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尿毒症的认识及辨证治疗
中医冶疗尿毒症成功的案例

中医冶疗尿毒症成功的案例 尿毒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呢,不过中医在治疗尿毒症方面还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有这么一个患者,是个中年大叔。他被确诊为尿毒症之后,整个人都很消沉,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一下子没了希望。西医那边的治疗方法就是透析,大叔每次透析完都感觉身体被掏空,特别虚弱。后来他听说中医可能有办法,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找了一位很有名的老中医。
老中医给他做了很详细的诊断,看他的舌头、摸他的脉象,还仔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偏好。老中医发现这个大叔平时特别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而且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老中医就根据这些情况给他制定了一个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案。
这个方案里包括中药调理和一些中医特色的养生方法。中药呢,可不是随便抓几味药就了事的。老中医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补肾排毒、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像黄芪、丹参、大黄之类的。这些药材就像是一支小小的“健康军队”,黄芪负责给身体补充正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丹参就像个勤劳的小工匠,把身体里堵塞的地方疏通开,让血液循环更顺畅;大黄呢,就像是个清洁工,把身体里的毒素一点点清扫出去。大叔每天按时喝中药,一开始还觉得中药有点苦,但是为了能好起来,他也咬咬牙坚持了。
除了喝中药,老中医还教大叔一些养生的小窍门。比如说让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泡泡脚,泡脚水里还加了一些中药包,里面有艾叶、花椒之类的。这些药材通过脚部的穴位进入身体,能起到温肾散寒、排毒的作用。大叔每天晚上一边泡脚一边看看书,感觉生活都变得惬意了不少。而且老中医还叮嘱大叔要调整作息,不能再熬夜了,饮食也要清淡,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大叔再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一些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他的肌酐值下降了,身体的水肿情况也减轻了很多。大叔可高兴了,对中医治疗更有信心了。 还有一个年轻的女孩也得了尿毒症。她一开始也是只能依赖透析,整个人变得很憔悴。她的家人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个擅长中医治疗肾病的中医诊所。那里的中医给她进行了全面的调理。中医发现这个女孩是因为之前感冒没有好好治疗,邪气入肾,再加上长期的精神压力,才导致了尿毒症。
台湾老中医周洪范用龙吐珠汤治愈尿毒症的经验

台湾老中医周洪范用龙吐珠汤治愈尿毒症的经验
用料:
龙吐珠一把,鸡蛋两个,苦茶油适量。
制用法:
将龙吐珠草洗净切碎,与鸡蛋一同搅拌,用苦茶油炒熟服用。
主治:
尿毒症。
一般服药三剂见效,三十剂根治。
疗效:
据献方人临床运用,治愈多例尿毒症洗肾患者,并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注意:
此方忌放盐或其他佐料,必须坚持服食一个月以上,必收良好效果。
出处:
台湾老中医周洪范
吧啦查评注:
龙吐珠,中草药名蛇莓,别名龙珠草、九龙吐珠草、一点红、麒麟吐珠、珍珠宝草、臭牡丹藤、白花蛇舌草等,属马鞭草科。
原产地为非洲,现我国各省均有产。
《本草集注》上说,其性凉味淡,有清肠胃湿热、消肿、解毒、止痛、止痒作用。
多部地方药典记载,多用于治疗各种疮疡疔痈、毒蛇咬伤、疟疾、下虫;《福建中医药》1959年04期有文章九龙吐珠草可治疗白喉;《上海常用中草药》记载可治癌肿、瘰疬等。
此草有些药典记载有小毒,有些并无毒性记载,民间常有小孩擅自采摘小量食用,并非发现明显中毒现象,且无意发现有打虫的作用。
