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度机械臂电机选型

三自由度机械臂电机选型
三自由度机械臂电机选型

1定义:

负载简化:(1)、摆动相负载:将全部负载折合成作用于手指尖部的M=2.5kg静负载

(2)、转动相:两个转动相负载(小臂、手腕转动)折合成J=0.003kg*m2

肩前摆Ss f肩侧摆Ss s 肩转动Sr

肘摆动Es

腕摆动Ws 腕转动Wr

2.摆动相计算:

图1-1

如图1-1,腕摆动Ws负载力矩:

M1=F×L1+M1×g×0.5×L1=20x0.15+5×0.5×0.15=3.075N/m

肘摆动Es负载力矩:

M2=F×(L1+L2)+m1×(0.5L1+L2)+m2×L2+m3×0.5L2

=20×0.45+5×0.375+10×0.3+12×0.15

=12.975N/m

m2为腕关节两个电机质量和

肩前摆Ss f;肩侧摆Ss s负载力矩:

M3 = F×(L1+L2+L3)+m1×(0.5L1+L2+L3)+m2×(L2+L3)+m3×(0.5L2+ L3)+m4×L3+m5×0.5L3

= 20×0.75+5×0.675+10×0.6+12×0.45+30×0.3+12×0.15

=35.175N/m

m4为肘关节电机与肩转Sr电机的和

2、转动相计算

腕转动Wr负载力矩

肩转动Sr负载力矩

以上两个转动相,由于转动惯量小,角加速度也很小,因此负载力矩非常小,但是需要承受给电机的轴向力,所以防止电机损坏必须加减速器,承受轴向力。减速器的速比通过步进电机的最小工作转速确定。#2、速度设定:

Ss f:40°/s

Ss s:40°/s

Sr:40°/s

Es:30°/s

Ws:20°/s

Wr:90°/s

步进电机选型方法

?浏览:73

?|

?更新:2014-12-23 12:47

步进电机有步距角(涉及到相数)、静转矩、及电流三大要素组成。一旦三大要素确定,步进电机的型号便确定下来了。

1.电机的步距角取决于负载精度的要求,将负载的最小分辨率(当量)换算

到电机轴上,每个当量电机应走多少角度(包括减速)。电机的步距角应等于或小于此角度。目前市场上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一般有0.36度/0.72度(五相电机)、0.9度/1.8度(二、四相电机)、1.5度/3度(三相电机)等。

2.步进电机的动态力矩一下子很难确定,我们往往先确定电机的静力矩。静

力矩选择的依据是电机工作的负载,而负载可分为惯性负载和摩擦负载二种。

单一的惯性负载和单一的摩擦负载是不存在的。直接起动时(一般由低速)时二种负载均要考虑,加速起动时主要考虑惯性负载,恒速运行进只要考虑摩擦负载。一般情况下,静力矩应为摩擦负载的2-3倍内好,静力矩一旦选定,电机的机座及长度便能确定下来(几何尺寸)

3.进电机一般在较大范围内调速使用、其功率是变化的,一般只用力矩来衡

量,力矩与功率换算如下:P= Ω·M Ω=2π·n/60 P=2πnM/60 其P为功率单位为瓦,Ω为每秒角速度,单位为弧度,n为每分钟

转速,M为力矩单位为牛顿·米P=2πfM/400(半步工作)其中f为每

秒脉冲数(简称PPS)

L1=150 L2=300 L1=300

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F=20N

m1=0.5Kg

m3=1.2Kg m5=1.2Kg

m2=1Kg

m4=3Kg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新、选)

电机选型-总结版 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 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 垂直升降:F b=W 1.1齿轮齿条机构 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 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计算: 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 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 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

