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学习知识重点概括

现代汉语学习知识重点概括
现代汉语学习知识重点概括

现代汉语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 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

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 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 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用途是什么?

1)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组成;

2)主要用途:

A.主要用来给汉字注音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B.还可以用来作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

C.用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D.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

E.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

F.用到电报、电子计算机等方面去。

注意总结:

1.轻声不标调

2.“’”在音节界限发生混淆时使用

3.“儿”化音直接加“r”

4.i 、u 并列标在后

5.ü在“l”“n”后不能去点儿如:lǚ ,nǚ ,lüè ,nüèü和“l”“n”以外声母相拼都要去点儿如:jué ,què

声母(21个)

声母的不同由发音部分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按发音部位不同,声母分七类

1)双唇音:b p 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 c s

4)舌尖中音:d t n l

5)舌尖后音:zh ch sh r

6)舌面音:j q x

7)舌根音:g k h

2.按发音方法不同分

1)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分:

A.塞音:b p d t g k

B.擦音:f h x sh r s

C.塞擦音:j q zh ch z c

D.鼻音:m n

E.边音:l

2)看声带是否颤动

A.声带颤动——浊音:m n l r

B.声带不颤动——清音:其余都是

3)看气流的强弱

A.送气音:p t k q ch c

B.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例:请描述声母中的送气、不送气音

答:送气、不送气音是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较强的叫送气音,气流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共6对。

送气音:p t k q ch c

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例:请描述塞音中的送气、不送气音

答:塞音中有3对送气、不送气音

送气:p t k

不送气:b d g

例:请描述汉语声母表中的舌尖后音

答:舌尖后音是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有zh ch sh r 4个。

一、韵母(39个)

发音图三要素:舌位高低

舌位前后

圆唇与否

单韵母(10个)

复韵母(13个)

鼻韵母(16个)

普通话韵母总表,见书59页

二、声调

1.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特点:

1)主要由音高构成(相对音高)

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

标记方法:参见80页

2.调类: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四声”

三、音节

1.音节: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2.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

3.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4个音素组成。

2)构成汉语音节:声调、韵腹(主要元音)必不可少;

声母、韵头、韵尾不是必不可少

3)一个音节总有元音,最多有三个。“you”且连续出现。

4)音节可以没有辅音。(“e”)。辅音只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4.拼合关系

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参见95页。

5.音节的拼写规则

(1)y,w的使用:(作用:隔音)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

A.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

ia ya ie ye iao yao iou you ian yan iang yang iong yong

B. i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面加上y

i yi in yin ing ying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w开头

A.u 后还有别的元音,把u改成w

ua wa uo wo uai wai

uei wei uan wan uen wen

uang wang ueng weng

B.u 后没有别的元音,在u前加上w

u wu

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也要用y开头。

(2)省写

1)iou iu uei ui uen un

2)ü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所以n、l和合口呼u能拼

(3)标调:按先后顺序,i 、u并列标在后,轻声音节不标调

描写声母:

先分类:

1类:擦音、鼻音、边音(清、浊)

2类:塞音、塞擦音、(送气、不送气)

描写步骤:

1类:发音部位清浊阻碍方式

例:m:鼻音(只有m、n是鼻音)浊音(鼻音都是浊音)双唇音(发音部位b、m、p双唇)双唇浊音

2类:发音部位送气与否清浊(都是清)阻碍方式

例:b:双唇不送气(和p相对)清(2类都清)塞音

描写韵母

四呼:

开口呼:a o e -i 开头

齐齿呼:i

合口呼:u

撮口呼:ü

舌位高低:高,半高,半低,低,高,半高

舌位前后:前,央,后

四、音变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有些音受前后音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即语流音变。(1)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A.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语气词“吧、嘛、呢、啊”

B.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一个字。

例:星星,笑笑

C.“子、头”等构词用的虚语素和表示多数的“们”

D.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例:操场

E.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

F.量词“个”

G.一批双音节词第二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豆腐

(2)儿化韵: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例:花儿 huār

1)音节末尾是a ,o ,e ,u (包括ao ,iao 中的o),直接卷舌

2)韵尾是i ,n 的(in ,ün除外),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

如:小菜儿

3)韵母是in ,ün 的,丢掉韵尾,加[ ]

如:手印儿

4)韵母是i ,ü的,加[ ]

如:玩意儿

5)韵母是–i 的,韵母变作[ ]

如:瓜子儿

6)韵母是ng的,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

如:半晌儿

7)韵母是ing的,丢掉韵尾,加上鼻化的[ ]

如:花瓶儿

(3)变调

1)上声变调

A.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34 如:旅馆

B.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有的变阳平如:打扫

有的变半上声如:椅子

C.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两个时,可适当分组

D.在非上声的前面变半上声 214变21

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

在阴平前:如:火车

在阳平前:如:主席

在去声前:如:准确

在轻声前:如:手巾

2)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则由全降变为半去

3)“一、不”的变调

A.“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如:二十一,你来不

B.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如:一定,不去

C.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如:一生,不该

D.“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如:猜一猜,去不去

五、音位(元音、辅音)

音位: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第二章文字

一、汉字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一)汉字的性质特点

1.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1)从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看

文字是纪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拼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语素。因此汉字又称语素文字。

(2)从汉字本身的构造看

汉字体系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和既不表意又不表音的记号组成。“鸡”

2、汉字结构复杂,是平面型文字

拼音文字是线性文字,汉字是平面型文字。排列形式复杂,字形丰富多样。3.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4.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

(二)汉字的作用

1.历史作用

2.民族交往

3.国际地位

二、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构造单位)

