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进展论文
小针刀疗法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小针刀疗法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小针刀疗法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小针刀疗法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疗法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于我院行小针刀疗法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02例,好转3例,途中放弃治疗1例;结论小针刀疗法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减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神经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部损伤或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侧或双侧腰部及下肢疼痛,串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是青壮年的一种常见病,易发病,病程长,以前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超过半年,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破坏了脊柱结构的稳定性,创伤大,费用高,复发率也高,所以人们已不愿轻易使用。
小针刀疗法配合神经阻滞疗法自1992年以来逐渐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得到应用。
1 临床资料1.1 按年龄分布 20-30岁3人(其中:男2人,女1人),30-40岁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40-50岁26人(其中:男10人,女16人),50-60岁的25人(其中:男10人,女15人),60-70岁21(其中:男10人,女11人)人,70-83岁2人(其中:男1人,女1人)。
1.2 按性别分布男47人,女59人。
1.3 按治愈疗程分布 1个疗程治愈42人,2个疗程治愈41人,3个疗程治愈14人,4个疗程治愈5人,5个以上疗程治愈3人。
1.4 按发病时间分布发病1-3月24人、3-6月11人、6月-1年9人、1年-2年12人、2年-3年10人、3年-4年7人、4-5年6人、5-10年15人、10-20年11人、20年以上1人。
1.5 按疼痛部位分布单纯性腰疼15人,单纯性左下肢疼痛6人、右下肢疼痛6人,单纯性双下肢疼痛34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分析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摘要】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传统椎板切除、椎板切除、髓核切除术、小切口之间的观察临床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25-02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较高,已患腰痛,椎间盘突出症的35%。
椎板切除手术,彻底清除病灶,但不要滥用外伤后遗症手术病例观察,确认小切口盘板窗口,具有创伤小,脊柱的稳定性和伤害,彻底减压,椎间盘切除术临床微创手术条件基层医院。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我们医院2011年至2012年共有26例,30名间隙腰椎间突症手术的患者,男患者18例,女患者8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5岁,24例单侧坐骨神经痛,与腰椎的相关坐骨神经痛骶尾部两种情况。
12 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的ct检查结果报告显示,中央冲突的情况下,两人的差距突出4例,6例侧隐窝狭窄。
24例侧突型。
13 手术所见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入椎管3例,椎管狭窄1例,黄韧带肥厚2例,预测骨化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左,右的差距侧突。
2 手术方法21 麻醉和姿势用硬膜外麻醉,俯卧腹部垫空,腰背部略向后投影。
22 小切口之间的椎板开窗组术前x射线精确定位,标志着的病变椎间隙上,下边缘。
约3-4cm,沿棘突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韧带和肌腱切断沿患侧棘突,椎板骨膜下剥离骶棘肌显露切除患侧平面椎板,椎板拉钩技工用锋利的小刀切开一个小口,露出硬膜,神经剥离子探查和分离粘连的黄韧带,咬轻轻戳硬膜外除了扩大窗口神经剥离子黄韧带。
脂肪,找到神经根及向内拉,外科医生用锋利的刀,插入切口髓核钳取出椎间盘组织,弹力椎间小刮匙彻底刮除存根光盘上的圆形切口。
决定放置引流出血。
23 半椎板切除或椎板切除术组双侧髂嵴最高点的垂直线相交,突出部位做标记水平的5-8厘米纵向切开皮肤,剥离椎旁肌肉病变的脊柱4棘突显露椎板间隙,选择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去除黄韧带,突出的髓核,将软管引流手术后。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腰椎MRI影像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腰椎MRI影像学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病程3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年。
男性18例,女性12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28~58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病程3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年。
男性16例,女性1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比较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腰椎MRI影像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临床观察3.1 观察组临床症状变化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背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后3个月,症状缓解明显,6个月后症状几乎消失。
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速度较慢,3个月后症状缓解,6个月后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放射痛等症状存在。
3.2 观察组腰椎MRI影像学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MRI影像学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得到明显缓解,椎间隙明显变宽,椎间盘轮廓明显改善,椎管受压情况明显减轻。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变化较小,腰椎间盘突出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
3.3 观察组生活质量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工作、生活状态明显改善。
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论文

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16-02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腰腿痛。
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腰腿痛”等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肌表,流注经络,或因跌仆的损伤,瘀血内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其中约有80%,以上发生在20岁-46岁,多于男性患者,发病部位以腰4-腰5为多,腰5-骶1次之,腰3-4较少见。
现将本科室治疗介绍如下:1 中医诊断1.1 气滞血瘀患者可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
腰4-5或腰5-骶1一侧有明显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加重;后期下肢疼痛麻朩,甚至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舌质紫暗,脉涩弦数。
1.2 风寒湿可无外伤史,病因不明显,逐渐感到腰部伴下肢重着疼痛,转侧不利,渐渐加重,脊柱侧弯,亦有椎旁压痛及放射痛,遇天气变化,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缓。
1.3 肾虚患者禀赋不足,或有慢性病,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滋养经脉,出现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
2 西医诊断2.1 有腰部慢性损伤史。
2.2 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
2.3 腰椎侧凸畸形,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棘突旁具有压痛并放射至下肢。
2.4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屈颈、颈静脉压迫、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5 神经系统检查示膝、跟腱反射异常,下肢皮肤神经节段分布区感觉过敏或迟钝,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