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 W:可动部分总重量(kg) BP:丝杠螺距(mm) GL:减速比(≥1,无单位) 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 W:可动部分总重量(kg) D:小齿轮直径(mm) 链轮直径(mm) GL:减速比(≥1,无单位) 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 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 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 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 GL:减速比(≥1,无单位) 4 电机选型总结 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则电机额定扭矩应≥S·T b;电机最大扭矩应≥S·T。同时满足负载惯量与电机惯量之间的比值≤推荐值。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慧鱼模型”三自由度机械手

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慧鱼模型”三自由度机械手 设 计 小 册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 姓名:学号:201030120130 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一、概述 ............................................................ 1 1.1机电一体化技术 ................................................... 1 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1)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 1.2. 慧鱼机器人 ..................................................... 2 1.2.1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简介 (2) 二、机器人的组成 .....................................................

2.1组成构件 ......................................................... 3 2.2慧鱼机器人分析 ................................................... 6 2.2.1机器人机构组成 (6) 2.2.2主要成分构成及功能 (7) 2.3.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式 ............................................ 9 2.4机器人的机械运动形态和变换控制 .................................. 11 2.5机器人的位移、速度、方向的控制方法 (13) 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一、概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 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等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机理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规则 运动,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机械本体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2.检测传感部分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 3.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 4.执行器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 5.动力源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

3个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第一章引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1.1 机械手的分类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的操作。它的特点是具备普通机械的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才做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用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以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选型表中有部分参数需要计算来得到。但是实际计算中许多情况我们都无法得到确切的机械参数,因此,这里只给出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驱动模式的选择 驱动模式是指如何将传送装置的运动转换为步进电机的旋转。 下图所示的驱动模式包括了电机的加/减速时间,驱动和定位时间,电机的选型基于模式图。 ●必要脉冲数的计算 必要脉冲数是指传动装置将物体从起始位置传送到目标位置所需要提供给步进电机的脉冲数。必要脉冲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必要脉冲数= 物体移动的距离 距离电机旋转一周移动的距离× 360 o 步进角 ●驱动脉冲速度的计算 驱动脉冲速度是指在设定的定位时间中电机旋转过一定角度所需要的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可以根据必要脉冲数、定位时间和加/减速时间计算得出。 (1)自启动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是指在驱动电机旋转和停止时不经过加速、减速阶段,而直接以驱动脉冲速度启动和停止的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通常在转速较低的时候使用。同时,因为在启动/停止时存在一个突然的速度变化,所以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加/减速力矩。 自启动运行方式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驱动脉冲速度[Hz]= 必要脉冲数[脉冲]

定位时间[秒] (2)加/减速运行方式 加//减速运行方式是指电机首先以一个较低的速度启动,经过一个加速过程后达到正常的驱动脉冲速度,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再经过一个减速过程后电机停止的运行方式。其定位时间包括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和以驱动脉冲速度运行的时间。 加/减速时间需要根据传送距离、速度和定位时间来计算。在加/减速运行方式中,因为速度变化较小,所以需要的力矩要比自启动方式下的力矩小。加/减速运行方式下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必要脉冲数-启动脉冲数[Hz]×加/减速时间[秒] 驱动脉冲速度[Hz]= 定位时间[秒]-加/减速时间[秒] ◎电机力矩的简单计算示例 必要的电机力矩=(负载力矩+加/减速力矩)×安全系数 ●负载力矩的计算(TL) 负载力矩是指传送装置上与负载接触部分所受到的摩擦力矩。步进电机驱动过程中始终需要此力矩。负载力矩根据传动装置和物体的重量的不同而不同。许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精确的系统参数,所以下面只给出了简单的计算方法。 负载力矩可以根据下面的图表和公式来计算。 (1)滚轴丝杆驱动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六自由度机械手 TOPWORK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设计者: 李晶(5030209252) 李然(5030209316) 潘楷 (5030209345) 彭敏勤 (5030209347) 童幸 (5030209349) 指导老师:高雪官 2006616

