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掌握好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非常重要。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和复习。
下面对现代汉语的复习重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汉字的基本认识汉字是中文的基础,是我们汉语文字的书写形式。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掌握汉字的基本认识。
包括认识汉字的结构、笔画、发音和意义等。
此外,还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比如基本的日常用语、数字、部首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阅读和书写汉字。
二、词汇的扩充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我们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包括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短语和成语,同时还要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新词汇。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运用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三、语法规则的掌握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是我们正确表达意思和理解语言含义的重要依据。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比如词序、句式、语态、时态等。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比如虚词搭配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
只有掌握好语法规则,才能写出规范和通顺的现代汉语文章。
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积累阅读量和写作经验。
通过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报纸、杂志、小说等,可以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而写作练习则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口语和听力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我们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跟中国人交流、听力练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水平。
只有口语和听力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
《现代汉语》考点总结

现代汉语考点总结概论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看,五四以前的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汉语是它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形式。
2.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今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9DC末期出现12、13DC成熟3.古代汉语学习对象:文言文(二)现代汉语★1. 定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狭义)1955年确定(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普通话和方言★(一)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相互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
(汉语方言只是为某一地区人民使用的语言,不仅在社会交际作用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在自身发展趋势中也是向普通话靠拢的。
)在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
(二)口语和书面语1. 口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共同口语形式比书面语晚出现,最晚14DC,“官话”(一种全民族公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开始形成,清朝时已全国通行。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其源头:白话文)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通行全国。
3.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国语运动”(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使民国初年“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口语的读音)代替了“官话”。
4.在春秋时代,汉民族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2016年填空)(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七种方言的划分并非地理划分,其主要依据方言的共同语音特点;方言间亲疏关系不同,闽、粤方言与共同语差别最大,其后依次是吴方言、客、赣、湘;按使用人口排列: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语音最突出,词汇次之,语法最小1.北方话: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占约汉族人口总数70%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徐州,蚌埠)(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长江以北,淮河以南)2.吴方言(江浙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8000多万,占汉族人口8.4%,第二大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不包括镇江)以及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梳理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梳理一、绪论1、现代汉语的定义:①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②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③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志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2、普通话的作用。
3、语言的定义:①从结构上看②从功能上看(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
)4、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①口语(含义、特征)②书面语(含义、特征)5、文学语言(定义、形式)。
6、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7、汉族历史上的民族共同语:春秋一一雅言汉代一一通语明代--- 官话辛亥革命后---- 国语新中国成立后一一普通话8、关于文言和白话。
9、关于北京话。
10、1955年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
11、方言的定义。
12、我国七大方言区:★①北方方言(另有四个次方言)②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③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④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⑤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为代表)⑥闽方言(另有五个次方言)⑦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13、现代汉语的特点:①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②词汇方面:(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
)③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14、汉语的地位(4个)。
15、关于孔子学院。
16、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位置。
16、关于推广普通话(方针、方法)。
二、语音1、语音的定义。
2、语言的性质:①物理属性②生理属性③社会属性(本质属性)3、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4、造成不同音色的三种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
)5、发音器官的分类:①呼吸器官②喉头和声带③咽腔、鼻腔和口腔6、语音单位:①音素一一辅音、元音(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②音节③声母、韵母、声调④音位(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7、四类记音符号:①用汉字记音②用“注音符号”记音③用拼音字母记音④用国际音标记音8、关于《汉语拼音方案》:①1956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订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一、词语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一个词语通常有其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两个方面。
