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研究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阐述五个统筹发展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abstract:thefifth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mittee put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 of the basic meanin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the five coordinate developments,and proposes the research thinki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ccordin 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which are peopleoriented, 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一、发展评价的理论

对发展水平与进程进行评价既是对过去发展成就、发展的得失的总结,也是对当前发展道路、发展起点的选择与判断。关于发展阶段的评价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以结构差异为依据的发展阶段评价,二是从要素贡献角度分析的发展阶段评价。前者以钱纳里为代表,后者以库兹涅茨和丹尼森为代表。钱纳里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1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分析出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上的一般变化规律,以人均d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1]。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后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二是在这些国家的总产值不断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的变动趋向如何。丹尼森在1960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测算,发现在美国国民产出相当多的部分无法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来解释,丹尼森的解释是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知识进步[2]。

通过发展成就来评价发展水平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发展

评价方法,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在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体面的生活水平的平均成就反映一国的发展水平,这是目前为止衡量发展水平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指数之一;世界发展指标是世行每年发展报告的数据来源,包括世界概览、人口、环境、经济、政府和市场及全球联系6大类,近千项指标[2]。中科院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中科院何传启在《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中提出,其现代化评价模型的基础是英格尔斯现代化10项指标,再加上三类文明发展指标(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分别衡量一个国家知识生产能力、国家知识和信息普及程度以及测试知识应用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何传启评价模型为评价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方法[3]。

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合作开发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与发展评价相关的又一项广为人知的评价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兴未艾,各国专家和学者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评价研究也倍受关注,基本形成了复合指标与多指标或指标体系两类评价方法。尽管各类评价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但是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具体关系和联系、指标的权重、指标的阈值、综合评价方法一直是评价的核心和难点[2]。

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理念达成共识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一直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有:

1.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体系。典型代表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联合国统计局(unstat)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联合国可持续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等四大系统”的概念模型和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s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议程》的内容设计而成,体系由25个子系统、142个指标构成,是目前较有影响且得到广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工具[4]。uncsd的体系比较适合于环境受到压力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描述,但对于社会和经济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其指标数目也过多,层次、粗细分解不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之间差异模糊,指标权属的不确定性明显[5,6]。

联合国统计局(unstat)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fisd遵循“压力状态”体系的思路建立,即社会和经济活动对应于“压力”,影响、效果与存量及背景条件对应于“状态”,影响与响应对应于“响应”。该体系共31个指标,与csd指标体系不同的是,fisd指标不是依环境因素或将环境成分作为划分依据,而

是以《21世纪议程》中的主题章节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对指标进行分类。该体系的缺陷是选择的指标数目多于前者,在分类或指标属性上表现得较为混乱[4,5,7]。

2.综合指数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针对csd和fisd两种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一套高度合并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共25个指标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该体系根据指标的当前值和今后可持续发展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给予各自的权重,即对于那些当前值和可持续目标值差距较大的指标给予较大的权重,这就需要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意见上的一致为前提。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意见存在着差异,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易于认识和掌握,但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4,5]。

3.以价值核算为前提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典型代表有基于净财富流量的指标体系如绿色np、基于财富存量指标体系即“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等。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提出的绿色np体系,其思路是就资源、环境对原np指标(也包括dp和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修正。基本做法是从原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世界银行提出的“新国家

财富”指标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以“收入”为中心的做法,而以“财富”作为出发点,从考察实际财富以及可持续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这一宗旨出发,将可持续发展指标分为四个要素,即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首次将无形资本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要素之内。该体系的优点是赋予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内涵,并利用“储蓄率”的概念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的表达。该类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理论上是否一切资源环境要素都可以价值化尚有争议;二是即使可以对资源环境进行价值量化,在技术上也很复杂和困难[4,5]。

4.基于“能值”理论的指标体系(esiisdi)。能值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该理论分别用能值产出率((eyr)环境负载率((elr)、能值交换率((eer)来衡量系统产出效率、系统过程的环境影响、系统的交换效益。能值分析将能量分析方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丰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997年美国生态学家brown m.t.和意大利生态学家uliati s.首次提出了能值可持续指标esi,初步填补了能值理论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的空缺,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学者陆宏芳等人针对esi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能流、物流和货币流进行综合分析,将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分子、环境压力作为分母拓展构建了与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成正比的新的综合指标((sdi)