1.笔画

1.1笔画分类(黄178)

(1)单笔画:点横竖撇捺提

(2)复合笔画:撇类点类提类折类钩类弯类(6类25种)

1988语委公布5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

永字八法

1.2笔画的组合

(1)相离:二

(2)相接:人

(3)相交:十

2.偏旁

2.1偏旁的含义

又叫部件

2.2偏旁的分类

(1)按现在能否独立成字划分:

成字偏旁:岩(山,石)

不成字偏旁:

(2)按能否切分成小的偏旁划分:

单一偏旁:分

复合偏旁:湖

(3)按偏旁切分的先后划分

一级“湖”;二级“古/月”;三级“十/口”

2.3部首

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做部首的汉字偏旁具有表意作用。2.4偏旁与偏旁的组合方式

(1)左右结构:新

(2)左中右结构:树

(3)上下结构:岳

(4)上中下结构:赢器

(5)全包围结构:国回

(6)半包围结构:风凶医送

(7)穿插结构:秉爽乘

(二)书写顺序(笔顺)

1.先横后竖:例如:干王

2.先撇后捺:例如:入八

3.从上到下:例如:星章

4.从左到右:例如:阴玲

5.从外到内:例如:周同

6.从外到内后封口:例如:田围

7.先中间后两边:例如:小水

8.先中间后加框

(三)构造方式(造字法)

1.象形:

例字:月雨口牛羊车舟泉瓜虫衣水爪贝(黄教材)

日气阜首耳虎角毛皿网斤矢壶斗自眉门禾燕(高更生)

《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其中象形字364个,占4%。

2.指事

例字:上下二本末朱甘刃出(黄教材)

寸亦牟(牛叫)/至(矢落地)(高更生)

《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其中象形字125个,占1%。

3.会意

例字:武休取明涉益从森囚见(黄教材)

北(人相背)兵(手拿斧子)看(手放在目上方)

寒(宝盖下有人,人身上盖着草,底下有冰)

友(两手相助)烦(页是人头形,从火,表示头痛发热)

匠(装工具之器,斤是斧子)

信(从人从言,人的话必须诚实)

左(辅佐之义)

右(是佑的本字)降(从阜从两止下行,表示从高处下降)

莫(日在草中,是暮的本字)臭(从自从大,是嗅的本字)

页(从从人,原义是头)

棘(刺的本字,二成棘,丛生的酸枣)

林(二木成林)炎(二火成炎)磊(三石为磊,磊为众石)

轰(三车为轰,原义是群车)聂(三耳为聂,原义为附耳小声说话)

嚣(从四口,从页。四口为众口)

《说文解字》共1167个,占12%。

4.形声

看教材中的例字。萌特问跃切饭郡疾钦砚姑虹裘沐晴盆《说文解字》共7697个,占82%。

三、汉字的字体

(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1.发展阶段

(1)甲骨文

(2)金文:钟鼎文

(3)篆书

(4)隶书

(5)楷书

2.演变规律

(1)笔画线条化

(2)字形符号化

(3)结构规范化

2、汉字的使用

(一)用字规范(掌握简化字/不用异体字/掌握印刷体通用的新形字)(二)书写规范

1.P216附录一:常见的别字。

2.P242附录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一、文字的性质

1.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在看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3000多年历史

最早文字的源头:5—6千年前有规则的简单符号,西安半坡

2.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表意两类

表音文字:音素文字:记录的是音素、音节,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记录

音节文字:用有限的符号记录无限的语言内容

一个音节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节表意文字:语素文字:记录语素、词

表词文字:用不同的笔画构成大量的表意符号

3.表意文字的复杂表现:

1)汉语的表意符号,常用的几千个

2)一个音节多个汉字,一个汉字多个音节

3)汉字形声字居多,声旁表音不固定

4.汉语从性质上说是表意文字

1)表意;2)表单音节;3)不实行连写。

特点:符号、表意符号和声类非常复杂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

1)甲骨文:殷商时代,3000多年前。特点:刻在龟甲、兽骨上2)金文:西周。特点:刻在青铜器上,也叫钟鼎文

3)篆书:春秋战国,到秦代变成大篆,小篆(石鼓文)

4)隶书:秦隶,汉隶

5)楷书:汉末魏晋时盛行

6)草书和行书:东汉时已有

三、汉字的构造

1.构造单位:

1)笔画:单一笔画,复合笔画

2)部件:构成合体字

部件(偏旁)的构成方式:相离,相接,相交

成字部件:

不成字部件:

单一偏旁

复合偏旁

3)部首: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2.汉语的造字法:六书。183页

四、汉字的使用

1.笔顺:181页-183页,206页

2.注音错别字:216页

3.字音:219页

4.繁简字:236页

5.查字典方法

6.异形字:242页

第三章词汇

一、语素和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如:人:a.最小;b.有声音;c.有意思。所以是语素玻、璃:没有意义,所以是音节

玻璃:符合三个条件,是一个语素

1)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如:走,重……:因为独立成语气词,所以是自由语素

2)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如:民:人民,民族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如:初、老、第 + ×

× + 子、儿、头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白菜:2个语素,1个词白在其它地方是个词,但在白菜一词中不成词白纸:2个语素,2个词

鱼子:2个语素,2个词

刀子:2个语素,1个词

二、词的构成:

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词缀: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如:刀子:刀——词根;子——词缀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词:单音节的词。如:人、天、马

(2)多音词:

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

A.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参差

B.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从容

C.其他:非双声、叠韵。如:蝴蝶

2)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构成,分开没有意义

如:猩猩、姥姥、纷纷

3)音译词:音译的外来词。如:沙发、葡萄、巧克力、奥林匹克

单纯词和单音词的区别: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可能两个音节或更多)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

