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

前言

广佛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提升广佛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广州、佛山两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广州、佛山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要求,特制定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是,以广州市、佛山市为主体,以广佛都市圈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并将广佛肇区域合作等内容纳入规划。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佛同城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专责小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基本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广佛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交通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同城化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2008年,行政区划总面积11282.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2549.1亿元,在珠江三角洲、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图1-12008年广佛主要指标占珠江三角洲及广东省比值图

1.地域空间连绵一体

广佛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枢纽,气候条件一致,自然地域空间连为一体,山体同脉相承延伸,珠江河网水系相互贯通;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20公里,接壤地段长约200公里。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荔湾、南海、白云、三水、番禺、顺德等广佛交界地区的城镇建设相向发展,城市空间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同城化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图1-2广佛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

2.历史文化渊源深厚

广佛在秦朝时期同属南海郡,历史上长期处于同一行政建制,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属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广州历来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我国对外贸易、交流的重要口岸;佛山历来是岭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广佛居民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相同,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历来密切,同城化发展人文基础扎实深厚。

3.产业发展互补性强

改革开放以来,广佛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特色鲜明。广州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9.02%,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商务会展、中介服务、文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汽车、石化、电子信息、钢铁、机械装备、造船等先进制造业实力雄厚;佛山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6%,电子信息、家电家具、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优势明显,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专业市场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广佛两市经济互动频繁,分工协作日益紧密,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加强,形成了配套日渐完善的产业集群,为同城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4.基础设施逐步对接

广佛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步伐加快,道路逐步连通成网,广佛、

广三、广肇、龙溪大道、西二环、广州环城高速路、广和大桥等路桥成为连接两市的重要通道。在建的广佛轨道交通、珠三环高速等交通网,将使广佛的交通及通勤更加便捷。广佛快巴、城际公交、机场快线等公交服务不断完善,广州羊城通和佛山交通卡相互融合,广佛年票实现互认互通,交通一体化步伐加快。珠江(广州)河段、汾江河等河涌整治加快推进,项目环评相互咨询,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联手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5.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广佛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通勤、交往及跨市居住、就业、消费等日趋频繁,教育文化资源共享逐步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协作逐渐增强,体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民间艺术来往日益密切,随着社会事业和公共事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成果不断显现,“广佛生活圈”初步形成。

6.同城发展成效初显

广州实施“西联”发展战略,注重加强与佛山的联系;佛山实施“东承”发展战略,主动承接广州的辐射。近年来,政府、民间交流日益密切,区域合作发展论坛提供了同城化交流协商的良好平台,学术界的深入研究为同城化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加强合作的广泛共识。2009年3月,广佛正式签署《框架协议》,标志着同城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国际产业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比较优势依然明显;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趋势愈发明显,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显著加快,一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为广佛同城化发展提供了深厚而良好的发展腹地;特别是《纲要》赋予珠江三角洲地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省委、省政府将广佛同城化作为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为广佛同城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影响尚未消除,国内外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广佛两市仍面临严峻挑战:城乡规划衔接不足,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资源环境约束日渐凸显;市场一体化障碍依然存在,资源要素流动有待进一步畅顺;科技、人才整体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不够高,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区域利益协调难度较大,行政壁垒尚未有效破除,改革创新亟须实现重大突破。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推动实施《纲要》,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遵循“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重点协调发展区域建设为突破口,拓宽合作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同城化发展新模式、新举措和新机制,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提升广佛都市圈整体竞争力,携领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二)战略定位。

——全国科学发展试验区。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同城化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和谐城乡,开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同城化发展道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同城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同城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带动广佛肇经济圈和携领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为同城化发展创造新经验。

——世界重要的大都市区。城市化水平高,综合实力位居世

界级都市圈行列,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托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建设,形成高度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决策管理和产业创新功能,逐步确立国际性金融、贸易、会展、交通、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努力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区。

——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发挥广州的综合性门户城市的优势,创新对内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机制,全面加强与发达国家和重要地区的经贸联系,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广佛都市圈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枢纽地位,构建接轨世界、服务全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高端发展战略取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广佛创新圈和华南科技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世界级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引领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引擎。

(三)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

到2012年,初步实现同城化,带动广佛肇经济圈和携领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实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转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轨道,高端产业不断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互利共赢的科学发展局面基本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2年,广佛GDP达1.8万亿元,人均GDP达10万元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基础设施联网,城市协调发展。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开放便捷和安全有序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市政、信息、能源、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广州新客站等枢纽型基础设施在更大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广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空间利用效率提高,交界地区同城化先行先试取得重大突破,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提升。到2012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372公里,每新增亿元GDP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

——产业优势互补,合作互利共赢。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资源共建共享,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协调,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到2012年,广佛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5%和40%。

——环境质量改善,区域生态优良。水环境和空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新格局基本形成,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优质生活圈初步建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率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2年,广佛两市城