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sdi值越高,意味着单位环境压力下的社会经济效益越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越好[4,8]。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文发展指标体系(hdi)、道夫尼尔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dalycobb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指标(wmds),cobb等的真实发展指标(pi)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dal和cobb 1998年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prescottallen 1995年提出的可持续性的晴雨表模型、荷兰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hue)提出的城市可持续评价模型均为可持续定量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4,5,8]。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跟踪国际相关研究的动向,1985年马世骏院士参与了世界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宣言书《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起草,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就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牛文元于1993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度(dsd)指标体系,采用资源丰度、经济强度、社会稳定性、环境忍耐性和决策合理性等5个指标来衡量可持续发展[10]。赵景柱于1995年综合考虑世代的连续性、重叠性以及人类的生育年龄和工作年龄等因素,构造了时间跨度为30年的世代持续发展评价指标[11]。1996年毛汉英以山东省为例设计出4个系统层共计90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层面评价了山东省可持续发

展水平[12]。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42个指标层。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1997年按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4个领域分别列举了重点指标,从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3]。1998年郝晓辉提出了由社会(含23个指标)、经济(含18个指标)、资源(含6个指标)、环境(含20个指标)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1998)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总体结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成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6个子系统,共计83个指标。王铮等2004年提出了一个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思想是按照资源、环境、增长、社会公平四维展开,每一维的测度都与新经济增长模型联系起来[15]。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有些具有先见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产生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朱庆芳2005年曾用38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度[16]。胡学锋2004年用科学发展观对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36项指标)[17]。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提出了5大综合指标来衡量干部的政绩[18]。《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也

推出了与科学发展观相应的政绩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19]。

三、发展评价方法

根据指标权重赋权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分为两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1.基于主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夏水春提出用ahp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状况,来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情况[20];姚天祥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行了评价[21];刘建翠(2005)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22];刘亚臣等(2008)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几个典型省份的城镇化进行评价[23]。此类研究人为影响因素大,说服力不强。

2.基于客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王大虎等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对河北省11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24];王艳平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陕西省的经济状况[25];陈玉娟等将熵值法应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中,并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撑四个子系统,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26];杜心灵等(2007)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小康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27]。朱顺全(2004)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城镇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8]。闫

文周(2005)应用熵权方法对我国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9]。此类研究对结果成因和评价过程的经济学解释说服力不强,其确定的指标权重也可能与其实际的重要程度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思路

1.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补充和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在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进步指数、国民幸福指数等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改变现有研究指标残缺不全的现状,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第二,进行科学的指标筛选。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正交旋转,对海选后的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指标。第三,利用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层。采用fisher聚类分析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逻辑分层,构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利用地区差异系数,保证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应用topsis、距离函数确定绿色dp、人均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地区差异系数,量化不同地区在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区域差异。解决以往在不同地区的评价中忽略地域性差异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

3.采用循环修正的思路,构建评价方法体系。第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用模糊聚类、ahp、灰色评估、

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第二,一致性检验。利用spe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上述方法得到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三,评价结果的循环修正。利用平均值法、boarda法、peland法等方法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解决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提高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法对已获取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因素,弥补现有研究判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缺乏量化分析的缺陷,提高判定主要影响因素的精确度,有利于评价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5.根据不同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分析不同指标的特征,选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评分。可解决现有研究忽视评价指标个体差异所导致的综合评价结果失真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6.构建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相对应的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找出评价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管理和完善。

五、结论

建立一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一是可以比较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年份的发展状况,

根据不同年份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年份所采用的措施及方法,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同时找出导致发展比较差的年份的原因,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针对性建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是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比较不同地区发展状况。例如,比较深圳、大连、西安等副省级城市或某一个省的各地级市某一年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地区所采用的经验、措施及方法,同时找出导致地区发展较差的原因,并将评价结果及改进措施抄送给有关政府部门,为城市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及针对性建议。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郡县治,天下安。 “科学发展观”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历史性内涵。 县是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功能比较完备的行政区划单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是统筹发展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 科学发展评价助推科学发展。 建立完善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对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意义重大。经过十年来的探索,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日趋完善。 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探索过程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和服务的独立性研究所,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工作开始于,其探索过程大致经历了体系建设、体系改进和体系完善三个阶段。 1. 到,第一届到第六届,体系建设阶段 进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进行县域经济基础性研究,发表的文章主要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经济内涵、科学规范县域经济单位、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新思维、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等。 主要目的是引导全社会来关注县域经济,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动态的、相正确参照坐标,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 到,第七届到第九届,体系改进阶段 进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研究+居民收入水平比较(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科学发展环境评价。 提出“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的观

