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谈读书
谈读书

(一)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二)

读书经验漫谈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才如林,学者如云。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学习经验。

一、一目十行。这话大家常用,出自《粱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夸张得可以接受。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

二、二分群书。清末名家梁启超很会读书。他把每天所要读的书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 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格言还要精读。这种主次分明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不浅。

三、利用“三余”。三国时代的有名教育家董遇,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文豪欧阳修对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当然,“三上”语有夸大,也不利于健康,不足为训,仪以此说明抓紧一切时间是何等重要。

四、读书“四到”。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近代胡适加了“手到”,形成了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好方法。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五、贵在“五用”。现代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个“脑到”,归结为“五用”。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这种“眼、口、手、心、脑”五到的提法更全面,收益更为显著,成为读书要诀。(三)

喂鸡求学的诸葛亮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四)让心灵富裕起来

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公布。中国着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毫无悬念地位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

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当得知自己名列“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后,袁隆平依然带着宽厚的笑容说:“对我来讲,上了太多的排名榜,也对各种排名失去了兴趣,却唯独看重这个排名榜。

因为,主办方给我的评词,对我大辈子做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总结。虽然财富可以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而要让心灵真正富裕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所以,我对这个排名深感欣慰。”

做一个富有爱心和勇于进取的人,让我们的心灵富裕起来。

(五)达芬奇的故事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人类智慧的象征。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着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着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该入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入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达芬奇聪颖好学,对任何事都很感兴趣,从不以老师讲授的课程为满足,尤其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常常提出一些疑难问题,使老师瞠目结舌,十分窘迫,在音乐方面,达芬奇善吹笛子,能创作,不仅作词,还会作曲,又有一副好嗓子,能自弹自唱,在为米兰公爵演奏竖琴时,还自制乐器,表演完全超出了其

他乐师,一时轰动米兰。

达芬奇体格健壮,爱好各种体育活动,善训马,曾力挽狂奔之马,。在辩论中,能使最强的对手甘拜下风,他左右手均能书写作画,他的许多手稿都是左手自右而反写出来的,后人只有借助镜子反射出来才能辨认。

(六)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七)企鹅上岸的故事

近日,《动物世界》播放的一段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广袤的南极大陆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一群刚在水中捕食游弋的企鹅准备上岸。既无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又没有可以用来飞翔的翅膀,企鹅如何上岸?

突然,一个个企鹅争先恐后地从海面潜入水中,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凭借水的浮力,猛然向上跃出海面,如鲤鱼跳龙门,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于陆地之上。

企鹅为了实现上岸的目标,沉潜、蓄势、跃起、一飞冲天,是一种动物的本能。

人生路上,我们又何尝不需要学习企鹅这种以退为进、蓄势而发的策略呢?

这种沉潜绝不是回避矛盾,更不是随波逐流、自暴自弃,而是一种成功的大智慧。

许多时候,面对强大的困难和棘手的问题,

我们无法直接从正面处理时,何不向企鹅学习,蓄积力量,抓住时机,奋力一搏,也许就拨云见日,柳暗花明,收获成功。

(八)人生这支杯

老师把一只玻璃杯放在讲台上,问我们:“这只玻璃杯里装满了什么?”

我们看到的是一只空玻璃杯,于是我们回答:“里面什么也没装。”

“真的什么也没装吗?”老师继续问。

我们再次肯定,玻璃杯里什么也没装。

“同学们,你们错了。难道你们谁能否定,玻璃杯里装的不是一杯满满的空气吗?”老师说。

是啊,玻璃杯里装满的不是空气吗?

“在我们习惯的眼光里,我们只看到玻璃杯里有形的物质,而看不到玻璃杯里诸如空气这种无形而我们又须臾离不开的东西。一只杯子,可以装有形的物质,也可以装无形而又宝贵的东西,比如空气,比如阳光,这些有时比有形的物质更珍贵。”老师说,“其实,人生也是一只杯子,它可以装有形的物质,比如金钱和财富,也可以装诸如空气这种宝贵而又无形的东西,比如精神和追求。

所以,当物质匮乏时,我们应该坚信,人生这只杯子里还可以装满爱,装满幸福和快乐,装满理想和希望;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人生这只杯子里,装的还是满杯!”

(九)万事不如删繁就简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一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于是便从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水,放在灶台上烧了起来。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还没开。他又跑出去找柴,等他回来,水已凉得差不多了。这次他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将柴准备充分了才点。

智者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

青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智者说:“如果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壶装的水太多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多的柴火,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火!”

青年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划掉了许多,只留下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

只有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

(十)

★世事尽管维艰,却不过是过眼云烟。

★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

★世上最难有一人温柔待之,其次温柔相待。

★山之巅,红红的夕阳上面,两株狗尾草,那是太阳温柔的眼睫毛。

★如果你是天鹅,你就要嫁给宁静的湖水;如果你是海燕,你就要嫁给汹涌的大海;如果你是小花,就老老实实嫁给花盆吧!

★不要迷恋哥,嫂子会揍你。

★90后的你有着一颗80后的心和一张70后的脸。

★暗恋是成功的哑剧,说出来就有可能会成悲剧。

★格式化自己,只为删除你。

★我希望能剪切人生最快乐的时光,然后不停地复制……

★我曾经跟一个人无数次的擦肩而过,衣服都擦破了,也没擦出火花。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隐身、你在线,你在线、我却隐身。

★也许登山者来时抱的是一颗征服自然的心,但走时带去的却是一颗被大自然征服的心。

★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如果你是石头,便应当做磁石;如果你是植物,便应当做含羞草;如果你是人,便应当做意中人。

★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你犯错误时,等别人都来了再骂你的是敌人,等别人都走了骂你的是朋友。

★小时候,我想当郭敬明;

长大了,发现身高不允许。

★我们在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

★你又不是仙人掌,何必那么坚强。

★如果因为别人的愚痴而造成你的痛苦,那么就意味着你比他还愚痴。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了别人。

★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鲜花不会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放弃绽放,雪花也不会因为将被大地融化而放弃飘洒。

★沙尘暴,你可以玷污我的身体,但请不要弄皱我的衣服。

★一个人最难得的是“谦狂”,因懂得而谦虚,因明白而狂妄。

★少年的时候想逃家,青年的时候想成家,成年的时候想离家,老年的时候想回家。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生活就像我的歌声,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文字的力量就是,在你不想说话的时候,可以用手呐喊。

★每天都是自己的代表作,每一天,我们都要对自己另眼相看。

★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的,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