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5%和80%。

——社会事业进步,公共服务融合。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等领域资源协作共享,社会保障、就业、人才等领域服务基本实现一体化,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人口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基本实现同城化。到2012年,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2.远期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实现同城化,率先实现现代化。区域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工合理,基础设施体系联网,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社会事业发达,公共服务均等,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优质生活圈全面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和科学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强大,跻身世界较发达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区,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广佛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城镇化水平达9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空间发展布局

按照提升区域整体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营造宜居城乡生态环境的要求,明确广佛都市圈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科学进行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布局规划,促

进广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一)总体发展空间格局。

以广佛同城化带动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与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共同构筑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格局。聚合发展以广州为中心的广—深(港)、广—珠(澳)两条区域发展主轴,深化与港澳合作,实现与珠江三角洲、港澳的经济融合和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充分发挥佛山重要经济中心优势,整合组织广佛区域发展,构筑“一核强化、两脊两带携领、多极带动”同城化发展空间布局,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图3-1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

——一核强化。以高端服务为引领提升广州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以现代服务为引领提高佛山中心组团综合服务水平,推进广佛中心一体化发展,合力构筑广佛都市圈的核心,提高区域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成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聚、综合竞争力最强、承载都市圈最核心功能的战略功能区。

图3-2广佛总体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

——两脊两带携领。在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格局下,构筑花都—白云—广州中心城区—南海—番禺—顺德—南沙等一带构成的南北发展脊和增城南部—萝岗—黄埔—广州中心城区—佛

山中心组团—三水—肇庆中心城区等一带构成的东西发展脊,引导产业和人口向轴带聚集,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在东西发展脊南北两侧,构筑街口—新华—西南—端州一带构成的北部发展带和龙穴岛—黄阁—大岗—容桂—九江—荷城一带构成南部发展带,促进区域综合服务、产业和交通枢纽功能的聚集发展,形成区域联动和整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空间,并促进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向纵深方向传递。

——多极带动。依托现有发展基础,选择性地发展战略性节点,服务、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升花都、从化、增城、萝岗、番禺、南沙、顺德、高明、三水等地区性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人口、经济极化发展。增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能力,引导农村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向中心镇集聚,集中开发、集中布局。共同带动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广佛整体实力、优化空间结构、有效保育生态环境。

(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以优化提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为核心,构建“一心五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协作配套、有机联系、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

——一心。即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包括广州中心城区、佛山中心组团以及番禺市桥、广州新客站周边地区组成的广佛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广佛两市中心城区依托原有服务业集聚优

势,协调规划与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商贸、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广州新客站周边地区依托广州新客站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以广州长隆、万博和佛山陈村等为主体区域,打造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图3-3广佛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

——东部创新产业发展区。以广州知识城建设为引领,整合形成包括广州科学城、广州开发区、增城南部等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组团以及广州大学城、国际生物岛、天河软件园等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产业区,打造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

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知识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北部空港经济发展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主要包括三水西南部、南海东北部、白云北部、花都中南部和从化西南部,打造空港物流、商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及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西部现代制造发展区。以佛山国家高新区“一区六园”为载体,加快建设一批集聚发展的产业基地,打造现代制造业集聚区。

——南部临港产业发展区。以南沙港为龙头,包括南沙、番禺南部、顺德东部等,打造集现代物流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北部和西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以从化、增城、三水等北部地区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高明西部和南海西部山林和顺德河网湿地等自然资源,打造复合型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

(三)交通发展空间格局。

发挥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利用佛山作为珠江三角洲西岸重要交通节点的区位条件,整合空港、海港、河港(航道)、城际轨道、铁路、高快速路等交通通道与枢纽,共享共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以“三港(空港、海港、信息港)双网(轨道交通网、高快速路网)”为骨架、多层次交通枢纽紧密联系、多元交通方式一体化运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对外

强化辐射、对内协调通畅的交通运输功能,以交通先行加快广佛同城化步伐。

——空港。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的建设,增强白云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国家门户复合型枢纽机场地位,

打造亚太地区综合性航空中枢,促进佛山沙堤机场开展特色支线航空服务。

图3-4广佛交通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

——海港。充分发挥广州港作为华南综合性枢纽港和集装箱

干线港的优势,以南沙港为龙头,以东江、西江、北江等内河港口为支撑,整合广佛港口资源及航线,加强港口、航道的统一建设、管理和运营,形成江海一体化的区域港口体系,完善港口服务体系和功能,打造国际一流海港。

——信息港。发挥广佛信息化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优势,加快“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优化广佛无线宽带资源配置,促进两市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设施的共建共享,打造国际化信息港。

——轨道交通网。以广州新客站为中心,广州火车站、火车东站、火车北站和佛山火车西站、三水新站等为支撑,京广、武广、广深、广珠、广梅汕、广茂、贵广、南广、穗港高速铁路等为网络,形成连接全国铁路网络及辐射泛珠江三角洲的中国南方铁路枢纽。以广州为核心,以广佛城际轨道、广深轻轨、广珠轻轨、广肇轻轨、广清轻轨、广从轻轨等为放射线,打造华南城际轨道交通枢纽。