2.6 x线平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椎缘增生,脊柱侧凸,前凸消失,并除外其他疾病。
脊髓造影可见硬膜前方有压迹缺损。
2.7 ct扫描、mri提示椎间盘突出。
3 本院临床采用治疗方式3.1 腰椎电动牵引剂量约为自身体重的30%,适于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神经压迫症状者,牵引后平卧20分钟。
如何提高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论文

如何提高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摘要】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并重点阐述如何避免手术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提高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
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定位及手术时的注意事项,预防错误及纠纷的发生。
系统回顾既往手术的45病例对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5年的疗效评估,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手术;借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
因系承载,传导上身重力,所在脊髓节段发出神经支配双下肢;其解剖复杂,临床发病率高,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十分重要,从本组45例病例分析及随访,术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尤为重要故对手术加以探讨。
1 临床资料本院从1999年10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手术患者45例,多节段间盘突出32例,单节段间盘突出13例;其中硬膜囊内型1例,极外侧间盘4例,伴有侧隐窝狭窄26例,伴有先天性椎管狭窄5例,伴有黄韧带肥厚18例,伴有间盘钙化21例,单纯间盘突出14例。
2 概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
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变脆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
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直立或行走时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乏力感受以致不得不改变站姿或停止行走。
而蹲下或改变姿势后,症状即减轻或消失。
疼痛或麻木可出现在小腿、足部、也可在大腿后侧、外侧或前侧、双下肢或单下肢受累,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表现一系列症状。
常规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
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
腰椎的退变导致的韧带肥厚,加上对疾病的认识缺乏,患者很难快速做出决定行手术治疗,都经过长期的保守治疗如理疗按摩,骶管封闭等治疗,不同程度干扰椎管,加重了椎管内的粘连,给手术带来了困难;是手术失败如神经根,硬膜囊的损伤,脑脊液漏出现的因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系列》健康教育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封闭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封闭治疗中的作用
何文宇 甄鹰 段丽娜
L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在封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门 1 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 摘要】 诊 1 6 组, 均在常规手法治疗的基袖上给与封闭治疗, 观察组在治疗中给与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所掌握 的疾病及封闭治疗的知识明显优于汁照组 , 治疗后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 育有助于提 高封闭治疗的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健康教育; 封闭治疗; 颈腰推 间盘突出症 关键词】 中圈分类号:436R 4. R 7. ; 2 2 文献标识码 : 8 B 文章编号 :0998 (0 7 1一300 10一6920 )417一2 例( %) 表1 2 组息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损伤性退变性脊柱疾病好发于青壮年 , 临床上以颈腰段 脊柱多见。常见的有颈、 腰间盘突出症。近年来 已成为影响 人们生活健康质量的多发病、 常见病。我们科 以“ 冯氏脊柱 ( 定点) 旋转复位法” 配以分筋理筋手法为主, 同时辅以封闭治 疗、 牵引治疗、 中药腾敷等辅助疗法综合治疗此病, 收到很好
全可靠。但如同其它侵人性操作一样 , 封闭治疗也可以出现 一些罕见的副作用。在治疗的同时, 护士一定要严密观察病 情, 做好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 有效避免或预防不良反应的发
生。
22 2 . 组在封闭治疗后 出现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在治 疗后出现不良 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 尸< 00) 见 . 。 1
「〕 冯天有.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 M〕北京: 中
37 封闭治疗后休息 1 m , . 5 i 没有其他不适时再离开。 n
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护理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西安市第四医院(710004)2012年7月28日收稿摘要:剖宫产非正常分娩,产妇会产生恐惧、焦虑、自信心降低、孤独等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心理,手术室护士不但注重对产妇的一般护理,更应注重产妇的心理护理,通过行为、语言、态度、形体等各个方面,改变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产妇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产妇处于一个健康的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148-01剖宫产产妇手术室心理特点及护理赵重利*贾钰**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软伤三科(110031)2012年7月16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184例应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资料。
结果:本组184例患者在精心的护理下,均顺利完成了牵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牵引治疗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和恐惧感、缩短康复时间、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148-02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护理体会黄新颖*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导致患者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
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牵引治疗1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4例患者。
其中男116例,女68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2.5±8.8岁。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临床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观察张立勇1,邵湘宁2(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以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8例予以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58%。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组明显优于针灸对照组(P<O.05)。
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针刀;手法;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与多发病,此病发病率高,而且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人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多年,采用针刀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012年我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40例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46.13±12.87)岁;平均病程(51.24±11.27)月;腰椎间盘膨出19例,腰椎间盘突出21例。