尿毒症的中医认识

火不生土 , 则脾运不健 , 气血生化乏源 , 精血不足体
虚益 甚 。
尿 毒症 之 毒 , 或 湿浊 泛溢 , 或瘀 血 阻滞 。首 先 , 肾主 化气 行水 , 脾 主 转 输 津 液 。肾脾 虚 损 , 则 水 液 不 能正 常 敷 布 , 变 水 津 为浊 毒 。浊 饮 泛溢 肌 肤则 为 肿胀 , 上逆犯 胃, 胃气 不 降则 呕 恶 , 上 蒙 清 窍 则 头 晕神 昏, 上 犯 于 肺则 喘 逆 。其 中 , 湿 浊 内蕴 尚可 转 化, 有 热 化 及 寒 化 之不 同 ; 临证 尤 以 热 化 为 多 , 是 因正虚 感 邪 ,或屡 用 温 热治 疗 不 当 ,或 湿浊 久羁 , 郁 而化 热 。孙特 等 _ 5 l 认 为尿 毒 症早 期 以热 毒 邪实 为 主要 矛 盾 。正 虚 与诸 邪互 结 , 最终导致虚 、 湿、 瘀、 毒胶 结 , 错 综 复 杂之 局 面嘲 。其 又 会 进 一 步 加 重 脏
尿毒症为慢性 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 , 属于危重
病 症 。该 病 治疗 棘 手 , 预 后极 差 , 死亡率很高 ; 虽然 目前 有 血 液 透 析 、 器官移植等治疗手段 , 可 以不 同 程度 的降 低血 肌 酐 、 尿 素 氮水 平 , 但 由于 种种 原 因 , 治疗 范 围仍 比较 有 限 。笔 者试 图从 病 因病 机 的 中医
意。中医对该 病症 的病 因病机有着较全 面的认识 。主要从脏腑论 、 从少阴论 、 从痰饮论 、 从营血论 。病位与 肾、 脾、 肝 等有关 , 兼有湿 、 热、 饮、 瘀、 毒 等不同致 病因素的影响 。
关 键 词 :尿 毒 症 ; 中医 ; 病 机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5 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2 7 2 3 ( 2 0 1 3 ) 0 4 — 0 0 9 3 — 0 3
尿毒症偏方.验方

尿毒症偏方.验方尿毒症偏方.验方1.验方——尿毒症——降肌酐、利尿、消肿方用:车前子(另包)、黄芪、丹参各30克,金钱草、栀子、茯苓(另包,先泡)、山萸肉各20克,桃仁、红花、玉米须、淡竹叶、赤芍、白芍各15克,龙眼菌(龙眼树之寄生菌)、枳实、党参、熟地、当归、花粉(另包)、川芎、益母草、山楂、萆解、来服子(另包)各10克。
加减:1.咽部不适加金银花10克2.发热加板兰根、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0克3.咳嗽加法半夏10克,去枳实加枳壳10克4.气虚加人参3克5.大便干结加大黄10克6.外感风寒加羌活、独活、桂技、枣仁各10克7.月经量多如崩漏或淋沥不尽加龙眼肉12克、仙鹤草30克、炮姜碳6克、三七粉3克(服药时冲)用法:开水煎服,每日一剂。
注明:中途只能加开水。
说明:此方为验方,如有不适,请停药。
方用:车前子(另包)、黄芪、丹参各30克,金钱草、栀子、茯苓(另包,先泡)、山萸肉各20克,桃仁、红花、玉米须、淡竹叶、赤芍、白芍各15克,龙眼菌(龙眼树之寄生菌)、枳实、党参、熟地、当归、花粉(另包)、川芎、益母草、山楂、萆解、来服子(另包)各10克。
加减:1.咽部不适加金银花10克2.发热加板兰根、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0克3.咳嗽加法半夏10克,去枳实加枳壳10克4.气虚加人参3克5.大便干结加大黄10克6.外感风寒加羌活、独活、桂技、枣仁各10克7.月经量多如崩漏或淋沥不尽加龙眼肉12克、仙鹤草30克、炮姜碳6克、三七粉3克(服药时冲)用法:开水煎服,每日一剂。
注明:中途只能加开水。
说明:此方为验方,如有不适,请停药。
2.治疗尿毒症偏方2则(一)【辨证】肾脾阳虚,水气泛滥,浊邪内盛上逆。
【治法】温肾健脾,降浊和中,宣通水道。
【方名】温阳降浊汤。
【组成】茯苓15克,白术12克,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参6克,黄连4.5克,苏叶9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养阴清肺”法治疗尿毒症1例

“养阴清肺”法治疗尿毒症 1例关键词:养阴清肺;尿毒症;验案临床上一例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后血肌酐持续升高,肾功能不全达尿毒症期,利尿效果差,我们运用“养阴清肺”法给予患者中药治疗后患者尿量持续增多,下肢水肿明显消退,血肌酐逐渐下降并好转出院。
现介绍如下。
1、病例资料吴某某,女,85岁,2021年6月4日入院。