基本意义指的是词语最基础的意思,而引申意义则是在特定语境下,根据语言使用者的理解和需要,词语所表达的超越基本意义的衍生意义。
例如,"红"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代表一种颜色,属于色彩类词语;而在引申意义中,"红"还可以表示热情、美好、成功等含义。
二、词义间的关系在汉语中,词语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近反义关系等。
1. 同义关系同义关系指的是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语之间的关系。
通过掌握同义词,能够丰富词汇,增强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美丽"和"漂亮"就是同义词,它们都可以用来形容美的事物。
2. 反义关系反义关系是指词语之间意义相对立或相反的关系。
通过学习反义词,可以拓展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
例如,"大"和"小"就是反义词,它们分别表示相对的大小。
3. 上下位关系上下位关系指一个词在意义上的包容或被包容的关系,即所谓的上下级关系。
例如,"水果"是一个上位词,而"苹果"、"橙子"则是它的下位词。
4. 近反义关系近反义关系指两个词表达的意义在某些方面相对立,但在其他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例如,"好吃"和"难吃"就是近反义词,它们在表达对食物的评价时是相对的,但在形容食物时都是用来表示口感。
三、词语的用法对于一个词语,除了要了解其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还需要了解其具体的用法。
1. 词语搭配许多词语都有其固定的搭配方式,即搭配词。
掌握词语的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自然。
例如,"喝咖啡"是一个常见的搭配,而"喝茶"则是另一个搭配。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一、语法1. 词性和句型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连词、介词及助词等。
句型主要有主谓宾句型、主谓双宾句型、主系表句型、并列句型、条件句型等。
2. 语序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变换语序,如疑问句、倒装句等。
3. 时态和语态现代汉语的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而语态则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
4. 语气和语调现代汉语中的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等,而语调则有平调、升调、降调和弯折调等。
5. 句子成分现代汉语中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这些成分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6. 语言功能现代汉语的语言功能包括交际功能、描述功能、说明功能和表达感情功能等,这些功能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
二、词汇1. 词义和词性现代汉语的词汇有多种词性和词义,有些词汇还具有多义性和歧义性,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与解释。
2. 词语构成现代汉语的词语构成包括词根、词缀、派生和构词法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同方式构成的词语可以扩大词汇量并丰富语言表达。
3. 词语搭配现代汉语的词语搭配有一定的规律,不同词语之间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来掌握和运用。
4. 词语拼写现代汉语的词语拼写有一定的规范和规则,需要准确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写法,避免拼写错误和语言混乱。
5. 词语辨析现代汉语中有部分词语意思相近,需要加以辨析,避免使用不当产生误解,比如“感觉”和“感受”、“喜欢”和“喜爱”等。
三、语音1. 汉语音节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和收尾等,不同音节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音节和词语。
2. 声母和韵母现代汉语的声母和韵母有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组合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节和词语。
3. 声调现代汉语的声调有四个,分别是平调、升调、降调和去声,不同声调的使用可以改变词语的意思。
4. 语音变化现代汉语中的语音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如轻声、儿化音、语音连读等,这些变化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并增强语音美感。
现代汉语重点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一, 现代汉语1, 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一般话2,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及狭义两种说明:广义的说明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运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一般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一般话二,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 吴(苏州话), 湘(长沙话), 赣(南昌话), 客家(广东梅县话), 闽(福州话), 粤(广州话)三, 现代汉语的特点1, 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 乐音较多,加上声调凹凸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详细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分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 词汇方面(1)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3, 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记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 句法)结构具有一样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 语境的制约(5)量词, 语气词非常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微小差别第二章语音一, 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1, 音高就是声音的凹凸,确定于声波的频率。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凹凸能区分意义2,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确定于声波的振幅。
一般话里的轻声及音强有关。
3,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确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长在重音, 轻声和语调中有确定作用。
4,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相互区分的最基本的特征,它确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二, 语音单位:音素, 音节, 声母, 韵母, 声调, 音位1, 音素(1)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般话中的“他tā”和“踢tī”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ɑ, i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ɑ, i 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
现代汉语知识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点1. 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字系统的基础。
汉字由笔画组成,每个汉字代表一个词或词组。
汉字有简体字与繁体字之分,常用的汉字有几千个,掌握常用汉字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2. 拼音拼音是汉语的音标系统,用拉丁字母表示。
汉语拼音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
掌握拼音是学习汉语发音和拼写的基础。
3. 语法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但是,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词汇汉语词汇丰富多样,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学习汉语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以便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语音知识点1. 声调汉语的声调是指在发音时,声音的升降变化。
汉语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声调对于词义的区分至关重要,错误的声调可能导致理解和交流的困难。
2. 辅音汉语的辅音包括清辅音和浊辅音。
清辅音在发音时不带气,浊辅音在发音时带气。
掌握辅音的发音规律对于准确发音很重要。
3. 韵母汉语的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单韵母只有一个元音,复韵母含有两个或者三个元音。
掌握韵母的发音规律对于准确发音很重要。