关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吴玉珊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当今世界,发展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社会发展的内涵、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并予以总结,以便为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X32;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45-04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这一概念源自生物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渐被引入到其他科学领域中,但明确提出社会发展问题也不过才60年左右。二战后,大部分殖民地国家因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瓦解而相继独立,这些国家面临着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困境,至此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才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方面的研究才正式拉开帷幕。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社会发展的内涵、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并予以总结,以便为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几个阶段 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和进化,有关社会发展的研究[1],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经济增长观阶段 经济增长观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又称为“GDP中心论”或者“GDP发展论”,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2],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费里德里希·李斯特等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为这种发展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增长涵盖了一切发展问题;国家应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第一目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本国GDP和人均GDP的增长,增加本国物质财富的积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加快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3]。 实践证明,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理论,作为经济演变史中工业化初期的必然产物,对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为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确实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得到改善,相反,在20世纪后期,由于在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的驱动下,人们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标,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率上升、贫富悬殊、技术落后、政治动荡、环境恶化等等,这些问题说明了经济增长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二)综合发展观阶段 鉴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否定传统的“增长第一战略”,认为发展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应是社会经济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综合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提出以人为中心或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具体来看,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及观点有: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83年出版了《新发展观》,他认为视经济增长为一切要义的主张过于片面狭隘,相反,他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一切发展手段合不合理取决于对人的发展是否有利。再如联合国大会提出的“人类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发展战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基本需求战略”等[4]。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炼和推广了综合发展观。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由人口、环境、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4]。 与经济增长观相比较,综合发展观更全面、更成熟,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综合的、协调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研究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阐述五个统筹发展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abstract:thefifth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mittee put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 of the basic meanin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the five coordinate developments,and proposes the research thinki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ccordin 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which are peopleoriented, 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的论文报告 一、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深刻地反映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明确了发展是始终要在保障人民利益基础上进行的思想。人民利益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从而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理解。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这种认识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发展规律的理解。创新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可见,创新已经成为了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 科学发展观中强调了环保,对产业结构、消费方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有关要求。绿色发展已经变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绿色发展不仅能够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得人类清洁的水源空气得到了保护,而且能够创造就业,减少贫困,增加生活质量,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四、建设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而建设和谐社会也是国家哲学的新理论,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不