主诉:憋气间作3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5天。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憋气,活动后明显,无明显咳嗽咳痰不适,曾于延庆区医院住院期间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出院后规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瑞舒伐他汀钙片降脂稳定斑块、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冠、芪苈强心胶囊益气消肿治疗;平素平地行走超过1000米即感喘息憋气加重,夜间高枕卧位,双下肢间断水肿,期间每年平均发作喘息憋气加重1次,于延庆区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后好转。
2周前患者喘息憋气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就诊延庆区医院并住院治疗1周后症状好转出院,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憋气加重,夜间不能平卧,精神弱,纳食少,伴有双下肢重度水肿。
2021年6月4日于我院住院治疗。
刻下症见:意识清楚,精神弱,喘憋貌,不能行走,轮椅推入病房,时有咯痰,有痰不易咳出,双下肢重度水肿,纳少,眠差,小便量偏少,大便尚可,舌红少苔,脉细涩。
入院时查(2021.6.4)肌酐测定:317.5umol/L;N端-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 大于35000pg/mL;血气检测(吸氧5L/min): PH:7.29,PCO2:61.00mmHg,PO2:70.50mmHg,SO2:90.30%,cHCO3-(P) 29.40mmol/L,计算肌酐清除率:12.6mL/min,患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合并II型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入院后交替给予布美他尼、托拉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注射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单硝酸异山梨酯静点扩冠改善心肌供血等抗心衰治疗后,患者喘息憋气症状虽有所改善,但日间尿量不足1000ml,食欲减退,双下肢重度水肿无明显消退。
治愈尿毒症的中医辨证疗法

治愈尿毒症的中医辨证疗法发布时间:2022-03-02T05:26:57.00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第1期作者:徐良* 王国权刘力铭莫挺文徐晖** [导读] 广东九平中医科技院的专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成功治愈了肾萎缩、肾衰竭的尿毒症患者徐良* 王国权刘力铭莫挺文徐晖**广东九平中医科技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广东九平中医科技院的专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成功治愈了肾萎缩、肾衰竭的尿毒症患者,打破了长期以来社会与医学界普遍认为尿毒症不可治愈的传说。
【关键词】尿毒症;中医:辨证疗法:治愈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to Cure UremiaXu Liang* Wang Guoquan Liu Liming Mo Tingwen Xu Hui**Guangdong Jiu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Abstract】 Experts from Guangdong Jiu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successfully cured uremic patients with renal atrophy and renal failure using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reaking the long-held legend that uremia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be incurable in the society and medical circles.【Keywords】 Urem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ure尿毒症因肾功能损害后人体不能通过肾产生的尿液、将新陈代谢废物或过多水分排除出体外出现的毒害,从而引发肾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