——高快速路网。以广州华南高速公路枢纽为中心,禅城、南海、顺德、番禺、花都、增城等公路分枢纽(客货站场)为节点,京珠、广惠、广深、广佛、广清、广肇、广花、105国道、325国道等为放射延伸,广州环城、二环、珠三环、佛山一环等高快速路连接互通的同城化高快速路网。

(四)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整体维护区域“山、水、城、田、海”的自然空间格局,保

育河流水系、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生态区等生态资源,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城区绿地建设,构建“两核、三区、六廊、多块”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图3-5广佛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示意图

——两核。白云山-帽峰山、西樵山区域生态“绿核”。

——三区。北部山地生态屏障地区(从化、增城、三水北部山林地区),南部农田湿地生态屏障区(顺德南部农田、桑基鱼塘

和湿地,番禺南部和南沙农田、湿地),西部山地生态屏障区(高明和南海西部山林地区)。

——六廊。流溪河-北江、珠江广州段、增江—东江、西江、顺德水道-沙湾水道、北二环高速等形成六条区域性生态廊道。

——多块。万亩果园、海鸥岛、芳村花卉博览园、三水森林公园、云东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陈村花卉世界、顺峰山生态风景区、丹灶风景度假区等。

(五)主体功能区划。

按照广佛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部署以及产业、交通和生态空间格局,统筹考虑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并整合已有规划,将广佛都市圈划分为核心提升区、调整优化区、重点拓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严格保护区五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开发建设有序性,努力实现都市圈空间结构一体化、总体功能最优化和整体效能最大化。

——核心提升区。包括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白云区南部、黄埔区西部、禅城区东部、南海区东南部、顺德区北部和东南部等地区,是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综合服务功能水平高的区域,也是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区域。该区是广佛都市圈的核心载体,发展引领都市圈发展与能级提升的高端服务功能,完善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

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建成辐射和带动广佛都市圈、珠三角乃至更大区域发展的行政外事、商务会展、商贸金融、科教文化和创新中心,集中反映城市功能和现代都市文化品质,增强广佛都市圈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调整优化区。包括黄埔区东部、萝岗区中部、花都区新华东部、番禺区中北部、南沙区中部、增城市荔城镇、从化市街口镇,禅城区西部、顺德区东北部、三水区中部、高明区东部等,具有较好的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人口和经济比较集中,开发强度较高,但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需要优化、综合功能与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区域。该区是广佛都市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乡,承载区域集聚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发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人口和产业集聚水平,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与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宜业环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广佛都市圈区域功能、产业和人口布局优化。

——重点拓展区。包括白云空港及周边、萝岗新城、知识城、番禺东部、新客站及周边、黄阁-大岗、南沙海港及周边、增城市南部、从化市太平镇、南海区北部及西部、顺德区中部及西部、三水区东部及南部、高明区中部等地区,土地资源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大,区位条件优越或区域战略地位突出、有明确发

广佛同城化下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广佛同城化下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珠三角地区发展导向的转变及广佛同城化的实际性推进,赋予了处于核心位置的广州佛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城化”已经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战略,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已经成为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国际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同城化;广佛;区域一体化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同城化”,开始应运而生。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广佛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了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提升广佛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广佛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交通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同城化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1. 地域空间连绵一体 广佛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枢纽,山体同脉相承延伸,珠江河网水系相互贯通;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20公里,接壤地段长约200公里。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荔湾、南海、白云、三水、番禺、顺德等广佛交界地区的城镇建设相向发展,城市空间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同城化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 历史、文化、生活等人文背景渊源深厚 广佛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属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广佛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通勤、交往及跨市居住、就业、消费等日趋频繁,教育文化资源共享逐步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协作逐渐增强,体育交

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一、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势 1.1什么是移动信息化 移动信息化是指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应用、服务及网络三个层面,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移动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透明、适时可得、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 从通俗的概念来讲,移动信息化就是要在手机、PDA等掌上终端,以电信、互联网通讯技术融合的方式,实现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最终达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随身的移动化信息工作的目的。在移动信息化实施之下,目前政府和企业在电脑上应用的各种信息化软件体系,如办公信息化软件、ERP软件、CRM软件、物流管理软件、进销存软件,以及各行业特定的行业软件(如警务联网系统、统计局统计系统等等),都可以移植到手机终端使用。手机变身为一台移动化的电脑,既能在手机与手机端进行信息化工作联动,也能够与原有的电脑端信息化体系保持互联互通。随着手机成为信息化网络中的移动载体,移动信息化将让现在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布局的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满足政府和企业在出差、外出、休假,或是某些突发性事件时,与单位信息体系的全方位顺畅沟通。

移动信息化发展的支撑平台 (1)一流的移动通信基础网络平台。 (2)一流的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 (3)立体化的移动信息化服务平台。 移动信息化的目标 3A 任何时间(Anytime) 任何地点(Anywhere) 处理任何事情(Anything) 移动信息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任何创造财富和提高效率的事情 1.2信息化发展的历史