仅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它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五、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选择。通过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不仅促进了经济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方向,而且具有了现代经济智力和人才的生涯发展方向,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 五个案例 一、高端制造业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中国的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现在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发展速度较为明显。相信未来还将继续快速发展。而这些制造业的新动向,不仅仅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革命,而且拓展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绿色生态和各种资源的高端竞争。 二、乡村振兴如何实现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政策。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于推进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大量工作,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和丰富农村生活。这种模式对于从经济较弱的农村地区改善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农村建设着重推进村庄的环境、旅游、装饰和其他优势资源开发,从实际出发,实现了中国直接跨出农村发展的阶段。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评价体系 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产生背景、精神实质,提出科学发展观第四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 提议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的集中表 述和高度概括,其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构成了科 学发展观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为了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实地发展观,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评价经 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依托的原则第一,可比性。一方面, 科学国际化投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 考虑时间上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我们要与国际上其他欧洲联盟比较,指标体系设置要具有空间上的可比性。 第二,全面性。科学反复强调发展观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世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面向未来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思想 观念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因此,科学发展是经济 社会的整体进步,既重经济学指标,更重社会学指标。科学发展战略 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守纲领全面性原则,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第三,系统性。科学知识赞许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具 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这些评价指标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的指标之间有统一口径,反映不同侧面的 相互制约关系;有的指标之间有纵向关系,揭示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 维度关系。同时,同层次指标之间要尽可能界限分明。 科学健康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科学发展观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此类原则,笔者认为,科 学发展赞扬指标体系应包括“五个文明、二个创新、一个和谐”这八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评价体系 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求不断修正核算和评价体系。GDP核算是三百多年来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953年才初步成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但GDP 统计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主要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成本,不容易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容易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准确地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同时,国际上也比较重视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比如,英国提出一种新型的衡量社会全面发展的核算体系——国家进步指数(MDP)。但也要看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比GDP更好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我们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既要吸收国际上有关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 (2)我国传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严重缺失要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评价体系。审视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是反映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不仅缺乏反映全要素生产率、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也缺乏反映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另外,如重机关内部评价,重上级领导的看法;不重外部评价,不重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看法;重过程评价,不重效果如何;重“产出”,不重“投入产出比”,缺乏成本核算等。更为严重的是,GDP崇拜的评价指向衍生出“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恶性循环。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惟有从改进评价体系和方法着手,通过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选择。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实现一种崭新的制度设计和实践选择。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公正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设计一整套评价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此来引导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科学考核政府和干部政绩。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作为地方政绩的综合考核指标,以便实践中有所遵循。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一项重要战略。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发展理念,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路线,统 筹发展和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理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必须全面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国际六个方面,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环保。为了缓解环保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限制,我们必须要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上下更多功夫,有序推进生态保护。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不断上升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源。发展创新驱动的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我们不能一味地跟随国外的路径,创新模式必须借鉴国内的现状和各地不同的经济特点。政府主导全力支持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基础。创新多元引进,依靠市场机制和企

业具有的全球化视野及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果,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 三、建立科学、公正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中国经济社会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必须在制度建设中确立科学、公正、合法、维护权益的核心价值,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改进政治体制等重要方面的制度建设,以使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更加科学、规范、有序,真正实现优势能量的释放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性力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要以着眼人口发展为前提,着重促进人民群众的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长期持续提高,不断激发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坚定信心,激发动力,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其中协调、创新、制度、人民群众等最核心、最重要的元素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同时,上述元素的实施也必定会涉及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途径,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去尝试,以确保科学发展观始终成为指导中国发展的灵魂和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之一。科学发展观旨在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本文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转变的必要性和举措等方面,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 位,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统筹兼顾:统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与自然 的关系; 3.科学发展:注重科学技术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公正、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促进社会公平及 人的全面发展; 5.全面协调可持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浪费:以高速增长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 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无法持续发展。 2.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制约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城乡差距拉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 逐渐拉大。 4.产业结构单一:依赖大规模的低技术含量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缺 乏创新和高附加值产业。 5.消费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内需不足, 消费结构过度依赖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

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记者:于教授,您好!据了解,自从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来之后,您和理论学术界的一些同仁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作为重点研究的课题,首先请您谈谈本项目的意义与价值? 于今:自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理论界、学术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学习、研究、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广泛共识。科学发展观创新了发展的观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拓展了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的理性自觉,是在对现当代世界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社会发展战略。它不仅是关于国家的哲学,是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还是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目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思想已经确立,但是该理论体系的具体内涵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而指导实践工作。所以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使人们更加明确当代中国究竟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未来图景,扬弃资本原则规定的冲突型社会演进模式,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增加中国元素;在实践上,可以为各级领导干部认清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记者:请问国内对科学发展观课题的研究现状如何? 于今:我国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已经做了多方面的长期研究,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理论话语。我们可以将以往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和对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主要途径是对国外有关发展问题的文献引进、译介和述评等。近现代世界范围内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阶段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阶段把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具体到我国,传统发展观也大致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阶段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提出以来,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一、宏观经济 1.1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优化结构、调整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逐步摆脱了对外需求的过度依赖。 1.2 调整产业结构 科学发展观提出“优化结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1.3 扩大内需