三、词汇知识点1. 同义词同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汉语中有很多同义词,如“美丽”、“漂亮”、“秀丽”等。
学习同义词可以丰富词汇,提升表达能力。
2. 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反的词语。
汉语中有很多反义词,如“大”与“小”、“高”与“矮”等。
学习反义词可以帮助词汇的理解与应用。
3.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指习惯上常用在一起的词语组合。
学习词语搭配可以帮助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四、语法知识点1. 时态汉语的时态主要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时态的使用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并且会受到主谓宾的关系影响。
2. 虚词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虚词包括连词、助词、介词等,用来连接或者修饰实词,起到连接句子成分和表达逻辑关系的作用。
3. 语气汉语的语气是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态。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自己整理---------------------------------------现代汉语(下册)复习重点一)语法概述:1)语法:语法就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又是理解话语的认知规则。
一,指语言的结构规律本身,它是存在于语言深层的客观规律和变化规则,是由语言社会集体约定,以自然形态存在与语言之中的客观现象,它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二,指人们对这一客观问题的认识,即,语法学。
(语法学:研究语法规律的科学,以语言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使人们对客观的语法规律的主观认识)2)语法的性质:①抽象性。
(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语法规则是对语言事实中存在的语法单位、结构以及内在关系、功能等的概括,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
具体表现为:语法单位和语法关系的抽象性。
②稳固性。
语法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法的稳固性是语言实现交际功能的客观要求。
③系统性。
语法是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构成的严整有序的规则系统。
不同的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类型,如主谓结构、述宾结构等。
不同的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如名词、动词等。
④民族性。
语法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民族性是语言社会属性的集中表现。
3)语法的突出特点:①语序不同,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不同。
②虚词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使语法关系和语义发生变化)。
③词类具有多功能性。
名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动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形容词(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副词(状语)④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
(基本构成方式: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状中、联动、兼语)【特别注意:“和、跟、同”通常都为联合】⑤有丰富的量词。
(数量词——一张桌子、动量词——走一遭、专门量词——一个人、临时借用——一屋子人、具有丰富表现力——一轮红日)4)语法学: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叫语法学。
①历时语法:纵向的研究语言语法的发展变化的,通过追溯语法的历史发展,揭示语法的演变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5X4’)
1.现代汉语: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3.汉字: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书写符号系统,它记录语言,并依
附于语言而存在,辅助语言进行交际。
4.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5.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6.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汇成分(语素、词和固定短语)
的总汇。
7.义素:是构成义位的最小意义单位,是分解义位得到的比义位低一级的语义单位。
8.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9.语法单位:是构成语法格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10.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二、选择题(20x2’)
义素、主谓句、短语类型、词语类型……如:“干劲足”(主谓短语)
三、简答题(4x7’)
1.简要说明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后音
(2)按发音方法分:
①阻碍的方式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②从声带是否颤动分:清音、浊音
③从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
2.简要说明韵母的分类。
(1)按结构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2)按四呼分: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
(3)按韵尾分:开尾韵母、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
3.简要说明语素和词的关系。
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区别在于功能上的差异:
(1)语素是用于构词的,而词是用于造句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关系。
语素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
(2)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如:单音节语素(草)、多音节语素(咖啡)(3)非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起来构成词的语素。
如:“学习”
中的“习”属于非词语素。
4.简要说明语素的分类。
(1)按语音形式分: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2)按组词能力分,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
(3)按组合所处的位置,语素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4)按是否有词汇意义,语素可分为实语素与虚语素
5.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
(1)有相对稳定的表现形式(读音、书写)
(2)结构具有凝固性,不能任意改变
(3)词义经验整体性:不能望文生义(铁路、眼红)
(4)从语音停顿上来看,词的内部语素之间一般没有语音停顿。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其间可以有语音停顿,是短语;"社会主义"其间没有语音停顿,是词。
6.词类的划分依据。
(1)形态标准(参考标准)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是虚词
①构形形态(重叠)②构词形态(词缀)
(2)意义标准(次要标准)能充分句子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
(3)句法功能标准(主要标准)据此可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
①词与词的组合能力②充分句子成分的能力
7.简要说明短语和词的区别。
(1)从意义上看,词的意义往往不是构成它的几个语素意义简单相加,而是表达一个整体意义。
(新娘vs新楼)
(2)从结构上看,词表达的是整体意义,结构上往往结合得十分紧密,不能轻易插入其他成分。
短语一般都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固定短语一般不能)。
(3)从语音上看,词的内部结合紧密,语流中,构成词的语素间一般没有语音停顿。
短语中各词语之间结合松驰,语流中普遍有明显的语音间隔。
四、论述题(4x3’)
1.孩子们常常听着一种美妙的声音入睡:那不是马蹄碰撞石头的声音,而是一种多情
的、引人入胜的声音。
2.大学生只有当月末囊空如洗时,才会给双亲写寥寥数语,因为,惟有家书才能“抵
万金”。
3.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过得再快乐不过了,因此请好好经营你那值得经营
的人生,让它充满芬芳。
4.如果你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还会得到友情,当生命也离
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大地的亲吻。
5.如果所有的房屋都设有暖气,人们便不会对温暖心生感激,而假如你从寒风凛冽的
野外行乞归来,能有一束点燃的取暖柴薪,你一定会被这难得的温暖所感动。
1.① | (解说)②|| (并列)③
2.① ||(条件)②|(因果)③
3.① ||(假设)②|(因果)③||(顺承)④
4.① ||(假设)②|(并列)③||(假设)④|(并列)⑤||(转折)⑥
5.① ||(假设)②|(并列)③|||(承接)④||(假设)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