移动信息化不是一种技术的更新,而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项技术 的集成与创新,将传统PC端业务模式向移动端的延伸,使其对业务的支撑更加柔性、 便捷与可靠。 移动信息化的驱动力

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在当前形势下,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为适应这一需求,为了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校园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 校园信息化建设思路:校园信息网络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应与学校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校园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实施,除了更具学校资金的实际情况,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分步: 1、校园网络的基础架构建设 (1)创建校园网络:按一定的技术指标配置网络设备。 (2)与网络相关的系统软件的选用。 2、推进校园网络在教学、管理、备课等方面的应用。 (1)网上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平台的搭建。 (2)网上电子图书阅览。 (3)网络宣传、教育。 (4)网络综合服务 3、逐步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 (1)信息资源共享 (2)图书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 (3)学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

(4)建立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5)校园网和广域网结合 (6)床架网站 4、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应用与管理 (1)宣传了解:让教师了解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在认真工作、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实践应用: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3)加强管理:制定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确保校园网畅通。 我们学校建设“信息化校园”将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以教学支持网站、信息资源库、数字图书馆为信息员,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面向教学应用为首选,以循序渐进和逐步完善为主要建设模式,创设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广佛同城化建设”推进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 广佛两地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生活相依,合作与交流由来已久。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佛山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广佛两地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成果不断显现,双方的合作交流已逐步扩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必须要按照“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民间互动”的原则,加快广佛同城化的进程,在推动同城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通过调查,从经济、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社会公共事务、媒体合作和联谊等五方面全面论述如何按照“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加快广佛同城化的进程。 关键词:广佛同城建设推进情况

目录 1. 前言 (1) 2. 广佛两地同城建设的情况 (1) 2.1广佛两地经济领域合作情况 (1) 2.1.1推动产业合作发展 (1) 2.1.2推动旅游资源共享 (1) 2.1.3积极探索广佛通信同城化 (1) 2.2加强城市建设领域合作情况 (1) 2.2.1加快两地城市规划对接 (1) 2.2.2合力推进广佛地铁建设 (1) 2.2.3积极推动广佛交通同城化 (1) 2.2.4共同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 (1) 2.3加强社会事业领域合作 (1) 2.3.1加强科技领域合作 (1) 2.3.2加强教育合作 (1) 2.3.3加强文化交流合作 (1) 2.3.4加强体育交流 (1) 2.4加强社会公共事务合作 (1) 2.4.1加快就业培训、社保的对接 (1) 2.4.2加强警务协作与交流 (1) 2.5加强媒体合作和联谊活动 (1) 2.5.1加强两地媒体交流合作 (1) 2.5.2积极开展各种联谊活动 (1) 3. 广佛同城建设的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 3.1广佛同城建设的前景 (1) 3.1广佛同城建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参考文献 (6)

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平坝区十字乡民族中学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安启辉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1、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2、实现教育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全面开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探索,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装备和运用水平达到全区教育系统领先水平; 3、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成资源库,充实学校教学多媒体平台,并与区教育教学资源库衔接; 4、实现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构建网络化的创新学习环境,把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文化牢牢扎根与师生的教学活动之中; 5、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加强与各级教研组与区教研室的联系, 6、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二)具体目标 1、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方面继续把教育信息化的学习、教学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分项实施,

逐步到位。初步打算为: 2015年完成部分班班通、电子备课室、校园数字广播及监控系统; 2016年年终完成“班班通”建设,年底实现校内局域网资源共享; 2017年完成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并与市、区数字图书馆相链接;2018年完成校园网站建设。2019年建成学科齐全、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普及与提高,要求教师做到“四个会”,即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及上网浏览,会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教学资料,会熟练应用校园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等,会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初步建立起课件库,形成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课件。要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教学所必须的技能。 3、软件开发方面 教学软件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方面,要发动教师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各科室、教研组都要完成本部门的主页制作,并与学校网站链接;要有50%的老师建立个人教学或专题研究型主页。 4、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今后将在教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使每一位学生做到“四个学会”,学会熟练地操作电脑,学会上网,学会检索信息,学会人机交互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组织学生进行网页的制作,争取所有的班级都有班级网页,50%以上的同学有个人的主页,且都与学校的主页相链接。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争取在区级以

