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务虚会发言稿六篇

年度务虚会发言稿六篇

【篇一】

同志们:

刚才,部分科站长、分管领导就xx年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每个人都用心准备,梳理的十分清晰,把握的十分到位。这天,我们召开这个务虚会,对街道明年的工作做一个展望,进一步认清实际、统一思想,为扎实推进“文化xx、魅力子城、幸福社区、快乐人群、美丽心灵,舒适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务虚会的发言,就应是“思之无涯”、“心灵无羁绊”的,对工作的思路要敢想象、敢超前,这样能迸发出智慧、激发出创新、勾勒出思路。我到街道第一年务虚会,提出“文化xx”24字建设目标,那时候,还是“海市蜃楼”;经过大家两年多努力,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召开务虚会,把“24字”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已经是“素胚勾勒出青花”了;这天我们召开务虚会,需要把这“24”个字更加细致、更加完整的进行“浓墨重彩”地描绘,待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再回顾,那时“xx美如画,子城景更佳。”

思想引领行动。xx要做姑苏区的先行军,思想要先行我们务必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胆识去抢抓机遇、用好

机遇。走经济兴街之路;走古城保护之路;走改善民生之路;走文化繁荣发展之路;走从严治党之路。

一、推进“两翼”振作,走好xx发展的路

建设“文化xx、魅力子城”,有两个要义,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要建成富有文化气息、散发迷人魅力的xx,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重点任务是古城保护,走“经济兴街、古城保护”两翼振作的发展路子。

从去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今年尤为明显,从目前状况看,明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形势都 __。我们的目标是在“换挡期不减速”,我给经济部门的任务就是“稳住基数,略有增长。”要审视xx的文化基因、区域特色,服务于企业找准发展方向,以此吸引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来xx“安家”,从而构筑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大力发展“五大经济业态”。一是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传统的商贸服务产业必须要注入文化基因,构成苏式特色;二是大力发展“科技型经济”,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总部经济、高端文化科技产业,必须要关心和挖掘内在潜力大、发展后劲足的初创型xx企业,围绕智能化的产业我们也要密切关注。三是大力发展“创意型经济”,

目前“创客”的概念受到热捧,科学研究领域与“创客”经济正在构成交集,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实现途径。我们不能错过这次机遇期,要重视大学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苏州大学又在我们辖区,我们要“近水楼台先得月”,经济部门要研究一下,能否与高校的科研力量结合,在辖区建设更高水平的“创客”载体,放眼长远,孵化出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四是大力发展“产业园经济”。继续发挥锦帆创意园、苏大科技创业园等五大产业园的优势,要分析园内企业产业结构,定期到企业调研,对不贴合产业发展方向,企业产能落后的坚决予以调整,“五大园区”必须要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五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旅游不仅仅是进景区,去年务虚会我就提出,xx的魅力在文化的积淀、 __传承,要让现代礼貌承载着传统的温婉,使每个人走进xx辖区,都能在历史和现实中穿越、在

古风和今韵中陶醉,走出xx后,内心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升华。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城市美化好以外,最重要的是xx每一条小巷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条小街都有一个传奇,xx有那么多名居古宅,星罗密布,有那么多文人骚客,指点江山,这些稍加梳理,都能构成美传佳话,我们的文化站、各个社区都能够在这方面做文章,个性是在重视古城保护的大环境下,做好这方面文章,也是工作创新,社区的“一社区一品牌”,这不正是源头吗要充分挖掘,构成特色,打造出苏式文化社区休闲旅游品牌。

大力推进古城保护与发展。要按照景区标准开展城市管理工作,xx年的古城保护工作要多个部门联合推进,城建科和城管科为主要部门,对辖区不同区域要不同对待,分门别类,优化方案,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一场战役来打,相关工作人员要走出办公室,挂图作战。重点要回应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城市礼貌等方面,出实招,下狠劲。专项整治是突破口,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坚持重拳出击、重典震慑,露头就打、不容反弹,始终持续专项整治的频度和力度。城建部门要经常到社区去,看看居民生活的环境,听听居民发的牢骚,对社区道路、小巷卫生、市政设施等多留意,要把钱投到民生最需要的地方。各部门要统筹规划,以完善社区功能为重点,从方便群众生活入手,让居民出门发现“小巷不添堵了”、下雨天“路面不积水了”、汛期“院里家里不进水了”、刮风天“树干树枝不砸瓦了”,垃圾房里“垃圾不积压了”,在老百姓的口碑中提升社区品位。

