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
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分析(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
方法对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营养状况、术前吸烟、术后剧烈咳嗽、手术操作、手供室管理有密切关系。
结论改善切口缝合技术、严格的无菌管理、积极的手术前准备、关腹前分层切口清洗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95-01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1]。
为探讨影响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减少感染发生,笔者对784例腹部手术病例中发生切口感染的12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全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784例腹部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病种包括: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肠破裂修补术、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阑尾炎切除术、疝修补术等。
均采用硬膜外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
1.2 方法采取有系统、有计划的主动观察并回顾性统计住院手术患者的资料。
1.3诊断标准按照2001年卫生部颁发的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2 结果发生切口感染129例,本组病例发病率为16.45%。
其中营养不良18例,肥胖33例,术后咳嗽42例,术前长期吸烟(有长期吸烟史,术前2周仍未戒烟)67例,关腹前未彻底清创43例,开放引流52例。
从统计结果看,发现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与营养状况、清创缝合、术后咳嗽、电刀使用、开放引流有直接关系。
3 讨论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就个人体会而言,营养状况、清创缝合、术后咳嗽、电刀使用、开放引流五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3.1 营养状况:本组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组感染率为13.9%,肥胖组感染率为25.6%。
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既会影响到手术本身,还会影响到术后切口的愈合;术后有部分患者因禁食及手术创伤反应不能或不愿意摄取食物,同时术中、术后的出血,使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从而造成术后免疫力下降,切口感染极易发生;肥胖患者因脂肪层厚、缝线增多,切口处血管被横断发生切口感染的机率较大。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摘要:目的:分析导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7~2018年行普外科手术的34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与年龄、糖尿病、肥胖、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等5个指标与切口感染率有很强的相关性。
结论:应针对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指标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降低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手术:分析及处理普外科是外科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肛肠外科、甲状腺及乳腺外科和周围血管外科等,是外科组成部分中最大的专科。
普外科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在手术后患者切口可能会发生感染,对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
有相关报道已证实,我国存在13%至18%的外科切口感染率,而切口的感染直接影响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不仅如此,出现感染后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1]。
所以,研究手术后切口感染意义重大,通过对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可以选择合适时机,做好手术期处理把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因此,通过对本院普外科34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着我院2017~2018年行普外科手术的342例患者质料,其中,有192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有150例。
患者年龄分布于3~81岁,平均年龄(39±6.73)。
342例患者中,Ⅰ类清洁切口有63例,如行乳腺癌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等: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有172例,如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等;Ⅲ类污染切口患者107例,如行肠梗阻绞窄手术、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等。
患者行普外科手术前,体质各异。
其中,有27例患者有长期的吸烟史,有18?例患者有肥胖症状,另外,有16例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有11例。
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个小时,有171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
1.2诊断标准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单位:513036 清远市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浛洸镇中心卫生院手术室李永稀: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李永稀摘 要 目的:对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530例手术患者,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30例。
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常见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年龄、ASA 分级、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和切口类型是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明确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护理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5.11.056 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常在术后数天发生,轻则影响患者康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重则影响手术的成败,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切口感染引起足够重视[1]。
为此我们对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53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男285例,女245例。
年龄26~88岁。
胸腹部手术286例,四肢手术244例。
其中发生切口感染230例,发生率为43.40%。
1.2 方法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3],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初步总结拟调查的因素为年龄、ASA 分级、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切口类型、引流管数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2.1 530例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表1)表1 530例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例)相关因素例数发生未发生χ2值P 值相关因素例数发生未发生χ2值P 值性别手术时间(h) 男2851231620.0140.905 <21733513860.965<0.001 女245107138 2~41808892年龄(岁) >417710770 <40142538927.339<0.001手术部位 40~6021170141 胸腹部2861241620.00040.984 >6017710770 四肢244106138ASA 分级切口类型 Ⅱ级177********.920<0.001 Ⅰ类125388728.414<0.001 Ⅲ级1748589 Ⅱ类20677129 Ⅳ级17912356 Ⅲ类19911584手术性质引流管数量 择期2657319254.198<0.001 ≤12381031350.0030.969 急诊265157108>12921271652.2 手术切口感染因素logistic 分析(表2)表2 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因素 βS.E Wald χ2值P 值OR 值95%CI 年龄(>60岁)0.3251.3254.4670.0032.4861.040~3.454ASA 分级(IV 级)0.3111.3334.3520.0082.3081.211~3.859手术性质(急诊手术)0.3291.4564.2980.0042.5351.152~3.176手术时间(>4h)0.4961.2374.4100.0032.7321.152~3.171切口类型(Ⅲ类)0.3761.3564.5200.0022.8131.167~. All Rights Reserved.3 原因分析表2结果显示,年龄、ASA分级、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和切口类型是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

生心跳呼吸骤停原因很多, 新生儿窒息, 如: 婴儿死亡综台症、 喉痉挛、 喉梗
阻、 气管异 物 、 胃食 管逆 流 、 重肺 炎 及呼 吸衰 竭 、 严 意外 损伤 等 。
32 处 置 要 点 .