广佛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

S ECTOR MANAG EMENT 行业管理 Western China Comm uni c at ions Science &Tec h nolo gy 西部交通科技 文章编号:16734874(2011)040085005 广佛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 吴利金,赵国锋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30) 作者简介 吴利金(1983 ),男,河北承德人,主要从事交通规划工作。 摘 要:文章分析了广州、佛山两市同城化区域交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交通一体化战略目标及发展策略;同时通过结合城市群交通规划特点及实践,提出了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的一般方法,对今后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and Pr actice of Guang Fo Intra city Communication Integr a tion WU Li jin,ZH AO Guo feng (Guangzhou T ransport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 ute,Guangzhou,Guangdong,510030)Abstract:T 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 in t he intra cit y communication of Guangzhou and Foshan and discusses the go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gional com m unication integration.Also,combined w ith t he charact eristic and pract ice of urban agglom eration,it proposed a general method for its integration and provides related recommenda tion for future study. Key Words:Urban agglomeration;Intra city;Regional comm unication integration;Plan;Practice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国家级重点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迅速形成,而同城化作为城市群的最高形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形成和功能发挥与交通系统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分不开 的,交通基础设施整合不仅能有效提高系统效益,而且是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先行条件和有效手段。由于在城市群内交通需求呈现出区域性、内向性、高密度、规律性强、一体化等新特征,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更新,交通流特征有明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v3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阅读摘要: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集团企业信息化愿景描述开篇,然后提出当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瓶颈,并寻找解决方法,同时提出集团信息化整体规划。 提示:文中加粗下滑线斜体文字为阅读要点。 目录 一.智慧集团企业展望 (2) 二. 集团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5) (一)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果 (5) (二)信息化工作瓶颈 (6) 三. 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7) (一)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 (7) (二)集团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8) (三)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 (9) (四)信息化体系建设 (12) (五)信息化应用建设 (13) 四. 总结 (17)

一.智慧集团企业展望 智慧型企业是具有前瞻性的,能够最充分、敏捷、灵活、有效地运用资源的企业,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并且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员工中得到快速“内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无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智慧型企业可以突破人力的局限,将自己的管理边界扩展得更远。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智慧企业建设目标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建设智慧集团企业是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目标。 什么是智慧企业,或者说什么是智慧集团企业?通过以下七个应用场景的描述,可以体验智慧集团企业的魅力: 场景1---胶工小李 下午17时,小李通过信息终端(手机、电脑等)接收到其工作林段的天气情况、最佳割胶时间、胶水预测产量等数据信息。夜间小李进入胶林开始工作,在自动割胶刀的帮助下快速完成了工作,并有效提高了个人产能。小李割胶完成后离开胶林,自动胶水采集器将帮助小李进行胶水收集,采集器完成胶水收集后将自动发送所在胶林产量信息到数据库,并将该数据信息分发给小李。小李获得信息后,在自动胶水采集器前收集胶水后送往收胶站。 场景2---收胶站小王 小王开始一天工作了,首先通过信息终端将获取到所属地区胶林产量信息,此时胶工小李将胶水送达收胶站,小王对送达胶水进行过

201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极点崛起,广佛同城

2019-2020年 创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极点崛起,广佛同城造 行 动 变

前言:广佛差距促资源流动,广佛同城对佛山影响日渐巨大 省会广州经济实力雄厚,经济文化需求强劲;佛山为全国制造业强市,自身产业基础好。两市城区自然成片,合并GDP总量已超过上海和香港,广佛同城深度融合打造超级城市。广佛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促进两地资源流动。广州巨 7434 1450 135佛山自身基础较好: 生产要素成本更低(土地、 房价),配套基础尚好 广州 GDP (亿元)常住人口(万人)2020年地铁里程(公里)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省会广州规模大,经济实力雄厚,资源集中巨大的外溢发展需求: 71% 40%40%64% 2.6 1.3 佛山 两市城区自然成片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 人口外迁、商业外溢 三产占比民营经济占比商品住宅网签均价(万元/㎡)广州佛山广州对佛山的辐射日渐全面化、深度化,对于房地产的 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佛山二产发达,民营经济活跃,藏富于民 Make Change With Innovation