中医治愈肾尿毒症案例

中医治愈肾尿毒症案例近年来,肾脏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中最常见的肾疾病之一便是肾尿毒症。
肾尿毒症指的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不能正常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使得血液中毒素堆积,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例中医治疗肾尿毒症的成功案例。
患者王某,48岁,男性,因突发性头晕眼花、全身无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我院。
做出检查后,证实其患有肾尿毒症。
经详细了解病情,他曾有过大量饮酒的习惯,长期参加应酬、熬夜开工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消耗过大,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和损害肾脏功能。
由于他一直采取的是西医药物治疗,然而疗效并不理想,加之其感觉身体中医效果而来寻求中医治疗。
首先,在患者查看检查报告后得知,患者肌酐已经升高到了1000多umol/L,并且Hb值为81g/L,全身水肿严重。
在对患者详细地进行抽问和观察后,我们作出了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不足、肝阴亏虚所致的一种疾病)。
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治疗原则就是补肝益肾,润燥滋阴。
方剂由桑椹、首乌、黄精、菟丝子、丹参等组成,这些都是能够养肾润燥、补肝益血的药物,加炮制的粳米汤中煎煮直接服用。
为了确保治疗的效果,我们每晚给患者一个润肤大疗程,让保养品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起到滋润肌肤、对抗衰老、改善肾脏代谢等效果。
在建立了治疗方案以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肌酐水平下降到了500umol/L以下,Hb值亦恢复正常水平,全身水肿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不断改善,完成了肾尿毒症的治疗。
总而言之,中医治疗肾尿毒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疗效理论体系,能够为患者带来不少的疗效,同时治疗方法也十分灵活,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配方剂,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个人认为,中医对肾尿毒症的治疗疗效确实值得推广。
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在尿毒症治疗中的作用

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晚 期 —— 尿 要 为 扶 正 祛邪 及 攻 补 兼 施 。包 括 : 用 一 些 药物 , 阳虚较 明显 可加 用 如 毒 症 期 ,主 要 是 因 为 肾 病 迁 延 日 ① 按 辨证 论 治 口服 中药 汤剂 。② 以 熟 附 子 2 g 如兼 有 便 血加 用 地 榆 、 0; 久 ,脏腑 功 能虚 损 ,其 中 以脾 肾虚 固定 处方 为 主随证 加 减 。 中药 固 槐 花 、 榈 炭各 2 ; 胀 明显 , ③ 棕 豫 腹 可 为 主 , 不运 化水 湿 , 脾 肾失 气化 , 不 定 处 方制 剂 , 中研 究 较 为深 人 的 加 用 大腹 皮 2g 加 水 60 l 煎 煮 其 0, 0m , 尿毒康 、 尿毒宁等药 “ 】 。 至 2( l保 留灌 肠 。一般 每 日 1 能 开 阖 。病 情逐 步发 展 而加 重 , 最 有尿毒净 、 0 n, h ~ 后 导致 正气 虚 衰 , 尿毒 潴 留而 生诸 ④ 中 成 药 尿 毒 清 冲 、 白令 胶 囊 等 2次 。 大黄 液结 肠 灌 洗 、 高位 中医药及 中医 药配 合血 液透 析 治 疗慢 性 肾衰 。 特 主持 及 参 与 国 家级 等课 题5 , 项 已获科研成果 1 项。 副主编专著 l , 中医杂志》《 部 在《 、 中国医药学报》 等核心期刊发 表 学术论 文 3 O余 篇。