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

叠音:一个语素,两个音节相同,分开没有意思

重叠:两个语素。见笔记第16页

复合式的构成:

特点:两个都是词根,只是关系不同。

联合(并列)。“和”

偏正(修饰)。“的,地”

动宾(支配)。“了,着,过”

补充(补充)。“得”

主谓(陈述与被陈述)。“是,是不是”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复合式的构成:至少由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而成。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并列式)

可加“和”

A.两个词根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如:道路,体制,改革,治理,善良,美好

B.两个词根组合起来后产生新的意义。

如:骨肉,尺寸,开关,买卖,反正,横竖

C.偏义词: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如:国家,质量,窗户,人物,忘记,动静

2)偏正型:(定中,状中)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可加“的”

如:新闻,火车,筛选,火热,狐疑,好看,重视,男子

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加“得”

A.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如:提高,推广,阐明,改进,搞活

B.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如:花朵

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支配式)。加“了”

如:管家,司令,起草,达标,下岗,动员,立夏,失望

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面的。“谁…了”

如:地震,霜降,日食,民主,年轻,肉麻

(2)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意义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词缀构成。

1)词缀 + 词根

如:老×,小×,第×,阿×,初×

2)词根 + 词缀

如:×子,×头,×儿,×性,×者,×化

3)词根 + 叠音词缀

如:红彤彤,绿油油,喜洋洋,水汪汪,乱哄哄

(3)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

如:妈妈,爹爹,叔叔,哥哥,刚刚,偏偏,仅仅

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

重叠式合成词:词根的重复。如:妈妈,星星

叠音式单纯词:音节的重复。如:姥姥,猩猩

重叠式的几种构词方式:

1)AA:如,爸爸,妈妈

2)AABB:如,男男女女

3)ABAB:如,研究研究

4)ABB:如,亮堂堂

(4)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不止一个层次。

如:革命化非对抗性

三、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发展

1.词义的属性:

1)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如:电脑、空调

2)概括性:抓住整类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点。如:老师。

3)社会性:是约定俗成的,为使用该语言的全社会成员所共同理解,共同承认,共同遵守。

4)模糊性: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如:高、矮

5)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如: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 = uncle

2.词义的构成

(1)理性义:词义中词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词典上的意项)

(2)色彩义:

1)感情色彩:褒、贬、中如:英雄、叛徒、土地

2)语体色彩:书面语、口头语如:吝啬、小气

3)形象色彩:如:玉带桥、狗尾草

3.词义的分解:

(1)义项:指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根据义项的多少可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A.一些常见的事物名称:如:桌子,钢笔,茶杯

B.专有名词:北京,老舍,长江

C.外来词:咖啡,葡萄,吉他

D.科学术语:原子,元音,激光

也有例外,如:科学术语“元素”,引申为“要素”。所以确定一个词是否是单义词,还需要查看工具书。

2)多义词:有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来的

转义:由基本义发展转化出的。(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原始义

(2)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

如:老:A。基本义:年岁大:老人,老汉

B.转义:年岁大的人:养老,男女老少

C.经历长的人:老手,老练

D.时间长久的:老朋友,老干部

黑:黑钱,这人真黑

模式:链条式

放射式

(3)同音词:读音相同而字义没有关联(同形同音,异形同音)

如:花.衣服花.钱——同音词

才.能你怎么才.来呀?——同音词

兵.器兵.法官兵.一致——多义词

几组同音词:如:开会会说中文

放偏了偏要去

白去了白色

别去了别在衣服上

双音节同间词:如:出口儿产品出口了

他生气了他很有生气

(4)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

如:男人,女人——共同义素:人(成年)

不同义素:男性,女性

男人,女人,小孩——共同义素:人

不同义素:成年,未成年

男性,女性

义素的作用:把词义清楚的分解开来。

4.词义的聚合

(1)语义场:

如:椅子,转椅,凳子。因为有共同义素:都是用来坐的;不同义素:靠背有无,能否转动。所以属同一语义场。

(2)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如:爸爸=父亲

近义词的辨析理性意义的不同

色彩方面的不同

用法方面的不同

1)理性意义:

A. 语义轻重不同

优良,优异损坏,破坏改良,改革

(轻度)(有故意的倾向)(一般改变)(较彻底)

B.范围大小不同

战争战役战斗

时代时期时候

事情事件事故

模范榜样典范

C.集体和个体的不同

马马匹信信件树树木

D.词义侧重点不同:特点:有一个共同义素,另一词根表明侧重的不同如:隐藏,隐瞒,隐蔽

共同义素:隐——不让人知道

不同义素:藏起来;瞒住某件事;借助事物躲起来

如:才能,才华,才智

办事能力;文学艺术方面;思考能力强,聪明

如:整理,整顿;爱惜,爱护

2)色彩方面:

A.感情色彩不同

如: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共同义素“结局”

B.语体色彩不同

如:生日(口语),诞辰(书面语)——共同义素“出生的日子”

3)用法方面的差别:

A.搭配不同:

如:交流 + 文化/ 经验 /思想(抽象名词)

交换 + 礼品 /产品 / (具体名词)

B.词性不同:

如:突然:形容词:做状语:突然来了忽然:副词忽然来了

C.语法功能不同(在句中充当的语法位置不同)

(3)如何辨析:既从意义出发,又从用法出发

如:再说一遍,中的“再”,能不能换成“又”