、八— 刖言 在工资水平较低的中国,制造业尽管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机械手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那些电子和汽车业 的欧美跨国公司很早就在它们设在中国的工厂中引进了自 动化生产。但现在的变化是那些分布在工业密集的华南、 华东沿海地区的中国本土制造厂也开始对机械手表现出越 来越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要面对工人流失率高,以及交 货周期缩短带来的挑战。 机械手可以确保运转周期的一贯性,提高品质。另 外,让机械手取代普通工人从模具中取出零件不仅稳定, 而且也更加安全。同时,不断发展的模具技术也为机械手 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可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发展,机械手的广泛应用已渐趋可能,在未来的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机械手将 被应用,越来越好的机械手将被创造,毫不夸张地说,机 械手是人类是走向先进制造的一个标志,是人类走向现代化、高科技进步的一个象征。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功能强大,结构稳定的机械手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录 一.设计要求和功能分析 4 - ?- ■基座旋转机构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5 三.液压泵俯仰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8 四.左右摇摆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11五.连腕部俯仰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14六.旋转和夹紧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19七.机构各自由度的连接过程 25八.设计特色 28九.心得体会 28十.参考文献30 一. 任务分工31 十二.附录(零件及装配图)31

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课题:凸轮轴加工自动线机械手 班级:数控69902 设计:沈晓春 审核: 二00五年九月

目录 一、目录 (2) 二、前言 (3) (一)机械手的用途说明 (3) (二)设计机械手的目的、意义 (3) (三)设计指导思想应达到的技术性能要求 (4) 三、设计方案论证 (5) (一)机械手的原始依据 (5) (二)机械手的运动方案论证 (6) 四、机械手各组成部件设计计算 (8) (一)抓取机械设计 (8) (二)手腕机构 (12) (三)手臂设计 (14) (四)缓冲装置设计 (22) (五)定位机构设计…………………………………………………………………………………

25 (六)机械手驱动系统设计 (25) 五、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25) 六、设计总结 (26) 七、参考文献 (27) 二、前言 (一)机械手的用途说明 机械手是模仿人手工作的机械设备。实验用机械手的设计,是指机械手臂在一定范围内的摆动,手臂的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及手爪的伸缩运动组成。由启动系统实现各运动的驱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件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地搬运到需要的位置,或者保持工具进行工作。机械手是利用PLC控制整个系统实现各种运动的自动化控制,且能用于教学演示。 (二)机械手的目的、意义 机械手是模仿人手的动作,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它代替人作业的意义更加重大。因此,在机械加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的是,我们对机械手的设计步骤有一定的平衡了解;也能基本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全面复习绘图技巧,并较好的运用于毕业设计绘图上。通过这次设计,使我了解到,自动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单机或某个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则包括控制对象及整个工作环境或整个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目标是使在系统控制的某个状态下,尽量消除环境对系统的影响,智能控制关心的使最终状态或现行状态是否合乎要求。因此,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自动控制的学习来源重要是对象的状态的反馈,所以智能控制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自动控制理论着重描述对象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各种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以达到目的,智能控制着重直接控制经验。(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达到的技术性能要求 结构简单:设计为三自由度的机械手臂,运动形式简单,可以把手臂设计成为沿导向装置运动,直接选用标准规格的液压缸和内胀式机械手爪,无须另行设计。 外观不要有手臂堵塞外形:设计尽量要求安装方便,各非标准件加工方便。因此,不必设计成套形式,管道也不必安排在手臂内部,可以采用软管直接连接。 本次设计的手臂不要光用于工业生产,因此,对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及安装要求不高,可以在通用机床上加工完成。