关键 词 尿 毒 症 ; 肾功 能衰 竭 ; 闭; 肿 ; 体排 毒 法 ; 癃 水 整 中医 药疗 法 中图分 类号 : 2 6 5 R 9 . R 5 . ; 62 5 文章 编 号 :0 3—0 1 (0 1 5 0 1 2 10 7 9 20 0 —0 0 —0 2
的一 个治疗 慢性 肾功能 衰竭 晚期 的 日含 尿素 氮 、 肌酐 、 尿酸 、 等 明显 汗药 , 开加人 浴缸温 浴 ( 磷 煮 水温 3 ~ 8 总体 思路 ,其 主要 内容包 括 口服 中 多 于尿 每 日的含量 ,应用 以大 黄 为 4℃ )浸浴 2 nn左右 , o , 1i ) 使其 发汗 。 药 汤剂或 中成药 制剂 ,中药保 留灌 主 的 中药 制剂 治疗 尿 毒症 ,能 明显 其 主要作 用是 促进 发 汗 ,使 毒 素 随 肠( 中药结肠 透析 ) 药浴疗法 ( , 皮肤 降低血尿素氮 、 肌酐、 血磷 、 血钾及 汗而 出,达到改善尿毒症患者皮肤 透析) ,中药 外敷及 静脉滴 注中药制 水 分等 。对 于 邪实 明显 者 ,可使 用 瘙 痒 等症状 的效 果 “. o “ 剂等 。 结 肠 透 析 以促 进 尿 毒 素 通 过 肠 道 1 4 中药 外敷 及 静 脉 给 药 中药 . 1 整体 排毒 疗 法 1 1 中药 口服 由于慢 性 肾功能 药 物有 大黄 、 公英 、 . 蒲 金银 花 、 牡蛎 肾 功 能 衰 竭 由 于 肾脏 硬 化 、纤 维 衰竭 属 于虚 实兼 杂 , 口服 中药 主 等 药 。临 床上 还 可根 据病 情 辨证 加 化 , 所 残存 肾单 位 多存 在血 瘀 状 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对尿毒症的认识及辨证治疗
中医对尿毒证的认识
《内经》:“实则完备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朱丹溪说:“水则肾主之,谷则脾主之,又因虚不能传化焉。故肾
水之溢,仅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停滞,经络阻塞,水渗于皮肤,
位于肌肉而发为肿矣。”《医门法律》:“肾司开。肾气从阳则开,从
阴则合,阴气太盛则关门常合,水道不通而为肿”,“肾者水之制也,
肾虚则水散于皮。”慢性肾炎尿毒症属于脾肾二虚,肾阳虚是本,
不能化气,造成水湿内停。《内经》:“肾气虚则厥”;“肾病少腹腰
脊痛,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不已死”,“肾足
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坐而欲起,目而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中藏经》:“肾寒则阴中
与腰脊俱痛,面黑耳干,哕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伤寒论》:“若
不尿肤满,哕者难治”,“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金
匮》:“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
综合以上记述,可见慢性肾炎尿毒症多为脾肾阳虚之证,这是主
要病机。脾肾阳虚,气化水液输布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
浊内蕴,关格不通,上则恶心呕吐,下则尿少或尿闭。正如《正治
汇补》所说:“关格者,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
吐,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
上而生吐呕,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危候。”张景岳:“小便不
通者是为癃闭,此最危急之症也,水逆不通,则上浸脾胃而为胀,
外浸肌肉而为肿,泛攻中焦而为呕。……必致危殆。”
此外,在临床上还可见痞满,肿胀,食少,便溏,腹大如鼓,心
神不宁,面色白,心悸,眩晕嗜卧,关节不利,全身搔痒,肌肤甲
错,衄血昏睡,惊厥抽搐等症状。晚期阴阳俱损,浊毒四窜,蒙蔽
清窍,肝风内扰,血压升高,头痛剧烈,烦躁,这一系列证候群虽