步骤:A。写例句归类(看几个义项,几个用法)总结义项

B.互相替换,找出不同点

C.对替换的情况归类总结

如:参观,访问,游览

参观:强调实地的看。+ 单位,厂区

访问:一般是有目的的看望,且进行交谈。+ (有人的)单位

游览:游玩。+ 名胜、风景区

例:讨论,商量

安理会继续“讨论”伊拉克问题

老师们正在“讨论”教学计划

我们正在“商量”事儿

我们“商量”好了

他用亲切的“商量”的语气对我说

会上,大家就考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语义侧重: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甚至可以进行辨认

适用范围:讨论:大,正式,重要;

商量:小(2个人也可),不那么严肃,不那么重视用法:展开讨论:宾语

商量:不能作宾语

例:成绩,成就

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

取得很大“成就”

故宫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他三十岁时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是

语义侧重:成绩:一般的事

成就:重大的事

搭配词语不同:

词性不同成绩:名词成就:动词,名词

回答问题的方法:

1)共同的语义场也可以说

2)再从各方面辨析不同点

3)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入手,色彩也可谈

(4)反义词

1)绝对反义词:如:生,死;动,静

2)相对反义词:如:大,小;多,少;好,坏

(5)词汇的组成:

1)基本词汇:A。稳定;B。能产;C。全民常用

2)一般词汇:基本以外的

3)特殊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复习重点:

1.词和语素的区别:253页

2.单纯词,合成词:258页

3.基本义,转义:275页

4.同义词的差别:288页

第四章语法

一、概说:汉语语法和句法一般是汉语的特点

1.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词法:组词的规则(词的构成、词形变化、词类)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2.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

3.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词

词组>语素

词可以 = 句子词组可以 = 句子

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

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二、词类

1.划分的标准

(1)按语法功能划分(最主要的标准)

三种表现: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A.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实词:可以

虚词:不能(了、的、呀…)

B.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依附实词

(2)按形态划分

1)构形形态:如:研究——研究研究

2)构词形态:如:凿——凿子

(3)按意义划分:语法意义

如:风、马、牛——“事物”

2.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

虚词:助、介、连、象声

划分标准:

1)意义:实词:比较实际:太阳、红、吃

虚词:比较虚,抽象:被、把

2)用法:实词:可单独用来回答问题

虚词:一般不能

3)做句子成分:实词:可做句子成分

虚词:一般不能

4)数量:实词:开放,越来越多

虚词:封闭,1000出头

副词只能做状语,原来算虚词,现在归入实词。

3.区别:名、动、形

(1)看能不能受“不”的修饰

名词:不能

形容词、动词:可以

(2)再看能不能带宾语

动词:能(也有不及物动词)

(3)再看能不能受“很”的修饰(不能同时带宾语)形容词:能

如:很喜欢他:受很修饰同时带宾语。所以,喜欢是“动词”

区别词(一般归入形容词)

初级、男、女、大型、单、双、彩色、黑白——起区别作用

只能做定语或加“的”单独使用

名词:时间名词对举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方位名词

例:一百人左右一百人上下——数量

三点左右三点上下——时间

四十左右四十上下——年龄

中秋节前后三天前后——前后用于时点前后,而不用于时段4.动词:

(1)“是”

1)判断动词“是”

2)“是…的”:

例:我是昨天来的——强调时间

我是坐飞机来的——强调方式

我是买东西来的——强调目的

(2)能愿动词

1)能:表能够、可以

2)会:A。掌握了某种本领、技能(即使可与“能”替换,也有侧重点不同)

B.估计会发生。如:我会去的

(3)趋向动词:

上去进出回开过起来去——简单趋向动词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复合趋向动词

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开去过去

1)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2)但经常用在其它动词后做补语,构成复合趋向补语

起来:

1)方向。如:太阳升起来了。

2)开始了(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如:大家笑起来了。

3)由分散到集中。如:大家团结起来。把衣服收起来。

4)这东西看起来挺好的。

5.数词

(1)二、两的用法:33页

(2)汉语中概数的表达:

1)×上下

2)一两个,七八天——两个相临数字一起用

3)五十来岁、四十来年——多

4)三十多

5)近六十岁了

6)买几斤水果

(3)“半”的使用

例:三天半,三个半天

6.量词

(1)临时量词:如:一脸灰;一窗台土

(2)集合量词:如:一套;一群

(3)不定量词:如:点、些来了一些朋友

用法:

A.动词、形容词 + 不定量词“略微”

B.有 + ×如:有点儿头疼

C.这么、那么 + ×如:这么点儿

7.代词:

(1)人称代词:注意“别人、人家”

他不爱说话,别人(人家)问了才回答。——泛指第三人称

我的汉语可比不上人家老同学。——特指第三人称

除了他,别人都不知道。——一定范围内泛指

(2)指示代词:这、那

(3)疑问代词:

“每”“各”

虽能互换,但侧重点不同

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强调个体

每人有每人的习惯:强调全体

8.副词

(1)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曾经,马上,常常,渐渐,早晚,又

(2)程度副词:很,极,非常,格外,越发,有点儿,稍微

(3)范围副词:都,总,统统,仅仅,单,一齐,一律

(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必,必须,的确,没有,莫,是否

(5)情态副词:亲自,亲手,赶紧,肆意,悄悄,公然

(6)语气副词:究竟,简直

(7)频率副词:还,再,又,也,再三

已经、曾经:

1)意义不同:我已经看了这本书了。——强调完成,和现在关系密切

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了。——强调发生,和现在关系不密切2)用法不同:搭配:“已经…了”“曾经…过”

否定形式:还没不曾

还、再、又、也

还:表持续。“他还没来”

再:表重复。“请再说一遍”

又:表添加。“又说了一遍”

也:表类同。“我也去了”

不、没

1)意义不同

不:+ 动词,否定动作:“不去!” + 形容词,否定性质:“不红!”

