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1、什么叫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及其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是: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3、什么叫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4、绿色食品的标志及其含义是什么?

绿色食品的标志是: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表达明媚阳光下的和谐生机,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5、什么叫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6、有机食品的标志及其含义是什么?

有机食品的标志是:

有机食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

和生命的渴望;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类的生存

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有机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这种理

念的实际应用。人类的食物从自然中获取,人类的活动应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创造一个

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7、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三者的区别:

有机、绿色与无公害是我国对农产品划定的三个标准。这三种标准是如何界定的呢?有机农

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他通过有机食品

认证机构认证后才能成为有机农产品。

绿色农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

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

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我国的绿色

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

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

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

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

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

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

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比绿色食品的难得多,需

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

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

8、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农产品是经过农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能造成直接和长期的影响的

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种养殖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包括因投入品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污染,以及因产地环境造成的本底性污染和汞、砷、铅、铬、镉等重金属毒物和氟化物等非金属毒物;农产品包装储运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包

括贮存过程中使用的保鲜剂、催熟剂和包装材料中有害化学物等产品的污染,以及流通渠道

中导致的二次污染;农产品自身的生长或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如农产品本身的天然毒素

就是目前农产品所面临的危害之一;农业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可能由于

技术发展(转基因技术)或物种变异而带来新的危害。

近年来农产品快检技术作为日常检查的主要手段,其最大的特点是快速高效,对可疑食品进

行粗筛和对现场食品安全状况作出初步评价,便于执法人员掌握情况,提高工作靶向性,预

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因此被广泛应用。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异同点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异同点 邢敬荣 香港国际安全食品认证中心 内容提要:从各个方面来阐述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异同点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共同点: 1、都要求产地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 2、都是安全食品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不同点: 一、投入方面 1、有机食品: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 2、绿色食品:允许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对使用数量、使用次数有一定限制。 3、无公害食品: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二、基因工程方面 1、有机食品: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种苗及一切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 2、绿色食品:不准使用转基因技术 3、无公害食品:无限制 三、生产体系方面 1、有机食品:要求建立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并且从常规农业到有机农业通常需要 2-3年的转换期。 2、绿色食品:可以延用常规农业生产体系,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3、无公害食品:与常规农业生产体系基本相同,也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四、品质口味方面 1、有机食品:大多数有机食品口味好、营养成份全面、干物质含量高。 2、绿色食品:口味、营养成份稍好于常规食品。