实施现 场抢 救 、 持呼 吸道 通畅 、 保 建立 呼吸机人 工循环通道 。 建立呼 吸
通道的具体方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 , () 适用于1 岁以下婴儿。2 复苏囊的 () 应用, 婴幼儿可用气囊面罩进行有效通气, 常用自膨胀气囊。3气管内插 () 管, 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插管后, 可继续进行皮囊加压通气或链接人工呼 吸机机械通气。
() 4药物治疗a 建立静脉通路, . 评估灌注情况, 扩充血容量 、 纠正酸碱 平衡, 注意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b 肾上腺素指征, D脏按压和10 氧通 经 0' 4 气3秒 , O 心率仍<8次/ 用量0 1 03 g K , 0 分, .- .r / g配置成1lO0 a :O0溶液0 1 ._ 03 / g 快速静推 , .mlk , 也可用盐酸纳洛酮0 1 / g .mg k  ̄推。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进展

2 护 理 进 展
2 1 加 强培训 , 强 防范意识 定 期对 医 护人 员进 . 增
并存 疾病 的增 多而增 大 [ 。王 焕 秀 的统 计资 料显 3 ]
示 ,9 5 的老 年腹部 手术 患者 术 前有并 存 疾病 , 6 . 且 以心血管 和呼 吸 系统 疾 病 为 最 常 见 , 支 气 管炎 患 而 者在 麻醉 时进行 正压 呼吸 可将支 气 管 内的 细菌 扩散 入肺 实质 而诱发 肺部 感染 。 1 2 侵入 性操 作 . 老 年人 由于 基础 疾病 较 多 , 情 病 相对 严重 , 在治 疗 时 常需 行 气 管 插 管 、 吸痰 、 静 脉 深
过度 预 防性用 药 、 合 用药 和较 多 地 使 用 昂 贵抗 生 联
素 等 ]这 样不 仅不 利于控 制感染 , , 而且 可 能增 加发 生 医院感 染 的危 险 性 。患 者 若 长 期 使 用 广 谱 抗 生 素 , 使 寄生在 口咽 部 、 内的 正 常菌 群 受 到 抑 制 , 可 胃 条件致 病 菌 、 药 菌 株 大 量 繁 殖 , 该 类 细 菌 或 耐 当 真菌被 吸入 下 呼吸道 时 , 造成支 气管 或肺 部感染 。 可
储 备 能力 , 氧摄 入 量 、 搏 出量 和 肾血 流 量 减退 , 如 心
自身控 制感染 能力 差 , 为腹 部 术 后 并 发 肺 部感 染 成 的高危 人群 。老年 人手术 风 险性 随着 年龄 的增 大 及
14 抗 生 素应 用 不 合理 医 院 内肺 部 感 染 的 发 生 . 与广谱抗 生 素 的滥 用 导致 机 体 正 常 菌 群 失 调 有关 。 目前 , 菌药 物在使 用上普 遍存 在 着不 合理 现 象 , 抗 如
53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c o n s t a n t l y i mp r o v e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s k i l l o f s u r g e o n ,i n o r d e r t o s h o r t e n o p e r a t i o n t i me ,r e d u c e i n c i s i o n
使 用抗 生 素 。 严 格遵 守 无 菌操 作 原则 , 并 不断 提 高外 科 医 生 手术 技 巧 , 以便 缩 短手 术 时 间 , 减 少 切 口污染 机会 , 降 低切 口感 染 率。