步进电机选用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选用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将数字输入脉冲转换成旋转或直线增量运动的电磁执行元件。每输入一个脉冲电机转轴步进一个步距角增量。电机总的回转角与输入脉冲数成正比例,相应的转速取决于输入脉冲频率。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关键部件之一,通常被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步进电机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如:数控机床、包装机械、计算机外围设备、复印机、传真机等。 选择步进电机时,首先要保证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功率。而在选用功率步进电机时,首先要计算机械系统的负载转矩,电机的矩频特性能满足机械负载并有一定的余量保证其运行可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频率下的负载力矩必须在矩频特性曲线的范围内。一般地说最大静力矩Mjmax大的电机,负载力矩大。 选择步进电机时,应使步距角和机械系统匹配,这样可以得到机床所需的脉冲当量。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为了使得有更小的脉冲当量,一是可以改变丝杆的导程,二是可以通过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来完成。但细分只能改变其分辨率,不改变其精度。精度是由电机的固有特性所决定。 选择功率步进电机时,应当估算机械负载的负载惯量和机床要求的启动频率,使之与步进电机的惯性频率特性相匹配还有一定的余量,使之最高速连续工作频率能满足机床快速移动的需要。 选择步进电机需要进行以下计算: (1)计算齿轮的减速比 根据所要求脉冲当量,齿轮减速比i计算如下: i=(φ.S)/(360.Δ) (1-1) 式中φ ---步进电机的步距角(o/脉冲) S ---丝杆螺距(mm) Δ---(mm/脉冲) (2)计算工作台,丝杆以及齿轮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惯量Jt。 Jt=J1+(1/i2)[(J2+Js)+W/g(S/2π)2] (1-2) 式中Jt ---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惯量(Kg.cm.s2) J1、J2 ---齿轮惯量(Kg.cm.s2)

多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算法设计..

摘要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执行某些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而机械臂作为机器人最主要的执行机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它具有时变、强耦合和非线性的动力学特征,因其控制的复杂性引起了相关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像军事制造、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及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对机器臂控制技术应用需求逐渐加大,从而使得设计一套工作空间大,运动灵活的多自由度机器臂尤为重要。 机械手臂运行轨迹追踪控制技术有包括:adaptive control(自适应控制)、smvsc(滑模变结构控制)、Robust adaptive control(鲁棒自适应控制)、Fuzzy adaptive(模糊自适应)等四大类。本文主要运用模糊PID控制设计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算法,该控制方法具有模糊控制灵活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也具有经典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本文围绕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算法设计,首先建立二自由度关节型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即二自由度机械臂输入驱动力矢量和输出转动角度矢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运用模糊PID控制设计一套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作业任务要求,求出二自由度机械臂终端执行器的轨迹。并研究如何对于给定的系统设计出PID控制器,实现控制系统的输出对参考输入跟踪,以及对扰动输入响应具有较小的振幅,且能够衰减到零即无稳态误差。最后给出了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的案例分析,阐释模糊PID控制算法行之有效性。 关键词:多自由度,机械臂,PID算法控制,数学模型

Abstract Robot is a kind of programming and perform certain operations and mobile task mechanism in automatic control. And robot arm as the main executive body, is a very complex multi input and multi output nonlinear system, it has a time-varying, strong coupling and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rol caused wide attention of practitioners.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like military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daily life and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and other fields of a robot arm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gradually increase, from the design a large working space, the flexible movement of the multi degree of freedom robot ar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Mechanical arm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technology including: adaptive control, SMVSC,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fuzzy adaptive etc..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fuzzy PID control design for two degree of freedom manipulator control algorithm, the control method with fuzzy control of a flexible and adaptable advantages, also has the classic PID contr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cis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control algorithm of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anipulator,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wo-DOF Manipulator, namely two-DOF Manipulator driving force and rotation angle between the output function. Then use the control to design a manipulator trajectory planning arithmetic of fuzzy PID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user's task requirements and for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anipulator end effector trajectory. And study how to design a system for PID controller is given, to achieve the output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eference input tracking, and disturbance input response amplitude is smaller, and can decay to zero no steady state error. Finally, a case analysis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 of PID fuzzy control algorithm. Key Words: Multi degree of freedom, manipulator, control, PID algorithm, mathematical mode