二、推进民生建设,铆足xx发展的劲

建设“幸福社区、快乐人群”,表在环境,本在人心。前一阶段我们分四个层次召开了干部职工对街道工作的意见征集会,大家畅所欲言、直陈问题,有些问题能够说是直指工作的弊端,反映出一些街道机关工作人员思想、作风都没有切实转变。“幸福社区、快乐人群”

是我们建设的根本目标,这实质是民生问题。如果干部作风浮躁,群众观念落后,居民就有意见。座谈会上对街道机关工作人员我认为最大的意见就是街道工作人员不下社区、“脱离群众”,那里,我捡几条念念:“部分科室机关作风需要改善,社区与街道越来越远,街道工作人员下社区少,很多新进的工作人员和社区互相不认识。布置工作不能仅仅依靠电话、QQ消息,更需要应对面的沟通。部分街道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简单,态度高傲。”难怪群众会说,以前干部是摸得到手,之后干部是看得到脸,此刻干部只能听得到声音,看得到照片。我们机关工作人员是不是要反思,沟通工具先进了,我们距离群众是不是远了。有些科室 __,不担当。”、“此刻所有信访问题都推到社区,有些是需要街道向上反映的,有些是街道能够解决的,有些是无理取闹的,总之,不问缘由全部推到社区。”等等,这些问题给我们“猛然一击”,让我们警醒!“干部不下访,群众就上访”。要实现“

幸福社区、快乐人群”,务必大力推进干部转变作风、增强群众意识。

从下社区入手,严管干部。这次意见征集会还提出很多工作的推荐,给我们很大启发,其中提出工作课题化。“针对工作杂乱、方法不多、提炼不够的状况,推荐街道设立课题基金,各个条线能够整合手头工作,集中提炼,构成课题,透过申请课题形式,给予课题经费,

集研究、创新、实践于一体,注重成果检验,提高基层工作潜力,克服本领恐慌。”我认为能够设立专门课题基金,透过“三社联动”梳理的需求清单,进行整合,晒出课题,让大家认领。我们制度不少,执行不够,有领导挂钩社区制度,有“222”联系群众制度,但均缺乏刚性考核,能够透过课题形式,不仅仅挂社区并且挂课题,用课题的中期考核,末期结题来检验干部下社区的成效,对如期结题的给予课题经费,对优秀课题给予额外奖励,对到期不能结题的给予通报。

从职责清单入手,杜绝冷漠。有意见提出“有些科室碰到问题绕着走,推三阻四,不敢担当,不愿担当。”当然,这个意见没有具体事例,我分析可能是社区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科室职能不是很清晰,碰到事情找的科室不对口,科室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进一步指出该找哪个对口的部门,导致工作不顺畅。也有科站长在意见征集会中提出,各科室部门要加强联系,便于居民办事找错部门后有所指向。前一阶段,我们已经布置了各个条线一些工作流程,以简单易懂的图表形式公布在子城在线上,那么,各科室也要梳理本科室中的职能清单,方便社区工作对接,方便居民办事,各个科室在遇到办事不对口的时候,不能简单拒绝,而是能够告知去向。社事科要把所有服务居民的事项公开透明,针对行政性事务,要制定“工作站行政事项办事流程手册”;针对社区各个条线工作,要制定“社区社工工作手册”和“居民办事服务手册”等等,街道各科室和社区要以严厉的制度要求工作人员,

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要以最热情的态度接待,最明白的语言表示,最简洁的程序办理,最快捷的速度办结,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

从群众参议入手,干群互动。必须要从居委会“主角回归”的角度思考问题。居民自治是本源,做好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篇大文章。社区党委领导本地区居民自治组织开展自治活动,那么,社区党委必然要与居民群众紧密联系。社区党委不是孤立的,某种程度上来说,群众是隐藏在民间的决策咨询参谋机构,社区事务要让群众参与其中。另外一方面,社区也不是孤立的,很多居民的述求是共性相通的,社区搞这类活动能够跨区域,多社区联动,打破区域界限,打破条条框框,只要工作需要、群众需要,都能够联合。同时,每个社区要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要求,要有自己的特色,根据“三社联动”试点要求,鼓励群众、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三、推进作风建设,筑牢xx发展的魂

建设“美丽心灵,舒适生活”,就是让xx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绘就五彩斑斓,让生命中的乏善可陈、苍白无趣蜕变成绚烂多彩。首先要从我们的干部做起,从营造社区的氛围做起。xx发展的魂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式、为人的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