3、无公害食品:口味、营养成份与常规食品基本无差别。 五、有害物质残留方面: 1、有机食品:无化学农药残留(低于仪器的检出限)。实际上外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如 果有机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比常规食品国家标准允许含量低20倍以上,可视为符合有机食品标准。 2、绿色食品:大多数有害物质允许残留量与常规食品国家标准要求基本相同,但有部分指 标严于常规食品国家标准,如绿色食品黄瓜标准要求敌敌畏≤0.1 mg/kg,常规黄瓜国家标准要求敌敌畏≤0.2mg/kg。 3、无公害食品:农药等有害物质允许残留量与常规食品国家标准要求基本相同,但更强调 安全指标。 六、认证方面: 1、有机食品:属于自愿性认证,有多家认证机构(需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国家环保总局 为行业主管部门。 2、绿色食品:属于自愿性认证,只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一家认证机构。 3、无公害食品: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工 作,属于政府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强制性认证。 七、证书有效期: 1、有机食品:一年 2、绿色食品:三年 3、无公害食品:三年 八、国际市场认知度 1、有机食品:普遍认知,价格明显高于常规食品。还有有机纺织品、有机化妆品等各类有 机产品。 2、绿色食品:为我国特有,在日本、韩国有一定认知度。 3、无公害食品:外国人基本不了解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 什么叫有机农业?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彩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渡或有机转换的过程。 什么叫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水产品、蜂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国外最普遍的叫法是 ORGACIC FOOD有机食品),在其它语种中也有称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等。联合国粮农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将这类称谓各异但内涵实质基本相同的食品统称为“ ORGANIC FOO”D ,中文译为“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关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是一组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相关的概念。 有机食品是通过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为手段,利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并在生产中建立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的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并采用证明商标的管理方式,规范市场秩序。 无公害食品是通过政府实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市场准入一系列措施,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是政府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健康的一道基本安全线。 我国是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产品国际竟争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任务。为此,农业部经国务院批准,全面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确立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因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我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农业部成立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rion Center,简称 COFC(这是中国农 业部推动有机农业运动发展和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是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CNC)A 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批准号 CNCA—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区别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绿色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概述 绿色食品标准由农业部发布,属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是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文件。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在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先进标准所制定的。 目前,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 无公害食品标准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二者同时颁布。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由农业部制定,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主要依据;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 一、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 建立和完善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是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无公害食品开发、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农业部2001年制定、发布了73项无公害食品标准,2002年制定了126项、修订了11项无公害食品标准,2004年又制定了112项无公害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内容包括产地环境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和检验检测方法等,标准涉及120多个(类)农产品品种,大多数为蔬菜、水果、茶叶、肉、蛋、奶、鱼等关系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菜篮子”产品。 无公害食品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主要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三个方面,无公害食品标准主要参考绿色食品标准的框架而制定。 1.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无公害食品的生产首先受地域环境质量的制约,即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内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因此,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地的空气、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用水和土壤等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做出规定,一是强调无公害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无公害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区别是:无公害食品同一类产品不同品种制定了不同的环境标准,而这些环境标准之间没有或有很小的差异,其指标主要参考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是同一类产品制定一个通用的环境标准,可操作性更强。 2. 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无公害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无公害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按作物种类、畜禽种类等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订的,用于指导无公害食品生产活动,规范无公害食品生产,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技术操作规程。 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定义及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购买食品时,常常发现食品的包装袋上会带有有机食品、无公 害食品、绿色食品等字样。因为大概的意思十分相近,很容易被人们混淆。今天为大 家详解一下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的定义,有何区别?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 准生产加工的。 所谓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 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在我国,无公害食品生产地环境清洁,按规定的技术操作规程 生产,将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并通过部门授权审定批准,可以使用无公害 食品标志的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农业原则,在空气、土壤和水源均无污染的生态 环境之中,应用无公害生产的操作规程,产出和加工出的安全优质、富于营养,并经 绿色食品发展机构认证,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一切食用农副产品的总称. 区分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大致上可从加工、生产、数量控制方面进行区分。 加工方面,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它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 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绿色食品对基因工程技术和辐射技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 生产方面,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 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 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数量控制方面,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 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总之,生产有机食品比生产其他食品难度要大,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和监控体系,采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地力保持、种子培育、产品加工和储存等替代技术。老爷岭 整理介绍。

远离垃圾食品 健康从我做起

远离垃圾食品健康从我做起 一、班会背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近几年来,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损害了人民的健康。而我校高中学生最突出的食品问题是吃零食-垃圾食品,有的学生甚至将零食代替正常的餐饭,一下课学校小卖部就挤满了人。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很多学生由于爱吃垃圾食品像辣条、雪糕、方便面等而不好好吃饭,患上胃病、肠胃炎等疾病;有个别学生为了买零食而向同学老师四处借钱却不还钱,更甚者去偷同学的钱。这些现象都深深伤害了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所以班级结合当前食品安全现状、针对班内学生吃买小食品现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有效地减少学生吃买小食品的现象,提高同学们食品安全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二、班会目标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什么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2、使学生们掌握诸如“不要买流动摊贩现做现卖的食品”、“购买食品要认谁QS标志”等基本常识。 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拒绝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切身体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发

展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班会形式 1、让学生推选两位主持人来主持班会,主持人搜集资料并把握整个班会的流程。 2、搜集垃圾食品的资料、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垃圾食品以及垃圾食品的危害。 3、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发言自己对垃圾食品,健康饮食的认识。 4、对学生做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从而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四、班会内容 1、了解我们所说的垃圾食品及其危害(图片ppt展示) 垃圾食品有哪些(一)油炸食品 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垃圾食品有哪些(二)罐头类食品 不论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其中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另外,罐头制品中的蛋白质常常出现变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为降低,营养价值大幅度“缩