C O N T E N T 01 广佛同城过程 人口外迁,产业外溢,创新同城

1.1 同城化历程:主导力量从单一市场自发推动,到市场与多层规划相结合,逐步深化、全面化 广佛同城化进程离不开自下而上强劲的市场需求支撑,结合政府的规 划指引,同城化进程不断深化并全面铺开。佛山承接同城辐射范围从 边界公路沿线,向轨道交通沿线、老城区与重点规划平台扩展。 辐射依附 南海、番禺、顺德 乡镇企业发展得益于广州强大的国营工业基础、规 广佛公路沿线南海黄岐、盐步、大沥镇? 广州老城区扩散,商贸批发沿广佛公路向南海外溢,房地产启动? 形成中山九路(中山一至八路都在广州市中心区),广佛公路区域称为广佛黄金商贸走廊” ? 2000年广州提出“西联” ? 2003年学界提出“广佛都市圈” 佛两市同意放弃边境路桥费 ? 2008年广佛同城化写进国家级出台的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 2009年黄埔-滘口地铁5号线通车,2010年全国首条城际地铁广佛线开通 (2016—2020年)》 ? 2018年广佛签署《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 转化中心”格局,创新驱动 ? 多条城轨、地铁在建 ? 更大量级的市场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一、集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集团以每年40%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为了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配合集团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集团引进了信息化的管理,其中集团生产公司使用XXU8总账报表,商贸公司使用XXNC3.0总账、报表;销售业务使用维涛进销存系统,物流仓储使用实达仓库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培养了一批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才。 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集团信息化整体部署规划,集团的信息化存在严重的“集团信息孤岛”现象,快速的业务发展与信息化管理不相适应,这一矛盾随着集团业务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的凸现出来。 目前各核算单位虽说都使用了财务软件,但应用层次普遍不深;现有销售业务处理系统,很多是照搬或模拟手工的核算和管理模式,缺乏对业务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财务总帐、报表不能与进、销、存业务系统一体化结合,业务数据无法达到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要求,销售计划与供应链计划、生产计划无法整体协同,现有的分销物流系统急需优化,更没有形成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客户整体产业链的完整供应链计划协同管理。 此外XX集团的组织庞大,急需建立一套适应集团整体管理和监控、决策分析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集团和下属机构之间的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和协同管理。 集团信息化的软件应用现状,造成了信息的分散、失真和严重滞后,从集团全面管理的角度来看,集团信息化的发展落后于集团业务发展的步伐,已经无法与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相匹配。 二、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团对内部的精细化、规范化、 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趋强烈,整合集团资源,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重新构建一套适应和促进集团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集团内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资源的整合、集团加强对各分公司的关键业务控制力度以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都需要借助最先进的技术和集团管理理念,对集团信息化建设未来5年进行整体的部署和规划,来建设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整个XX集团的经营信息,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监控;具有功能强大的分析、查询体系,充分适应集团公司发展需要的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集团发展目标,全面提升XX集团的 核心竞争力,为打造"百年XX奠定基础。 三、XX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信息化指导原则 XX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应确定为: 筹“集团领导,归口管理、组织保障;统

公司信息化建设未来三五年发展规划

中铁五局建筑公司未来三~五年 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一)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企业信息化基础架构是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基础;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保障。中铁五局建筑公司自2009年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坚持以IT基础架构为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服务的原则,紧密结合业务应用需求,整合业务流程,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基础架构,推进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 公司信息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期,从最初的计算机打字、简单的工资管理、编制预算、财务管理等单机单用户使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应用逐步扩展到各业务领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2009年后,公司信息化建设日益得到重视,不断推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机关建立了中心机房、局域网,实现网络信息传递,光纤专线联接互联网。2009年,集团公司引进建设了网络OA办公平台,覆盖所属基层单位、直管项目部。集团公司为加强财务集中管理,引进浪潮GS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财务集中管理。2009年集团公司为实现特级资质升级,建设了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14年依据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集团公司在全局推广

项目成本管理系统。2010年公司还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2014年~2015年逐步建设完成公司到主要区域指挥部、直管项目部的二级远程高清视频会议系统。2014年公司为提高党务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党务管理的有效性,建立了公司党群工作信息化系统。2015年公司为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立体联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人力资源培育、开发和利用,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北京宏景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系统。 虽然公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公司信息化建设目前仍处于初步应用、发展阶段,信息化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公司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需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在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全面实施信息化,建立和完善公司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应用体系,用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机遇。 1、建设部《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企业外部网站;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建设部首次对施工总承包特

集团信息化发展规划模板模板

集团信息化发展规 划模板

xx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仅供参考] 前言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 处于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环境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中,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数事实告诉我们: ”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只有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入手, 提高综合国力,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 要提高企业, 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加速企业发展步伐, 必须针对企业的特点, 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目录(略) 第一章、规划基础 一、国家相关政策及企业发展战略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信息化是中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中国, 企业信息化担负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任。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11月26日吴邦国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推进企业

管理信息化大会”上作了”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量力而行 ◆钢铁行业是被国家列为信息化的示范行业 ◆集团发展规划: 集团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信息化对提高集团整体运转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以及自身基础和差距, 把信息化规划列为五年发展规划的专题子规划。 ◆集团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集团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 二、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 国外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市场的形成。这既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又给企业带来严酷的生存环境: ·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市场变化为”动态多变”的全球市场;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比例增大, 市场变得越来越”零碎”;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独占性技术( 知识) 构成了产品的主要价值; ·顾客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公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O一七年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层面以及各个行业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促进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公共服务与实现智能交通,智慧交通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为加快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进程,现根据工程业务需求建设公路信息化。 一、信息化建设内容 信息化包括办公信息化、数据采集自动化、分析比对数字化、质量监控实时化、安全管理常态化、项目管理精细化其主要如下: 1 项目管理网站 2 办公oa系统 3 计量管理系统 4 资金管理系统 5 安全管理系统 6 试验管理系统 7 计划进度管理系统 8 实验室数据采集 9 张拉压浆数据采集 10 拌合站数据采集 11预制梁场喷淋养生系统 12 手机app系统 13 路基路面摊铺及压实度监测(长治分局) 14 沥青光谱指纹快速检测(山西路桥) 15 施工动画三维动漫 16 安全教育vr体验馆 17 竣工资料管理咨询指导 18公路养护管理系统 19 项目管理BIM公路系统 20原材料二维码管控系统