三自由度机械手臂实验报告书

苏州大学2013级机械电子专业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电工程学院 2013.11

1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设计、修改方案并掌握利用模型进行检验方案是否正确。 2 实验原理 在进行机构或产品的创新设计时,往往很难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把全部方案的实物都直接加工出来,不仅费时费力,并且很多情况下设计的方案还需模型来进行实践检验,所以不能直接加工生产出实物。现代的机械设计很多情况下是机电系统的设计,设计系统不仅包含了机械结构,还有动力、传动和控制部分,每个工作部分的设计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全面考虑这些问题来为每个设计方案制作相应的模型,无疑成本是高昂的,甚至由于研究目的、经费或时间的因素而变为不可能。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由各种可相互拼接的零件组成,由于模型充分考虑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机械创新设计。 3 实验设备和工具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电源、计算机、控制软件等。 4 实验准备工作 熟悉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拼装,领取模型。 5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根据教师给出的创新设计题目或范围,经过小组讨论后,拟定初步设计方案。 2)将初步设计方案交给指导教师审核。 3)审核通过后,按比例缩小结构尺寸,使该设计方案可由慧鱼创意组合模型进行拼装。 4)选择相应的模型组合包。 5)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结构拼装。 6)安装控制部分和驱动部分。 7)确认连接无误后,上电运行。 8)必要时连接电脑接口板,编制程序,调试程序。步骤为:先断开接口板、电脑的电源,连接电脑及接口板,接口板通电,电脑通电运行。根据运行结果修改程序,直 至模型运行达到设计要求。 9)运行正常后,先关电脑,再关接口板电源。然后拆除模型,将模型各部件放回原存放位置。 6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说明 1)构件的分类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构件可分成机械构件、电器构件、气动构件等几大部分。 机械构件主要包括: 齿轮、连杆、链条、齿轮(圆柱直齿轮、锥齿轮、斜齿轮、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齿轮轴、齿条、蜗轮、蜗杆、凸轮、弹簧、曲轴、万向节、差速器、齿轮箱、铰链等。 电器构件主要包括: 直流电机(9V双向),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传感器(光敏、热敏、磁敏、触敏),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前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机械手通过运动控制芯片、单片机、可控制编程器等来控制电机、气缸、液压缸的运动,从而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按固定程序实现物体的抓取。它可代替人的劳动,也可以在有害环境下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原子能等部门。目前机械手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危险的工作 在核工业中,核产品具有较强的放射性,为了人员的安全,需要机械手来完成相关的清理工作。 (2).自动化生产领域 主要用于生产上实现自动化。如当机械手末端夹持焊枪时,可以对汽车或摩托车的车体进行点焊或弧焊作业。 (3).在特殊作业场合进行极限作业 在一些高危领域经常要用到机器人去探索。目前研制出了螃蟹机器人,用于水下勘测、海洋搜寻及石油天然气的勘测。 (4).农业生产 目前研制出了太阳能农用机器人,他可以找到隐藏在农作物中的杂草,通过机械手隔断杂草,同时还可以利用机械手喷洒除草剂。 (5).军事应用 在军事应用中,军人执勤经常会遇到危险,这就需要机器人帮助完成执勤任务,当今世界机器人竞争很激烈,要在这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有我国自己的机器人产业,未来世界高科技的竞争更重要的则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注意培养后备力量。机械手是机器人产业的典型代表,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教学应用的示例。 机械手为典型的机电产品,包含了驱动元件,控制元件,信息处理元件,执行机构,传动机构,机械本体等组成元素,并且具有控制能力强,改变控制程序灵活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具。它将现代工业与教学联系在了一起,通过控制—执行这整个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突破纯开关量控制的局限,进入模拟量控制等领域。通过该机械手的教学开拓了学生专业视野,为他们迎接就业和深造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由度机械手臂设计说明书