我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特点、区别、认证及发展建议

我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特点、区别、认证及发展建议 队名:经济学院灰常有机实践队 指导教师:徐宝林 2010年9月10日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因此,建立和健全健康食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总体水平已成为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文章综述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在中国的发展特点、认证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促进安全食品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建议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日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事件等一次又一次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和愤怒,甚至有人质疑“目前我们吃什么是安全的”。大众和政府都在急切呼唤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来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社会绩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总体水平.以提升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国民消费的安全性和人身健康发展的权益。 1.安全食品的种类、特点及其区别 安全食品是指出自洁净生态环境、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制品的使用、加工过程符合相应操作规程而生产的食品。是保护人类健康、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根据食品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到运输过程都采用了无污染控制标准的不同,又分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等。下面对其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1.1有机食品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目前经认证的有机食品种类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机农作物产品(例如粮食、水果、蔬菜等)、有机茶产品、有机食用菌产品、有机畜禽产品、有机水产品、有机蜂产品、采集的野生产品以及用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国内市场销售的有机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叶、蜂蜜等。有机食品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其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生产激素、防腐剂、添加剂等化学物质,要求原料产地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定义,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经过授权的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其中要符合四个条件,包括:(1)有机原料:即原料必须来自于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有机过程:即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3)有机跟踪:即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及销售记录档案;(4)有机认证:即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1984年,我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等专家学者先后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1989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正式加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1990年,浙江有机绿茶出口荷兰,由荷兰颁证组织SKAL颁证。以及国外有一些有机食品公司带领国外认证机构在中国试探性的进行有机认证。此时有机食品贸易额仅为6万美元左右。2000年后,我国经过认证的有机食品有茶叶、蜂蜜、奶粉、大豆、芝麻、荞麦、核桃、松子、

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概念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规范。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规范;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规范,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入手,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们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按照规范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经管。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性,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规范体系。绿色食品规范包括产地环境质量规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和卫生规范、包装

老百姓对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了解

老百姓对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了解 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从3月1日起,实施有机产品认证新规则。所有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要重新认证,并发放有机新标志。常逛超市的市民会发现,贴有“有机”标志的蔬菜价格往往是普通蔬菜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相比到底有何不同?有机蔬菜在乳山市区的销售情况如何?有机大米批发商对此进行了采访。 部分超市不愿销售有机菜 3月4日,商家在市区某超市看到,包装精美的盒装蔬菜整齐地码放在一个货架上。仔细翻看后发现,这些盒装蔬菜的包装上均没有有机蔬菜的标志,也没有企业码或唯一编码,大多只在包装上贴着“绿色”或者“无公害”的标签,有的根本没有标明蔬菜的认证种类,只是在包装盒后面印上了生产地和生产日期。 “这些盒装蔬菜大多是超市从德州、章丘的蔬菜基地购入的绿色蔬菜。”在超市蔬菜区工作的孙女士说,这些贴有“绿色”标签的蔬菜价格虽不便宜,但是每天还是有大批市民前来选购。但比其种植要求和营养价值更高的有机蔬菜,在超市中却难觅踪影。 “有机蔬菜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因为太贵,市民很少购买。有些有机蔬菜摆在货架上一个周都没人买,白白地坏掉了,我们也觉得很可惜。”据孙女士透露,很多市民根本就不知道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的区别,所以在购买时更加偏向相对便宜的绿色蔬菜。为此,超市基本上不采购有机蔬菜。 随后有机大米批发商在市区其他几家超市同样看到,标有“绿色”和“无公害”的蔬菜摆放在显眼的货架上,有机蔬菜却难以觅到。 在胜利街某超市,负责该超市蔬菜区管理的王先生告诉我,今年对有机菜颁布了新标准后,该超市所有的有机菜都已经下架,超市方面要求所有有机菜的供货商提供新的“有机”认证手续。对于通过国家新标准认证的公司,该超市会继续与其合作;对于在有机新标准认证中未达标的公司,该超市会终止与其合作。 据市区另一家超市蔬菜区的售货员反映,该超市曾经采购、销售过某品牌的有机蔬菜,但是后来该品牌被指并未达标。面对“假”有机蔬菜的侵袭,该超市工作人员也表示很无奈。 市民不识有机蔬菜 大米批发商在网上查询到,北京某公司出产的有机油菜价格为15元/斤,而在市区某超市,绿色食品货架上的油菜为8元/斤,普通散装油菜价格为元/斤。 有机大米批发商随后在该超市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买菜的市民,在被问到“绿色蔬菜和普通蔬菜有何不同”时,几位市民都表示,“绿色蔬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而