没:否定发生。“没去”

2)用法不同:

不:主观不想。表将来或现在

没:客观条件不允许。表过去

例:我不老,走得动。——强调性质

我没老,走得动。——强调完成

衣服不干,不能穿。——强调性质

衣服没干,不能穿。——强调完成

9.介词

1)是从实词虚化来的。“把”

2)大部分是兼类的。“对他说”——介词“对”——形容词

对、对于

1)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意义比“对于”大

2)“对”、“对于”都表示对待关系

3)但“对”还有别的意思。

例:他对我很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对于”

对我点了点头。——表示方向

对于、关于

1)都是介词

2)意义不同对于:介绍出对待关系的对象

关于:强调关涉的范围

例:关于西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对于这个班的同学,我不太了解。

关于:对象,范围共现

3)用法不同

对于… + 主 + 动词

关于…

主 + 对于… + 动词“我对于这个班的同学不太了解”

主 + 动词 + 关于…的名词“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书”

把、被

处置:A把B怎么样。如:我把门关上。

致使:如:把嗓子喊哑了。

指出范围:如:我把北京跑遍了。

我把这本书读完了。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简单的。把字句中的名词应是有定语的。

否定形式:…没把…

能愿动词和否定词放在把的前面。

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都是带宾语的。

例:我们把这些种子都种在山上。我们要让这些花儿都长好

“被”和“把”基本一样

把:强调“把”的宾语。如:我把纸撕了。

被:强调“被”的宾语。如:纸被我撕了。

10.连词:

1)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或、及

2)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如果、虽然、只要、所以、从而

3)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并、并且、或者、还是、而、而且

使用中,可以单个用,也可以成对使用。

复句

联合:两分句位置基本相等。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偏正: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还是、或者

还是:用在选择问句或不确定陈述句中。如:今天是M还是T?

或者:用在陈述句中。如:今天是M或者是T。

无论、不论、不管

放在偏正复句中的条件句中,表示“无条件”。如:无论天气多热,我都要爬山。特点:

1)无论天气热不热。 A不A

无论他去不去。 V不V

2)无论多热。无论谁去。——有疑问代词

3)无论去还是不去。无论你去还是他去。——后面出现的是供选择的

不是…就是…——两者必居其一

不是…而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连词的位置:

1)一个主语时,连词要放在主语的后面。

如:我不但去过颐和园,而且去过三次。——递进

2)两个主语时,连词放在主语前面。

如:不但我去过颐和园,他也去过。

就、还、却、也、都、才、又——副词只能出现在第二个分句中主语的后面

11.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

2)动态助词:了、着、过

3)比况助词

4)语气助词

5)其他助词

1)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后,宾语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

如:吃了饭出去玩儿。

2)语气助词:放在句尾

A.表变化:如,花红了。

B.表确定的语气:如,吃饭了。

语气助词:

是非问句:我们看电视吗?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吧?

表不满意:我们看电视啊!

表进行:我们看电视呢!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了。

汉语疑问句:

是非疑问句:是,不是——吗?

特指疑问句:有疑问代词——呢?

选择疑问句:…还是…——呢?

正反疑问句:去不去——呢?

三、短语

除词法中的五种(联合、偏正、动宾、陈述、主谓)外,还有:

1)连谓短语如:听了很高兴

2)兼语短语如:请他来倒水喝

3)同位短语如:首都北京

4)方位短语如:桌上

5)数量短语如:一个

6)介词短语如:用钢笔写字

7)助词短语“的”字短语:如:你的、我的

现代汉语学习总结

现代汉语学习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现代汉语学习总结 当我们谈到这大半学期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我有许多的感触。以前在我的意识里,《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就等同于学了12年的语文,读读经典、背背诗词、写写文章,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然而经过本学期对其的进一步学习,更新了我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了解。中学时期的语文所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是一个广义的词,它包括语言知识、现代文知识、文言文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和作文知识等等,然而我们大学的《现代汉语》是对中学语文在某些方面的深入学习和拓展。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对《现代汉语》的学习: 一、对《现代汉语》的认识 目前我们对于《现代汉语》的学习在六个方面:上半期关于现代汉语常识、语音、文字的知识,以及这学期词汇、语法修辞。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学习普通话、掌握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丰富词汇并提高自己运用词语的能力、学会组词造句、分析改造病句……这些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论,能够提高学生认识、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然而,在我们看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的是稳扎稳打的学习态度。因为《现代汉语》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例如:《现代汉语》上册第四章词汇知识、与《现代汉语》下册语法中的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踏实的学号每一课的知识。 二、在《现代汉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教材知识点密集,不知如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2.学习过程中,语言类学科枯燥无味; 3.对许多知识一知半解,构不成系统的知识面; 4.所学知识遗忘较快;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startera知识点总结(自己整理)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 S t a r t e r A知识点总结(自己 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概念青少版Starter A 日常用语总结 1.Hello!/ Hi! 2.Good dog!/ Bad dog!/ Good girl! 3.No cat!/ No ball! 4.Look! 5.Yummy!/ Yuk! 6.Help!/ Stop! 7.Oops! 8.Look at my/ your+颜色+事物! 9.Thank you!/ Thanks! 10.Sorry! 11.Happy birthday! 12.Hurray! 13.Please! 14.This is my family/ dad/ mum/ sister/ brother/ friend. 15.Look out! 16.Here you are! 17.Let’s play! 18.Your turn! 19.Guess! 20.-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What’s= what is my name’s= my name is 例: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Peg. 21.It’s a (an).../ It isn’t a (an)...(bike/ car/ doll/ robot/ train/ van) 单词以元音开头,用an;以辅音开头,用a。 比如: an apple/ insect/ egg/ umbrella a train/ van/ robot/ car It’s= it is isn’t= is not 例:It’s a book./ It isn’t an orange. 22.-Is i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it an apple -Yes, it is./ No, it isn’t. 23.This is my....../ This isn’t my......(book/ pen/ pencil/ pencil case/ rubber/ ruler/ school bag) This is 无缩写This isn’t= This is not 例:This is my pen. This isn’t my schoolbag. 24.That’s my....../ That isn’t my...... That’s= that is That isn’t= that is not 例:That’s my mum. That isn’t my father. 25.-Is this.../ Is tha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this a train -Yes, it is. -Is that an umbrella -No, it isn’t. 26.-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an)...(bone/ hamburger/ salad/ sausage/ tomato/ pizza) What’s= what is