21隧道人车分流报警系统 22 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系统23桥梁健康检测系统 24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25路面压路机视频监控 26 桥梁施工视频监控 27、基于路基路面施工摊铺碾压及视频监控数据采集系统 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五化”战略发展目标要求,以精细化推进行业规范化、以信息化推进行业现代化,坚持“立足当前、应用为主,稳步发展、资源共享,放眼未来、科技引导”的指导方针,做到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实用与改进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逐步完善网络智能化管理,切实推进项目信息化健康发展,更为实现全省交通规范工程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稳步推进。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明确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与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资源整合。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和保障措施,充分挖掘并改进已建成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作用,提高资源共享程度,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统一设计,需求主导。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要以各部门业务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为导向,从领导决策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统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佛都市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域,强化广州、佛山两市的同城效应,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提升广佛整体发展水平,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加速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州市、佛山市经协商一致,特签署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指导思想 按照《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两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推动两市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两市的合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着力构建与同城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两地规则一体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探索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利用两市比较优势,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合作环境,落实合作措施,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格局,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 (三)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坚持整体规划理念,统筹协调两市各类规划,科学确立两市各区域功能定位;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功能区的对接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引导产业协调、联动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加强政府各个层面的沟通,做好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作,推动同城化向纵深发展。 第二条发展规划 在省的指导下,以战略思维、整体理念务实推进规划率先实现一体化,引领同城化可持续发展。 (一)尽快启动编制《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重点明确广佛都市圈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促进广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二)以同城化发展规划为指导,制定实施广佛交通运输、生态绿地系统、河涌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联合开展两市重要战略区域的同城化研究。 (三)尽快建立规划衔接机制,加强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衔接协调,切实增强同城化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四)研究建立编制广佛同城化规划体系的统筹机制和方法,积极开展区域协调机制法制化的探索,逐步确立广佛同城化规划体系的法律地位。

某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xx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 目录(略) 第一章、规划基础 ◆《十五计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2001年11月26日吴邦国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大会”上作了“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XX集团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信息化对提高集团整体运转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基础和差距,把信息化规划列为五年发展规划的专题子规划。 ◆XX集团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 ----以上背景是集团信息化规划工作的基础,也是集团信息化规划成功实施的

前提条件。 第二章、总体建设目标 以集团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管理改进计划为基础,配合集团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的持续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过三到四年的努力和拼搏,建立和形成满足集团公司及其控股企业协同运转、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需要的XX集团综合信息系统。为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提供有效手段,促进集团公司及其控股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提高集团的整体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基础规划 一、信息资源规划 ◇经过一年的努力,分别完成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全统的全面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摸清信息家底,搞清信息需求,建立和初步形成集团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 ◇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工作,配合集团管理改进计划的实施,分析和建立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经营管理主系统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 ◇结合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建立和形成全集团的信息开发应用管理体系。包括信息管理组织职能、信息归口管理制度、信息管理责任网络和信息内容管理制度等,确保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信息的明时、准确和完整; [可增加适合企业需求的其它任务]]

XX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doc

XX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1 XX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目录 一、集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3) 二、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的必要性(3) 三、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4) (一)信息化指导原则(4) (二)综合信息系统整体架构(8) (三)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阶段性实现目标与该预算(8) 1、总体实现目标(8) 2、阶段性规划(9) (1)第一阶段规划(9) (2)第二阶段规划(13) (3)第三阶段规划(16) (4)第四阶段规划(20) 四、规划实现的总结(21) 本给规划的实施说明(21)

一、集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集团以每年40%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为了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配合集团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集团引进了信息化的管理,其中集团生产公司使用用友U8总账报表,商贸公司使用用友Nc3.0总账、报表;销售业务使用维涛进销存系统,物流仓储使用实达仓库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培养了一批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才。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集团信息化整体部署规划,集团的信息化存在严重的“集团信息孤岛”现象,快速的业务发展与信息化管理不相适应,这一矛盾随着集团业务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的凸现出来。 目前各核算单位虽说都使用了财务软件,但应用层次普遍不深;现有销售业务处理系统,很多是照搬或模拟手工的核算和管理模式,缺乏对业务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财务总帐、报表不能与进、销、存业务系统一体化结合,业务数据无法达到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要求,销售计划与供应链计划、生产计划无法整体协同,现有的分销物流系统急需优化,更没有形成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客户整体产业链的完整供应链计划协同管理。 此外XX集团的组织庞大,急需建立一套适应集团整体管理和监控、决策分析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集团和下属机构之间的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和协同管理。 集团信息化的软件应用现状,造成了信息的分散、失真和严重滞后,从集团全面管理的角度来看,集团信息化的发展落后于集团业务发展的步伐,已经无法与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相匹配。