小学二年级《拒绝垃圾食品-健康从我

小学二年级《拒绝垃圾食品,健康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活动内容: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识。 活动要求: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

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食品安全问题知识竞赛.(必答题)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B,葡萄和苹果C,面包和牛奶D,馒头和豆浆 3、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4、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5、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6、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7、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

一、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 有机农业自提出至今已有近70年时间,其间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45年)--思想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是有机农业思想萌发和提出时期,主要是有关专家和学者对传统农业的挖掘和再认识,而中国在几千年发展传统农业过程中所积累的优秀农艺思想和技术,如农林牧结合、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合理轮作等对有机农业的出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处于初创阶段,有机农业只是在小范围内运作,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体系,水平均较低,其影响也很有限。 第二阶段(1945-1972年)--研究试验阶段。 美国罗代尔有机农场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机农业进入了研究试验时期。这一时期,有机农业在规模和数量上远远超过第一阶段,但与常规农业相比仍然非常弱小。尽管人们在部分地区实践、操作有机农业,但由于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及运作的惯性,以及有机农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人们对有机农业尚处于观望、验证阶段。有机农业生产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农场外部系统的依赖。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非常少,大多用于自身消费或赠予亲朋好友品尝,因而缺乏市场需求拉动,进而难以形成效益规模。 第三阶段(1972@1990年)--奠定基础阶段。 1972年11月5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l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t Agricultural Movements,IFOAM)在法国的弗赛拉斯(Versailles)成立,标志着国际有机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有机农业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通过发展组织会员,扩大有机农业在全球的影响和规模;二是通过制定标准,规范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三是通过;制定认证方案,提高有机农业的信誉。由于有机农业运动是各国民间组织或个人自发开展的,加上自身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因而这时期发展仍比较缓慢,其影响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第四阶段 (1990年至今)--加快发展阶段。 进入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全球有机农业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活动转向区域性有组织的民间活动,在一些国家甚至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有的法律上给予保护,有的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就标准而言,许多国家已根据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本国和本地区有机食品标准。就产品开发而言,有机产品日益丰富,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和加工产品的比重日益扩大。就市场发育而言,有机食品已开始由现产现销转向批发销售,并进入超市,有的国家还有连锁经营,一部分有机食品已由乡村市场进入城市市场,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有机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类型 有机农业在二战之前就开始在西方一些国家实施,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尔后逐步由这些生产者自发组合成区域性的社团组织或协会等民间团体,自行制定规则或标准指导生产和加工,并相应产生一些专业民间认证管理机构,这种现象至今在西方发达国家依然普遍存在。由于它的产生是自发性的,在管理、检查、监督等方面不可能形成完善的体系,同时由于当时的有机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未能得到广大农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区别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区别? 目前的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比较普遍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食用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和追求,因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应运而生。 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北京贝美森有机食品网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食品,分a级和aa级。无公害食品系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弓形,它们在种植、收获、加工、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但是,它们又有不同点: 1、标准的不同。 就有机食品而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认真机构,其标准不尽相同。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有机产品的认证标准。2000年12月美国公布了有机食品全国统一的新标准,日本在2001年4月公布了有机食品法(即jas法),欧洲国家使用欧盟统一标准,eecno209291及其修正案和180499恩有机农业条例。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为9级和aa级。a级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标准,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无公害食品在我国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规范。