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自由度机械手臂设计 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赵国0911034036 学生姓名:李继飞0911034030 学生姓名:程小岩0912034039 指导教师:程卫东 2013 年1 月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目录 第1章绪论 (5) 1.1 机器人概述 (5) 第2章机器人实验平台介绍及机械手的设计 (6) 2.1自由度及关节 (6) 2.2 基座及连杆 (6) 2.2.1 基座 (6) 2.2.2 机械臂 (6) 2.3 机械手的设计 (6) 2.4 驱动方式 (8) 2.5 传动方式 (9) 2.6 制动器 (10) 第3章控制系统硬件 (11) 3.1 控制系统模式的选择 (11) 3.2 控制系统的搭建 (11) 3.2.1 工控机 (12) 3.2.2 数据采集卡 (12) 3.2.3 伺服放大器 (13) 3.2.4 端子板 (14) 3.2.5电位器及其标定 (15) 3.2.6电源 (16) 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 (16) 4.1预期的功能 (16) 4.2 实现方法 (16) 4.2.1实时显示各个关节角及运动范围控制 (16) 4.2.2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 (16) 4.2.3电机的自锁 (16) 4.2.4示教编程及在线修改程序 (17) 第5章总结 (18)

arduino三自由度机械臂

三自由度机械臂设计报告 我们的机械臂参照人体小臂的结构:手肘处两个自由度(一个水平方向一个垂直方向),手腕处一个(垂直方向)。按照题目要求在30*30的坐标系内我们将(0,15)设为底座放置点(0,0)为机械臂初始位置。由此可知机械臂需达到的最远距离为15*√5,考虑到需要有螺钉固定的重合距离暂定臂长为:大臂长20cm,小臂长15cm。且参考模型的机械结构暂定用双臂。按照最初设计安装好之后,我们发现所购买的舵机并不能带动这么长的臂长,于是我们将臂长改成10cm+12cm并将双臂减少为单臂。该方案能实现半径4cm左右的圆的绘制,找点的误差在0.5-1cm左右。 一.找坐标 设底盘水平方向的舵机角度为s,手肘处垂直舵机角度为θ1,手腕处角度为θ2。确定坐标时先根据输入的(X,Y)得s=arctan(x/(y-15))。 可以列出方程式组ρ=acosθ1+bcosθ2 △h=asinθ1+bsinθ2 θ3=θ1+θ2 解得θ1=arcsin((ρ2﹢△h2+a2-b2)/(2a√(△h2+ρ2)))-arctan(ρ/△h) θ2=arcsin((asinθ1-△h)/b) θ3=θ1+θ2 (其中a=10cm,b=12cm,△h=3cm) 二.画圆 方案一: 圆可以分为两部分的配合而组成的。垂直自由度舵机的来回划线运动及底盘水平自由度舵机的左右旋转运动当水平舵机转到设定最大值的时间与垂直舵机划线划到中点的时间相同时就能得到一个椭圆,而当左右转动到设定的最大值之间的距离与划线的距离相等时就构成了一个圆。 我们先将圆划分为四部分如下:

调试程序后发现s的变化速率也是变化的。于是加上红色两条线使水平方向线分为4份 利用找点的公式确定五个交点各自对应的θ1,s值,再各自进行相减分别算出四段运动相对应角度变化的平均速率。 该方案的难点在于时间的合理搭配及s的速率补偿划分 方案二: 根据圆心的坐标在坐标里找圆周上一系列的点在将其连线构成圆。 该方案思路较简单清晰但容易造成误差的累积,对舵机的精度要求较高,且对之前找坐标的算法精确性要求很高。而且有个严肃的问题斜着的两点不是直线移过去的而是折线,所以定点需特别相近,可以选择建立一个数据库进行点数据的调用达到目的。 综合考虑了以上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及现有的硬件条件,我选择了方案一。 三.主要程序 #include //定义舵机引脚 Servo myservo1; Servo myservo2; Servo myservo3; //定义极坐标 float x=15.0,y=10.0,r=4; float l; float s,jiao1,jiao2; float rd=57.3; //按钮定义 int BUTTON1 = 9; int BUTTON2 = 8; void setup() { myservo1. attach(3); myservo2. attach(5); myservo3.attach(6); pinMode(BUTTON1,INPUT); pinMode(BUTTON2,INPUT);