信息化发展规划解读

用信息化驱动“四个强省”建设| 河南省“十三五” 信息化发展规划解读 今年“两会”期间,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业态再次被提到重要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河南已响亮提出建设网络经济强省的目标。网络经济如何发力?“互联网+”何处着手?日前,省工信委编制的《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规划较为详细地勾勒出我省网络经济未来三到五年的前景。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力支撑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河南“四个强省”建设中,信息化将起到驱动和引领作用。 如何发挥信息化后发优势?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路径在哪里?“互联网+”还能迸发出哪些新业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编制的《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提出实施18项工程,用信息化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到2020年,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的先导力量,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水平进入全国中上游行列。 深化融合发展用信息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从去年起,我省财政

每年拨付一亿元用于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5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参与对标诊断企业近1000家。未来,我省还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壮大信息经济规模,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为此,《规划》将产业支撑能力放在首位,提出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和服务业融合创新、全面推进智慧型现代农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用信息化助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规划》在产业发展方面明确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建设50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基地,建成100个智能工厂;实施20个以上智慧物流应用示范项目,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6万亿;建成10家左右智慧旅游景区;智能终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培育100家以上在细分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商。 为确保目标实现,全省范围内将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新型制造模式推进工程、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程、电子商务推广普及工程、智慧旅游工程、现代农业推进工程、智能终端发展工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程、物联网产业培育工程等10大工程。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经济开放新高地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 前言 广佛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提升广佛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广州、佛山两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广州、佛山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要求,特制定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是,以广州市、佛山市为主体,以广佛都市圈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并将广佛肇区域合作等内容纳入规划。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佛同城化建设的 纲领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专责小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基本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广佛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交通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同城化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2008年,行政区划总面积11282.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2549.1亿元,在珠江三角洲、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1. 地域空间连绵一体 广佛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枢纽,气候条件一致,自然地域空间连为一体,山体同脉相承延伸,珠江河网水系相互贯通;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20公里,接壤地段长约200公里。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荔湾、南海、白云、三水、番禺、顺德等广佛交界地区的城镇建设相向发展,城市空间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同城化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广佛都市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域,强化广州、佛山两市的同城效应,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提升广佛整体 发展水平,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加速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州市、佛山市经协商一致,特签署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指导思想 按照《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两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推动两市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 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两市的合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着力构建与同城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两地规则一体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探索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利用两市比较优势,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合作环境,落实合作措施,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格局,提升广佛整体竞争力。 (三)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坚持整体规划理念,统筹协调两市各类规划,科学确立两 市各区域功能定位;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功能区的对接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合理 流动,引导产业协调、联动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加强政府各个层面的沟通,做好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充 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作,推动同城化向纵深发展。 第二条发展规划 在省的指导下,以战略思维、整体理念务实推进规划率先实现一体化,引领同城化可持续发展。 (一)尽快启动编制《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重点明确广佛都市圈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促进广佛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二)以同城化发展规划为指导,制定实施广佛交通运输、生态绿地系统、河涌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联合开展两市重要战略区域的同城化研究。 (三)尽快建立规划衔接机制,加强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衔接协调,切实增强同城化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厦门实验中学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此整体规划是两年前(2013年)我在进入厦门实验中学之前做的整体规划,目前正在一步步实施推进!后一篇是我现在根据自己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做的一个中长期发展的具体规划。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指导! 初步设计:阮静 一.前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概念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 在当前新形势下,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为适应这一需求,为了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 二.需求分析校园信息化建设思路与规划目标 校园信息化建设思路:校园信息网络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应与学校的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校园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实施,除了根据学校资金的实际情况,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信息化建设应应考虑以下几点: 1、校园信息化具有怎样的功能: (1)满足教学科研、行政办公需要,提供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管理、电子邮件、等无纸办公自动化功能。 (3)满足信息情报交流的需要,方便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科研人员对各种信息资料、教学情况的检索和查阅,包括W查询、电子公告等。 (4)具有远程通信能力,借助等通信手段,方便地实现远程互联,跨越地域限制,满足学校要求,加强各组各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资源共享。 (5)具有收集、处理、查询、统计各类信息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原有数据资源,为学校领导提供准确、快捷的数字信息,实现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6)校园网络系统要确保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容错能力强,还应该有后备保障系统,确保信息处理安全保密。 (7)校园信息化系统要保证技术先进和操作简单实用,便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并能不断满足学校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2、校园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应用系统的建设 校园的信息化建设目的主是为了应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事效率、教学效率,所以要特别注重应用系统的建设,应用系统的覆盖范围相当广泛,功能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办公系统 包括网络会议、网络文件管理、通知公告、网上审批、申请购物、申请用车、网上报修、专用教室(场馆)预定、网上工资签单、各种信息的网上传输等; ●教学支持系统 包括学生成绩网上管理、网上作业、网上备课、网上教案课件管理与浏览、网上课程管理、网上试卷管理、网上课表管理、网上调课、网上考评等等; ●德育管理系统 包括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纪律管理、生活指导、网上心理咨询、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等。 ●科研管理系统 包括教育科研活动安排管理、课题管理等,学校教科研管理通过网络,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而且从“管”更多地转向协调服务,及时准确地提供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