这类产品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2、标识不同。 有机食品标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是不同的。在我国,过程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有机食品标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亦制定了有机差的表示。2001年ifoam的成员就拥有有机食品标识380多个。 绿色食品的标识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它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质量认证商标。中国绿色食品的表示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上方是太阳,下方是叶片,中心是蓓蕾,正圆形,意为保护。 五公害食品的表示在我国有关认证机构不同而不同,山东、湖南、黑龙江、天津、广东、江苏、湖北等省先后制定了各自己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其中湖北省绿色食品感觉办公室拥有的无公害食品标识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 3、级别不同。 有机食品无级别之分,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而且需要一定的转换期,转换期生产的产品为有机转换产品。 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级别。a级绿色食品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安全的人工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概念及区别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概念及区别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有机食品这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一、安全食品新概念 1、无公害食品 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无公害食品注重产品的安全质量,其标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内容也不是很多,适合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多数生产者来说,达到这一要求不是很难。当代农产品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跨接在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食品是质量更高的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概念是我们国家提出的,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为适应我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及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国际市场竞争,从1996年开始,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将绿色食品区分AA级和A级。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机食品发展前景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机食品发展前景 摘要:有机食品也称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它是指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加工,饼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及调料等。而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关键字:有机农业发展食品化学 有机农业起源于二战后世界各国为减缓常规农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压力而进行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有机农业在全球得以快速发展。同期在众多研究机构、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帮助和参与下,中国各地启动并组织了生态农业运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千个生态农业示范村和数十个生态县,还研究并推广了形势多样的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这些都是为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奠定了见识的基础。 (一)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源于国外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在中国开展的认证活动。2003年8月20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认证活动······境外认证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须经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与所从属机构的业务范围相关的推广活动,但不得从事认证活动。 目前,国内有三条有机食品认证主渠道:一是农业部系统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建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二是在国家环保总局系统由南京环保所组建的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三是其他认证机构。 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务院及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中国的有机食品起步晚,还处于逐步规范、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 1、现行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中国有机产品标准及参考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地区及组织的有机食品标准,又考虑到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现状,创造性的提出了有机食品的终端产品标准,,即:“有机产品的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相应唱片限值的百分之五,重金属含量也不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限定相对滞后于农业生产,许多农产品都没有相应的产品国家标准。 2、政府鼓励性政策不足 由于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转换期,在此期间,生产基地用于土壤改良和生产技术的完善。在荷兰,1999年拨款900万荷兰盾用于支持有机农业生产、推动有机食品发展。目前,中国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鼓励性政策还停留在政府文件中,只有少数地区对实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或企业给予了资金补助,但力度不大,还是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中。