六自由度机械臂

VME 运动控制器 六自由度机器人 概 述 六自由度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在自动搬运、装配、焊接、喷涂等工业现场中有广泛的应用。固高科技GRB 系列六自由度机器人是固高成熟完备的运动控制技术与先进的设计和教学理念有机结合的产物,既满足工业现场要求,也是教学、科研机构进行运动规划和编程系统设计的理想对象。 该机器人采用六关节串联结构,各个关节以“绝对编码器电机+精密谐波减速器”为传动。在小臂处留有安装摄像头、气动工具等外部设备的接口,并提供备用电气接口,方便用户进行功能扩展。 机器人的控制方面,采用集成了PC 技术、图像技术、逻辑控制及专业运动控制技术的VME 运动控制器,性能可靠稳定,高速高精度。 主要特点 开放式控制实验平台 z 基于VME 总线高性能工业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平台,支持用户自主开发; z 通用智能运动控制开发平台,采用VC++或OtoStudio 计算机可编程自动化控 制系统开发工具 z 配备图形示教功能,便于机器人的编程操作和应用培训; z 配套内容详尽的操作手册和学生实验指导书,通过实例演示,引导用户操作并学习如何基于运动控制器开发各种应用软件系统。 工业化设计与制造 z 按照工业标准设计和制造; z 机构设计成6轴串联旋转式关节,各关节采用绝对型编码盘交流伺服电机驱 动,谐波减速器传动; z 模块化结构,简单、紧凑,预留电气与气动标准接口; z 较高的负载、更快的轴动作速度、大的许用扭矩和转动惯量使机器人应用广 泛,可用于搬运,点焊,装配,点胶,切割,喷涂等行业; z 具备最大的工作半径和最小的干涉半径,工作范围大,在系统设计上提供较 大的灵活性,夹具、剪丝机等设备可以采用更高效的安装方式;

3个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第一章引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1.1 机械手的分类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的操作。它的特点是具备普通机械的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才做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用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

电机选型计算公式总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 s e 电机选型计算公式总结功率:P=FV(线性运动) T=9550P/N(旋转运动) P——功率——W F——力——N V——速度——m/s T——转矩——N.M 速度:V=πD N/60X1000 D——直径——mm N——转速——rad/min 加速度:A=V/t A——加速度——m/s2 t——时间——s

力矩:T=FL

惯性矩:T=Ja L ——力臂——mm (圆一般为节圆半径R ) J ——惯量——kg.m2 a ——角加速度——rad/s2 1. 圆柱体转动惯量(齿轮、联轴节、丝杠、轴的转动惯量) 8 2MD J = 对于钢材:341032-??= g L rD J π ) (1078.0264s cm kgf L D ???- M-圆柱体质量(kg); D-圆柱体直径(cm); L-圆柱体长度或厚度(cm); r-材料比重(gf /cm 3)。 2. 丝杠折算到马达轴上的转动惯量: 2i Js J = (kgf·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cm·s 2); i-降速比,1 2 z z i = 3. 工作台折算到丝杠上的转动惯量 g w 22? ?? ???=n v J π g w 2s 2 ? ?? ??=π (kgf·cm·s 2) 角加速度a=2πn/60t v -工作台移动速度(cm/min); n-丝杠转速(r/min); w-工作台重量(kgf); g-重力加速度,g = 980cm/s 2; s-丝杠螺距(cm) 2. 丝杠传动时传动系统折算到驱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 s cm (kgf 2g w 1 22 2 2 1????? ???????? ??+++=πs J J i J J S t J 1-齿轮z 1及其轴的转动惯量; J 2-齿轮z 2的转动惯量(kgf·cm·s 2); J s -丝杠转动惯量(kgf·cm·s 2);