f 关键 词1 腹 部手 术 ; 切 口感染
【 中图分类号】R 6 5 6
【 文献标识码】 B
o p e r a t i o n i n 2 0 1 I t o 2 0 1 2 . Re s u l t s T h e i n c i s i o n i n f e c t i o n wa s 8 . I %( 5 3 / 6 5 5 ) . F a c t o r 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i n c i s i o n i n f e c t i o n i n c l u d e d o p e r a t i o n t y p e , p e r i - o p e r a t i v e m e d i c a t i o n a n d S O o n . C o n c l u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i n c i s i o n i n f e c t i o n , i n o r d e r t o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

2 结果
根据对 观察组与对 照组临床 资料 的调 查分析 , 总结 出影响 腹部手 术切 口感染 的因素。见表 1 。
据统 计显示 , 国腹部发生手 术切 口感 染 , 47 其后 果是切 口愈合 时 间 延迟 、 裂开 等 , 严重 者可 引起全 身性 感染 、 官功 能 障碍 , 器 甚至 引起 死亡 , 对预 后及生存 质量有极其 不 良的影 响 。为 了有效地 控制 和预 防手 术部 位感 染 的发生 , 提高 患者 术后 生存 质量 , 笔 者通 过对 8 3例腹 部手术切 口感 染患 者的 临床资料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 出了相关 的护理 对策 , 提 现报 道如下 。
321 术 前护理 ..
急诊 手术 切 口感 染 的风 险远 远高 于择期 手
术 的患 者 , 主要是 因为 急诊手 术患 者常伴 有 昏迷 、 这 严重 创 伤 等 , 次与没 有充分 的术前 准备有 着很大 的关系 。所 以护理 人 其 员对行 急诊 手术 的患 者应尽 可 能的做 好手 术准 备工作 。而 对
院 自 20 09年 3 ~ 0 1 3 月 2 1 年 月期 间行腹 部手术 患者 14 的临床 资料 。 结果 腹部手 术切 1 染 的发生与切 V类型 、 6例 : 3 感 I
手术类 型( 否为急诊手术 )备皮 至手术时 间 、 是 、 手术 时间 、 口长度之 间存 在着密切 的关 系。 结论 腹部 手术切 口感染 与 切 多种 因素相关 , 并根据影响 因素 采取有针对性 的护理干预措施 , 对预 防切 口感染有着重 要的临床价值 。
3 讨论
31 腹部 手术切 口感染的因素 .
本 资料结 果显示 , 部手 术切 口感 染 的发生 与切 口类 型 、 腹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分析

据, 本文 回顾性 分 析 了我 院 剖 宫 产 腹部 切 口感 染 6例
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来 自我院 20 . 09年 3 ~ 00 月 2 部切 口感 染 的 0 术 产妇 6例 , 龄 1 年 8~3 ( 8 平均 2 ) , 8 岁 孕周 3 4 8- 2周 。
[] 2赵
军. 桥本 甲 腺炎的f 状 临床诊 断与治疗探讨 [ ] 中国临床实用医 J. 丽. 桥本 甲状腺 炎诊治 探讨 [ ] 医药论坛 杂 J.