学习现代汉语的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学习现代汉语的总结 篇一:现代汉语学习总结 现代汉语学习总结 当我们谈到这大半学期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我有许多的感触。以前在我的意识里,《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就等同于学了12年的语文,读读经典、背背诗词、写写文章,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然而经过本学期对其的进一步学习,更新了我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了解。中学时期的语文所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是一个广义的词,它包括语言知识、现代文知识、文言文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和作文知识等等,然而我们大学的《现代汉语》是对中学语文在某些方面的深入学习和拓展。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对《现代汉语》的学习: 一、对《现代汉语》的认识目前我们对于《现代汉语》的学习在六个方面:上半期关于现代汉语常识、语音、文字的知识,以及这学期词汇、语法修辞。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学习普通话、掌握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丰富

词汇并提高自己运用词语的能力、学会组词造句、分析改造病句……这些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论,能够提高学生认识、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然而,在我们看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的是稳扎稳打的学习态度。因为《现代汉语》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例如:《现代汉语》上册第四章词汇知识、与《现代汉语》下册语法中的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踏实的学号每一课的知识。 二、在《现代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总结)》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教材知识点密集,不知如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2.学习过程中,语言类学科枯燥无味; 3.对许多知识一知半解,构不成系统的知识面; 4.所学知识遗忘较快; 5.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 三、针对问题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现代汉语》上下两册,共六章知识。鉴于教材知识点密集的问题,我们思考出了将六章的内容列出主体框架的办法,这样可以对知识点一目了然,学习之后可以根据列出的大点进行回忆巩固,不熟悉的知识点及时翻书巩固,达到“亡羊补牢、及时修补、为时不晚”的效果; 2.语言类学科的枯燥性是正常的,专业性的学习就需要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 导读:1、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韵”包括一个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韵尾。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2、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平、上、去、入。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3、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尔雅》。《尔雅》的字是按意义分类的,全书共十九章。 4、中国按字的形体及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主要参考书。后代研究此书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5、《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全书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 6、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7、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8、中国的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三种称说,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9、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

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10、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一个。如zhuāng(庄);ā(阿)。 11、成语是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意义具有稳定性, 结构具有凝固性。大多数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如:废寝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补牢、一干二净。 12、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如:走后门、天晓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1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有完整意义和一定语调的句子叫复句,它所包含的单句叫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来表示的。如: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14、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如: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义所在,偏句 从种种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如: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 15、在联合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四种。如: 阿里汉字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很工整。(递进关系) 这是卧

2018届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20xx届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 义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cture Notes on Modern Chinese Grammar for the 2018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20xx届高考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高三年级复习用) 第一节概说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实际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虽说这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畴,但是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核心,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要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主要主要方面(这里只从高考的角度球入,实际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反义词”“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

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要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短语的概念 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StarterA重点知识总结

Unit 6 This is my family. 词汇:family mum dad sister brother friend 句型:This is... 句子:1.This is my mum. Lesson 2 词汇:my your 缩写:What’s=What is my name’s=my name is 句子:①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Pop. Unit 7 Happy birthday? 词汇:bike car doll robot train van 缩写:it’s it’s=it is it isn’t it isn’t=it is not 词汇:a an 句子:①It’s a van. ②It isn’t a car. 短语:a train/van/robot/car An apple/insect/egg/umbrella Lesson 2 句型:Is it...? 句子:㈠Is it an apple? Yes,it is./No,it isn’t. Unit 8 That’s my book. 词汇:book, pen, pencil ,pencil case, rubber, ruler, school bag 缩写:this is this isn’t this isn’t= this is not that is that isn’t that isn’t= that is not 句子:①肯——This is my book. 否——This isn’t my book. ②肯——That’s my book. 否——That’s isn’t my book. Lesson 2 句型:Is this...? Is that...? 句子:①Is this a pencil? Yes,it is./No,it isn’t. ②Is that a school bag? Yes,it is./No,it isn’t. Unit 9 What’s this,Mum? 词汇:bone, hamburger, salad, sausage, tomato, pizza 缩写:What’s=What is 句型:What’s...?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5X4’) 1.现代汉语: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3.汉字: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书写符号系统,它记录语言,并依 附于语言而存在,辅助语言进行交际。 4.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5.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6.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汇成分(语素、词和固定短语) 的总汇。 7.义素:是构成义位的最小意义单位,是分解义位得到的比义位低一级的语义单位。 8.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9.语法单位:是构成语法格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10.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二、选择题(20x2’) 义素、主谓句、短语类型、词语类型……如:“干劲足”(主谓短语) 三、简答题(4x7’) 1.简要说明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后音 (2)按发音方法分: ①阻碍的方式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②从声带是否颤动分:清音、浊音 ③从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 2.简要说明韵母的分类。 (1)按结构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2)按四呼分: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 (3)按韵尾分:开尾韵母、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 3.简要说明语素和词的关系。 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区别在于功能上的差异: (1)语素是用于构词的,而词是用于造句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关系。语素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 (2)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构成词的语素。如:单音节语素(草)、多音节语素(咖啡)(3)非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起来构成词的语素。如:“学习” 中的“习”属于非词语素。 4.简要说明语素的分类。 (1)按语音形式分: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2)按组词能力分,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 (3)按组合所处的位置,语素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4)按是否有词汇意义,语素可分为实语素与虚语素 5.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 (1)有相对稳定的表现形式(读音、书写)