基于单片机的多自由度机械手臂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自由度机械手臂设计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机器人先后亮相。在各种机器人中,带机械手臂类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带机械手臂的机器人能模仿人的肢体动作,代替人的工作,特别是在重物装卸,精细加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机械手臂关节的自由度、灵活性和准确性是机械手臂机器人的工作前提。文章基于单片机,设计一个小型机器人的一只手臂能在空间四个自由度转动。加入机械手的机械结构,通过对四个电机的正反转实验论证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标签:单片机;四自由度;机械手臂;电机 引言 机器手臂作为一种工业技术装备,它能代替人搬运物件或货物分拣操作。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工厂自动化改革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代替人处理一些高危险、高危害、高工作负荷的工作,大大加快了生产效率,缩减了生产周期。然而在这些自动化生产中,机械臂机器人占了最大的比重。如汽车生产中的无缝焊接,钢厂里的钢材打包分拣,都用到了机器人机械臂。机器手臂具有三个部分组成:机械臂、控制部分和工作部分。机械臂的大小,规格决定了机械臂的应用,转角轴等,控制部分工业上一般是工控机,通过编程设计控制机械臂进行相应的操作。工作部分由具体工作事项决定,如电焊机器人的电焊手,搬运机器人的挂钩。 1 系统功能介绍 本设计采用电动式多自由度机器机器手臂模型,应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方式来驱动。该手臂具有四个关节,每个关节可以前后转动,手臂转动采用4台微型步进电机驱动,可以完成前后左右360度摆臂等简单动作,系统控制图如图1 控制部分采用80C51单片机,完成对电机的控制,即完成对手臂转动的控制。 2 软硬件设计 机械手臂在动力传动方式上有连杆式、齿轮式和绳索式等。采用齿轮结构是主流的机械手发展趋势,因为齿轮式机械手臂传动精度高、结构紧、承载高等优点。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机械手臂要求越来越高,机械手臂向多自由度发展。本设计为了简单起见,选用第三种传动方式——绳索式。 2.1 机械结构 4自由度机械臂采用四个步进电机控制,如图2,步进电机1控制底座,实现自由旋转,步进电机2、3、4可自由旋转,完成伸展、收缩等动作。

三自由度机械臂设计

三自由度机械手臂设计 姓名:苏文杰班级:机自4班 学号:24121901188 序号:24 2015年6月3日

三自由度机械手臂设计 用途: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台物料搬运机器人,利用现有已经报废的焊接机器人,本文的中结构设计主要偏向于对原有机构的改造和机械手的设计。 动力源 采用电源

驱动方式 该机器人一共具有四个独立的转动关节,连同末端机械手的运动,共需要五个动力源。机器人常用的驱动方式有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机驱动三种类型。 机器人驱动系统各有其优缺点,通常对机器人的驱动系统的要求有:1).驱动系统的质量尽可能要轻,单位质量的输出功率要高,效率也要高; 2).反应速度要快,即要求力矩质量比和力矩转动惯量比要大,能够进行频繁地起、制动,正、反转切换; 3).驱动尽可能灵活,位移偏差和速度偏差要小; 4).安全可靠; 5).操作和维护方便; 6).对环境无污染,噪声要小; 7).经济上合理,尤其要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基于上述驱动系统的特点和机器人驱动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文选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的方式对机器人进行驱动。 传动方式 由于一般的电机驱动系统输出的力矩较小,需要通过传动机构来增加力矩,提高带负载能力。对机器人的传动机构的一般要求有: (1)结构紧凑,即具有相同的传动功率和传动比时体积最小,重量最轻; (2)传动刚度大,即由驱动器的输出轴到连杆关节的转轴在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