学 ,0 04( :2 -2 . 2 l , 9) 1314
[] 3 高金松 , 立英, 袁 王
志 ,0 9 3 ( 9 :3 . 2 0 ,0 1 ) 4 44
是剖 官产腹部 切 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 关键 词 : 剖宫产 ; 口感染 ; 切 相关 因素 中图分类号 :7 9 8 1 1.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8 7 (0 1 0 -3 30 10 -14 2 1 )50 1 -1
近 年来 , 官产 率逐 年增加 , 管 随着手 术技 术 和 剖 尽 麻 醉水 平 的进 步 , 手术 的安全性 得 以显著 提 高 , 剖 宫 但 产也 是 一种 创伤 性操作 , 手术并 发症 仍有 发 生 , 重影 严 响 产妇 的身 心健 康 。尤 其 是 腹 部切 口感 染 的发 生 , 若 不及 时 处理 , 导致 不 良后 果 。为 探 讨 影 响 剖宫 产 切 会
李 永春 ( 南昌县妇幼保健院, 南昌 300 ) 江西 320
摘要: 回顾性调查 20 0 9年 3月 ~2 1 0 0年 l 0月剖 宫产腹 部切 口感染病 例 6例 , 析可能 与切 口感 染相 关 的妊 娠特 有 因 分 素、 产妇基本 因素 、 中相关因素 。结果腹部切 口感染共 6例 , 术 破膜时间超过 2 h3例 ; 4 产程超过 1 h1 ; 2 例 入院前有感染 或并 发症 3例 ; 肥胖者 1 ; 例 手术时间超过 1 。破膜 时间长 、 h 2例 产程过长 、 术前有感染或并发症 、 肥胖 者 、 手术 时间过 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而改进临床防治措施。
方法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病例,采用回顾法对其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率与患者手术以及住院时长、患者年龄、手术切口类型级别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有关。
结论从诱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入手予以预防,提高患者术后安全性,降低切口感染的病发率。
标签: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患者在实施腹部手术的过程中,会因外界因素以及术前护理不当等问题导致腹腔内滋生细菌,诱发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被感染的情况,因此我院通过对腹部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统计诱发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病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 ~88歲。
1.2 方法采用一般调查表对患者年龄、住院时长、性别、切口类型以及手术实施的类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发原因[2]。
1.3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
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
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增加、年龄老龄化以及幼龄化、手术切口类型级别的增加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的不合理性均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情况,因此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率与患者手术以及住院时长、患者年龄、手术切口类型级别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有关。
3 讨论
3.1 术前腹腔内感染情况患者如果术前病发腹腔内感染,那么在术后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未发生腹腔内感染的患者,因此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该观察腹腔内是否有感染灶,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的污染率。
3.2 应用抗生素的规范性问题在应用抗生素时,应该严格控制用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手术实施前0.5~1h时应用,从而保证保证抗生素的药效能够支撑整个手术时间以及术后4h。
腹部手术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该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严格控制用药的指标,我院临床实践发现,抗生素的剂量与患者切口感染率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应用剂量越小,越有利于降低患者切口的感染率。
因此在实施腹部手术时合理选择抗生素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并起到很好的灭菌作用[3]。
从临床实践可以发现,内源性细菌是二类切口以及三类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其细菌感染的种类与类型均与手术实施的部位有关,因此在实施手术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手术部位使用抗生素,并调节好抗生素的抑菌浓度,降低切口感染率。
3.3 患者自身免疫力问题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也影响着腹部手术切口感染问题,当患者机体受到相关致病因子侵扰后,便会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促炎以及抗炎介质失调,在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降低了机体的防护功能,从而使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当患者突发休克等症状时,其对创伤以及感染等的应激性反应能力减弱,从而导致炎症更为显著,增加了切口感染的病发率。
3.4 年龄问题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的患者多集中于老年人与幼龄儿童,因此应该提高这部分人群自身的免疫力。
对于高危病患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护理,及时进行消毒,减少病菌对切口的侵袭[4]。
3.5 手术时长通过我院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患者住院时长与手术时长均影响着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其中手术时间越长,患者病发切口感染的几率也越大,因此必须做好临床护理工作[5-6],缩短患者手术以及住院时长,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念文.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6):217-217.
[2]农跃.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J].当代医学,2013,(6):96-97.
[3]汪笃良.112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2):202-203.
[4]况勋红.浅谈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1,(29):84.
[5]吴英娇. 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57-258.
[6]唐玉华,林雪蓉,黄国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护理[J].北方药学,2012,10(9):150-151.编辑/刘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