大一现代汉语复习知识点重点 含(绪论)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大一下) 现代汉语(绪论) 现代汉语概述 什么是语言? 人所说的话都的总称。 1.语言的功用 2.语言的本体 3.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的特征符号性、工具性、民族性 从功能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从功用来说,语言又是人类赖以思维的工具。 从语言本体:所以语言都是有声语言,所有语言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人有目的地发出的、而他人能从中理解、体会其意的声音实际是有一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 语言就是一个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符号具有二重性,能指所指 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还是一个很有规则的结构,而是一个变动的结构。 主宾表定状补 (刘)老师(大口)吃(完)(红)苹果。 定语主语状语动补语定语宾语 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状语后置 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看,语言有口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形式。 口语是语言最根本的变现形式。 书面语是指口语用文字记录下来,而且加以提炼、加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认为是语言的代用品。 体态语:手势语,唇语…… 语言是人类籍以思维和相互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强调 语言不是文化的产物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获得语言不是靠学习,而是靠习得,正是这种本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小结 1.外部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内部结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结构上,语言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还是一个很有规律的结构,而是一个变动的结构。 二、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定义

专题-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大庆铁人中学韩晶 一、词类 词类: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实词:特点:有实在意义,能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独立成句。 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特点:无实在意义,不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起“连接”和“附着”作用。 分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实词: (一)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围、上、下、道德、思维等。 2、语法特点: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 (二)动词 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 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三)形容词 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 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带宾语。(四)数词 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2、分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在基数词前加“第”或“初”组成) 3、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五)量词 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遍、场、下;3、语法特点:一般不能单独运用,用在数词、指示代词之后构成量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六)代词 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2、分类:人称代词: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如我、你、他; 指示代词:分近指与远指,如这、那; 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 (七)副词 1、定义: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的词。 2、分类: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 有时间、频率副词:如已、刚、才、一向、总是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一律等; 有情态、方式副词:如肆意、亲自、公然、连忙、全然、悄悄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肯定、否定副词:如必、必须、的确、没有、别、是否、不用等; 有处所:处处、到处、四处等。 3、语法特点:副词都能作状语,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如“就”“又”。 (八)拟声词 1、定义: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汪汪、叽叽喳喳、劈里啪啦、轰隆隆、哗啦。 2、语法特点:拟声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 (九)叹词 1、定义: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唉、哼、喂、嗯。 2、语法特点:叹词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单独成句。 虚词: (一)介词 1、定义: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二)连词 1、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2、分类:并列连词:和、跟、与、同、及等。 承接连词: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 转折连词:却、只是、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 选择连词: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 让步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 StarterA 知识点总结(自己整理)

新概念青少版Starter A 日常用语总结 1.Hello!/ Hi! 2.Good dog!/ Bad dog!/ Good girl! 3.No cat!/ No ball! 4.Look! 5.Yummy!/ Yuk! 6.Help!/ Stop! 7.Oops! 8.Look at my/ your+颜色+事物! 9.Thank you!/ Thanks! 10.Sorry! 11.Happy birthday! 12.Hurray! 13.Please! 14.This is my family/ dad/ mum/ sister/ brother/ friend. 15.Look out! 16.Here you are! 17.Let’s play! 18.Your turn! 19.Guess! 20.-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What’s= what is my name’s= my name is 例: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Peg. 21.It’s a (an).../ It isn’t a (an)...(bike/ car/ doll/ robot/ train/ van) 单词以元音开头,用an;以辅音开头,用a。 比如:an apple/ insect/ egg/ umbrella a train/ van/ robot/ car It’s= it is isn’t= is not 例:It’s a book./ It isn’t an orange. 22.-Is i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it an apple? -Yes, it is./ No, it isn’t. 23.This is my....../ This isn’t my......(book/ pen/ pencil/ pencil case/ rubber/ ruler/ school bag) This is 无缩写This isn’t= This is not 例:This is my pen. This isn’t my schoolbag. 24.That’s my....../ That isn’t my...... That’s= that is That isn’t= that is not 例:That’s my mum. That isn’t my father. 25.-Is this...?/ Is tha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this a train? -Yes, it is. -Is that an umbrella? -No, it isn’t.

