐性效果都进行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的定义: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类型【会区分】 1、根据评价方法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1)量化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后,制定出量化标准,然后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方法。 (2)质性评价:是指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互动来收集相关信息,如采用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调查、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评价对象各方面的信息对评价对象的状况作出描述和分析,从而进行价值判断。 2、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1)诊断性评价:一般指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1)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评价,是指以既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 (2)相对平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也称自我参照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第三节教育评价的功能 鉴定-选拔功能 导向-激励功能 诊断-改进功能 反馈-调节功能 第二章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 一、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

面向21世纪的土地科学著作——倪绍祥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评介

the v ariation of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w as small and gentle,but the max imum was large. In summer,the daily variation of the soil temperature at 40cm depth is also evident.Its variation is funda mentally a sine curve and consistent w ith solar radiation.How ever,its phase is lagged as the depth increase.T he transport direction of energy between surface and its below layer could change tw o times in summer.In w inter,although the soil temperature show ed relatively evident daily variation and play ed as sine curve,the temperature on surface w as alw ays below that of under layer.Even the surface could absorb the solar energy,but it w as too little.T he energy w as transported from low er layer to upper layer all the day in w inter.Key words:Northern Part of the Xizang Plateau;Soil temperature;Daily Variation 面向21世纪的土地科学著作 倪绍祥著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评介 王守春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土地作为人类的一种资源,在20世纪后半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由于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城市与乡村建筑和道路建设等的发展、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20世纪后半期,土地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对象,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土地科学。而土地类型和土地评价研究,则是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倪绍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被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这一方面的权威著作。 该书是作者长期以来在土地科学方面研究和教学的系统总结。作者在80年代初留学英国,专攻土地科学,回国后从事土地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并编写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新出版的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一书,是作者在1992年版本基础上作了补充和改写。新版本反映了土地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如在土地类型方面,由单纯的土地类型研究发展到更为重视土地类型的结构、演替及其与土地规划关系的研究;在土地评价方面,已从过去倚重土地自然评价逐步演变为自然评价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土地综合评价,从传统的为农林牧业服务的土地评价逐步拓展到旅游地、城市建设用地等非农业用地的评价,属于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城市地价评价逐步拓展到旅游地、城市建设用地等非农业用地的评价,属于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城市地价评估不仅有大量开展,而且已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另外,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正在成为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所有这些新进展,在第二版中都得到体现。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长期以来还从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教学,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这些使该书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同时作者又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在土地类型和土地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使该书内容充实。 该书在土地类型和评价方面,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同时,该书中有丰富的具体实例和图表,其中有很大部分为作者自己的实际研究成果。 该书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材和土地类型与评价的权威著作,对地理科学、农林、国土规划、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诸多领域,都是一部重要的基础著作。期待该书在我国下一世纪的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574!!!!!!!!!!!!!!!!!!!!地!!理!!科!!学!!!!!!!!!!!!!!!!!!!!!19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