国内有机食品运营模式

有机蔬菜商业模式 价值主张:我们的有机蔬菜公司旨在通过生产真正的有机无公害蔬菜,向消费者提供真有机产品,使我们的蔬菜从田间到餐桌得转变,让消费者真正吃的放心。 消费者目标群体: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或收入较高的家庭,主要针对消费者对儿童和老人为消费目标群体。女性在有机蔬菜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离退休干部,他们的环保意识、消费观念都很强,对食物安全问题、营养问题、保健问题特别重视,最愿意选择绿色、健康的消费。至于低收入的居民,绿色食品走上“餐桌”尚需一些时日。 ?规模驱动 1.基地驱动 我们的有机蔬菜企业自建生产基地,承包土地建立自己的生产,包装基地,实施有效的生产监控与生产管理,向消费者提供真有机产品,同时以产品驱动市场,以基地为基础带动企业运转,依托自然环境优势,构建生态农业,制造优质有机食品”,以产促销,协同发展,并开展生态游”项目,多方位促进企业运营。 2.产销融合驱动 企业生产销售一起运作,以销售定生产,以生产促销售,产销融合协调,共同推进企业成长,内建生产基地,外拓销售市场,并积极建设食品专卖店,专卖有机蔬菜,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的有机蔬菜大卖场。 3.异业合作驱动 融合多行业优势,实现有机食品与多行业的协同运作,构建 B to B模式,实行餐饮+有机食品销售”、有机食品+度假村”等方式,多以有机食品”行业为核心进行相关行业的融合延伸,实行餐饮与有机食品”,在餐饮运作的同时,带动有机食品宣传和销售增长。 二.商业创新 1.模式创新驱动聚焦于商业模式的整体创新,实行网络平台销售和实体销售齐头并进的模式,以模式创新运作为契机推动企业成长,平台销售和实体销售双管齐下,并积极拓展大型超市等现代销售通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王鸿雁 香港国际安全食品认证中心 内容提要:例举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迟缓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近几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在农村生态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目前有机食品认证存在很大隐患和问题。我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检测认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声誉。只有大力扶持有机食品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协助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有机食品面临的问题,推动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需要根据有关部门检测且达到要求的食品才可称为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实践证明,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适应了未来农业和食品业的发展, 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载体。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和食品质量, 增强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测认证不严格,监管体系不合理。我国绿色食品近年来频繁出现问题,很多拥有绿色标识的企业反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让我国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产生了怀疑,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检测认证的不严格监管体系不合理,在检测认证中出现企业“明星效应”,知名企业在检测认证过程中享受了“优惠”,监管体系中出现了互相推诿的问题,如此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导致了我国绿色市场发展迟缓,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失去信心。 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 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假冒绿色食品现象时有发生, 扰乱了绿色食品市场秩序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是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其商标专用权受我国“商标法”的保护。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包括“绿色食品”中文、绿色食品英文( GreenFood)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三者的组合体。任何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 必须经注册人的许可。但是, 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绿色食品侵权行为和假冒绿色食品时有发生。部分绿色食品企业擅自扩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范围; 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超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更有一些不法之徒, 假冒绿色食品商标标志, 欺骗消费者, 严重损害了绿色食品的市场整体形象。某权威单位曾对北京某果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 发现市场批发的果品中, 有近20 % 的产品包装上印有“绿色食品”字样, 其中有80 % 的产品系假冒绿色食品。此外, 绿色食品良莠不齐的产品质量, 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按照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学说, 认知只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 如消费者听说“绿色食品”) ,只有当消费者较全面感知了某种产品或某种消费确能极大化地满足其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时, 才能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由于绿色食品整体宣传不够,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价值缺乏进一步的感知, 未能形成稳定的绿色食品消费信念, 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据广州市统计局今年3 月份的一项调查表明, 市民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 但相当市民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的了解。在调查的人群中, 有78. 5 %的人听说过“绿色食品”这个名词, 其中有24. 1 %的人未听说过“绿色食品有识别标志”, 而具备识别标志能力的人只有21. 9 % 。“无污染、安全”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 即使在买过的人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绿色食品和垃圾食 品》 【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 3、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并参与绿色食品游戏赛。 【活动准备】 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 (2)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会生病?

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 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 3、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 4、请幼儿在纸上记录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师请幼儿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 进行总的汇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 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5、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幼儿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 (1)教师:水果、蔬菜。幼儿:绿色食品; (2)教师:薯片、妙脆角、炸鸡腿。幼儿:垃圾食品。 6、引导幼儿评选出2个绿色食品。 7、游戏蹲一蹲教师请3位幼儿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 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 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听到后,立

有机农业与绿色食品论文

有机农业与绿色食品论文 姓名:学号:班级: 摘要:本文从有机农业的概念及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了有机食品在我国推广的屏障及展望.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论文正文: 1.有机农业概念: 有机农业的概念起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德国和瑞士首先提出。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机农业的概念才开始被广泛地接受。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有机农业生产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循环利用有机生产体系内的物质、依靠体系自身力量保持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种植和养殖、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 2.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我国从1990年开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但2002年以前由于标准不统一,管理部门多,制约了有机食品的发展速度。2003年后,随着《认证认可条例》的颁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划归认监委统一管理以及有机认证工作的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到2005年底,中国约有1600个企业,获得不同认证机构的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有机认证面积169.4万公顷(包括捕捞水域、放牧区域),产量307万吨,转换认证面积61万公顷,产量181万吨。野生采集208万公顷,产量5万吨。有效认证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农业的发展也应运而得到蓬勃的发展,不断的有新的基地及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