科学发展观强调“扩大内需”,鼓励居民消费、促进投资,推动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内需市场逐渐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社会事业 2.1 促进教育公平 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事业方面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促进教育公平。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逐步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 2.2 建设全民健康体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全民健康体系。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等目标。 2.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逐步均衡化。 三、生态环境 3.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力度,实现了空气质量、水质量等环境指标的逐步改善。 3.2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投入力度,实现了一系列重点区域和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3.3 推动绿色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优化结构、调整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战略,要求推动绿色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实现了能源消费结构和排放标准的逐步改善。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 展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催生、激活、做强更多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市场主体,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河北的聚集无障碍。”这是我省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形成的一个重要共识。面对“调整转变、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三重艰巨任务,我们唯有继续深化改革,破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催 生、激活、做强更多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市场主体,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河北的聚集无障碍,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目标提供根本保障和内在动力。 深化改革是建设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但是,我们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未来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凸显等诸多制约。 ———实现科学发展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支撑我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产业大都属资源依赖型的高耗能、高污染类产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高。而且“超重”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刚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很强的惯性,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任务艰巨。

———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由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滞后,要素市场化进程缓慢,我省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并没有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地解决;生产关系变革滞后生产力发展进程,各种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自然而然地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仍然严重,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投资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在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排名中,我省无一城市入围投资环境金银牌城市;在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我省虽然有10个设区市入围,但只有**、**和**排在前50位,分别为第22位、35位和50位。投资环境诸要素中,行政管理体制问题仍然是我省投资环境的“软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效率亟待提高。 ———推进全面开放任重而道远。“环京津、环渤海”的独特地理条件,赋予了我省对内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真正发挥“两环”区位优势,不仅仅是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与京津、国际对接,关键是机制和制度等软环境的接轨:从微观企业制度到宏观经济管理制度,从微观企业生产运行机制到宏观经济管理调节机制……要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乃至融入国际生产体系,推进全面对外对内开放,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任务还很重。 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全面改革 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改革要向三个领域拓展:从商品市场向要素市场拓展,大力发展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从竞争性领域向公用公共事业领域拓展,加快科技、文化、卫生、市政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从经济领域向行政管理领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转型的研究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转型的研究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既给县域经济发 展带来压力,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出传统模式,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体制、新 机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要求,推动县域领导干部转换发展思路,转变县 域经济增长模式和管理方式,把县域经济调整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轨 道上来。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 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 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 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 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 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 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 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 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

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

青浦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终稿)

青浦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杨志军 内容提要:随着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上下一致认同的发展方向,上海市整体发展形成了区域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产业发展方向,而郊区在上海拓展发展空间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成为青浦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契机。为更好地配合青浦“产城一体、水城融合”主体目标体系发挥功效,更有效地监测和评价青浦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进程、实现城乡功能整体优化,本课题对青浦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四方面的内容展开探讨,初步研究和浅要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与设计原则、框架与指标选取、合成与分析方法、实证与思考建议等方面内容。通过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地协调发展。 关键词:青浦经济社会指标体系 一、研究和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社会背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会议又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体要求。全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全国上下一致认同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这为青浦区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随着长三角经济区协调发展格局的逐渐形成,上海市整体发展的框架已从630平方公里向6300平方公里拓展,市委市政府要求在新的发展时期中,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为目标,要求各区县着眼于挖掘自身资源和吸引外来要素,积极谋划各自的发展定位和优势产业,形成区域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发挥上海城市整体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郊区已经成为上海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加快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为青浦区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几年,青浦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转型发展的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和服务世博,牢牢把握好世博会举办契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全力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了《青浦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按照这一纲要,青浦区将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青浦特点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郊区”,体现“休闲旅游区、水乡生态居住区、现代农业区和绿色工业区”的功能定位,这为青浦区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随着青浦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

综合发展指数(CDI)研究 课题负责人:国家统计局鲜祖德 一、研究背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为引导和转变发展观念,激励发展思路创新,本课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要求构建了一套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简称CDI)进行测算。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常常将“地区发展”简单地等同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造成诸多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改善不一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协调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等等。虽然上述问题都有各自背后的深刻原因和具体环境,但对地区发展的认识及评价体系的不合理、不全面、不科学,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关对发展测评的研究,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联合国于1996年建立的一套包括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旨在帮助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英国于1996年发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首家公布全套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国家;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8项“千年发展目标”及相关的18项具体目标和48项指标,内容涉及社会公平(反贫困、教育平等、性别平等)、生命健康、环境保护及全球合作等方面,成为衡量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准。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和部门对地区发展也提出了诸多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办法。 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外研究主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需求出发,确定具有自身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