对照组38例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5.78±11.56)岁;平均病程(49.71±10.63)月;腰椎间盘膨出17例,腰椎间盘突出21例。
两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及分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治疗标准》[1]:①多发生于青壮年;②有腰部外伤、慢性损伤或受寒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加大时导致疼痛加剧;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变浅或者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⑤下肢受限,累及神经支配的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会出现肌肉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81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
(2012)12-0514-02
【摘要】:本文主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综
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lambardisc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病和
多发病,腰腿疼痛和坐骨神经痛是最常见症状,多见于成年人和老
年人,是因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
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本文主要对
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
1非手术治疗:
采用牵引、药物及颈部推拿等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①牵引治疗:
取颈椎中立位坐位枕颌带垂直牵引,患者取颈椎中立位坐位,头颈
部放松,使颈椎向前倾15~30度,用颌枕带作颈椎牵引,重量由
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一般为5~12kg),若患者出现头晕或
症状加重等则停止牵引,配合休息,低枕卧床;对于坐位牵引时症
状加重者则采用仰卧位持续牵引。每天1~2次,每次15~25min,
10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②药物治疗:当患者颈脊
髓、神经根受压及水肿症状明显时,先给予脱水治疗:20%甘露醇
125ml加地塞米松针剂5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d,肾功
能不全及糖尿病与高血压者慎用;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山东绿
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10mg)20mg、维生素c注射
液2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
1次,连续10d,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③颈部推拿:患者取骑马
式坐位,医者立其后进行操作。舒筋理肌:用扌衮、按、捏拿等手
法放松颈、肩、背部,重点施术于痉挛的软组织及痛点周围。穴位
按揉:主要对颈夹脊穴、风市、风池、缺盆、扶突、天柱、肩井、
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等穴位进行按揉。推拿操作时间约10min。
2.间断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与物理、化学的局部刺激引起的无
菌性炎症反应,以及免疫自由基因等原因有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的利多卡因具有镇痛、肌松作用,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促
进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硬膜外组织代谢和营养
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醋酸泼尼松龙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
消除神经周围的炎症、粘连,改善微循环。小剂量的芬太尼为阿片
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副作用小,与局麻药有协同作用,对中、
重度疼痛疗效明显。维生素具有营养神经,改善和促进神经细胞代
谢,修复受损神经和抗炎症作用。上述药物的联合使用增加了临床
效果。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故保守治疗成功
率可达到80%以上[2],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日益更新,保守治疗成功
率仍在不断上升,间断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本研究
组随访期间,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的特点,尤其适合广大基层医
院的开展。
3.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化学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cn)
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报道也百花齐放,
治疗的优良率在70%~80%[1]。对于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现多采用胶原酶注入椎间盘内溶解髓核组织的方法,一
些作者采用椎管内盘外注射的方法治疗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3-4],但对于椎管内胶原酶溶解术后患者症状无缓解甚至症状加
重的情况,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的困难程度报道较少,且部分患
者不愿意接受传统半椎板期切开手术治疗,采用med治疗是一种可
行的方法。
4.牵引结合中频治疗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长期躯体姿势不良是腰椎间盘症的内因。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原因是外伤或劳累,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患
者由于劳动、外伤、体育活动时,腰部突然扭闪、撞击或抬重物是
用力过猛、过劳等损伤而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
口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神经根炎症和水肿。腰椎间盘突
出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神经根的炎症反应。小关节的错缝、血液循环
和营养障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的病机关键。纤维环破裂、髓
核突出,突出物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引起神经根反应异常,神
经根传导特性的损害和神经根的营养的障碍。因椎间盘突出而受压
的神经根或脊神经节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来源于退行性变
椎间盘的许多物质,如乳酸、糖蛋白、氢离子、磷脂酶a2、igg和
基质溶素等。来源于神经根周围局部炎性反应组织所释放的内源性
化学性物质包括缓激肽、血清素、组胺、乙酰胆碱、前列腺素e1、
e2和白三烯等,均具有刺激炎性反应和致痛作用。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通过
牵引,使椎间隙增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椎间盘外压力。促
使突出物回纳,同时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腔隙,减轻突出物对神
经根的压迫。中频电治疗主要原理是中频电流具有镇痛、促进局部
血液循环、消炎(非特异性)、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调节神
经系统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牵引结合中频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治
疗;牵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理曲度和椎间隙的高度,
但对椎间盘突出物的突出程度无改变。观察表明牵引结合中频治疗
同时进行,患者感觉舒适,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疗效,证明牵
引加中频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中是值得采用的非手术
疗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德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康复医疗技术[j].现代康复,
1998,2(11):12001201.
[2]郑方,邓遒封.疼痛诊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99.
[3]徐国鸿.胶原酶盘外溶核术104例影像学表现与疗效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0(7):5857~5858.
[4]张震霖.胶原酶溶核术后加硬膜外镇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
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