较复杂严重,如能审证求因,正确施治,仍可获得抢救。
中医治疗方法
目前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尚无较理想的治法,虽有液体透析疗法、
血液透析疗法、肾移植等,但应用不广。多年来,我们治尿毒症多
采用以下方法,以温阳利水、温阳降逆、温阳通腑为主,脾阳通达,
湿浊得下。若湿浊化热,乃标热本寒,寒热夹杂,虚实互见,用药
颇难,苦寒清热易于伤阳,扶阳固本又可助邪化热,必须抓住主要
矛盾,才能避免诊治错误。
益气温阳利水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湿浊内聚,重度浮肿伴有腹
水,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益气扶阳,固肾利水,可使小便得通,
胃中浊气得泄,宜选六味地黄汤加参芪、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
甘汤等方。
温阳降逆法:适用于以恶心呕吐为主症者。胃失调和,湿邪不化,
浊气上逆,可用苏叶、黄连煎水代茶,频服;或人参半夏汤(人参、
半夏、茯苓、陈皮、当归、苡仁、牛膝、砂仁、佩兰、五味子、沉
香、肉桂、佛手);或黄连温胆汤,苦辛合用,醒脾和中以降湿浊。
温阳通腑法:适用于尿素氮高(40%mg以上)为主,脾肾阳虚,
湿热搏强,腑气不宣者。通泄湿浊,可用附子、大黄、莱菔子、甘
草,浓煎取汁100~150ml,每晚保留灌肠。
镇肝熄风法:适用于邪热犯肝而致痉厥,以抽搐为主症,病势危
急者。湿从燥化,劫烁阴津,内风潜动,可用水牛角钩藤汤(水牛
角、钩藤、桑叶、川贝、竹茹、生地、菊花、白芍、茯神木、甘草),
方中羚羊角重用至10~15g,先煎1小时,兑服,余渣与他药再煎;
若以出血为主证,邪热内传,营血两燔,衄血不止,舌质绛,可用
犀角地黄汤;此时尿毒症已进入晚期,中药较少见效;如见神志昏
迷,乃湿浊弥漫,神明内闭,可用芳香化浊、开窍之品,内服菖蒲
郁金汤(菖蒲、郁金、栀子、连翘、菊花、滑石、竹叶、丹皮、牛
蒡子、竹沥、姜汁),玉枢丹别名紫金锭,一般标明外用,可以内
服。
以上各法,常可综合运用,凡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有恶心呕吐,嗜
卧,尿素氮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低,肾排泄功能低下者,首用苏叶、
黄连降逆目吐以治其标;继用六味地黄汤加参芪以固其本,对改善
肾功能、提高肾的排泄能力,降低尿素氮,提高血浆蛋白,均具有
良好效果。此外,经苍、白术易山药,可增强健运脾阳、燥湿利水
作用,适当加枸杞、牛膝、杜仲引药下行入肾,木香理气化浊,共
奏益气温阳、补肾制水之功。至于温阳通腑药煎汁保留灌肠,主要
为降低尿素氮而设,药液温度宜在38~42℃,肛管深度25cm,并
保留1小时以上,方能收效。此法有类似腹膜透析的效果,安全经
济,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例:患者,男,50岁, 1998年3月16日初诊。4年前曾感冒发
烧,浮肿,诊为肾炎,久治不愈。近10天又见浮肿,面肢较甚,
尿少昏睡,恶心,乏力,腹水(+),尿量日200ml左右,纳差,眩
晕,舌体胖大、质红,脉弦紧。血压200/90mmhg;尿检:蛋白(+++),
白细胞、颗粒管型少数,血沉49mm/小时,总蛋白5.2,白蛋白3.80,
球蛋白1.40,胆固醇280mmol/l,尿素氮133,二氧化碳结合力27.7,
肌苷7.2。诊断为慢性肾炎、高血压型尿毒症。证属脾肾阳虚,
阴水泛滥,兼挟肝阳上亢。内服参芪地黄汤,外用温阳通腑法每晚
保留灌肠。1周后,尿量明显增加,24小时约1000ml,腹围渐小,
然腹水未消,自觉胀满,连服15剂,配合大黄、附子、甘草煎液
保留灌肠,病情大见好转,尿量增至1500~2000ml,肿胀腹水全消,
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化验复查均在正常范围。
讨 论
通过对尿毒症的治疗,认识到凡血压持续不降,血红蛋白低于5g
以下的,以及尿闭1周以上或抽搐不止者,均难以救治。尿毒氮的
高低并非决定预后吉凶的标志,但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有的病
人经过中药施治后病情迅速好转,但如过度恶心呕吐,并伴有痉厥
者,亦可导致死亡。
尿毒症系肾脏受到严重破坏,临床预后不良,若按中医辨证治疗
得当,可使其功能恢复与好转,缓解症状,延长生命。若服药见效,
效不更方,并宜随时注意病情变化,以免担误时机。我们体会紫金
锭治疗尿毒症疗效很好,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