现代汉语知识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总结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典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两种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文艺作品的语言: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文学语言的内涵和功能更为丰富。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在不同时代的称谓:春秋时代——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民国——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1955年,背景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现代汉语方言(地方话)

汉语方言差异由大到小排列:语音、词汇、语法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梅县话)、闽方言【闽东方言(福州话)】【闽南方言(厦门话)】、粤方言(广州话)。 四、现代汉语特点 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词汇方面: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 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五、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附:国家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1985年12月,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委”。2000年10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施行。 推广:1995年,逐步实行按水平测试结果颁发普通话等级证

自考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 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 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 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 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 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 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 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 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 答: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一、语法知识概述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starterA期末练习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 Listening 听力部分30’ 一、听录音,写单词,并写出单词的中文含义(20’)。 二、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10’) 1. ( ) A. skirt B. shirt C. sock D. sweater 2. ( ) A. rabbit B. tortoise C. rubber D. parrot 3. ( ) A. twelve B. twenty C. eleven D. seven 4. ( ) A. a duck B. two ducks C. three ducks D. four ducks 5. ( ) A. evening B. morning C. lunch D. breakfast 6. ( ) A. chair B. shelf C. bed D. wall 7. ( ) A. next to B. bedroom C. bathroom D. between 8. ( ) A. dancer B. nurse C. man D.woman 9. ( ) A. aunt B. uncle C. cousin D. sister 10. ( ) A. this B. that C. those D. the

Writing 笔试部分70’ 三.用“a”或“an”填空(10’) 1. apple 2. book 3. rabbit 4.umbrella 5. mouse 6. __ ice cream 7. ___ little monkey 8. __ big egg 9. __ red apple 10._banana 四、圈出不同(10’) 1. red blue pink banana 2. frog mouse butterfly big 3. shirt anorak short cap 4. seven eight sister eleven 5. father mother uncle driver 五、请写出缩写(10’) I am___ he is___ you are ___ is not___ are not___ it is___ they are____ she is____ that is ____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10’) ( )1.--What’s this? A. That’s a book. B. Yes, it is. C. It’s a bus. ( )2.--What colour is it? A. It’s yellow. B. It’s a dog. C. Thank you. ( )3.-- is your name? --I’m Ann. A.What B. Who C. Where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提纲

现代汉语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它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4.现代汉语有两种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 5.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6.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7.方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8.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9.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名称 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则称为普通话。 10.“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

“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言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11.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12.汉语方言的差异性 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的差别最小。 12.七大方言区名称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3.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特点 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音节整齐简洁。④有声调。 14.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特点 ①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③同音语素多。 15.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特点 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 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16. 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汉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有词句意义的声音 才是语音。 1.语音三种属性 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汉语音节里有几种声调、句子有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二

第四课时现代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单句 1.把字句 例如: ⑴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变感叹句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了啊! 第五课时单句与复句辨析 一、组合下列几个句子,给“复句”下定义。 ①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即分句组成。 ②分句之间意义紧密联系。 ③分句的结构相互独立。 ④分句之间有一定的的逻辑关系。 复句 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 【练一练】 一、下面句子属于单句的一项:() A.与其说是他天资比较聪明,还不如说是他学习刻苦勤奋。 B.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C.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D.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请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我们去地里拔草。 2.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地里拔草。 3.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4.我坚信,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5.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 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 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6.这件事情大家都赞成。 7.他一坐下来就看书。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startera知识点总结

动物:cat 猫 dog 狗 fish 鱼insect昆虫 monkey 猴子 panda 熊猫 zebra 斑马 pig 猪frog 青蛙 mouse 老鼠 parrot 鹦鹉 rabbit 兔子 tortoise 乌龟 食物:apple 苹果 egg鸡蛋hamburger 汉堡包 salad 沙拉 sausage香肠tomato西红柿 pizza比萨jelly果冻 颜色: green绿色 red 红色 blue 蓝色yellow黄色 orange 橙色 身体部位: leg 腿 mouth 嘴 nose 鼻子 玩具:Ball 球 kite 风筝 violin 小提琴xylophone 木琴doll 木偶 robot 机器人 车:bike 自行车 car 小汽车train 火车 van 货车;面包车 家人亲戚:family 家人 mum 妈妈 dad 爸爸 sister 妹妹 brother 弟弟friend 朋友 文具:book 书 pen 钢笔 pencil铅笔 pencil case 笔袋 rubber 橡皮 ruler 尺子 school bag书包 职业:dancer 跳舞者,舞蹈专家 doctor医生 nurse 护士 policeman男警察policewoman 女警察 postman 邮递员 teacher 老师 数字: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形容个人体态:tall 高的short 矮的big大的 little 小的fat 胖的thin瘦的 衣物: anorak 带帽子的夹克衫 cap 鸭舌帽 T-shirt T恤Shirt 衬衣sweater毛衣hat有檐帽 方位介词:behind 在…后面 in 在…里面 in front of 在…前面 on 在…上面under 在…下面 其他词汇: girl女孩 boy 男孩 sun 太阳 table 饭桌 umbrella 雨伞 king 国王 queen王后zoo 动物园 window 窗户 bone 骨头 句子: at my yellow leg! 看我黄色的腿! is my brother and sister. 这是我的哥哥和姐姐。(用于介绍某人) ’s a robot. 这是一个机器人。 it an apple? Yes,it is./No,it isn’t.它是一个苹果吗?是的,它是。/不,它不是。 isn’t my schoolbag. 这不是我的书包。 this a schoolbag? Yes,it is. /No,it isn't. 这是一个书包吗?是的,它是。/不,它不是。 ’s this?It’s a hamburger. 这是什么?这是一个汉堡。 What’s that?It’s a salad. 那是什么?那是一盘沙拉。 What is it?It’s an egg. 它是什么?它是一个鸡蛋。 8.How old are you?I’m eleven. 你多大了?我十一岁了。 9.Are you seven?Yes,I am. /No,I’m not.你七岁了吗?是的,我是。/不,我不是。 10.You aren’t five. 你不是五岁。 11.He’s tall.他很高。She isn’t fat. 她不胖。 12.Is she tall?Yes,she is./No,she isn’t.她高吗?是的,她高。/不,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